照明课程设计说明书

照明课程设计说明书
照明课程设计说明书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多层住宅楼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姓名:

院(系):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多层住宅楼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基本概况

1)本项目定名为鹤壁市欧洲风情住宅小区13#住宅楼,建设地点位于鹤壁市淇滨区,衡山路与淇河路交汇处西南角,淇滨大道以北,南靠鹤煤集团博物馆。

2)建筑功能:多层住宅楼。

3)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主体二类二级。

4)建筑规模:13#住宅楼,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3770.83 m2(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304.17 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08.16 m2)建筑占地面积为716.17 m2。

5)建筑层数、高度:地上六层,地下室层高2.19m地上层高均为2.9m。

室内外高差:1.2m。建筑高度:18.60m。

6)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7)设计范围:室内照明、插座以及供配电系统。

2.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条文解释

2)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3)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4)国家标准电气制图电气图形符号应用示例图册

5)有关产品样本

6)建筑电气施工验收规范

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8)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三、设计成果

1、计算书

内容包括:照度计算、负荷计算、线缆及保护管的选择、配电箱的选择、低压电器的选择。

2、图纸

1)设计说明、图例、图纸目录

2)各层照明平面图(1:100)和各层插座平面图(1:100)

3)供电干线平面图(1:100)

4)供电干线系统图(1:100)

5)照明配电箱系统图

3、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步骤

1.熟悉资料、设计规范。对已给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建筑物的特点,确定供电等级:根据建筑平面图,拟定各户配电箱具体位置;根据外线情况确定进户总箱位置;并在平面图上绘出。

2.绘制照明平面图(包括楼梯间设照明)

根据建筑平面图针对不同的使用功能,按照电气照明设计规范进行照度设计.以满足使用对照度及功能要求.

(1)根据房间的用途确定灯具的种类、型号及安装高度。

(2)查出各房间的照度标准,进行照度计算。

(3)根据计算结果绘出照明平面布置图。

(4)绘出线缆(单线图)。

3.根据房间的用途确定插座的种类、型号及安装高度

(1)绘出插座平面布置图。

(2)绘出线缆(单线图)。

4. 绘出各层及总的供电系统图。

5. 负荷计算

(1)计算各支线负荷,选择支线线缆(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并标注在平面图上,选择支线开关(型号、规格)并标注在系统图上。

(2)计算每个房间的负荷,选择每个房间的线缆(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并标注在平面图上,选择开关(型号、规格)并标注在系统图上。

(3)计算每层的负荷,选择线缆(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并标注在平面图上,选择开关(型号、规格)并标注在系统图上。

(4)计算整幢教学楼的负荷,选择进户线缆(型号、规格)及敷设方式并标注在供电干线平面图上,选择总开关(型号、规格)并标注在系统图上。

6.整理图纸并写出设计说明、图例及图纸目录。

(1)说明书

内容包括:建筑用途、设计依据、负荷等级及电源进户方式、配线、配电箱及等电位联结。

(2)图例

内容包括:符号、名称、规格型号、容量、安装高度、方式及场所。

(3)图纸目录

内容包括:图别、名称、

8.整理计算书

内容包括:照度计算、负荷计算、线缆、开关及配电箱的选择。

9.设计注意

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美观。

设计前应先学习有关的规范,严格按照规范设计。

选择导线截面时,留有余地。

保护电器选择要注意满足前后级间的选择性配合。

图纸尺寸及采用图形和文字符号应符合现行标准。

五、时间、进程及教学安排

设计时间:1周(5天)2014.6.22 -6.26

1. 熟悉规范、查资料——————1天

2. 照度计算——————————0.5天

3. 标准层照明平面图——————0.5天

4. 标准层插座平面图——————0.5天

5. 照明系统图—————————1天

6. 设计说明、图例、图纸目录——0.5天

7.计算书整理—————————0.5天

8.答辩—————————1天

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班级:

七、注意:本课题个人独立完成,相互之间杜绝抄袭,不能雷同。

目录

1 绪论 (2)

1.1工程概况 (2)

1.2设计依据 (2)

2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 (3)

2.1负荷等级 (3)

2.2系统电源 (3)

2.3 配电方式及供电系统图 (3)

2.4 负荷计算 (4)

3 照明系统 (6)

3.1 概述 (7)

3.2 照明电气设计任务 (7)

3.3 光源和灯具 (7)

3.4 照度计算 (8)

4 插座系统 (12)

4.1 插座规格选择 (13)

4.2 插座安装 (12)

4.3 插座系统设计 (12)

总结 (14)

多层住宅楼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体建筑为一栋6层的居民住宅楼及一层的店铺,其设计意义是通过对住宅楼的电气系统设计,加强对建筑电气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锻炼提升独立思考与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电气设计生涯打下扎实的根基。

本设计是对其住宅楼电气照明进行全面设计,保证建筑物里的照明质量、用电经济和安全优质。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建筑的灯具以及光源选择,进行照度计算,各个楼层供电线路中的短路电流的计算,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方式、导线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关键词:电气照明、照度计算、供配电系统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_图文

]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 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 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5)编写设计说明书。 1.3 初步分析 1)从图1可知,D站的车流来源于A、B、C三个方向,必须考虑折角车流问题,即D 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问题。 2)从○2和○3给出的站坪长2200米和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数据,并结合表2可确定 本区段站的车站布置形式应当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表2 不同车站站坪长度 车站种类车站布 置形式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m) 1050 850 750 650 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 会让站、 越行站 横列式1450 1700 1250 1500 1150 1400 1050 中间站横列式1600 2000 1400 1800 1300 1700 1200 区段站横列式2000 2500 1800 2300 1700 2200 1600 纵列式3500 4000 3100 3600 2900 3400 2600 3)由○4可知各衔接方向机车类型一致,结合○3中,限制坡度均为6‰,到发线有效长 为1050米,可知在D站不需要变换牵引重量,无需增减轴作业,则不需要加挂补 机。 4)根据○5可知,在D站需要定期对机车进行保养、维修,需要在D站设立站修所和机 务段。 5)根据○8可以确定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到发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 6)根据○8和○9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机车走行线的数量,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2 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2.1 车站类型的确定 设计车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的有关规定,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选择横列式布置图型,在有多个方向接入且运量较大时,可以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设计车站衔接三个方向,运量适中,根据规定选用横列式布置图。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照明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2号办公楼的电气照明施工设计课程:电气照明 专业:建筑电气与自动化 班级:智能0801 姓名: 指导教师:李新兵于照 完成日期:2012年1月13日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某建筑(指定)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 二、工程概况 详各建筑图建筑说明。 三、原始资料 1、各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一套(另附) 2、国家标准及相应设计规范。 四、课题要求 1、设计原则: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电气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电气设计、接地与电气安全等 3、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 电气施工图(系统图、平面图等) 4、设计要求:按工程施工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出图,全部图纸要求采用计算机 绘制。 五、日程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进度安排如下: 设计准备,熟悉有关电气设计规范,熟悉本工程土建图及其它所提条件,绘制电气设计条件图。(1天) 照明平面布置、电气初步设计。(2天) 照明计算、负荷计算。(1天) 电气施工图设计、绘图,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电气施工图。(3天) 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1天) 六、主要参考书 1、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 1996年 2、GBJ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 2004年 3、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2008年 4、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2版)1、2、3集中国电力出版社 5、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照明学会中国电力出版社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7、《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国家标准电气制图应用示例图册》(建筑电气分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9、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产品样本及其它资料等 七、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气照明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

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设计[1].

… 课程设计说明书(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设计 题目:某写字楼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06-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 设计成绩: 2010年1 月22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正文 (3 设计主要任务及技术要求 (3 项目概况....................................................... . (3负荷计算 (3 。

备用电源计算 (6 设备选型 (7 照明部分计算 (9 3、课程设计总结与结论 (10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一个学期对供配电及其照明技术的学习,使我对该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明白了供配电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还对供配电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选型有了大致了解。另外掌握了一些照明设备的具体参数,照明设计规范和照明设备的选型。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供配电及照明技术课程的一个全面的设计,首先是让我们了解整个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负荷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和断路器的选择和整个供电系统图的设计;其次,是考察我们的思维方式,包括一些设备参数的选取和整个系统的供电质量的评定。设计目的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巩固建筑供配电及其照明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建筑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 (3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4提高编写技术文件和制图的技能; (5是对我们设计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的考验,大家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设计任务。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2 第二章机构系统方案的拟定。。。。。。。。。。。。。。。。。。。。。3 第三章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1 第四章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2 第五章机构运动总体方案。。。。。。。。。。。。。。。。。。。。。。。13 第六章所设计的机构尺寸计算。。。。。。。。。。。。。。。。。。。15 第七章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18 第八章主方案动力传递分析。。。。。。。。。。。。。。。。。。。。。19 第九章工作循环图。。。。。。。。。。。。。。。。。。。。。。。。。。。。。21 第十章自编的主程序和子程序。。。。。。。。。。。。。。。。。。。22 第十一章计算机画出的主要曲线图。。。。。。。。。。。。。。。。。28第十二章课程设计小结。。。。。。。。。。。。。。。。。。。。。。。。。。。30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运动方案和主要机构设计。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动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7) 4 设计任务 a)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b)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c)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d)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e)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A) f)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g)*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A) h)编写设计说明书。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题目: 中间站设计 专业: 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 签章) 年月 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 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 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 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 信号机的布置, 警冲标的布置, 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 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 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某教学楼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1

这次课程设计是为某大学教学楼进行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教学楼分为三个部分,西侧为国教大楼,东侧为法政系楼,中间则为各学院办公楼和教室。本楼电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设计内容包括照明和插座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系统的设计和消防照明系统设计。插座设计中包括普通插座,计算机插座和空调插座。 照明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高档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由同支路供电,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0.3米,潮湿场所应装设防潮、防溅型的插座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关键词:照明设计;插座设计;照度计算;CAD。

第一章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气照明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电气照明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照明的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2.1照明设计的目的 (4) 2.2.2照明的设计原则 (4) 2.3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4) 2.4照明灯具的选择 (6) 2.5照明计算 (6) 2.5.1照明计算的依据 (6) 2.5.2照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18) 3.1开关和插座的种类 (18) 3.2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负荷分级 (19) 4.1.1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负荷计算 (19) 4.2.2负荷计算的原则 (19) 4.2.3负荷计算 (20)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外文翻译 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 附录三设计图纸

【VIP专享】中间站站场课程设计

题目:中间站站场设计专业: 年级: 姓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2010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辅导教师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 一、课程设计题目 中间站站场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3、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4、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三、原始资料 某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红梅镇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如下图所示。 1、限制坡度6‰; 2、内燃牵引,东风型机车; 3、到发线有效长750m; 4、轨道为次重型,正线及站线皆用50 kg/m钢轨; 5、运输要求:每天直通货物列车15对,摘挂列车1对,零摘列车1对,旅客列车2对;本站货物装卸量较小,且以下行方向为主; 6、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形一机构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 7、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8、货物线满足一次可装卸5辆车; 9、正线外轨超高h为150mm,站线无外轨超高。

四、方法步骤及进度安排 1、布置站型及确定各项主要设备(0.5周) (1)确定站型; (2)确定客运设备; (3)确定到发线数量及布置位置; (4)确定货运设备; (5)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6)绘制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7)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平面计算(1.5周) (1)确定设计线间距; (2)曲线要素计算; (3)货场平面计算; (4)确定车站信号机、警冲标位置; (5)坐标计算; (6)有效长计算; (7)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铺轨长度及道岔数量计算(0.5周) (1)确定铺轨长度 (2)确定道岔数量 4、绘制红梅站车站布置详图(0.5周)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设计修订版

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 设计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课程设计说明书(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课程设计 题目:某写字楼建筑供配电及照明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 06-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周 设计成绩: 2010年 1 月 22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正文 (3) 2.1设计主要任务及技术要求 (3)

2.2项目概况....................................................... . (3) 2.2.1负荷计算 (3) 2.2.2备用电源计算 (6) 2.2.3设备选型 (7) 2.2.4照明部分计算 (9) 3、课程设计总结与结论 (10) 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一个学期对供配电及其照明技术的学习,使我对该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明白了供配电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还对供配电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选型有了大致了解。另外掌握了一些照明设备的具体参数,照明设计规范和照明设备的选型。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供配电及照明技术课程的一个全面的设计,首先是让我们了解整个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负荷计算、变压器的选择和断路器的选择和整个供电系统图的设计;其次,是考察我们的思维方式,包括一些设备参数的选取和整个系统的供电质量的评定。设计目的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1)巩固建筑供配电及其照明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建筑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住宅楼照明系统 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二班 学生姓名:王池林 指导教师:李建英老师 完成时间:2013年6 月15 日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日期

目录 一、照明系统设计要求和种类 (2) 1.1、照明设计要求 (2) 1.2、照明种类 (3) 1.2.1、一般照明 (3) 1.2.2分区一般照明 (3) 1.2.3、局部照明 (3) 1.2.4、混合照明 (3) 1.2.5、按下列要求确定照明方式: (3) 二、设计目的 (4) 三、设计项目和项目概况 (4) 3.1、设计项目 (4) 3.2目的 (4) 四、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5) 4.1、设计依据 (5) 4.2、设计内容 (5) 五、照度计算标准和公式 (5) 5.1.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 (5) 5.2.工作房间表面反射比 (6) 5.3.照明系统计算 (6) 六、户型照度计算书 (6) 6.1、客厅 (6) 6.2、主卧室 (7) 6.3、餐厅 (8) 6.4一般卧室 (9) 6.5、厨房 (10) 6.6、卫生间 (10) 6.7、阳台 (11) 七、配电系统设计 (12) 八、确定负荷 (12) 九、负荷计算 (13) 9.1、户型照明负荷计算 (13) 9.2、普通设备插座负荷计算 (13) 9.3、空调专线插座负荷计算 (14) 9.4、总负荷计算 (14) 9.5、线路电压损失计算 (15) 十、用户配电系统和配电箱 (15) 十一、导线的选择 (17) 十二、课程设计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住宅楼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一、照明系统设计要求和种类 1.1、照明设计要求 要求根据本综合楼的照明要求,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基本原则,确定配电系统,确定线型及敷设方法,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照度计算,该设计要求对主卧室、餐厅、书房、楼梯间进行一般照度计算。照度标准为:主卧室75Lx,餐厅150 Lx,起居室100 Lx,楼梯间地面15 Lx,未标明者均为0.75米处水平面上的照度标准。顶棚、墙面、地面反射系数为0.7、0.5、0.2。 每户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小于10 mm2 ,分支回路截面不小于2.5 mm2 ,全部选用BV-500V 型铜芯导线穿管暗敷设。 每套住宅照明:一般电源插座,空调电源插座,厨房电源插座,卫生间电源插座,应设置独立回路供电。 卧室、厨房要求在适当位置设单相三孔加两孔插座两组,客厅设三组,卫生间设置防溅型两组,客厅设置空调插座一组,无特殊要求的房间均设两组插座。 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连接,每个单元设分等电位箱,住宅楼设总等电位箱。 住宅楼总配电箱要求设置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开关。每户配线为单相三线制,低于2.5米的灯具外壳必须接PE 线,插座回路断路器应具有漏电保护功能。 接地采用TN-C-S系统,电源进户做重复接地R<10Ω. 主要描叙 本次设计题目为某六层住宅楼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本楼为一梯两户,两个单元。本工程是三级负荷,供电电源引自变电站,电压等级为380v/220v,采用树干式,用电负荷每户10kw。 设计内容包括配电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插座系统设计。照明系统按环保节能标准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高档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由不同支路供电,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0.3米,空调插座距地高度为1.8米以上。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中间站设计 业:铁道运输 级: 名: 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导教师 语 绩 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6 道岔数量确定

.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1章绪论 .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照明课程设计示例

一、照明计算 1. 1 房间尺寸 以某一普通教室为例。 普通教室的建筑轴线尺寸为长9 m 、宽 m 。如果考虑到墙厚 m 、粉刷层 m ,则房间的长 74.801.0224.029=?? ? ??+?-=l m 房间宽 94.601.0224.022.7=?? ? ??+?-=w m 教室层高:底层为 m ,其余为 m 。以二层为例,设楼板和找平层共 m ,则房间的高度 = m 。设照明器吸顶安装,考虑到灯的高度,取 高度 h = m 工作面(课桌)高度 h FC = m 室空间高度 h RC = h h FC = = m 室空间比 ()() 43.394 .674.894.674.865.255RC =?+??=+= lw w l h RCR CCR = 0

()() 97.094 .674.894.674.875.055FC =?+??=+=lw w l h FCR 1. 2 反射比 (1) 等效地面反射比 地坪和踢脚线均采用白间黑灰水磨石,反射比根据《电气照明技术》孙建民编著~19表1-10查得(下同), f = 墙裙采用白色内墙砖,反射比 wf = 踢脚线高度 h F = m 地面空间平均反射比 ()[]()() () w l h lw w l h h w l h lw +++-+++= FC F FC wf F f fa 222ρρρ ()[]()()() 94.674.875.0294.674.894.674.815.075.08.0294.674.815.0294.674.852.0+??+?+-??++??+??= = 等效地面反射比 ()()501.097 .0583.015.2583 .05.215.25.2fa fa FC =?-+?=-+= FCR ρρρ (2) 墙面平均反射比 该教室共有窗户6扇,其中2扇宽w g1 = m ,2扇宽w g2 = m ,还有2扇宽w g3 = m ,窗高均为h g = m ,窗面积 A g = 2 ( w g1 + w g2 + w g3 ) h g = 2 ( + + )

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照明光照设计 (2) 1.灯具的选用 (2) 2.规要求照度等值 (2) 3.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 (2) 4.照明控制方式 (4) 三.照明电气设计 (4) 1.负荷分级 (4) 2.工程负荷量 (4) 3.供电电源 (5) 4.负荷计算及导线选择 (5) 参考文献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津公司办公楼,本层为办公楼首层,面积为416.452m ,层高2.9米,工作面高0.75m ,窗高1.6m ,门的面积可忽略,无吊顶,墙壁、顶棚刷大白,地面反射系数为20%。设置有大厅、办公室、卫生间等。 二、照明光照设计: 在走廊、门厅、卫生间等地采用吸顶式安装,而且厕所需要要使用防水,防尘灯罩。 1、灯具的选用:使用)362(26W YG ?-,%86=η ,lm 32502?=Φ,室空间采取吸顶安装。 2、规要求的照度值: 办公室照度值为300lx ,卫生间100lx ,走廊、门厅100lx 。 3、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 (1)办公室1(采取吸顶式布灯方式,) ①RCR= w l w l h r ?+)(5=5 2.15(10.812.45) 10.812.45 ??+?=1.8 ②墙面反射比w ρ=0.7,顶棚反射比c ρ=0.7,地面反射比f ρ=0.2,玻璃窗反射系数为0.1。 w ρ= w g A g A A A A ρρωω+-)(= 0.7[(10.812.45 2.152-1.6 2.26]0.1 1.6 2.26 (10.812.45 2.152 ?+????+???+??))=0.6 ③根据RCR=1.8, ρ=0.6, ρ=0.7 查表: 得U=0.72 ⑤按规要求,房间照度标准值为300lx ,选YG6-2型灯具T8管。 8 . 0 2 78 . 0 82 . 0 82 . 0 1 = - = U 7 . 0 2 67 . 0 74 . 0 74 . 0 2 = - - = U 盏 灯数 . 10 8 . 0 72 . 0 6500 134.5 300 = ? ? ? = ? = UK A E N av φ

四工位专用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超详细)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 1 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机构运动循环图 2 进行回转台间歇机构,主轴箱道具移动机构的选型,并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选择 3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进行机械传动方案的拟定 4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 5 在2号图纸上画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要求: 1 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后,在匀速送进60mm(5mm刀具切入量,45mm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回程和工作行程的速比系数K=2。 2 生产率约每小时60件。 3 刀具匀速进给速度2mm/s,工件装、卸时间不超过10s。 4 执行机构能装入机体内。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专用机床的工作过程和规律可得其运动循环图如下: 机构运动循环图

钻 头 头进 匀速 60° 快钻 0°240° 进 钻 头 快 退 工 作 台 转 动 307.4° 位 销 插 入 定 定 位 销 拔 出 工 作 台 静 止 凸 轮 钻397.4° 该专用机床要求三个动作的协调运行,即刀架进给、卡盘旋转和卡盘的定位。其工作过程如下: 机床工作运动模型 要确保在刀具与工件接触时卡盘固定不动,刀具退出工件到下次接触工件前完成卡盘旋转动作。几个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 机械总体结构设计 一、原动机构: 原动机选择Y132S-4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P=5.5KW,满载转速n=1440r/min。

二、传动机构: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n/n6,其中n6为圆柱凸轮所在轴的转速,即总传动比为1440/1。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构(或外啮合行星减速轮系)减速。 三、执行部分总体部局: 执行机构主要有旋转工件卡盘和带钻头的移动刀架两部分,两个运动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相当精度的协调。因此,在执行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分为,进刀机构设计、卡盘旋转机构和减速机构设计。而进刀机构设计归结到底主要是圆柱凸轮廓线的设计,卡盘的设计主要是间歇机构的选择。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要满足相应的运动速度,因此首先应该对于原动机的输出进行减速。下面先讨论减速机构传动比的确定:由于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后,在匀速送进60mm(5mm刀具切入量,45mm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要求效率是60件/小时,刀架一个来回(生产1个工件)的时间应该是1分钟。根据这个运动规律,可以计算出电机和工作凸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440/1。两种方案的传动比计算,参考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下面讨论执行机构的运动协调问题:有运动循环图可知,装上工件之后,进刀机构完成快进、加工、退刀工作,退后卡盘必须旋转到下一个工作位置,且在加工和退刀的前半个过程中卡盘必须固定不动,由于卡盘的工作位置为四个,还要满足间歇和固定两个工作,于是选择单销四槽轮机构(或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与定位销协调)解决协调问题,具体实现步骤参考“回转工作台设计”。由于进刀机构的运动比较复杂,因此要满足工作的几个状态,用凸轮廓线设计的办法比较容易满足。廓线的设计参考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