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而上 顺势而为

迎风而上顺势而为

作者:程志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2期

[摘要]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小文化企业来说是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好时机。中小文化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跨界式聚合式成长,迎风而上,顺势而为,才会创造出最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中小文化企业长春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032-02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通过三天的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这句话最可以代表我内心的感受。当中国经过30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正逼近拐点时,狄更斯的这句话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目前我们国家所处的经济形势就不赘言阐述了,我关心的是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最突出的表现有四个:一是前所未有的融资难;二是十分严峻的人力资源短缺;三是全方位进入高成本的时代;四是大环境不景气造成市场萎缩。这四座大山足以把中小企业压垮。

而我们长春文化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均具备有好的创意和市场商机,但是在萎靡的经济大环境下,以往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营销策略、人才战略等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阻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很多中小文化企业陷入了困惑和迷茫。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赵建华主任的一句话让我们又燃起了希望和信心。

赵主任列举了几次经济危机与相应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而好莱坞、迪斯尼却乘势崛起,米老鼠、唐老鸭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卡通形象。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受打击最大的是日本,结果日本动漫王国崛起了,铁臂阿童木、蜡笔小新都是这样出来的,直接刺激并带动日本进入经济进入快车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电子游戏、影视、流行音乐产业迅速崛起。一部《大长今》电视剧引发全世界刮起韩国风,带动韩国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快速发展,可见文化的力量。以上历史经验证明:越是宏观经济低迷或转型时期,越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最佳发展契机。

赵建华主任认为,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第一位,文化产业市场潜力无限。因此,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各国都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当今,“中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当其时”。赵主任例举了天津华漫兄弟、大连玉米迷宫、长春创意农业等例子,创造性地提出流动人才观,指出未来人

才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是“人才能够为我服务,却不一定属于我”,一语中的地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

——在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这是我一直以来信奉的商业信条,而我从事的就是广告创意策划行业,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就是挖掘并放大品牌的力量,并让这种不平等最大化。

然而做广告创意有效,但做企业只有创意是远远不够的。创意如果不能被复制并产业化,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我多年来的亲身创业经历而言,中小企业常常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市场待遇,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资本市场上,资本常常觉得中小企业生存风险大,尽管回报高,大多也不愿意轻易投资。

在人才市场上,人才大多偏好大企业,中小企业常常出现“庙小留不住大和尚”的局面。

在技术上,投入同样数目的科研费用,对大企业而言或许是九牛一毛,对小企业而言常常称得上是孤注一掷。

在客户面前,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可以让他们获得客户的更多信任,甚至支付更高的溢价,而中小企业有时贴着本钱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消费者或客户还常常是不屑一顾。

在金融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已经是有目共识、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政策扶持方面,中小企业的话语权缺失,很多优惠政策无从知晓甚至有了政策却无法落实……

可见,中小企业处在如此劣势地位的情况下,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要想后来居上,做大做强,几率很低,很可能只能是个梦想。

怎么办?闵志东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对于中小文化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方面,闵老师提出跨界资源组合、傍大款(依附大型企业,作为其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嫁接有形资产,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同时,闵老师提出的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不仅延长了文化产业链,还可以大力推动陷入困境中的工业以及农业、旅游、餐饮等传统产业的发展。

闵老师培训中着重谈到国家高层领导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定调为必须依附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基础上。国家政策势必引导着产业发展方向,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着眼点在于文化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