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与特色_从街道美学说起

城市风貌与特色_从街道美学说起
城市风貌与特色_从街道美学说起

规划师论坛

Forum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必然会有更高级的需求产生。它是激励人们不断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将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爱、尊严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后来他在1954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一书中补充了另外两种需求,即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并指出二者应居于尊严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本期主题:城市风貌规划与特色塑造

[编者按]城市风貌特色是城市的灵性,它使城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得以延续、发展并发挥其传播文化的基本功能。然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现象日益显现,如何保护城市原有的风貌特色,进一步挖掘具有个性化和典型文化意义的城市风貌特质,加以培育、提升和强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城市风貌规划与特色塑造”为主题,刊发“《规划师》?百色论坛”上四位发言专家的主题报告,对城市风貌特色的本质与作用、城市风貌规划的角色、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 陈秉钊

城市风貌与特色

—从街道美学说起

[摘 要]城市风貌与特色应从街道美学中体现人的主体地位;风貌与特色,不是简单追求视觉的效果,而应挖掘历史,丰富城市的文化;城市历史是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元素,要尊重历史的原真性,在保存历史信息的同时,又要有所创新,反映城市的时代特性。归根到底,风貌与特色虽然要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但根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关键词]街道美学;城市文化;历史原真性;保护机制

[文章编号]1006-0022(2009)12-0008-04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Cityscape and Characteristic: Street Aesthetics/Chen Bingzhao

[Abstract] Cityscape should be human oriented in street aesthetics. Cityscape pursues both visual effects and

colorful city culture. We should preserve original city history and create new city features. In essence,cityscape is to satisfy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Key words] Street aesthetics, Explore city culture, The originality of history, Preservation mechanism

当我国基本实现小康并走向富裕时①,人们对城市的环境需求也日益迫切。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备受关注。风貌、特色虽然主要反映在人们对城市外在的视觉感受方面,但在创造城市风貌与特色时更应该关注人们视觉需求的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1创造有魅力的城市街道

街道是家庭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交接点。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

中提到,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这里的“生气”和“活力”概念,显然要比风貌与特色包含更深的含义—除了城市静态的外观外,还包括人的动态活动,两者的综合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环境。前者是介质,后者是本质。以下不妨从介质开始讨论。

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有这样的议论:在巴黎到处都看得到漂亮的女郎,而在东京却看不到。难道是西方女子比东方女子漂亮吗?当然不是,这里实际上论述了一个美学的道理。因为巴黎城市建筑的外墙面多采用当地盛产的一种米黄色石材作饰面,在色彩较为单一的建筑背景的映衬下,一位妇女稍加打扮装饰,就十分抢眼。不言而喻,在东京因为色彩背景过于纷繁,人则被淹没在缤纷的城市背景中“不见”了。

波特尔说:“我用色彩是十分吝啬的,而且总是力求使之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庄重与完美取决于尽可能少用不同材料”。中国科学院院土、原建设部副部长戴念慈也说过,一个建筑的色彩不要多于三种颜色。这近乎于苛刻。诚然,一种建筑色彩本身有所不足,但当它交付使用后,人们往往会有所添加,如牌号、帘幅甚至广告等,结果反而不至于造成色彩过于繁杂。

法国巴黎的香舍里榭大街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街道,就是因为它严格地规定在大街上所有外加的附加物都必须是白色的,就连“麦当劳”的标志,标准的红与黄颜色,在这里也变成了白色。作为商业性街道,当然要创造商业的繁华气氛,招牌广告是商业街道的特点,但香舍里榭大街由于对色彩作了必要的限定而取得了既繁华又高雅的效果。

在中国,自推行市场经济后,城市中的广告盛行,唯恐不抢眼,结果广告牌争奇斗艳、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往往成了一种视觉的污染源。

广告的设置与管理已经成为城市景观

的新课题,于是城市管理部门纷纷制

定地方管理规范,对广告设置的地点、

部位、大小、形式、色彩等作了规定,

但效果如何还需要总结经验。例如,

台湾的新竹市曾对广告作过规定,但

结果又显得十分生硬、呆板,失去商

业街生动活泼的气氛。

另外,城市里的小广告往往像瘟

疫般困扰着城市市容管理部门,为了

医治“牛皮癣”这个顽疾,城市市容管

理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

收效甚微。对小广告是禁止、取缔还

是引导和指明出路?这是必须面对的

新课题。这种灵活、游击队般的小广

告,也许是市场经济下大广告的补充

和延伸。

在巴黎,不论在中心城区还是在

周边的新城街道上,都能看到墨绿色

穹隆顶的立柱(图1),这是供招贴小

广告用的。就像西方常见的涂鸦现象,

如果加强管理,小广告也会成为城市

多元化生活的一种文化景观。

如前所述,街道有生气,城市才

有活力。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解

决交通问题,而城市街道的功能则

主要是提供公共生活。街道是慢行

交通的场所,需要营造特定的氛围,

展现城市生活的魅力。有人说,只要

看一个城市有无步行者,就可判断

这个城市是否有活力。欧洲街道广

场地面常是美丽纹样的铺装,并利

用街边、街角布置一些小小的露天

咖啡吧,犹如“露天起居室”一般,

极具魅力。街道具有宜人的尺度,才

能产生亲和力和归属感。灵活多样

的空间组织、空间的转折与开合,对

步行者的视觉有所遮挡与引导,这

往往会让人在心理上产生探幽索微

之感。为什么在许多旧城区,虽然建

筑已陈旧,但反而令人乐于逛街,原

因就在于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人

们在马路上聊天,儿童可以到处乱

跑,路旁停着拆开修理的自行车,花

园里晒衣与养鸽子。街道拐角上围

着商店,大家都认识送牛奶的人,走

出家便立刻到街上……”[1]

总之,城市特色的创造,自然要

有标志性的要求,但更要体现人性关

怀的本质。

2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重在

独特性

每个城市,不论其历史长或短,

经历的兴与衰,其变迁都有其特定

的缘由,这些缘由往往具有唯一性,

这正是规划师寻求、塑造城市特色的

重要之源。尤其在创造城市特色时

更应重视城市的历史文化,努力挖

掘城市的文化内涵。特色有内涵,风

貌才有灵魂。

布鲁塞尔的标志是一尊只有61 cm

高的“撒尿小孩”铜像,其题材正是来

源于历史。传说在古代西班牙入侵者

撤离前,准备炸毁全城,一位勇敢的儿

童用尿浇灭了炸药的导火索,保住了

城市,而这位儿童却中箭身亡。1619

年,布鲁塞尔市民塑造了这尊铜像,以

示纪念。这座铜像脸上充满顽皮撒野

的笑意,表达出比利时人嫉恶如仇、幽

默乐观的品格。同样,丹麦王国的标志

是一尊1.5 m高的“美人鱼”铜像,其

题材则来源于安徒生童话。这些小体

量标志物之所以能响誉全球,正是因

为它们内在深遂的文化内涵。

安微的铜陵市,号称中国的古

铜都,它从西周开始,经历了春秋、

战国、秦、汉、六朝、唐宋等历史时

期,铜陵铜矿开采冶炼至今延续了

3 000年。铜陵市抓住这一独特的历

史文化,从古铜器中提取了固有的

元素,创造了系列的城市雕塑。竖立

在山坡上的雕塑“起舞”(图2),显

然能从商代的饕餮纹爵找到它的历

史基因,但尺度被放大了成百倍,而

且被赋予现代舞蹈的寓意,真可谓

既继承了传统,又彰显了现代,既根植于历史,又融入当今的生活。

满州里市路边、大楼门口处的套娃雕塑(图3)及套娃广场,三门峡市的“截流石”广场(图4)等之所以能令人信服、认同其城市的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植根于自身的历史和地缘文化。

2009年12月11日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80周年,《规划师》?百色论坛主题为“城市风貌规划与特色塑造”,百色市也正筹划纪念活动,并打造百色的风貌和特色。百色市有山有水,有多民族的文化,虽然这些都是创造城市特色的资源,但并不具有唯一性。恰恰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不仅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而且具有唯一性,更是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资源。

井岗山是革命的摇篮,延安是革命的圣地,而百色则是革命的福地。因为邓小平同志把中国从八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拯救出来,领导中

国走上了强国之路,他是改革的总设

计师。今天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

活,人民怀念他。邓小平同志说:“我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

的祖国和人民。”北京大学学生发出

“小平,您好!”的肺腑之声,邓小平

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当中……据此,百

色的特色应当具有独特的创意。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伟人、一位

领袖,丰功伟绩无限。然而,以这些

题材塑造城市特色,在表达形式上会

有一定的局限。如果在表达其作为伟

人、领袖这一面的同时,表达其作为

“人民的儿子”的另一面,题材则会更

丰富,表达形式也更为多样。例如,在

百色市内的小广场、街心花园、小游

园等地方布置贴近百姓、富有生活情

趣的雕塑,表达“邓小平和大家一起

植树”“邓小平坐在沙发上读报”“邓

小平与外孙们在一起”等生活场景,

就会更生动体现邓小平还活在我们当

中,他时时、处处跟百姓在一起,这

是何等的魅力和特色。

3历史街区保护重在机制,新的

建筑设计重在创新

历史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

要元素之一,历史街区的保护日益

受到重视。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在理

论上己是共识,但具体保护的措施、

模式尚需在实践中进行探索。随着

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加强,城市政府

迫切地想快速改变城市面貌,采用

了在短期内进行整体改造的方式,结

果原真性难以留存,“保护”在实践

中往往被异化为“开发”。导致这一

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旧的机制使

历史街区大规模的改造成为可能。

例如,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

历史街区,不仅保存了很有价值的

传统民居,更重要的是集中了许多

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人物(如

林则徐、严复等)的故居。福州政府

近年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了南后街,给

福州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展示了

福州的“三宝”—

漆器、软木画、

牛角梳,还有寿山石等,但南后街的改造实际是建设了一条仿古街(图5)。福建是盛产木材的地方,传统的木板房保护起来确实很困难。现在南后街改造后,木板房外面是全新的木板,骨架则是混凝土的,而且建筑的尺度、街道的宽度都放大了,还外加了仿旧日生活情境的雕塑,是一条典型的仿古街,它与历史街区“原汁原味”的韵味和气氛基本联系不起来。难怪有人直言:“对于打着保护原真性、修旧如故的旗号,成片拆除历史街区将其做成仿古代某一时期的所谓的仿古建筑和街区的做法应该加以杜绝。这无疑是用现代粗制、简单的工艺材料仿造古代某一时段的‘粗仿知’,它抹杀了一个历史时段的街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视为一种‘建设性破坏’的行为”[2]。笔者希望城市建设在坊巷内少拆建,多修复,多保留原来的真迹,尽可能不要推倒重建。

必须认识到,历史街区特有的韵味与气氛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虽然它也在演变,但是是渐进式的新陈代谢,而不是突发式的更新换代,所以历史特有的韵味与气氛得以延续。而采用短期内大规模激进式的“保护”,难免造成“焕然一新”的后果,难以达到保存历史街区原真性的初衷。渐进的、小规模的修理、修复容易获得保留真实性的效果。例如,福建省泰宁县历史古街,

用心、认真,不是简单地模仿“粉墙、

黛瓦、马头墙”这种最少风险也是最

没创意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

是扼杀了历史的真实性)。

总之,创造城市的风貌、特色,

不是简单地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而是

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论

是保护还是创新,根本是要丰富城市

的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

[注 释]

①2006年12月,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的一项

研究报告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

尔系数为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为45.5%。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

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

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②根据日本文化厅统计(1988年),在2 007

个历史保护建筑中属神社寺院所有的1 472

个,占总数的70%以上,属国有、公有的231

个,占总数11.5%,属个人所有的224个,占

总数的11.2%,法人所有及其他的80个,占

总数的4%。可见主要属寺庙和个人,属国有

或公有的份额很少。仅靠政府出资修缮维护,

如此大规模,根本不可能实现永久、持续的保

护。参见:张 鹰.“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

生态型开发[J].中国名城,2009,(9).

[参考文献]

[1]程里尧.Team 10的城市设计思想[J].世

界建筑,1983,(3).

[2]张 鹰.“三坊七巷”文化资源的生态型

开发[J].中国名城,2009,(9).

[3]刘 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

体产权释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

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2009,

(8).

[作者简介]

陈秉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09-11-30

有一片墙用新灰砖修补好了,在小

水沟上加了一个小石桥,这些占街

区全貌比重很有限,因此整体韵味

基本得以留存(图6)。

为保证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得以

延续,切实实行小规模、渐进式的保

护,历史街区的保护则应当从机制上

解决。应“通过产权属性状况的改变

来赋予个体以建设的动力,同时限制

建设过程中的负面外部效应”[2-3]②,政

府的主要职责应是指导与监管修缮工

作,主要的投资应用于街区基础设施

的改善上。

而对于非历史街区的历史保护

建筑,其周边的新建筑不仅应注重历

史风貌的协调,还应反映时代的气息。

城市不应被固化在某一历史的断面

上,不应该简单地仿古,而应在继承、

创新中求得协调。当然,这需要设计

师们更高的智慧和创造力。图7这张

照片,作者将视点正对两个建筑上,

其用意很明显,对这两个时期建筑之

间的关系可作此解读:老建筑犹如是

父亲,身子萎缩了,穿着中山装,而

新建筑犹如是儿子,年轻,身材高大,

穿的是西装,但从细部上看,似乎“眼

睛”像父亲,“眉毛”也像他的父亲,

他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基因”相

传。图8是浙江省象山县石浦古镇老

街边的一个公共建筑,一眼就能看出

是个新建的建筑,但它的色彩、灰砖、

斜面元素和历史街区取得了“神似”。

设计者可能是位不知名的建筑师,但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8T10:37:41.87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期作者:沈曦[导读] “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沈曦 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35摘要:“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案例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前言: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色小镇”模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和乡村建设的方向更加清晰和明确。探索“特色小镇”模式的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策略和路径,打造有活力的魅力乡村群特色小镇,成为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规划策略与路径 1.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 特色小镇模式形成“产业、资金、服务”三方融合的发展理念,可促进“产、城、人、文、旅”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特色、功能凝聚、机制创新的内涵目标。美丽乡村群的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新阶段,“特色小镇”模式是一种能够兼顾乡村与城镇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1.2“特色小镇”模式的规划策略与路径 “特色小镇”模式聚焦美丽乡村群的特色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同时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规划是龙头,美丽乡村群的规划介于传统农村与城市规划之间,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挖掘村庄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培育创新文化、产业文化等元素,形成独特的人文标识,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发展平台,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2、“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路径 2.1 乡村群功能:由单一产业转型多元发展 “特色小镇”模式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城镇空间都市区化、生态农业空间景观化休闲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消费升级催生了多样化的需求,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发展,乡村地区将进一步承载休闲、观光、旅游、体验、文化创意等多重功能。提供城市缺乏的乡村生活,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群已成为现实需要和可能。 2.2 乡村群发展:突破村庄短板,达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村庄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欠账较多,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保障基础设施支撑,考虑各产业发展的发展需求,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镇有机衔接,连动区域村庄,形成特色乡村群,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助推乡村振兴。 2.3乡村群规划:由单一乡村建设转向全域规划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之间制度隔膜的逐步打破,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由单向流动日益转变成全域流动。由于“城市病”所带来的压力及居民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要求,乡村逐步成为“世外桃源”的美好寄托。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已经成为稀缺品,乡村蕴含的价值不断突显。统筹规划乡村群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要考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的提升,注重全域发展,体现地域文化风格,以特色为支点,以点带面、点面同步,将“特色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又一手段。 3、案例实践 3.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位于从化区鳌头镇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位于鳌头镇东部,规划研究范围为鳌头镇西塘、横坑、鹿田三条村庄的行政界域,以西塘村为中心村,规划区域覆盖面积约 1545.54 公顷。 本次美丽乡村群规划将涉及三个层面——片区层面、村庄深化提升规划层面和实施计划层面,在“七化五个一”的基础上,融入文化、景观、产业、创业、创新等元素,赋予美丽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 3.2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规划融合“产、城、人”,讲述一个山、水、田、林、湖的童话故事。老地方,新事物,旧建筑,新创意,让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3.3重点村庄规划深化设计——西塘村 西塘村作为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中心点,随着村庄近期建设要求及未来发展需要,通过总结从化村庄规划工作经验,探讨出更优的村庄建设工作方法和经验教训,以西塘村为例打造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结束语: 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开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护航、经营权保障等宏观层面,企业负责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服务.政企一条心的抱团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也就更容易凸显,特色小镇才能释放出更多能量。

关于加强城市风貌保护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城市风貌保护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着力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和品位,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幸福XX 建设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XX年,编制完成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建立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到XX年,城市风貌保护体制机制有效建立,城市空间格局、历史风貌、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城市风貌保护名录制度。 1.根据城市风貌保护内容,分门别类确定保护项目,建立保护名录,并结合需要及时调整。根据保护名录,同步建立城市风貌保护档案。建立城市风貌保护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保护项目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将城市风貌保护相关信息化成果纳入系统,提高管理的实效性。(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环保局,各区市政府和国家级开发区、XX新区管委。标黑体字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开展城市风貌规划和设计。 2.加快编制XX市区和XX市、XX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责任单位:市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环保局,各区市政府和国家级开发区、XX新区管委) 3.组织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开展城市总体设计,加强区段城市设计。重点区域要率先完成城市设计工作。(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 4.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风貌保护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风貌保护要素、保护实施方案等。(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5.划定城市绿线、蓝线、紫线,明确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6.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与环保部门生态保护红线、国土部门永久基本农田等相衔接,作为管控城市开发建设的边界。(责任单位:市规划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7.划定海岸带范围及自然岸线保护范围,加大管控力度,确保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环保局)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方法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方法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卷起一股风潮。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逐渐涌现。本文针对特效小镇的建筑特征,从多个角度诠释小镇整体规划以及建筑风貌设计的要点与方法,希望借此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资料借鉴。 标签:特色小镇;建筑设计;规划建设 1、建筑特色分析 特色产业是整个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全国已经大大小小不下上百个特色小镇项目在如火如荼施工中。高度同质化的小镇建设势必给人带来审美疲劳以及缺乏创新等体验。因此,小镇的产业特色建设在整个规划中尤为关键,找准特色、突出特色并圍绕特色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是小镇建设的核心所在。同时,特色小镇所处当地的地域文化,作为软实力基础也应当将其纳入特色小镇建设中。 此外,在规划设计特色小镇阶段也应当抓准小镇的核心,以人为本,从而完善周边及配套设施服务。其中包括提供工业园区以及办公楼区,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生产办公场所。必要的图书馆以及厕所等公共设施设计,可以为外来人员以及当地居民提供惬意舒适的生活环境。商业以及旅游区的国家设计,可以更好的实现生产、生活、居住、旅游的和谐共存。总而言之,对于特色小镇建设其必须要实现经济与周遭环境的和谐共存,可以更好的满足居民生活的物质以及精神需求,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2、规划以及建筑设计 2.1区域选择及文化建设 通过对已经建成的较为成功特色小镇分析,结果发现往往特色小镇是否建设于优势区域,将决定其未来是否成功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地域位置选取需要综合考虑一下两点:首先,考虑大城市的优势性,应当以其为核心,在周边进行位置选取。对于具有明显特色的小镇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消费人群以及资源作为运营支持,而大城市恰恰具备这两点优势,因而以大城市为核心,围绕其黄金氛围圈搭建特色小镇,无疑迎合了经济发展规律。其次在选址上还应当依据当地的乡村风貌,考核期升级改造可行性。此类特色小镇建设主要是基于原有的小镇地理风貌以及历史人文资源,深度挖掘地区特色有针对性的转型改造升级。此类小镇建设往往需要其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观资源作为条件基础。 作为特色小镇最重要的地区软实力,地区文化是吸引旅游资源的重要核心。在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小镇文化迎合市场的大环境发展趋势,势必会在未来极具市场前景。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不应当漠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应当充分结合当地文化合理配置本地的资源,从而深度挖掘小镇内涵最终形成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发表时间:2019-01-23T09:09:31.24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作者:苏泽荣 [导读] 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政策,重点是发展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开建是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特色小镇是针对城市的模仿的一种方式,主要特征是它属于新兴的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是让城镇慢慢转变为城市的一种过渡形式。助力城市产业转型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战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还有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化建设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困难、污水排放、环境变差等各种问题。要合理利用原有空间和资源,来实现把高效化转化为低消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一般是在3平方公里左右,不超过5平方公里;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且还要能互动。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有经典传统产业、新型导入产业、居住空间与社区、商业建设、商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旅、基础设施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特色产业与旅游为核心。 1.当地特色产业,一般都是比较经典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主。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整体装饰。要充分发挥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2.旅游项目是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关键,如主题乐园、特色街区、观光区、历史文化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产业延伸环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一系列项目,围绕着市中心,形成辐射或者是组团分布。还要展现出“宜居、宜游、宜业”等多个方面。 4.要有服务居民生活、金融、教育、医疗、商业、公交教育、社会服务以及旅游产业的等一系列服务。 5.核心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特色产业。要鼓励各类新兴产业的创建。以促进产业聚集和发展。 二、由企业来主导 在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子商务小镇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镇”行政划分。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应具备独特性,是属于区域特发展,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产技术、经济聚集、交通便利等,要发展成“独占一方”的特点,是别人模仿不来。包括特色产业内涵的独特性、功能性、核心、环境优美性、新颖性等方面。平台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小镇,也可以让其他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例如一中国“地毯之乡”驰名海内外的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依靠自身地区优势,成功转型发展为电商产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昔日的“地毯之乡”变成如今“电商小镇”的华丽蜕变。目前,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累计引进企业1200余家,电商及配套企业340家,聚集如京东商城、携程网、唯品会、乐蜂网等优质电商企业,实现招商引资21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2000余人,并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要尊重城市的内在秩序和制度,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发展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培育,创新资金来源和一些社会的力量的帮助。培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破解空间资源不够用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们居住的环境,为原有的城市诸如新的血液,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城市粗放型产业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帮助城市成功转型,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主要目的 从特色小镇实践来看,一般是所处小镇所在的资源丰富或者是其他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地方或者空间来吸引企业、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形成独特的地域优势来服务于消费群体。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政府引导型,由政府引进有投资能力的企业进入小镇,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创作团队。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和发展,这样的运营方式更直接的面向市场,更有竞争力。也有过成功的例子。如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就是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区域转型的案例。 特色小镇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趋势,特色小镇的选址和环境是发展的关键,特色小镇的空间要小而精致,有效应对对土地指标紧张的制约,它要有一定的规划空间限制。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空间模式,一定要能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圈,要交通便利,以方便运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小镇要对自然环境做到资源保护,不过度索取、铺张浪费损害生态环境。小镇应该结合周边的特色和环境,进行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将小镇特色融入进去,提升小镇的生活品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让他们感受到在小镇生活的舒适,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建设特色小镇要融入多种元素,以此来推动区域文化融合,特色小镇可以促进“城市、产业、文化、人脉”四方面的融合。一般特色小镇都是建设在大城市周边的乡镇,它们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为小镇提供同等服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资金、服务等其他的来源;而且大城市消费较高,工资较低,学历要求较高等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存的困扰,而小镇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生本不高,工资岗位较多还提供了生活居住的地方,未来将会更有发展前景。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是推动城乡发展、传递文明、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这些都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居民融合,为城镇发展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特色小镇都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为发展核心,但是现有的农业结构单一,科技技术较低,产业链短,以至于出现高投入,收益低的现状,不能吸引投资者,在文化成长方面,小镇的创新度不高,关注力和投入还不够多,有的小镇文化内涵比较单一,风格类似,没有特殊和看点;在旅游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现如今建设特色小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张,特色小镇无论是面积、产特、产量和人口,都是与原有的新城市开发有很大的区别。特色小镇的建设现在还属于探索和建设开发的阶段,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优质产业和最大有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的不断更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建设好特殊小镇要做到政府扶持,加大宣传力度,要引进人才、以便推动特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做到落实工作,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杨清辉 摘要:在趋同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下,以城市特色建设推动特色城市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对地域文化、生态资源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逐项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同时结合管理工作自身的职能,从多个环节予以规划控制和引导,从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特色发展;风貌特色规划;特色建设;规划管理 CONSTRUCTIONG THE CHARACTER OF CITY,THEN BUILDING A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ITY YANG Qinghui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similarly city developing,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with city character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the ke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city plan。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work mentality,we excavated and packed up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e and ecology with the resources of region,then we organizatied and compiled the "City Style Characteristic Special Plan".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this plan,we are implem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work seriatim,then giving guidances in our function unifies the supervisory work own function,All of these study are aim to 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yle characteristic plan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The plan manages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城市特色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以 “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为动力,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塑造城市风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高起点编制规划,构筑城市发展框架。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现象,我们从抓好规划的编制入手来弘扬地域文化、生态特色。2006年,我们邀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汉中市城市功能布局与风貌特色专项规划》(以下简称《风貌特色规划》)。该规划通过系统整合“汉、水、绿”这些一脉相承的特色资源,将汉中城市风貌特色高度概括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为建设充盈历史文化灵气和时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导。 设计人员通过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整合城市景观结构,将城市风貌的基本骨架确定为“三轴、三环、六大特色风貌区”。其中,三个景观主轴线为:南北向以天汉大道为主体形成现代商业办公金融特色风貌轴;东西向以汉江为主体形成现代滨水特色风貌轴,以东关正街和西汉三遗址为主体形成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轴。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三个风貌特色环路,即体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发表时间:2018-05-16T15:47:24.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孙绪芹 [导读]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党和政府机关的正确领导,明确市场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小镇本身发展特色完成编制规划内容,兴建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适合大众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的发展环境,使得小镇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小镇;规划 引言 城镇是开展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单元与载体。在特色小镇整治与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其中既有经济因素,同时也有文化因素。在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下,城市文化逐渐被经济大潮冲刷,正出现严重的流失现象,如果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在城镇规划中有效考量文化要素,是现代城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城镇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深度内涵是城市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民俗及其艺术文化的总称,是城市中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形式、文化积累、社会观念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包含物质形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等方面的体现,是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及传播有着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中的居民、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集中化体现,是地区内人民在持续性的生活中,所创造的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综合,是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展示的重要舞台。 2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1)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通常情况下,特色小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处于优雅、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旅游观光、发展经济的特殊位置,与偏僻的农村和山区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如此,特色小镇更加注重生态绿色发展,可以吸引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展的关注,使得人们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完成创业和居住。 (2)具备优势产业链 在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并扩展优势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可持续性发展产业链。 (3)完善的功能设施 特色小镇的显著特点还表现在层次分明,可以为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发展环境,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舒适、惬意。不但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能够与周边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经济共存。 (4)具备高素质人才 在特色小镇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经验丰富,这也是特色小镇能够吸引大批量创业者前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3城市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中的价值 在一个城镇当中,文化发挥着核心与灵活的作用。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不容忽视,从内容来看,城市文化要素包括自然思想、土地制度、民俗信仰、生活习惯、文化遗址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都会对城镇的整治规划起到影响。在特色小镇规划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文化要素的考量,也会导致经典文化的大量遗失,制约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实践工作中,特色小镇规划不是一个孤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整治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关注“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在定位与目标方向上,并不意味着拆旧建新,而是要进行差异化定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城镇原有的文化样貌,特别是是对于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建筑与民宅,要加以保护,同时要利用这些文化要素载体,充分展现民俗风情,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实现特色小镇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文化要素直接关系到城镇的文化景观建设、空间规划、居民建筑安排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保护思想,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传承经典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文化为视角审视特色小镇建设,需要统筹考量多种要素,提升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实现科学发展目标。 4城市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4.1尊重基础文化环境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践行科学设计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人文环境。从规划设计体系来看,建筑只是总体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环境的本真地位,要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的环境人文基础,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和人文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层次和人文属性,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的目标。举例来说,长春市绿园区最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典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融入了人文主义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人文资源和基础景观,实现了比较好的设计效果。在设计实践中,继续探寻科学有效的文化设计理念,对于提升规划设计总体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2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 在文化理念指引下开展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文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来看,不同地域的人文特征相差较大,所以不会有统一的设计模板,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人文要素,将城市文化渗透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充分释放文化活力,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匹配。在宏观资源调控上,规划设计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纳入多种设计元素与设计符号,将城市人文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小景观建设投入,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景观设计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现代城镇景观设计需求。 4.3突出人文景观的创造性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尊重人文环境与景观设计当中存在一些基本矛盾,作为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分析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 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时间:2014年03月0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武汉魅力村镇点击:522次 1.1依据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范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1.1 依据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范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03年)、《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3),结合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保 护和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技术规定。 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依据《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 项规划》、《武汉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紫线专项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紫线专项规划》、《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等上位规划及本技术规定进行编制。 1.2 作用 本技术规定是结合武汉市历史保护的特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 50357-2005)》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内容的深化。编制完成的保护规划和修建 性详细规划将作为武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1.3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及传统 特色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他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的区域可参照本技术 规定执行。 1.4 规划编制组织、审批、修改程序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屋、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并征求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依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修建性 详细规划。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重庆”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为强化我市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特色,改善城市品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现就我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有关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 1、主城区及各区县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建筑风格除有特殊要求的外,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并充分体现重庆主城区及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各地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鼓励在城乡建筑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川东和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本土民居建筑的风格。容积率在1.0及1.0以下的两江四岸头排地块及城市重要区域必须采用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中,高层建筑应尽量不集中沿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布置,而应在兼顾城市空间形态和项目内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合理分布,富有趣味和变化,形成较为连续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3、应在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在城市的各片区形成较为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在对风貌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建筑高度应充分论证以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强化城市山水特征和传统文脉。 4、必须大力提倡中华文化在城市建筑风格中的传承,全市禁止在公共建筑和大体量建筑设计中采用西洋或欧式建筑风格。 5、城市建筑应立足于场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禁止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各种异域风格和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低劣建筑造型设计。临街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应体现城市街区的整体风格,形成连续协调的街道景观。 6、加强重要建筑的细部造型设计,通过对檐口、窗框线条、基座、装饰构件等部位的艺术设计,形成比例和谐、端庄大气的建筑造型,达到美观的艺术效果。

漳州城市风貌特色调查问卷

漳州城市风貌特色调查问卷 敬爱的读者: 城市风貌特色反映一个城市的个性。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语言和形象的体现。独特的城市风貌特色将给予居住于其中的人们愉悦的视觉享受。目前,漳州市城乡规划局正在制定漳州的城市建设总体风貌特色规划。作为漳州的市民,您对我们的城市风貌特色和城市色彩如何评价?您希望漳州的城市颜色是什么?您对漳州的城市色彩有什么期待?请拿起您手中的笔,和漳州市城乡规划局一起规划您心中的漳州城市风貌特色吧。 您的姓名联系电话 您的居住地点 __________区__________ 街道 (请如实填写,以便参加抽奖,请对以下确定选项在□中打“√”) 个人基本信息 ■您的年龄□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 ■您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中专及高中□大专及以上 ■您是漳州本地人吗□是□不是 ■您从事的行业□商贸金融服务人员□教师科研人员□机关公务员□在校生□其他 ■您的居住地点 __________区__________街道 城市色彩相关问题 ■您最喜欢什么颜色__________ ■您记忆中漳州的自然山水哪种颜色印象最深□黄□兰□绿 ■您平时在城里最多见的是什么颜色□红□黄□兰□灰□白□其他 ■您对漳州城市的色彩感觉怎么样□较好□需要改善管理□无所谓 ■您觉得住宅楼最好是什么颜色□红□黄□灰□白□其他(可填两种以上) ■您觉得办公楼最好是什么颜色□红□黄□灰□白□其他(可填两种以上)

■您觉得商业店铺最好是什么颜色□红□黄□灰□白□其他(可填两种以上) ■您对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感觉怎么样□较好,很现代□不舒适□无所谓■您认为漳州需要城市主色调吗□需要□不需要 ■您认为什么颜色的建筑主色调最适合漳州□红□黄□灰□白□其他■您认为中国哪些城市的色彩有特色(可填两处以上) ■您认为国外哪些城市的色彩有特色(可填两处以上) 城市风貌特色相关问题 ■您觉得漳州什么地方最体现城市形象特色需要保护宣传(可填两种以上) □历史街区□城市新区□地方文化□雕塑小品□文物古迹□自然山水 ■您了解传统闽南建筑的风貌特点吗□基本了解□略知一二□不了解 ■您觉得漳州最具代表性的老建筑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填两处以上) ■您觉得漳州最具代表性的新建筑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填两处以上) ■您觉得漳州什么地方最影响城市形象特色需要改造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觉得漳州目前城市建设开发强度怎么样 □强度过高,需要增加绿化和广场□强度不够,需要增加高层和立交□说不清楚 请您用一句话概括体现漳州未来城市特色 可登陆漳州新闻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d10225109.html,/)参与调查。 奖项设置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参与读者幸运奖为:一等奖(2000元)1名,二等奖(1000元)2名,三等奖(500元)3名,纪念奖(100元)30名,总计奖项费用8500元。新闻网设置奖项为幸运奖20名,奖金100元。总计奖金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流行的特色小镇建设,从建筑设计者角度去理解特色小镇的规划及建筑形态。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特色小镇解读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特色小镇并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产业发展之举或城镇体系格局变化,而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如何延续的重要探索和创新。这也是各地政府和众多资本方对之热衷的根源。 二、与产业园区别 共性: 在产业园与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是其选址时的重要因素。 其次,招商与投资都是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最为重视的领域,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融资体制,也是两者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其发展根本。 第三,两者都以产业为依托,强调主导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创新,在研发、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同时,两者也不断完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产品落地。 不同: 特色小镇追求产城融合产业园注重产业集群。特色的小镇的发展注重产业集群与空间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文化、旅游和社区开发的兼顾,具使其具备了产城融合的理念。同时,特色小镇注重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优质产业集群的载体平台。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园,更加注重产业集群效应,进而促使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 产业园多数只是在拼土地政策优惠,比较容易复制,一旦相关优惠条件被消化,企业很容易转移阵地。而特色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做深做透就会有较高黏度,企业不会轻易离开。 总结: 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有共性又有不同,特色小镇也并非产业园的升级版,但是又都身兼发展的重任,在未来中国发展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原则 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突出的是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城镇空间。不再以低成本为卖点,而是尽可能做好城市设计,将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融入城镇建设,创造令人愉悦的城镇空间,以之作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到小镇工作、生活和旅游的核心。城镇物质空间建设相对容易,而高价值产业的植入、城镇氛围的营造、城镇归属感的形成都需要巨大的能力和耐心。 特色小镇创建中,既有大拆大建,又有修旧如旧。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又兼顾新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不仅带动了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还要打出了人文牌,发展了旅游业,拓展了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小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者,从更高的社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摘要:在我国,中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城市数量的比重较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城市定位、城市风貌区控制、城市名片、城市形态、城市风貌运行机制出发,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相关概念、城市风貌相关理论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中小城镇风貌发展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中小城镇城市风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风向标。而其中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渠道。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人口不断的聚集于小城镇,进而使小城镇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建设的不断深入,用地扩张以及结构不断重组,正推动着其空间形态快速演变的同时,城镇日新月异的建设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面临诸多影响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怎样去改变小城镇规划方式方法、提高规划的可针对性、完善城镇空间形态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 1.城市风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领土广阔,自然条件不尽相同,中小城镇各自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所以现如今,建筑师、规划师若想塑造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必须要结合其所处的地域条件特点,依托当地延续的文化风俗,开展有效的建筑规划设计,才能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的、丰富的、具有传统文化的城市风貌。 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的扩张过程注入城市软实力;推动相宜目标的共识化;提供城镇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体制机制优化;催化聚变、提升魅力。城市风貌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内涵,在提高城市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是必要的,这不但可以提高整体城市风貌,还可以对城市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 2.国内外城市风貌的发展历程 1)国内。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已经建立了就对历史文物和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保护工作,但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的观念则是很淡薄的。国内规划界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热潮后,开始对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的思考和研究。国内对于城市风貌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种情况。一种是对城市风貌的理论性研究,一种是结合小城镇规划设计进行研究,还有一种是结合理论对某一地域典型的小城镇进行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编制城市风貌的专项规划或者专项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