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产业分布、规划

江西省产业分布、规划
江西省产业分布、规划

2020年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活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规划

编号 课题名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虚拟仿真“金课”建设规划 一、课题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 1.1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在西方,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Sokrates)的“助产术”。德国教育家和教学法革新家拉特克(W·Ratkel)最先使用“教学艺术”对其教学理念进行表述,爱培根思想影响,提出了“发现了根据天性而实施的教学艺术”,创建了他的关于教学原理的理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前苏联休金娜(Г.И.шукиной)的“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条件下都会表现出来的客观规律性。”;英国高等教育理论家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的开篇演讲中就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雅斯贝尔斯指出:“没有人能够不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而能真正在大学里面教育好学生。”。 1.2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从1949年的11.7万,到1978年的86.7万,而到了2017年则达到了3779万。吴岩提到,2019年年底,中国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的门槛。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专业齐全、类型多样、区域匹配度高。目前,中国拥有92个本科专业类、630个本科专业、56818个本科专业点,有1243所高等院校举办本科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648.6万,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84.2万。从这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本科教育的巨大压力,一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受益面非常地广泛。去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宁波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的论坛主题是“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怎么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怎么建设一流本科?”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席卷全球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工科建设的提出正是对这一挑战作出的积极回应[1]。所以把握住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势,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的行动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向“普及化”方向发展,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己得到社会的普遍共识。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数量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质量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话题是世界性话题。20世纪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各个方面进行着频繁的改革,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

江西省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

江西省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 为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现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突破,做大做全产业链,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国防科工办近日联合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该规划是各产业牵头部门在广泛征求企业、科研院校等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意见基础上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编制的,共包括光伏、风能核能及节能技术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铜钨和稀土、非金属新材料(有机硅)、非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部分)、生物和新医药、绿色食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11个子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主要是基于各个 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将我省已存在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使得产业链向上游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深入到市场拓展环

节。从而不断提升产品层次,获取更高附加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的制定。2010年6月,苏荣书记、吴新雄省长在关于发展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希望和主要路径所在,当务之急,务必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为重要方向,在制定每个产业延伸链的具体规划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此,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下发了有关贯彻意见,要求抓紧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随后,各产业牵头部门迅速行动,周密调研,密切配合,历时8个多月,制定了各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初稿,在经过多次修改后,经省政府同意正式下发各地、各部门实施。 该规划在深刻分析各产业国内外上下游发展的形势、市场需求、技术走向及成本效益基础上,确定了各延伸产业链发展思路、发展方向、主要目标以及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象。根据规划,各产业延伸链重点发展方向与产品分别为: 光伏产业:太阳电池及组件等中下游产品,坩埚、逆变器、超白玻璃、TCO玻璃、EVA膜等配套产品,晶体硅电池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教育规划课题申报书

编号: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书 学科分类教育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题名称策略研究——以萍乡学院为例申请人罗晓娟 位人单申请萍乡学院 详细通讯地址萍乡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邮编337055电话(手机) 电箱子信 时申报间日月 3年2017 5 计划完成时间月年2019 6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说明 一、本申请书由课题申请人如实填写。

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其中1份原件,1份复印件。本表所附活页须报送6份,每份单独装订。 三、本申请书一经审定,即行生效。在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申 请书的某些内容,须经省教科规划办同意后方可更改。 四、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资助的课题经费,须按有关财务制度及时办理手续,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负责检查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 五、省教科规划办和课题申请人所在单位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负责检查课题的进展情况。 六、课题完成后,课题申请人须向省教科规划办履行课题鉴定、结题手续。课题结题后,由省教科规划办发给统一印制的结题证书。 七、课题申请人仅限填报课题负责者一人。 八、课题申请人详细地址、邮编、电话一定要填写清楚,如有变动,请及时通知省教科规划办。 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详细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第17楼,邮编330038,电话:,E—mail。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萍乡学院为课题名性年学学申请人姓 公共计算副教4硕大罗晓教研室主研究兴程序设计,计算机教身份证号36030专职研究专职性年计算机应孙正3艺术设讲教研室主 软件工程刘副教计算机应3研室主学院副院李希4教计算机网络应高教研究王3讲教育副所软件技术吴新4副教计算机应研室主刘祥讲移动网络应3阳讲计算机教3软件技术邬思讲3计算机硬件维验室主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 1 天府新区定位 2 总体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理念 2.3 总体定位 2.4 空间布局 2.5 产业布局 2.6 生态绿廊 2.7 交通规划 2.8 公共服务体系 2.9 保障措施 2.10 建设步骤 3 最新动态 3.1 基础建设 3.2 最新进展 1天府新区定位 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

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而城镇建设用地中,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 山水环境,组合布 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 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 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 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

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钨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一、发展现状 的钨产业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即钨业有限公司、钨业有限公司、矿业有限公司、钨矿、钨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仍为钨精矿和APT。2020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利税1.4亿元。另外,还有从事钨的贸易企业5户。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利税总额4 亿元,三项指标年均增长25%以上。 三、发展定位 以现有钨企业为基础,加大――黄沙地区钨矿资源勘查力度,积极推动建立国家、省、市、县和企业联动的钨储备体系,加快企业重组,重点发展多种晶形(单晶、复晶、球型等)和超细APT、超细粒、碳化钨粉、纳米和超粗级钨粉等产品;在控制钨精矿生产总量 和钨冶炼产品能力的基础上,以发展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为核心,重点发展超细和纳米硬质 合金、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硬面材料、特种钨丝、钨基复合材料、钨基高相对密度合金、 高纯异型钨材、添加稀土的钨系列材料及其他特大特异型钨制品。 四、发展重点 重点引导和发展生产氧化钨、钨粉、钼粉、碳化钨粉、混合料、硬质合金、钨材等钨 深加工产品。在构建“钨业研发及教育培训―钨品加工―硬质合金和钨材生产―钨业机械 及模具生产―钨产品销售与物流”产业链的战略进程中,抓住机遇,重点发展方向有:① 生产超细钨粉、炭化钨粉、高性能特种耐热抗震钨丝、特种钨材加工、新型钨化工等高技 术产品及提升钨废料的综合利用;②生产高性能大尺寸板材、纳米钨合金材料、钨基复合 材料、钨基高比重合金,以及具有特殊微结构的W-Cu复合材料(纳米结构钨铜复合材料、梯度结构钨铜复合材料);③生产中高档硬质合金,大力发展硬质合金应用产品,如切削 刀具、矿用工具、模具、顶锤、轧辊、耐磨零件等,以及纳米超细硬质合金棒材和微钻、 纳米超细硬质合金精密加工刀具,如可转位刀片和涂层刀片等。 五、发展措施 1、强化项目支撑,实现集约发展。重点瞄准前沿科技,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县钨产业链条延 伸到APT、超细钨粉、炭化钨粉的生产;力争到2020年,全县钨产业链条延伸到的高品质硬质合金或耐热抗震钨丝的生产,锌产业链条延伸到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坚持 “四定两保”责任制和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抓好项目论证工作,积极地为项 目落地创造条件;搞好要素配套建设工作,为项目开工提供原料和政策保障;加强协调督 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

大余县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江西省发展计划

大余县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大余县是国家认定的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为加快转型,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编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的指导意见》(发改办东北…2009?2173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68号),结合《大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大余县转型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3-2020年,近期为2013-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 一、转型背景 大余县地处我国重要金属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段,盛产黑钨,并以质量好、品位高而著称于世,在我国矿业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但是,随着资源逐步枯竭,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突出,大余县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迫切需要转型发展。 (一)现实挑战 1.矿产资源枯竭。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余县先后有西华山、下垄、漂塘和荡坪等4个机械化中央直属企业,共开采钨精矿37.6万 — 1 —

吨,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12.7%,为出口创汇、三年困难时期偿还外债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现有钨矿可开采利用仅剩6.16万吨,开采年限不足10年。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治理,中央驻县四大钨矿、县属地方国有钨矿相继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钨矿采掘棚组数量从350家急剧减少到100家左右。矿产品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51.3%降低至2012年的36.3%,吃资源饭为特征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2.工业结构失衡。大余县35户规模企业中,以钨为主的资源型企业20户,占规模企业总数的57.1%。2012年,规模以上钨采掘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08亿元,利税2.33亿元,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1.9%、79.8%。工业结构内部粗放型产业多,耗能污染行业多,初级产品多,单体企业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十分迫切。近年来,非矿产业在工业内部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但规模小、档次低和科技含量不高的问题一直没有突破。 3.县城建设滞后。大余县城群山环抱的地理格局,限制了县城发展空间,盆地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仅有14平方公里左右,建成区面积仅10.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规模仅9.8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92万人)。县城面积小,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特别是受2009年“7.3洪灾”影响,灾后自建房多,无规划控制,高速公路出入口偏离县城。县城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公共配套设施薄弱,市容面貌老旧。 4.生态环境脆弱。长期的矿山开采,给大余县留下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全县共有5,59 5.9万吨含重金属的废石和尾砂,淤积堵塞河道258公里,占用损毁土地3.45万亩,污染影响农田林地22.5万亩。全县废弃矿山破坏的土地总面积约15.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 2 —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初稿)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目录 一、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背景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状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定位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产业发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强产业链延伸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打造餐饮名企集群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餐饮文化品牌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五矿合资组建江西钨业集团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五矿合资组建江西钨业集团可行性研 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1.概况 (4) 2.合作方情况 (4)

3.合资合作方式 (5) 3.1.合作范围 (5) 3.2.注册资本 (5) 3.3.出资比例 (5) 3.4.出资形式 (5) 4.行业与市场分析 (5) 4.1.行业分析 (5) 4.1.1...................................................... 钨 5 4.1.2.................................................... 稀土7 4.1.3.................................................... 钽铌9 4.2.市场分析 (9) 4.2.1.............................................. 钨市场分析9 4.2.2............................................ 钽铌市场分析10 4.2.3............................................ 稀土市场分析10 4.3.竞争对手分析 (10) 4.3.1........................................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10 4.3.2....................................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11 4.3.3............................ 厦门钨业及厦门金鹭、厦门三虹11 4.3.4................ 以大余伟良等赣南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军团12 4.3. 5........................................ 主要竞争者的对比13 5.公司战略及发展规划 (13) 5.1.新公司组建的背景 (13) 5.2.新公司的定位 (14) 5.3.新公司的发展规划 (15) 5.4.钽铌和稀土业务战略 (17) 5.4.1................................................ 钽铌业务17 5.4.2................................................ 稀土业务17 6、公司的组织机构和管控模式 (17) 6.1.组织结构 (17) 6.2.管控模式 (19) 7.盈利预测及投资可行性分析 (20) 7.1.资料情况 (20) 7.2预测方法 (20) 7.2.1 说明 (20) 7.2.2 前提假设 (21) 7.2.3 方案说明 (21) 7.2.4 方法 (21) 7.3.预测假设 (22) 7.3.1............................................ 损益表的假设22 7.3.2资产负债表的假设 (29) 7.3.3、新公司的财务报表预测 (30) 7.4 预测结果 (31) 7.4.1 方案一 (31) 7.4.2 方案二 (33) 7.5 新公司价值评估 (34) 7.6.投资可行性分析 (36) 7.7.小结 (39) 8风险因素预测与分析 (39) 8.1市场风险 (39)

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第三章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第十四条工业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发展壮大临海型和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钢铁、石化、近海油气开发、电力、木浆制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服装、电器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建设沿海钢铁基地、全省重化工业基地、农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高级纸业基地和小家电制造业基地,形成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整,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信息化程度高,结构高级化,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格局。到2010年,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5%。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 第十五条湛江市区工业布局 (一)临港工业园,位于霞山区西南沿海,重点发展石化、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海洋运输配套和仓储物流业。 (二)官渡工业园,以民营企业为主,主要布局经济型家用电器制造、化学工业、包装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等。 (三)麻章工业园,主要布局音像制品、水产品、食品、饲料加工和花卉种植加工等。 (四)东海岛省级经济试验区,结合深水港口的开发,规划大型沿海钢铁基地和配套的能源及相关的装备制造业、修造船业、港口物流业。 (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延伸区,规划在东海岛开发试验区,主要接受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和布局新型较大型工业。 (六)太平一带,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基地项目。 (七)赤坎区大埠、调顺一带,发展农海产品加工、建材、机电产品、环保装饰材料等工业和中小型修造船业。 第十六条遂溪县工业发展与布局 发展农林产品加工业和海(水)产品加工业,主要以制糖和综合利用、特种酒精、高岭土、建材、化工等为主,重点布局在县城东北面的工业区。 第十七条吴川市工业发展与布局

江西钨产业发展规划

江西省钨冶炼及加工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钨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应用领域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江西钨产业朝着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效益提升的方向发展,现制定江西省钨冶炼及加工发展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一)基本情况 1、我省钨产业现状 江西钨产业具有百年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钨原料产地。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数据,截止2009年,我省保有钨资源储量105.3万吨,占全国18.4%,仅居湖南(32.8%)之后,主要分布在赣州、九江、新余、宜春等地。 我省现有钨采选企业52家,钨精矿(折65%三氧化钨,下同)生产能力5万吨/年;钨冶炼企业39家,其中仲钨酸铵生产能力5万吨/年、钨粉和碳化钨粉生产能力4万吨/年。钨采选和冶炼产能均占全国一半左右。钨深加工企业11家,其中硬质合金生产能力5000吨/年,约占全国16%。 2、我省“十一五”期间钨产业主要成果 “十一五”期间,我省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采、选、冶、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为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钨精矿产量平稳增长,维持在4万吨/年上下;仲钨酸铵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钨铁、钨粉、钨条的产量均占全国的40%;钨丝、硬质合金分别占全国的10%和16%。2010年,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11.9亿元,实现利税19.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是2003年的10倍和8倍。 一是钨矿开采秩序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我省对钨行业管理和治理整顿力度明显加大,坚决打击乱采滥挖行为。在规范矿业秩序,减少资源浪费方面起到了明显成效。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除南昌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外,江西江钨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建设了高比重硬质合金产品项目、崇义章源建设了钨材和硬质合金项目和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项目。我省钨产业正逐步进入钨产业价值链高端领域。三是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环评及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积极开展综合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究中心,并成立了江西省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的制取技术”获得了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我省钨产业的主要问题 矿山开采总量过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偏低。据中国有色协会数据,我省在2005年至2009年中,年均生产钨精矿4.42万吨,约占同期世界钨消费量三分之一,矿山开采总量过大。在大量开采钨资源的同时,一些中、小钨矿企业存在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加上选矿工艺流程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开发利

《镇江市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镇江市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一、总则 产业空间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沿江开发水平,提高沿江开发规划的操作性、约束性力,促进我市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沿江办要求,编制《镇江市沿江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就主要产业特别是工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并展望2020年。 规划范围:鉴于我市全市域均属省确定的沿江开发核心区,为突出重点,本规划主要以沪宁高速公路以北为规划范围,兼顾丹阳和句容两个省级开发区,具体包括:镇江市区(不含丹徒区上会镇、宝堰镇、荣炳镇),句容市宝华镇、下蜀镇和句容经济开发区,扬中市,丹阳市埤城镇、后巷镇、新桥镇、界牌镇和丹阳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727平方公里,占全市45%。2004年,该区域人口15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600亿元,分别占全市56%和76%。 规划定位:本规划是《沿江产业带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规划依据:《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10)》、《镇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10)》、《镇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镇江市沿江开发详细规划》、《镇江市长江岸一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镇江市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镇江市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等。 二、沿江产业布局现状 (一)产业发展概况 通过“九五”以来港口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和近年来我市《沿江产业带规划》的实施。我市沿江地区初步形成了化工、造纸、新材料和电子四大主导产业格局,2004年,化工、造纸、新材料和电子四大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80亿元、120亿元和4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近40%。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2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开始启动,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分布现状 我市《沿江产业带规划》构筑了沿长江和沪宁高速接线的“T”字型主骨架,目前产业主要集聚在沿江一带,工业形成句容沿江工业区、丹徒经济开发区、镇江经济开发区、扬中经济开发区、丹阳滨江工业区和沪宁高速公路以南的句容经济开发区、丹阳经济开发区及部分特色园区等块状布局。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句容宝华山、镇江“三山风景区”、南山风景区为主体的沿江旅游风光带。 (三)产业发展及布局存在的问题 1、产业同构现象较为突出。“有项目就上”的投资饥渴症普遍存在,各辖市区和镇江市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不明显,特别是沿江工业集中区和经济开发区特色不突出。基础原材料产品多,终端消费类产品少;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比较弱,

赣州钨资源现状及历史

江西赣州地区钨产业现状及历史 赣州钨产业的历史 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大省,尤其是铜、钨、稀土及钽铌,储量极为丰富,素有“五朵金花”之称,赣州是江西省钨的主产区,也是我国钨的发详地,已有103年的开采史,被誉为“世界钨都”。江西正式发现钨矿,是1907年。这年德国传教士将游览西华山时拣回的几块乌黑发亮的石块带回德国化验,始知为钨。从此西华山便开始拣取、采挖钨砂,由此揭开了中国钨矿的开采历史。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而江西的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江西的钨业在中国的明国时期作为重要的资源获取外国贷款使民国政府拥有外国武器装备,不仅是明国时期在八年抗战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做过重要批示振兴江西钨业生产钨砂换取了中央苏区奇缺的药品和食盐布匹以及枪支弹药。江西赣南的钨业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赣州钨矿资源概况 地质构造 赣州市地处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段,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两大山脉大此交汇,具有非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尤其是它的脉钨矿床“五层楼”、“七层楼”构造模式,已成为地质学钨矿找矿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使赣州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钨聚集区。据统计,赣州地层中钨的富集为9.53ppm,部分地层高达12ppm以上,为世界地层中钨平均值1.3ppm的7倍以上 储量情况 赣州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06处,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30万吨,其中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同类矿的70%。 钨矿类型及数量 赣州钨矿床类型有石英脉、矽卡岩型、岩体型、云英岩型、砂矿型等,其中石英脉型钨矿床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乃至世界之最;矿石类型最主要的是品质优良的黑钨矿,该类矿石品位较富,可选性好,大多为易采易选矿石,且多数伴(共)生锡、钼、铋、铜等可回收利用的有色金属。 2、钨矿山简况 矿山 赣州市共有钨矿山企业53个,钨矿采矿证66本,年采选矿石生产能力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已知的钨矿点有600多处,正在利用的矿区68个,规划开采的矿区5个,遍及江西各地,其中以赣南为最为丰富。截至到去年底,在世界钨基础储量中,中国占35.5%。钨资源储量作为我国钨矿发现最早、开采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江西赣州钨的保有量正在枯竭.其储量只有40万吨,只能满足10年的需求。年自产钨精矿量约为2.5万吨,约占全国钨精矿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广州市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2007-12-21 14:55:08国家信息中心 为适应“十一五”时期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指导。 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总量大、增速快 广州工业经过“九五”时期的调整,“十五”时期特别是后半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工业总产值67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净增产值367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净增量的2.7倍;2001~2005年年均增速18.3%,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五”后半段工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三年合计新增工业总产值约300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新增额5倍左右,基本相当于“九五”末期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速16.5%,比“九五”时期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4%。 (二)结构日趋优化 1.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在汽车等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增产带动下,重工业生产不断加速。2004年2月,全市重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标志着全市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41.6:58.4,重工业比重较2000年大幅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态势明显。 2.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均增速约31.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8.0%上升到42.8%,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支柱产业实现利润232.0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超过六成,充分显现其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 (2004年5月) 为规范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建立建全教育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我省教育科研成果的效益,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的要求和《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兹制定本细则。 一、鉴定范围列入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的所有课题完成后,原则上最终成果均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题。 二、免于鉴定的条件最终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申请免于鉴定: 1、获得国家级评奖二等、省部级评奖一等以上奖励的。上述奖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级行政部门哲学社会科学奖、省级科学技术奖、省(政府)级教育科学成果奖等。 2、主要成果主体部分被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明确采纳,并附有基本材料和证明。 申请免予鉴定的,在填写《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书》时,要说明理由,并附相关材料(发表、获奖、转载等原件)。 三、鉴定形式成果鉴定为同行专家通讯鉴定和会议鉴定两种方式。 四、工作方法鉴定专家在认真审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 采取通讯鉴定方式的,先由专家提出个人书面鉴定意见,再由省教科办根据专家的多数鉴定意见确定课题是否通过鉴定。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由鉴定组集体评议,形成综合性鉴定意见报省教科办。经省教科办确认后确定成果是否通过鉴定。 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3人,最多不超过5人。课题组成员(顾问)以及上级单位相关人员不能担任本课题鉴定专家。 五、经费保障成果鉴定所需经费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解决。每位鉴定专家的鉴定费一般为200元。 六、时间省教科办在收到申请后的10天内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鉴定工作在省教科办收到申请人寄送的鉴定材料后的1个月内完成。 七、处理未通过专家鉴定的有再次申请鉴定机会。省教科办将未通过鉴定的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可根据专家意见对成果进行修改,并重新申请鉴定,重新鉴定仍不能通过的,按撤项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