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冷热水混合温度计算
游泳池给排水要点

别墅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要点1供水方式的选择鉴于定期供水方式卫生条件差等缺点及直流供水方式受水源的限制,室内游泳池一般采用循环过滤方式供水。
设置独立的水净化设备,将使用过的池水抽出一部分经净化和消毒后再送回游泳池里循环使用。
目前国内外游泳池供水的循环方式很多,如按泳池水流形式可分为两种,升流式和顺流式。
采用升流式供水的做法是池底进水,池顶周边溢水,目的是使漂流物能够较快溢出水面。
此种供水方式要求池水绝对满溢,否则水处理无法进行,因此在施工中对土建要求极为严格,即要求池顶边上表面,都必须在同一高程上,否则就会造成溢流出水的不均匀。
为弥补这一缺陷,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大循环流量,必然造成能量的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池底进水口的面积与池底的面积比相差悬殊,池水的平均上升速度很小,除进水口处水流是自下而上外,周围的水流都是自上而下的回流,沉淀照样进行。
而采用顺流式供水就避免了以上缺点,泳池中沉淀物能顺利排出池外进入过滤器,避免了新、旧水的过度掺合,增加了过滤器的除污能力,确保了出水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设计中游泳池纵向尺寸不大,设计中采用一端(池浅端)池上方进水,另一端池底下回水的机械循环方式。
游泳池水循环方式及处理系统见图1。
图1游泳池水净化工艺流程图1 游泳池2 冷、热水混合器3 毛发聚集器4 循环水泵5 砂缸过滤罐6 板式换热器7 水质监控仪8 电磁计量泵a 明矾b 碱液c 次氯酸钠d 硫酸铜2循环水量的计算首先确定池水深度和平面尺寸。
根据游泳池的使用性质及建筑布局,参照练习游泳池和公共游泳池的尺寸规定,最浅端水深定为1.2m,最深端水深定为1.8m,游泳池的平面尺寸为8m×25m。
循环水量是设计机械循环设备的主要数据,一般根据循环次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Q——游泳池的循环水量,m3/h;V——游泳池的水容积,m3;a——管道、水处理设备水容积调整系数,取a=1.1;T——循环周期,h。
本设计池水循环一次时间按10h计代入公式得循环水量为33m3/h。
冷热水混合器内部二维流动仿真计算

残差监测曲线
出口平均温度监测曲线
出流口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图
出口平均温度曲线
速度分布云图
温度分布云图
速度矢量图
混合器内等压线图
出流口界面上的压力分布图
出流口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图
混合器内速度水头等值线图
出口截面平均温度变化曲线<二阶离散化法)
混合器内温度分布云图
基于单元的温度分布云图
混合器内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较高的单元
需要进行网格细化的单元标识图
改进前网格图
改进后的网格图
出口截面平均温度变化曲线<改进后)
温度分布云图
等温线分布图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冷热水混合的原理应用

冷热水混合的原理应用1. 介绍冷热水混合是在生活和工业中常见的过程,它涉及将冷水和热水按比例混合以达到所需的温度。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冷热水混合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冷热水混合的原理冷热水混合的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得到期望的温度。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合比例以使得达到所需的温度。
下面是冷热水混合的原理应用过程:•流量控制:冷热水混合器通常通过调节冷水和热水的流量来控制所需的温度。
较小的冷水流量会导致更高的出水温度,而较大的冷水流量会导致更低的出水温度。
•温度控制:通常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混合后水的温度,并通过控制阀门或调节器来调整冷水和热水的流量,以达到所需的温度。
这种反馈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水温。
3. 冷热水混合的应用3.1 家居淋浴冷热水混合在家居淋浴中是必不可少的。
淋浴时需要调节水温以适应个体的需求。
通过冷热水混合器,我们可以轻松地调节水温,使淋浴体验更加舒适。
3.2 温泉和泳池在温泉和公共泳池中,冷热水混合器可以确保水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混合器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水温,让人们享受到最佳的泳池体验。
3.3 工业加热和冷却工业领域中,冷热水混合广泛应用于加热和冷却工艺。
例如,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液体的温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合理地控制冷热水的混合比例,可以实现有效的加热或冷却。
3.4 暖通空调系统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冷热水混合器用于控制水的温度以供给不同的暖通设备。
通过混合不同温度的水,可以调节供暖或制冷设备的出水温度,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3.5 医疗设备冷热水混合在医疗设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手术室中,通过冷热水混合器可以调节手术台上的水温,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一些医疗设备还需要在特定温度下操作,冷热水混合器可以提供恰当的水温。
4. 总结冷热水混合器是一种常用的工艺设备,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各种应用。
100度水兑水算法

100度水兑水算法
目标:将100度的水冷却到目标温度。
要求:通过不断添加不同温度的水来达到目标温度。
算法步骤:
步骤一:确定目标温度。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目标温度。
假设目标温度为30度。
步骤二:准备水温和水量。
准备一定量的100度水和一定量的30度水。
水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调整,但要保证足够完成冷却过程。
这里假设我们准备了1升的100度水
和1升的30度水。
步骤三:开始兑水过程。
1.将1升的100度水倒入一个容器中。
2.将1升的30度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3.将第二个容器中的30度水慢慢加入到第一个容器中。
4.每次加入一定量的30度水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如果温度达到或接近目标温度,过程结束。
如果没有达到目标温度,继续执行下一步。
6.将剩余的30度水继续慢慢加入到第一个容器中,并重复步骤4和
步骤5,直到达到目标温度。
步骤四:完成冷却过程。
完成冷却过程后,可以使用调整后的水温进行需要的操作,比如饮用或其他用途。
这是一个简单的100度水兑水算法示例,通过不断添加不同温度的水来实现目标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温度的变化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容器的材质和周围温度等。
因此,在实施算法之前,需要对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考虑。
这个算法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水量。
冷热水混合水温公式

冷热水混合水温公式- 设冷水的质量为m_1,温度为t_1;热水的质量为m_2,温度为t_2。
混合后的水温为t。
- 根据热量守恒定律,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 = cmΔ t(c为比热容,水的比热容c =4.2×10^3J/(kg·^∘C))。
- 热水放出的热量Q_放 = c m_2(t_2 - t)。
- 冷水吸收的热量Q_吸 = c m_1(t - t_1)。
- 因为Q_放=Q_吸,所以cm_2(t_2 - t)=cm_1(t - t_1)。
- 化简可得m_2(t_2 - t)=m_1(t - t_1)。
- 进一步展开得到m_2t_2 - m_2t=m_1t - m_1t_1。
- 移项可得m_1t+m_2t = m_1t_1+m_2t_2。
- 最终混合水温t=(m_1t_1 + m_2t_2)/(m_1 + m_2)。
2. 公式应用示例。
- 例如,有2kg温度为20^∘C的冷水和3kg温度为80^∘C的热水混合。
- 这里m_1 = 2kg,t_1 = 20^∘C,m_2 = 3kg,t_2 = 80^∘C。
- 根据公式t=(m_1t_1 + m_2t_2)/(m_1 + m_2),代入数值可得:- t=(2×20 + 3×80)/(2 + 3)=(40+240)/(5)=(280)/(5)=56^∘C。
3. 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这个公式时,要确保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质量单位为kg,温度单位为^∘C。
- 该公式是在不考虑热量散失到外界环境的理想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如果实际情况中有热量散失,计算结果会有偏差。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计算

t l 冷水温度(℃),(按上边15℃~20℃取值);
类型
住宅(㎡) 宾馆(㎡) 备注
地区
海口
0.8
1.6
三亚
0.68
1.36
设计日用热水 量按:住宅 50L/人日,酒 店、宾馆 100L/日床;
换算为每平米太阳能集热面积产60℃热水量分别为:海口62.5L, 三亚73.5L。 贮热水箱的容积一般等于日热水用量,贮热水箱宜靠近太阳能集 热器布置,以减少连接管路热损失。
行,无需专人看护。 (5)机器具备高压保护、低压保护、过流保护、过载保护、超 高温保护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 (6)安装场地灵活,可放置于阳台、车库、地下室、楼面等, 无需设置专门机房,安装维护方便,特别适合高楼层、别墅套房安装 使用。
3、减压阀 根据建筑情况考虑到热水水压与市网水压的实际情况,需增加减压阀 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热水水压较高与市网水压的混合问题。 (1)比例式减压阀; (2)可调式减压阀。
t
耗热量的3%~5% 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度差(℃),按系统大小确定,一般取 5℃~10℃;
五、辅助加热空气源热泵的设计小时供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mqr C (t r tl ) r Qg K1 T1
Qg 热泵设计小时供热量kJ/h;
T1 热泵机组设计工作时间h/d,取12h~20h; K1 安全系数,取1.05~1.1;
三、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 全日供应热水的住宅、别墅、招待所、培训中心、旅馆、宾馆的 客服(不含员工)、医院住院部、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有住宿) 等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h K h
mqr C (t r tl ) r 86400
Qh 设计小时耗热量(W);
两种水混合温度计算

两种水混合温度计算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趣的事儿——两种水混合后的温度怎么算呢。
就像咱们平时喝水一样,有时候会把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这样就能得到温度刚刚好的水啦。
比如说,在夏天的时候,天气特别热,咱们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很凉的水,假设这瓶凉水的温度是10℃,这水拿在手里都感觉冰冰的呢。
然后呢,咱们再倒一些热水进去,热水的温度是60℃,就像刚烧开的水稍微放了一会儿的那种热度。
那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呢?咱们可以这么想哦。
如果把热水和冷水想象成是两个小伙伴,他们要把自己的温度“平均”一下。
咱们先假设混合后水的温度是x℃。
那热水降低的温度就是(60 - x)℃,冷水升高的温度就是(x - 10)℃。
这里有个很神奇的地方哦。
热水放出的热量就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咱们不用管这个热量到底是多少具体的数字,只要知道这个关系就好啦。
我再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有两个小桶,一个小桶里装着冷水,就像住在冰房子里的小水滴,很冷很冷;另一个小桶里装着热水,就像住在火房子里的小水滴,特别热。
现在把这两个桶里的水倒在一起,就像两个房子里的小水滴都混到了一个新的大房子里。
它们要让这个大房子里的温度变得大家都能接受。
再举个例子,要是有一杯20℃的水,还有一杯40℃的水。
这两杯水里的小水滴们都想让最后的温度变得公平。
那混合后的温度肯定是在20℃到40℃之间啦。
咱们可以大概猜一猜,是不是30℃呢?其实计算的方法就和前面说的一样哦。
那怎么准确计算呢?如果冷水的质量是m1,热水的质量是m2。
那这个计算就像分糖果一样。
冷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
虽然咱们不知道热量具体怎么算,但是可以知道这个关系。
这样就可以列出一个小式子来算出混合后的温度啦。
咱们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个小实验哦。
拿两个杯子,一个装冷水,一个装热水,用温度计量好温度,再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然后再量一量混合后的温度,看看和咱们算出来的一不一样呢。
这就像做一个小小的魔法实验,是不是很有趣呀?所以呀,两种水混合后的温度计算其实并不难,就像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东西,要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一样。
水用电加热计算公式

水用电加热计算公式水用电加热的计算公式,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实用的知识呢!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了解这个。
想象一下,冬天的早晨,你想舒舒服服地泡个热水澡,可又担心电热水器太费电。
这时候,要是能自己算算需要多少电来加热水,心里不就有底啦?那水用电加热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其实挺简单的,就是 Q =cmΔT ÷ η 。
这里的 Q 表示所需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c 是水的比热容,大约是 4200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m 是水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ΔT 是水的温度变化,也就是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单位是摄氏度(℃);η 是电加热设备的效率。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有 50 千克的水,想从 20℃加热到 50℃,电加热设备的效率是 90%。
那咱们就来算算需要多少电。
首先,计算温度差:ΔT = 50 - 20 = 30℃。
然后,计算所需热量:Q = 4200 × 50 × 30 = 6300000 焦耳。
最后,考虑设备效率,计算所需电能:6300000 ÷ 90% = 7000000 焦耳。
因为 1 度电 = 3600000 焦耳,所以 7000000 ÷ 3600000 ≈ 1.94 度电。
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在家想做个实验,看看这个公式准不准。
我拿了个小电水壶,装满了 2 千克的水,初始温度是 25℃,我想把它加热到 80℃。
按照公式算下来,大约需要 0.5 度电。
然后我就插上电开始加热,眼睛一直盯着电表,心里那个紧张啊,就怕算错了。
等水终于加热好了,一看电表,嘿,和我算的差不多!当时那种成就感,别提多棒了!所以说啊,这个水用电加热的计算公式在生活中还真能派上用场。
比如你要开个澡堂子,得算一算成本;或者你就是个精打细算的居家小能手,想知道每个月热水器费了多少电。
只要掌握了这个公式,心里就有谱啦!总之,水用电加热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琢磨琢磨,多实践实践,就能轻松搞定,让生活变得更明明白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水有m1=100g,温度为t1=10℃。
热水为t2=85℃,要求混合后水温为t=40℃。
设水的比热容为C水。
热水重量为m2
热水温度下降到50℃放出的热量:
Q放=C水m2(t2-t)
凉水温度上升到45℃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1(t – t1)
则:Q放= Q吸
C水m2(t2-t)=C水m1(t – t1)
C水* m2*(85-40)= C水*100*(40-10)
100g*30=45*m2
热水重量m2=75
无热量损耗状态下,冷热水混合体积比为:100:75
现水箱约为20m³,根据比例20:15,需热水水箱15m³
一个加热棒2000w,预计使用10根,共20kw
则,一小时耗电量为:20kwh即20度电
1m³水每上升一度约用4200000j,1度电约为3600000j 17.5 m³水由10℃加热到85℃耗电量约为:
(t1-t2)*15*4200000/3600000
=75*15*42/36j
=1312.5度电
(t1-t2)*15*4200000/3600000
=40*20*42/36
=93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通过的近期信息技术提升培的学习,结合教学教学中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周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过程的讨论,个人对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有引起感触,现整理如下,仅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使用的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
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
由于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
再加上孩子见得少。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
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
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