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内部环境控制

沃尔玛内部环境控制
沃尔玛内部环境控制

内控环境的重要性在沃尔玛成功案例中的论证

2004-08-17 10:37:24来源: 经理学苑作者: 周丽玉跟贴1条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1992年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即著名的COSO报告。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COSO报告提出的这个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得到公司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成为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内部控制的概念。

COSO报告中,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要素。他是一种氛围,塑造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影响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中,将控制环境的子要素分为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和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

通过对美国众多企业成功与失败经验的提炼,产生了COSO报告。因此,该报告无疑是被证明了的实践结晶。本文仅以COSO报告中“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为例予以论证。在对零售巨头沃尔玛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过程中,处处显示着良好的控制环境对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性影响。

一、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诚信原则及其相应的道德价值观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体现为人的“自我”或“自私”特性,但对于市场经

济主体—企业而言,理性经济人的“自私”特性必将导致权力人“寻租”甚或“欺诈”,从而内部控制有可能失效。由此可见,诚信原则和相应的道德价值观是内控环境的统帅。

沃尔玛的企业道德价值观可归纳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沃尔玛将顾客定位于“公司最大的老板”,站在顾客角度提出天天平价、三米微笑、200%满意等原则。三米微笑原则要求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规定员工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沃尔玛内部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惟一允许迟到的理由就是“服务顾客”。 200%满意原则表现在鲜食部门的自制食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沃尔玛都保证退货并免费赠送一份。

“我为人人”的价值观爆发出了怎样惊人的效果呢?是扩张性的客户需求导致了运作流程的改变、分销系统的建立、连锁商店的林立。从1962年山姆在小城镇建立沃尔玛开始,沃尔玛的销售额年增长率达到40%,1991年初,销售额达326亿美元,超过西尔斯,成为全美零售第一大公司;1999年以1392亿美元的成绩在全球《财富》榜上跃居第四。种下“我(沃)为人人”的因,结出了“人人为我(沃)”的硕果。

二、评定员工的能力

员工的能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绝对重要,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员工的能力不仅仅指知识与技能,还涵盖着员工的操守、道德观、价值观等各方面。

沃尔玛将员工称为“合伙人”,他们是沃尔玛最宝贵的资源。沃尔玛CEO大卫?格拉斯从不讳言:“是我们的员工创造了沃尔玛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华尔街。”

从举世闻名的沃尔玛欢呼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沃尔玛员工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精神,强烈的成员荣誉感和责任心。沃尔玛人始终坚持“日落原则”,尽最大可能在太阳下山也就是下班之前把当天的问题全部解决,绝不拖到第二天。星期六早晨的集会上,沃尔玛会邀请有能力有想法的员工分享心得,事实上沃尔玛最好最有创造力的想法通常来自店内员工,沃尔玛也对此进行奖励和表彰,并采取了利润分成、奖金、股票折买等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创

造力和积极性。沃尔玛通过培训主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并给员工平等竞争机会,因此,不少总经理都出自还货员、收银员之类的普通员工。

沃尔玛员工凭着充满凝聚力的团队精神、努力工作的态度、来自于小镇美国人真诚待人的风貌,不断创造着沃尔玛奇迹。

三、董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必须为公司的经理层制定自身利益博弈的规则。对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而言,积极主动参与控制的董事会必不可少,这就要求董事会拥有技术、才能和智慧,适时进行管理,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沃尔玛的董事会及其成员在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他们坚持董事应有的有效牵制原则,使得公司高层做出的决策具有高度预见性和创造力。下面以沃尔玛投资卫星系统为例。

在提出要建立自己的卫星系统时,山姆?沃尔顿是不太赞成的。然而公司的其他高层,包括几位董事(其中不乏技术专家),深知投资新技术对公司发展和控制成本、提高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勇于不断地向山姆施压,并以大量的数据证明了建立卫星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将会给沃尔玛带来的巨大效益。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山姆终于让步了,沃尔玛投资4亿美元由休斯公司发射了一颗商用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

从此以后,沃尔玛在全球4000多家门店通过全球网络可在1小时之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并通知货车司机最新的路况信息,调整车辆送货的最佳线路。凭借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沃尔玛做到了商店的销售与配送保持同步,配送中心与供应商运转一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使得沃尔玛超市所售货物在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对象。

正因为这种高速的信息处理与沟通系统,为沃尔玛的经营活动带来了高效率和高利润,同时也证实了沃尔玛董事会的超凡智慧和在内控中运作的有效性。

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企业制定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超越设立这些制度的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样也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人文理念和价值观。管理者的人文理念和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体现为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个性、风格、理念、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沃尔玛的发展与壮大。

山姆崇尚节俭,沃尔玛始终坚持低加价的零售经营模式。在这种控制环境影响下,沃尔玛的采购、管理等采取了最低成本的额略,如向制造商直接采购并与制造商谈判以获得尽可能低的采购价格;建立分销中心尽可能实现规模化的低成本物流;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在销售额的2%之内。在此基础上,沃尔玛售出商品的加价率坚持绝不超过30%,将尽可能多的利润让给客户,由此带来价格最低以符合消费者最大利益最节俭的销售理念。

山姆谦虚随和,平易近人,这种谦虚谨慎一直贯穿着沃尔玛的经营发展。沃尔玛规模越大,考虑的问题就越基本。他们从不夸耀庞大的销售额和利润,他们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大家努力工作、保持态度和蔼以及发扬团队精神所创造的,同时,沃尔玛也从没忘记过始终向顾客礼貌微笑,询问他需要什么。

除此之外,沃尔玛管理者其他诸如勇敢坚韧、善于创新、精力充沛、诚实公正等风格也深刻渗入了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融会于沃尔玛的内部管理控制,从决策到监督,从采购到销售,从美国到中国。

五、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影响经营效率和效果,也从侧面体现了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简单的组织结构,适合小企业和企业建立初期,权力比较集中,经营效率高;但随着企业发展,业务规模拓展迅速,业务流程日趋复杂,过于简单的企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全面控制的

需要,然而设计繁复庞大的组织机构即没有效率又侵蚀经营效果。可见,内控环境中的组织结构非常重要,它构建了内控制度的骨架。

沃尔玛商店在美国星罗棋布,它又是如何组织这一超巨规模的企业帝国的呢?事实是,沃尔玛的机构精简度为人称道。(见下图)

沃尔玛每家分店由一位经理和至少二位助理经营管理,经理负责整个商店的运营,助理经理则分别负责耐用商品和非耐用商品的管理;他们又领导着36个36个商品部门经理。商店经理向地区经理汇报工作,每位地区经理约负责12家分店。地区经理又向区域副总裁汇报工作,每位副总裁下又设3-4位地区经理。最后,区域副总裁向公司执行副总裁汇报工作。另外还有2位高级副总裁分别负责新店发展和公司财务等。该套组织结构体系中,各区域副总裁是核心,他们负责整个公司的沟通和运营管理。虽然沃尔玛扩展迅速,但是这一管理结构基本仍然与初建时同样简单、精炼和有效。

六、责任的分配和授权

责任的分配和授权是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管理的延续,它依附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在内部控制中,适度的授权和清晰的责任配置被认为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前提条件。

沃尔玛的成功法则之一就是公司高管善于授权和监督。随着沃尔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人才被吸收进入公司,山姆给每位管理者都留下了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空间,并常常亲驾飞机予以现场监督。更值得推崇的是,沃尔玛高层甚至认为十分有必要将责任和职权下授给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清理货架和经常接触顾客的部门经理,沃尔玛采取“店中有店”的方法(每个人所负责的区域就是一个“店”,每个人就是自己店的总经理)授权部门经理管理自己的业务,只要能力足够,这些“店中店”被允许有极高的销售额。在此基础上,沃尔玛认为信息共享下的授权才会真正起作用,对于员工来说,所有的资料如经营方式、采购价格、运输成本和利润都是透明的,达到有效监督目的。

适当的授权和良性的竞争调动了每一个员工的职权、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内控制度得以展开。

七、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

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公司必须雇佣足够的人员并给予足够的资源,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这是建立合适的控制环境的重要元素,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相当于内控制度的血液。换句话说,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即公司的人才政策。

人员的素质对于沃尔玛的成功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沃尔玛良好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正确的经营决策、周密的规划都是由忠诚而努力工作的各级经理和普通员工完成的。沃尔玛用人唯贤,并不太注重学历,有能力有激情有经验的人才更受重视;与此同时,沃尔玛还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培训计划,公司绝大多数经理人员都是通过公司的管理培训逐级提拔上来的。

沃尔玛的人才政策具有极强的抗风险性,很多高管都是任命于公司危难之时。著名的“周六夜的屠杀”几乎使沃尔玛分崩离析,前总裁罗恩离职,并带走了6名核心高管人员,沃尔玛遇到前所未有的经营风险。山姆临危任命杰克?舒梅克和大卫?格拉斯为执行副总裁,分管商品经营和财务分销。杰克年轻而富有激情,大卫冷静而富有经验,但他们都才智过人,在他们领导和集体员工的努力下,“周六夜屠杀”并未使沃尔玛垮台,陈旧的处事方式被新方法取代,沃尔玛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大危机中求生存,体现人力资源政策对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通过对沃尔玛内控环境七大要素的分析,我们得以作出三个结论:一是COSO内控体系是对无数成功企业如沃尔玛的经验总结;二是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拥有足够强劲的内控环境;三是内控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构建的基础。

沃尔玛公司内部控制之内部环境分析

沃尔玛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由于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尤其是在零售也,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技术在零售也的广泛应用等因素的作用下,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沃尔玛采用了这种组织结构,不断的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CEO下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和物流业务,下面为庞大的分店,同时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这种管理分权化已经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这样做可以在鼓励下级努力工作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符合了企业发展战略要求,也符合企业内外环境要求,使组织架构设计与企业的市场环境、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等相适应。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企业应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企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的统一领导,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沃尔玛的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人才管理战略、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 沃尔玛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从材料中可见沃尔玛的人力资源战略归纳为: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吸纳人才。这将在“人力资源”中具体分析。 除此之外,还有经营战略。沃尔玛的发展与其首创的“折价销售”的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以较低的价格大规模采购,再以低于一般超市的价格出售优质商品,其正确的经营战略定位使其获得了无数顾客。 沃尔玛的对于低价薄利多销理念和对自身的核心竞争了分析使其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战略,通过控制开销,控制损耗比竞争对手更加节约成本,实现低价销售,达到竞争优势。 从沃尔玛的案例中可见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它是企业执行层的行动指南,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企业可以通过对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等分析来制定企业的发展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等的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三七系列和云南民族特色药品系列为主,共17种剂型200余个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及东南亚一带,并逐渐进入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云南白药公司是我国知名中成药生产企业之一,是云南大型工商医药企业之一,是中国中成药五十强之一,1997年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重点培育的四十家大企业大集团之一,2010中药行业品牌峰会品牌评选活动首次发布的中药行业各领域十强。 云南白药公司地位分析。 1、技术水平:作为一个行业领跑者,云南白药已形成了以专利权、商业技术秘密为核心,以商标权(品牌)、版权等为外围的全方位立体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市场占有率:据了解,目前“云南白药牙膏”100%覆盖了“家乐福”、“沃尔玛”、“欧尚”、“大润发”、“麦德龙”大卖场,其余大型超市覆盖了约20%,剩余中小超市和便利店覆盖有限。其余连锁卖场及大型超市销售额占“大型超市卖场”销售额的比例约为55%,因此,零售终端的销售额计算,“云南白药牙膏”尚有约40%的“大型超市卖场”未覆盖,通过进一步覆盖“大型超市卖场”的零售终端支撑

“云南白药牙膏”未来3-4年的高速增长。 3.新产品研发程度:“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云南白药牙膏产品的规模发展至十亿营业收入后,其洗发乳系列产品一直引发市场强烈预期。云南白药开始发力养元青产品的促销。 公司产品分析。 1.质量优势:云南白药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传统医药积淀。云南以其独有的地理和立体气候条件而享有“药材之乡”的美誉。经调查,云南的药用植物有6559种,占全国品种数的51%。 2.技术优势:(1)白药独特功效,1902年曲焕章医生研制白药成功以来,对于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明显的疗效,可以加速止血、缩短病程。从20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以其疗效名声海外,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2)绝密的药方,1988年,卫生部针对“云南白药”相关问题下发通知,其中点明“确保‘云南白药’机密,严禁巧立名目,变相泄露、使用‘云南白药’秘方工艺”。云南白药被列入一级保护品种,除此之外,云南白药还有一层更加神秘的外衣——绝密级中药制剂。 3.成本优势:中药资源产业化,云南省有6500多种中药,是草药的主要种植区,故制药成本低。

沃尔玛战略分析报告(中文版)

沃尔玛战略分析 沃尔玛是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以“天天平价”作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策略,赢得了平民消费者的青睐,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它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发展到世界《财富》五百强之首,一夜之间沃尔玛的商业神话传遍世界。下面,我将对沃尔玛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 一.沃尔玛公司简介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6600多家商场,员工总数18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75亿人次,使沃尔玛成为全球500强榜首企业。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Sesas,雄踞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沃尔玛已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二.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The general environment (1)人口环境 虽然说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就宏观环境看来,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总数较多;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镇居住人口呈集中趋势。不断增长的人口总数及集中化的人口居住环境给零售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2)经济环境 和平的世界发展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呈又好又快的状态稳步发展,人均购买能力增强,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开车购物已经成为沃尔玛大道上的寻常风景。 (3)社会文化环境

沃尔玛组织架构

沃尔玛得组织架构设计 (一)沃尔玛组织架构示意图 沃尔玛得经营能取得这么巨大得成功,在于它有着一套高效完整得组织架构,沃尔玛得组织架构就像一只无形得手,操控着沃尔玛,对沃尔玛各方而得运作起到关键得作用。以下就是汪尔玛人事组织架构: I 苗芬乔I 执行扁旷1 1新卩;敖!划的13比| I [xgauB* I tmix 经IS! trtlXiSJJE trtix经理 幼片经埋 幻佔经埋 I 经jauwaTl [经munafi 1 jgjamnian I lamiaafl I wrT]I pcf T1 I fiBf J I I n/「I j I经理I I经ig I I经瑾I Ijg埋I 图一、沃尔玛公司总部组织架构 图二、沃尔玛商店组织架构 二、沃尔玛组织架构得特点分析 沃尔玛公司总部采用得就是事业部制得组织架构■在垠髙管理层下设置四个事业部分别就是:物流打供应链管理部、人力资源政策部、企业文化建设部、信息系统部。这中高度集权下得分权管理制度就是沃尔玛得应对其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得形式设立得,它有两个特点: (一)组织扁平化 传统得零售企业组织架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得权利与责枉,中间为一个庞大得管理层。该结构在稳追得环境下,就是一种比较高效得组织架构,适合企业得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得环境变化迅速,特别就是在零售业, 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金字塔型得组织架构己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得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得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与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得管理层次,向下分权。 在沃尔玛得组织架构里,上层得CEO下而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 姆会员店、国际业务与物流业务,下而就就是庞大得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 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直接对店铺得选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管理分权化 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得共识。也就是由消费者需求得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得应用所推动得。分权化就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打决策权打下级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店铺销售得

沃尔玛的竞争环境分析.

沃尔玛的竞争环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巨头的迅速崛起,有关零售商竞争优势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学术界对零售商尤其是大型跨国零售商的竞争优势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得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然而,实践表明,一旦超越国界,大型零售商竞争优势的扩展远远不同于其在本国的扩展过程,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要大得多,以至于有必要进行专门研究。那么影响到他们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考虑到沃尔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以沃尔玛为例展开分析。

一、沃尔玛公司简介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分布在美国、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14个国家。下设53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之多。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二、沃尔玛公司的发展历史 1950年山姆·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特价商店。 1962年沃尔顿以“Wal—Mart”为名在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 一家沃尔玛平价商店。 1974年沃尔玛公司在纽约上市股票,其价值在以后的25年间(到1999年)翻了4900倍。 1979年沃尔玛总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1985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把沃尔顿列为全美首富。 1987年在德州加伦市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百货商店,并建立起美国最大的私人卫星通信系统之一,将下属分店与总部联结起来。 1988年3月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市成立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 1992年3月17日沃尔顿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93年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已拥有330家零售商店,其海外营业额已占总营业额的27.6%。 1994年正式成立国际业务部,专门负责境外事务。 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1999年员工总数达到114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私有雇主。 2005年 11月4日对日本零售企业西友百货公司实施10亿美元援助计划,增持西友股份到56.56%。原沃尔玛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埃德·克罗兹基于12月15日接任西友公司CEO。 v 2006年 8月28日深圳配送中心由蛇口搬迁至龙岗区坪山镇,第一期使用面积比现原配送中心的面积增加一倍。

沃尔玛案例分析

沃尔玛案例分析 一、沃尔玛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虽然说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但是就宏观环境看来,全球人口总数仍然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总数较多;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镇居住人口呈集中趋势。不断增长的人口总数及集中化的人口居住环境给零售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经济环境 和平的世界发展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得世界经济呈又好又快的状态稳步发展,人均购买能力增强,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开车购物已经成为沃尔玛大道上的寻常风景。 (3)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零售业发展的进程,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远程交流、物流应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举例说,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4)全球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了跨国贸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沃尔玛在世界多个国家都设有商店和购物广场,其本土化的形象使沃尔玛在异国他乡也能很好发展。 2.行业环境分析 (1)替代产品的威胁 ①餐饮业的蓬勃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消费于餐饮行业,而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质优味美的服务,如永和大王、大娘水饺、欧迪咖啡、俏江南餐饮等,对零售业尤其是超市及百货商场的经营形成了冲击,沃尔玛虽然采取天天平价战略,也难逃厄运。 ②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网上消费成为非常普遍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以及女性,他们更乐意将时间花在网络上,足不出户,只需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③宾馆行业。目前很多宾馆除了提供餐饮和住宿以外,同时还兼售其他商品,如宾馆内部会放置饮料、零食、内衣、袜子以供出售,除此以外,由于宾馆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美、资本雄厚,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①直接向工厂购货方式。很多商家采取的是代销的经营方式,以规避经营风险,沃尔玛却实施直接买断购货政策,而且对于货款结算采取固定时间绝不拖延的做法。据沃尔玛自己的统计,沃尔玛实行向生产厂家直接购货的策略,使采购成本降低了2%-6%. ②统一购货成本。沃尔玛采取中央采购制,尽量由总部实行统一进货,特别是那些在全

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大部分集中在工业企业及金融行业,但随着我国国民金济的发展,国内的商业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并且商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存在很多与其它企业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商业企业的典型--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的分析,来了解超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对策。对内部控制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利于超市内部控制更加完善,在竞争较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让商业稳步前进,使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关键词: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商业企业以人民生活为轴心发展。这些超市是一家高度集中的百货公司,通常以售卖各种小型货物为主。虽然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价值链中,价值的重心在逐渐下降,但评价标准始终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销售模式,都只有消费者认可,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不然必将被市场淘汰。而连锁超市作为百姓生活的领军者,其内部控制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其经营也受到很多的影响。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市场发展前景较好,连锁超市更应该注重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其内部控制,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才有利于企业长期的经营和发展。 1、大型连锁超市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1.1 大型连锁超市概述 超级市场又叫超市,把商品摆放在货架上,展示商品,顾客购买,FILA为现金付款,现在增加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以经营日杂用品、食物为主的大型综合零售商场。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一般位于城市主要的商业中心。超市一般销售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它的特点是:利润少,销售量大,基本经营低档商品;小包装,标明货物的重量,规格和价格;小车或购物篮,顾客选购商品;收银台一次付款。 1.1.1 大型连锁超市的界定 一般来说传统超市是以前的商品零售代表,营业面积一般低于500平方米,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分布于郊区或小城市;而标准超市作为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其面积比传统超市大,营业面积在500--1500平方米,规模适中,主要分布中小城市,大城市较少;

内部控制-沃尔玛Word版

摘要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一种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直接决定了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因此,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规避可预见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认识,从控制环境、风险与评估、控制活动、监督、信息与沟通这五个方面对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中国)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沃尔玛;内部控制 一、沃尔玛简介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以“天天平价”作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策略,赢得了平民消费者的青睐,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在中国,沃尔玛始终坚持“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以不断地为我们的顾客和员工创造非凡。目前南宁沃尔玛在南宁开了五家店。这些店分别位于南宁的市中心,或人员密集的地方。打造“一站式”购物环境。

二、内部环境: 沃尔玛总部组织架构

沃尔玛商店组织架构 各商品部 防损部 行政部 人事部 前台收银部 财务部 白班收货部 夜班收货部 夜班理货部

从上述组织结构图可以看出,沃尔玛采用的是的精简的事业部制组织。 沃尔玛每家分店由一位经理和至少两位助理经营管理,经理负责整个商店的运营,助理经理则分别负责耐用商品和非耐用商品的管理;他们又领导者36个商品部门经理。商店经理向地区经理汇报工作,每位地区经理约负责12家分店;地区经理又向区域副总裁汇报工作,每位副总裁下又设3-4个地区经理;最后,区域副总裁向公司执行副总裁汇报工作;另外还有2为高级副总裁分别负责新店发展和公司财务等。该套组织结构体系中,各区域副总裁是核心,他们负责整个公司的沟通和运营管理。虽然沃尔玛扩展迅速,但是这里管理结构仍然简单精炼和有效。 企业文化 尊重个人——尊重每位同事提出的意见。经理们被看做“公仆领导”,通过培训、表扬及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新的同事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 服务顾客——-“顾客就是老板”。沃尔玛公司尽其所能使顾客感到在沃尔玛连锁店购物是一种亲切、愉快的经历。 追求卓越———沃尔玛连锁店的同事共同分享使顾客满意的承诺。在每天营业前,同事会聚集在一起,高呼沃尔玛口号,查看前一天的销售情况,讨论当天的目标 三、风险评估 沃尔玛风险评估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

沃尔玛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分析

沃尔玛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分析 (一)、沃尔玛进入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沃尔玛从一个乡村小镇的小杂货店成长为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大型跨国零售业帝国,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1996年中国首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店同时开张,标志着沃尔玛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都通过再定位策略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沃尔玛是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以“天天平价”作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策略,赢得了平民消费者的青睐,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它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到世界《财富》五百强之首,一夜之间沃尔玛的商业神话传遍世界。下面从其社会环境分析: 1、人口因素: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的人口 总数约1223890000人,印度和美国的人口总数约945600000 人,中国近几年的人口数量2006年末13.14亿,2007年末13.22 亿,2008年末13.30亿,2009年末13.38亿,2010年末13.46 亿,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计入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数据,全国总人口13.7亿人。 所以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巨大的国家,对于沃尔玛这个零售业的 佼佼者来说具有相当程度的诱惑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 的高数增长,伴随着消费的增长,沃尔玛看准了这个时机,进 入了中国。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我国绝大部分人口为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左右。这样的社会结构要求企业营销应充分考虑到农村这个大市场。当前,我国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工矿地区流动,内地人口向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流动。企业营销应关注这些地区消费需求不仅在量上增加,在消费结构上也一定发生的变化,应该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产品满足这些流动人口的需求,这是潜力很大的市场。 2、受教育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增加,中国人的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从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当今的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中国人员素质也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样一来,教育的水平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因此,小型超市不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更希望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型超市获得购物的满足。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人口的素质不断的提高,对于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公司会有一定深层的了解。同时教育水平是提高也会改善消费的观念,使人们用一种理性态度去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对于沃尔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当然沃尔玛也应考虑到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从人们真正的需要出发来改善自己的服务以及商品的质量。 3、生活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模式也越来越多样,沃尔玛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了设置不同方式的门店,沃尔玛

沃尔玛内部环境分析

沃尔玛内部环境分析 沃尔玛是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以“天天平价”作为其主要市场定位策略,赢得了平民消费者的青睐,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质优价廉”的企业形象。它从一个小小的便利店发展到世界《财富》五百强之首,一夜之间沃尔玛的商业神话传遍世界。下面,我将就其内部环境分析一下沃尔玛的成功。 一.资源 (一)有形的资源 1.财务资源 从这张财务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沃尔玛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零售商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它对资金的使用非常有规划,采用低成本战略,赢得的利润也是不容小觑的,正如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表中可以看出,沃尔玛连续50年的高速扩张,每隔10年就上一个台阶,直至今日仍未停止。 2.组织结构 沃尔玛采用的是精简的事业部制组织,每家分店由一位经理和至少两位助理经营管理,他们又领导者36个商品部门经理。商店经理向地区经理汇报工作,每位地区经理约负责12家分店;地区经理又向区域副总裁汇报工作,每位副总裁下又设3-4个地区经理;最后,区域副总裁向公司执行副总裁汇报工作;另外还有2为高级副总裁分别负责新店发展和公司财务等。虽然沃尔玛扩展迅速,但是这里管理结构仍然简单精炼和有效。 3.自然资源 沃尔玛在进行店面扩张时遵循“饱和”战略,即分销中心可以在一天之内把货物运到商店。因此,分销中心的地址符合这一战略,以便于能够在一天之内为150-200个商店进行配货。商店的位置不管多么远,必须与分销中心保持一天的运输路程之内;所在地区再将相应的订单发回分销中心。沃尔玛自己拥有的由3000多辆卡车和12000多辆拖车构成的运输队使得在沃尔玛销售的全部商品中,85%是用过自己的分销系统运到每一个商店成为可能。 (二)无形资源 1.人力资源 沃尔玛最独特的优势是其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这得益于沃尔玛的人力资源政策——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吸纳人才。沃尔玛将员工成为“合伙人”,它们是沃尔玛最宝贵的资源。沃尔玛人始终坚持“日落原则”,尽最大可能在太阳下山也就是下班之前把当天的问题全部解决,绝不拖到第二天。沃尔玛通过培训主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并给员工平等竞争机会,因此,不少总经理都出自买货员、收银员之类的普通员工,这是因为沃尔玛的人力资源政策:沃尔玛强调“诚实”,每个沃尔玛的同事都知道,沃尔玛不怕员工犯错误,而且会有专门的人帮助你去改正错误,因为诚实,沃尔玛才能成为最遵纪守法的企业,经营业务才能顺利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员工健康是根本,每一位新同事在入职之前,沃尔玛都会组织到市级医院进行体检,确认无任何传染性疾

沃尔玛组织架构

一、 沃尔玛的组织架构设计 (一)沃尔玛组织架构示意图 沃尔玛的经营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在于它有着一套高效完整的组织架构,沃尔玛的组织架构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沃尔玛,对沃尔玛各方面的运作起到关键的作用。以下是沃尔玛人事组织架构: 图一、沃尔玛公司总部组织架构 图二、沃尔玛商店组织架构 二、沃尔玛组织架构的特点分析 沃尔玛公司总部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在最高管理层下设置四个事业部分别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部、人力资源政策部、企业文化建设部、信息系统部。这中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制度是沃尔玛的应对其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形式设立的,它有两个特点: (一)组织扁平化 传统的零售企业组织架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中间为一个庞大的管理层。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是一种

比较高效的组织架构,适合企业的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特别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己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 在沃尔玛的组织架构里,上层的CEO下面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和物流业务,下面就是庞大的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直接对店铺的选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二)管理分权化 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也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所推动的。分权化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和决策权与下级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店铺销售的所有商品,除了部分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的要求,由店铺在附近自行采购外,全部要由事业部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物流部门统一配送。这种。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沃尔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系统缺少统一的规范模式。 虽然公司在采购、审价、验收等程序有所控制,但是像类似企业招标等还缺少一系列的科学评标方法,使得企业不能集中做选择,地方选择性程度加大,这样就使得整个公司没有一个整体的项目规划,很多工程超出预期,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集中化配送增加产品成本。 沃尔玛公司在美国有着高效的配送中心,在超市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可以保证高效的集群配货,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而沃尔玛公司集群配送模式虽然在美国取得成功,但是在推广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沃尔玛公司虽然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开设大型连锁超市,但是配套的高效配送中心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相对来说,大型超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消费群体没有固定,所以集中的配送模式不仅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反而增加成本,使得沃尔玛大型超市的产品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缺少竞争优势。 (三)高效的信息系统并未真正的发挥作用。 沃尔玛公司研发了自己的商用卫星,通过它,沃尔玛公司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对全球近4000家门店的商品库存进行盘点,并且保证产品的订货、运送、配送等信息保持同步,但是,在亚洲国家,由于技术方面问题,这个高效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很多产品的采购不能直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而是要与供货商直接交换商品,这样就使得沃尔玛公司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商品的供应链信息,制约了总部对连锁公司的控制性也同样影响了沃尔玛公司的内部核算系统的发展。沃尔玛公司由于其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控制活动多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

精心整理企业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案例分析 ——以沃尔玛百货为例 【摘要】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是否拥有健全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避人为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得 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它在组织中的主要作用有两大方面,即资源配置决策和提供控制评价基础。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指出,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而是预算目标 1参考文献[8] 2参考文献[9]

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施;三是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4 一、预算控制的条件 预算控制对于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容易达到的预算目标并不能够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而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又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需要确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当然,预算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它也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有效做到预算控制,需将预算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并做到标准制定合理,信息反馈及时,同时积极配合会计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战略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以及平衡计分卡(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 控制;7 (三)对于工程项目、对外投融资等重大预算项目,企业应当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实行严格监控; 4参考文献[1] 5参考文献[3] 6参考文献[4]

(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大会,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8 (五)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 基于以上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我们选择了沃尔玛集团进行案例分析。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Wal-Mart)简称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机构,成立于1962年。它不仅仅是折扣店、批发店和大型购物中心,而且已经成为美国的文化象征,每个美国城市都至少有一个沃尔玛店。沃尔玛的经营哲学是工作最出色、客户最满意、价格最便宜。1962年开第一家店时,公司就确立了三个信条:尊重个人、服务客户、追求卓越。而关于沃尔玛的企业内部控 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吸引到高素质的外部人才。沃尔玛公司精简的组织结构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其合理的责任分配和适当的授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机制,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高速、有效运转。沃尔玛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助推其高速发展。这样的做法值得引起很多企业深思。 【参考文献】 8参考文献[6] 9参考文献[7]

沃尔玛公司内部环境概况

沃尔玛公司内部环境概况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多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及当选最具价值品牌。沃尔玛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山姆会员商店。目前沃尔玛在中国经营多种业态,包括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等。 沃尔玛中国致力于成为地道的中国企业公民,其企业社会责任计划重点体现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回馈社区、关爱儿童、支持教育及救助灾区五个方面。自进入中国以来,沃尔玛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向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捐献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和物品,沃尔玛全国员工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投入累积超过18万个小时。除了向社会提供援助及开展各类公益活动项目,沃尔玛十分重视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供应链及运营的各个环节。从2005年开始,沃尔玛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全球至关紧要的使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360”战略,并开始为三大目标而努力,包括:1、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 2、“零”浪费。 3、出售利于资源和环境的商品。 2008年10月,沃尔玛在北京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将建立对环境和社会发展负责任的全球供应链,并将与200家中国顶级供应商工厂合作,到2012年提高能效20%;2010年2月,沃尔玛宣布,到2015年底,将从全球供应链中减少两千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一年从公路上减少380万辆以上的汽车的尾气排放。沃尔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与中国政府在环境、社会以及能源方面的目标十分契合,也和沃尔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步。 沃尔玛人力资源战略可以归纳为: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吸纳人才。 “毋庸置疑,沃尔玛的成功是基于这样一种坚强的信念:让每一位员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员工不应只是被视作会用双手干活的工具,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丰富智慧的源泉。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 ──唐·索德奎斯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高级副主席尊重每位同事提出的意见。经理们被看作“公仆领导”, 通过培训、表扬及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新的同事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使用“开放式”的管理哲学在开放的气氛中鼓励同事多提问题、多关心公司。 日落原则是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对那句古老的格言“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演绎,它还是沃尔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沃尔玛, 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日落原则。在这个忙碌的地

沃尔玛组织架构

一、沃尔玛的组织架构设计 (一)沃尔玛组织架构示意图 沃尔玛的经营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功,在于它有着一套高效完整的组织架构,沃尔玛的组织架构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沃尔玛,对沃尔玛各方面的运作起到关键的作用。以下就是沃尔玛人事组织架构: 图一、沃尔玛公司总部组织架构 图二、沃尔玛商店组织架构 二、沃尔玛组织架构的特点分析 沃尔玛公司总部采用的就是事业部制的组织架构,在最高管理层下设置四个事业部分别就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部、人力资源政策部、企业文化建设部、信息系统部。这中高度集权下的分权管理制度就是沃尔玛的应对其规模庞大,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形式设立的,它有两个特点: (一)组织扁平化 传统的零售企业组织架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与责任,中间为一个庞大的管理层。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就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组织架构,适合企业的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特别就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己明显不利于零

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与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 在沃尔玛的组织架构里,上层的CEO下面设立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含折扣店)、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与物流业务,下面就就是庞大的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 直接对店铺的选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二)管理分权化 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也就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所推动的。分权化就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与决策权与下级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店铺销售的所有商品,除了部分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的要求,由店铺在附近自行采购外,全部要由事业部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物流部门统一配送。这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沃尔玛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系统缺少统一的规范模式。 虽然公司在采购、审价、验收等程序有所控制,但就是像类似企业招标等还缺少一系列的科学评标方法,使得企业不能集中做选择,地方选择性程度加大,这样就使得整个公司没有一个整体的项目规划,很多工程超出预期,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集中化配送增加产品成本。 沃尔玛公司在美国有着高效的配送中心,在超市达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可以保证高效的集群配货,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而沃尔玛公司集群配送模式虽然在美国取得成功,但就是在推广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沃尔玛公司虽然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开设大型连锁超市,但就是配套的高效配送中心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相对来说,大型超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消费群体没有固定,所以集中的配送模式不仅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反而增加成本,使得沃尔玛大型超市的产品在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缺少竞争优势。 (三)高效的信息系统并未真正的发挥作用。 沃尔玛公司研发了自己的商用卫星,通过它,沃尔玛公司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对全球近4000家门店的商品库存进行盘点,并且保证产品的订货、运送、配送等信息保持同步,但就是,在亚洲国家,由于技术方面问题,这个高效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很多产品的采购不能直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而就是要与供货商直接交换商品,这样就使得沃尔玛公司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商品的供应链信息,制约了总部对连锁公司的控制性也同样影响了沃尔玛公司的内部核算系统的发展。沃尔玛公司由于其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使得控制活动多为事后控制,很多灵活的控制方式不能满足灵活的大型超市的供应链需求,这样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在沃尔玛公司的控制活动中就失去了作用。

沃尔玛,内外部环境,优劣势,战略分析(英文版)

Student ID No: ________121509_____Min Jie________ Pages: 32 Questions: 1 UNIVERSITY OF TASMANIA TAKE-HOME EXAMINATION Semester 5, 2011 BMA302 Strategic Management (SOU) Examiner: Dr Dallas Hanson Time Allowed: TWO (2) day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ntroduction Wal-Mart is a tycoon in retailing industry with totally 6782 stores scattered in 13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Mexico, Canada, China, Japan, and Brazil, ect. Corporation launch the position in low price as the catchword: to save people money so they can live bett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everyday people by making everyday thing more affordable, Wal-Mart highlights cost efficient supply chai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to achieve lowest cost and productivity. The mission of Wal-Mart is to offer affordable commoditie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update information system in supply chain. In three segments, company continue to se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nd superior service to appeal customers. Nevertheless, company would stress staff concern in healthcare and payment. In vision, Wal-Mart has a lofty aspiration in global expansion and another level of publicity. External General environment Demographic An aging population represent an upward trend as the global population size is getting bigger. In U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number of those aged 65 and up will boost to 86.7 million by 2050. The wonderful life of residents in developed nation brings about longer expectancy and lower baby rates. Since crowds of foreign immigrant pour in American labour market, ethnic and gender diversity increasingly apparent in US where the proportion of whites’ workforce seems descend and female labour over the age of 16 has increased. As to income distribution, there exists gulf between rich and poor resulting from returns to education. Economic Owning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world trade was hit hard and it fell in pessimistic market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e GDP growth in lots of nations is slowing down, which poses a threat to the retailing industry. The majority of the retailers facing the common sales difficult position were at stake in retailing business. Political According to California labour law, it is compulsory for enterprise to provide meal and rest to employee. Second, it appears to great concentration on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in promotion, pay, training, and job assignments. Socio-cultur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