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线性表

数据结构---线性表

线性表

代码主要参考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有部分改动

线性表的定义

定义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的n(n >= 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当n=0时线性表为一个空表

•用L表示线性表则L = (a1,a2,a3,…,an

o a1为表头元素,an为表尾元素

o a1无直接前驱,an无直接后继

特点

•表中元素个数有限

•表中元素具有逻辑上的顺序,表中元素有先后次序

•表中元素都是数据元素

•表中元素的数据类型都相同,每个元素占的空间大小一致

要点

数据项、数据元素、线性表的关系

线性表由若干个数据元素组成,而数据元素又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其中姓名,学号等就是数据项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

顺序表的定义

顺序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信息表中的数据元素,从而使得逻辑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预先定义(为了代码可以运行)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第n个元素的内存地址表示为

LOC(A) + (n-1)*sizeof(ElemType)

假定线性表的元素类型为ElemType,则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类型描述为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MaxSize 50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length;}SqList;

一维数组可以是静态分配的,也可以是动态分配的。静态分配后大小和空间都固定了,下面使用动态分配的形式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InitSize 100 //表长度的初始大小定义#define ListIncreas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

int MaxSize,length;}SeqList;

顺序表的初始化

顺序表的初始化,&是C++的引用,可以使用指针代替

Status InitList(SeqList &L){

L.data = (ElemType *) malloc(InitSize * sizeof(ElemType));

if(! L.data) exit(OVERFLOW);//存储分配失败

L.length = 0;

L.MaxSize = InitSize;

return OK;

}

顺序表的插入

在顺序表L的第i(1<= i <= L.length +1)个位置插入新元素e,需要将第n 个至第i (共n-i+1)个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最后一个到倒数第n-i+i个元素向后移动一位】。

Status ListInsert(SeqList &L,int i , ElemType e){

ElemType * newbase;

if(i<1|| i > L.length+1)//判断i是否合法

return ERROR;

if(L.length >= L.MaxSize){//当前存储空间已满,可直接返回false

newbase =(ElemType *)realloc(L.data,(L.MaxSize+ListIncreasement)*sizeof(ElemType));

if(!newbase){//存储分配失败

exit(OVERFLOW);

}

L.data = newbase;//新基址

L.MaxSize += ListIncreasement;

}

//移动元素

for(int j = L.length; j>=i ;j--){

L.data[j]= L.data[j-1];

}

L.data[i-1]= e;//插入e

L.length++;//增加长度

return OK;}

最好情况:在表尾插入,时间复杂度为O(1)

最坏情况:在表头插入,时间复杂度为O(n)

平均情况:假设Pi(Pi=1/(n+1))是在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节点的概率,则平均移动次数为

∑ i = 1 n + 1 p i ( n − i + 1 ) = ∑ i = 1 n + 1 1 n + 1 ( n − i + 1 ) = 1 n + 1 n ( n + 1 ) 2 = n 2

\sum_{i=1}^{n+1}p_i(n-i+1)=\sum_{i=1}^{n+1}\frac{1}{n+1}(n-i+1)=\frac{1}{n+1}\frac{n(n+1)}{2}=\fr ac{n}{2}i=1∑n+1pi(n−i+1)=i=1∑n+1n+11(n−i+1)=n+112n(n+1)=2n

顺序表的删除

删除顺序表L的第i(1< i <= L.length)个位置的元素,需要将第i+1个至第n(共n-1)个元素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

Status ListDelete(SeqList &L,int i , ElemType &e){

if(i<1|| i>L.length) return ERROR;//判断删除位置是否合法

e = L.data[i-1];

//依次前移,把第i个元素覆盖,相当于是删除

for(int j = i ; j < L.length ; j ++){

L.data[j-1] = L.data[j];

}

L.length--;//长度减一

return OK;

}

最好情况:在表尾删除,时间复杂度为O(1)

最坏情况:在表头删除,时间复杂度为O(n)

平均情况:假设Pi(Pi=1/(n))是删除在第i个位置上一个节点的概率,则平均移动次数为

∑ i = 1 n + 1 p i ( n − 1 ) = ∑ i = 1 n + 1 1 n ( n − i ) = 1 n n ( n − 1 ) 2 = n − 1 2

\sum_{i=1}^{n+1}p_i(n-1)=\sum_{i=1}^{n+1}\frac{1}{n}(n-i)=\frac{1}{n}\frac{n(n-1)}{2}=\frac{n-1}{2 }i=1∑n+1pi(n−1)=i=1∑n+1n1(n−i)=n12n(n−1)=2n−1

按值查找

查找第一个与e相等的元素,并返回其位序。

int LocateElem(SeqList &L,ElemType e){

for(int i =0; i < L.length; i++){

if(L.data[i]== e){

return i+1;//下标为i的元素值等于e,则位序为i+1

}

}

return ERROR;//查找失败}

平均情况:

∑ i = 1 n + 1 p i × i = ∑ i = 1 n + 1 1 n × i = 1 n n ( n + 1 ) 2 = n + 1 2 \sum_{i=1}^{n+1}p_i\times

i=\sum_{i=1}^{n+1}\frac{1}{n}\times i=\frac{1}{n}\frac{n(n+1)}{2}=\frac{n+1}{2}i=1∑n+1pi

×i=i=1∑n+1n1×i=n12n(n+1)=2n+1

顺序表例题

1、从顺序表中删除具有最小值的元素(假设唯一)并由函数返回被删除的元素的值,空出的位由最后一个元素来填补,若顺序表为空则显示出错误并退出运行。

bool ListMinElem(SeqList &L,ElemType &e){

if(L.length<1){

return false ;

}

int pos;

e = L.data[0];

for(int i =0; i < L.length ; i++){

if(L.data[i]

e=L.data[i];//e就是存的最小值

pos = i;

}

}

L.data[pos]= L.data[L.length-1];//用最后一个元素的值填充最小元素的位置

L.length--;//长度减一相当于删除了最后一个元素

return true ;}

2、设计一个高效算法,将顺序表L的所有元素逆置,要求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

void ListReverse(SeqList &L){

ElemType temp;

for(int i =0; i < L.length/2; i++){

temp = L.data[i];//保存前面的元素

L.data[i]= L.data[L.length -1-i];//和后面的元素交换

L.data[L.length -1-i]= temp;

}}

3、对长度为n的顺序表L,编写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的算法,该算法删除线性表中所有值为X的元素。

void ListDeleteX(SeqList &L , ElemType x){

int k =0;//记录L不等于x的元素的个数

for(int i =0; i < L.length; i++){

if(L.data[i]!= x){

L.data[k]= L.data[i];//将不等于x的元素向前移

k++;//长度增加

}

}

L.length = k;//将最后的不等于x的个数赋值给L.length}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

链表的定义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地址不连续),因为地址不连续,所以链表的数据结构中需要存放下一个节点的地址,所以通常一个结点有两个部分(数据域和指针域)

一般形式

一般需要一个头结点来访问整个链表,头结点的数据域一般不存数据。

typedef struct L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LNode;

链表的初始化

Status InitLinkList(LinkList &L){

L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if(!L)exit(OVERFLOW);

return OK;}

链表的插入

插入时先将要插入的节点P的指针域赋值为上一个节点S的指针域,P->next = S->next;

S->next = P;

Status ListInsert_L(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在第i个位置插入

LinkList P = L;

int j =0;

while(P && j < i-1){

P = P->next;//寻找到第i-1一个结点

j++;

}

if(!P || j > i -1)return ERROR;//!P是判断是否超出表的长度, j > i -1 判断输入的位置是否小于1 LinkList S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if(!S)exit(OVERFLOW);

S->data = e;

S->next = P->next;

P->next = S;

return OK;}

链表的删除

同插入一样,先找到第i-1个元素位置,然后用一个变量S保存要删除的节点,再将P的next指向P的next的next;然后用free(S)释放掉删除元素的空间

Status ListDelete_L(LinkList &L,int i,ElemType &e){

//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

LinkList p = L,q;

int j =0;

while(p->next && j < i-1){//p->next指向第一个元素,j处于第0个元素的位置,为了找到第 i - 1 个元素;

p = p->next;

j++;

}

if(!(p->next)|| j > i-1)return ERROR;//删除位置不合理

q = p->next;

p->next = q->next;

e = q->data;

free(q);

return OK;}

头插法建立单链表

void CreateList_L(LinkList &L,int n){

//n是个数

L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

if(!L)exit(OVERFLOW);

L->next =NULL;

for(int i = n ; i >0; i--){

LinkList p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创建新结点if(!p)exit(OVERFLOW);

scanf("%d",&p->data);//获取值

p->next = L->next;

L->next = p;//新结点插入到表头

}}

尾插法

Status ListInsertTail_L(LinkList &L,ElemType e){

LinkList p = L;

while(p->next !=NULL) p = p->next;//获取到最后一个节点

LinkList newNode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创建新结点if(!newNode)exit(OVERFLOW);

newNode->data = e;

newNode->next =NULL;

p->next = newNode;//插入到最后

return OK;}

链表的合并

了解

void MergeList_L(LinkList &La,LinkList &Lb,LinkList &Lc){ //已知单链表La,Lb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

//归并La,Lb得到Lc也按值非递减排列

LinkList pa,pb,pc;

pa = La->next;

pb = Lb->next;

Lc = pc = La;

while(pa&&pb){

if(pa->data <= pb->data){

pc->next = pa;pc = pa;pa = pa->next;

}else{

pc->next = pb; pc = pb; pb = pb->next;

}

pc->next = pa ? pa : pb;//插入剩下的片段

}

free(Lb);}

双向链表

在单链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的指针域。

typedef struct DuLNode{

ElemType data;

struct DuLNode * prior;

struct DuLNode * next;}DuLNode,*DuLinkList;

双向链表应用–约瑟夫算法

#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 =20;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id;

struct node *next;

struct node *pre;}Node,*pNode;

//创建一个约瑟夫环并获取到他的头结点。

pNode RingConstruct(int n){

pNode head, p, q;// head为头结点

head =(pNode)malloc(sizeof(Node));//创建第一个结点

head->id =1;//ID为1

p = head;

for(int i =2; i <= n; i++){//创建n-1个结点,

q =(pNode)malloc(sizeof(Node));

q->id = i;

p->next = q;

q->pre = p;

p = p->next;

}

p->next = head;//最后一个结点的next域连接到头结点

head->pre = p;//头结点的pre域连接到尾结点

return head;}

//传入报数的次数序号,返回此次报送的上限,简单来说就是报几次数。相当于每个人手里拿了一个号码牌int bounMachine(int order){

int boundList[4]={3,5,7,13};

return boundList[(order -1)%4];}

//从该结点起,转bound次后的结点,bound参数由boundMachine提供

pNode count(pNode first,int bound){

pNode q;

q = first;

for(int i =2; i <= bound; i++){//从第二个人开始计数。

q = q->next;

}

return q;}

//将currentNode从环中删除,并返回被删除结点的下一结点

pNode removeNode(pNode currentNode){

pNode first = currentNode->next;//删除后,first为当前结点的下一个结点

currentNode->pre->next = currentNode->next;

first->pre = currentNode->pre;

cout << currentNode->id <<" ";//输出当前删除编号

free(currentNode);

return first;}

int main(){

//first为没趟的起始结点通过函数removeNode提供下一次起始地址;

// toRemove为要删除的结点通过count提供;

pNode first, toRemove;

first =RingConstruct(N);

for(int i =1; i <= N; i++){

toRemove =count(first,bounMachine(i));

first =removeNode(toRemove);

}

}

数据结构 线性表

第1讲线性表 本章主要掌握如下内容: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线性表的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链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应用。 知识点分析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1.线性表基本概念 1)定义:是由相同类型的结点组成的有限序列。如:由n个结点组成的线性表 (a1, a2, …, a n) a1是最前结点,a n是最后结点。结点也称为数据元素或者记录。 2)线性表的长度:线性表中结点的个数称为其长度。长度为0的线性表称为空表。 3)结点之间的关系:设线性表记为(a1,a2,…a i-1 , a i, a i+1 ,…a n),称a i-1是a i的直接前驱结点 ....(简称前驱), a i+1是a i的直接后继结点 ....(简称后继)。 4)线性表的性质: ①线性表结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 ..的,结点间的关系由结点在表中的位置确定。 ②如果两个线性表有相同的数据结点,但它们的结点顺序不一致,该两个线性表也是不相等的。 注意:线性表中结点的类型可以是任何数据(包括简单类型和复杂类型),即结点可以有多个成分,其中能唯一标识表元的成分称为关键字(key),或简称键。以后的讨论都只考虑键,而忽略其它成分,这样有利于把握主要问题,便于理解。 『经典例题解析』 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 【答案】错误。 【解析】线性表的第一个数据元素没有前驱,最后一个元素没有后继。其余的所有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后继。 2.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线性表是一个相当灵活的数据结构,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从操作上讲,用户不仅可以对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进行访问操作,还可以进行插入、删除、定位等操作。 1)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假设线性表L有 数据对象 D={a i | a i ∈ElemSet,i=1,2,3,…,n,n>=0}, 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R={|a i-1 ,a i ∈D,i=1,2,…,n}, 则线性表L的基本操作如下所示: ●InitList(&L):其作用是构造一个长度为0的线性表(空线性表); ●DestoryList(&L):其作用是销毁当前的线性表L; ●ClearList(&L):清空线性表L,使之成为空表; ●ListLength(L):返回线性表L的长度,即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ListEmpty(L) :判断线性表L是否为空表,是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GetElem(L,i,&e):将线性表L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返回到变量e中;

数据结构第2章 线性表 教案

第2章线性表 本章主要内容: 1、线性表的概念、特点、及其基本操作定义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实现 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实现 4、循环链表及其线性表的应用 本章重点难点: 1、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及算法实现。 2、链式存储结构及算法实现。 3、循环链表 2.1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2.1.1 线性表的定义及特点 1.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是由n(n≥0)个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n表示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称为线性表的长度(简称表长)。当n=0时,线性表为空,称为空线性表。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通常用数学中的向量形式表示: L=( a 1,a 2 ,...,a i-1 ,a i ,a i+1 ,...,a n ) 或者 L=( a 0,a 1 ,...,a i-1 ,a i ,a i+1 ,...,a n-1 ) 其中:L为线性表名称,习惯用大写书写;a i 为组成该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可以表示出的任何类型。 例 1:分析下列线性表的数据类型: La=(34,89,765,12,90,-34,22);

Lb=(January, 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World, China,Welcome); Lc=(stu1,stu2,...,stu50) ;其中,数据元素stui的数据类型为: struct student{ char Num; //学号 char *name; //姓名 }; 2、线性表的特点。 除第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唯一一个直接前驱,第一个元素无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唯一一个直接后继,最后一个元素无直接后继。1-1这种次序描述了元素之间的 1 对 1关系。此外,我们所研究的线性表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各元素的数据类型是相同德,且数据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 2.1.2、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1)初始化线性表L InitList(L) (2)清空线性表L ClearList(L) (3)求线性表L的长度 ListLength(L) (4)判断线性表L是否为空 IsEmpty(L) (5)获取线性表L中的某个数据元素内容 GetElem(L,i,e) (6)查找值为e的数据元素 LocateELem(L,e) (7)返回线性表L中e的直接前驱元素 PriorElem(L,e) (8)返回线性表L中e的直接后继元素 NextElem(L,e) (9)在线性表L中插入一个数据元素 ListInsert(L,i,e) (10)删除线性表L中第i个数据元素 ListDelete(L,i,e)

数据结构线性表应用

数据结构线性表应用 一: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线性表作为其中最基本和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线性表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二:顺序存储结构 1. 定义:顺序存储结构是指使用连续内存空间来依次存放线性表元素。 2. 优点: a) 随机访问效率高; b) 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简单; 3. 缺点: a) 当插入或删除元素时需要移动大量后续元素,时间复杂度较高; 4. 应用案例: a) 数组:适合于静态查找问题,如统计成绩排名等;

三:链式存储结构 1. 定义:链式存储通过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线性表进行表示。 2. 优点: a)插入和删除操作方便灵活,并且无需移动其他节点; b)可以充分利用零散内存在物理上非连贯位置上保存信息。 3.缺点: a)难以直接访问特定位置处的元素; b)额外消耗了部分空间来记录每一个连接关系. 4.应该案列: a)单链表:适用于频繁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场景,如任务调度等; b)双向链表:在需要快速查找前驱或后继节点时使用。 四:栈 1. 定义: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能从一个固定端进行数据元素的存取。 2. 特点:

a) 具有“先进后出”的特点; b) 只允许对栈顶元素进行操作。 3.应该案列: a)函数调用过程中保存现场信息; b)括号匹配问题; 五:队列 1. 定义: 队列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 插入新项总发生在末尾(称为rear),而移除则总发生在第一个位置上(即front). 2.优势与不足: - 优势: - 模拟实际情况更加贴切. - 不足: 存储空间浪费较大. 处理效率低下. 3.应该案例: a).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FS);

数据结构线性表

数据结构---线性表 线性表 代码主要参考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有部分改动 线性表的定义 定义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的n(n >= 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当n=0时线性表为一个空表 •用L表示线性表则L = (a1,a2,a3,…,an o a1为表头元素,an为表尾元素 o a1无直接前驱,an无直接后继 特点 •表中元素个数有限 •表中元素具有逻辑上的顺序,表中元素有先后次序 •表中元素都是数据元素 •表中元素的数据类型都相同,每个元素占的空间大小一致 要点 数据项、数据元素、线性表的关系 线性表由若干个数据元素组成,而数据元素又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其中姓名,学号等就是数据项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 顺序表的定义 顺序表是指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信息表中的数据元素,从而使得逻辑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 预先定义(为了代码可以运行)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INFEASIBLE -1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第n个元素的内存地址表示为 LOC(A) + (n-1)*sizeof(ElemType) 假定线性表的元素类型为ElemType,则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类型描述为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MaxSize 50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length;}SqList; 一维数组可以是静态分配的,也可以是动态分配的。静态分配后大小和空间都固定了,下面使用动态分配的形式 typedef int ElemType ;#define InitSize 100 //表长度的初始大小定义#define ListIncreas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typedef struct{ ElemType *data; int MaxSize,length;}SeqList;

数据结构复习资料第二章线性表

数据结构复习资料第二章线性表 第二章线性表 重点:重点讨论单链表的表示,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及其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讨论。掌握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的基本概念;掌握静态链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的实现。了解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 难点:单链表的表示及基本操作的实现,静态链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的实现,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学习提要: 1. 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特性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计算机中表示这种关系的两类不同的存储结构是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用前者表示的线性表简称为顺序表,用后者表示的线性表简称为链表。 2. 熟练掌握这两类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如一维数组中一个区域]..[j i 的上、下界和长度之间的变换公式(1,1,1-+=+-=+-=L i j L j i i j L ),链表中指针p 和结点p *的对应关系(结点)(next p >-*是结点p *的后继等),链表中的头结点、头指针和首元结点的区别及循环链表、双向链表的特点等。链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扎实的指针操作和内存动态分配的编程技术是学好本章的基本要求。 3. 熟练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上实现基本操作:查找、插入和删除的算法。 4. 熟练掌握在各种链表结构中实现线性表操作的基本方法,能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适当的链表结构。 5. 能够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综合比较线性表两种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2.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一.线性表及基本运算 1. 线性表(逻辑结构) (1)定义

(2)特性 (3)举例(略) 2.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即常规操作) 例2-1、2-2见书20P 。 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按存储方式分为链表 顺序表 1.顺序存储 顺序存储结构(或顺序映象sequential mapping )的特点: *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随机存取”存储结构。 2.顺序表的具体实现 3.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1) 顺序表的插入操作),,(x i l insert 着重在于分析及用函数来表示算法的一般格式。 (2) 顺序表的删除操作),(i l delete (3)定位操作),(x l locate (4) 讨论分析相应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顺序表与数组的区别:顺序表在逻辑上相邻的两个结点,物理位置上也相邻;顺序表可作插入、删除操作,而数组是不可作这些操作的,所以,顺序表和数组又是不同的。 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表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可利用空间表等双向链表 循环链表单链表) 线性链表链表分为 ( 1.线性链表(单链表) (1)定义

数据结构第二章线性表详解

第二章线性表 一、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结点(第一个元素结点)。 并说明头指针和头结点的作用。 答:头指针是一个指针变量,里面存放的是链表中首结点的地址,并以此来标识一个链表。如链表H,链表L等,表示链表中第一个结点的地址存放在H、L中。 头结点是附加在第一个元素结点之前的一个结点,头指针指向头结点。当该链表表示一个非空的线性表时,头结点的指针域指向第一个元素结点,为空表时,该指针域为空。 开始结点指第一个元素结点。 头指针的作用是用来惟一标识一个单链表。 头结点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对空表和非空表的处理得以统一。二是使得在链表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操作和在其他位置上的操作一致,无需特殊处理。 二、填空题 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表中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表长和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有关。 2、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必定)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单链表中,除了首元结点外,任一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驱结点的链域的值)指示。 4、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插入和删除元素不必进行特殊处理)。 三、何时选用顺序表、何时选用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为宜? 答: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性质来选择顺序表或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基于空间的考虑。当要求存储的线性表长度变化不大,易于事先确定其大小时,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宜采用顺序表;反之,当线性表长度变化大,难以估计其存储规模时,采用动态链表作为存储结构为好。 2.基于时间的考虑。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顺序表做存储结构为宜;反之,若需要对线性表进行频繁地插入或删除等的操作时,宜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并且,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的首尾两端,则采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为宜。 十一、设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递增有序,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顺序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该表的有序性。 答:因已知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所以只要从顺序表终端结点(设为i位置元素)开始向前寻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后插入该位置即可。 在寻找过程中,由于大于x的元素都应放在x之后,所以可边寻找,边后移元素,当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时,该位置也空出来了。 算法如下: //顺序表存储结构如题2.7 void InsertIncreaseList( Seqlist *L , Datatype x ) { int i; if ( L->length>=ListSize) Error(“overflow"); for ( i=L -> length ; i>0 && L->data[ i-1 ] > x ; i--)

数据结构线性表

数据结构线性表 数据结构线性表 1. 概述 线性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是一种有序的数据元素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前驱和后继。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分为 两类:首元素和末元素。 线性表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数组、链表、栈和队列等。 这些实现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介绍线性表的定义、常用操作和常见实现方式,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性表。 2. 定义 线性表的定义如下: ```markdown 线性表是由 n (n ≥ 0) 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其中,n 表示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当 n = 0 时,表示线性表为空表。 ``` 3. 常用操作

线性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其常用的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和遍历等。 3.1 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用于向线性表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假设线性表 中有 n 个元素,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表示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 3.2 删除操作 删除操作用于从线性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假设线性表中 有 n 个元素,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表示线性表 中元素的个数。 3.3 查找操作 查找操作用于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元素的位置。假设线性表中 有 n 个元素,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表示线性表 中元素的个数。 3.4 遍历操作 遍历操作用于依次访问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假设线性表中有 n 个元素,遍历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表示线性表中 元素的个数。 4. 实现方式

线性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数组和链表。 4.1 数组实现 数组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现线性表的方式。它将线性表中的 元素按顺序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可以通过下标访问任意 位置的元素。 数组实现的优势是访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插入和删除 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4.2 链表实现 链表是另一种常用的实现线性表的方式。链表由一系列的节点 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实现的优势是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但访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5. 总结 线性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存储和操作一系列元素。本文介绍了线性表的定义、常用操作和常见实现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场景。数组适合静态元素且需要频繁访问的场景,链表适合动态元素且需 要频繁插入和删除的场景。

数据结构实验二 线性表

数据结构实验二线性表 数据结构实验二线性表 1、实验目的 1.1 理解线性表的概念和分类 1.2 了解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 1.3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 1.4 熟悉线性表的应用场景和相关算法 2、实验原理 2.1 线性表的定义 2.2 顺序存储结构 2.2.1 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 2.2.2 顺序存储结构的实现和操作 2.3 链式存储结构 2.3.1 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 2.3.2 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和操作 3、实验内容

3.1 实现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3.1.1 初始化线性表 3.1.2 销毁线性表 3.1.3 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3.1.4 获取线性表的长度 3.1.5 获取线性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3.1.6 在线性表中插入元素 3.1.7 在线性表中删除元素 3.1.8在线性表中查找元素 3.2 实现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3.2.1 初始化线性表 3.2.2 销毁线性表 3.2.3 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3.2.4 获取线性表的长度 3.2.5 获取线性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3.2.6 在线性表中插入元素 3.2.7 在线性表中删除元素

3.2.8在线性表中查找元素 4、实验步骤 4.1 实现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4.2 实现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4.3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线性表的各种操作 5、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对比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5.2 测试线性表各种操作的正确性和效率 6、实验总结 6.1 总结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6.2 总结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6.3 总结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和相关算法 附件:实验源代码和测试数据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 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方式,即通过连续的存储空间存储线性表的元素。适用于元素个数固定和频繁执行查找操作的场景。

线性表结构

线性表结构 线性表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具有容易理解、实现简单及操作性能良好的特点,因而在计算机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将介绍线性表结构的定义、结构特点、相关操作以及实际应用。 一、线性表的定义 一个线性表(Linear Table)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结构,它由n(n>0)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成员)组成,其中每个数据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表中最前面一个元素称为头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称为尾元素。 二、线性表的特点 线性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表中元素有顺序关系,元素之间的次序由它们在表中出现的次序决定。 (2)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表中的第一个元素没有前驱,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没有后继。 (3)线性表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相同的数据类型。 (4)线性表是限定性结构,它只能完成表中元素的顺序存取,不能完成元素的随机存取。 三、线性表的应用 (1)线性表可以用来存储和操作顺序序列的数据,如求积分、求傅立叶变换等;

(2)线性表可用于处理姓名、课程名称、学号等顺序性的数据; (3)线性表可以用于求解算法中的搜索、排序等问题,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 四、线性表的操作 线性表的操作要求在不改变原表结构的情况下对原表中数据进行插入、删除、更改、查找等操作,常用的操作有: (1)求长度:求表的长度即求表中元素的个数; (2)求特定元素:查找表中某一特定元素; (3)插入元素:向表中插入新的元素; (4)删除元素:删除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5)拼接表:将两个不同的表拼接成一个表; (6)按序访问:按照表元素在表中出现的次序进行操作。 五、线性表的实际应用 线性表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链表是重要的动态存储结构,可以用其实现稀疏矩阵的存储; (2)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户可以使用线性表来表示关系表本身; (3)操作系统中,可以使用线性表来存储进程调度表、用户登录信息表等; (4)线性表还可以用于各种算法的求解,比如排序算法和回溯法等。

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与非线性表

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与非线性表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和非线性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用 于组织和存储数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本文将分别介绍线 性表和非线性表,并探讨它们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1. 线性表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组数据 元素的有序序列。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即 除了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个元素之前都有一个唯一的前驱,每个元素之后都有一个唯一的后继。 线性表可以通过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来实现。顺序存储结 构使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来保存元素,通过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相 对位置来表示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链式存储结构则使用节点来表示 元素,并通过指针将节点连接起来。链式存储结构可以实现动态扩容,并且支持插入和删除操作,但是查找元素的效率相对较低。 线性表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数组、链表、栈和队列 等都是线性表的具体实现。线性表特点简单清晰,适用于表示具有顺 序关系的数据集合,如存储学生成绩、员工工资等。 2. 非线性表 非线性表是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即每个 元素可以有多个前驱或后继。非线性表不像线性表那样具有简单的顺 序结构,它可以通过树形结构或图形结构来表示。

树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结构,它由若干个节点组成,每个节 点可以有若干个子节点。树形结构中有特殊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根节 点没有前驱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子节点。常见的树形结 构包括二叉树、AVL树、B树等。树形结构可以用来表示组织架构、 文件系统等具有分层关系的数据。 图形结构是非线性表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节 点的边组成。图形结构中的节点可以有多个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节 点之间的边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图形结构广泛应用于图论、网络分 析等领域,可以用来解决诸如路径规划、最短路径和网络拓扑等问题。 3. 线性表与非线性表的应用 线性表和非线性表在实际应用中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线性表适用于表示具有顺序关系的数据集合,例如数组可以用来表 示学生的成绩单,链表可以用来实现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线性表的 有序性让它们在查找元素、插入和删除操作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率。 非线性表适用于表示非顺序关系的数据集合,例如树形结构可以用 来表示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形结构可以用来表示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非线性表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处理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时非常高效。 综上所述,线性表和非线性表是数据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线性 表适用于表示顺序关系的数据集合,而非线性表适用于表示非顺序关 系的数据集合。了解线性表和非线性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对于学习

【数据结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数据结构】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1:定义 1.1 线性表的概念 1.2 线性表的特点 2:基本操作 2.1 初始化操作 2.1.1 空表的创建 2.1.2 非空表的创建 2.2 插入操作 2.2.1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2.2.2 在表头插入元素 2.2.3 在表尾插入元素 2.3 删除操作 2.3.1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2.3.2 删除表头的元素

2.3.3 删除表尾的元素 2.4 查找操作 2.4.1 按值查找元素 2.4.2 按位置查找元素 2.5 修改操作 2.5.1 修改指定位置的元素 2.5.2 修改指定值的元素3:综合操作 3.1 反转线性表 3.2 合并两个线性表 3.3 排序线性表 3.4 删除重复元素 3.5 拆分线性表 4:线性表的应用场景 4.1 数组的应用 4.2 链表的应用 4.3 栈的应用

4.4 队列的应用 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 - 线性表:根据某种规则排列的一组元素的有限序列。 - 初始化操作:创建一个空的线性表,或者创建一个已经包含 一定元素的线性表。 - 插入操作:在线性表的指定位置或者表头、表尾插入一个新 元素。 - 删除操作:从线性表中删除掉指定位置或者表头、表尾的元素。 - 查找操作:在线性表中按照指定的元素值或者位置查找元素。 - 修改操作:更改线性表中指定位置或者值的元素。 - 反转线性表:将线性表中的元素顺序颠倒。 - 合并线性表:将两个线性表合并成一个新的线性表。 - 排序线性表:按照某种规则对线性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 删除重复元素:将线性表中重复的元素删除,只保留一个。 - 拆分线性表:将一个线性表分成多个不重叠的子线性表。

数据结构教程 第六课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数据结构教程第六课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本课主题: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教学目的:掌握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方法 教学重点: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方法 教学难点: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实现方法 授课内容: 复习 1、存储结构 2、线性表的类型定义 一、线性表的顺序表示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C语言中的数组即采用顺序存储方式。 a[9]

假设线性表的每个元素需占用l个存储单元,并以所占的第一个单元的存储地址作为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则存在如下关系: LOC(ai+1)=LOC(ai)+l LOC(ai)=LOC(a1)+(i-1)*l 式中LOC(a1)是线性表的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通常称做线性表的起始位置或基地址。常用b表示。 线性表的这种机内表示称做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或顺序映象。 称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为顺序表。顺序表的特点是以元素在计算机内物理位置相邻来表示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类C语言表示: 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struct{ ElemType *elem; //存储空间基址 int length; //当前长度 intlistsize;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一数据元素存储长度为单位 }SqList; 三、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操作及C语言实现: 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操作: 序号数据元素序号数据元 素 序号数据元素序号数据元素

插入前n=8;插入后n=9; 删除前n=8;删除后n=7; 顺序表的插入算法 status ListInsert(List *L,inti,ElemType e) { struct STU *p,*q; if (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q=&(L->elem[i-1]); for(p=&L->elem[L->length-1];p>=q;--p) *(p+1)=*p; *q=e; ++L->length; return OK; }/*ListInsert Before i */ 顺序表的合并算法 void MergeList(List *La,List *Lb,List *Lc) { ElemType *pa,*pb,*pc,*pa_last,*pb_last; pa=La->elem;pb=Lb->elem; Lc->listsize = Lc->length = La->length + Lb->length; pc = Lc->elem = (ElemType *)malloc(Lc->listsize * sizeof(ElemType)); if(!Lc->elem) exit(OVERFLOW);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3.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1.线性表的定义 在数据结构中,线性表(Linear List)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a1, a2, …, a n组成的有限序列。其中,数据元素的个数n定义为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记作( )或 ,若线性表的名字为L,则非空的线性表(n>0)记作: L=(a1,a2,…,a n) 这里a i(i=1,2,…,n)是属于数据对象的元素,通常也称其为线性表中的一个结点。线性表的相邻元素之间存在着前后顺序关系,其中第一个元素无前驱,最后一个元素无后继,其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可见,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 例如,英文字母表(A, B, C, …, Z)就是一个长度为26的线性表,表中的每一个英文字母是一个数据元素,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长度为4的线性表,其中每一个季节是一个数据元素。 矩阵也是一个线性表,只不过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线性表。在矩阵中,既可以把每一行看成一个数据元素(既每一行向量为一个数据元素),也可以把每一列看成一个数据元素(即每一列向量为一个数据元素)。其中每一个数据元素(一个行向量或者一个列向量)实际上又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表。 在复杂的线性表中,一个数据元素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此时,把数据元素称为记录(record),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file)。例如,一个按照姓名的拼音字母为序排列的通信录就是一个复杂的线性表,见表1-4,表中每个联系人的情况为一个记录,它由姓名、性别、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和住址5个数据项组成。 表1-4 复杂线性表 2.非空线性表的特征 非空线性表具有以下一些结构特征:

数据结构试验二线性表及其应用讲解

第二章线性表及其应用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遍历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4.通过本章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C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函数的参数调用、指针类型的应用和链表的建立等各种基本操作) 第一节知识准备 一、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线性表是由一组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至于每个数据元素,它可以是一个数,一个符号,也可以是一页书,甚至更复杂的信息。 例如:26个英文字母构成一个线性表(A,B,C,⋯,Y,Z) 一串数字构成另一个线性表(45,45,32,65,123) 每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数据项组成,常把此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能唯一标识一个记录的数据项的值称为关键字。如:一个学校的学生情况表如表2-1 所示,表中每个学生的情况为一个记录,它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年级等五个数据项组成。 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年级 96001张平女21 大二 96002王极男20 大一 96003膨磊男23 大三 96004严正英女19 大一 96005李强男20 大二综上所述,线性表有如下特性: 1.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以外,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第一个结点只有直接后继,最后一个结点只有直接前趋。2.线性表中的每个数据元素,其数据类型是一致的。 3.数据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二、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计算机的内存是由有限多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对应的整数地址,各存储单元的地址是连续编号的。对于一个线性表,如果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它的各个数据元素,这就是线性表的顺序分配。也就是说,在线性表的顺序分配

数据结构线性表实验报告五篇

数据结构线性表实验报告五篇 第一篇:数据结构线性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结构 实验名:线性表及其操作姓名:班级:学号: 撰写时间:2014.09.24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线性表的实现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 分别完成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及链式表示 • 在两种表示上, 分别实现一些线性表的操作, 至少应该包括–在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元素–删除第i个元素–返回线性表长 –返回第i个元素的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include #include //---------线性表链式表示-----------struct V//声明一个结构体类型struct V { int value;struct V * next;//定义结构体变量};void PrintLink(struct V*p)//定义一个结构体指针{ while(p!=NULL)//只要指针指向的变量不为NULL;就会一直循环链表指向下一个结构体 { printf(“%d, ”,(*p).value); p=(*p).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结构体 } printf(“n”);} void Link(){ struct V*head;head=(struct V*)malloc(sizeof(struct V));//开辟一个长度为size的内存 (*head).value=-100;//表头为-100(*head).next=NULL;printf(“------------线性表链式表示------------n”);

int i,n=10;struct V*p=head;printf(“10个数据:n”);for(i=0;i (*p).next=(struct V*)malloc(sizeof(struct V)); p=(*p).next; (*p).value=2*i; (*p).next=NULL;} PrintLink(head);//调用PrintLink函数 printf(“删除第四个数据:n”);int k=4;p=head;for(i=1;i p=(*p).next;} struct V*temp=(*p).next;//k表示插入和删除的位置 (*p).next=(*temp).next;free(temp);PrintLink(head);printf(“插入第十个数据:n”); k=10;p=head;for(i=1;i p=(*p).next;} temp=(*p).next;(*p).next=(struct V*)malloc(sizeof(struct V));(*(*p).next).value=-99;(*(*p).next).next=temp;PrintLink(head);} //---------线性表顺序表示-----------void seq1(){ int i,n=10,k=4;int a[10];//---------输出数组元素------------printf(“-------------线性表顺序表示---------n”);for(i=0;i a[i]=i;} printf(“数组元素为:n”);for(i=0;i printf(“%3d”,a[i]);} printf(“n”);//--------插入一个数组元素---------int m=n+1,j=12;//插入元素12 int b[20];for(i=0;i if(i { b[i]=a[i]; } else if(i==k) {b[i]=j;} else {b[i]=a[i-1];} } printf(“输出插入一个元素的数组:n”);for(i=0;i { if(i

数据结构线性表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线性表是具有n个的有限序列。 A.数据项 B.字符 C.数据元素 D.表元素 正确答案:C 2、线性表是_______ 。 A.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 B.一个有限序列不可以为空 C.一个无限序列,不可以为空 D.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 正确答案:D 3、关于线性表的正确说法是_______ 。 A.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元素 B.除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外,其余元素有且仅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元素 C.表中元素的排序顺序必须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D.线性表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正确答案:B 4、线性表采用链表存储时,其存放各个元素的单元地址是________ 。 A.连续与否均可以 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必须是连续的

5、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 。 儿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 B.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口.可随机访问任一节点 正确答案:D 6、线性表的静态链表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________ 。 A.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C.便于随机存取 D.便于插入和删除 正确答案:D 7、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________ 。 A.便于随机存取 B.便于插入和删除 C.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立节省存储空间 正确答案:A 8、设线性表有n个元素,以下操作中__________ 在顺序表上实现比在链表上实现效率高。 A.交换第1个元素第2个元素的值 B.输出与给定值x相等的元素在线性表中的符号

^输入第i(1<=i<=n)个元素值

数据结构之线性表详细解答

二章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简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线性结构。它有两种存储方法: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它的主要基本操作是插入、删除和检索等。 2.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2.1.1 线性表的定义 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的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数据元素“一个接一个的排列”。在一个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类型是相同的,或者说线性表是由同一类型的数据元素构成的线性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线性表的例子是很多的,如学生情况信息表是一个线性表:表中数据元素的类型为学生类型; 一个字符串也是一个线性表:表中数据元素的类型为字符型,等等。 综上所述,线性表定义如下: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通常记为: (a1,a2,… a i-1,a i,a i+1,…a n) 其中n为表长,n=0 时称为空表。 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存在着顺序关系。将a i-1 称为a i 的直接前趋,a i+1 称为a i 的直接后继。就是说:对于a i,当i=2,...,n 时,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a i-1.,当i=1,2,...,n-1 时,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a i+1,而a1 是表中第一个元素,它没有前趋,a n 是最后一个元素无后继。 需要说明的是:a i为序号为i 的数据元素(i=1,2,…,n),通常我们将它的数据类型抽象为datatype,datatype根据具体问题而定,如在学生情况信息表中,它是用户自定义的学生类型; 在字符串中,它是字符型; 等等。 2.1.2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在第一章中提到,数据结构的运算是定义在逻辑结构层次上的,而运算的具体实现是建立在存储结构上的,因此下面定义的线性表的基本运算作为逻辑结构的一部分,每一个操作的具体实现只有在确定了线性表的存储结构之后才能完成。 线性表上的基本操作有: ⑴线性表初始化:Init_List(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