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一、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原理

1.硫酸铜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可制得硫酸铜晶体。

2.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会打破原来的溶解平衡,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形式析出。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建筑起来。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析晶时,如果开始晶种很少,过剩的溶质都能集中在少数的晶种上,获得的晶体就越大。振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晶形还与降温快慢有关。

3.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制备小晶体。

烧杯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将大烧杯放

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比室温高出70℃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烧杯外壁围上棉花保温(或放在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温度高出20-30度为宜)

2.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晶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人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晶种为菱形优先考虑,温度高出5-10度为宜,加入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

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要反复进行操作,获得形状完整的晶体的关键是控制实验条件。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2)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

(3)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4)晶种的选择是关键,要获得形状完整的晶种,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饱和溶液要静置,避免振动;

(5)晶体的“成长”需要进行多次结晶,整个过程中在线上只留一粒晶体,多余的晶体要去掉,每次取出后要修改其外形,使其保持完整的(三斜晶系)形状。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1.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如图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D) 饱和硯战铜溶液 硫酸铜晶怵 (第 1 题) A.溶剂的质量增加,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颜色不变 2.硫酸铜 晶体含有结晶水,食盐没有结晶水,则暴露在空气中比较稳定的是(B)A.硫酸铜B.食盐 C.硫酸铜和食盐 D.无法确定 3.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B)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B.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 C.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D.冷凝管、酒精灯、蒸发皿、接收管 4.在t C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x克无水硫酸铜,可析出y克硫酸铜晶体。则x的差值表示的意义是(D) A.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剂质量 B.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 C.表示原溶液增加的溶质质量 D.表示原溶液损失的饱和溶液的质量 5.实验一:用滴管吸取饱和蔗糖水溶液,将其滴在玻璃片上,放置在空气中晾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30毫升沸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至不再溶解为止,将上层热的饱和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里,把盛有热饱和溶液的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第5题)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描述可知,使晶体析出通常有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两种方

法。 6.在20 C时,把5克硫酸铜晶体(CuS04 ? 5H2O)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确定 【解析】5克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后,其中的结晶水变为溶剂,因此溶质小于5克。溶 液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硫酸铜晶体培养原理

原理:从硫酸铜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制取晶体常采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 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 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硫酸铜溶液易结晶形成完整的大晶体,建议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大晶体。 CuO+H2SO4(浓)得到硫酸铜溶液,加热此溶液一直到沉淀不能溶解为止,冷却溶液,便能得到硫酸铜晶体。 要制备一块有规则的大晶体硫酸铜,首先要制备硫酸锕品种。其方法是。用蒸馏水和分析纯硫酸铜晶体既制一烧杯煮沸状态的近饱和溶液,然后将烧杯置于盛有热开水的面盆中(盖上表面器)让其自然冷却。开始出现晶种是在液体表面,慢慢长大下沉,过一会儿烧杯底上出现许多小品体。小心墩出品体,选用形状完整的晶体作晶种,并甩普通线扎牢作为下‘一步制备大晶体的晶种。制备大晶体硫酸铜要在保温杯中进行。方法是。先制备好一烧杯煮沸状态的饱和硫酸钢溶液(也可以用近饱和溶液),然后倒入保温杯中(保温杯事先用开水预热过),注意不可把杯底部的晶体倒入保温杯,最后将晶种置于溶液中央位置,将线一端系在杯盖上,盖好杯盏。过凡小时,一块有规则大晶体硫酸铜就形成了。实验关键。①必须用纯净晶体和蒸馏水。 ②容器必须十分清洁。③选用的晶种大小不论,但形状一定要完整。④保温杯中溶液不可有未溶勰的任何物质。几点说明;(1)放入撼种后一小时左右检查一次结晶情况。如果发现放入的品种消失了,说明溶液尚未达到饱和,可以另选一颗较大鼎种继续进行结晶实验l如果发现长大晶体形状不规则,说明品种形状没有选择好,应另换鼎种继续结晶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八、- 刖言 冷却热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但晶体析出的情况、形状大小都会因实验用品的差异、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有所不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参照初三化学【下册】课本 P40中明矶晶体的制取方法和借鉴往届学生制作硫酸铜晶体的经验,结合网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制取硫酸铜晶体的实验,共耗时10天才成功完成。 一、实验仪器、药品、材料 线圈,碗一个,硬纸片一张、硫酸铜粉末若干。 二、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C的水,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3?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 C时,把模型放入碗中; 4.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5.取出线圈后往烧杯中加入温水,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C的溶液,并补充适量硫 酸铜,使其饱和; 6.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5、6项的操作过程。 7.三、实验注意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 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 20C?30C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C?20C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白天温 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 体的成形速率; (2)使用铁丝作为模型,不能使硫酸铜饱和溶液结晶,因为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流程题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中 考专题复习流程题学案 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流程题学案学习目标:理清流程题基本解题思路学习重难点:掌握化学题目阅读技巧,总结流程题解答的方法例1、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⑥的作用是: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发现:流程题的特征:题头、题干和题尾。题头一般简单介绍该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目的; 题干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表示出来; 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计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例2 、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考内容: ?水的净化和溶液?炼铁(还原)炼钢(除碳) ?粗盐的提纯?酸碱盐之间物质的转换?碳和碳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化工实验废物和工厂废液)例3、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B、C,并设计了如图Z3-4所示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C是__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行且思考①在题干中勾画关键字,明确目的。是合成新物质还是分离提纯物质?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

小学科学-硫酸铜晶体制作

设备:100ml玻璃容器200ml烧杯搅拌棒加热装置一个密封塑料瓶漏斗滤纸等 STEP1你需要购买硫酸铜(分析纯)试剂 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实验中所用的水不能是自来水,可以是饮用水,推荐屈臣氏蒸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一天 STEP4 如果你发现完全冷却后,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没有完整的小晶体,那就重复STEP3,原因可能是冷却过快、水中有杂质或者在冷却过程中频繁扰动溶液。如果你得到了几个完整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那请进行下一步 STEP5 得到了晶核,你就可以真正开始你的晶体培养了!首先你要配置较大量的饱和溶液(也就是溶解固体达到最大无法继续再溶的溶液)(200ml),当然你上一步剩余的溶液应该并入此步骤的溶液中。具体的配置常温饱和溶液的方法是: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铜,溶解在200ml热水中,完全冷却后过滤(这一步你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滤液,剩余的固体放入一个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这个塑料瓶的目的是保存你以后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固体,并且可以同时得到室温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 STEP6 晶体培养一般有两种方法:杯底或者悬挂。如果你不想用细线挂住晶体,那么可以采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硫酸铜来说会影响晶体的形状,所以建议采用悬挂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试)将一个稍大一点的晶核(1-2cm)用细线栓紧,系死扣,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一个细竹签上。系晶体的标准是:不能让晶体在自然状况下掉落,线长应该满足晶体全部浸入烧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体,不要忙着放入溶液。因为这时你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杂质,空气中的毛发、灰尘等,需要先进行过滤。(如果你的设备有限,可以不进行这一步,但一定要减少灰尘进入) STEP8 将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静置。盖上透气防尘的盖子(或者蒙上一层卫生纸) STEP9 如果发现杯底有小晶体出现,在不触碰到晶核的情况下可以先忽视,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杯壁有攀援的晶体层,一定要及时小心清除。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在每次配置好饱和溶液准备静置的时候应该把烧杯壁上的硫酸铜液滴擦掉。如果在蒸发一段时间后溶液过少,应该添加常温下饱和溶液。 STEP10 这样放置一段之间,晶体长到足够大时,就可以取出晶体了。 STEP11保存需要涂上一层清漆或透明的指甲油。

晶体场理论

§3-2 晶体场理论 ㈠ 晶体场模型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观点:络合物的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周围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纯粹的静电作用。 ? 这种化学键类似于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不具有共价键的性质。 在自由的过渡金属离子中,5个d 轨道是能量简并的,但在空间的取向不同。下面的角度分布图画出了各个d 轨道的空间取向, x y d x y x z d x z y z d y z x y d x 2 -y 2 x z d z 2 在电场的作用下,原子轨道的能量升高。 ① 在球形对称的电场中,各个d 轨道能量升高的幅度一致。 能量自由原子中的d 轨道 球对称电场中原子中的d 轨道 ② 在非球形对称的电场中,由于5个d 轨道在空间有不同取向,根据电场的对称性不同,各轨道 能量升高的幅度可能不同,即,原来的简并的d 轨道将发生能量分裂,分裂成几组能量不同的d 轨道。配体形成的静电场是非球对称的。 配位场效应:中心原子(或离子)的简并的d 轨道能级在配体的作用下产生分裂。 ㈡ 晶体场中的 d 轨道能级分裂 ⑴ 正八面体场(O h )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 ① d 轨道的分裂 六个配体沿 x,y,z 轴的正负6个方向分布,以形成电场。配体的孤对电子的负电荷与中心原子d 轨道中的电子排斥,导致d 轨道能量升高。 ? 如果将配体的静电排斥作用进行球形平均,该球形场中,d 轨道能量升高的程度都相同,为E s 。

? 实际上各轨道所受电场作用不同, d z 2和d x 2-y 2的波瓣与六个配体正对,受电场的作用大,因此能量的升高程度大于在球形场中能量升高的平均值。而d xy 、d yz 、d xz 不与配体相对,能量升高的程度相对较少。 自由原子 xy yz xz d x 2-y 2d z 2 (d g 或e g )(d e 或t 2g ) 高能量的d z 2和d x 2-y 2轨道(二重简并)统称为d g 或e g 轨道;能量低的d xy 、d yz 、d xz 轨道(三重简并)统称为d e 或t 2g 轨道。前者是晶体场理论所用的符号,后者是分子轨道理论所用的符号。 e g 和t 2g 轨道的能量差,或者,电子从低能d 轨道进入高能d 轨道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分裂能,记做D 或10D q 。D q 是分裂能D 的1/10。八面体中的分裂能记做D O 。 ② d 轨道的能量 量子力学指出,在分裂前后,5个d 轨道的总能量不变。以球形场中d 轨道的能量为零点,有 ?? ???=+D =-03222g g g g t e O t e E E E E 解方程组,得到分裂后两组d 轨道的能量分别为 ??????? -=D -==D =q O t q O e D E D E g g 452 6532 ⑵ 正四面体场(T d )中的d 轨道能级分裂 ① d 轨道的分裂 坐标原点位于上图所示的立方体(红色线条)的中心,x,y,z 轴分别沿立方体的三条边方向。配体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形成正四面体场。 ? 在正四面体场中,d xy 、d yz 、d xz 离配体近,受电场的作用大,因此能量的升高程度大;而d z 2和d x 2-y 2 的能量则较低。 自自自自 自自自 x 2-y 2z 2 (d g 自e ) (d e 自t 2) 正四面体场中的分裂能记做D T 。 ? 正四面体场中只有四个配体,而且金属离子的d 轨道未直接指向配体,因而,受配体的排斥作用不如在八面体中那么强烈,两组轨道的差别较小,其分裂能D T 只有D O 的4/9。

硫酸铜晶体制作

以硫酸铜晶体制作为例研究人类行为活动和思想感对 周围无机环境的直接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作者:杜博文董磊 指导教师:蒋金海刘莉李锐 主题词:硫酸铜制作人类情感影响

内容提要 我们在上网查询的时候,发现有人做出这样的结论,在晶体结晶的过程中因为施加了感情因素,例如:谩骂、讽刺、表彰等,晶体的结晶出现明显不同,硫酸铜是一种晶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猜想证实或者证伪这种结论,从而得到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结果。此外我们通过改变其他的因素,如同噪音、轻音乐等来看一看外界环境对硫酸铜晶体制作中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中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我们的研究方法将会找到一种有趣的实验方法,改变学习化学抽象、枯燥的方式,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一种动手与动脑的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以硫酸铜晶体制作为例研究人类行为活动和思想感情对周围无机 环境的直接影响 序言 人的行为活动会改变周围的环境,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使相关环境条件为人类服务。那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利用已探求出的物理公式,化学变化,数学规律来实现的。那么人类的行为活动和思想感情会不会对周围无机环境有直接影响呢?在科幻故事中经常出现以人的念力(即人的思想)改变外界环境的情节。在人类理想化的生活中也希望可以凭思想来代替机械运动。由此我们以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利用不同人为活动的变化来研究人类行为活动和思想感情对非生物物质的影响。 我们所进行的实验有以下几个特点:实验仪器来源于中学实验室,简单易得;所选用的药品(即硫酸铜)成本较低;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对中学教学有巨大意义;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设计,从中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得数据真实,有全过程记录(图片,文字记录)。 二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 1选取硫酸铜晶体制作过程的哪一步。 2如何控制试验中的变量(即不同条件)。 3如何使此实验中的对象不变条件完全相同。 4选取人类活动和思想感情中的什么行为(感情)进行实验研究。

硫酸铜晶体制作方法图文整理

首先您所需的设备:100ml的玻璃容器200ml烧杯搅拌棒能提供热水的装置一个密封塑料瓶漏斗滤纸等 STEP1您需要购买硫酸铜(分析纯)试剂 STEP2 查阅五水合硫酸铜的溶解度(这里给出部分) 0℃23、1 10℃27、5 20℃32 30℃37、8 40℃44、6 50℃不详60℃61、8 70℃不详80℃83、8 90℃不详100℃114 STEP3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实验中所用的水不能就是自来水,可以就是饮用水,推荐屈臣氏蒸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一天 STEP4如果您发现完全冷却后,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没有完整的小晶体,那就重复STEP3,原因可能就是冷却过快、水中有杂质或者在冷却过程中频繁扰动溶液。如果您得到了几个完整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那请进行下一步 STEP5得到了晶核,您就可以真正开始您的晶体培养了!首先您要配置较大量的饱与溶液(也就就是溶解固体达到最大无法继续再溶的溶液)(200ml),当然您上一步剩余的溶液应该并入此步骤的溶液中。具体的配置常温饱与溶液的方法就是: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铜,溶解在200ml热水中,完全冷却后过滤(这一步您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滤液,剩余的固体放入一个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这个塑料瓶的目的就是保存您以后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固体,并且可以同时得到室温下的饱与硫酸铜溶液。 STEP6晶体培养一般有两种方法:杯底或者悬挂。如果您不想用细线挂住晶体,那么可以采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硫酸铜来说会影响晶体的形状,所以建议采用悬挂的方法。(当然您也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试)将一个稍大一点的晶核(1-2cm)用细线栓紧,系死扣,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一个细竹签上。系晶体的标准就是:不能让晶体在自然状况下掉落,线长应该满足晶体全部浸入烧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体,不要忙着放入溶液。因为这时您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杂质,空气中的毛发、灰尘等,需要先进行过滤。(如果您的设备有限,可以不进行这一步,但一定要减少灰尘进入) STEP8将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静置。盖上透气防尘的盖子(或者蒙上一层卫生纸) STEP9如果发现杯底有小晶体出现,在不触碰到晶核的情况下可以先忽视,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杯壁有攀援的晶体层,一定要及时小心清除。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您在每次配置好饱与溶液准备静置的时候应该把烧杯壁上的硫酸铜液滴擦掉。如果在蒸发一段时间后溶液过少,应该添加常温下饱与溶液。 STEP10 这样放置一段之间,晶体长到足够大时,就可以取出晶体了。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易风化,保存时应该涂上清漆或者透明的指甲油。不要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新发现都可以与吧友们交流哦! STEP1 首先我们需要这些东西,硫酸铜AR级,烧杯两只(一大一小),培养皿两只,玻璃棒一根,滤纸,以及水。

晶体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2006-09-16 11:50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 重点与难点: 在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刚石型结构及氯化钠型结构。内容提要: 在所有固溶体中,原子是由键结合在一起。这些键提供了固体的强度和有关电和热的性质。例如,强键导致高熔点、高弹性系数、较短的原子间距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由于原子间的结合键不同,我们经常将材料分为金属、聚合物和陶瓷3类。 在结晶固体中,材料的许多性能都与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关。因此,必须了解晶体的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根据参考轴间夹角和阵点的周期性,可将晶体分为7种晶系,14种晶胞。本章重点介绍了在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面心立方结构(fcc)、体心立方结构(bcc)、密排六方结构(hcp)、金刚石型结构及氯化钠型结构。务必熟悉晶向、晶面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指数),因为这些指数被用来建立晶体结构和材料性质及行为间的关系。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合金。合金是由金属和其它一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合而成的材料。它与纯金属不同,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具有一定成分的合金其内部不同区域称为相。合金的组织就是由不同的相组成。在其它工程材料

中也有类似情形。尽管各种材料的组织有多种多样,但构成这些组织的相却仅有数种。本章的重点就是介绍这些相的结构类型、形成规律及性能特点,以便认识组织,进而控制和改进材料的性能。学习时应抓住典型例子,以便掌握重要相的结构中原子排列特点、异类原子间结合的基本规律。 按照结构特点,可以把固体中的相大致分为五类。 固溶体及金属化合物这两类相是金属材料中的主要组成相。它们是由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相互作用而形成。固溶体的特点是保持了溶剂组元的点阵类型不变。根据溶质原子的分布,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及间隙固溶体。一般来说,固溶体都有一定的成分范围。化合物则既不是溶剂的点阵,也不是溶质的点阵,而是构成了一个新的点阵。虽然化合物通常可以用一个化学式(如AxBy)表示,但有许多化合物,特别是金属与金属间形成的化合物往往或多或少由一定的成分范围。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性能也不同。对同一成分的材料也可通过改变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的方法,改变其性能,这促进了人们对材料内部结构的研究。组成材料的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原子的结合方式,按结合方式可将固体材料分为金属、陶瓷和聚合物。根据其原子排列情况,又可将材料分为晶体与非品体两大类。本章首先介绍材料的晶体结构。基本要求: 1.认识材料的3大类别:金属、聚合物和陶瓷及其分类的基础。 2.建立原子结构的特征,了解影响原子大小的各种因素。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前言 冷却热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可以得到硫酸铜晶体,但晶体析出的情况、形状大小都会因实验用品的差异、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有所不同。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参照初三化学【下册】课本P40中明矾晶体的制取方法和借鉴往届学生制作硫酸铜晶体的经验,结合网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制取硫酸铜晶体的实验,共耗时10天才成功完成。 一、实验仪器、药品、材料 线圈,碗一个,硬纸片一张、硫酸铜粉末若干。 二、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3.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模型放入碗中; 4.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5.取出线圈后往烧杯中加入温水,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溶液, 并补充适量硫酸铜,使其饱和; 6.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5、6项的操作过程。 7.三、实验注意 1. 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 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 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 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 (2)使用铁丝作为模型,不能使硫酸铜饱和溶液结晶,因为Fe的金属活动性 比Cu强,能与CuSO 4反应(Fe+CuSO 4 =Cu+FeSO 4 )生成绿色的硫酸亚铁和铜; (3)铜丝表面缠上棉线的模型,能较好地析出硫酸铜晶体: (4)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六、问题与探究 Q:为什么不同的材料结晶情况不同? A:根据结晶原理,晶体的生长是溶质在晶核表面不断堆积的结果,对澄清的过饱和溶液,在介稳区内是不会产生晶核的,必须靠外界加入的晶种,才能使溶液中的溶质生长到晶种的表面上,而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微粒、尘埃、容器界面的粗糙度、容器的震动等都会诱发成核。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 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一、工艺流程题的知识储备 1、--重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氧气铁铜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 分 . 纯碱烧碱(火碱)硫酸铜碳酸氢铵铁锈的主要成分 . 2、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钙与水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硫酸除铁锈;工业制取烧碱; 湿法冶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工艺流程题结构:原料预处理(研磨、水浸、酸洗、碱洗等)→制备(化学式、化学方 程式)→产品的分离和提纯(过滤、结晶、蒸馏) 1、很多反应之前需要将固体研磨粉碎,其目的是。 2、反应之前加水溶解,目的是。 3、将原材料用酸液浸洗,目的是溶解哪些物质?。 4、从金属盐溶液中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很多题中加入的反应物要过量是为什么?过量会带来什么结果?如何检验所加物质是过量 的?(例如:回收废水中的铜离子时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如何验证铁粉是过量的?) 6、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可以采用方法。 提纯含有NaCl的KNO 的步骤:溶解、加热浓缩、、过滤。 3 7、如何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进行溶解、、、可得纯净的二氧化锰;

。 例2: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 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 B 的化学式为 ,操作a 的名称是 。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③ 。 (3)已知:Cu+2H 2SO 4 (浓) CuSO 4+ SO 2↑+2H 2O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对比途径I 、Ⅱ,途径I 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 变式: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块(其中混有少量的铁,部分已生锈),铜块表面呈绿色。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取部分样品回实验室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 2(SO 4)3=2FeSO 4+CuSO 4 ,请回答: (1)一般会将废铜块粉碎后再加稀硫酸,其中粉碎的目的是 。 (2)铜块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 2(OH)2CO 3,俗称 ,与硫酸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 + 2H 2SO 4 =2 CuSO 4+ 3 + . (3)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废铜块 过量稀硫酸 操作① 溶液A 固体B 过量浓硫酸、加热 方法Ⅰ 过量稀硫酸、通入空气 SO 硫酸铜溶液 操作② 胆矾 △

硫酸铜晶体制作方法图文整理

首先你所需的设备:100ml的玻璃容器200ml烧杯搅拌棒能提供热水的装置一个密封塑料瓶漏斗滤纸等 STEP1你需要购买硫酸铜(分析纯)试剂 STEP2 查阅五水合硫酸铜的溶解度(这里给出部分) 0℃23.1 10℃27.5 20℃32 30℃37.8 40℃44.6 50℃不详60℃61.8 70℃不详80℃83.8 90℃不详100℃114 STEP3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实验中所用的水不能是自来水,可以是饮用水,推荐屈臣氏蒸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一天 STEP4如果你发现完全冷却后,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没有完整的小晶体,那就重复STEP3,原因可能是冷却过快、水中有杂质或者在冷却过程中频繁扰动溶液。如果你得到了几个完整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那请进行下一步 STEP5得到了晶核,你就可以真正开始你的晶体培养了!首先你要配置较大量的饱和溶液(也就是溶解固体达到最大无法继续再溶的溶液)(200ml),当然你上一步剩余的溶液应该并入此步骤的溶液中。具体的配置常温饱和溶液的方法是: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铜,溶解在200ml热水中,完全冷却后过滤(这一步你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滤液,剩余的固体放入一个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这个塑料瓶的目的是保存你以后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固体,并且可以同时得到室温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 STEP6晶体培养一般有两种方法:杯底或者悬挂。如果你不想用细线挂住晶体,那么可以采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硫酸铜来说会影响晶体的形状,所以建议采用悬挂的方法。(当然你也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试)将一个稍大一点的晶核(1-2cm)用细线栓紧,系死扣,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一个细竹签上。系晶体的标准是:不能让晶体在自然状况下掉落,线长应该满足晶体全部浸入烧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体,不要忙着放入溶液。因为这时你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杂质,空气中的毛发、灰尘等,需要先进行过滤。(如果你的设备有限,可以不进行这一步,但一定要减少灰尘进入) STEP8将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静置。盖上透气防尘的盖子(或者蒙上一层卫生纸) STEP9如果发现杯底有小晶体出现,在不触碰到晶核的情况下可以先忽视,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时清理。如果发现杯壁有攀援的晶体层,一定要及时小心清除。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在每次配置好饱和溶液准备静置的时候应该把烧杯壁上的硫酸铜液滴擦掉。如果在蒸发一段时间后溶液过少,应该添加常温下饱和溶液。 STEP10 这样放置一段之间,晶体长到足够大时,就可以取出晶体了。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易风化,保存时应该涂上清漆或者透明的指甲油。不要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新发现都可以与吧友们交流哦!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GD Z景W007 一、解题思路与方法 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妨按这三部分进行分析: 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物质反应方程式、物质稳定性、物质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 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 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这一步很关键,历年高考评卷分析都指出学生的简述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化学用语的表述存在很大的偏差。所以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如不能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方程式要配平、分清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 二、例题分析 例: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I的操作温度应该控制在℃左右; (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II应为、洗涤、干燥;(5)反应产物中的NO可以循环使用,试仅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O转化为HNO3 。 答案:(1)Fe(OH)3(2)3Cu + 2HNO3 + 3H2SO4=3CuSO4 + 2NO↑+ 4H2O

案例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学生设计类学习活动案例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石龙三中陈佩霞 一、设计主题 在初中化学书中,教师通常在课堂上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硝酸钾或明矾晶体。但如果把制备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制备硫酸铜晶体(硫酸铜外观更漂亮,更受学生欢迎),学生的成就感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回大大提高。而实际操作中,学生制备的硫酸铜晶体的析出不够理想,晶体较小。而且,学生在同样的实验操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收率和外观却总是千差万别。对此学生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制备出大的、具有规则外形的硫酸铜晶体,提高实验的重现性及产率,减少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所需时间,有必要对实验进行改进,在多次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技能可大大提高。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网络查找化学资料,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2、通过对影响硫酸铜晶体析出条件的探究,复习巩固溶解度、溶液的过饱和度,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了解结晶方法。 3、通过活动的开展,把知识转化成其自身的能力,把课堂更多地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活动计划 1、活动对象:九年级学生; 2、活动时间:综合实践课 3、活动内容:制备硫酸铜晶体。 四、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查阅资料与实验设想 结晶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结晶过程中的操作方式等有关,溶液的过饱和度是结晶的主动力。硫酸铜晶体属三斜晶系,要获得颗粒较大的理想晶体,需要严格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溶液蒸发或冷却的速度,晶种的数量,溶液的pH值,共存的杂质及其它相关条件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着重对溶液的过饱和度、pH值、冷却速度及温度、加入晶种的种类及数量进行探究。 (2)主题讨论:让学生开展讨论,选择和确定学生所反映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3)分组活动。对所确定的内容:溶液的过饱和度、pH 值、冷却速度及温度、加入晶种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比较特长的部分进行实践活 动。 (4)成立筹备小组的负责机制,让有责 任心的小组长统筹所有的工作,并实时将问题 与老师汇报,探讨解决的方法。 2、实施阶段

硫酸铜晶体种养方法

“探究硫酸铜晶体种养方法”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我们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学习手段,它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中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将探究性实验作为高中化学的基本学习要求。大纲指出:学生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逐步加强探究性实验能力,适时地安排一些自主探究的实验”,并且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我们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从饱和溶液制取晶体有两种方法,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常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如从海水提取食盐,而对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的固体溶质,如硫酸铜、明矾、硝酸钾等,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本课题组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有规则外观的大块硫酸铜晶体。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实验”实施的指导策略; 2、通过本实验学习晶体种养的实验原理,掌握硫酸铜晶体的正确种养方法。 3、通过合理运用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指导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从 而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三、研究过程 ⑴.晶体种养实验原理 本课题组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有规则外观的大块硫酸铜晶体。 ⑵研究试验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由金属与酸作用制备盐的方法。 2.练习和掌握加热、蒸发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仪器及试剂】 研钵、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实验用时】每次实验间隔1—1.5小时,持续约8天。 【实验操作】 ①制取晶种 1.将石棉网置于三脚架上,烧杯置于石棉网上,向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在石 棉网下加热,直至水接近沸腾; 2.在加热的同时,将适量胆矾晶体置于研钵中,用杵将其研碎,待用;

硫酸铜晶体的制取

硫酸铜晶体的制取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硫酸铜,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的碗中,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3、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绳轻轻系好。 4、把硫酸铜溶液倒入玻璃杯中,向溶液中补充适量硫酸铜饱和溶液,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15℃的饱和溶液。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接触杯壁。用硬纸片盖好玻璃杯,静置过夜。 5、每天把已形成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大小。 注意: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实验仪器和药品:烧杯2个,水杯,玻璃棒,硬纸片,细线, 硫酸铜晶体热水 中间有几件必须注意的事情,否则会前功尽弃: 1.每天观察,一旦发现晶种之间(或晶种与其他新析出的晶体)相接触,立即人工分开(否则,一旦长在一起,用外力分开肯定不会完美。有我的前车之鉴,这一点尤其重要!各位切记!) 2.加少许稀硫酸控制整个过程溶液pH为强酸性。(否则,会有一些杂质离子沉淀,如铁离子,过去我做时,到最后阶段没注意这个,结果晶体看起来略带些黄色,此时酸化也除不去了,已经裹在内层,这样晶体也就不好看了) 3.因为自然蒸发的过程中会有除晶种外的晶体析出,影响晶种的发育,所以每隔几周需过滤,挑出不想要的,加热溶解于母液,有必要的话,添加加水和原料(保证饱和但又不能太过,因为会增加工作量和晶体相连的概率)。再将晶种放入继续培养至想要的大小后便可以取出了。 4.整个过程中要用纸盖住培养的烧杯(最好选大一点的),防止灰尘。 相信做到我以上说的这些,做出几块晶体应该没问题的。当年我在教师节就送了几块我做的晶体给化学老师。 另外补充一下:制晶体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我做一块大概6cm*4cm的晶体用了近三个月(效果大概是斜六面体,挺漂亮的),所以没有耐心的人我不建议他去做(至少是用我的方法)。祝大家成功!

固体物理学基础概念

第一章晶体结构 晶体-----内部组成粒子(原子、离子或原子团)在微观上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 晶体的通性------所有晶体具有的共通性质,如自限性、最小内能性、锐熔性、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对称性、解理性等。 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的内部粒子的周期性排列贯彻始终;多晶体由许多小单晶无规堆砌而成。 基元、格点和空间点阵------基元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格点是基元的代表点,空间点阵是晶体结构中等同点(格点)的集合,其类型代表等同点的排列方式。原胞、WS原胞-----在晶体结构中只考虑周期性时所选取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原胞;WS原胞即Wigner-Seitz原胞,是一种对称性原胞。 晶胞-----在晶体结构中不仅考虑周期性,同时能反映晶体对称性时所选取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晶胞。 原胞基矢和轴矢----原胞基矢是原胞中相交于一点的三个独立方向的最小重复矢量;晶胞基矢是晶胞中相交于一点的三个独立方向的最小重复矢量,通常以晶胞基矢构成晶体坐标系。 布喇菲格子(单式格子)和复式格子------晶体结构中全同原子构成的晶格称为布喇菲格子或单式格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的晶格称为复式格子。简单格子和复杂格子(有心化格子)------一个晶胞只含一个格点则称为简单格子,此时格点位于晶胞的八个顶角处;晶胞中含不只一个格点时称为复杂格子,其格点除了位于晶胞的八个顶角处外,还可以位于晶胞的体心(体心格子)、一对面的中心(底心格子)和所有面的中心(面心格子)。 密堆积和配位数-----晶体组成原子视为等径原子时所采取的最紧密堆积方式称为密堆积,晶体中只有六角密积与立方密积两种密堆积方式。晶体中每个原子周围的最近邻原子数称为配位数。由于晶格周期性限制,晶体中的配位数只能取:12,8,6、4、3(二维)和2(一维)。 晶列、晶向(指数)和等效晶列-----晶列是晶体结构中包括无数格点的直线,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要点 一、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原理 1.硫酸铜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可制得硫酸铜晶体。 2.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会打破原来的溶解平衡,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形式析出。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建筑起来。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析晶时,如果开始晶种很少,过剩的溶质都能集中在少数的晶种上,获得的晶体就越大。振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晶形还与降温快慢有关。 3.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制备小晶体。 烧杯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将大烧杯放

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比室温高出70℃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烧杯外壁围上棉花保温(或放在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温度高出20-30度为宜) 2.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晶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人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晶种为菱形优先考虑,温度高出5-10度为宜,加入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 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要反复进行操作,获得形状完整的晶体的关键是控制实验条件。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2)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 (3)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4)晶种的选择是关键,要获得形状完整的晶种,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饱和溶液要静置,避免振动; (5)晶体的“成长”需要进行多次结晶,整个过程中在线上只留一粒晶体,多余的晶体要去掉,每次取出后要修改其外形,使其保持完整的(三斜晶系)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