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童话》优秀教案10

《沙滩上的童话》优秀教案10
《沙滩上的童话》优秀教案10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沙滩上的童话》人教部编版

10 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10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要求的生字,正确书写要求的字词。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词卡“商量、反驳、赞赏”田字格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课件:播放一组美丽的沙滩图片。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哪里?在沙滩上你最喜欢做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在这美丽的沙滩上,完成一项惊险、刺激的神秘任务。

【板书:沙滩上的童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第一组词语。指名读。读准这一组词语,你要提醒大家什么?(要把翘舌音读好)

读准多音字“量”。老师用词卡讲解量的本音,多音字组词。

3、课件:第二组词语。认识“轰”字的字形与意义。

4、识字游戏:沙滩上捡贝壳。沙滩上好多美丽的贝壳啊,只有读准字音的同学才能捡起哟,(前3个指名读,后面一起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学习“垒城堡”部分,书写“周围”

1、过渡:沙滩上不仅能捡贝壳还能做游戏呢。所以说——课件:第一段话,指读齐读。

2、课件:第二段话。一群小伙伴来到沙滩上,他们干了什么?指生先看图自己说,再指读三个动词词组。还可以说“插上……”

他们多能干啊,请同学再读第二段。夸讲夸讲他们。

3、这段话里有一个词“周围”要求我们会书写。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有哪里相似,哪里不同?

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课件示:里外协调,方方正正。

“周”是一个三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写得协调。

“围”是一个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生描一个写一个。

(二)学习“编故事”部分。

1、城堡建好了,故事才刚刚开始呢。不知道谁说了这样一句话。课件:对话第一句。

2、指名读。这位魔王可怕吗?哪个词告诉你的?“凶狠”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谁还能读得更可怕一点。(师:你的语气一下子让学得阴森、恐怖起来!)课件:想象画面

3、接着有人补充,课件:对话第二句。指读。“公主”被抢走了,你是什么心情啊?为了表达焦急的心情,你准备把哪个词语加重语气读?你来按自己的理解朗读。课件:读出感受

4、第三个小伙伴说,课件:对话第三句。此时,你觉得声音该大一些,还是小一些呢?为什么?请你再模仿一遍。【板书:公主被抢】

5、第四个小伙伴听到了,又补充一句。

第五个小伙伴继续补充: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请五个同学来把编故事的情景表演出来。

师:多么神奇的童话啊,转眼间我们变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小伙伴们怎样商量解救办法的呢?自己读9--11段,也试着相像画面,读出感受,还可以加点自己的动作。

(三)学习“攻城堡”。

小勇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哪三位同学来演小勇士?

1、问第一位小勇士:你害怕了吗?那就拍着自己的胸脯再读一次。

2、问第二位小勇士:你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再坚定地说一次。

师:像你们这样,说出自己的理由,反对别人的想法。这就是“反驳”

3、问第三位小勇士:你得意吗?因为你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读“反驳——赞赏”今天我们积累了一对反义词。

4、课件:12、13、14段。【板书:攻打城堡】

伟大的行动开始了,指导一生读12-14段,老师和同学一起做动作。趴--挖--抬--欢呼

5、你会欢呼什么?课件:第17段。如果我省略几个字,意思一样但你再读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反复出现,更能表达出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全班一齐读。【板书:找到公主】

6、原来孩子们已经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童话里,多么纯真的童心,多么快乐的生活啊!

四、编故事

孩子们在建城堡的过程中,你一言我一语就编织了一个奇幻的童话,但这个故事并不完整,老师帮你一个开头,你能把童话故事完整的讲一讲吗?用上今天学过的词语会表达得更好!

五、拓展阅读

课件:金波童话集《沙滩上的童话》师朗读寄语:《种下童话的种子》(播放音乐至下课)

课下,请同学们编织属于自己的童话,让童话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板书设计: 10沙滩上的童话

公主被抢

攻打城堡

找到公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沙滩上的童话|人教部编版

10《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孩子们的童话尽显人性之美丽。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已识记积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见内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美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送给大家两个字,板书:童话。同学们喜欢童话吗?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1、看课件出示视频,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练习说话:――――是我

们快乐的天地。

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

3、我们在沙滩上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请大家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相关的句子。抓住动词理解。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组合作,请同学们自由读3-19自然段思考:看看“我们”是怎样编织童话的?并用笔画出来。

5、出示第一次对话,指导朗读。(用讨厌、生气、着急的语气读)。用不同的方式朗读。

6、城堡里的魔王抢走了公主,“我们”应该怎样去营救呢?(①出示相关的语句指导朗读,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②理解“商量”、“反驳”的意思,从“商量”这个词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读出“反驳”的语气。)

7、“我们”最后救出公主了吗?怎样救的?

①找出相关句子,抓住“四面八方、挖呀、挖呀”等词去理解。

②通过学生表演理解“四面八方”这个词语的意思。

8、我们救出公主的的心情怎样?课件出示:“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导学生用高兴、激动、兴奋的语气读。

三、品读感悟,升华主题。

1、在我们编织的童话里,公主是谁?

2、指导朗读: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我抱住了妈妈。

3、为什么我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

4、品读童年的句子,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编一个童话故事?下节课,我们一齐来交流,并展出优秀的作品。

板书:

10、沙滩上的童话

建造沙滩城堡

编织童话故事无忧无虑

营救公主忘记现实

快乐幸福

教学反思:

《沙滩上的童话》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童趣。这节课,我感觉上得比较轻松,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学习本课后,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读、说结合,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读和说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读和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地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产生共鸣,比如:让学生带着“讨厌、生气、着急”的语气读对话。

2、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因为文中描写了几个孩子一起游戏,为了便于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法,营造了与文中的相似情境。而这样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3、利用课堂的有限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我结合课后的写话练习,让学生编写童话。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4、如果在课堂上多让学生有感悟地说,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间会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三)10沙滩上的童话人教(部

编版)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沙滩上的童话》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名为童话,实则是一篇洋溢着快乐与温情的儿童故事,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筑城堡、编织童话的有趣场景。

本文共1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点明海边的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第2自然段展现的是孩子们沙滩上垒筑城堡的快乐,而3-19自然段具体再现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快乐。“垒筑城堡”的快乐直接激发了孩子们“编织童话”的灵感,在一个孩子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有趣的童话就在孩子们的对话中“编织”而成。孩子们口中的童话情节简单却扣人心弦:魔王困住公主(3-6自然段)——勇士攻打城堡(7-14自然段)——公主得到解救(15-19自然段)。情节的发展,显现童心童趣。孩子们的童话语言简短却饱含情感,恰恰道出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和投入的状态。及至最后,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编织童话的快乐中,甚至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如果说“垒筑城堡”的快乐是属于感官的快乐,而这种编织童话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这些快乐共同丰富诠释了“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这一中心主旨。

课文插图以大海、沙滩为背景,呈现了孩子们堆垒城堡、编织童话的快乐场景:湛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孩子们垒起一座高高的城堡。他们围观在城堡周围,有的咧着嘴,拿着铲,远远地欣赏着城堡。有的跪坐在城堡下方,指点着塔楼的动静,似乎讲述着城堡的秘密;还有个

小男孩跪在城堡的正前方,双臂举起,似乎在欢呼自己的杰作。整幅插图人物形象真实生动,营造了明快欢乐的氛围。

学情分析:

从生活经验看,孩子们喜欢沙滩。因为在沙滩上他们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尽情玩耍,堆城堡、筑围墙、挖地道……这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过的经历。可是在沙滩上以城堡为蓝本编织童话故事却是少有的、更有智慧含量的游戏。立足生活经验、调动好奇心理,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学习能力看,学生对“故事”有一定的储备和方法基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很多故事,对很多故事角色和情节耳熟能详。同时经过一年级的结合插图讲故事到二年级上学期根据关键词语、句子的情节提示讲故事的训练,学生对“故事”并不陌生。本课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编故事”不同于“讲故事”,减少了对图片词句、事实经验等线索的依托,以想象为支撑,增加了故事的开放性和趣味性。本单元前期,学生已经进行了“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尝试,所以本次“编故事”既是对以往“讲故事”的一个提升,也是对本单元“想象”要素的一个巩固和实践。

从朗读能力看,学生已经掌握分角色朗读、按照不同句式进行朗读的方法。以此为基础,通过抓关键词、体会人物情感,读好本课三组对话,进行语言拓展训练,是学生能力所及的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编织童话的过程,感受创造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畅聊,想象入文

(一)图片激趣

1.课件出示沙滩图。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最想在那儿干啥?

2.学生反馈。

(二)畅聊童话

1.抛出话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都读过哪些童话?

2.师生对话聊天。

(三)揭示课题,引导想象

1.齐读课题。

2.沙滩和童话在一起,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呢?

学生想象交流。

二、初读感知,快乐识字

过渡:你们想象的画面非常有趣,课文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呢?(一)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二)师生交流,整合识字

过渡:沙滩上的游戏,怎么能少了城堡呢?

借助插图认读字词

1.指名认读,“干”若有错误,相机正音。

2.分组合作读短语。

借助想象认读字词

1.指名读,注意“狠”的前鼻音。

2.边读边想象魔王、公主、勇士是怎样的。

3.分角色读短语。

(三)借助场景认读字词

过渡:魔王、公主、勇士相遇了,注定就有一场较量,得赶紧想办法商量。刚才老师说的话中有一组多音字呢!

1.指导多音字“量”。

“量”这个字本身读二声,但在“商量”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请同学们在第7自然段中找到这个词,用横线标注出来。(师巡视)我们还学过它的另外一种读音,你还记得吗?

2.借助词意理解,指名读字词。

凡事一起商议,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就是“商量”。“商量”过程中就会有人补充、有人同意赞赏,有人反驳呢!

3.学生合读词语。

借助字理认读字词

1.指名读字词。由“轰”发散到拟声词“轰隆隆”,简单解读“轰炸”。

2.男女生分读词语:“驾驶”、“轰炸”。

3.全班齐读词语:“合力”。

借助生活认读生字

1.你在哪里见过“药”、“记”这两个字?

2.学生联系生活交流,并认读。

3.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沙滩上的童话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再读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2.师生交流,梳理内容。

课件逐句生成出现——我们在沙滩上垒起城堡,编织了童话故事:城堡里住着一个魔王,抢走了公主,我们成了勇士,想办法,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

四、精读课文,体验垒筑城堡之乐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2.情境引读:

师述:垒起城堡、编织童话,那该是多么快乐呀!

学生接读: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3.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课件出示沙滩嬉戏画面。孩子们已等不及动手垒城堡呢!

1.默读第2自然段,圈出孩子们垒城堡时表示动作的词语。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学生反馈表示动作的词语:“垒起、筑起、插上”并动作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勾画“沙滩城堡”简笔画。

3.借助简笔画指导朗读。

4.引导发现句子“首尾相连”的表达特点。

(1)观察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城堡”“围墙”标红。教师小结:首尾相连的短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垒筑城堡的游戏更有意思。我们一起合作读。

(3)师生合作读:

教师读:在沙滩上——学生接读:我们垒起城堡。

教师读:城堡周围筑起围墙——学生接读: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那就是我们的树。

5.联系上文,回扣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读。

教师读:多么快乐呀!难怪——学生接读: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2)全班接读第1自然段。

(三)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回扣快乐

五、凝神静气,快乐写字

过渡:今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垒筑城堡,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现在我们也来快乐写字吧。

(一)复习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所有生字:周、围、句、补、充、药、合、死、记。

学生齐读。

(二)观察辨析字形

1.说结构。

师: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反馈。课件按生字结构列为四排。

教师小结:“周、句、死”是半包围结构,“围”是全包围结构,“补、记”是左右结构,“充、药、合”是上下结构的字。今天,我们一起学写三个半包围和一个全包围的字。

2.说比例。

课件出示“周、句、死、围”。内外两部分怎么写才会好看呢?

指名反馈并小结:“周、句、死”都是半包围结构,“周”是三包围,“句”是右上包围,“死”是左上包围;“围”全包围的生字,这四个字的外围部分都要为里面的部件提供足够空间。

3.说关键笔画。

师:我们来看看这四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指名反馈、教师指导:“周”先外后内,里面上部是个“土”;“围”里面的横划长短不一,间隔均匀,竖划压竖中线。“死”的竖弯钩压竖中线。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周、死、围”,再次提示关注结构比例和关键笔画的书写。

2.学生临写一个描摹两个。教师巡查,提示姿势。

3.同屏投影,点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沙滩贝壳图。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海边的沙滩。沙滩上有孩子们垒筑的城堡,还有数不清的贝壳呢!告诉你们:每个贝壳里都藏着一个词语,读对了,这个贝壳就被我们捡到啦!

(一)“捡贝壳”游戏复习生词

城堡堡垒凶狠凶恶攻打进攻

火药炸药赞赏赞美合力合作

(二)回顾1-2自然段

过渡: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还在沙滩上垒筑城堡呢!

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品读编织童话之乐

过渡: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还在沙滩上编织童话呢!

(一)自由朗读,抓住“编织”,体会编织童话的趣味

1.学生自由读3-19自然段,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2.师生交流,理解“编织”,梳理故事。

(1)课件“编织”标红,理解“编织”本义。

编织:把细长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如:编织花篮、编织草帽、编织凉席……课件出示花篮、草席、凉席图片。

(2)理解“编织童话”。

编织童话:我们在编织什么呢?(童话)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句我一句,是在“编织童话”呢!

(二)默读,体会童话内容的趣味

1.默读3-19自然段,勾画我们编织的童话的内容,相机反馈。

2.课件出示童话内容。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3.指名读,初步体会编织童话情节发展的趣味。

(三)学习3-6自然段,趣话故事起因

过渡:多有意思的童话呀!怎么编出来的?

1.自由读3-6自然段,沙滩上的孩子们怎样编故事的?

师生交流,探究故事源头,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3-5自然段):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有人接着补充:“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第三个小伙伴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2.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凶狠”,凸显第一个孩子的创意。

(1)课件标红第3自然段,指名读。

(2)出示“凶狠的魔王”词卡,引导学生想象“凶狠的魔王”的样子。

(3)教师小结:凶狠的魔王外表可怕、行为凶残。指名读词组。

(4)男女生分别读第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引导评价:多有意思的第一句话!多么重要的第一句话!它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有了它,才会有后来的故事!

(6)齐读第3自然段。

3. 学习第4-5自然段,体会“危险”,凸显两名孩子渲染作用。

过渡:美丽的公主落入凶狠的魔王手里,会怎么样?

(1)学生反馈,情境理解“补充”。

将未完的故事接着往下编,这就是()。学生接答:补充。

(2)课件标红第4-5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并反馈“公主的危险处境。”

(3)抓关键词“抢”、“哭”和标点符号“!”

课件标红两个“!”。请大家关注这两个词还有这个感叹号,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愤怒和焦急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4)教师引导评价:大家一下子紧张起来,恨不得马上去解救公主。看来,这两个孩子的补充真精彩,童话故事更让人期待了!

4.整体梳理3-6自然段,小结“编织”过程。

(1)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3-5自然段)。

(2)小结:三个人三句话,第一个孩子有创意开了头,第二三个孩子补充故事营造气氛,有趣的童话就是这样开始编织的。

(3)课件出示第3-6自然段,全班齐读。

(四)研习7-14自然段,趣话故事发展

1.自读7-14自然段,故事后来怎么样?

师生交流,相机指导。

2.学习第7-8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自由读。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2)抓住“魔窟”、“勇士”,体会孩子们成为“勇士”的勇敢和自豪。

请大家读读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读句子。

小结:是啊,我们已经进入故事,成为“勇士”,要攻打“魔窟”救出公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教师读: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学生接读:一座魔窟。

教师读:我们也成了——学生接读:攻打魔窟的勇士。教师读:我们——学生接读: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4)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商量”。

师: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你和同学会怎么商量?

学生反馈,教师小结:遇事大家一起讨论对策,就是“一起商量”。

出示词卡“一起商量”,指名读、齐读词语。

3.学习9-11自然段。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优秀教案设计附课内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教学方法: 文本研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 ,逆“圣听” ,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 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 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 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b5E2RGbCAP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解题 1、历史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 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 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 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 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 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 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p1EanqFDPw 2、谏:规劝、劝戒;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3、作者介绍: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是唐 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 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 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DXDiTa9E3d 三.研习课文一、二段 朗读指导: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 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RTCrpUDGiT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 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5PCzVD7HxA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 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jLBHrnAILg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1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 道 义是治国之本;第2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 思”及意义。 xHAQX74J0X

沙滩上的童话教案

4 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词语积累6个,抄写1句句子。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沙滩上城堡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4 激发学生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建议: 1 本文是一篇洋溢着的欢乐,洋溢着温情的童年故事。故事描述了小伙伴们在沙滩上堆城堡,玩游戏的情景。语言亲切、自然、质朴,较适合朗读。 2 课文有4个生字。其中3个字是上下结构,3个字是土字底或提土旁,因此在自学和教学生字时,可以帮助学生找找字形规律。 3 本文较适合进行朗读训练。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尝试分角色朗读。指导时注意,小朋友的对话是“你一句,我一句”,是在“商量着怎样攻下那城堡”。所以朗读时,尽量避免拿腔拿调的读,要读得自然些。 4 课后练习要抄写的句子,先要指导学生朗读并能积累。朗读中注意处理好3个“欢呼”的读法,不必读得过于强调,只要读出当时那种欢乐的气氛即可。 5 课后练习“想一想”,需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要根据课文内容想像城堡的样子,再根据孩子们的对话,想像一下这个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6 课后练习“说一说”,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这个沙滩上的童话。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方面的童话故事,以积累语言素材,把“说”落到实处,真正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4、沙滩上的童话 闵行区实验小学康善芳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抄写1句句子。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沙滩上城堡和城堡里发生的故事。 4 激发学生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出示沙滩图,练习说话。 1、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想在那儿干什么? 2、小结、过渡:这片沙滩确实太迷人了,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学后也来到了这儿,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二)出示孩子垒城堡图及课文第3节。 1、看图,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3、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出示词语:垒城堡,学习生字“垒”、“堡”,查字典理解“垒”的意思。 5、交流 6、齐读句子,边读边思考:孩子们垒了一座怎样的城堡? 7、想象说话:(指名说、同桌互说) 在沙滩上,孩子们垒起了一座()的城堡,城堡外面(),城堡里面()。 8、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出示课题。 9、过渡:想知道这个童话故事的内容吗?请听课文录音。 二、学习课文 (一)听课文录音,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二)指名回答,板书:救公主 (三)自读课文,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去救公主? (四)根据回答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气愤、焦急的语气:(自由读、小组分角色读)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这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五)我们想了什么办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关内容引读: 师:在我们编织的童话中,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们也成了……我们又在商量着……一个伙伴说……我说……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挖呀,挖呀,终于……我把手……,就……。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合与分 10的组成和分解》优质课教案_30

《10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 冀教版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解了10以内的数后,学习了9以前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新知,复习旧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从生活出发体验数学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摆一摆、涂一涂的过程中,感受10的组成,并熟练掌握10的组成。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到10的组成。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表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又指出——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数学知识《10的组成》的学习,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学会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 学情简介: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不久,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多,学数学的方法可以说是没有,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是最紧要的。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动手摆一摆、涂一涂,让学生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2.背景介绍

21《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最新)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用法 3.掌握“以”“所”“哉”等虚词的用法 4.领会突出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语言形象,说理有力的特点 5.背诵课文,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对比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排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串讲—诵读—练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解题;介绍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分析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解题: 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 2.作者与作品: 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唐太宗曾赐手诏,赞魏征道:“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3.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各哦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二.通读全文,初步预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闻求木之长(chang,生长)者 B 必浚(jun,疏通,深挖)其泉源 C 盖在殷(yin,深)优 D 虑壅(yong,堵塞) E 则思正身已黜(chu,罢免)恶

10.沙滩上的童话(教案+反思)

10.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等16个生字,会写“周、围”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读懂课文内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 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沙滩吗?会在沙滩上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沙滩上的童话》,看看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在沙滩上做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自由认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由认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2)指名读词,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3)开火车抽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从词中再抽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3.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 4.指名逐段开火车读课文。 5.集体评议,纠正错误。 三、整体感知,描述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分组讨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指导反馈,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4.教师总结: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在沙滩上,我们用沙子垒起城堡,筑起围墙,插上树枝,开始编织勇士攻打魔窟,解救美丽的公主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生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说一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4.教师重点指导:“补”的左边不能写成“礻”。 5.学生独立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抽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孩子们是怎样在沙滩上编织童话的。 二、想象情景,体会玩耍的快乐 1.自由读课文,想想“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 (1)小组内讨论。 (2)初步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勇士救公主的童话故事。 2.垒城堡。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我们”是怎样垒城堡的呢?画出表示动作的词句。 (2)指名读,表演读,读好表示垒城堡动作的词句,突出快乐的情绪。 3.编故事。 (1)指名读第3~6自然段,思考:“我们”在玩游戏时做了什么?(编故事) (2)师生分角色读第3~6自然段。相机指导朗读,指导读好感叹号。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童话故事,顺势在语境中理解“补充”。 4.攻城堡。 (1)出示: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重点指导,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联想理解“魔窟”。) (2)出示第9、10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指导“反驳”。 ①出示第9~11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思考:这三个小朋友都互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这叫作什么呢? ②出示第8自然段,“商量”标红,师总结:原来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叫作商量呀!那我们也试着读出商量的语气吧! 过渡:“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思考:“我们”是怎样挖地道的呢?勾画相关词语。 ③学生交流,表演挖地道的动作,体会玩耍的快乐。 ④师生配合读第11~13自然段。 5.救公主。 自由朗读第14~19自然段,思考:“我们”救出的公主在哪儿呢? 6.教师总结:孩子们还在继续编着他们的童话呢,天色已经晚了,妈妈也许早就在他们身后了,可是看见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编的童话如此有趣,真心不忍打搅他们。而当孩子们回头看到了温柔的妈妈,怎么会不把她当作美丽的公主呢?也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妈妈就是公主。 三、布置作业 1.向爸爸妈妈讲述沙滩上的童话故事,或是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可以用课后练习中的开头和提供的词语。 2.找一片沙地,和伙伴们一起编个沙滩上的童话故事。 [教学板书] 10沙滩上的童话 沙滩上的童话城堡——魔窟 我们——勇士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合与分 10的组成和分解》优质课教案_13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10的分与合,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在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有序思维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内装10个圆片的盒子,让学生从中任意取走若干个圆片,教师不用看,就能正确报出学生拿走的圆片个数。 2.鼓励学生发现老师猜数的“窍门”,并适时引入新课。 [说明:这一环节,教师应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就能吸引住学生。]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动手分圆片。要求学生拿出10个圆片,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分成两堆。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针对操作情况适当给予展示。 [说明:教师应及时评点,让学生体会到这样“无序”地分,效果不好。] 2.动手涂算珠。 (1)激励学生先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再自由讨论怎样“有序”地涂,然后独立动手涂一涂。 (2)写一写,说一说,读一读。 引导学生把10的组成情况写下来。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最后集体读一读。 (3)快速抢答。 如,老师报出10分成9和1,学生马上回答出10分成1和9,并适时补充板书。 [说明:如何“有序”地掌握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关系,在语言上要以鼓励、表扬为主。] 三、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说明: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在这一环节,利用课件设计闯关的游戏,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关:“芝麻开门”。 通过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完成闯关任务。 第二关:“快乐搭档”。 同桌合作,完成拍手游戏。(如,生1:我拍3,生2:我拍7,合:3和7合成10) 第三关:“学唱儿歌,谁最棒”。 通过竞赛的方式,学唱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说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表演。] 第四关:“商店购物,你能行”。 课件呈现几种不同的玩具,标价1~9元。提出问题:如果你用10元钱,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后,还剩多少元钱? [说明: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评价,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沙滩上的童话教案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字里行间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生活,敢于挑战。 2、增进孩子对文章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体会文字的美。 教学重点 1、了解孩子们所编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并试着用连贯的语句说一说。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编织”导入抓文眼 1、直接板书:编织。指名读,正音。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蜘蛛会编织什么?你的妈妈呢?归纳:哦,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了,“编织”两个字都是“纟”(偏旁加红),是因为蛛网和毛衣都是用长长的丝线编织而成的。 2、教学“编织”两字,说说去了“纟”,右边的字认识吗?并在教学中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是形声字。 3、指导写字。老师边引导边范写,在指导中让学生明白左右结构的字要写成左窄右宽。 4、学生按要求练写。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有趣的课文,文中的小朋友也会编织,他们会编织什么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初读感知理文路 1、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反馈。(板书:沙滩上的童话)指名读课题。 2、沙滩上也能编织童话,多有趣啊!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地去读读它,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同学,也可以查查工具书,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学生再一次读课文后,老师提问:还有没有哪些字词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师生共同解决。 4、出示一组词语:相约垒起城堡补充魔窟轰塌赞赏 (1)谁来展示一下(2)开火车读(3)齐读展示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这么多词语学会了,现在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再一次轻轻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孩子们是怎样编织童话故事呢?把你的理解在书上划一划。 三、品读感悟识童趣 (一)垒城堡 1、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 2、同桌之间先交流交流,向同桌读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3、学生自由反馈,适时板书:垒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0 沙滩上的童话(教案)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凶狠”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体会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会认16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9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题目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题目:沙滩上的童话。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 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 狠:大灰狼的尖牙没有了,看它还怎么凶狠起来。 堡、补、攻、驾、记是形声字。 读准“驾”,三拼音节。

4.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朗读指导:课文中快乐、焦急、兴奋、忘我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在读到凶恶的魔王时,心里满怀愤怒,读得咬牙切齿。而读到大家欢呼胜利的时候,读得手舞足蹈。跟随课文的情节,适时改变自己的情绪。 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 3.同桌之间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另一名同学夸夸好在哪里。 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段?你最喜欢读哪一段?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四、实践作业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式独立解决生字问题,如采取同桌自读的方式来检查自读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能有效提高认读质量。 学生交流读后感受。试着让学生说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学生可能回答出几种答案:孩子们在沙滩上建造城堡、孩子们变成勇士救公主等。教师可以通过适时板书和语言上的指导,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2.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快乐天地”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天地”。)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喜欢的感情。

最新整理《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以下就是精心推荐《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

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

10沙滩上的童话 妙析教材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故事,与孩子的生活贴近,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沙滩上垒起一座城堡,然后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城堡里住着一个凶恶的魔王,抢走了美丽的公主……最后,这群孩子成为攻打城堡的勇士,他们炸死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故事一方面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缤纷的童年生活,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一种人间的善良、温情与正义。在孩子们的童话中,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尽显人性之美。 学情分析: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这篇课文的词语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积累。学生在学习本课生字时,易多写或漏写笔画,教师需要重点讲述容易混淆的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及阅读习惯。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更喜欢情节性较强的故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体验情感。 教学建议: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应加强朗读,在读中了解故事内容,重点抓住他们如何攻下城堡的对话。可以分角色朗读,还可以依照他们的样子找堆沙土玩一玩,体会他们对善良、美丽的公主的喜爱和对魔王的痛恨之情,以及他们勇于面对丑恶势力的精神和他们对妈妈的无限喜爱之情。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了解课文内容。 4.能根据所给的开头编故事。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感受语言之美。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重点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3.根据所给的开头编故事。 4.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8到10的分与合练习课

8~10的分与合练习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练习四第l~7题,思考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与合,巩固8~10的分与合,能比较熟练地说出它们的分与合,并能任意说出这些数的分或合。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以及有序认识事物和记忆的方法,体会有条理、有序思考的作用。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分与合的结构,在成功练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真写数、一丝不苟的作业习惯。 三、教学准备 根据习题内容准备l~9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谈话:小朋友,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8~10的分与合,大家对这些内容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8~10的分与合,看小朋友掌握得怎样,好吗?(板书课题) 二、内容整理 1.做练习四第1题。 (1)情境导人:瞧,谁来了?(课件显示小兔欢欢)小兔欢欢正打算用盘子装蘑菇呢!(出示8个蘑菇和2个盘子,说明要把8个蘑菇分在2个盘里,可以怎样分?) 请你用圆片代替8个蘑菇,有序地分一分,一边分一边有条理地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操作分8个圆片。 交流:8个蘑菇是怎样放在2个盘子里的?谁来一边分一边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指名演示并说明,教师注意学生是否有序地分,有条理地说)。 追问:能根据有联系的两种分法,一组一组地、有序地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谁能看着8个蘑菇,一组一组地、有序地说一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让学生集体看图直接按顺序说8的分与合。 (2)9个蘑菇怎样放?你们还能像刚才那样有序地一边分一边说吗? 请同桌左边学生一边分一边说,右边学生一边看一边听。 同桌学生看圆片按顺序互相说一说9的分与合。 提问:你能根据有联系的两种分法,一组一组地有序地说说9的分与合吗?试试看。 追问:怎样记9的分与合又清楚又方便? (3)指出:现在我们知道了,像上面这样有序地分一分,就能一个不落地说出8和9所有的分与合。所以,我们可以有序地一组一组地记住它们的分与合。 让学生按顺序一组一组地集体背诵8、9的分与合。 2.做练习四第2题。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讲课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 课前导学:《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文学常识:魏征(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谏大夫,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整: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 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是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浅显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开篇后,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政治意图。作者使用的言辞尖锐,用反激法去激发对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举的比喻和叙说的是连自己这样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况英明圣哲的皇帝。然后作者很明确地向唐太宗指出,做为一国之主的帝王,身负重任,就要在安乐时想到危难,尽量避免奢侈,要提倡节俭。不然的话就会做出象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愚蠢事。这里,在文章结构上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 紧接着作者向唐太宗指明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始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善始善终的就不多了。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作者同时明确地告诫唐太宗,不要危难忧患时诚心待人,而成功后就放纵,傲慢待人。并指明,对人以诚相待,仇敌也团结成为一个整体;傲慢待人,即使是亲人也会众叛亲离。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他们,会造成他们与你貌合神离,表面十分顺服而实际上却十分怨恨。作者这里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并再次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 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 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 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多用比喻说理的手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 的风格特征。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 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 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背景。 2.疏通文句句意。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因为忠臣批“龙鳞”,逆“圣听”讽谏帝王确为不易之事。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就是千古明证 与教训。然而,唐代谏臣魏征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 没有招来杀身之祸,相反却得到了唐太宗的称赞“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 等弦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在千古传诵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找找答案吧! 二、解题 1.文体简介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 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 2.背景介绍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 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 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 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 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 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 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字词及文言现象。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学习本文运用的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居安思危”,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敢于进逆耳之善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①援引和设喻的论证方法;②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本文的理论结构。 (二)难点:①援引内容的理解;②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③“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的把握。 (三)解决办法:①讲读结合;②结合史实和现实,讲清道理。 学生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 2.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3.探讨“十思”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4.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课文分析 一、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贡献,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他在《隋书·文学传》序中,对汉魏至隋的文风作了概括的评论,崇尚质朴纯正,反对浮靡轻巧,视梁陈以来的宫体、骈俪一类作品为“亡国之音”,反映了他的文学观点。他的谏议政论文,颇传名篇。贞观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太宗书于屏风之上,这类文章,虽用偶句,但词旨剀切,气势雄骏,无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现出由骈入散的倾向。后来刘知几的论文、陆贽和欧阳修、苏轼等人的献纳、奏议之文,都受到他的影响。诗多颂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怀》一篇,意气慷慨,语言劲健,在初唐诗歌中不失为格调较高的作品。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俱著录《魏征集》20卷,已佚。《全唐文》存其文3卷,30多篇。《全唐诗》存其诗1卷,30多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