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的通知

各二级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学校八届二次教代会“以创建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转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神,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结合我校“一高一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现将有关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做进一步的明确要求,请各教学单位对照相应模式,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有关课程中进行试点,以利于进一步推广考试改革。

一、考核内容的改革

应增加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增加知识能力体系的考核,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增加论文、作业、课堂表现及参考书阅读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课堂

表现及参考阅读等在成绩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

在进行考试改革的同时,要注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考核方式,都应严格制定考核标准,做好成绩评定的记录,保留实证材料,为今后的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选取相应课程,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扎扎实实的推进考试改革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的转型和科技大学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务处

2012年3月13日

附:黑龙江科技学院关于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意见

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

黑龙江科技学院

关于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意见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总结过去考试方法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讨,现就我校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原则

1、考试方法改革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2、积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制度。通过三个转变,即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考核的综合化转变,成绩评定向科学化转变,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3、考试方法改革要遵循教学规律并符合学校的实际,要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合适的考试方法。

二、考试模式分类

各二级院(系、部)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可选择闭卷、开卷、答辩、口试、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项目设计、小论文、调查报告、实践操作等不同形式,或采用上述方法的部分组合。主要考试模式范例如下:

1、“平时+期中+期末”模式

平时成绩占1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60%。这

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

2、“笔试+项目设计”模式

笔试占60%,设计占4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带有工程设计性质的课程(课程设计单独设课除外),如《××原理》、《×××设计(原理)》等。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的项目设计,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平时+上机考试+笔试”模式

平时成绩占20%、上机考试占30%、笔试占5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等。通过上机考试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熟练运用语言编制和调试程序的教学目的。

4、“笔试+课程论文+答辩”或“口试+笔试”模式

笔试占60%,课程论文和答辩占4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由于这类课程综合性较强,许多问题又没有标准答案,利用这种考试模式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利用图书资料、校园网、光盘检索等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

5、“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讲析”模式

平时成绩占25%、作品设计占50%、方案讲析占25%。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艺术类课程等。采用这种考试方法不仅通过作品质量考核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方案讲析考核学生设计思想。

6、“大作业(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笔试”考试方法。

大作业(课程论文)占50%,笔试占50%。有些课程不太适合给出作业,作为替代,可以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两课”及文科类课程等。

7、“文献综述(读书报告)+笔试”模式

文献综述(读书报告)占40%,笔试占60%。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综述类课程等。

8、“平时+结课考核”模式

平时成绩不少于50%。平时主要包括上课出勤、作业、小测验等,小测验能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也是一种间接点名形式,同时使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结课考核可随堂进行,由教师自行组织。这种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考查课。

三、管理

为保证考试严肃性、科学性,凡课程考试模式和以往不同,各二级院(系、部)均应进行考试方法改革方案申报。各二级院(系、部)在每学期开学第三周申报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方案,内容包括:改变考试方法的目的,新考试方法的优点,考核方法、要求及详细评分标准,具体实施方案。各二级院(系、部)审核通过后于第四周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审批并备案后执行。考试方式、成绩评定方法应在教学大纲中注明,并在授课前由主讲教师向学生宣布。

四、有关要求

1、考试方法改革本着充分论证,选择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不能一轰而上和追求形式。各教学部门可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着手,运用多种方式,扩大考试改革范围,各二级院(系、部)每学期每个专业可重点推出几门作为考试方法改革的试点。

2、公共基础课考核实施过程中,教务处要统一组织期中和期末的考试工作,采用闭卷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试题库。各二级院(系、部)要建立平时成绩考核的方案,教师要依据方案严格管理、详细考核。

3、上机考试课程要建立计算机考试系统,研制开发以大型题库为基础,融练习、测试和考试于一体的考试系统。

4、同一课程同一教学对象要实行统一的考试方法。

5、对考试改革的课程,教务处、各二级院(系、部)进行实时跟踪管理、评价与总结,以便推广。

6、建立考试改革激励机制,学校将每年对课程考试改革进行评奖,优秀成果视为校教改成果,可直接参与校教学成果评奖。

7、实施考试改革是深化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科学地掌握好课程各环节的评价标准,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8、本指导意见作为全校考试方法改革的原则性要求,各教学部门可根据本部门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9、本意见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

2009年11月9日

附件:

黑龙江科技学院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申报表

注:此表一式三份,任课教师、开课学院、校考试科各存一份。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贵州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 我省从2010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结合《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教育公平。 (二)坚持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三)坚持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四)坚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二、高考科类和科目设置 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史、理工、体育、艺术。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的考生还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 报考外语、外贸类院校及英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考试。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高考总分750分。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文、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各300分。 2013年、2014年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3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12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35除以12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15分,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分值为30分试卷,按考生卷面成绩乘以15除以30记入考生英语科成绩。 2015年及以后英语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30分。 英语听力在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听力部分中进行,考生可在高中第三学年第一学期9月和第二学期3月参加听力考试,若考生参加两次考试,以考生最高成绩记入高考英语科目成绩。 其他外语语种(含听力)考试按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规定执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四、命题及考试范围 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高考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语文等9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考试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见附件)。 五、招生录取

(完整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系别: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 一、设课目的: 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组织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连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熟悉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掌握连锁经营的模式、主要业态和组织结构设计,在案例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为以后连锁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连锁企业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业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连锁经营模式的优点,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 三、改革前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但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机械的记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 、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不强。 、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不足。 、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考核内容:连锁经营管理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分析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力。 、评分标准: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调查和综合测试三部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后附的考核标准分解; 、考核方法: ⑴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在平时 授课过程中逐日、分项、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测评。 ⑵实践调查内容是连锁企业主要特点、基本模式和业态特点的调查;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核方式多样,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及考试构成。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实训成绩30%,考试成绩40%。 (1)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分三部分内容: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态度主要是对学生的考勤情况及其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实验操作成绩是指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操作规范程度、对实验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和对实验内容的熟悉程度的评价;实验报告成绩是对学生撰写的文档准确性、规范性的评价。这三部分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如下: 实验态度 10% 实验操作 20% 实验报告 10% (2)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分两部分内容:期末实验抽考、设计作品评测。 期末实验抽考是在期末对每位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选择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考试,考试内容从平时实验中选取;学生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设计实验电路模块、制板、焊接并调试,在期末对各组设计作品进行评测,评测小组成员由教师和各小组负责人组成。这两部分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如下: 期末实验抽考 30% 设计作品评测 30% 改革单一的闭卷考试考核方法,树立全面的考试观。 改革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传统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为重点,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考核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在考核

内容的选择上,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操作、设计等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在评判学生学业成绩上,可采用百分制、五分制、两级评分等多种评分方法。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考核办法 根据不同职业情景的实训要求,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分的办法。根据每次实训的成绩积分,得出最后成绩。 (二)评分标准 共五部分综合评价,各分为五个等级,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具体要求如下: 1、文档分(40%) 各类文档的完整、清楚、条理、字迹、录入速度等。 优——各类文档格式正确、结构完整、内容明确具体、主题突出、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在规定时限内快速完成,打印装订规范美观、完全符合要求。 良——格式正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及时完成、打印规范。 中——格式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备、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按时完成、打印规范。 及格——格式基本正确、结构基本完备、内容基本符合要求、按时完成、打印规范。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doc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1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对象:**班 《操作系统》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描述了对物理计算机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管理和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是******专业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

的认识,学好该课程,对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偏重理论,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考查,不能达到最终的考核目的。因此,有必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门课程往年实际教学情况,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特制定《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三、基本思路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四部分。 四、基本方案与实施细则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即总成绩由以上四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70分,占70%;实验报告成绩15分,占15%;平时考勤5分,占5%;作业10分,占10%。 1、期末考试(满分70分) 占总成绩的70%。本部分主要涵盖了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核心方法、原理及技术,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本部分的考核主要依据最终的期末考试试卷卷面成绩,共70分。 本部分成绩最终考核成绩低于35分者,本门课程以未通过计。 2、实验报告(满分15分)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规定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改革的规定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规定如下: 一、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与必要性,努力掌握所任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一本教材讲到底的照本宣科模式,促使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办法等进行全面改革,以确立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二、开展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任课教师应当从一讲到底的模式下解脱出来,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任课教师应当有一半的课时至少有1次教师提问和1次学生回答问题,每门课程的课堂讨论不少于4课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和主动回答问题。 三、鼓励、引导和鞭策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指定参考书的数量和范围,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应当给学生指定适量的参考书和相关论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应当认真阅读学生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防止在写小论文时可能出现的抄袭、剽窃问题。 四、建立教师定期答疑制度。任课教师应适量安排用于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答疑的时间应当安排在学生无课的时间进行。有条件的要建立健全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五、设立教授论坛。每个学期每位教授、副教授都应当向全校学生作1场学术讲座。讲座题目自拟,到系办公室登记并报院科技处批准。系办公室在联系讲座场地和确定时间后向全系学生公布。讲座的内容必须反映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六、基本技能考核即平时成绩测定,重在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由任课教师主持和负责。主要根据学生质疑和发问的积极程度,主动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上交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和调研报告的质量,参加辩论式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和听讲座的积极程度以及期中考核成绩来确定。基本技能考核应当有根有据,有考核的题目和成绩评定记录,不得仅凭学生的出勤率而给成绩。

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考核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严肃考风考纪,促进学风建设,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校的考核工作在分管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制订有关规定,对考核的全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系部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考核形式 第三条 各专业凡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每学期教学任务完成时,都要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课程考核,原则上考试的科目不少于三分之二,考查的科目不超过三分之一。 第四条 课程考核可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调查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案例分析、实验操作、技能演示、艺术创作、表演等形式。 第五条 考核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全面考核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来确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保证真实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第三章 考核资格的审查 第六条 凡正常参加课程教学活动,并遵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在籍学生(或经学校办理进修、旁听手续的人员),均可参加课程考核。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参加课程考核的资格: (一)未选课者; (二)未完成规定的作业、实践环节或教师布置的其他学习任务者; (三)旷课时数超过该课程总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 (四)未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者; 对第(二)、(三)款的情形,教师应于考核周前两周将不具备考核资格的学生名单报各系教学秘书。 对第(四)款情形,由各系部负责人考核前两周报教务与科研管理处。 第八条 对不具备考核资格的学生,各系部要于上报前告知学生本人,确认无误后,再报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备案。 第九条 学生如对取消考核资格存在异议,应于接到通知后2个工作日内书面反映到相关系部。相关单位2天内认真核实后作出明确答复。 第十条 学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考核,需由本人在考核前提出缓考申请报告并附上有关证明,经所在系部领导批准后方可缓考,否则,按旷考处理。重考一般不办理缓考手续。缓考学生名单由相关系部于考前通知课程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在登录该生成绩时注明“缓考”字样。 第四章 笔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一条 试题由课程所在教研室组织命制。 第十二条 命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虑全面系统地考核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对象:**班 《操作系统》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描述了对物理计算机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管理和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是******专业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学好该课程,对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偏重理论,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考查,不能达到最终的考核目的。因此,有必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门课程往年实际教学情况,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特制定《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三、基本思路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四部分。 四、基本方案与实施细则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即总成绩由以上四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70分,占70%;实验报告成绩15分,占15%;平时考勤5分,占5%;作业10分,占10%。

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衡水学院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二00六年八月修订) 院政发〔2006〕34号 为了优化考风、学风,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河北省教育厅有关课程考核管理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考核的目的及作用 第一条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考核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督促学生更加注意学习的质量,同时起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双重检查作用。 第二条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性作用。教师通过考核内容和手段的改革以及科学的命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效果。 第三条通过考核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做出鉴定,考核的结果是学生毕业和评定学位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通过考核,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使教育及其管理部门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 第二章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五条考核工作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教务处统一组织,各系(部、室)具体实施。 (一)教务处职责: 1、负责制定考核的有关管理规定,统筹安排全院考核工作计划,审核协调各系(部、室)的考核安排; 2、对考前动员、命题和审题、考场管理、考试纪律、评卷、补考、成绩登统等进行督促和检查; 3、安排院级公共课程的考试时间和地点; 4、提出对在考试中违纪、作弊学生的处理意见,报学生处处理;提出因学习成绩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8e3736653.html,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 摘要:教育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以利对学生 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作者结合“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体会,从 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了四年的 实践,并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提出了从基础理论着手、拓展 知识传授口径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质量 1 前言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即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近年来,在全面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根据“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尝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现将所获得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种机制,考核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是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体现[3]。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与创新的能力[4]。 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4,5]。因此,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仅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2.1 传统的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来呈现,具有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和命题陈旧等弊端,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考试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考试目的功利化、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和形式单一化等,导致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因而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惟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7]。 囿于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本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动物生理学项目(2006-17)资助。

课程考核基本办法(2015-2016-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考核基本办法 一、课程考核构成及所占比重 二、期末考试题型和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期中考查说明 四、社会实践作业的具体要求。 五、平时成绩及加分情况说明 附件一:推荐阅读书目和纪录片及相关网站 附件二:课程学习推荐网站

一、课程考核构成及所占比重 二、期末考试题型和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期中考查说明 期中考查内容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等自行决定,因为考查是随堂进行所以没有补考机会。 四、社会实践作业的具体要求。 课外作业(社会调查报告或读书报告)纸质文本在第十四周之前以班级为单位上交给授课教师(超出规定时间上交降低起评分)。 调查报告排版、打印和装订要求:(1)封面(封面模板见下页,要求填好电子版后打印)。(2)调查报告排版要求:纸张A4,页面设置选择Microsoft word 的默认值,字体选择宋体,字号小四,行间距:1.25倍。(3)打印: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一)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分组进行,每组成员不多于6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当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协调完成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主题自选,凡是有关当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象、问题的社会调查都可以。特别提醒大家不要选择特别大的题目,如中国经济问题调查,这样的题目就完全超出了我们大学生的能力;调查主题的选择尽可能具体,可以选择大学生活中所能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用电习惯调查、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大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等等。 2.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①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数据的获得及数据处理方法(简要叙述即可);②调查报告正文(要求3000字以上),主要是关于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的分析、调查结论、针对调查所发现问题的对策、解决思路或建议。 (二)读书报告(或纪录片观后感)的有关要求 1、书目(或纪录片)选择范围参见推荐书目(附件一)。 2、读书报告(或纪录片观后感)主题选择积极向上,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否则降低起评分。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2010年秋季学期使用) 一、课程说明 “跨文化交际”是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统设课中开设在第三学期。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4.5个学分。 本课程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质量。 二、考核方案制订依据 考核改革方案的设计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以及本课程目前所使用的多种媒体教材为依据。这些教材包括:文字教材《跨文化交际》(顾曰国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跨文化交际导学》(杜亚琛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高级英语系列录像–视听指南》(诺尔曼?普里查德、刘黛琳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年出版)、录象教材《跨文化交际》,(诺尔曼?普里查德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社1999年出版发行。共4讲,每讲25分钟);以及《跨文化交际》个人助学版光盘和网络版光盘(徐琰设计并主要制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年出版)。 三、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二者均采用基于网络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终结性考试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考试系统”进行。 形成性考核旨在促进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终结性考试旨在检测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本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

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方案 系别:信息技术系 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软件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适用于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设课目的: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可视化的编程方法独立地开发和设计小型系统、并能够 进行相应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的对象、属性 和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中的数据类型、函数、控制结构的使用方法;熟悉窗体 定义及各种控件的使用,了解与数据库的连接。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开发实例使学生初 步具有独立的开发和设计、代码编写、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同时具备熟练地阅读、理 解他人程序的能力。同时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文档及相应规划书编写。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的对象、 属性和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中的数据类型、函数、控制结构的使用方法;熟悉窗 体定义及各种控件的使用,了解与数据库的连接。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开发实例使学生 初步具有独立的开发和设计、代码编写、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三、课程考试方案: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考核内容 见附录 、评分标准: ()平时成绩:(分) 上课的出勤情况、纪律情况、学习的态度。(分) 课后四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分) ()三次阶段上机操作考试。(占*分) ()期末上机综合题考试。(占分) 综合项目考核题目——医院出诊专家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工程文件(分) 模块的设计:(分) 工程启动对象的设置(分)

登录窗体的设计及实现:(分) 主窗体的设计及实现:(分) 信息管理子窗体的设计及实现:(分) 完成添加、修改、删除、清除、退出功能 信息查询功能的实现。(分) 程序中的错误处理(分) 其它(分) 、考核方法 期末项目考核题目——医院出诊专家信息管理系统:以开卷的形式,实现工程的建立,模块的设计,窗体的添加,界面的控件选择及风格设计,添加、修改、删除、退出系统功 能的代码实现等等。 、成绩构成要素 其中平时成绩占分,阶段考试分,期末上机考试分。 、组织形式 由于课程的实践性极强,过程考核内容多,可以由任课教师在平时组织实施。 合班课需要安排监考教师分班考试。 、考核时间 期末项目考核题目——医院出诊专家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周第周 、补考方式 上机考试分 、考核地点 上课实验室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可视化程序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程序员参考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 《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其他有关说明或要求 方案制定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签字: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能力、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发展,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使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程度、健身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得到全面、客观、准确、统的评价,现将公共体育课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制定,使教师考有所据,学生应试有章可循。 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检查每位公修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避免考试中教师的主观意念过重的现象,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实行教、考分离,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体育课技能考试成绩则由其他教师进行考试评定,最后二者成绩之和就是字生的体育成绩。 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体育健身能力、健康状况准确定位,可以纵向、横向的和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卜匕较,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以敦促学生努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1学生成绩组成(100分) 1.1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30分) 1.2技能成绩(70分) 2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评价标准(共30分) 2.1出勤状况

1、个学期中每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累计四次和四次以上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2、一个学期中每旷课一次扣20分,累计二次和两次以上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3、一个学期中体育课缺席(含事假、病假)次数占实际总授课时数的三分之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为0分。 4、没有上述行为者,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不扣分。 2.2课堂学习的态度、遵守纪律情况(20分) 1、优秀(20-18分)上课学习态度箝、目的明确、练习主动积极,能吃苦耐顽强进取,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2、良好(17-14分)上课字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练习较为主动积极,较能吃苦耐劳、顽强进取,服从指挥、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3、一般(13-8分)上课学习态度般,能按照要求完成练习,但不够主动积极,不太能吃苦耐劳,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与他人合作能力一般,学习效果一般。 4、不好(7-0分)上课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明确,练习不主动积极,不能吃苦耐劳,不服从指挥或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不尊敬师长、不能与他人合作,学习效果显著。 2.3学习的进步程度(20分)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及效果综述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能力、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发展,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使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程度、健身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得到全面、客观、准确、统的评价,现将公共体育课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制定,使教师考有所据,学生应试有章可循。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检查每位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避免考试中教师的主观意念过重的现象,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实行教、考分离,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体育课技能考试成绩则由其他教师进行考试评定,最后二者成绩之和就是字生的体育成绩。 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体育健身能力、健康状况准确定位,可以纵向、横向的和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卜匕较,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以敦促学生努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体育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

课程应实现的课程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我校《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体育课的实际情况,特拟订体育课成绩考核暂行办法如下: 一、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程,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除教师及时教育外,并记录在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 二、体育课按规定为考试课程,其考试项目和标准,由体育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并在学年初向学生公布。 三、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每学期期中进行,专项技能考试安排在各项教学进度的最后一周进行,在期末其他学科考试开始前一周进行体育理论考试。全部考试完毕后由任课教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四、考核与评价 1.体育选项课是必修课,一、三学期为考查,二、四学期为考试科目。体育课成绩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定方法进行,体育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 2.成绩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教学管理有关规定,体育课成绩考核作如下规定: (1)学生上体育课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病假一次扣2分,事假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病假需有校医诊断证明,事假需有辅导员准假条)。

课程考核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凡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均要进行考核。 第二条凡本校在籍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第三条课程考核应侧重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第二章考核类型与形式 第四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类型。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口试或笔试加口试等形式;考查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口试、论文、创作、设计等形式。课程考核类型必须在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第五条在满足考核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课程考核改革方案须经系和二级学院研究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试卷(题)库建设与管理 第六条各专业系应依据教学大纲制订考核命题计划和评分标准。命题范围和考核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试题量、难易度和覆盖面应适当,具有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试题题意应清晰明确,数据和资料应准确,文字应简练。 第七条考试课程应建立试卷库或试题库。通识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原则上应建立试题库。 第八条试卷(题)库由课程归口的二级学院负责管理。试

卷(题)库管理人员由二级学院指定。 第九条存放课程试卷(题)库的计算机要设定安全密码,试卷(题)库管理人员须对试卷(题)库保密工作负责。 第十条期末考试、补考和重修考试原则上应从试卷(题)库抽卷或组卷。抽卷时应采取随机抽卷,不得指定抽取试卷。 第十一条二级学院应指定专人负责试卷的送印、取回和密封。试卷必须在校内文印中心印刷。文印中心必须严格执行试卷收发登记制度。 第十二条试卷属学校机密材料,二级学院和文印中心必须对试卷送印、印刷、运输、封存等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负责。 第十三条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和员工的保密教育,防患于未然。试卷(库)或试卷失密,必须及时报告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对于失密责任人,学校将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章考试组织 第十四条教务处负责统筹学校各类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各二级学院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考试安排,并将考试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各二级学院负责将考试安排及时通知到相关学生和监考教师。各门课程的考试必须在预先安排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未经批准不得任意变动。 第十七条统考课程按照下述方式安排监考教师:各考场由课程所属二级学院指定一名专业教师担任主监考,由班级所在二

H专升本改革_关于推进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通知

关于推进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校试点本科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请各 二级学院(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部)应高度重视本科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成立课程 考核方式改革领导小组,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 案及实施细则,各教学单位必须选定1-2门课程精心设计,试点改革。 ?结合实际,稳步推进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一致,坚持学习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遵循基本教学规律并符 合学校实际。 课程考核改革可以通过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如创新考核方式, 构建多元考评体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精 选考试内容,科学命题,优化题型设计和评分标准等。无论采用何种 途径与方式,都不得降低教学要求。 ?申报与实施程序 1.实施考核改革的课程,须经过该课程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充分讨 论通过后,填写《湖北民族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附件1),

交所在院(部)审批,于2019年9月27日(第5周星期五前)报教务处备案后实施。 2.经审批通过后的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应于开课后公布给学生,具体执行中如有调整或变更(变更程序同申报),任课教师应及时告知学生(包括课程考核形式变化及取舍、频次增减、时间调整及每次考核成绩的权重调整等)。同时,相关书面课程考核方案须留存课程所在学院(部),以便日常教学管理和检查。 ?加强监督管理 各二级学院(部)应对参与考核改革的课程加强跟踪指导和过程管理,对其实施方案、考题内容、试卷及成绩分析报告等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对其考试改革实施方案的科学性、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要进行客观评价,避免改革流于形式。参与考试改革的课程,应在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考试分析及总结,形成总结材料。 附件: 1、湖北民族大学课程考核改革申请表 ?《××》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湖北民族大学教务处 2019年9月6日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调查问卷

大学课程考核方式调查问卷 访问时间:访问地点: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本问卷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心中的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气氛。您的意见对我们十分重要,希望您认真填写,我们将对您的答题意见绝对保密。本份问卷除有特别说明的以外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将您的选择在选项前以“√”作为标志。忠心感谢您对此次问卷的配合! 性别:男□女□ 1、你的专业类型是? A 技术型 B 理论型 C 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型 2、您目前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哪些内容组成?(多选) A 作业 B 课堂讨论 C 测验 D 考勤情况 E 在课上的发言内容 F 课外阅读量 G 期中考试 3、您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是? A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左右,平时成绩占30%左右 B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左右,平时成绩占50%左右 C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左右,平时成绩占70%左右 D 其他 4、您对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吗?(选“很满意”者终止答题) A 很不满意 B 不满意 C 一般 D 满意 E 很满意 5、你认为现在大学生课程的缺陷在哪些方面? A 教师讲解方面单一和死板 B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C 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D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 6、你认为本校的课程安排在哪些方面应该改进?(多选) A 加强礼仪课程的培训 B 多些操作性课程 C 多请些社会人士来校讲课D多开些就业指导课程 E 理论知识要和市场就业方面紧密相连 F 建立有效的质量反馈系统 7、您期待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什么? A 开卷考 B 闭卷考C上机考试D上机与笔试相结合 8、您希望大学生的平时考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多选) A 作业 B 课堂讨论 C 测验 D 考勤情况 E 在课上的发言内容 F 课外阅读量 G 期中考试 9、您认为下列期末综合成绩构成比例哪一种是最理想的? A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左右,平时成绩占30%左右 B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左右,平时成绩占50%左右 C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左右,平时成绩占70%左右 D 其他 10、您对学校课程考核方式有什么建议? 本问卷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参与!!

组织行为学课程秋季网络考试改革方案教案资料

组织行为学课程秋季网络考试改革方案 一、课程性质、目前的考核现状及改革思路 坚持目标管理,提升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以网考促进中央电大的教学改革,这是在开放教育试点过程中,从中央电大到省级电大、从教学管理到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核心,积极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学习模式、考核模式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种以课程为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手段从目标到结果实施全过程监控的教学模式的纵深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现有的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改革自2006年秋在全国电大范围年开展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们不断探索并积累了很多关于网考试点的工作经验,并且2007年秋季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以便不断总结积累试点经验,探索并完善网考模式。根据考试中心关于考试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组织行为学课程组特提出本课程的网络考试改革总体设计方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专科和本科各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或限定选修的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在内容和学习上表现为理论与实际有有机结合难度较大,而要掌握本课程的精髓,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同时,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源于国外,理论与中国的实际还有一些差距,因此“本土化”的要求更为迫切。作为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考核测评也应体现这一教学要求,突出其应用性和可接受性,这就是本次考试改革要突出的重点。 现在执行的考核方式的主要不足是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基本目标不太一致,形成性考核以考核和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主,终结性考核除继续坚持考核能力外,还有相当的比重兼顾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即知识性的考核),这样的分工虽然从理论上讲是有道理的,但操作上容易造成教学、平时的练习与终结性的考核相脱节现象,使得教学以应付最终考试为主,忽视和应付形成性考核。 本次考核改革将力争使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目标一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性考核的设计要兼顾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要巩固形成性考核所做的努力,改变终结性考试对基本理论和原理直接问答的测试方式,而以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原理解决实际中的实例与现象进行。 现行的形成性考核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反馈较慢,从形考任务的布置到提交并经辅导教师点评往往需要四周的时间,使得形考任务讲评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本次改革将通过网络实现形考任务的及时布置与提交,及时反馈与讲评。 二、考核方式 本次改革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由五次大的形

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化我系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考试考核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考试考核的改革以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为指导思想,通过考试考核的改革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要求 1.考试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2.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倡采用综合测试、应用答辩、设计答辩、写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现场技能操作、上机操作、实验测试、产品设计制作、作品制作、竞赛等形式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的考核方式,力争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考核,讲究实际效果。 3.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学生上课考勤、回答问题等列入考核范围,并在考

核分数中占相应比例。 4.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核后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考核效果与提高考核水平。 5.新的考核方式需经教研室审核后上报系教学办公室批准并备案。 三、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选择参考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选择适合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且能充分全面衡量和检验出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的考核方式。参考考核方式如下:1.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传统试卷考核的方式,并与平时学习情况、个人表现等结合起来的考试方式。也可创新其他方式进行考核。 2.实践课程:可以选择采取现场技能操作、上机操作、设计答辩、实验测试、作品制作、产品制作、竞赛形式等方式,或者采取理论测验与上述操作结合起来的方式,或者实际操作与平时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考核方式。 3.考查课:可采取试卷考核、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上机操作、现场技能操作、答辩、实验测试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结合的考核方式。 4.选修课:可采取试卷考核、大作业、上机操作、答辩、实验测试等方式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采取顶岗考核答辩、毕业设计、毕业答辩、预就业考核等考核方式。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进行其他方式的改革试点。 四、具体实施程序 计划进行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的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填写《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申请表》提出申请,不进行笔试的课程,要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考核目的、考核内容、具体实施步骤、评分标准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