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而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亟待推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对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的调查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知程度和实现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低碳消费理念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群体中。

关键词:低碳消费大学生调查市场理念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消费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立低碳经济》。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低碳之风吹满了我们祖国的神州大地,一时间,“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近产生的专有名词,“低碳生活”正在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研究方面的热门名词。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能够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她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

济”。

,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表明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下,低碳消费也应运而生。

发展低碳消费是中国履行国际节能减排义务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新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和生活习惯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息息相关,对推动低碳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当前消费方式、消费意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大学生低碳消费方式的具体途径。

理性是解释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人类的行为更多地是带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最早提出“有限理性”概念的西蒙认为,人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做到这一点,情绪化行为、冲动行为、从众行为等非理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这也解释了当前大学生消费存在着“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次性消费”、“便捷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行为。本文旨在针对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消费理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改变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性,提高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陈晓春教授在《论低碳消费方式》一文中认为“低碳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低碳消费也能够叫适度消费,这其中包括对人类生活消费行为的约束。当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了

保护环境的功能时,这种消费其实就是一种低碳消费行为。

低碳消费模式提倡当代大学生在生活消费中以基本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为前提,以兼顾低碳消费为原则,以摒弃过度消费为目标。树立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就是大学生在消费生活中,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购买、选择、使用消费品时不但从商品的性能、价格等方面做出考虑,而且更要从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平衡,更多的去选择低碳型消费品。

二、大学生低碳消费状况及原因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意识、消费习惯以及阻碍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原因。本次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收集相关信息。本次调查的对象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不同院系的同学进行调查。在完成问卷设计及修改后,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发放及回收问卷,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总计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大学生当前消费的状况(表格显示)以及大学生低碳消费难以实现的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对低碳消费态度分析

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首先针对低碳消费的认识程度,有70%的知道低碳消费的含义和大概的内容,有16%的人对其含义和内容较为熟悉,有12%的人有听过,但不知道,2%的人从没听过从没听说过。那么从调查的总体情况而言,大学生对低碳消费

的了解以及关注还是令人欣慰的,另外在调查的100人当中有93人都表示低碳消费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学生更应该关注,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更能证明大家的责任意识是比较强的。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认识归认识,从调查的另一面来说在实践方面来说,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呢?

(二)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调查

大学生在消费中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不够。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即使大多数人对低碳消费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即使有93%的人认为低碳消费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实际生活当中依然会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在对您是否关注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问题中,有44%的人回答的是关注,51%的人回答是偶然,5%回答的是关注,由此可见,在低碳消费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是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着不良的消费习惯。例如在调查对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的结果显示有32%经常见,63%偶然使用,仅5%从来不用。在对出行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上边有2%选择打的,44%公交车,54%步行或者公交车。上述数据表明: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一次性消费”、“便捷消费”等,这些消费习惯和行为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三、阻碍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原因分析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策略 摘要 低碳环保逐渐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从而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应正确认识到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并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制定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目标及措施,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制定物流环保法规,构建新型绿色物流系统。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发展 正文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提高

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也 是我国发展绿色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 (2)绿色运输。是指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 流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 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 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 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绿色运输还应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 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4)绿色包装。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 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包 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 用制度等。 (5)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 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 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

2021年低碳生活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低碳生活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低碳生活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资源环境学院 xxxx 实践地点:xx省xx市xx县xx镇 实践时间:XX年7月12日至16日 实践内容: XX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以及XX年3月中国“两会”的发言、提案都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低碳”成为两次会议关注的一号提案。“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提倡。在中国让每一位公民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认为“低碳不可能推行”的观点。如何更好的理解国家采取的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我们以xx省xx市xx县xx镇为例,进行对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趋势调查。通过调查,深入采访,在收集信息的同时,重点关注居民现在的生活现状,同时参加当地居民的活动。了解中小城镇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实践目标: 1.通过对中小城镇的调查,了解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初步分析; 2.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调查在创建环境方式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型以及有效性; 3.通过实践活动,积极与当地相关单位进行接洽,能在一定范围内宣传积极有效的.低碳生活方式; 4.提出在创建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应对策。 实践意义: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亲身了解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更好的理解国家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领会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创建两型社会的积极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的同时,

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社区低碳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辽宁大学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活动能力和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特决定在暑假期间开展以“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我所在的锦州市太和区锦绣社区居民的低碳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状况,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切实做法等一些问题。调研报告主要包括此次对居民低碳生活情况调研的意义与目的、调研的具体方法、社区居民的生活现状、社区居民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以及我对这次调研的体会与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一、调研的意义与目的 (一) 对低碳生活的调研意义 1、从大的方面看,低碳对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技术,建立低

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 就全球看,欧美发达国家能的利用率是相对较高的,但由于他们的消费水平高,二氧化碳的减排责任并不占优势。我国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54.2亿吨,是世界二氧化碳的第二排放大国。在GDP高增长形势下,“高碳模式”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内容。 有分析认为,中国要达到欧洲的低碳水平,中国的钢铁产量必须要降下;但中国要继续发展,钢产量就得继续维持10年至 20年。当然,既保持高能耗产品的产量,又尽最大的能力减排二氧化碳,也可以定义为低碳经济。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尽国际义务,也是中国未经济发展的出路。 2、从小的方面着眼,低碳生活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首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早已知道,素食比肉食消耗的资少,前者是低碳的,同时也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长久在空调房生活,其实不利于强壮身体的养成。许多习惯低碳生活的人士认为,用低碳方式生活,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能带心灵上的宁静。 其次,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对措施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低碳经济和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的还较少且引文起步较晚,目前主要有任小波、潘家华、王冰妍、庄贵阳、刘兰翠、张秋明、安培浚等。(一)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文献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观点: 1、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大部分学者均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主要包括: 王冰妍(2008)以上海为例,利用LEAP模型对“零方案”情景和低碳发展情景下的能源消费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指出实施低碳发展不仅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还能明显遏制本地大气污染物排,低碳发展对中国中长期能源建设具有显著的多重作用。 庄贵阳(2008)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减少能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 张秋明(2009)分析了英国政府为将生物燃料和氢确定为未来低碳运输燃料最有前景的备用燃料,实施的一整套生物燃料鼓励政策,包括燃料税、投入税收、资本补助金、资本减税及可再生运输燃料义务。 2、认为不宜立即减排,应结合中国国情而定 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并不适宜立即采取减排行动,发展低碳经济,但也不能漠视气候变化,应结合中国国情而定。主要包括: 潘家华(2010)指出,对处于当前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不可能立即采取减排行动,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也不能漠视气候变化,中国需要具体的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的立场,从节能与减排的一致性上强调低碳发展。 周大地(2010)指出,中国虽然已经朝着低碳经济的目标发展,但目前并不会把气候变化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考虑到中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供应,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必须考虑各种方法的协同;碳捕获和储存并不见得是对付化石燃料的真正方法,其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丁一汇(2011)认为,中国需要对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予以很大关注,但这一技术在中国离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引言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 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最新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在有限的地球生存空间,生活着众多的人类。人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1X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lo-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低碳的排放量,其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 暑假期间,我们低碳三人行小组在周边小区就低碳生活作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遍布碳的足迹: 大街小巷,烟头、塑料袋和纸巾到处乱扔;餐馆饭堂里,堆满一个个白色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沿河流域中,流淌着黑得发亮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生态环境因此大受污染。在家庭内部,也不经意地留下碳的足迹。以一个家庭为例: 用电、用气、用水、自驾车人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也制造了生存的杀手------碳。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刻不容缓。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对低碳了解的比较多的是年轻人,他们将低碳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妈妈的同事们拼车上班,轮流驾驶,既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支出;巧手的白领们将穿旧的牛仔长裤改成短裤,凉爽而不失时尚。而有些老年人虽然对低碳的概念不能准确表述,但却在行动上实践了低碳的理念: 王奶奶用家中破旧的丝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丝网花,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环保、更温馨,又充满实现创意的欢乐;婆婆将喝过的茶叶收集起来,晒干做成枕头芯,不仅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附送: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 文章标题: 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词尊敬的_副_长、尊敬的_会长,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201X首届中国(___)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今天正式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____建设厅,向出席开幕式的××副_长、宋春华会长。。。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参加住博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_地型住宅,进一步明确了住宅产业化的方向,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住宅产业化是发展节能_地型住宅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住宅生产方式,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道路,从而推动节能_地型住宅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进入转

关于低碳经济的文献综述

题目低碳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 年级 2009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二年五月

低碳经济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解决气候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问题,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首先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低碳经济国外及国内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方向,最后总结了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研究的总体状况与不足。 关键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发展现状 1.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产生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国外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

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最初开始于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过量、气候恶化、全球生态环境改变等环境问题等都与低碳消费的认知相关。 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问题,才能认同低碳消费。因此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主要是对低碳消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评价。 认知过程主要从两个观察变量入手环境问题认知、低碳消费意义认知。 态度的情感过程情感从观察的主体[14-16] 来看可以分为两类自我和视他。 自我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自身的、已有的低碳消费行为或对比普通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视他低碳消费偏好是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后得出的情绪、情感。 态度的行为倾向过程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是消费者在受到外界与低碳消费相关信息刺激后的行为计划,能够用来预测消费者未来是否会产生低碳消费行为。 社会消费文化在本研究中,社会消费文化指的是消费者生活环境周围对某种消费行为的主流意见和看法。 而当消费者在接触到这种主流意见和看法后,对态度和自我行为进行调节,也就是说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产生影响,并且对态度与实际消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实际消费行为按照消费目的为前提,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得个体利益为前提,以个人价值观为主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个

体需求,即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另一类以社会、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为前提,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社会知觉消费行为。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态度过程对实际消费行为会产生影响作用,社会消费文化作为态度和行为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两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会出现偏差。 现有文献大多认为消费文化影响消费价值观取向,而忽略了消费文化本身对消费者直接产生的影响。 社会消费文化会对态度过程、实际行为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因此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构思图1,并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 低碳消费态度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1低碳消费认知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低碳消费情感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假设1 低碳消费行为倾向显著影响实际消费行为。 假设2 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形成和实际消费行为选择有调节作用。 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对态度过程的调节作用显著;假设2社会消费文化在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和实际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 在进行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进而确定正式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方法上,主要运用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 一问卷设计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的方式对个体消费价值观结构,低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 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低碳经济这一大背景下,低碳旅游逐步兴起,尤其对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的中国来说,低碳旅游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能否打败“腐败奢华游”,从时尚旅游概念变身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有待时间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低碳的涵义 1.1概念“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就是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 1.2 特点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低碳生活的逐步认识与追求,低碳旅游的定义和内涵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2.1低碳旅游的现状日前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而旅游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行业。 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很早就有了“无烟工业”的美称,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占用资源少,卖的又是环境和文化,而这恰恰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吻合。事实上,在实践层面,民间的低碳旅游早已进行。多年前,在九寨沟等旅游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九寨沟能够多年一直保持清澈见底的水,与其采用统一的环保大巴不无关系。而作为旅游主体的广大旅游者,要为低碳旅游出把力,则相对容易得多。例如,假日去郊外的旅游者,骑单车或是徒步,是每个人都能采取的最简约的低碳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不自觉地把低碳作为旅游的新内涵,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旅游方式。 2.2 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从理念上讲,低碳旅游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有一定差异,传

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 1、了解不同群体对“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3、为浙江省发展“低碳城市”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节器查。表格如下: 三.调查分析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 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

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久以前,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了。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节器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附调查结果: 四.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

2021年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暑假,我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平常家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调查结果: 1 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废旧电池所含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如铅、汞、镉等。如不认真回收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河道间接进入人体,将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过期药品乱扔,同样会渗透,进入地下水中,同样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极大。 2 平常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的了解情况和处理情况: 85%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的危害是比较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人员不了解,他们通常会乱扔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了解。很多人了解危害,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只好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处理。o(︶︿︶)o 3 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知识宣传和处理这些物品。这是我的想法:

首先应该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知识。最好每户家庭一份宣传单。然后在社区、菜场等地方设置回收箱。 让我们人人都自觉处理好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不让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给我们带来环境、食品以及生命的危害。减少人为的灾害,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多一点阳光;多一份健康!!! 1、了解不同群体对“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3、为浙江省发展“低碳城市”出一份微薄之力。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节器查。表格如下: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久以前,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了。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节器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附调查结果: 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响应低碳呢?首先,在观念要有所改变。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那么 ___做到两者有机融合呢?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一个人出行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

低碳物流的发展简述 内容提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物流体系,通过发展低碳物流来发展低碳经济。本文从低碳物流的内涵、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1引言 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因此,对低碳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2低碳物流的内涵 关于低碳物流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即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 2.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定义 学者徐旭认为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2.2从物流管理过程来定义 学者王国文认为,低碳物流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也有定义认为,绿色供应链是按照自然环境法则管理原材料和资源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到最后总客户以及到回收的过程。 学者李东光认为低碳物流并不是一味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而是降低碳强度。低碳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物流信息化与低碳物流技术等方式,既能达到实现物流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的要求,又能达到缓解能源供给压力的目的,即有效实现物流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能源消费CO2排放研究综述 王少剑1,2,刘艳艳3,方创琳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广州510320)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CO2排放是影响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梳理了CO2排放的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排放影响因素和未来排放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CO2排放研究发展迅速并且成果丰富,CO2排放是不同因素众多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学科融合框架下地理与空间因素重视不足,研究尺度以全球化、国际化为主,多尺度研究逐步凸显并开始关注尺度效应,但省级、城市尺度的面板研究仍匮乏;面板数据逐步受到关注,动态分析对比评价仍待完善。未来研究在变量选取上应更加全面细化,尝试多尺度综合分析,逐步凸显城市碳排放研究,需更加关注理论结合本地化实践,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掌握差异化趋势研究。 关键词:CO2排放;估算方法;排放强度;排放绩效;影响因素;预测与模拟 1引言 气候变化问题,已不仅是科学问题,同时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能源和环境问题(张征华等,2013)。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90%以上与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关(IPCC,2007)。而CO2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气候变暖至少66%以上与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有关。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全球CO2排放量持续增加,由CO2排放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适应和减少气候变化效应,全球都在积极制定碳减排政策,旨在降低碳排放水平。1988年11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199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这些机构和法律文件的签署是为了人类未来不再受全球变暖的危害。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已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CO2排放大国,为了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中国于2005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同时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各省的单位GDP能耗(能源强度)要平均降低20%。另外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到2015年实现能源强度下降16%、碳排放强度下降17%的减排目标(Liu et al,2013)。一系列减排目标表明,中国政府将同世界各有关国家一起,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在现实中有效降低CO2排放,首先需要在理论上探讨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强度、绩效、影响因素等。因此,CO2排放研究成为能源经济学者、生态学者、地理学者、规划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能源消费CO2排放的估算方法,并概括了其测算特点;其次,综述了CO2排放强 第34卷第2期2015年2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2 Feb.2015 收稿日期:2014-08;修订日期:2015-0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40016157);广东财经大学校级项目(12YB79001)。 作者简介:王少剑(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1987wangshaojian@https://www.360docs.net/doc/8e3752766.html,。通讯作者:方创琳(1966-),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fangcl@https://www.360docs.net/doc/8e3752766.html, 。 151-164页

低碳物流的几点思考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各行各业也开始探究产业“低碳化”问题。而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如何践行低碳,也成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行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针对低碳物流的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低碳的角度下对绿色物流等进行理论探讨,如低碳经济下我国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趋向、从低碳经济谈包装业如何实现绿色经济等,尚未对低碳物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为此,本文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低碳”的特性,提出低碳物流管理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低碳物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低碳物流的思考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物流做出一个定义。我国物流标准术语中也未对低碳物流做出定义。但低碳物流的定义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依据之上。低碳物流不是单纯的绿色物流,也不是单纯的物流低碳化,而是要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对低碳物流进行合理的分析。 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包含了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诸多要素,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低碳物流,低碳物流是一个系统,在解决系统的问题时,任何一个要素都要考虑到。因此,我们不但要考虑低碳运输、低碳包装等一些物流系统的低碳化问题,还要从一些更加实质化的角度去思考低碳物流。 2 实现低碳物流的有效途径 如何实现低碳物流,笔者认为应从物流信息化、逆向物流、构建供应链和实现绿色物流等途径进行思考。

2.1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物流低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质就是用有效的信息流代替多余的物流。 (1)在公认的碳排放量最大的运输领域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对运输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极大地提高运输质量,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空载,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真正的实现运输过程的节能减排。 (2)在库存管理的过程中,用信息库存代替物料,使仓储和库存成本降到了最低。DELL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用供应商信息网络,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和零配件库存的供需信息,不但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最大限度的挑战了“零库存”。 (3)在物流领域实现信息化,还可以减少一些纸质的浪费,如在EDI平台上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可以通过电子订单等一些电子单据有效的替代传统的纸质单据。不但减少浪费,还可以提高检索效率,真正的实现低碳。 2.2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3篇 本文目录 1.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2.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3.关于高中生低碳生活现状分析调查报告范文 暑假,我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平常家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是调查结果: 1 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废旧电池所含的重金属对人体危害极大。如铅、汞、镉等。如不认真回收处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河道间接进入人体,将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造血功能等。过期药品乱扔,同样会渗透,进入地下水中,同样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极大。 2 平常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的了解情况和处理情况: 85%家庭对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乱扔的危害是比较了解的,但是有一部分家庭人员不了解,他们通常会乱扔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不了解。很多人了解危害,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只好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处理。o(︶︿︶)o 3 我们该如何进行处理知识宣传和处理这些物品。这是我的想法: 首先应该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的危害和处理知识。最好每户家庭一份宣传单。然后在社区、菜场等地方设置回收箱。 让我们人人都自觉处理好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不让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给我们带来环境、食品以及生命的危害。减少人为的灾害,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多一点阳光;多一份健康!!! 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2) | 返回目录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 1、了解不同群体对“低碳生活”的感知度。 2、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 3、为浙江省发展“低碳城市”出一份微薄之力。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节器查。表格如下: 三.调查分析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久以前,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了。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节器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附调查结果:

关于低碳经济文献综述

摘要 低碳经济的概念。鲁宾斯德教授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被广泛认同,他指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其分为五个阶段,然后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 关键字:低碳经济,文献综述,经济学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 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低碳经济的起源,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气候变化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在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 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以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改弦更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 2.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规则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宗旨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3.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规则 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参加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采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4.低碳经济的正式提出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于2003 年2月24日发表的题 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并且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英国将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