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百度文库)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百度文库)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百度文库)

《视听语言》

绪论

主要内容:

什么是视听语言?

学习视听语言的作用?

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小结:眼镜---画外空间

戏里戏外---故事层面的蒙太奇

插叙---闪回

省略---剪辑---创造---影视艺术*

一、认识视听语言

1、视听语言的定义:

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案例分析

广播节目的传播符号:播音语言、采访语言、音乐、音响

影视节目:活动画面、文字、特技画面

视听语言的本质特点:视听结合*

2、视听语言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1)辨证统一的关系

(2)相互协调、相互加强

3、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视听语言及其规律

(2)研究目的:影视艺术中信息传递的缘由和有效性(视频0-6-B-出入画——勇心幽会)

(3)主要内容:影视艺术的语法——剪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差异

(1)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

(2)视听语言与画面语言

(3)视听语言与镜头语言*

A.什么是影视语言?

a)所谓影视语言,是指影视艺术中由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用来传情表意的各种传播符号的总和。

b)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

B.什么是画面语言?

a)广义的画面语言就是影视作品中声画结合、声形兼备的语言形式;

b)狭义的画面语言是指连续的图像所构成的一种传递信息的体系(视频0-7--无声电影-淘金记)* C.什么是镜头语言?

是指以一段连续的音像素材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构成的表意体系*

(4)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区别

A.外延不同:视听语言最广、狭义的画面语言最小

B.侧重点不同:技术与艺术,宏观与微观*

二、学习视听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1、读图时代需要视听素养---

2、视听语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前提--

3、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必备素养*

轴线原则

是指影片拍摄和组接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和组接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 之内设置拍摄角度或选择连接镜头。*

三、学习视听语言的方法(2):

2、实践:

实践——看作品、分析作品

(视频0-9---勇敢的心片头)

再实践——创作

四、教学计划

五、考查和考试:

视听语言创作作业的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占60% *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

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参考书目(二)

[美]约翰S·道格拉斯:《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英]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

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思考与预习

一、思考题:

什么是视听语言?它与影视语言、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的关系?并试各举一例?

二、预习:

第一章影视的语言P1——P24

思考:什么是格式塔?它与影视语言的关系?*

第一章视听的语言

教学目标与要求:

认识电影电视作品中的语言

认识影视的叙事艺术

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

了解语言与思维的表里关系

理解影视语言与形象思维的表里关系

重点了解、把握格式塔理论要点及其与影视语言的关系

第一节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作品片段欣赏

思考与问题:

是否是视听语言?本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导演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他的表现意图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抒情?

一路平安-----友谊地久天长

1、影视作品中的语言:

影视作品中的语言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叙述”,也就是讲故事,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

2、叙述的基础作用:

1)各种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叙述

2)所谓叙述就是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使用各种语言形式传送出去的表意形态。

二、语言与影视语言:

1、语言的定义

2、电影、电视具有“语言”的功能

3、自然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关系

4、影视语言发展的优势-----

1、语言的定义:

广义的语言:是指一套传递信息的符码系统

狭义的语言:主要是指文学语言,包括口语和文字

2、电影电视具有“语言”的功能:

1)技术手段

2)杂耍

3)表现手段

4)独特的表意规范

5)艺术样式

6)上升到语言的高度*

3、自然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关系

(1)两者同属视听语言的范畴

(2)两者产生、发展的轨迹不同

(3)影视语言发展的优势*

4、影视语言发展的优势

(1)可以比照自然语言分析研究影视语言

(2)可以比照各种艺术形式来分析研究影视语言

(3)科技进步影视语言的研究带来了方便之门*

三、影视的叙事艺术

1、叙事的概念:

叙事就是对故事的叙述

故事——讲述的事件

叙述——对故事的讲述*

2、电影的叙事特征

1)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

2)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感知性

3)综合性(美术、音乐、戏剧、文学)*

3、电影剧本

1)文学剧本:以场为单位

例:清晨内景禅房

一老僧手敲打竹板,众僧起床。一僧拉开电灯。温暖的黄光布满了房间。*

2)分镜头剧本:以镜头为单位

例:镜号景别摄法内容声音

1 特写固定一手敲打竹板竹板声

2 全景拉一老僧手敲竹板竹板声和

3 中景摇一僧拉开电灯*

4、电影故事的三个特点:

(l)造型性:(视频1-2-迷失的27)

(2)运动性:(视频1-2-B-飘)

(3)综合性:*

5、叙事母题

故事母题作为一种原型,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生经验和历史经验。然后,在每一部电影中,用独特的人物、事件、细节、历史环境和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叙事母题的种类

1)成长母题:毕业生、青春之歌

2)寻找母题:宝莲灯、狮子王

3)竞争母题:战争片、英雄片

4)爱情母题:泰坦尼克、漂亮女人

5)叛逆母题:猫与女人、毕业生*

四、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历程:

1、口语和书面语言的局限

1)是抽象的表意语言,是特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2)口语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

3)书面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视听语言的发展历程:

1)有声语言:吼叫——简单语言——复杂语言:录音、电话、广播

2)书面语言:图画——象形文字——现代文字:书籍、报纸、照片、电报——新媒体:电影、电视

*

不同时代的电影片段欣赏(视频1-3)

问题与思考:

电影表现手段的变化?

影片长度、摄影技术、表现手段、故事内容、技术手段、声像质量等方面的变化*

3、电影电视的诞生

4、影视语言的优点:

1)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方便复制、永久保存,彻底打破时间限制

3)传播迅速,彻底打破空间限制

五、视听语言的现状和发展:

1、现状:

1)族特色的缺失导致没有中国流派;

2)非故事片中故事性的缺失;

3)叙述手段的单一;

4)声音的两极运用;*

2、发展趋势:

1)第五、六代导演和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民族特色的凸显;(视频1-4-A-红)

(视频1-4-小武)

2)各种禁忌的打破,影视语言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3)网络多媒体的诞生,促进了影视的融合、影视语言的变革;*

第二节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

一、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1、定义:

1)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

2)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即以表象、意向作为思维材料和工具,并伴随着想象、联想对事物进行直接、具体、形象的反映。*

2、作用:

1)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2)抽象思维与有声语言相互伴随、相互促进;

3)形象思维是影视工作者的主导思维方式;

4)影视语言是形象思维的外在表现,形象思维是影视思维的内在依据;(视频1-4-B-忠勇之家片尾)*

3、对影视语言的贡献:

语言和思维形成表里关系,影视语言则和形象思维形成表里关系;

“原型”、“意象”和“推演出的新形象”是形象思维的三个阶段,也是观众感知影视作品的三个层次;(视频1-5-A-泰坦尼克号)*

二、格式塔:

1、定义:

格式塔,是Gestalt的音译,而完形,才是这个词的意译。*

2、特点:

1)必须是一个整体;

2)具有变调性;

3)完形是“看”的过程中,主客观相互作用所得之形。*

3、功能与作用:

(1)促进观众对画外形象的感知(视频1-5—尼罗河惨案-金字塔)

(2)对叙事省略的补全(视频1-6-阿甘跑)*

4、与影视语言的关系:

1)影视作品或片段可视为格式塔;

2)格式塔的心理作用是影视作品传播的基础;

3)格式塔是研究影视语言的理论基础;*

三、影视语言的形成机制:

1、视觉暂留;

2、格式塔效应;

4、观众的理解和学习;*

第一章

1、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视听语言?

2、结合实例,说明视听语言的优点?

3、结合实例,阐述我国视听语言的现状?

4、简述我国视听语言的发展趋势?

5、什么是抽象思维?什么是形象思维?两者与影视语言的关系如何?

6、什么是格式塔?格式塔与影视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7、试述影视语言的形成机制?

第二章影视语言的语言本体论

第一节语言的基本结构

电影片段欣赏(视频2-1)作品的主题叙述的特点评价作品的标准

一、评价影视作品的标准:

1、思想性:主题、对社会进步所取的作用;

2、艺术性:结构、风格、表现手段等

二、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

1、语言和言语;

1)言语和语言的界定:

言语简单地说人“说”的结果;

语言则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2)二者的关系:

I.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II.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III. 语言既从言语的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也在言语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言语则是把语言的共同规范作为自己的活动基础,成为最具实践性的语言活动;

2、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

1)影视言语和语言的界定:

影视“言语”是众多的导演们“说”的行为和结果;

影视“语言”则是影视“言语”中概括出来的镜头组合规则的总和。

2)两者的关系:

I.影视“言语”是开放,影视“语言”则是封闭的

II.影视“言语”是无限的,影视“语言”则是有限的

III.影视语言的规则,只有通过对影视“言语”的研究、分析、归纳之后才能获得

三、语言的基本结构:

1、自然语言的结构特点:

1)人类的自然语言是一种线性体系结构

2)按照意群的大小,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或级;

层、级示意图

段落篇章

(复句)

单句

(词组)

上层

底层

音位、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电影片段欣赏(视频2-2)影视作品结构

镜头数(左边同学)

场景数(中间同学)

动作段落(只要转场就算一个) (右边同学)

2、影视作品的基本结构

影视作品

镜头段

镜头句

镜头组音义组合体序列

镜头

上层

下层

画面声音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四、组合与集合:

1、语言的组合关系;

1)组合的界定:

各级语言单位与它同级语言单位的相互连接构成组合关系

2)组合的层次或级别:

字词句段篇章

3)组合的关系类别:

4)影视作品的组合关系;

I. 镜头镜头组镜头段落影视作品

II.最基本的镜头组合关系:联合、修饰、支配、补充、陈述等;III.镜头段落的组合关系:并列、承接、转折、假设、因果等;IV.这些组合关系对应不同的蒙太奇形式;

2、语言的聚合关系;

1)聚合的界定:P43

2)聚合关系的特点:

I. 每一个构成元素都能进行替换;

II.聚合关系内在地包含组合关系;

III.聚合关系主要在语言的隐喻性表达中发生作用;

聚合关系示意图

小明学习语文

# 小红¥使用$数学

# 小丽¥研究$物理

# 他¥进修$化学

# 她喜欢$外语

在座的同学讨厌$地理

$食物

$水果

文学示例:杜百川是条落水狗。中文是座高山。

3)聚合关系的基本功能:

联想和隐喻。

4)影视作品的聚合关系:

非常规蒙太奇(隐喻、象征等)(视频3)

五、语法与修辞:

1、文学语言的语法与修辞:

1)定义:规则、言语实践

2)基本作用:

语法保证语言的正确性;

修辞促进语言的生动性

3)种类:

积极和消极

2、影视语言的语法与修辞:

1)影视语言的语法与修辞定义:

所谓影视语言的“语法”是指影视语言所使用的规则体系;

影视语言的修辞则是指镜头聚合时导演根据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手段,以取得最生动的表达效果的过程。

2)作用:

影视语言的“语法”保证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正确理解;

影视语言的“修辞”促进影视作品的生动性,保证作品好看。

3)种类:

积极和消极:

I. 消极修辞:是指导演对镜头的选择和锤炼,以及在镜头组接过程中对结构方式的选用;

II.积极修辞:主要是指导演在影视作品的叙述中对具体修辞格的选择和运用。

第二节语言的基本功能

一、叙述:

1、叙述的界定:

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使用各种语言形式传送出去的表意形态。

2、例子:

1)问题:请若干同学表述一段叙述语言?

2)思考: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叙述的线索是什么?

3)归纳:

I. 在各种叙述中,受众最关注的是“经历”和“过程”;

II.尽管空间有时承担部分线索作用,但是时间往往是叙述的重心;

3、作用:

1)叙述是人际沟通的主要形态;

2)叙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3)叙述是心理平衡的健康通道;

4、影视语言的叙述;

1)影视中的叙述:(视频2-4)

2)地位或作用:影视语言的核心;

3)特点:

I. 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

II.是影视语言中其他表现手段的基础;

二、议论:

1、议论的界定:

借助于各种表意语言并运用逻辑论证,显示语言使用主体对自然和人事进行批判的表意形态。2、例子:

1)问题:请若干同学表述一段议论语言?

2)思考: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什么?议论的中心是什么?

3)归纳:

I. 在议论中,受众最关注的是“观点”、“倾向”和“态度”;

II. 议论的中心是分析和归纳;

3、影视语言的议论;

1)影视作品中的议论;(视频2-5)

2)特点:

I. 就事论理、言简意骇;

II. 电视语言的议论形态与电影语言的议论形态发展不同步;

三、抒情:

1、抒情的界定:

利用多种“表意语言”传达人类内心情感交流的过程及结果。

2、例子:

1)问题:请若干同学表述一段抒情的语言?

2)思考:最关注的部分是什么?

3)归纳:在抒情中,受众最关注的是“感情的真实性”、“感情的深度”和“适宜性”;

3、抒情的动力:

I.美感,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一种动力;

II.爱意,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二种动力;

III.信念,是激发起抒情的第三种动力;

IV.生命,是激发起抒情的第四种动力;

4、影视语言的抒情;

1)影视作品中的抒情(视频6)(视频7)(视频8)

2)特点:

I. 常常位于作品的高潮或结尾部分;

II. 往往用歌曲或无伴唱音乐来渲染;

四、说明:

1、说明的界定:

以清晰准确的语言阐释事物和事理的表意类型。

2、例子:

1)问题:请若干同学表述一段说明的语言?

2)思考:最关注的部分是什么?

3)归纳:在说明中,受众最关注的是传递的知识和信息的质和量;

3、说明的两个前提:

I. “说明”的主体必须对“说明”的客体有准确、科学的认识;

II. “说明”的主体在向“说明”的受体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主体必须掌握向客体传送的语言;

4、影视语言的说明:

1)影视作品中的说明(视频2-9)(视频2-10)

2)界定:科普片、旅游风光片

3)特点:

I.声形兼备、声画结合的影视语言适合进行说明;

III.恰当的比喻增加了说明的生动性;

五、虚构:

1、虚构的界定:

内含某种理想性的情结而采用自由联想方式,组成超越实在的传播结构,以传达内心情意信息的表达方式。

2、例子:

1)问题:请若干同学表述一段虚构的语言?

2)思考:虚构的主旨?虚构和其他四种表达方式的关系?

3)归纳:

I. “虚构”的主旨是要表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思维构成;

II.虚构不是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他需要使用上述四种表达方式;

3、影视语言的虚构:

1)影视作品中的虚构)(视频2-11)

2)界定:故事片(虚构片和非虚构片)

3)虚构功能的作用:

虚构的哲学(1)

艺术作品既然是由心灵产生出来的,它就需要主体的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活动就是艺术家的想象。——黑格尔

1、历史事件的大致情节和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基本面貌不能虚构;

2、对真人真事历史关节点的处理不能任意改动。

虚构的哲学(2)

一般地说,虚构得愈多愈好。这才是真正的创作。但是,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虚构:虚构出来的东西在你们那里已经产生出一种绝对真实的印象。没有虚构,就不能进行写作。整个文学都是虚构出来的。这是因为生活就是分散在平面、表面、空间和时间上的……艺术,因为它就是要把那分散开的生活,把无数分散开来的物体收集起来、集中起来。这样,你们就看到那比生活本身还要重大得多的现实主义了。——阿·托尔斯泰

第二章

1.什么是影视言语?什么是影视语言?影视言语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语言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3.什么是影视语言的语法、修辞?它们各自的作用如何?

4.什么是叙述?影视语言叙述的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议论?影视语言议论的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说明?影视语言说明的特点是什么?

7.什么是抒情?影视语言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是虚构?影视语言虚构的功能是什么?

第三章早期影视语言的探索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时代

一、早期的电影语言:

1、梅里爱和卢米埃尔的贡献:

1)梅里爱:首先意识到剪辑的特殊效果;(视频3-1)

2)卢米埃尔:率先运用类似“移动摄影”的场面调度;(视频3-2)*

剪辑的两种基本基本类型

2、小结:

2)特技的本身成为一种目的,而不是一种技术手段;

3)拍摄和剪辑技术仅仅只是技术手段,而不是自觉的语言生成手段*

3、时代背景分析:

1)只是杂耍的一种,远没有上升到艺术的层次;

2)技术手段的局限;

3)艺术理论的空白;*

二、电影艺术初期的发展:

1、编著和导演分工:

1)编剧使用文学语言创作故事,导演使用狭义的电影语言来拍摄和放映故事;

2)文学改编和专业编剧的出现,拓宽了电影的题材范围,促进了电影语言的分工;*

2、启用明星演员:

1)不在使用平庸的普通演员,着力起用和培养能够吸引观众的明星演员;

2)明星演员的使用催生了狭义的画面语言;(视频3-3)

3)明星演员和电影票房的互动,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3、注意布景、用光等造型手段:

1)布景的使用,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内容,也成为电影的一种叙述语言;

2)光、影的变化使画面变化多端,增强了画面的表意能力;*

第二节“原始综合”中的格里菲斯

一、格里菲斯的电影生涯:

1875年,出生在美国的肯塔基;

1907年,投身到电影这个新兴产业中;

1909年,拍摄《孤独的别墅》;

1911年,拍摄《隆尔台的服务员》;

1914年,拍摄《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6年,拍摄《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

格里菲斯一生导演过450部电影,其中最重要的两部《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

在拍摄时,他尝试了交叉剪辑、镜头移动角度法、闪回叙事等各种各样的电影技巧。

奥斯卡在第8届颁奖礼上授予格里菲斯特别奖,以表彰他对电影艺术的发展的开创性贡献。

二、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1、“生活中的故事”:

1)卢米埃尔“拍摄生活中的场景”

2)梅里爱“拍摄舞台上的艺术”

3)格里菲斯“拍摄生活中的戏剧”

I.重视演员的表演;

II.重视外景的运用;

III.卢米埃尔的“纪实性”和梅里爱的“戏剧性”的融合;

IV.这种努力处在一种低水平上,不具有现代电影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高度;*

2、平行蒙太奇:

1)情节蒙太奇:

2)线索蒙太奇:

3)故事蒙太奇:

4)平行蒙太奇的意义:*

I.界定:在同一场景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表现一段故事情节,从而加强电影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蒙太奇被称为情节的“平行蒙太奇”;

II.案例:(视频3-5)

III.特点和作用:多机位拍摄、视点的变化、拓展了观众思维和情感参入的广度和深度;*

2)线索蒙太奇:

I.界定:在同一部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表现不同的两段或两段以上的故事情节,从而加强电影的戏剧性效果,这种蒙太奇被称为线索的“平行蒙太奇”;

II.案例:(视频3-6)

III.特点和作用:

在不同的空间里,表述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

两个不同的情节线索有一个共同的动机把他们联系起来;

类似我国古典小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可以展现复杂的历史时间或多线索故事;*

3)故事蒙太奇:

I.界定:在同一部作品中,运用交叉剪辑的方法把时空跨度很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没有共同动机的故事组接起来,从而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或理念,这种蒙太奇被称为故事的“平行蒙太奇”;* II.案例:(视频3-7)(视频3-7-a)

III.特点和作用:

在跨度很大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述两个以上没有直接因果联系的故事;

两个不同的故事只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或主体;

着重体现对比关系;*

《党同伐异》的教训:

不能用理念连接两个故事,因为理念必须在看过整部影片之后才能得到,而不能把握理念的观众就不能明白该部影片,这势必引起观众观看的难度和理解的困惑。*

成熟模式:

“戏里戏外”模式;

“先后之事”模式* (视频3-8)

4)平行蒙太奇的意义:

I.首次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观念;

II.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和艺术效果;

III.使电影从此和戏剧划清了界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艺术道路*

第三章

1.简述梅里爱和卢米埃尔各自对电影的贡献?

2.试述早期电影语言的特点?

3.试述电影艺术初期的发展状况?

4.试述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5.什么是平行蒙太奇?其创立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关于剪辑的基本概念

你拍摄了生活的真实画面,但是由于你把它的细节作了编排,你又解释了生活

——J·格里尔逊

第一节剪辑

一、剪辑的形成与定位:

1、剪辑的不同称谓:

FILM CUTTING:电影剪接

FILM EDITING:电影剪辑

2、剪接和剪辑的不同:

3、两种不同的电影剪辑理论: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使用剪辑技巧,将具有独立意义的个别镜头重新排列组合,会产生新的意义;(视频1)

安德列·巴赞的长镜头学说:认为蒙太奇破坏了影片的真实性,主张在一个较长的镜头内部,通过恰当的场面调度来实现故事的推进。(视频2-A)(视频2-B)*

什是蒙太奇

库里肖夫实验实验二

1.不同镜头组合——不同效果

2.相同镜头,不同顺序——不同效果

3.不同镜头,不同顺序——不同效果

4、剪辑的概念:

1)剪辑:简单的说,就是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技巧完成镜头分解、组接的过程。通过剪辑,可以把若干影视画面组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场面,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

2)蒙太奇:就是将前期拍摄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进行排列、组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影视段落。

3)两者的不同:剪辑多指影片组接的过程,蒙太奇多指影片组接的原则和技巧;前者强调技术过程,后者注重艺术理念;*

5、剪辑的地位:

1)思考:影视作品创作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影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度创作,是编剧对剧本的创作;

第二度创作,是导演将文字形象转化为影片视觉形象的再创作;

第三度创作,是剪辑师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进行蒙太奇形象的再塑造过程,也即是剪辑过程;* 3)剪辑的地位:影片生产制作的第三度再创作;

4)剪辑理念与蒙太奇:蒙太奇诞生于影视导演构思,体现于分镜头稿本,定稿于剪辑台*

二、剪辑的目的:

1、准确鲜明地体现影视片的主题思想;

2、作到结构严谨、节奏鲜明;

3、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视频3)*

三、剪辑的性质:

1、剪辑工作的界定:

概括地说,它是影视中的戏剧动作分解与组合的再创造,即是形象编辑,又是电影电视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动作分解:

1)界定:所谓动作分解,即把生活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的画面,这也是电影分镜头的起源;(视频4)

2)影视作为独立的艺术,将故事内容“戏剧动作”分解成片段的零星的影视画面,它是影视导演、摄影(像)、剪辑师等人员的再创作任务。*

3、动作组合:

1)界定:所谓动作组合,即把单独而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还原)为连续的活动整体,这也是镜头组接的起源(电影蒙太奇的起源);

2)将“戏剧动作”分解成片段、零星独立的影视画面,通过剪辑手段有机地组合起来,还原为生活中有机连续活动的整体,它是影视导演、剪辑师的再创作任务。*

4、分解、组合动作的作用和要求:

I. 分解动作和组合动作都是影视艺术叙述故事,表达内容的基本方法;

III.分解动作需要具有敏锐的屏幕形象感,组合动作需要具有强烈的屏幕效果感;

IV. 动作分解和动作组合不仅是剪辑师的任务,而且贯穿于整个影视工作的始终;*

四、剪辑的任务:

1、素材的选择与使用;

1)动作因素;

2)造型因素;

3)时空因素;*

2、剪接点的选择;

1)动作的连续;

2)语言的节奏;

3)情绪的贯穿;

4)镜头的运动;

5)画面的造型;

6)时空的关系;(视频6)*

3、结构的调整;

4、节奏的把握;*

五、剪辑学习的三个阶段:

1、学习电影电视工艺、掌握剪辑操作;

1)胶片(磁带)的识别和保养;

2)机器、器材的识别和使用;

3)镜头的识别和连接;

4)接片和编辑的方法;

5)声画的插入和同步;

6)影视作品的生产工艺;*

2、学习剪辑技术和剪辑技巧;

1)镜头的选择与连接;

2)声画的剪接;

3)配音与声画合成;

4)动作的剪辑;

5)对话的剪辑;

6)情绪的剪辑;

7)音乐、音响的剪辑;

8)特技的运用;(视频7)*

3、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剪辑艺术水平;

1)影视文化理论的学习;

2)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的学习;

3)当代电影、电视科学技术的学习;

4)蒙太奇理论与技巧的学习;*

第二节镜头和运动

一、镜头:

1、镜头的概念:

1)概念一:摄影(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拍之间的一段不间断摄取的、连续的影像素材,它是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

2)概念二:是指摄影(摄像)机上的一个光学部件,由一组透镜组成,被摄体通过它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在胶片或CCD上形成影像。*

1)概念一:同镜头;

2)概念二:指静止的屏幕影像,单位为格或帧,电影每秒24格,电视每秒25个帧;

3)画面的特征:

I.画面是导演为观众设置的观察世界的“窗口”;

II.画面是导演表现的终点,又是观众接受的起点;(视频4-8)

III.二维空间表现三维运动;

IV.框架的限制和突出;*

3、镜头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它是组成影片的基本单位;

2)一个完整的镜头可以承担一定的表意作用;

3)它是影视艺术的根据和基础;*

4、景别与景别的运用

1)景别的种类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2)景别的作用

(1)远、全景介绍环境和事物的全貌

(2)中、近景展示事件进程和人物关系

(3)特写和细节表现物体的细部和人物

的表情(视频9)

二、运动和运动镜头:

1、运动和运动镜头的概念:

1)运动: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不仅指演员在表演中的形体运动和他们所塑造的人物的心理运动,而且指摄影(像)机的物理运动和在组接镜头的蒙太奇剪辑中的叙述运动。

2)运动镜头:在拍摄过程中,变动机位、镜头焦距或镜头光轴所拍摄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 2、运动镜头的意义与作用:

1)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

2)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便于观众准确把握拍摄对象的运动形态;

3)拓展了镜头的表现空间,赋予画面以强烈的动态感受;

4)影响叙述的速度和节奏,使画面获得相应的感情色彩;(视频4-10)*

3、运动镜头的种类和作用:

运动镜头依据其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等七种基本类型。* 1)推:

I. 界定:光学镜头拍摄目标向前推进所进行的拍摄,叫做推镜头;

II. 种类:变机位推、变焦距推;

III. 区别:

IV. 作用:*

2)拉:

I.界定:光学镜头从拍摄向后拉开时拍摄的镜头叫拉镜头;

II.种类:变机位拉、变焦距拉;

III.相似之处:

V.作用:*

3)摇:

的镜头称为摇镜头。

II. 种类:方向、角度、速度;

III. 作用:*

4)移:

I.界定:把摄影(像)机架在一个运动的工具上,一边移动一边拍摄的镜头称为移动镜头。

II. 种类:按方向分横移、纵深移和曲线移;

VI. 作用:*

5)跟:

I.界定:摄影(像)机跟随一个运动物体移动时拍摄的镜头称为跟移镜头。

II.种类:前跟、后跟和侧跟;

III.特点:

IV. 作用*

6)升降:

I.界定:摄影(像)机架在一个能垂直升降的机械上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镜头称为升降镜头。

II.作用:

i. 垂直展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ii.表现纵深空间中点和面的关系;

iii.表现镜头感情状态的变化;*

7)综合运动镜头:

I.界定: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运动因素的镜头称为综合运动镜头。

II.基本类型:

III.作用和价值*

小结

运动镜头的种类:推、拉、摇、移、跟、升降(视频4-11)

基本作用:(视频4-12)

1)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

2)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便于观众准确把握拍摄对象的运动形态;

3)拓展了镜头的表现空间,赋予画面以强烈的动态感受;

4)影响叙述的速度和节奏,使画面获得相应的感情色彩;

第三节句法

所谓句法,主要指叙事段落的划分,叙述中的停顿、叙述中的着重提示等。*

一、镜头组接的依据:

1、原则要求:

1)符合生活的逻辑;

I. 故事情节进展的逻辑;

II. 人物事件关系的逻辑;

III. 时空转换的逻辑(视频4-13);

2)符合审美的要求(视频4-13-B):*

小结

只有在组接中正确处理上述三种逻辑关系,影视片的视听语言才能流畅,情节内容、思想内涵和艺术底蕴才能完美地表现。

画面组接的逻辑性其实也是镜头组接的连续性和联系性。一般说来,连续性是指外部画面造型和主体动作的连续;联系性则是指戏剧动作内容上的有机联系。(视频4-14)*

2、不同内容的组接依据:

2)描写性的内容:往往需要在音响配合下以造型的变化为句法的依据(视频4-15);

3)议论性的内容:常常依靠解说词作为句法的依据;*

二、切换的种类和目的:

1、种类:

1)一类是无技巧性的镜头切换,简称“切”;(视频4-16)

2)一类是使用技巧的特技型镜头转化,简称特技转换;(视频4-17)*

2、目的:

1)实现蒙太奇镜头之间的连接;

2)实现叙事段落之间的转换;(视频4-18)

段落转换时视觉心理要求

心理的隔断性—有较明确的段落感

视觉的连续性—段落间过渡自然流畅

——保证内容条理性更强层次发展更清晰

3、无技巧切换:

a) 两极镜头:(视频4-19)

b) 故事的情节因素

c) 画面的造型因素

d) 动作因素

e) 声音元素(视频4-19)

f) 视觉错觉:*

利用画面主体间的关系

主体动作镜头和反应镜头

主体动作镜头和主观镜头

对比、因果、联想、隐喻

相似体转场同体转场动作

4、利用特技切换:

1)划像

2)淡入、淡出

3)叠化(视频4-20)

4)翻页

5)黑场*----

作品分析

切换的种类与作用

视频4-21

1)实现蒙太奇镜头之间的连接

2)实现叙事段落之间的转换

第四节轴线与机位

一、轴线:

1、轴线的界定:

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以及他和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一条假想中的直线。

2、轴线的种类:

1)视线方向的轴线:

2)运动方向的轴线:

3、轴线原则:

是指影片拍摄和组接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同一场景中拍摄和组接相连的镜头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使观众获得正确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顺序,从而正确、清楚地理解场景内容,需要在轴线一侧的180 之内设置拍摄角度或选择连接镜头。4、越轴的界定:

是指影片拍摄过程中,为了特定的目的有意违背轴线原则,使摄影(像)机越过轴线拍摄,从而获得特殊的画面效果或实现特定的表意效果的现象。*

需要离轴镜头

满足内容表现的要求

为突出某个重点、追求某种效果

多机位拍摄时

拍摄时的疏忽

5、跳轴的处理技巧:

1) 利用对象的运动改变轴线(视频4-22)

2) 利用摄像(影)机的运动越过轴线;

3) 只越过场面调度中两条轴线中的一条;

4) 全景、中性或两极镜头的过渡;

越轴的过渡手法

利用被摄主体动作路线的改变

利用主体视线方向的改变

(被摄主体出现两个以上动作轴线时,镜头可越过其中一根轴线,从另一根轴线获得新的角度)利用“骑轴”镜头过渡

利用“特写镜头”或“主观镜头”或“空镜头”过渡

二、机位:

1、定义:机位的界定:摄影(像)机拍摄时设定的空间位置。

2、机位的种类:顶角、平行、外反拍、内反拍、内侧正反打、外侧正反打;(视频4-24)

3、三角形原理

在同一个场景的拍摄中,为了保持运动、视线和人物关系的一致,将全景镜头和两个分切镜头分别置于与拍摄轴线平行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这一原理称为三角形原理。

对于一条关系轴线来说,可以有两个机位三角形

4、机位三角形的安排种类

(1)外反拍三角形

外反拍镜头的特点是:

a.镜头中的两个人物互为前后景,使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效果;

b.靠近镜头的在画面上表现为背面,距镜头较远的表现为正面。(视频4-25)

(2)内反拍三角形

内反拍三角形中底边的两个机位所拍得的镜头称为内反拍镜头。

内反拍镜头的特点是:在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出现,而无陪衬体出现,并且主体处在画面突出的位置上,常以近景别的形式来进行拍摄。

(3)主观拍摄三角形

(4)平行拍摄三角形

5、运用三角形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三角形;

2.注意底边与关系轴线保持大致平行;

3.根据表现的要求设置构图重点:外反拍(1/3,2/3;1/3,1/3)

第四章

1、什么是剪辑?与之相关的两种理论各是什么?

2、剪辑的目的是什么?

3、什么是动作分解、动作组合?两者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4、试述剪辑的任务?

5、试述剪辑学习的三个阶段?

6、什么是镜头?什么是画面?并简述画面的特征?

第五章常规蒙太奇剪辑(二)叙述线

第一节剪辑的叙述线

一、什么是叙述线:

1. 影片欣赏片段:(视频5-1)

2. 提问:一部作品,观众最关注的东西是什么?

一个片子,是靠什么串起来的?

3. 叙述线的概念:

叙述线一般指影片的情节线索,所谓情节线索,就是把情节的诸种要紊贯穿起来的脉络,即叙事的路子。

二、叙述线的特点(1)

1、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类型的叙述线

二、叙述线的特点(2)

2、某一部影片可以采用单线也可以采用复线

二、叙述线的特点(3)

1、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类型的叙述线

三、选择叙述线的原则:

1、叙述线的设置要符合观赏者的习惯;

2、主线清晰,尽量减少支线的干扰;

3、根据需要,恰当使用加减法,提高叙事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节叙述线中的时间与空间

一、自然时空与影视时空:

1、自然时空:没有压缩,没有间断

2、影视时空:依靠剪辑产生的新时空

3、两者的关系(视频5-2)

(视频5-3)

3、两者的关系:

1)自然时空是连续的、影视时空是间断的;

2)自然时空是无限的、影视时空是有限的;

3)自然时空是影视时空的基础;

4)影视时空是自然时空的艺术再现;

二、镜头剪辑的时间关系:

1. 延伸时间:

1)影视片段分析(视频5-4)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自然地连续不断向前延伸的,定为时间A;

3)同一场景中的反应镜头、电视新闻中的现场切换等;

2. 再现时间: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是共时,即第二个镜头表现的时间是第一个镜头的再现,他们在同一时间上同时发生,定为时间B;

3)一般说来,第二个镜头必须变换机位,尽管拍摄对象是一样的,但是画面内容是不相同的,我们称之为“再现”;

4)电视新闻中的重放、慢放镜头,影视剧中的平行镜头等;

3. 重现时间:

1)影视片段分析(视频5-6)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也是共时的,第二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和第一个镜头所表现的时间同一、画面一致,既“重现”,定为时间C ;

3)一般而言,这样的两个镜头不能直接相连;

4)常见于电视新闻中;

5)需要演员或解说的语言提示;

4. 闪回:

1)影视片段分析(视频5-7)

2)两种镜头间的时间,发生一种倒退式的跳跃,即第二个镜头的时间是第一个镜头很久以前的某个时间,电影术语中称为“闪回”,定为时间D;

3)与重现不同在于,该镜头在剪辑中只出现了一次;

4)常用于情节的补叙和人物的回忆镜头;

5. 闪前:

1)影视片段分析

2)两个镜头间的时间发生跳跃,与闪回不同的是,这种跳跃是向前的,所以称为闪前,定为时间E;

3)其特点在于,再剪辑时一般会回到原时间,在后面应该出现他的位置往往不再出现;

4)常用于剧中人物的想象和推测;

6. 五类时间的辨证关系

1)时间A是生活流程中时间运动的最基本方式,其他四种时间关系是电影叙述的美学方式的发展变化;

2)时间B是“正反打”和“交替蒙太奇”的表现基础;

3)时间B和时间C都有在重复中使情绪、事实得到强化的作用;

4)时间C作为再现,有伏笔与呼应的含义;时间D作为倒叙,是追叙事件至此的原由;

5)时间D和时间E尽管都是主观思维的结果,但是后者由于跨度大、背景铺垫少、因此往往需要特别的提示;

三、镜头剪辑的空间关系:

1、同一空间:

1)影视片段分析(视频5-8)

2)两个镜头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同一的,即第二个镜头中人物的行为仍在第一个镜头的空间中进行,这一关系称为同一型,定为空间X;

3)同一型空间是典型的戏剧空间;

4)同一场景中拍摄剪辑的镜头段落,彼此的时间关系就属于同一型;

2、连续空间:

1)影视片段分析(视频5-9)

2)两个镜头所使用的空间是相连的,即第二个镜头中的空间随着第一个镜头人物行为动作的发展而连续出现,这一关系称为连续型,定为空间Y;

3)由于镜头的运动造成空间的连续发展,是电影对戏剧空间的突破;

4)连续空间常用于跟随拍摄,用来表现人物行动或故事情节的延伸和发展;

3、分立空间:

影视视听语言

影视视听语言----景别 深圳市平冈中学路博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章节是传媒高考编导类科目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区分景别,了解不同景别的作用以及不同情况景别的作用。对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作用以及导演的隐喻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景别的学习掌握编导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对影视视听语言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影评写作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景别,区分景别,应用景别于拍摄以及影评写作。 能力目标:通过景别学习其内容表达含义,结合影片分析。这样,学生能够提高电影的鉴赏能力以影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与人文情怀:对于电影的基本赏析能力,解读导演景别取景的背后含义,了解影片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景别构成 2.区分常见景别 3.了解不同景别的使用方式 4、了解各个景别的含义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 5.如何应用在影评写作中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是景别?5中常见景别是那几个?不同的景别的不同作用是什么? 一、景别的性质与划分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 的重要形式。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2、景别的分类: 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2、景别的划分: 第一种: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景别。 第二种: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 二、景别的功能: 1、远景与大远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 一般影片开头或结尾常用大远景,开头需要交代大环境,而结尾是因为故事结束需要将观众带出,场景的宽阔意味着情绪的超脱。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的,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一点,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是给观众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远景中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相比大远景,远景的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在叙事功能上,远景景别的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情绪表现比较超脱。远景的作用:交代背景,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重点知识关键词:和谐性。观看影片画面,注意画面是否“和谐”。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和谐性” 2、全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 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这种景别在实际拍摄中又被称为“人物全景”。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比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全景与远景都是交代镜头。 重点知识关键词:顶天立地。观看影片时特别注意人物全景中的人物是否对观众带来视觉冲力力或者心理冲击力,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是展开剧情的重要线索。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顶天立地” 3、中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中景截图。 这个景别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叙述性非常强的功能性景别。人物上半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

整理:编导 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编导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光线 理论部分 第一节光的特性 一、光的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直射光(又称硬光):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没有中介遮挡,景物和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有明显的投射方向 b、能在被摄物体上面构成明亮的受光部分、背光的阴影部分以及投影。从而形成画面的明暗反差,也可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c、能显示出被摄物体的外部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质感。 d、能显示时间性。 e、光源投向集中。 2、散射光(又称软光):是指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有中介遮挡,光线间接的投射到被摄物体上,在被摄物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光线柔和,照明均匀。 b、没有明确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阴影面及投影的区分不明显。 c、物体表面受光均匀,亮暗反差较小,影调接近。 d、自然光中的散射光色温偏高,画面呈现的色调偏冷。 二、光线的方向:是指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分类:顺光、侧光、逆光 1、顺光: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一致时所呈现的光效 2、侧光:当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方向成左右90度时,一个立体的被摄体就会形成由亮面、次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面、次暗面等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影调变化。 3、逆光: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影机镜头光轴方向相对,并处在被摄对象后面时,被摄体成为逆光状态。 室外光线的处理

一、室外光线的照明特点 1、照明亮度统一 2、三种照明光线并存 3、季节、地域特征明显 4、一天中的光线变化巨大 二、一天中的光线变化规律 1、黎明和黄昏:光线大量散射,物体受光较少,普遍亮度较低。不利于表现物体的细部层次,适合拍摄剪影效果。 2、早晨与傍晚:明暗对比反差较强,地面物体投影较长;光照时间较短,变化较大;光线色温低,色调偏暖;近浓远淡透视效果好; 3、上午和下午:光线稳定,均匀,明暗反差正常,较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表面结构。 4、中午:光照强烈,散射光少,景物明暗反差显著增大。不利于拍摄任务面部,不利于造型。 第三节室内光线的处理 一、人工光的特点 1、光源不同 2、场景空间的不同 二、影视拍摄中常见的几种光源和灯具 1、聚光灯 2、散光灯 3、回光灯 4、便携式电平灯 三、人工光线的基本布光方法 1、主光:又称塑形光,影视摄像中的主要光源。 布光方法: (1)放在摄影机左右某个顺侧光的位置上,勾勒出被摄对象的立体形状,形成主要阴影,表现出表面结构和质感。 (2)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15度夹角。 (3)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75度夹角。 2、辅助光:又称“副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 布光方法: (1)不能强于主光

《惊魂记》视听语言分析

《惊魂记》是日本著名惊悚片导演希区柯克执导的,其中《惊魂记》是被公认为希区柯克最好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这部影片是1960年的作品,相对于现在来说是一部比较老的作品,可是在今天我们看来还是很富有韵味,完全没有与时代脱轨的感觉,影片虽然是属于惊悚片,可是导演却将这部影片拍出了文艺范,灯光的布置、镜头的运用、角度的拍摄等等,运用到了极致,可以说这部影片是视听语言的一本重要教材。 镜头语言 希区柯克所做的一切,都让观众认同玛丽恩。他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偷窥视点与主观镜头。除了开场段落的偷窥镜头,玛丽恩准备偷窃客户的四万块美金出逃的段落,则尽显了希区柯克利用主观镜头使观众认同玛丽恩的能力,虽然人物的道德是有问题的。其中玛丽昂出逃的段落也是运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玛丽恩房间,玛丽恩从左边入画,已经将日间穿的白色服装换成了黑色,内衣也换成了黑色,并且玛丽恩的上身只穿了黑色内衣她走向衣柜,在柜子停下来,眼睛看了一下床,摄影机跟随玛丽恩的视线推到床上一大包钱的特写,接着镜头摇向左边正在收拾的行李箱。玛丽恩从柜子里拿出衣服,转回头来,一边穿裙子一边又看了一眼钱,钱的特写。玛丽恩穿外套,近景。行李箱特写,玛丽恩收拾行李箱。玛丽恩继续穿衣,走向镜子前整理腰带,回头看床,床上的钱,玛丽恩继续收拾东西,玛丽恩检查证件是否带齐,装进黑色手提挎包,玛丽恩收拾完毕,在行李箱前停下来,看着床上的钱,钱的特写,玛丽恩坐在床上想了一会,将钱装在黑色挎包里,提着行李箱走出门。总共十二个镜头的段落里,玛丽恩看钱的主观镜头出现了四次,占所有镜头的三分之一,钱的出现是让我们通过玛丽恩的眼睛看到的,所有这些都是让观众陷入玛丽恩的境遇中去,从而使我们可以继续认同玛丽恩,我们就这样卷入她的罪恶之中,从此以后,这个决定控制了她,也控制了我们——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 在浴室谋杀的段落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导演在景别的运用上,多次运用近景和特写,在镜头的转化上也是速度快,剪切的非常之快,让人感到压迫和紧张,惊悚的感觉,但是画面并没有出现直白的画面,这也是导演最成功的地方,运用高超的蒙太奇手法,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画面并没有表现刀子是如何刺进去的,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笔记(自己整理)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笔记(自己整理) 1、《可贵的沉默》告诉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答:因为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很惭愧。爸爸妈妈都 能记得自己的生日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祝贺生日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为爸爸妈妈 祝贺生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3、“那极为可贵的东西”指的是因为孩子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感到很难为情。 而且内心里产生了要回报父母之爱的朦胧意识。 4、“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孩子们懂得了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这节 课上沉默不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的结果孩子们在成长家长们很欣慰让老师体验到 了成功的快乐。 5、“沉默”的“可贵”在于孩子们能够反思自己能回报自己的爸爸妈妈。 6、“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 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1)孩子们觉得这一分钟很长。2)我之所以悄悄地瞥而不是正 眼看是因为我怕孩子们发现我看着他们而感到更内疚更不自在。3)我认为孩子们犯了错误 似的神色可爱的理由有A)犯了错误似的神色说明孩子们很难为情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好 B) 犯了错误似的神色说明孩子们有了回报父母的想法。 7、你会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答:1)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担心2)生活勤俭不让父母烦心3)不和父母顶嘴不让他们伤心4)多做家务让父母省心5)多和父母交流让他们放心。 8、《她是我的朋友》反映了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9、“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从阮恒的动作 中我体会到他的心情是矛盾的。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我要救她。)——放下(我会 死的。)——举起(她是我的朋友就是我死了我也要救她)。 10、阮恒为什么哭?答: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11、阮恒在哭的时候在想什么?答:虽然我要死了但是我的血能救我的朋友我也是愿意的。 12、《她是我的朋友》中表示哭的词语有: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啜泣——呜咽——哭 泣是哭的声音越来越大哭泣——抽泣哭声变小。从这四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阮恒的内心 是痛苦的。表示哭的词语还有:哽咽、痛哭…… 13、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况十分紧迫。 14、阮恒在输血之前想——为了救我的朋友我就是死了也值得。 15、医生会这样安慰阮恒——别紧张输血不会有危险的你不会死去的一会儿就好了。你这 样爱你的朋友帮助朋友你真棒! 16、阮恒如果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答:阮恒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也会关心、爱护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 17、《七颗钻石》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告诉我们:无私 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 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18、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为生病的妈妈找水)——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分一点水给小狗)——金水罐(妈妈让女儿喝水)——从中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给过路人喝水)。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我体会到爱心可以创造奇迹。 19、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我体会到了什么?答: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我们体会到小姑娘 关心弱小尊重长辈助人为乐的品质懂得了要用爱心来对待生活。

视听语言题目整理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一)景别 (二)景深和焦距 1.近景系列景别和全景系列景别具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为什么? 2.怎样看待景别的情感表现特点,哪类景别的情感表现强? 3.找出一部景别运用有特点的影片,试分析其中大量运用了哪类景别及其 原因。 4.景深镜头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景深镜头对故事有怎样的帮助? (三)角度 1.电影中常用什么视点和角度? 2.分析《公民凯恩》中的仰拍、俯拍、倾斜等非正常角度。 (四)视点 (五)构图 1.如何通过构图强调被摄主体? 2.构图原则中的均衡、对称、对比、集中分别指什么?它们在电影电视创 作中有什么表现功能? (六)光线 1.光线是如何决定影片的整体气氛和情感基调的?试举例描述下列光线特 征:正面硬光、中等平光、软光源散射光。 2.假设一个场景中需要用硬光源实现特殊的效果,试分析使用硬光源的原 因并设计如何实现。 (七)色彩色调 1.冷暖色调的情绪效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影片中如何运用?试举例 说明。 2.什么是你所理解的电影语言中的色彩运用?请找出一部你认为色彩印象 突出的影片,试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色彩手段。 3.试分析一场电影文艺晚会的色彩节奏。 第二章镜头形式 (一)固定镜头 (二)运动镜头 (三)长镜头 1.请分析影片《好家伙》中叙事长镜头的主要拍摄方式和镜头表现功能是 什么? 2.请分析《童年往事》中时间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3.请分析纪录片《人造风景》开场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四)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试分析电影《好家伙》的场面调度中人物调度、镜头调度和综合调度的 表现形式及其在影片中的表现功能。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 (一)剪辑工作的意义 1.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 (二)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三)苏联蒙太奇理论 (四)风格化剪辑 (五)匹配的剪辑 1.如何实现剪辑的匹配? ◆为什么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讲故事,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跌宕 起伏?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 续和流畅? 第四章声音与音画关系 (一)电影声音的特性 1.电影音效的功能。 2.电影音乐的功能。 (二)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1.声音的情绪性。 2.声音的叙事能力。 3.声音塑造空间的能力。 (三)声画关系 ◆哪类声音能有效地表达现实感? ◆什么样的音效能建立电影的三维空间感? ◆为什么不可见的声音可以扩展视觉并创造情绪与气氛? ◆声音转场有那些形式?为什么声音可以实现转场? ◆试分析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配乐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 (一)视觉隐喻 (二)强调

语文笔记大全

记叙文要素(复述技巧):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情起因;5、经过;6、结果 ① 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 ② 记叙文的人称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③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初中虚词:之、以、于、而、其、者。 “之”字用法: 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3.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4. 结构助词,定语的后置,不译。 5.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 结构助词,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7. 音节助词,不译。 8. 用作动词,译为“到、去、往”等。 “而”字用法: 1. 表转折(却、很) 2. 表顺接(承接)前后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起连接作用,可不译(就) 3. 表修辞(着、地、的) 4. 表并列,前后两部分内容可互换 5. 表递进(而且) “者”字用法: 1. 结构助词,可译做“…的/的人/的地方/的情况/的原因/的事” 2. 语气助词,不译,表判断。 “其”字用法: 1. 表猜测,大概、也许、恐怕(其恕乎?) 2. 表疑问,难道(其真无马耶?) 3. 代词 4. 指示代词,这、那 5. 加重语气,不译(安陵君其许寡人) 四大家: 儒家:“孔、孟”,“仁”德治 道家:“老、庄”,道法自然 墨家:墨子,非攻兼爱 法家:韩非子,法治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尚》《礼》《易》《春秋》 =================================修辞 格 =================================== 顶针 的句式特点:上面一句的结尾作为下面一句的开头。 顶针: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 近的语句、片段、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真) ,又称联珠、蝉 联、联欢。 r 人物- 正面 ,侧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

第一章基础概念 第一节景别与构图 景别:画面得景别就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得范围。景别就是一种最重要得最外在得视觉语言形式。 景别得特性与影响因素: 1.景别得强制性 就是指摄影者与剪辑者对客观世界与观众得双重强制,对景,对人取景范围得强制性。 叫人瞧什么就瞧什么得强制性。 2.距离与景别 1)首先表现在直接影响画面间得景别及其内容含量 2)其次通过改变距离与换用不同焦距得镜头获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结构以至能改变画面内容含义。 景别得五分法。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 作用:被摄主体只占用画面很小得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位于远处或深处 相比大远景,远景得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得具体感与人在其中得位置感。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 1.展现场景全貌 2.场景段落得总角度,具有定位得作用 3.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 4.表现特定环境中得特定人物 5.场景段落得开始或结尾镜头 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 1.以描写为主,兼顾叙述与描写双重功能得构图景别 在叙事作品中,中景多用于展开情节,能完美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与面部情绪,可以清楚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得特定关系。有利于表现人物间得感情交流,展开故事与矛盾冲突。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1.一般就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2.人物面部神态,头部形态居于画面得主导位置 3.人物得细微神态动作成为表现得主要部分,通过神态反映人物得内心世界 中近景 1.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一般对主体人物得取景到腰部以上。 2.近景与中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得物体或人物表情。暗示物 体或人物表情得意义。 特写:局部以上被摄对象细节 特写镜头就是将演员细微得表情与某一瞬间得心灵信息强调出来,因而增加其重要 性。常具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则更进一步,甚至只表现某人得局部,具有极强得渗透力,直接影响暗示观 众心理。 1.展现人物神情,揭示内心世界 2.表现人体某一部位与突出物体得细部特征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 4 个小题) 简答题( 4 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 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 ,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以表现环境气势 ,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 ,人物 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 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 事物发 展的整体面貌 ,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 叙述性景别 ,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 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 交流性的景别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 主观性强的景别 ,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 “万能镜头 ”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大景别 远景、全景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重在 环境景物的表现 小景别 中、近、特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 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 秒左右) 2. 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 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 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 角度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 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一一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一一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

语文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诗歌主题: 大类别:1.男人在外面流浪 ①送别诗:朋友间的友情,对家乡的怀念,借此说官运不通 ②山水诗:纵情山水,对大自然的讴歌,借此说对官场的厌倦 ③田园诗:田园中的安逸,劳动的乐趣,归隐思想 2.男人在外面打仗 ①边塞诗:边塞的风光,将士的勇敢,战争的惨烈 ②战争诗:(基本同上),对战争的反思 3.男人没事干(想象) ①怀古诗:借古讽今,吊古伤怀,抒发历史的沧桑感 ②说理诗:说明一个道理(说理诗只存在于宋代及以后) ③抒情诗一(借景):借助一个景色抒发情感 ④抒情诗二(借事):借助一个事件说明一个观点或态度 ⑤抒情诗三(借物):借助一个景物抒发一种情感或者人生观 ⑥抒情诗四(借人):借助一个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4.女人在家里惆怅 ①思夫: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②闺怨:对爱情婚姻不如意的怨恨和伤感 诗歌风格: 风格分类:1.最粗线条 ①雄浑阔达(辛弃疾、黄庭坚)、豪放旷达(苏轼)、沉郁顿挫(杜甫):雄浑豪放、景色壮阔、感情沉厚…… ②慷慨悲壮(陆游、岳飞):悲壮、沉重…… 2.粗线条 ①平实质朴(陶渊明、白居易、元稹):明白畅晓、多用口语 3.细线条 ①清新雅致(王维、前期李清照):清新自然 ②含蓄隽永(柳永、秦观、温庭筠):委婉含蓄 ③绚丽/浪漫飘逸(李白):华美绚丽、多姿多彩 4.最细线条 ①缠绵哀婉(李商隐、李清照):笔调婉约、凄美 常用特殊含义词汇: 冰雪————品行高洁 月亮————思乡 柳树————谐音"留",留恋,送别,伤怀 蒲—————分手之处 芭蕉————凄苦 梧桐————孤独 梅花————人品高洁(这个概念在唐以后)、春天的含义 菊花————孤傲 松柏————坚贞 羌笛————西北的荒凉,边塞思乡之情 春—————与爱情、青春有关 春水————愁绪

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本

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版本

————————————————————————————————作者:————————————————————————————————日期: 2

影视视听语言 第九章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 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包括: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电视综艺晚会,电视专题晚会,电视文艺专题,音乐电视,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电视散文等。 电视文艺不同的样式因节目性质的要求,体现出了视听语言中再现、表现、或再现与表现并存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节视听元素在电视中的运用 第二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基本样式 一电视文艺信息报道 这是对文艺动态消息的一种新闻报道,新闻消息的视听语言非常有特色,所以基本采用正常光线,正常视点下拍摄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组接的方式。为了增加娱乐性,它刻意运用了一些只有在电视文艺语境下才能使用的元素,如有意地晃动镜头,快速推拉,色彩、构图的变形夸张等等;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的视听语言主要完成任务时间的还原与在线,视听语言多为再现和叙事形式。 二电视文艺实况转播 这是一种对文艺演出节目客观传播的节目样式。主要依靠多极为的导播和切换来完成; 这类节目的视听语言样式为:在正常视点下的机位和正常光线下对正在演出的文艺节目和正在进行的文艺活动进行记录。摄像机运动速度适中,并按照不同机位和不同景别进行组接。它以唱词和动作的间隙及段落为切换点,有同期声还原,必要时有解说。

三电视文艺纪录片 电视文艺纪录片是以文艺为题材的记录片,既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又是文艺节目的一种样式除了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外,还需要对相关的文艺演出进行记录。它的基本语言样式是:正常视点下的机位,正常光线和色调下的图像,较长的镜头和较慢的摄像机运动,采用同期声,对画面不确定因素适度解说,没有特技手法的切换编辑。它所运用的视听元素中,不包括音乐、音响。如有,声源往往是片中记录的对象本身发出的。 四电视文艺专题片 电视文艺专题的基本语言方式是:画面既有正常视点机位、正常光线色彩下记录现实生活镜头,也有造型性强表现主观感受和认识的拍摄内容。画面平均长度较短,一般在五至七秒左右。摄像机运动速度根据主题、情绪表达的需要确定,常常快速地推拉摇移。 运用同期声、音乐音响。解说词占相当大的比例和分量。后期编辑手法多样,可以灵活和创造性的使用各种编辑手法,包括各类特技手法 五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是: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光线造型和突出主观意识。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音乐音响在此不再仅仅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和辅助,它成为片中重要的独立传达思想情感的元素。和纪录片相比,电视艺术片的主要功能转为艺术创造。它的后期编辑更为自由。在画面和声音的关系上,生化对位、声画分离得情况大量出现。 六电视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分为综艺晚会和专题文艺晚会。电视文艺晚会从节庆日庆祝出发,以提供热闹欢快的娱乐为基本目的。它由各种文艺表演为基础,以一定的主题和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勇主持人、字幕等方式加以串联。电视文艺晚会多在演播室中进行,有时也采用实景拍摄,一些大型晚会往往运用演播室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时空多样性,是艺术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电视文艺晚会以三级为为基本方法,并由此演变出更多机位,更多变化的调机和切换方式。一般来说,舞台演出的记录、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就是通顺和流畅的,切换时多一场次的某个段落为切换点,编辑手法上除对切外,还常常运用特技技巧。 第三节电视文艺语境中的视听语言 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语境下,通过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传达特定的语义。电视文艺被认为是电视遗嘱中的基本样式之一,从视听语言方面考察,它不仅仅只使用了哪些能够建立和构造艺术性的元素,在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中,场景(尤其是演播室)、场面调度、色彩、影调、非正常视点下的机位设置、多机拍摄和即时组接,以及特技编辑成为特有的标志性元素。 第四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 一直观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特点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再现物质形象、形状时所具备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达不到的环境描述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没有的性格和个性描绘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视听语言带来了其他艺术语言所不擅长的情绪表达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生动性和情感冲击力;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电影的发明的目的是记录运动。运动是电影的本义。西方不管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运动成为其表达的最基本的习惯。 电影节奏感(外在)《后天》 行为,动作是电影的基本,形成情节,情节造就故事。看电影最吸引的不是思想,而是动作和行为。 节奏(节:休、停;奏:动)有规律的停动交替,按照一定方式衔接形成悬念。 《致命弯道》:音乐节奏感,细节,特写镜头造成紧张效果。 做电影要绷得住,张弛有度。穿帮镜头 《刺杀据点》电影的结构是可以松散的 《暗袭》视觉、听觉(通过色彩、镜头(数量和类型)以及景别的变化准确捕捉到导演的意图) 信息层次:前景、中景、后景的安排。 《惊声尖叫3》:警车增加现实感,很少是随机遇到的,进入电影里的任何画面都是有意而为之的。 舞台的演出的艺术质量永远在演出的过程当中。和电影有很大的差别。 当对话多的时候,利用多角度多镜头来表现,以免观众认为视频冗长。 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周传基网站:) 电影发明的目的,就是发明一种可以记录运动的机器。Cinema 人的眼睛喜欢看运动的东西,好莱坞运用各种方式缩短冗长感。失败例子:《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 《日落黄沙》:节奏感,快切镜头,连续动作切分。 1、人的眼睛喜欢看“动”的事物。摄影机模拟人的眼睛,使用者会用它来捕捉运动。运动,就必须要要一个立体的空间。而实验也证明:人喜欢看立体的事物。制作者必须会设置,为各种运动提供一个立体的空间。我们必须研究观众是怎样“看”的,喜欢“看”什么? (舞台演出,左右横移,观众只有固定视角,相当于一个平面,电影是立体的)

2、运动,可以分为外部的运动,比如车追车等;内部的变化,比如:光、天气、色彩、空间大小、声音(空间感)、人物关系、线条等。 《浪人》《致命武器》《越狱》《捉迷藏》 (商业电影:看运动,还要考虑摄影机运动的动机,也就是所谓的调度,要自然流畅) 《士兵之歌》真实自然的感觉。通过细节动作,如敲门拿钥匙,不额外占用荧幕的时间。和文学的叙事时间是有些区别的,文学思维是线性的。它在描述时,时间就被搁置了需要合理去安排。(摄影机的运动是创造含义的) 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一个是是否是立体的,有空间感,二是看能不能处理好运动。 《菊豆》在狭小的空间上捕捉到了丰富的运动,处理长宽高的空间感。 《染印厂印染机》解析:摄影师会拍,狭小的空间中捕捉到了三个纬度的运动:横向,垂直纵向(深)。即长宽高。他们构成了电影运动的特征:立体空间里的运动。 电影的幻觉:运动幻觉和立体幻觉;两者的关系,用运动幻觉来体现立体的幻觉。 声音也是间歇性的。 《非常嫌疑犯》1、人物动,镜头跟。2、运动的价值和作用。(转场,颜色影调,镜头运动可以交待人物出场。环境音响为摄影机的运动做了引导,这就是运动的动机,摄影机的运动带有一定的悬念性。自然合理的为摄影机运动提供了目的,有了新信息,才能动。车子跑是为了给摄影机提供动机,电影味道十足!) 3、剪辑。构图、色彩匹配,使影片流畅无缝;视线的匹配,静态的方式和静态的内容相结合。 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荧幕上,而只存在于把它实现的思想之中。--蒙斯特堡 《云水谣》一个镜头第一格与最后一格最吸引人,动作一定要最精彩。影片开始交代场景设计的运动丰富,如景别变化,运动方向的变化 ,动机设计的特别好。高超的艺术!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摄影机运动的动力变化将场景交代特别好。 《人类之子》(客观视点/上帝视点,主观视点) 我国影片中的运动状况 1、漂亮的长宽高运动。 2、看不懂的电影的“评论家”。 3、创造含义的“黄土地”运动。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而视听语言则又包括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艺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着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难得一见的佳作,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在导演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视听语言技术,为整个电影作品营造出来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一方面显示出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艺术创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到位,将自身精湛的技艺充分融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的影视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本文主要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对电影作品中的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中的主人公里昂是导演吕克·贝松虚拟刻画出的一位人物,如果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着名的杀手,那么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里昂”。在杀手的行业里,往往人们眼中的高手都是非常低调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名字还是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故事还是被人们争相谈论。在世界范围内,论杀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少有超过里昂的。电影在上映的初期,许多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冠以《杀手之王》的美称,一位电影银幕上的杀手主人公形象能如此地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了饰演者让·雷诺精湛的演技,更体现了电影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创作的驾驭能力。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于1994年上映,可以说是导演吕克·贝松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吕克·贝松的作品都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小众电影,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谓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电影。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通过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控,将作品表现的更加细腻,这也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中非常罕见的,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和场景都被一些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认识拿来分析、研究,让人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该部影片的艺术价值。 影片一开始部分,导演吕克·贝松就为主人公里昂制作一个长达9分钟的开场秀,勾勒出里昂基本的主人公形象:杀手身份、身手娴熟、讲原则、守承诺、冷酷且又低调,让观众对里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出场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导演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进行了特写,“回字形”楼梯的中控部分当作镜头的北京,镜头中出现一双女式皮鞋。紧接着镜头逐渐上升,画面中出现女主人公的裤子,然后出现的是纤细的手拿着香烟、秀气的脸庞、灵动的双手合秀发,上身的外衣很随意地半掩着右肩。故事接下来,玛蒂尔达和里昂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右脸的伤痕显露出来,这让观众了解到女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生活过的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性大胆、有主见。在这里,导演吕克·贝松大概用了30几秒和几个镜头来勾勒出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和生活面貌,拍摄手法精炼无比。 接下来的部分是电影中经典的桥段之一,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邪恶的警察史丹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过程,包括她的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其二,是玛蒂尔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而幸免于难,当玛蒂尔达从超市回来看到自己家门口站着坏警察手下的时候,并且得知家人被杀害的一刹那,她故作镇定的往前走到里昂的门前并按响了门铃乞求里昂开门。其三,里昂一直用猫眼观看门外发生的一切,在看到玛蒂尔达走向自己

高中语文笔记整理.x成语部分

高中语文笔记整理【1】 一、成语: 第一类、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18.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21.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22.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24.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25.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26.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27.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28.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二类、对象误用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褒贬颠倒 (褒词误用贬义)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总

影视视听语言分析 艺术的语言 ?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或者说是表现元素?绘画:色彩,线条,构图等…… ?戏剧:台词、唱腔、表演等…… ?文学:文字 对于电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分析,是影片欣赏、读解的过程。 ?分析,是一种思想、感觉的经历。 ?分析,是电影手段、技巧的学习。 ?分析,是影片创作、规律的总结。 ?分析,是导演方法细化学习过程。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知识的补充。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理论的积淀。 ?分析,是我们对电影历史的了解。 ?分析,是对影片艺术特性的总体把握. 电影的语言

?电影“视”第一,“听”第二。 ?电影是以“视”为主,“听”为辅的艺术形式。 影像的重要性 ?①、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②、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③、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镜头 ?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 ?马尔丹讲: 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 停止这段时间被感光的胶片; 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影像构成元素 1、构图:对角线、对称、斜线、S线等 2、景别:远全中近特 3、角度:俯仰平 4、运动:推拉摇移跟

5、照明:三点布光 6、色彩:冷暖色调、颜色的象征意义 第一节、电影影像的构图 画格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 ?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电影每秒24格 画格构图三原则 ?①美学原则; ?②主题服务原则; ?③变化原则。(整部影片而言) 一、美学原则 ?构图目的:视觉美感 ?容美——拍什么 ?形式美——怎么拍 ?光线、色彩、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模板

题型: 1、单选15题(15分) 2、填空10题(10分) 3、名词解释5题(15分) 4、简答5题(30分) 5、论述题2题(20分) 6、案例分析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⑴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七下 语文 笔记整理汇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笔记整理 1.七年级下册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现代文)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菜畦qí:菜地。 确凿záo:非常真切,真实可靠。 博学:形容学识深而广。 秕谷bǐ:张得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也叫秕谷子。 桑椹shèn: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 缠络chán luò:枝条状物互相缠绕,连续不断。 相宜yí:适宜 轻捷jié:轻快敏捷。 臃肿yōng zhǒng:过度肥胖。 攒cuán:聚拢,拼凑。 拗ào:不顺 脑髓suǐ:大脑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宿儒sù rú: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蝉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中医可入药。方正:正直。 人声鼎dǐng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锅里沸腾一样。 人迹罕至hǎn:人的足迹很少出现.到达(的地方)。 蟋蟀shuài:触角比体躯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 书塾shǘ:学塾是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学塾一般都是地方或私人所办方正:为人方正不阿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肿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叮嘱zhǔ:再三嘱咐。 咻咻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骊歌lí:告别的歌。 花圃pǔ:种花草的园地。 玉簪zān花: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花白色,气味芳香。 徘徊pái 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比喻犹豫不决。 恐惧:惊慌害怕,惶惶不安。 三.《丑小鸭》 来势汹汹xiōng:动作或事情到来时声势盛大的样子。 沼泽地zhǎo:木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讪shàn笑:讥讽 嫉jí妒: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 丑陋lòu:相貌或样子难看。多局限于指外表、长相;也可指内心、行为的丑陋。 四.《诗两首》 瞬息shùn: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shè: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荒草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