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底乡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长底乡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长底乡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浅谈长底乡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长底乡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杉木的生物学特性,文章就杉木的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用途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关键词:长底;杉木;栽培技术

1 长底乡基本概况

罗平县长底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海拔1210米,有“天然温室”之称,年均气温16.7℃,年均降雨1319.5mm,全年基本无霜,年均日照1800余小时,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气候,地热资源丰富。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限长,水资源丰富,九龙河、块泽河等河流横穿乡境内,环境污染小,水质较好。

2 杉木的生物特性

杉木,又名沙木。属杉科,亚热带常绿乔木。其主干明显,干形通直园满,材质轻韧,强度适中,气味芳香,抗虫耐腐,四季长绿,纹理清晰,材质好,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是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商品用材树种之一,在长底乡境内,一般10至15年即可采伐。杉木喜温湿。水湿条件是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着限制作用的关键因素。杉木在质地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比一般树种对土壤的要求要高。

3 育苗

针对长底乡的实际情况,育苗大多采取实生育苗技术,利用杉木的种子来繁育杉苗。育苗期间应遵守以下几点要求:

3.1 选购优良的品种。实现杉木速生丰产的有效方法是从各级林

杉木造林技术

杉木造林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杉木是亚热带树种,喜温、喜湿、怕风、怕旱。杉木分布范围内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3℃,1月平均温度1-12℃,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杉木的中心产区范围也1月份6-10℃的等温线大体相一致。温暖多雨,旱季(月降水量40毫米以下)不超过3个月,各月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加上风小雾多,生长期(日温6℃以上)长,但有霜期2-3个月,综合而成为杉木生长最适宜的气候环境,故其生长快,干形好,产量高。在杉木分布的偏南地区,长夏高温,霜雪很少,雨量虽大,但分配很不均匀,雨季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利用率低,旱季较长,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台风又经常过境,这些气候因素都不利于杉木生长,所以,杉木分布一般多在静风湿润的山区。在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冬季低温寒冷,雨量不足(尤其是4-6月生长旺盛时期),旱季很长,湿度过小,风力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杉木一般长势弱,干形差,产量低,只有在山麓山洼背风、温暖、湿润的地方,生长较好。在杉木分布的高海拔地区,温度虽低,但降水多,湿度大,温差变幅小,蒸发量远小于降水量,杉木也能正常生长。例如在江西庐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有生长良好的杉木纯林和杉竹混交林,当地的年平均温度为11.1℃,1月平均温度为-1.2℃,极端最低温度为-16.7℃,年降水量为1855.8毫米,年蒸发量为1063.5毫米。综上所述,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温度常低于其水平分布的北限温度,而水湿条件的影响又大于温度条件,杉木的耐寒性大于耐旱能力。所以,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着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当然,还应注意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因子和各因子间的补偿综合作用,才能准确判定杉木的适宜气候环境。 杉木分布与红壤、红黄壤、黄壤的分布基本一致,这些土类都能生长杉木,但以黄壤上生长较好。杉木生长快、生长量大,根系又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喜肥嫌瘦,怕碱怕盐,对土壤的要求高于一般树种。各种酸性和中性基岩母质特别是板岩、页岩、沙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经过长期风化发育形成的土壤,只要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 -11-26 阅读:1183次 [关闭]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 (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 (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 (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 );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二、森林培育技术 (一)生态公益林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 (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 (4)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

种植花椒方案

一、种植技术 花椒属芸香料,它的果实含有芳香油,是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种子可榨油,处理后可食用。它结果早,收益大,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萌芽力,能耐强度修剪,栽后第2年结果,4—5年后大量结果,是山区群众致富的理想树种。 1.育苗 花椒以播种育苗为主,一般在7—9月份,果实外皮呈紫红色,种皮变为蓝黑色时采收花椒,采后的花椒放在干燥的室阴干,种子忌曝晒,以免丧失发芽力,阴干的种子可秋播, 也可春播。花椒育苗床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播种前深翻整地,施入基肥,整平作床,然后按20cm的行距开沟播种,覆土0.5cm,并覆沙2cm,每公顷播种112.5kg左右。秋播的种子应进行脱脂处理,把种子放在碱水中浸泡,10kg种子用水10kg加碱面0.3kg浸包2天,搓洗种子表面的油脂,捞出后即可播种。 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处理,消藏时间以50天左右为宜,将种子与3倍湿沙混合后,选排水良好的温暖地方,挖1m宽,40—50cm深的沟,将种子放入,堆10—15cm厚,再覆土10—15cm,浇水渗透,上盖湿土,在土壤解冻后应及早播种。 另外,也可用开水烫种的方法进行催芽,将1kg种子倒入2kg沸水中,搅拌2—3分钟,以后每日温水浸泡,待少数种皮裂开后,捞出放温暖处,过1—2天即可播种。 2.栽植 选择适宜的栽植区:花椒喜温、喜光、耐干旱、怕涝、忌风,对土壤适宜性强,从有利于丰产的角度出发,花椒定植在年平均温度在11℃以上,年降雨量500mm左右的地方,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湿润的沙壤

土建园,以利植株良好生长,促进繁茂结果,有利高产。在风口,地势低洼易涝处和粘重土壤上不宜栽植。 适期栽植:花椒春秋两季均可栽植,在温度不太低的地方可在落叶后进行秋栽,栽后要截干培土防止抽条;春栽时易在早春进行,在芽萌动前栽植有利成活。 适度密植:花椒树高3—7m,适宜密植,在定植时可用1.5m×2m的株行距,每公顷定植3330株,以利早期产量的提高。 提高定植成活率的措施:在花椒生产中普遍存在定植成活率低的问题,陇东群众采用的“三大一快一多”的栽培法,大幅度提高了移植成活率。花椒之所以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花椒根系离地后成活时间短,在空气中极易枯死,缩短根系在空气中曝露的时间,就可提高成活率。据此,陇东群众总结出了“大坑、大肥、大水、快移栽、多带土”的定植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定植成活率。通常采用正方80cm×80cm的定植穴,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kg,栽后每穴浇水2.5kg,一般采用边起苗边定植的方法,以提高成活率,如果远距离运输,根系要多带土,少伤根,以利缓苗,促进成活。 3.生长期管理:重要容包括除草、施肥、防虫及修剪。 除草:花椒根系浅,杂草与花椒争肥争水现象相当严重,生产中有“花椒不除草,当年就枯老”的说活,特别是在1—3年生幼树期,为花椒定植后的缓苗期,应及时清除杂草,以促进树势健壮生长。 施肥:花椒以果实为主要收获物,在施肥时应侧重于磷钾肥的施用,一般宜在7—9月份采果后施一次基肥,基肥按照每株施有机肥50kg,过磷酸钙1kg,草木灰7.5kg的标准在行间开沟施用。在花椒及果实生长期进行2次补氮,每次每株施尿素0.25kg,以维持旺盛的长势。 修剪:修剪以更新及控制结果部位外移为主,每年在落叶后应及时疏除枯死

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质量评价_黄宇

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质量评价 * 黄 宇1,2 汪思龙 1** 冯宗炜2 高 洪1 王清奎1 胡亚林1 颜绍馗 1 (1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试验站,会同418307;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摘要>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综合比较了第2代连栽杉木纯林、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阔叶纯林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栽杉木纯林相比,在杉阔混交和阔叶树轮栽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物理性状改善,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在对土壤功能评价的基础上,直观评价了3种经营模式的土壤质量状况.在研究区内,杉木与阔叶树混交以及阔叶树轮栽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以及最终的土壤质量指数均处于中等水平,而连栽杉木林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较差,土壤质量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总有机C 、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 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之间明显相关,可将其作为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指示指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 、N 、P 与土壤总有机C 、土壤全N 、土壤全P 含量之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关键词 杉木 混交林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功能 文章编号 1001-9332(2004)12-2199-07 中图分类号 S71815 文献标识码 A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of forest stand in different plantation esosystems.HU A NG Yu 1,2,WAN G Silong 1,FEN G Zong wei 2,GAO I ong 1,WA NG Qingkui 1,HU Yalin 1,YA N Shaokui 1(1H uitong Exp er imental Station of Forest Ecology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H uitong 418307,China;2Dep ar tment of Sys tems Ecology ,Re -sear ch Center f or Ec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Beij ing 100085,China ).-Chin.J.A pp l.Ecol .,2004,15(12):2199~2205.After a clear -cutting of the first g eneration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in 1982,thr ee plantation ecosys -tems,pure Michelia macclur ei stand (PM S),pure Chinese -fir stand (P CS)and their mix ed st and,were estab -lished in spr ing 1983,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characterist ics w er e evaluated by measur ing some soil physical,chemical,microbiological and bio chemical parameters.A fter 20years .plantation,all test indices show ed differ -ences among different forest management models.Bot h PM S and M CM had a favorable effect on soil fertility maintenance.So il quality assessment show ed that some soil functions,e.g.,water availability,nutrient availabil-i ty,root suitability and soil quality index were all in a moderate level under the mix ed and pure PM S stands,whereas in a relatively lower lev el under successive PCS stand.T he results also sho wed t hat t here ex i sted close co rrelations between soil to tal org anic C (T OC),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microbial biomass -C (C mic )and other soil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 logical indices.T herefore,T O C,CEC and C mic could be used as the indica -tors in assessing so il quality in thi s study area.In addition,there were also positive cor relat ions between soil m-i crobial biomass -C and T OC,soil microbial biomass -N and total N,and so il micr obial biomass -P and total P in the pr esent study. Key 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 ix ed forest,Soil quality assessment,Soil functio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 -418)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406).**通讯联系人. 2004-03-09收稿,2004-07-11接受. 1 引 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特有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分布在我国南方的16个省(区),面积超过7@106hm 2,约占整个人工林面积的24%,在我国森林蓄积量和木材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9].出于经济效益原因,杉木连栽现象非常严重.研究表明,杉木连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地力衰退、病虫 害增加等[4,9,17,23,24] .针对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及其机理,林业生态学家和经营工作者提出了营造针阔混交林的解决途径,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10,11,13,22].我国关于杉阔混交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杉木人工林持续经营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经营模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Hussain 等[15]的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将土壤功能划分为水分有效性(w ater availability,WA)、养分有效性(nutr-i ent availability,NA)和根系适宜性(root suitability,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2月 第15卷 第12期 CHI NESE JO U RNAL OF A PPL IED ECOL OGY ,Dec.2004,15(12)B 2199~2205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

1 / 10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 一、目的意义 杉木为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有专家称为“国树”。其木材生产量占全国商品材总产量的20%-25%,约占全国人工造林面 积的十分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木材的需求量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全球森林面积正以每年 0.4%的速度锐减。 进入21世纪以来,木材资源已成为世界性的战略资源,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我国是一个人均占有森林(木材)资源很少的国家,严重少林缺材、森林资源消耗量大,森林分布不均、生态与经济矛盾比较突出。当前,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南方优越的水热自然条件,有效调整和解决好杉木人工林激增带来的林种、树种和材种结构以及生态结构等一系列矛盾与问题,科学、优质、高产、高效地发展商品林,在南方林业分类经营战略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要经营好杉木,首先要选用好良种,因为良种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根本措施。有了良种,没有良法不成,只有加上良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良种选择 杉木良种选育,我国林木育种工作者经几十年的努力,已选择出

了一批优良种源,并营建了杉木母树林和杉木种子园,使杉木遗传品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些优良种源、母树林、种子园生产的种子可供生产上直接选择应用。 另外,在杉木无性系方面也总结出了可供杉木无性繁殖的选择材料、选择要求和造林方法及繁殖技术。 国家林业局对xx良种非常重视, 2 / 10 2010年5月4-9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了全国杉木良种基地协作会议,并组建了《全国杉木良种基地技术协作组》。国家林业局决定从今年开始,国家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对杉木良种等进行补贴,这是一件大好事,这将对杉木大径材培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优良种源选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杉木已进行了两次全分布区的种源试验。根据杉木种源试验结果,将杉木分布区的种源(暂缺台湾)划成9个种源区,同时结合江西参加全国种源试验结果,选择出适宜江西造林推广的优良杉木种源有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等种源,这些优良种源在生长量方面要比本地种源大27%以上。 (二)xx种子选择 国家已在优良种源区相应地建立了采种杉木母树林,供应不同生态区对不同优良种源母树林良种需求。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1988); (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因素探讨-模板

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因素探讨 提要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直接影响杉木地可持续经营。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和杉木人工林所处亚热带红壤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杉木人工林群落的单一性及杉木生物学特性等有关,而传统杉木林培育过程中采取一系列传统的营林措施则加剧了林地地力衰退。根据目前杉木人工林经营现状,建议在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营林措施干扰强度,特别是炼山措施的采取;同时开展有关林地可持续模式试验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寻找适合不同地区的杉木检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搞好杉木人工林规划和发展,这对南方杉木产区林地可持续经营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可持续经营因素 分类中图法 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杉木人工林面积达 911万hm2,占全国人工用材林面积的 %,杉木人工林在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不断积累的研究资料显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直接影响林地的可持续经营[2-6],本文对此进行全面探讨,以便为相应措施的采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杉木人工林大多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的红壤区,该区岩石矿物风化强烈,盐基高度淋失,形成以高岭石为主(30%-60%)的次生粘土矿物,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低(3-12cmol/kg),盐基离子含量(约 3cmol/kg)和盐基饱和度(<30%)均较低,土壤缓冲性能差,pH 值低,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亦低[6,7]。其次,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腐殖质品质较差,HA/FA<,活性 HA 含量高(90%),土壤腐殖质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对土壤矿物分解作用强,腐殖质易遭分解和流失(淋失)。第三,红壤分布区地势不平,山地丘陵面积占 70-80%,坡度大,土壤抗蚀性较低,降雨侵蚀力大,一旦失去植被覆盖,极易发生水土肥流失,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脆弱性。Lumdgrem 认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红壤和其它肥力差的土壤上,如果没有特殊管理措施,把天然林改变成速生的短周期的人工林,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壤退化。 2 杉木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性质和特点

花椒高效丰产建园新技术

花椒高效丰产建园新技术 气候花椒适应在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10℃的年有效积温在200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9℃的区域栽培。 一、园址选择 1、气候花椒适应在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10℃的年有效积温在2000℃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9℃的区域栽培。 2、土壤造林建园应选择阳坡或半阳坡的中下部,以疏松深厚的沙壤土、壤土为宜。村庄院落、房前屋后、山湾河谷、地埂田角等向阳避风、温暖湿润的地方也可栽植。忌选择在低洼积水及粘土地段栽植。 二、整地 成片造林建园在坡度为20?以下的缓坡地实行沿等高线平行的反坡水平台整地,台面宽2米,台间距3-4米;在坡度为20?以上的坡地实行沿等高线平行的大鱼鳞坑整地,坑间距3米,行间距4米,弦长1.5米,弦高0.8米,坑深0.8米。行间按“品”字形排列;平地按直径1米、深0.8米的丰产坑整地。 三、密度及配置 花椒的株行距为3ⅹ4米。亩密度为55穴。按每亩165株栽植,即每亩55穴,每穴3株(按50~60厘米的正三角形配置)。 四、备苗栽植 1、备苗 花椒属芸香科植物,树体含有大量的芳香型挥发油,其苗木,特

别是苗木根系怕水、怕风、怕晒。因此,备苗必须做到边起苗、边包根、快运输、快栽植,最好是随起随运随栽,切忌将苗木长时间露天堆放。 2、栽植时间应按“秋栽叶子春栽芽”的原则进行,即秋季应从10月上旬开始栽植,在椒苗落叶之前完成;春季应在苗芽开始萌动时进行。 3、栽植程序要严格按照修根→定干→蘸浆→整穴→浇水→放苗→埋土→扩盘→覆膜的程序进行。 五、抚育管理 椒园建成后五年内可进行间作,但必须顺行向留足2米宽的营养带。间作物以黄豆、荏、豌豆、建设豌豆为最好,浅根性中药材、洋芋也可以,但必须做好鼠害防治工作。切忌间作胡麻、小麦和高粱等高杆作物。造林后2-3年内,每年要松土锄草2-3次。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浇水,并做好补苗和越冬防冻工作。 六、虫害防治 花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柑桔黄凤蝶、花椒天牛、金花虫等,防治方法是:蚜虫危害枝梢、花和幼芽等。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70%可湿性灭蚜灵粉剂800-1000倍液,50%可湿性抗蚜威粉剂或50%抗蚜威水溶剂1000--2000倍液喷杀。柑桔黄凤蝶:幼虫取食嫩叶。人工捕捉或用50%敌百虫800-1000倍、杀灭菊脂500倍液喷杀。花椒天牛:成虫食新枝树皮、幼虫蛀干。成虫期进行人工捕促,幼虫期用二硫化碳棉蛀孔。金针虫:成、幼虫均食害叶片和嫩芽。用50%敌百

花椒种植和管理技术演示教学

花椒种植和管理技术

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椒属芸香科树种,性喜温耐旱。果皮是主要的调味香料,每100g果皮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碳水化合物35.1g,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种子含油率高达 3O,可食用亦可工业用。长期以来,花椒育苗采用播种育苗。传统的育苗方法,种子采收、干制不合理;种子处理过程繁杂,费工费时;种子播种量不足等,使种子出苗率低,出苗难,苗木质量差,严重制约着花椒产业的发展。种子播种量、播种深浅和播种时机是花椒育苗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旱地大红袍花椒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宜设在交通便捷,地势高燥平坦,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危险性病虫,无污染的地块。育苗前,视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300g,并混入过磷酸钙4Okg或二铵15kg。深耕20cm以上,耙耱平整、整细并作畦,畦宽1.3m,畦长10m为宜。 2种子采收 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无病虫害的盛果期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树龄在10~15年),以狮子头、无刺椒、黄盖等大红袍品种为好。在处暑前

后(8月下旬),当花椒充分成熟即果实深红色,油泡凸起透明、种子黑亮有2~5果皮开裂时采收。采收过早的种子成熟度差,种子萌发率低。采收的果实摊放在竹席等物上及时通风阴干,果皮开裂后收取种子,收取的种子继续摊放通风阴干,以免霉烂。切忌在水泥地面上暴晒,以免烫伤种胚降低发芽率。 3播种 花椒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但是,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或脱脂处理,种子萌发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出苗难,出苗后不易管理。渭北地区春季少雨干旱,一般不宜春播。对于春季降雨较多,土壤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春播。 秋播宜在10月中旬~l1月上旬进行。秋播的花椒种子不需脱脂处理可直接播种。由于花椒种子秕粒较多约占4O。所以,直接播种时,只有加大播种量才可满足出苗率要求。为使出苗整齐可将种子用清水漂选。经过清水漂选的种子每667m 播种量宜达100kg。直接播种时每667hm播种量为200kg 左右。 采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子内开沟行距2O~25cm,深5cm。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2cm左右并镇压。为了保蓄水分,抑制杂草,防止鸟兽危害,提高发芽率,播种后可用作物秸杆等物覆盖,保持苗床湿润。播种时,盖土厚度不能超过2cm,否则出苗困难。

关于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的探究

关于杉木育苗与造林技术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6-03-29T15:36:50.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韦海安[导读] 贵州从江县往洞镇林业站各地区开始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其中树苗种植和培育是最普遍、最基础,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生态建设工程。 贵州从江县往洞镇林业站 557499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区开始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其中树苗种植和培育是最普遍、最基础,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生态建设工程。本文从杉木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入手,对杉木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育苗;造林杉木又名刺杉、沙木,植株高大、胸径粗壮、木质轻韧、抗虫耐腐,为常绿乔木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各行各业对木材需求量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是退耕还林、治理生态环境等工作在各地的大规模开展,杉木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杉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树根具有辛、温的特点,广泛运用于淋症、疝气、腹痛、关节痛等方面的治疗。杉木的树皮可用于祛风止痛、止血等,还可以治疗脚气、烫伤等。杉木枝干等也可用于治疗脚气和骨节疼痛等。另外,杉木沥出的油脂还可以用于治疗尿闭。 因此,进一步探讨杉木育苗及丰产技术,总结经验,对于完善杉木种植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一、杉木育苗技术 1.良种与土地的选择 杉木的种类很多,在栽种过程中应选择适宜本地生长、品质优良、形态优美、生长速度相宜的品种。种子采集一般在10~11月,球果由青绿色变为黄绿色,果鳞微裂时进行,应挑选15~30a生、无病虫害、枝繁叶茂的健壮母树,摘取饱满圆润、无明显伤痕的球果。采集后要平摊晾晒在通风干燥的地面上,定期翻动,脱出种子,保持含水率在6%~8%时去除杂物和干瘪的籽粒,及时收集贮藏,待第二年春季进行播种,也可选择当年冬季播种。杉木在苗期喜阴怕晒,所以苗圃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土壤通透性好、坡度平缓、排灌方便的半阴坡地,以显微酸性的砂壤土或轻粘土为宜。不要选择熟耕地、老菜园地、育松地或培育杉苗多年的圃地以及土壤粘重和积水较多的地方,以避免杉木幼苗期感染病害。 2.土墒和种子的处理 苗圃选好后,要进行25~30cm的深翻、多次犁耙整平、碎土细化、清除垃圾和杂物。整地的同时施加底肥、消毒灭虫、作床或挖沟。土墒整理应留出25~30cm宽的步道、排灌通道,以及将苗床或沟的四周打紧打实,土块要细碎、平整并镇压。为消灭种子中的病虫害,加快种子发芽和出土速度,应在播种前做好种子的消毒处理与浸种催芽,可用高锰酸钾、漂白粉或福尔马林、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浸种,根据溶液的品种和浓度浸泡15~30min,然后将漂浮在水面上的空瘪种子滤出,当籽粒吸足水分后捞出放入常温的水中浸泡24h,并不时搅拌,种子露白后即可捞出播撒。如果遇到天气突变如降温、连雨,可将种子放入透气的容器中,用薄膜覆盖使储藏室的温度保持在22~27℃,以确保种子的含水量。 3.播种和育苗管理 播种可以选择春播和冬播,春播在2~3月,冬播在12月至翌年1月。在气温偏低的地区一般采取春播,在没有霜害期的地区一般采取冬播,冬播可以使苗木提前出土,促进根系向下延伸、提前木质化,增强杉木的抗病抗旱能力。由于杉木种子发芽率较低,幼苗死亡率较高,所以应适当增加播量,一般为150~220kg/667m2。种子播撒完后,春播会在15~20d、冬播25~30d出苗,在此期间注意苗木的遮阴。当大部分幼苗出土后可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杀菌。由于过度的密植和杂草的生长会影响正常幼苗的存活和长势,灌溉在幼苗期应少浇勤浇,进入旺盛期后可增加浇水量,且间湿间干进行炼苗。进入10月为避免苗木徒长,可适当停浇。为给幼苗提供足够的肥料,在苗木发叶时进行追肥。真叶长出时,可追施腐熟、稀释的粪肥,每10d施一次,每次施量200~250kg/667m2,也可追施尿素、硝酸铵等。进入9~10月,应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还要做好防治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和生理性黄化病,粗梢双条杉天牛、杉梢小卷蛾、黑翅大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等病虫害。可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漂白粉、敌克松、尿素溶液,注意喷洒药物的稀释浓度,以防止幼苗受到药害。 二、杉木造林技术 1.造林时间和壮苗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造林时间对提高杉木的成活率和快速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在1-2月,此时幼苗的树液尚未流动,新芽也未萌动,而根系开始生长,幼苗移栽不仅可以促进根系与土壤的融合适应,加快生长速度,同时也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流失,提高成活率。为了提高造林速度和丰产效果,应选择一年生、长势旺盛、苗径粗壮、根系发达、高在32cm以上的壮苗进行出圃移栽。 2.选地与整地 林地条件的优劣包括土壤理化性状、地形条件、排水状况都会影响到杉木的后期生长,所以杉木种植前需要精细的选地、整地。杉木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最适宜在板岩、页岩、砂岩、片麻岩、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深厚肥沃土层中生长,喜欢腐殖质含量高的酸性或微酸性的黄壤最适宜生长。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旱,又忌水渍。杉木种植不仅对于土壤条件要求高,而且对于整地也有较高要求,而且前期精细的整地,还可以有效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杉木种植主要在春季居多,所以整地可以选在夏秋季节,这样可以让林地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休整。整地首先要炼山,炼山后要根据不同坡度整地,对于大于35度的坡度,主要用作水土保持地带的规划,可以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15-35度之间坡度适中的,可以采取带状整地或抽槽整地。对小坡度的缓坡地,视立地条件,以及劳动力状况,可选择抽槽、带状和全垦整地。 3.合理施肥追肥

杉木良种繁育及速生丰产标准化栽培示范

杉木良种繁育及速生丰产标准化栽培示范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优质商品用材树种,而融水县的杉木又盛誉闻名全国,我县所产的杉木备受客商的青睐,例如,在广州木材市场,我县的杉木比其他地方的一立方就能多卖近200元。杉木,是融水的一大特色,是融水林业生产的拳头产品。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杉木的用途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更加旺盛,从而再一次掀起了我县林农种植杉木的热潮。就我县的现状而言,连绵不断的杉木林正在兴起和壮大我县的木材加工业,杉木的生产和加工将为融水的经济腾飞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我县杉木的生产历程,许多地方由于长期的多代种植,造林用苗的随意培育和调运,经营措施的盲目和粗放致使杉木生产存在不小的问题,在许多地方出现了林相过度郁闭,产量大幅下降,地力逐渐衰退的不良现象。当今,林业已开始向种苗良种化,经营科学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我们融水作为全国杉木生产重点县,该如何选育推广杉木良种,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促进我县林业科技水平持续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已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和迫切需要。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主要内容: 1、杉木优良种源繁殖材料选择和引进; 2、良种苗木繁育; 3、速生丰产标准化栽培示范及技术指导推广。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 结全生产实际,以本县杉木优质种源为主,引进外来良种为辅,通过种子繁育或无性扦插等不同手段培育造林用苗,确保杉木良种的推广种植。速生丰产标准化栽培按照桂Q/LY7-90《广西杉木速丰林综合标准》实施。 2、经济指标 年培育杉木良种苗木20万株,营造速生丰产标准化示范林50亩,指导推广杉木速生丰产标准化造林技术1000亩。通过选用杉木良苗木和速生丰产标准化技术造林,生长量比常规苗木造林的高出20%以上,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主伐年龄可提前5—8年。 三、进度安排 四、经费投资估算:

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椒种植与管理技术 花椒属芸香科树种,性喜温耐旱。果皮是主要的调味香料,每100g果皮含蛋白质25.7g、脂肪7.1g、碳水化合物35.1g,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种子含油率高达3O,可食用亦可工业用。长期以来,花椒育苗采用播种育苗。传统的育苗方法,种子采收、干制不合理;种子处理过程繁杂,费工费时;种子播种量不足等,使种子出苗率低,出苗难,苗木质量差,严重制约着花椒产业的发展。种子播种量、播种深浅和播种时机是花椒育苗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旱地大红袍花椒育苗技术如下。 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宜设在交通便捷,地势高燥平坦,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无危险性病虫,无污染的地块。育苗前,视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300g,并混入过磷酸钙4Okg或二铵15kg。深耕20cm以上,耙耱平整、整细并作畦,畦宽1.3m,畦长10m为宜。 2种子采收 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生长健壮、丰产优质、无病虫害的盛果期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树龄在10~15年),以狮子头、无刺椒、黄盖等大红袍品种为好。在处暑前后(8月下旬),当花椒充分成熟即果实深红色,油泡凸起透明、种子黑

亮有2~5果皮开裂时采收。采收过早的种子成熟度差,种子萌发率低。采收的果实摊放在竹席等物上及时通风阴干,果皮开裂后收取种子,收取的种子继续摊放通风阴干,以免霉烂。切忌在水泥地面上暴晒,以免烫伤种胚降低发芽率。 3播种 花椒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但是,春播的种子要进行沙藏或脱脂处理,种子萌发对土壤墒情要求较高,出苗难,出苗后不易管理。渭北地区春季少雨干旱,一般不宜春播。对于春季降雨较多,土壤湿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春播。 秋播宜在10月中旬~l1月上旬进行。秋播的花椒种子不需脱脂处理可直接播种。由于花椒种子秕粒较多约占4O。所以,直接播种时,只有加大播种量才可满足出苗率要求。为使出苗整齐可将种子用清水漂选。经过清水漂选的种子每667m播种量宜达100kg。直接播种时每667hm播种量为200kg左右。 采用条播法。在整好的畦子内开沟行距2O~25cm,深5cm。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沟内,盖细土2cm左右并镇压。为了保蓄水分,抑制杂草,防止鸟兽危害,提高发芽率,播种后可用作物秸杆等物覆盖,保持苗床湿润。播种时,盖土厚度不能超过2cm,否则出苗困难。 4播种后管理 4.1苗床覆盖播种后进行苗床覆盖,待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揭去覆盖物。

林业法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验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林木种子质量管理办法 林业部1997 森林抚育间伐及林分改造试行规程林木种子采收管理规定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国务院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务院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 森林保护条例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林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GB/T14721.1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别 LY/T163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162-2005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 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44-2003原木检验 GB 2772-1999林业种子检验方法 GB 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4175-1993林木引种 GB/T 15783-1995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GB/T 18337-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LY/T 5302-2002 林产工业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 LY/T 5301-200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 LY 5003-1993 林业工程建设分类标准 LY/T 5133-1995 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 LY/T 5132-19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 1441-1999 森林资源代码林业区划

杉木、柳杉造林技术要点

柳杉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目录? 简介 ? 植物形态 ? 生态特性 ? 地理分布 ? 繁育栽培 ? 造林技术 ? 病害防治 ? 重要意义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柳杉 柳杉,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4厘米。 植物形态编辑本段回目录

柳杉(学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多;树皮红棕色,纤维状,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叶钻形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长1-1.5厘米,果枝的叶通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厘米。 幼树及萌芽枝的叶长达2.4厘米。雄球花单生叶腋,长椭圆形,长约7毫米,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状花序状;雌球花顶生于短枝上。球果圆球形或扁球形,径1-2-2厘米,多为1.5-1.8厘米;种鳞20左右,上部有4-5(很少6-7)短三角形裂齿,齿长2-4毫米,基部宽1-2毫米,鳞背中部或中下部有一个三角状分离的苞鳞尖头,尖头长3-5毫米。 基部宽3-14毫米,能育的种鳞有2粒种子;种子褐色,近椭圆形,扁平,长4-6.5毫米,宽2-3.5 毫米,边缘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生态特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柳杉 1、生长环境柳杉一般生长在海拔400~1400的背风向阳处,山谷溪边潮湿林中,山坡林中,并柳杉有栽培。柳杉幼龄能稍耐荫,在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酸性、肥厚而排水良好的山地,生长较快;在寒凉较干、土层瘠薄的地方生长不良。柳杉根系较浅,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较好的抗性。 常与其他阔叶林(如甜槠,栲类等)混生,要求年降水量达100以上,年平均气温14~19℃,1月份平均气温℃以上.适生于温暖湿润气候,尤其需要空气湿度大,云雾弥漫,夏季比较凉爽的海洋性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20161223】

一、种子与苗木 (一)种子 (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 (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 (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 (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 (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 (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 (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 (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 (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 (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 (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 (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 (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 (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

(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 (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 (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 (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2009) (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 (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 (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 (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 2004)。 二、森林培育技术 (一)生态公益林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2001); (2)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 18337.2—2001); (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 (4)生态公益林建设检查验收规程(GB/T 18337.4—2008); (5)防沙治沙技术规范(GB/T 21141—2007); (6)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GB/T 24255—2009); (7)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规程(LY/T 1840—2009); (8)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规程(DB45/T 626—2009); (9)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规则(GB/T 23231—2009); (10)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GB/T 23233—2009); (11)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GB/T 23235—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