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2)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2)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2)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

2

O

KMnO

4↘↓↑↗CO、CO

2

↗SO

2

H

2

SO

4

H

2O

2

→P

2

O

5

+ Mg Al Zn Fe→ H

2

→H

2

O

↘MgO HCl

KClO

3

↗↓↘Al

2

O

3

Fe

3

O

4

2、碳与碳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Na2SO4 → BaSO4↓(白)

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NaCl →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CaCO3→CaO→Ca(OH)2→CaCl2

↖CO2↙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 BaSO4↓(白)

BaO → Ba(OH)2↗

↘ + CuS O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O2

↙↘ Ca(HCO3)2 →CaCO3→CaO

;..

;.. 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

↗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

↘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

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

↗ZnSO 4↖ ↗ AlCl 3↖

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

Fe Al

↗MgCl 2↖ ↙﹉﹉﹉﹉↗ CuCl 2↘↖

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

Fe(OH)3 Fe 2O 3 ←――――→ Fe

↖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

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 CaCO 3 ⑸ ⑹ ⑺ ⑻ CaCO 3 Na 2CO 3 CO 2 CO 2 NaOH Na 2CO 3

2 NaOH NH 4Cl

NH 3 ⑼ ⑽ ⑾ ⑿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第七讲 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 +O 2=====点燃__SO 2__,C +O 2=====点燃__CO 2__,C +2S=====△__CS 2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O===__H 2CO 3__ SO 2+H 2O===__H 2SO 3__ SO 3+H 2O===__H 2SO 4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__H 2O +CO 2↑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 .燃烧更旺 B .发出白光 C .放出大量的热 D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 故选D .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 、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CO、CO2 ↗SO2H2SO4 H2O2→O2→P2O5+ Mg Al Zn Fe→H2→H2O ↘MgO HCl KClO3↗↓↘Al2O3 Fe3O4 % 2、碳与碳的化合物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Na2SO4 →BaSO4↓(白) NaOH →Na2CO3 →CaCO3↓(白) (变质)↘NaCl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CO2↙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BaSO4↓(白) BaO →Ba(OH)2↗ ↘+ CuS O4 ,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CO2 ↙↘Ca(HCO3)2 →CaCO3→CaO →CuSO4→Cu ↘H2O

↗Na2CO3↗NH3 → NaHCO3 →CO2NH4HCO3→H2O … ↘H2O →H2CO3↘CO2 →H2CO3 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 ↗ZnSO4↖↗AlCl3↖ Zn →ZnO Al →Al2O3 ↘ZnCl2↙↘Al2(SO4)3↙ Fe Al ↗MgCl2↖↙﹉﹉﹉﹉↗CuCl2↘↖. Mg →MgO Cu←→CuO Cu(OH)2↘MgSO4↙↖____↘CuSO4↗↙ Fe Al ↙FeCl3↖ C CO H2Mg Al↗FeSO4 Fe(OH)3 Fe2O3←――――→Fe ↖Fe2(SO4)3↙O2H2O ↘FeCl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 CO2 CO C或O2 O2H2O H2O2 Al2O3AlCl3 Al CuO CuSO4 ; Cu ⑴⑵⑶⑷ MgO MgSO4 & Mg Cu H2 Fe CaO Ca(OH)2 CaCO3 CaCl2Ca(OH) 2 CaCO3《 CaCO3Na2CO3 CO2 · CO2 NaOH Na2CO3 CO2O H2O NaOH NH4Cl NH3 ⑼⑽⑾⑿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三角转换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 关系归纳---三角转 换 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氧三角 2H2O2MnO22H2O+O2↑ 2H2O通电2H2↑+O2↑ 2H2+O2点燃2H2O 碳三角 2C+O2点燃2CO 2CO+O2点燃2CO2 C+O2点燃CO2 C+CO2高温2CO 铁三角 2H2O+2Fe+3O2缓慢氧化2Fe2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Al+FeCl3==AlCl3+Fe 2Fe+2Cl3点燃2FeCl3 铜三角 2Cu+O2加热2CuO H2+CuO△Cu+H2O CuO+H2SO4==CuSO4+H2O Cu+HgSO4==CuSO4+Hg 酸三角

H2SO4+BaCl2==BaSO4↓+2HCl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碱三角 Ca(OH)2+Na2CO3==CaCO3↓+2NaOH 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CuSO4==Cu(OH)2↓+CaSO4 Ca(OH)2+(NH4)2SO4==CaSO4+2H2O+2NH3↑ 盐三角1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盐三角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l2+2AgNO3==2AgCl↓+Ca(NO3)2 CaCO3+2HNO3==Ca(NO3)2+H2O+CO2↑

初三化学三角转换

初中化学重点复习系列7-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一、三角转换 1、氧三角 2H2O2MnO22H2O+O2↑ 2H2O通电2H2↑+O2↑ 2H2+O2点燃2H2O 2、碳三角 2C+O2点燃2CO 2CO+O2点燃2CO2 C+O2点燃CO2 C+CO2高温2CO 3、钙(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4、铁三角1

2H2O+4Fe+3O2缓慢氧化2Fe2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CO高温2Fe+3CO2 Al+FeCl3==AlCl3+Fe 2Fe+3Cl2点燃2FeCl3 5、铁三角2(Fe3O4可以写成Fe3O4?Fe3O4)3Fe+2O2点燃Fe3O4 Fe3O4+4CO高温3Fe+4CO2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Zn+FeCl2==ZnCl2+Fe Fe+2HCl==FeCl2+H2↑ 6、铜三角 2Cu+O2△2CuO H2+CuO△Cu+H2O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Cu+Ag2SO4==CuSO4+2Ag 7、酸三角 H2SO4+BaCl2==BaSO4↓+2HCl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8、碱三角 Ca(OH)2+Na2CO3==CaCO3↓+2NaOH 2NaOH+CuSO4==Cu(OH)2↓+Na2SO4 Ca(OH)2+CuSO4==Cu(OH)2↓+CaSO4 Ca(OH)2+(NH4)2SO4==CaSO4+2H2O+2NH3↑9、盐三角1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2SO4+BaCl2==BaSO4↓+2NaCl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完整版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 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七讲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O 2===== 点燃 __SO 2 __,C+O 2 ===== 点燃 __CO 2 __,C+2S===== △ __CS 2 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 O===__H 2 CO 3 __ SO 2 +H 2 O===__H 2 SO 3 __ SO 3 +H 2 O===__H 2 SO 4 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 ===== △ __H 2 O+CO 2 ↑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燃烧更旺 B.发出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 应.故选D.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 ①氧气②水③碳酸 (2)若X为CaCO 3 ,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O→CO 2 :__ ; ②CaCO 3→CO 2 :__ _或__ _。

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网络图

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网络图 一、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 粗盐提纯(含有泥沙、Ca2+、Mg2+、SO42-)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4Na+O2=2Na2O(白色固体) (2)2Na2O+O2=2Na2O2(淡黄色固体) (3)2Na2O2+2CO2=2Na2CO3+O2(作为潜水艇供氧剂的原理) (4)2Na+O2Na2O2 (5)Na2O+ CO2= Na2CO3 (6)Na2CO3+CO2+H2O=2NaHCO3(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7)NaHCO3+NaOH=Na2CO3+H2O(除去Na2CO3溶液中 ...的少量NaHCO3) 2 NaHCO3Na2CO3+ CO2 +H2O(除去Na2CO3固体中 ...的少量NaHCO3)(俗名:碳酸钠-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 (8)Na2O+H2O= 2NaOH (9)2Na2O2+2H2O =4NaOH +O2 (10)2Na+2H2O=2NaOH+H2 [现象:浮、熔、游、响、红(滴加酚酞的溶液)] (11)Na2CO3+C a(O H)2=CaCO3 +2NaOH(土法炼碱原理) (12) 2NaOH+CO2(少量)= Na2CO3+H2O (13) NaOH+HCl=NaCl+H2O (14) Na2CO3+2HC l(足量)=2NaCl+CO2 +H2O 可用互相滴加的方法鉴别 (15) NaHCO3+HCl(少量)=NaCl+CO2 +H2O 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16)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 NaHCO3Na2CO3+ CO2 +H2O )(侯氏制碱法原理)

初三化学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 一.经典回顾: 1(2015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X 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 .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 .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2. (2016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 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 .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 .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二.提高训练 1 .(荆州)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Na 2CO 3→NaCl→NaNO 3→NaOH B .C→CO→CO 2→Na 2CO 3 C .Cu→CuO→CuSO 4→Cu(OH) 2 D .CaCO 3→CaO→Ca(OH) 2→NaOH 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 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5(双选题).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 五种物质.存在如图 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问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X 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 一定是稀盐酸 C .N 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 .X 、Y 、M 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6. 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 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资,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 当甲为氯化铵时,X 可以为氢氧化钾 B.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 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 当X 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 当X 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7.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 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 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 、NaOH 、CO 2 B .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 .当乙为NaOH 时,它可由Ca(OH)2与Na 2CO 3反应生成 D .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8.已知A 、B 、C 、D 、E 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 一种金属 元素,其中A 是单质,B 、C 含有两种元素,D 、E 含有三种元素,反 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 .E 是碳酸钙 B .反应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反应③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 D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9. 如图五个圆圈代表的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它们之间的 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现象及反应类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M Y 铁 N

初三化学三角转换完整版

初三化学三角转换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初中化学重点复习系列7-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一、三角转换 1、氧三角 2H 2O 2 MnO22H 2 O+O 2 ↑ 2H 2O通电2H 2 ↑+O 2 ↑ 2H 2+O 2 点燃2H 2 O 2、碳三角2C+O 2 点燃2CO 2CO+O 2点燃2CO 2 C+O点燃CO 2 C+CO高温2CO 3、钙(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高温CaO+CO 2 ↑ CaO+H 2O==Ca(OH) 2 Ca(OH) 2+CO 2 ==CaCO 3 ↓+H 2 O 4、铁三角1 2H 2O+4Fe+3O 2 缓慢氧化2Fe 2 O 3 ·H 2 O 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 2O 3 +3CO高温2Fe+3CO 2 Al+FeCl 3==AlCl 3 +Fe 2Fe+3Cl点燃2FeCl 3 5、铁三角2(Fe 3O 4 可以写成Fe 3 O 4 Fe 3 O 4 ) 3Fe+2O 2点燃Fe 3 O 4 Fe 3O 4 +4CO高温3Fe+4CO 2 Fe 3O 4 +8HCl==2FeCl 3 +FeCl 2 +4H 2 O Zn+FeCl 2==ZnCl 2 +Fe Fe+2HCl==FeCl 2+H 2 ↑ 6、铜三角2Cu+O 2 △2CuO H 2+CuO△Cu+H 2 O CuO+H 2SO 4 ==CuSO 4 +H 2 O Fe+CuSO 4==FeSO 4 +Cu Cu+Ag 2SO 4 ==CuSO 4 +2Ag 7、酸三角 C CO CO2 H 2 O 2 H 2 O 2 O 2 Fe Fe 2 O 3 FeCl 3 Cu CuO CuSO 4 CaO Ca(OH) 2 CaCO 3 Fe Fe 3 O 4 FeCl 2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七讲物质的相互转化 【知无巨细】 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 S+O 2===== 点燃 __SO 2 __,C+O 2 ===== 点燃 __CO 2 __,C+2S===== △ __CS 2 __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 CO 2+H 2 O===__H 2 CO 3 __ SO 2 +H 2 O===__H 2 SO 3 __ SO 3 +H 2 O===__H 2 SO 4 __ 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 ===== △ __H 2 O+CO 2 ↑__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 A.燃烧更旺 B.发出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燃烧更旺、发出、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 应.故选D.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 ①氧气②水③碳酸 (2)若X为CaCO 3 ,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O→CO 2 :__ ; ②CaCO 3→CO 2 :__ _或__ _。

初三化学物质转化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其中部分【金属碱性氧化物】和部分【非金属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如CaCO3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 ====2CO 现象:燃烧 4P+5O2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 ====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 ====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 ====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氢: 2H2+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图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图 〖复习要点〗:掌握一个知识网络、理解两种反应条件、了解四种离子检验、熟记忆六种物质性质。 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 2.理解两种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从定以上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如:2NaOH + CO2=Na2CO3+H2O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因为两种反应物没有相互交换成份。再如:CaCO3+2HCl=CaCl2+H2O+CO2↑,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该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化合物生成,但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l=CaCl2+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为H2O和CO2,因此该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酸与碱反应,二者至少有一种要溶于水;酸与盐反应是酸必须溶于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 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 盐必须溶于水。(4) 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3.四种离子的检验检验方法 (1)SO 42-的检验: Ba2+和HNO 3 →BaSO 4 (白色沉淀) (2)Cl-的检验: AgNO 3和HNO 3 →AgCl(白色沉淀) (3)NH4+的检验:OH-→NH 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由红色变蓝色 (4)CO 32-的检验:HCl→CO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熟记六种物质 复习时,应重点记忆三类物质的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1)酸的代表物:盐酸、稀硫酸;(2)碱的代表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钙;(3)盐的代表物:碳酸钠、硫酸铜。 【复习方法】 1.列表法:将酸、碱、盐、氧化物分别以他们所具有的相关性质、反应现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列表总结,熟知其通性。 2.图示法:将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用网络图示的方法表达出来,以次为依据强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训练。 3.比较、归纳法:比较硫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酸的通性;比较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碱的通性;比较碳酸钠、硫酸铜的化学性质,进而归纳出盐的性质。通过比较,找出其组成与性制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元素,其氧化物为La 2O 3 ,对应的碱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中考专题---物质转化

中考物质转化专题 20.(7分)(2014?鞍山)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 为红色固体,C 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e ;C HCl .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 3CO+Fe 2O 3 2Fe+3CO 2 ;② Ca (OH ) 2+2HCl=CaCl 2+2H 2O . (3)C 与B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5分)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分别是Mg 、MgSO 4、Mg(OH)2、MgO 、MgCl 2中的一种,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 、C 的化学式 、 ; (2)E A 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的 ; ( 3 ) 写 出 D E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11.(3分)(2014?巴中)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K NO 3→HCl B . A l →Al 2O 3 C . M gCl 2→Mg D . B aCl 2→BaSO 4 .6.在2422423H SO O H O NaOH Fe FeSO Fe(OH)Fe(OH)?????→??????→?????→、稀溶液 的各步转化 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3分)(2014?鞍山)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C O 2→CaCO 3 B . C O →CO 2 C . H 2O 2→O 2 D . C u →Cu (OH )2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CO CO 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 .Al 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 碱 C .实现C CO 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 .实现H 2O O 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天 才 在 于 勤 奋,聪 明 在 于 积 累。 班级 姓名 小组 1 专题复习之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复习目标〗: 掌握一个知识网络、理解两种反应条件、了解四种离子检验、熟记忆六种物质性质。 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 2.理解两种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从定以上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如:2NaOH + CO 2=Na 2CO 3+H 2O 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反应物没有相互交换成份。再如: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该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化合物生成,但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CaCO 3+2HCl=CaCl 2+H 2CO 3,H 2CO 3不稳定分解为H 2O 和CO 2,因此该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 要么有沉淀生成, 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 金属的位 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 盐必须溶于水。(4) 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酸、碱、盐及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 记忆口诀: 两条纵线通到底(6条规律) 四条横线相联系(5条规律) 六条交叉成网络(6条规律) 17条规律要牢记(横、纵各有1条重复6+5+6=17) 规律:

初中化学总复习专题四:物质共存与相互转化(最新整理)

专题三、物质共存、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与相互转化 在初中阶段,如果溶液中的物质或离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不能共存: 生成气体:2H+ +CO32-=H2O+CO2 ↑H++HCO3-=H2O+CO2↑NH4+ + OH-= H2O + NH3生成水:H+ +OH-=H2O 生成沉淀:常见的沉淀 Fe3+ + OH-= Fe(OH)3 Cu2++ OH-=Cu(OH)2 Mg2+ + OH-=Mg(OH)Ag+ +Cl-= AgCl Ba2+ + SO42-= BaSO4 Ca+ + CO32-= CaCO3 Ba2++ CO32-= BaCO3 Ag+ + CO32-= Ag2CO3 1.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A 一定是AgCl和BaSO4的混合物 B 一定是AgCl C 一定是BaSO4 D 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还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 2. 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g+,Cu2+,Cl-,K+ B Mg2+,SO42-,NO3-,NH4+ C OH-,CO32-,H+,K+ D Na+,OH-,Ba2+,NH4+ 3. 有Mg,CO,CuO,KOH溶液,Ba(OH)2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等七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4. 用Mg,MgO,Mg(OH)2,稀H2SO4,CuSO4溶液五种物质两两进行反应,能得到MgSO4的方法有( ) A 2种 B 4种 C 5种 D 无法确定 5. 有A,B,C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在溶液中,三者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1>A+B →钠盐+ 水+ 二氧化碳,<2>A+C →盐↓ + 碱,<3>B+C →盐↓ + 水 反应<2>生成的盐溶于稀硝酸,反应<3>生成的盐不溶于稀硝酸,则A,B,C三种盐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A,B为可溶性盐,C为可溶性碱。他们分别由下列两组离子中的各一种构成(每种离子只选用一次),阳离子:Na+,Cu2+,Ba2+,阴离子:Cl-,SO42-,OH-,现将A与C,B与C的溶液两两混合,得出如下结果: <1>A + C →白色沉淀+ 溶液<2>B + C →蓝色沉淀+ 溶液 试推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7.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 H2SO4Na2CO3NaCl CuO B H2O Ca(OH)2HCl Na2SO4 C H2SO4NaOH Na2CO3Fe2O3 D NaOH H2CO3NaCl CO2 8. 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MgCl2NaOH H2SO4 B HCl Ba(NO3)2 C KOH H2SO4CuSO4 D AgNO3HNO3KCl 9.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导出点燃

必修1 物质转化关系图及相应化学方程式

必修1 物质转化关系图及相应化学方程式 一、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括号内写离子方程式) 1、 2、 3、 ( ) 4、 ( ) * 5、 ( ) * 6、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NaHCO 3溶液] ( ) [NaHCO 3固体] Na 2O Na ① NaCl NaHCO 3 Na 2CO 3 Na 2O 2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1、 2、 3、 4、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12、 ( ) ( ) 13、 ( ) ( ) 14、 NaCl 2 3 AgCl ⑤ ⑥ ⑦ ⑧

1. 2.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实验制取Al (OH )3: ( ) Al Al (OH )3 NaAlO 2 Al 23 AlCl 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括号内写离子方程式) 1、 2、 ( )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10、属于化合反应的 ( ) 印刷腐蚀电路板的 ( ) 11、 1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① Fe 3O 4 ② 2 3 ⑾ ⑿

必修1 物质转化关系图及相应化学方程式 一、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括号内写离子方程式) 1、4 Na + O 2 === 2 Na 2O 2、2 Na +O 2 △ Na 2O 2 3、2 Na +2 H 2O===2 NaOH +H 2↑ (2 Na +2 H 2O===2 Na ++2 OH -+H 2↑) 4、Na 2O + H 2O===2 NaOH (Na 2O +H 2O===2 Na ++2 OH -) * 5、2Na 2O 2 +2H 2O === 4 NaOH +O 2↑ (2Na 2O 2+2 H 2O =4Na ++4OH -+O 2↑) * 6、2 Na 2O 2 + 2 CO 2 === 2 Na 2CO 3+O 2 7、2 NaOH + CO 2 === Na 2CO 3+H 2O (CO 2+ 2 OH - = CO 32-+H 2O ) 8、NaOH + HCl === NaCl +H 2O (OH — + H += H 2O) 9、Na 2CO 3+2HCl =2NaCl +CO 2↑+H 2O (CO -23+ 2H + = CO 2↑ + H 2O ) 10、NaHCO 3+HCl =NaCl +CO 2↑+H 2O (HCO -3+ H + = CO 2↑ + H 2O ) 11、Na 2CO 3+CO 2+H 2O= 2 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 2 HCO 3—) 12、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HCO -3+OH - = CO -23 + H 2O ) 2 NaHCO 3 △ Na 2CO 3+CO 2↑+H 2O Na 2O Na ① NaCl NaHCO 3 Na 2CO 3 Na 2O 2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初三化学-物质的转化

初三化学-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 一.经典回顾: 1(2015武汉).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 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2. (2016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 分解反应实现 D .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 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二.提高训练 1 .(荆州)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 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Na 2CO 3→NaCl→NaNO 3→NaOH B .C→CO→CO 2→Na 2CO 3 C .Cu→CuO→CuSO 4→Cu(OH) 2 D .CaCO 3→CaO→Ca(OH) 2→NaOH 2.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 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①②③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选项A B C D 甲Ca(OH)2CO 2H 2Fe 物质乙Na 2C NaOH O 2HCl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三角转换.docx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归纳 --- 三角转 换 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3高温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 +H2O 氧三角 MnO2 2HO22H2O+O2↑ 2HO通电 2H2↑ +O2↑ 2H+O2点燃 2H2O 碳三角2C+O点燃 2CO 2CO+O点燃 2CO C+O2点燃 CO2 C+CO2高温 2CO 铁三角 2H2O+2Fe+3O 缓慢氧化 2Fe2O3· H2O Fe2O3+6HCl==2FeCl 3+3H2O Al+FeCl 3==AlCl 3+Fe 2Fe+2Cl 3 点燃 2FeCl 3 铜三角 2Cu+O加热 2CuO H2+CuO △ Cu+H2O CuO+H2SO4==CuSO4+H2O Cu+HgSO4==CuSO4+Hg 酸三角

H2SO4+BaCl2==BaSO4↓ +2HCl HCl+AgNO3==AgCl↓ +HNO3 H2SO4+Ba(NO3) 2==BaSO4↓ +2HNO3 Na2 CO3+H2SO4==Na2SO4+H2 O+CO2↑ 碱三角 Ca(OH)2+Na2CO3==CaCO3↓ +2NaOH 2NaOH+CuSO4==Cu(OH)2↓ +Na2SO4 Ca(OH)2+CuSO4==Cu(OH)2↓+CaSO4 Ca(OH)2+( NH4)2SO4==CaSO4+2H2O+2NH3↑盐三角 1 Na2 CO3+H2SO4==Na2SO4+H2 O+CO2↑ Na2 SO4+BaCl 2==BaSO4↓ +2NaCl Na2 CO3+2HCl===2NaCl+H2O+CO2↑盐三角 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l2+2AgNO3==2AgCl↓ +Ca(NO3) 2 CaCO3+2HNO3==Ca(NO3) 2+H2O+CO2↑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① ②③ H 2O 2 H 2O 2 O 2 O u C Cu 4 O S u C ① ②⑤ ④ ③ C CO CO 2① ② ④ ③ CaO Ca(OH)2 CaCO 3① ② ③① ② ⑤ ④ ③Fe Fe 2O 3 FeCl 3 Fe Fe 3O 4 FeCl 2 ① ②⑤ ④③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一、三角转换 1、氧三角 ①2H 2O 2MnO2 2H 2O+O 2↑ ②2H 2O 通电 2H 2↑+O 2↑ ③2H 2+O 2 点燃 2H 2O 2、碳三角 ①2C+O 2点燃 2CO ②C+O 2 点燃 CO 2 ③2CO+O 2点燃 2CO 2 ④C+CO 2 高温 2CO 3、钙(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①CaCO 3 高温 CaO+CO 2↑ ②CaO+H 2O==Ca(OH)2 ③Ca(OH)2+CO 2==CaCO 3↓+H 2O 4、铜三角 ①2Cu+O 2 △ 2CuO ②H 2+CuO △ Cu+H 2O ③CuO+H 2SO 4==CuSO 4+H 2O ④Fe+CuSO 4==FeSO 4+Cu ⑤Cu+Ag 2SO 4==CuSO 4+2Ag 5、铁三角1 ①2H 2O+4Fe+3O 2 缓慢氧化 2Fe 2O 3·H 2O ②Fe 2O 3+3CO 高温 2Fe+3CO 2 ③Fe 2O 3+6HCl==2FeCl 3+3H 2O ④Al+FeCl 3==AlCl 3+Fe ⑤2Fe+3Cl 2 点燃 2FeCl 3 6、铁三角2(Fe 3O 4可以写成Fe 2O 3 ?FeO ) ①3Fe+2O 2 点燃 Fe 3O 4 ② Fe 3O 4+4CO 高温 3Fe+4CO 2 ③Zn+FeCl 2==ZnCl 2+Fe ④Fe+2HCl==FeCl 2+H 2↑ ⑤Fe 3O 4+8HCl==2FeCl 3+FeCl 2+4H 2O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1.右图中A~J分别是H、O、S、Cl、Mg、K、Cu、Ba八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虚线圈中的两物质类别相同。F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I是最轻的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G__________。 (2)生成I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3)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F分别是碳单质、氧化铜、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六种物质中的某一种,A、B都是黑色固体,E属于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实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虚连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与右图关系中__________(从①~④中选填序号)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4)在右图中,三个虚线连接中存在转化关系的有(填物质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A物质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