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土场滑坡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

排土场滑坡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
排土场滑坡体力学参数的反演分析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法(最新)

打造最便宜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滑坡稳定性分析和工程治理主要是依据工程地质类比、自然历史分析、工程地质力学分析、极限平衡力学计算、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等进行的,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靠性。滑坡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系统,且大型滑坡规模大、机制复杂、破坏性强,不仅失稳影响范围广,而且防治难度高、治理措施复杂。采用工程地质类比、历史反演和地质力学分析,需弄清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壳演化历史等问题。通过对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因素、变形破坏及形成机制等特征的综合性分析,滑坡堆积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 在连续降雨、暴雨影响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暴雨及地震等影响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一、传统的稳定系数法。 稳定系数预测法是最早的滑坡空间预测方法,它是基于极限平衡法理论提出来的,是将有滑动趋势范围内的边坡土体沿某一滑动面切成若干竖条或斜条,在分析条块受力的基础上建立整个滑动土体的力 或力矩平衡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这些方法均假设土体沿着一个潜在的滑动面发生刚性滑动或转动。简化的极限平衡法有瑞典法,Bishop法、Spencer法,Janbu法, Sarma法等。通过计算滑坡体的安全系数Fs,来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Fs=F抗滑力/F下滑力 当Fs<1.0,不稳定状态; 当Fs=1.0,临界状态; 当Fs>1.0,稳定状态。 二、数值分析方法。 ①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优点是部分地考虑了边坡岩体的非均质和不连续性,可以给出岩体的应力、应变大小与分布;避免了极限平衡分析法中将滑体视为刚体而过于简化的缺点;能近似地从应力应变去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最先、最容易发生屈服破坏的部位和需要首先进行加固的部位等。但是对于大的变形和位移不连续问题的求解还不理想。 ②离散单元法 离散单元法是处理结构控制型岩体工程问题较成熟方法。该程序不但允许有限位移和离散体的转动及脱离,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自动判别块体之间可能出现新的接触关系,因此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复杂结构体变形破坏的模拟,可以将所研究的区域划分为一个个多边块体单元,单元之间通过接触关系,建立位移和力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迭代使得每一个块体都达到平衡状态。在稳定分析中,它的功能在于反映岩块之间接触的滑移、分离和倾翻等大位移的同时,又能计算岩块内部的变形与应力,该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利用显式时间差分解求解动力平衡方程,可方便地求解非线性大位移和动力稳定。 ③统计分析方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滑坡稳定性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在对滑坡影响因子和滑坡分布关系的分析之上,因此,它能最大程度反映滑坡分布与致灾因子之间的关系,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更加趋近于客观现实。包括信息量法、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方法等。 三、瑞典法的基本理论 瑞典圆弧滑动法是条分法中最古老而又最简单的方法。除了假定滑裂面是个圆柱面外, 在求条底反力时忽略了条间力的作用, 且在求安全系数时仅考虑对同一点的力矩平衡。其安全系数方程为:

滑坡稳定性计算书

第一部分参数选取 根据钻探揭露,滑带土为黄褐色粉质亚粘土夹少量砂板岩角砾,位于人工堆积层与下层基岩之间,深度在2-7m不等,厚约0.2-0.3m,断面光滑。 2、滑带土参数的取值 (1)参数反演 滑坡中的滑带土为基覆交界面的亚粘土层,由于野外取样时,所取滑带土样为已经扰动过的土样,因此在进行岩土试验参数统计及经验类比的取值时,滑带土的C、φ值采用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取稳定系数为1.03时反演取值,其反演计算模型,选定H1滑坡的2-2’剖面。反演计算剖面及内容见计算书。 采用反演公式和 经反演,滑坡滑带土在暴雨条件下C、φ值见下表。 (2)工程类比经验:借鉴蜀通公司对H2滑坡所做的勘查工作,天然条件下C 值为6.7KPa,φ为18.5°,暴雨条件下C值为3.3-4.6KPa,φ为12.3°。 (3)试验值: (4)综合取值: 根据滑带土的试验、剖面反演及工程类比的结果,滑带土而天然工况下的取值主要依据试验结果,在暴雨工况下参数取值主要采取加权平均,对试验值、反演值和工程类比值采取加权平均方法从而得出暴雨工况下的滑带土的c、φ值。目前各滑坡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因此对试验值取较高的权重。三种取值的权重分别是0.5、0.3、0.2。据此得出暴雨工况下的滑带土的参数值。 滑带土参数取值为天然重度为19.0 kN/m3,饱和重度为20.5kN/m3,天然条件下C值为7.0KPa,φ为18.5°;饱和条件下c值为3.8KPa,φ为13.0°。 一、2-2’反演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计算项目: 2-2暴雨 ===================================================================== 原始条件: 滑动体重度= 19.0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0.500(kN/m3) 安全系数= 1.030 不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不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不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不考虑地震力 坡面线段数: 41,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0.144 0.351 0 2 0.386 1.579 0 3 0.279 0.673 0 4 0.541 0.977 0 5 0.232 0.793 0 6 0.601 0.846 0 7 0.475 0.781 0 8 0.266 0.496 0 9 0.353 0.812 0 10 0.518 0.658 0 11 0.110 0.265 0 12 0.102 0.204 0 13 0.197 0.490 0 14 0.234 0.464 0 15 0.197 0.147 0

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计算参数反分析

收稿日期:2005Ο04Ο1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 B412707) 作者简介:高德军(1970— ),男,山东临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方面的研究.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计算参数反分析 高德军1,徐卫亚1,郭其达2 (1.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8;2.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在研究长江三峡库区大石板滑坡约束条件和某一确定计算状态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理论 方法对滑坡的滑带土进行了计算参数反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计算参数的取值.结果表明:计算参数c (黏聚力),φ(摩擦角)值的反分析存在解的非唯一性,只有确定了边坡的临界状态并选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后,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结果;反分析得到的滑带土c ,φ值与临界状态的滑带赋存条件相对应,当进行其他工况的稳定分析及工程设计时,应根据经验及工程类比结果进行折减. 关键词:长江三峡;大石板;滑坡;反分析;计算参数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Ο1980(2006)01Ο0074Ο05边坡滑带土的黏聚力(c )和内摩擦角(φ)等力学计算参数的取值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边坡的稳定计算和工程设计.目前确定c ,φ值的方法有试验、工程类比和反分析3种.试验方法是确定滑带土计算参数的途径之一,但c ,φ值需通过大量试验才能得出.此外,试样的失真、滑带土的非均匀性、试验误差和试验结果的多样性等,也会给试验成果的选用带来识别上的很大困难.工程类比法是一种经验估算方法.由于滑坡的成因、结构条件、边界条件、土体性质及研究者的经验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类比法也不可能准确地得出滑 带土的计算参数.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反分析方法确定计算参数(等效力学计算参数)[1Ο5] . 目前,边坡稳定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刚塑性体极限平衡法[6Ο9] .由于极限平衡法不仅物理概念清晰,求解方便,可同时求出滑坡的不平衡力(剩余下滑力),为滑坡加固提供设计依据,而且滑坡稳定分析与加固设计采用同一理论模型,计算结果更为可靠,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大石板滑坡为例,在研究滑坡体边界条件和计算状态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方法对滑坡的滑带土进行了计算参数反分析. 1 反分析基本原理 1.1 土体边坡计算参数反分析的定义 边坡反分析就是先根据确定的边界条件和工况状态下的稳定状态评估指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反演边坡土体的计算参数c ,φ值.由于反分析c ,φ时是通过1个方程来求解2个未知参数,因而其解具有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采用反分析方法时需结合试验、经验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才能确定出参数的取值.1.2 反分析过程11211 建模 反分析建模常用的方法是极限平衡分析法.极限平衡分析法的基本假定是:土体为理想刚塑性材料;加荷过程中土体不发生任何变形;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土体将沿某破裂面发生剪切变形. 工程上最常用的平面极限平衡计算方法为条分法.条分法包括毕肖普法、改进瑞典条分法、传递系数法、分块极限平衡法和简布法等[10].在条分法中,稳定状态评估指标(稳定系数)K 的表达式为 K = ∑n i =1 E i ∑n i =1 T i = ∑n i =1 E (x i ,y 1i ,y 2i ,y 3i ,ρg ,ρw g ,c ,φ )∑n i =1 T (x i ,y 1i ,y 2i ,y 3i ,ρg ,ρw g )(1) 第34卷第1期2006年1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 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 ol.34N o.1Jan.2006

滑坡稳定性分析知识讲解

滑坡稳定性分析

习题一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 一、目的 学会滑坡机理分析、稳定性定价和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的基本途径,掌握滑坡防治工程要点。 二、滑坡概况 l、自然地理 岩村滑坡位于四川盆地某城市市中区,地处长江和佳江的交汇地带,呈半岛状,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80年代,市中区斜坡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利用,交通线路不断改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滑坡灾害事件也日趋严重,岩村滑坡就是灾害之一。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并常有暴雨出现。长江和嘉陵江是市中区两大地表水系,水位年平均变化幅度达20m以上,平均低水位158m,高水位181m,1981年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达193m。三峡工程按175m高程修建大坝,使该地区最高洪水位达205m左右。 2、地质概况 滑坡区基岩地质构造属川东隔档式褶皱中的一复向斜内部,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以下,倾向在SW200°~270°范围变化。无明显的断裂构造,优势节理产状:75°∠82°;346°∠81°,263°∠85°。 基岩地层为侏罗系泥岩砂岩互层,为内陆河潮沉积,呈紫红色。相对坚硬的砂岩组成了滑坡区的上部平台状地形,泥岩及崩积物则组成斜坡主体。崩积物主要由砂岩块石及泥岩风化粘土组成,厚度分布特点是斜坡上部薄,中前部相对较厚。人工堆石为近期在砂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而堆弃于斜坡后部的基岩大块石。

滑坡区属河流侵蚀、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斜坡顶部为平台,河谷岸坡的坡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缓,在纵剖面上呈内凹的地形。 下伏基岩相对不透水,为弱含水层。据洞室调查,基岩洞室绝大多数为干洞,偶见裂隙有渗水现象。斜坡地带入渗的地表水则汇集于基岩顶面,形成崩积层中的上层滞水。 该地区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属受活断裂包围的稳定地块,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滑坡特征 滑坡主滑方向为NW方向,后缘有一系列NE-SW方向的拉张裂缝,居民建筑物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人工洞室开挖于1970-1980年之间,地面裂缝最早发现在1981年。1981年四川盆地普降暴雨,江河水位达百年一遇特大水位。滑坡的活动已严重威胁经由滑坡区的主干公路的正常通车。滑坡现处于蠕滑阶段,且在每年的雨季,位移明显增大。 表1-1钻孔地质描述

滑坡稳定性分析

习题一岩村滑坡稳定性评价 一、目的 学会滑坡机理分析、稳定性定价和定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选择的基本途径,掌握滑坡防治工程要点。 二、滑坡概况 l、自然地理 岩村滑坡位于四川盆地某城市市中区,地处长江和佳江的交汇地带,呈半岛状,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80年代,市中区斜坡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利用,交通线路不断改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与此同时滑坡灾害事件也日趋严重,岩村滑坡就是灾害之一。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并常有暴雨出现。长江和嘉陵江是市中区两大地表水系,水位年平均变化幅度达20m以上,平均低水位158m,高水位181m,1981年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水位达193m。三峡工程按175m高程修建大坝,使该地区最高洪水位达205m左右。 2、地质概况 滑坡区基岩地质构造属川东隔档式褶皱中的一复向斜内部,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以下,倾向在SW200°~270°范围变化。无明显的断裂构造,优势节理产状:75°∠82°;346°∠81°,263°∠85°。 基岩地层为侏罗系泥岩砂岩互层,为内陆河潮沉积,呈紫红色。相对坚硬的砂岩组成了滑坡区的上部平台状地形,泥岩及崩积物则组成斜坡主体。崩积物主要由砂岩块石及泥岩风化粘土组成,厚度分布特点是斜坡上部薄,中前部相对较厚。人工堆石为近期在砂岩体中开挖地下洞室而堆弃于斜坡后部的基岩大块石。 滑坡区属河流侵蚀、剥蚀的低山丘陵地貌,斜坡顶部为平台,河谷岸坡的坡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缓,在纵剖面上呈内凹的地形。

下伏基岩相对不透水,为弱含水层。据洞室调查,基岩洞室绝大多数为干洞,偶见裂隙有渗水现象。斜坡地带入渗的地表水则汇集于基岩顶面,形成崩积层中的上层滞水。 该地区新构造运动不强烈,属受活断裂包围的稳定地块,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滑坡特征 滑坡主滑方向为NW方向,后缘有一系列NE-SW方向的拉张裂缝,居民建筑物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人工洞室开挖于1970-1980年之间,地面裂缝最早发现在1981年。1981年四川盆地普降暴雨,江河水位达百年一遇特大水位。滑坡的活动已严重威胁经由滑坡区的主干公路的正常通车。滑坡现处于蠕滑阶段,且在每年的雨季,位移明显增大。 表1-1钻孔地质描述 表1-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1-3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实验值

折线型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折线型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 原始条件: () 滑动体重度= 19.8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1.600(kN/m3) 安全系数= 1.000 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滑体土的孔隙度 = 0.000 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承压水水头高 = 0.000(m) 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考虑地震力,地震烈度为7度 地震力计算综合系数 = 0.250 地震力计算重要性系数 = 1.000 坡面线段数: 9, 起始点标高 205.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10.000 -4.000 0 2 50.000 -10.000 0 3 50.000 -20.000 0 4 30.000 0.000 0 5 0.001 -10.000 0 6 60.000 0.000 0 7 0.001 -5.000 0 8 30.000 0.000 0 9 10.000 -5.000 0 水面线段数: 1,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1 0.000 0.000 滑动面线段数: 5, 起始点标高 205.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粘聚力(kPa) 摩擦角(度) 1 20.000 -15.000 40.000 19.000 2 40.000 -5.000 40.000 19.000

3 80.000 -30.000 40.000 19.000 4 60.000 -5.000 36.000 17.000 5 40.000 -3.000 36.000 17.000 计算目标:按指定滑面计算推力 -------------------------------------------------------------- 第 1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0.000(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36.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7.000(度) 本块总面积 = 275.018(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5445.350(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136.134(kN) 本块承压水浮托力 = 0.000(kN) 有效的滑动面长度 = 40.112(m) 下滑力 = 271.123(kN) 滑床反力 R= 5430.099(kN) 滑面抗滑力 = 1660.148(kN) 粘聚力抗滑力 =1444.044(kN) -------------------------- 本块剩余下滑力 = -3375.315(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4.289(度) 第 2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4.289(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36.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7.000(度) 本块总面积 = 510.005(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10098.104(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252.453(kN) 本块承压水浮托力 = 0.000(kN) 有效的滑动面长度 = 60.208(m) 下滑力 = 586.150(kN) 滑床反力 R= 10063.223(kN) 滑面抗滑力 = 3076.636(kN) 粘聚力抗滑力 =2167.487(kN) -------------------------- 本块剩余下滑力 = -4657.973(kN) 本块下滑力角度 = -4.764(度) 第 3 块滑体 上块传递推力 = 0.000(kN) 推力角度 = -4.764(度) 本块滑面粘聚力 = 40.000(kPa) 滑面摩擦角 = 19.000(度) 本块总面积 = 580.000(m2) 浸水部分面积 = 0.000(m2) 本块总重 = 11484.000(kN) 浸水部分重 = 0.000(kN) 本块总附加力 Px= 0.000(kN) Py = 0.000(kN) 本块动水压力 = 0.000(kN) 本块水浮托力 = 0.000(kN) 本块地震力 = 287.100(kN)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对最不利滑移横断面进行各种工况稳定性分析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一、天然工况 滑坡剩余下滑力计算 计算项目:滑坡推力计算 1 ===================================================================== 原始条件: 滑动体重度= 19.000(kN/m3) 滑动体饱和重度= 25.000(kN/m3) 安全系数= 1.250 不考虑动水压力和浮托力 不考虑承压水的浮托力 不考虑坡面外的静水压力的作用 不考虑地震力 坡面线段数: 6, 起始点标高 4.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附加力数 1 13.600 0.700 0 2 12.250 7.000 0 3 2.000 0.000 0 4 12.000 8.000 0 5 24.500 0.500 0 6 127.000 27.000 0 水面线段数: 1,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1 0.000 0.000 滑动面线段数: 5, 起始点标高 0.000(m) 段号投影Dx(m) 投影Dy(m) 粘聚力(kPa) 摩擦角(度) 1 12.000 0.600 10.000 14.500 2 9.900 1.300 10.000 14.500 3 28.000 9.000 10.000 14.500 4 8.400 2.800 10.000 14.500 5 117.000 29.000 10.000 14.500 计算目标:按指定滑面计算推力 -------------------------------------------------------------- 第 1 块滑体

滑坡勘查中滑坡稳定性分析实例

滑坡勘查中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实例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河南总队吴德运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稳定状态 滑坡地质灾害每年均会给社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滑坡的产生受多种引发因素影响,往往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何准确分析滑坡的稳定性是治理滑坡的关键。本文是以一个滑坡实例,评价滑坡稳定性的分析过程。 1 滑坡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1.1 自然条件 该滑坡处于中纬度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最大年降雨量1522.4mm,最小年降雨量694.8mm。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一小时最大降雨量达75.2mm,一日最大降雨量达193.3mm。 1.2 地质环境 1.2.1 地形地貌 滑坡区属鄂西中低山地貌单元。由于地壳长期间歇性抬升,形成山高坡陡、河谷深切的地貌特征。 1.2.2 地层岩性 滑坡区分布的地层有: 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残坡积堆积土。 三叠系中统:中厚至厚层微晶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肉红色中厚层亮晶鲕状灰岩及灰绿色泥岩。岩层产状总体向北东向倾,倾角为35o-70°之间。 1.2.3 水文地质条件 受地层岩性结构和地质构造影响,滑坡区内地下水主要以三叠系中统岩溶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的形式赋存。 2.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型 2.1 滑坡地形地貌 滑坡区地形南高北低,地形总坡度15o-20o,为侵蚀构造低山区。滑坡区最低点标高330m,最高点滑坡后缘,标高364m,相对高差34m。

2.2 滑坡空间形态 该滑坡为覆盖层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地形上为围椅状,滑坡两边周界清晰。滑坡体北低南高,主滑坡轴线长86m,前缘宽98m,标高330m ,后缘宽66m,标高364m。滑坡的面积为0.732×104m2,总体上是前厚后薄,中间厚两侧薄的态势,滑体平均厚度为5m,体积约3.66×104m3。 滑坡主滑方向为311度,滑体坡度15~30度,中部滑坡平台呈舒缓波状,中部靠后缘出现陡坎。 2.3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滑体 滑体物质组成主要为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夹粉质粘土,黄褐-黄灰色,稍密-中密,碎块石直径一般为0.4-0.8m,最大达1.2m,成分主要为泥灰岩、灰岩,其含量约占70%。滑体厚度一般为2.3-6.7m。 (2)滑带 滑带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砾石,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含量约70%,具有挤压条纹状构造,砾石成份为泥灰岩、灰岩,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直径2~20mm。部分砾石表面见擦痕,表面具滑感。 (3)滑床 滑床为三叠系中统泥灰岩,强~中风化程度,浅灰-黄灰色,中厚层~厚层状构造,岩石较为破碎,地层倾向为19~40度,倾角41~75度,岩石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倾角为60~75度,裂隙面均较平直,略具起伏,稍粗糙,多为泥质、铁质充填,部分为钙质充填。 2.4 滑坡水文地质 本滑坡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覆盖层孔隙水水量贫乏,赋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次为农作物灌溉渗入补给。地下水沿基岩面排泄,或渗入下伏基岩裂隙中。基岩浅部裂隙发育,含裂隙水,赋水性弱,动态变化大。补给主要靠覆盖层地下水渗入,排泄主要受微地貌控制,流量小。 2.5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5.1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滑体主要由第四系崩坡积碎块石夹粘性土组成,碎石含量达70%以上,受取样条件限制,滑体中采取的原状样土工试验所作的物理力学指标仅能代表碎石土中所夹粉

临界状态滑坡土层参数反演在工程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1-0048-02 临界状态滑坡土层参数反演在工程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12-10-26作者简介:王树州(1983-),男,硕士,工程师; 刘强(1978-),男,工程师 王树州 刘强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8) 摘 要:针对芜湖至铜陵高速K51+354 K51+500段出现的裂缝及下挫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变形的原因,通过不平衡推力法算出 滑坡剩余下滑力, 提出了采用抗滑桩结合挡土墙支护边坡的方案,并在工程运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关键词:滑坡,临界状态,反演,裂缝及下挫,不平衡推力法 中图分类号:TU4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铁路、公路、矿山等设施的修建,特别是丘陵和山区建设中,人类工程活动中开挖和堆填的边坡数量会越来越多, 高度也将越来越大。如北京—福州高速公路福建段200余千米内高度大于30m 的边坡多达150多处。由于地质条件复杂, 加之人类改造自然规模愈来愈大,设计施工方法不当,高边坡开挖后发生变形和造成灾害的事故频繁发生,给工程运营和人身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芜湖至铜陵高速K51+354 K51+500为开挖路段,右侧挖方较长,坡高较大,最大坡高31m 。该项目已建成运营近三年时间,于2010年4月K51+420 K51+480段右侧一级坡出现裂缝宽2cm 5cm ,一级坡护面墙局部开裂,二级坡裂缝宽10cm 30cm ,二级坡平台下挫20cm 40cm ,估计松动方量4000m 3,坡 脚未出现剪出口。该滑坡体处于蠕动变形阶地, 若遇到暴雨天气,雨水下渗,有可能会加速下滑,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1滑坡区工程地质概况1.1地形地貌 边坡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形较简单,岗凹相间内,岗丘顶部浑圆,坡面平缓,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层,凹地上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1.2地层结构及岩土体特征 滑坡区上部覆盖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Q el +dl 2 )的粗粒土和高液限粘土,粗砾土层厚7.5m 10.7m ,高液限粘土层厚8.0m 12.4m ,工程性质差;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T 1n )灰岩。 1.3水文地质特征 滑坡区主要赋存少量残坡积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来源于大气 降水补给,季节性变化较大,但由于上部的碎石土夹砂砾石及少量细粒土,渗透性较好,降雨时大量的地表水下渗,而中部高液限 粘土及下部基岩为相对不透水层,致使高液限粘土含水量增高, 而高液限粘土遇水后性质变差,形成软弱层,对边坡稳定不利,滑坡区应设置好防渗及排水措施。 2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2.1 滑坡基本特征 滑坡区位于K51+354 K51+500的右侧,整体坡度为36?, 坡形整体呈上缓下陡,只有护面墙护坡,如图1所示。该滑坡分三级台阶,第三级台阶的护面墙已经损坏,可能是导致降雨入渗的主要原因。第一、第二级台阶的护面墙也有拉裂地方。滑坡区右侧一级坡出现裂缝宽2cm 5cm ,二级坡裂缝宽10cm 30cm ,二级坡平台下挫20cm 40cm ,如图2所示。 图1 滑坡区地貌特征 图2第二级台阶开裂下挫 2.2滑坡成因分析 1)雨水下渗。边坡排水沟、截水沟日渐淤积堵塞,护面墙开裂,导致降雨下渗不能及时的排出坡体,使得坡体含水率增高。而第一级、第二级台阶主要分布着高液限粘土,富含高岭土,具有膨胀性,当坡体含水率增高时,坡体内土体膨胀,膨胀力使得护面墙开裂,同时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三级坡的粗粒土夹有少量的 砾石, 渗透性较好,又是雨水下渗的良好通道。2)支挡不足。该边坡坡度较高,1?1 1?1.3的坡率只能保证每一级台阶是安全的,整体边坡是欠稳定的。整个边坡缺乏有效的支挡, 仅仅修筑护面墙是不能抵抗坡体变形产生的下滑力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On engineering features of collapsible loess ZHANG Ai-fang (Shanxi Jinz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gram Management ,Co.,Ltd ,Hejin 043304,China )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region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 collapsible loess of Shanxi Aluminum Plant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lf-weight collapsibility ,features for the moment of the self-weight collapsible deformation after being soaked in water ,as well as the scopes for the deformation ,identifies the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the natural and compacted foundation un-der the measurement of additional collapsible volume ,and concludes the measured self-weight collapsible volume is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in-door test calculation ,and the adopted correction factors in the new regulation is fundamentally consistent.Key words :collapsibility deformation ,subsidiary stress ,self-weight collapsible volume · 84·第39卷第1期2013年1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1Jan.2013

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

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降雨和地震,不同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是不同的。文章以圆弧条分法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某滑坡的稳定性,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计算了滑坡的安全系数,分析不同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标签:滑坡稳定性;地震;降雨;稳定性分析 引言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诱发了为数众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紧迫、危害巨大、危险程度高,严重危及着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文章结合地震区的某土质滑坡,运用圆弧条分法,分析了在自重、降雨、地震不同的情况下滑坡的稳定性[1-5]。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 勘查区位于白龙江南侧,属河谷地貌,位于白龙江一级阶地上。微地貌位于凸出的五山岭山脊两侧,总体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西侧(左侧)地形较平缓,东侧(右侧)地形起伏大。该滑坡前缘位于一冲沟的丘间梯田,沟底部分地段基岩出露,地面高程为611.50~618.00m;滑坡后缘为五山岭山脊的平坝边缘,地面高程为631.70~631.90m,相对高差约为13.00~20.00m,地势较为平缓。整体坡度角一般为20~30°。 1.2 地层岩性 勘查区基岩出露较差,仅在滑坡左侧冲沟边有出露。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冲洪积粉质粘土、卵石土及志留系黄坪组下段千枚岩(Shn1),现就与工程密切的地层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第四系松散土层主要为冲洪积粉质粘土及卵石土层(Q4al+pl)。冲洪积粉质粘土,厚度一般约3m,最厚段可达6.50m,主要分布于五山岭山顶及两侧斜坡一带;冲洪积卵石土层,厚度较大,一般20~30m,分布于整个勘查区。 (2)基岩。工作区内基岩主要为志留系黄坪组下段(Shn1),其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岩体较破碎,表层风化较严重,强度较低。 1.3 地质构造及地震

滑坡勘察中几个常用参数及计算方法

滑坡勘察中几个常用参数及计算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C与Φ的关系,从参数反演法与经验法或类比法两大方面对计算参数的确定做了详细论述,同时对稳定性系数的确定方法做了简要论述,其中提及传递系数法的显示解与隐式解。 [关键词]滑坡勘察计算参数计算方法 与普通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相比较,滑坡勘察具有下列特点:重视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由此探明滑坡的主要作用因素与演化过程;重视滑坡地质结构的调查,由此完成滑坡稳定性的研究;重视变化成因的研究,由此主要成因的特点与强度等。结合滑坡勘察的上述特点,本文主要讨论计算参数的确定,同时分析传递系数法的相关内容。 1计算参数的确定 滑坡勘察方面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不单一,常见的确定方法包括试验法(如原位试验或室内试验)、参数反演法、经验法(或类比法)。本章节主要结合C与Φ的关系,从参数反演法、经验法两大方面展开论述。 1.1C与Φ的关系 滑坡面抗剪强度满足函数表达式: 若滑坡土保持饱水状态,那么C=0,此时滑坡面抗剪强度满足函数表达式: 结合上述函数表达式可知,抗剪强度与作用到滑动面的法向应力呈正相关;内聚力与内摩擦力分别为常数与变量。滑体厚度往往会影响到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其中滑体厚度与内摩擦角的作用呈正相关,与内聚力的作用呈负相关。滑体厚度一般以4m为界线,若滑体厚度4m,那么滑坡面的抗剪强度受到内摩擦力的控制。结合抗剪强度相等原则,往往用某定值的综合内摩擦角Φ取代内聚力与内摩擦力,即综合摩擦角或似摩擦角,由此简化计算过程。 1.2参数反演法 参数反演法(或参数反分析法)是指事先恢复已破坏斜坡的滑动后滑坡状态或原始状态,然后再基于滑坡的破坏机理创建极限平衡方程,由此反求出滑动面的C、Φ值。由此可见,参数反演法具有如下特点:明确反映变形破坏机制;尽量简化计算步骤;方便校核。参数反演分析过程应尤其注意如下事项:尽量模拟滑坡蠕滑状态的边界条件,特别要注意地下水位的模拟,若该步骤难以实现,那么必须探明勘探阶段雨季的最高地下水位;主滑剖面与分析剖面必须完全一致;参数反演分析的理论方法与设计阶段采用的推力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必须完全一致。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

清平水库瓦窑堡滑坡稳定性分析 杨荣科,辜明清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四川郫县611731) 摘要:瓦窑堡滑坡是位于清平水库坝址上游左岸的一个大型古滑坡,水库蓄水后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水库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根据大量的勘察试验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和形成机制,利用反演计算进行了滑坡稳定分析评价。 关键词:滑坡;抗剪强度;稳定性;清平水库 1引言 瓦窑堡滑坡是位于清平水库枇杷岩坝址上游1.4 km左岸的大型滑坡,水库蓄水后该滑坡的稳定性是近坝库岸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滑坡形成机制,采用反演进行稳定性评价,是对古滑坡稳定性评价较适用的方法。 2滑坡基本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 瓦窑堡滑坡地面高程884~1 155 m。据地表地质测绘,滑坡体长约450 m,宽290~450 m,厚30~65 m,体积约364×104 m3。滑坡体在平面上呈“板斧”形,两侧以冲沟为界,下游侧缘冲沟切割至滑坡床基岩,沟深3~10 m,沿滑面无地下水点出露,见图1。滑坡后缘地形坡度30°~45°,并见张开5~15 cm 的拉裂缝;中部地形平缓,坡度12°~30°,呈阶梯形;前缘剪切口明显,与2al)接触。滑坡体总体地形坡向N60°~70°W。 河床砂卵石(Q 4 )中厚层灰岩,下部滑坡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 2c 常夹碳质页岩;龙潭组(P )上部为碳质页岩夹煤层,下部为厚3.4~6.5 m的 2l )为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地表分布第四系坡粘土岩;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 1m 积层(Q 4 dl )。滑坡地段在构造上位于照壁山倒转向斜核部附近,有近 )从滑坡后缘一带通过。瓦窑堡断裂走向北东,倾南北向断裂之瓦窑堡断裂(F 5 向北西,倾角54°左右,延伸约24 km,上、下盘均为灰岩,滑坡一带下盘为龙潭组之碳质页岩。断层破碎带一般厚10~40 cm,由断层角砾、挤压破碎透镜体等组成。

岩体参数的反演方法综述

岩体参数的反演方法综述1 费文平,马亢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 (610065) E-mail:wpfei7206@https://www.360docs.net/doc/907649748.html, 摘要:岩体参数的反演分析是水电工程的设计与数值计算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归纳总结了岩体参数的各种反演方法,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出了岩体参数反演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岩体,参数,反演方法 1.引言 岩体参数(如弹模、泊松比等)的反演分析是根据少数的已知测点的位移值或应力值等,来反演分析岩体的材料参数的过程,是水电工程的设计与数值计算的基础。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岩体的参数往往难以确定,对数值计算的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实验室内对岩体参数的测定均存在尺度效应问题,且考虑到经济成本,现场取样的数量往往不多,因而无法得到整个工程区的岩体真实参数。采用反演分析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诸多地质因素的影响,更加经济准确地得到岩体的参数[1-3]。 岩体参数反演计算的方法主要有[4-30]:①正反分析法;②逆反分析法;③局部最优化方法;④人工神经网络法;⑤遗传算法;⑥粒子群算法;⑦梯度类方法;⑧混合算法。 2.岩体参数反演分析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2.1 正反分析法 正反分析法先假定待反演的岩体参数,通过正演分析得到岩体结构的位移或应力等,然后将其与实际观测值相比较,并按一定方式修改调整待反演参数,逐步逼近实测值,从而确定待反演的岩体参数。正反分析法程序编制简单,计算方法灵活,可适用于线性或非线性的岩体参数反演问题,但需要大量的调整试算。 2.2 逆反分析法 逆反分析法通过求逆直接建立待反演参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式,求解这些关系式组成的方程组就可得到反演计算结果。该法计算原理直观简明,但程序编制复杂,只适用于线性的岩体参数反演分析。 2.3 局部最优化方法 优化分析法致力于寻找使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之间的误差为最小的解答。局部最优化方法包括单纯形法、模式搜索法、鲍威尔法、变量轮换法、混合罚函数法、复合形法等,它们对初值的依赖性较强,在选用时应注意参数先验信息的确定,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否则,需采用以下的优化反演分析方法。 2.4 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法对人类大脑的一种物理结构上的模拟,通过网络训练,调整网络内部权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40610095)的资助。

滑坡稳定性作业答案1

滑坡稳定性计算评价 一、岩村滑坡工程地质环境 1、滑坡形态 该滑坡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魏家楼乡天云煤矿对面。整体上形态呈“簸箕”形,滑坡后缘高程为1099.71m,前缘高程为1073.32m,高差约27.0m。路基三级边坡切削滑坡前缘,边坡坡度约为45°。滑坡前缘宽度约为76.0m,顺主滑方向长约50.0m,滑体最大厚度约为14.0m,体积约2.1*104m3,为一中型土质滑坡。 2、滑体岩土特征 该滑坡体的岩土沿深度范围可以分为三层。上层为黄土状土(原黄土),多呈浅黄色,厚度5.0~7.0m,滑体前缘最薄处约3.0m,中间约6.7m,后缘最厚处约8.0m,垂直裂隙发育,岩性呈可塑~硬塑状态,结构较松散,钻孔岩芯呈散块状,夹有少量植物根系及黑色斑点,粉粒含量较高;中层黄土状土(原古土壤),褐黄-棕红色,厚度约2m,硬塑状态,结构致密,钻孔岩芯呈柱状,夹有白色菌丝及少量钙质结核;下层又为浅黄色黄土状土(原黄土),厚度在1.0~3.0m之间,硬塑状态,结构致密,钻孔岩芯呈散块-短柱状,夹杂黑色斑点及白色菌丝,ZK2-2该层下部可见砾石及泥砂岩层,但ZK2-1揭示该层下部缺失砾石层,分析认为是由于滑坡造成此处砾石层被推出。滑体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见表1。 根据钻孔及探井所揭露的滑动面位置,可以推断出该滑坡的滑动面剖面形状为近似圆弧形,滑坡前缘大致与基岩面紧密接触。 3、滑坡变形破坏与成因分析 根据野外调查和勘探,该滑坡是在边坡重新刷坡完毕后,发生连续暴雨,雨水沿土体表面垂直裂隙及落水洞下渗而引发的。滑坡产生后,边坡中上部出现错台裂缝,错台高度达2-3m,严重威胁到了路基安全;坡体表层也出现了弧形的张拉裂缝,裂缝宽度0.5~3cm,深度1~6m,个别裂缝已深入至强风化基岩中。 从总体上来看,造成滑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坡体结构是形成滑坡的物质基础。上覆黄土,下伏伏泥岩-砂岩是易滑坡地层,本边坡上部黄土易渗水,下部泥岩相对隔水,从而形成滑动带,使其具备了滑坡的条件。 ②、连续暴雨是滑坡产生的直接诱因。 ③、高边坡开挖过程中,由于放炮及土方开挖等工程因素,造成土体结构松动,边坡前缘形成高陡临空面,边坡土体发生应力重分布,是形成滑坡的另一重要因素。 表1 滑体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统计项目样本个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天然含水率(W) % 29 13.8 3.2 7.2 天然密度(ρ)g/cm3 16 1.99 1.41 1.66 干密度(ρd)g/cm3 16 1.63 1.34 1.47 比重(Gs) 29 2.71 2.68 2.69 孔隙比(e0) 18 1.12 0.66 0.88

滑坡计算参数反演分析

滑坡计算参数反演分析的优化算法 1 引言 在滑坡稳定性计算和工程设计中,滑带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取值正确与否至关重要。目前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C、?)值的方法有试验、工程类比和反演分析3种。滑带土剪切试验分为现场或室内两种,受试样和试验条件的限制,滑带土试验数据通常很离散,需要进行分析计算来确定。工程类比法在确定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确定类比指标时又受到类比滑坡客观条件的限制。反演分析是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根据滑坡的宏观变形状况假设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再反算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反算是滑坡稳定性计算的逆过程,得到的参数更符合滑坡的变形情况,参数可以作为试验数据选取的参考,若没有试验数据时,可以直接作为稳定性计算、工程设计的参数。 目前,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反演分析的方法分为单参数反演和双参数反演两种。前者假定一个参数已知的前提下,反算另外一个参数,通常选择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敏感的作为未知参数。后者在反演中有两个未知的参数,通常选择两个距主滑动面等距的剖面建立极限平衡方程求解。本文以三峡库区太山庙滑坡为例,在C、?值未知的情况下,综合采用经验类比和反演分析方法确定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分析时兼顾了滑坡的区域相似性和个体特性,所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2 滑坡概况 欧家湾滑坡位于奉节县白帝镇坪上村2、3组,长江支流石马河左岸,属于三峡库区三期专业监测崩塌滑坡灾害点。滑坡无详细的勘察资料,仅在监测设计阶段做了地面调查。 滑坡自然坡角约25~40°,滑坡前缘临近石马河处零星分布石马河一级阶地,滑坡区属低山丘陵剥蚀地貌。滑坡体的主滑方向为5°,平面形态呈箕形,由后缘向前缘逐渐变宽,滑坡东西宽约350~400m,南北向主轴长约420m。后缘高程约325m,前缘高程约170m,左侧以山脊为界,右侧以冲沟为界,总变形规模约507×104m3。滑体主要由第四系碎块石土夹粘性土组成,滑床为巴东组第三段(T2b3)的泥灰岩,岩层产状为280°∠3°,为斜交坡,图1是滑坡的工程地质剖面图。 图1 欧家湾庙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 Fig.1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file of Oujiawan landslide 滑坡为老滑坡,滑坡区经过过去的剧烈滑动后,在改变了当时的地形地貌后形成了现今的老滑坡体地形。经对现场的调查踏勘发现,滑坡体上树木歪斜,现仍有滑移变形产生。在滑坡中部多户民房附近,近年每逢雨季都有蠕动滑移。从地表调查和发展趋势上看,目前该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3 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统计 对三峡库区二期崩塌滑坡治理工程和三期规前勘(调)察中的崩塌滑坡点的勘察试验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得到本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值,可以用于验证和优化反演得到的参数。经统计得到适合该滑坡的抗剪强度参数分布函数如表1,图2是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统计直方图。 表1 T2b1和T2b3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统计表 Table 1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statistic table of sliding zone of T2b1 and T2b3 stra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