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防的甲状腺癌早期的5大症状

你不得不防的甲状腺癌早期的5大症状
你不得不防的甲状腺癌早期的5大症状

你不得不防的甲状腺癌早期的5大症状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一般不会有任何症状,通常是经体检发现。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或出现淋巴结转移,可能在颈部触及无痛性包块。如果肿瘤侵犯神经,可能有声音嘶哑、饮

水呛咳,如侵犯气管可有憋气、咳嗽,侵犯食管可能有吞咽不适等症状。

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低

分化型甲状腺癌如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通常分化型甲状腺癌多见,发展缓慢,病人可发现颈

部有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被自己或体检无意中发现,或在B超等检查时发现。在病变

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有:

1、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甲状腺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注意肿块的大小。肿块若呈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性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在2厘米左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疑为甲状

腺癌。

3、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及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表面不很光滑者,由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大;呈单个结节肿大,但表

面光滑、均匀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呈缓慢增大,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病程可为数月至数年;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明显,速度较快,可在十几

天或一、二个月内明显增大。

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颈部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高度怀疑是甲状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乳头状1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乳头状癌 最易发生嵌顿的疝是股疝 阑尾切除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 头部外伤后最易扪及头皮下波动的是帽状腱膜下血肿 甲亢术后呼吸困难多发生于24小时以内 腹部闭合性损伤最易损伤的器官是脾脏 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 细菌性肝脓肿细菌进入肝脏的途径最主要是胆道 多数情况下继发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胆管空肠吻合术 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钙 食物中铁吸收最高的是动物血 必需氨基酸的最好食物来源是植物油 食物中毒最常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事小剂量的亚甲蓝 结核是一种特殊性炎症症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流脑是变质性炎症 绒癌首选检查时HCG 前置胎盘临床表现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期发生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 前置胎盘盘常发生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盘最安全检查是B 超 期待疗法适用妊娠小于34周胎儿存活阴道出血量不多 绒癌的治疗是化疗 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闭经是下丘脑性闭经 侵蚀性葡萄胎只寄发于葡萄胎 麻疹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并发症为10天 KOPLIIK属于麻疹的特征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最常受累的位面神经 脑脊液无色透明或毛玻璃样,白细胞多,蛋白定性阳性定量增加 上感病史,秋冬季发病,水样便,大便镜检白细胞1到3为轮状病毒特点 婴幼儿最常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主要表现是骨骼系统的改变 一般最迟推迟断奶是18个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主要表现是骨骼系统的改 变 病活动早期的表现多为神经系统改变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抗生素 新生儿每日黄疸生成是8.5MG每公斤 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于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正常足月儿的体重是大于2.5KG 婴幼儿每天所需水分为150ML每千克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动脉导管未闭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开始补充热量是40到60

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关于乳腺癌的话题

【关于乳腺癌的话题】 陈锡林(苏州大学) 乳腺癌,既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还会破坏女性曼妙的形体,给女性带来双重的伤害。 被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患者是幸运的。早期的乳腺癌,运用小范围的手术切除再加上适当的药物调理,大部分人即可实现临床治愈,甚至不影响正常的寿命。而在目前,由于不少女性缺乏自身的防护意识,大部分患者一经确诊便属于中晚期,为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女性朋友切实树立起防癌意识,坚持自我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环节。 有乳腺癌家族史、患有乳腺良性疾病、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体形肥胖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相对高一些,所以应当更加引起重视。 医学研究证明,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很多,如乳腺良性疾病、家族史、饮食因素和肥胖、内分泌因素、电离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感染等等,都会成为引起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在中医看来,乳腺癌的病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情志因素、饮食因素以及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体质因素都对乳腺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典籍中,提出六淫外邪停留经络而成瘤病的病理机制,特别是乳腺肿瘤,多因肝经不通,外邪侵袭所致。 乳腺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大部分早期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多是在洗浴时的自我检查和单位组织的健康查体中发现的。 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是在每次月经刚结束时,最好在每个月相同的时间进行。 比较方便的自查可在淋浴时进行,因为搽上肥皂后更容易感觉乳房组织。你可以先用手按压乳房组织,接着在乳房上画圈,然后继续按压乳房组织。站立的姿势比较方便检查乳房的上部和外围,大约一半的肿瘤都生长在这些区域。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异常,就应该到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红外线、超声、X射线、钼靶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病变的可能。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40-68%的乳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癌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甲状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ICD-10:C73) 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ICD-9-CM-3:06.2-06.4伴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1.症状及体征:颈部肿物,可伴有声音嘶哑或呼吸、吞咽困难,体格检查有甲状腺结节,有或无颈部肿大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超声彩色多普勒、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CT、MR及SPECT等可提供参考; 3.血清降钙素测定对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有十分重 要的价值。 4.病理:针吸细胞学诊断或术中冰冻活检。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

版社,第7版)。 1.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1)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甲状腺次全切除(即病灶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峡部全切除)或患侧叶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确定双侧腺体内都有甲状腺癌结节时,应作全甲状腺切除术及中央组淋巴结切除术。颈淋巴结肿大并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的患者,应进行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病灶相当广泛累及双侧腺体并转移至双侧颈部淋巴结,原发病灶与转移灶相互融合粘连应作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2)髓样癌:术中如能以冰冻切片确诊为髓样癌,则应作全甲状腺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甲状腺癌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癌的早中晚期症状是什么样子的

甲状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甲状腺疾病,其出现不仅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视。甲状腺癌治疗难度大,由于它不容易早期发现、发病机理不明,要控制病情发展难度很大,追求临床治愈则更加困难。针对甲状腺癌所产生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不仅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抗癌治疗的顺利进展。那么甲状腺癌的早中晚期具体症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癌细胞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生长,易发生出血、坏死、溃疡等,并常有远处转移,造成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最终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尽早明确其症状,做好预防与早期治疗十分关键。由于早期的症状不会很明显,而且每个患者症状表现不同,患者要时常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 全身症状是甲状腺癌中、晚期的表现。如发热、贫血、恶病质。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除明显消瘦外,随发生部位的不同,各有所异。疼痛是甲状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约70%的甲状腺癌患者会发生疼痛,镇痛药是缓解甲状腺癌疼痛的主要方法。甲状腺癌晚期的死前征兆因人因病而异,也就是说不同的病情、不同的转移部位,终末期的症状各不相同。比较常见的是慢性消耗,越来越瘦,也就是诸如瘦成一把骨头、骨瘦如柴之类的感觉。终末期表现还有精神越来越差,疼痛越来越重、吃得越来越少等表现。 甲状腺癌病情发展到了晚期,患者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在这个阶段的治疗应该集中于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最大程度的控制住病情的手段,一般不建议患者盲目迷信某些所谓的高静尖的技术或者疗法,检验出真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一家以中医治疗肿瘤和疑难病症为主,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医院成立多年来获得“消费者信得过医院”、“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河南省诚信经营示范单位”、“河南省十佳诚信医疗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被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命名为“全国中医肿瘤临床康复基地”。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相对其它中医肿瘤医院,采用医院特色“三联平衡疗法”进行纯中药治疗肿瘤。该疗法在治疗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出发,抓住肿瘤患者的病因、病理、病机、病症,局部攻邪,整体扶正的治疗方向,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调整机体内环境,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不能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更适合采用中医治疗。 【病例分享】甲状腺癌患者服用三联平衡疗法后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高 基本情况:王淑梅,女,河南省郑州市,甲状腺癌、乳腺癌, 王淑梅,2012年4月在河南中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癌,当时随即就做了手术,两次大手术后,王淑梅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站都站不稳,当地的一位开私人

教你五招甲状腺癌自查

教你五招甲状腺癌自查 *导读:正常的甲状腺既薄又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出现肿胀,才能在衣领部位触摸到肿块,如果肿块不痛不痒并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状腺癌的可能。因为,该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患者不易早期发现,即便出现肿块,也常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 正常的甲状腺既薄又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出现肿胀,才能在衣领部位触摸到肿块,如果肿块不痛不痒并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状腺癌的可能。因为,该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患者不易早期发现,即便出现肿块,也常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 为此,专家提醒说,如果颈部摸到肿块,需特别留意肿块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以尽早发现病患,尽早治疗。 肿块大小:肿块是弥漫性肿大或多发性结节肿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是囊肿的直径如超过2厘米,应疑似为甲状腺癌。 肿块形状:外形如果似蝴蝶,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如果甲状腺某个部位出现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癌。 肿块光滑度和软硬度:用拇指和食指仔细触摸肿块表面,如果表面光滑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表面不光滑,则有甲状腺炎的可能。如果是单个结节肿大并且表面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怀疑癌肿。

肿块生长速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增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之久;良性肿瘤及囊肿的病程可能是数月至数年;而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较快,十几天内肿胀明显。 是否触及淋巴结:在甲状腺周围如果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应高度怀疑为甲状腺癌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另外,预防甲状腺癌不是单纯补碘。因为,碘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癌。其实,甲状腺癌致病因素并不明确,可能与土壤、遗传因素、放射线照射等有关。因此,生活中应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避免使用雌激素;避免食用肥腻、辛辣等食品。 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和良性肿瘤积极治疗也能预防癌变。据悉,甲状腺单发结节癌变者约占20%,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者占5%,甲亢恶变者占2%,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仍有恶变可能。

胸上长痣是乳腺癌的前兆吗

胸上长痣是乳腺癌的前兆吗 文章目录*一、胸上长痣乳腺癌前兆吗1. 胸上长痣是乳腺癌的前兆吗2. 患乳腺癌有哪些症状3.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二、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三、乳腺癌如何预防 胸上长痣乳腺癌前兆吗 1、胸上长痣是乳腺癌的前兆吗研究专家进行的两项大规模长期研究发现:女人皮肤上痣的数量会揭示出她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与拥有较少痣或没有痣的女性相比,皮肤上痣数量较多的女性更有可能患上乳腺癌。 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痣的女性相比,拥有痣数量最多的(15个或更多)的女性被诊断患上乳腺癌的可能性会高出35%。 痣可能是乳腺癌风险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痣与性激素之间存在关联。痣的数量可以反映出人体内性激素含量的高低,痣的数量较多意味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含量较高,因而容易引发激素分泌失衡,导致癌症。 2、患乳腺癌有哪些症状 2.1、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2.2、腋淋巴结肿大

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2.3、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 2.4、乳头乳晕改变 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Paget氏病可出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 2.5、肿块 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个别如髓样癌质地较软,境界较清。多发于外上象限,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2.6、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以溢液为唯一症状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甲状腺癌的分类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一2%,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由于它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有,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绝大部分甲状腺癌的发生来自滤泡上皮,少数可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甲状腺的间质。临床上常把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末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恶性程度最低,预后较好。未分化癌属高度恶性,髓样癌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1)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4.大部分病例除甲状腺区有一无痛肿块外,很少有其他症状。病变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易被疏忽,从而延迟就诊,首次就诊时平均病程已有5年,个别可长达10余年。乳头状癌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大多在颈内静脉周围,很少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进一步转移至颈后三角或向下至纵隔淋巴结。由于进行性浸润的破坏和压迫,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所致的气管狭窄引起呼吸困难,肿瘤侵犯气管腔可产生咯血或大出血;食管受累后可发生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后可致声音嘶哑等。乳头状癌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脊柱等部位。(2)滤泡状癌是以滤泡结构为主要组织特征的另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一1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病程较长,生长缓慢,肿瘤边界清楚,有包膜感,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原发灶一般是单个,有时也可是多个。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可随吞咽移动,多无痛或疼痛不明显。有时很早就出现血道转移,但颈淋巴结转移要比乳头状癌为少。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3)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5%一10%,临床比较少见,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病程短,发展快。大多见于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侵及周围组织,不少病例的甲状腺几乎全被癌肿取代。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和颈耳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也较常见。大多数甲状腺未分化癌首次就诊时已经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4)髓样癌这是一种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肿,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一10%,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由于髓样癌来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而该细胞又起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可分泌若干生物活性物质。如5—轻色胺、前列腺素、降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如约30%的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症。这是由于肿瘤分泌5—经色胺和前列腺素促使肠道蠕动加速所致,甲状腺原发灶和颈转移灶切除后,这类症状可以消除。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上的肿瘤疾病。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颈部前下方,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叶下部的峡部组成。颈部前方最突出的部位是甲状软骨,它的下方与环状软骨相连。峡部位于球状软骨下方,它的下缘相当于第4气管环水平。甲状腺两叶紧贴气管两旁,从峡部向上到环状软骨、甲状软骨区域,向下达锁骨水平。左右两叶后部位于胸锁乳突肌下方。甲状腺癌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甲状腺癌病理学上一般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类。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由于甲状腺滤泡状癌较多侵犯血管,可以发生局部侵犯和经血道远处转移,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发生颈部和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转移较少,约为8%~13%,其他脏器,如脑,膀胱和皮肤等也可累及,较少出现成骨性改变,可有利于口服核素碘后,通过内照射进行放射治疗,甚至可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 全网发布:2013-02-17 13:31 发表者:徐辉雄2214人已访问 1、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男女比例为1:2.7。20岁以后患者明显增多,30-40患病最多,50岁以后明显减少。一般为单发,少数多发,但最小的可为数毫米,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也可学行转移至肺、骨。 临床表现:患者无自觉症状,且癌瘤生长缓慢,故一般就诊较晚,从发病到就诊可达10-30年之久。临床上多缺乏明显的恶性表现,约半数以上误诊为良性。肿瘤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半数以上是软胶性硬度,仅1/4较硬,不规则,边沿不清,一般活动度尚好,部分肿物活动较差。瘤体小者可小于1cm,常难以触及,常以颈淋巴结转移为主诉求诊。瘤体较大时直径可达10cm以上或更大,常伴有囊性改变,经常误诊为甲状腺囊肿。晚期可累及四周软组织或气管软骨而肿瘤固定,或累及喉返神经而至声音沙哑。少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吞咽不适等症状。 2、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2位。多见于中年人,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发展迅速,属中度恶性肿瘤,多经血液移至肺、骨。 临床表现:一般病程长,生长缓慢,少数近期生长较快,常缺乏明显的局部恶性表现。肿块直径为数厘米或更大,多为单发,少数可多发或双侧发病,实性,硬韧,边界不清。 3、甲状腺未分化癌: 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发病率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10-15%,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发病迅速,早期可发生全身转移,一般以为多发生自良性肿瘤或低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 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收集本院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的病患的诊断病例等资料,根据以上资料深入探讨、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以期待本研究能够为以后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提供相关可靠技术和临床实际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于2013年2月?2014年10月来本院临床诊断科室就诊的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资料共计36例次,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28 例次(男性18 例次、女性10 例次)。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总共达28例次(男性1 8例次、女性1 0例次),这些病患在临床诊断中被确诊为患有原发性甲亢,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均查出癌结节。于是本院对这些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但是,在手术中发现有19 例次患者的一侧发现有并发性甲状腺癌现象,癌结节总体小于0.23cm。9例在术后的常规检查中被证实为只出现了微小癌。这些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 在经历手术后没有出现相关神经系统的损伤并且也没有出

现永久性体内含钙量较低的情况。结论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方面是切实可行的,并没有导致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手术治疗 随着我国对加碘盐的使用量逐渐加大,近几年来,其所导致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也逐渐增加。目前,绝大多数都选择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1] 。但是,目前有许多专家也学提出使用手术来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患者[2] 。对待这种疾病实际临床过程中也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在进行原发性甲亢手术时通常所采用的标准手术为双侧全切除;而对于手术过程中发现有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则进行患侧全切并且对侧次切除为通用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在2013年2月?2014年1 0月来本院临床诊断科室就诊的被确诊为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时发现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共28 例次,其中男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9

1常见癌症前期的症状

1常见癌症前期的症状 一、脑癌 1、长期头痛,视力减退。 2、多次反复呕吐,急速消瘦。 3、立时头痛减轻,睡下时头痛加重。或早晨起床时及夜间头痛加重。或大便用力时头痛加重。 4、眼后部有跳痛,手指压迫眼球时头痛有加重感。 5、眉毛过于稀少,提示脑垂体前叶坏死,脑瘤。 6、单侧手足有麻痹或抽筋感。 7、耳鸣加重,突然口语不清。 二、血癌 1、早期常常牙痛。 2、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口痰带血。 3、颜面有蚁行感觉。 4、一侧头痛耳鸣。 5、脖子有肿块出现。 三、舌癌 1、舌面溃疡长年用药不愈,溃疡面逐渐扩大。 2、舌面溃疡面常常发硬。 四、喉癌 1、长时间声音嘶哑失语,咽下因难,喉部有哽滞感。 2、颈部出现肿块。 五、食道癌 1、食酒、醋时咽部有干燥和紧缩刺激感。 2、咽食物时有哽噎感,胸隐痛。 3、食道管内常有异物感。 4、胸骨后有闷胀感。 六、甲状腺癌 1、吞咽困难,有气弊感。 2、声音嘶哑。 3、甲状腺部位有不规则硬块。 4、淋巴结转移肿大。 七、淋巴癌 1、淋巴明显增大。 2、无炎症表现,鼓大的淋巴不红肿。

1、久咳不止,呛水样咳嗽,兼胸闷痛。 2、发低烧,声音嘶哑,气弊喘,平躺下时气短。 3、突然食欲减退,痢疾样腹泻。 4、痰中带血,笑时伴随诱发一阵咳嗽。 5、四肢有疼痛感。手掌纹发黑色。 6、全身皮肤出现有较大紫色斑块。女性易见。 7、男性乳房增大,胳膊与胸连接处的“中府”穴有压痛。多为支气管癌。女性肺癌多发于右侧肺。 九、胰腺癌 1、食欲减退,乏力,进行性消瘦。 2、右上腹扪及肿块。因梗阻性黄疸至使胆囊肿大。 十、牙癌 1、牙齿疼痛剧烈。 2、牙齿变大有增生,牙龈溃烂,服药不效。 十一、乳腺癌 1、多见于40~50岁的女性,乳头常溢带血性乳汁水浆。 2、液窝淋巴结肿大。 3、手摸乳房内肿块不活动,质地坚硬。 4、乳房皮肤有凹陷或有橘皮样改变。 5、乳房皮肤发肿,溃疡难愈。 十二、胃癌 1、口臭加重,如鸡蛋变臭样明显。 2、胃口改变大,尤其厌食肉类食物。 3、原有萎缩性胃炎史。 4、饭后胃隐腹痛加重,突然消瘦。 十三、肝癌 1、有肝病史。指甲甲面中央处有乌云状斑。 2、肝区有隐痛,刺痛感,右上腹可摸及硬肿块。 3、各关节有酸痛感,以腰背部最为明显,按风湿病治疗用药效果不理想。 4、厌食,烦燥,口干,失眠,牙床及鼻出血伴有腹部胀满不适。 5、发烧,乏力,体重急速下降。 十四、皮肤癌 1、老年人身出现疣、痣突然变异增大。 2、交界痣或黏膜处痣变异溃烂,用药不效,增大面积,有痛感,以刺痛最为明显。 十五、膀胱癌及前列腺癌 1、尿细,尿频 2、间接性尿血。 十六、血癌

乳腺癌转移到骨头的常见症状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由于发病隐匿,不少患者确诊的时候都是晚期,危及患者的生命,骨转移是常见的转移方式,对于乳腺癌也不例外,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乳腺癌转移到骨头的常见症状。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在出现骨转移的早期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的,除非是作古同位素扫描才能够发现,骨骼的变化。但是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就会出现疼痛。转移到不同部位,疼痛的部位也不同。 如果是转移到了肋骨上就会出现胸痛。当然也有可能会引起后背疼痛。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腿疼。相对于癌细胞转移到身体的其他器官上来讲,转移到骨头上,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直接的危害。 出现了骨转移也要及时的治疗,因为不及时治疗的话,有可能最后引起患者瘫痪,而且骨转移所带来的疼痛患者也难以忍受。需要及时治疗。乳腺癌晚期出现骨转移很难治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避免其继续恶化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限。在临床上,骨转移的治疗主要是化疗为主,化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恶化,改善症状,疼痛减轻,但是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人体的正常细胞,所以化疗通常会出现“杀敌一千自折八百”的现象,正常细胞受到损害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等症状。化疗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如果大剂量的化疗,甚至会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药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注重的是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辩证论治为依据,抑制癌细胞的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服用中药还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甚至肿瘤还有消失的可能。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乳腺癌出现骨转移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但是患者也不要丧失治疗的信心,应该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治疗疾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乳腺癌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读后感:在这里,特别告诫一下好友们,轻易不要去做丰胸! 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肿块。而且,肿块往往是首发症状,约占乳腺问病例总数的95%以上,肿块能否推动,取决于肿瘤的湿润程度。早期和中期的乳腺癌肿块部易推动,晚期肝块则完全固定而不易被推动。 第二个最常见的症状是乳头溢液,发生于10%左右的乳腺癌病例。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的乳腺癌比较少见,若伴有乳房肿块,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乳房皮肤异常改变亦是乳腺目的常见症状。如:①乳房皮肤凹陷或皱缩,说明癌瘤已累及皮肤或局部乳房组织已被癌瘤浸润而引起纤维化和挛缩。②当癌瘤广泛侵犯乳房皮肤及皮下淋巴管时,可引起橘皮样水肿.③皮肤溃疡多见于病程长和体积大的晚期乳腺癌,预后不好。④皮肤卫星结节是由于一些癌栓随着淋巴液逆流,发展为多数性皮肤转移小灶。这是一个更为晚期的体征。⑤若多个给节集合成片,皮肤变得硬而粗糙,颜色变暗,像铠甲似的,此种病变可延及大片范围。 乳头内缩、抬高、搔痒、驻裂或糜烂等异常改变,也是乳房恶性疾患的易见症状,应该引起注意和高度警惕。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癌变产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中仅次于子宫癌。乳腺癌多发于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乳腺癌的症状:常见的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有肿块、皮肤改变、乳头乳晕改变、乳头溢液、疼痛以及腋淋巴结肿大。 1、肿块:为95%乳腺癌病人的首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 2、皮肤改变:常表现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 3、乳头乳晕改变: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 4、乳头溢液:乳腺癌伴溢液占乳腺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 5、疼痛: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腺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腺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6、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病理检查可助确诊。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乳腺癌病人早期多无自我感觉的症状,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比较硬,肿块可以活动,压痛不是很明显,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或水性,大多无疼痛感,部分病人可伴有乳头刺痒感。其后,包块逐渐增大,边缘不规则,两侧乳房不对称,患病的一侧乳房较高,乳头可能内陷,乳房皮肤可出现毛孔增大,呈橘子皮样改变。如果腋窝锁骨上可触及肿大、质硬淋巴结,病变已进入中晚期。 八个前期症状,教你识别乳腺癌:

甲状腺癌病理改变

甲状腺癌病理改变 1、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大小不一。一般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癌组织脆软易碎,色暗红;但老年患者的乳头壮癌一般较坚硬而苍白。乳头状癌的中心常有囊性变,囊内充满血性液。有时癌组织可发生钙化,切面呈砂粒样。上述囊性变和钙化与癌肿的恶性程度与预后无关。显微镜下见到癌瘤由柱状上皮乳头状突起组成,有时可混有滤泡样结构,甚至发现乳头状向滤泡样变异的情况。乳头状腺癌叶有完整的包膜,到后期同样可以穿破包膜而侵及周围组织,播用途径主要是淋巴道,一般以颈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约在80%的儿童和2%的成年患者可扪及淋巴结,其次是血液转移到肺或骨。 2、滤泡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少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0%,居第二位,其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乳头状癌者大。癌肿柔软,具弹性,或橡皮样,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结节形。切面呈红褐色,可见纤维化、钙化、出血及坏死灶。分化良好的滤泡状腺癌在镜下可见与正常甲状腺相似的组织结构,但有包膜、血管和淋巴管受侵袭的现象;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则见不规则结构,细胞密集成团状或条索状,很少形成滤泡。播散途径虽可经淋巴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和肝。有些滤泡状腺癌可在手术切除后相隔很长时间才见复发,但其预后不及乳头状腺癌好。 3、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的2~5%。此病由Hazard于1959年首先描述,具有分泌甲状腺降钙素以及伴发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腺增生(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Ⅱ)的特点。髓样癌源自甲状腺胚胎的鳃后体(ultimobranchialbody),从滤泡旁明亮细胞(C细胞)转变而来。滤泡旁细胞是来源于神经嵴的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具有一种共同的功能,即能摄取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前体,並经其中的脱羧酶予以脱羧,所以也称为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amineprecursoruptakeanddecarboxylation),简称APUD细胞。肿瘤多为单发结节,偶有多发,质硬而固定,有淀粉样沉积,很少摄取放射性碘。癌细胞形态主要由多边形和梭形细胞组成,排列多样化。 4、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5%,主要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男性多见。肿块质硬而不规则,固定,生长迅速,很快弥漫累及甲状腺,一般在短期内就可浸润气管、肌肉、神经和血管,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肿瘤局部可有触痛。显微镜下见癌组织主要由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呈多形性,常见核分裂相。颈部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也有肺转移。该病预后差,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外照射仅控制局部症状。 5、甲状腺治疗中医光能脉冲综合克瘤系统 中医光能脉冲综合克瘤系统是治疗错构瘤最新治疗系统,该治疗系统是一项全新顶尖的肿瘤治疗新技术,被国际公认为21世纪最有效的治疗错构瘤新方法。达到既破坏肿瘤细胞又不损失正常组织的疗效。利用光能脉冲中医组方联合治疗肿瘤,可以达到肿瘤缩小,直至肿瘤消失的疗效。 光能脉冲治疗错构瘤最大的优势在于,光能脉冲能特异性选择杀灭癌细胞,对机体正常细胞功能不会造成任何危害和影响。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就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得恶性肿瘤,也就是头颈部最为常见得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得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得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得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得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得85%~90%,而PTC与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得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与,预后较好。ATC得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得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人群得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 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syndrome)与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得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与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得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得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与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

甲状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或家人与医生偶然发现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多无自觉症状,颈部肿块往往为非对称性硬块,甲状腺结节肿块可逐渐增大,随吞咽上下活动,并可侵犯气管而固定,肿块易较早产生压迫症状,如伴有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局部压痛等压迫症状,颈静脉受压时,可出现患侧静脉怒张与面部水肿等体征,为甲状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转移与骨转移等,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颈,应仔细检查甲状腺,晚期则多甲减。 1.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肿块一般较小,发展变化较慢,但早期就可有转移,往往首先发现的病变就可能是转移灶,40岁以前良性肿块比较多见,可能20~30年没有进展,晚期50~60岁以上病人则进展较快。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低度恶性的肿瘤,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成年人甲状腺癌的60%~7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70%,尤以儿童患者为多见,约2/3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实际上是混合性肿瘤,在其病灶中可发现不同比例的滤泡状癌的组分,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与乳头状癌相似,目前的分类标准将这部分患者归入乳头状癌中。 (1)发病特点: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线所致的甲状腺癌中,85%为乳头状癌,人与癌瘤并存的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甚至发生肺转移后,仍可带瘤生存。 (2)临床表现: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逐渐肿大的颈部肿块,肿块为无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医师无意中发现,故就诊时间通常较晚,且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亢。 颈部体检时,特征性的表现是甲状腺内非对称性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多较模糊,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则肿块可随吞咽活动;若肿瘤侵犯了气管或周围组织,则肿块较为固定。 (3)转移特点: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局限于甲状腺区域,以锁骨上,少数病例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峡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结肿大,可能有约50%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少部分病例通过血行途径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可在肺部形成几个肿瘤结节或使整个肺部呈现雪花状,患者可荷瘤维持相对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为甲状腺切除术后体内甲状腺素的唯一来源,导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远处转移还可发生在骨等处。 2.甲状腺滤泡状癌 滤泡癌发展也比较慢,特点是血行播散快,多有远处转移,可到骨组织及肺,由于其组织细胞学近似甲状腺滤泡结构,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数病人可表现为甲亢,吸131I 率升高,晚期肿瘤发展较大时,还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的可靠指标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发生远处转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约为1/2~2/3。

女性需要掌握的乳腺癌早期症状自查图

女性需要掌握的乳腺癌早期症状自查图 :姚贝娜的离世让「乳腺癌」这个可怕的名词,再一次跳入公众视线。该怎样防备这个潜伏在暗影里、吞噬女性健康的恶魔呢?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年龄也在降低。关于乳腺癌,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预防乳腺癌,我们又能做什么?乳腺癌离我们有多远? 乳腺癌征象图,转给所有女性同胞,乳房不适请自我对照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 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