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

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

●利用“A 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

●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

●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

状况

●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

补充体液

●选择适当大小的针头(至少18号)

●选择适当溶液

●设置第一条静脉注射

●将输液管调节器调到适当速率

●如需要,设置第二条静脉注射

头部

●检查脸部及头皮是否有伤口

●检查眼睛瞳孔大小及对光的反应是否一致

颈部

●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情形

●触摸颈椎是否异常(可于一度评估时先完成)

胸部

●视诊及触诊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

●听诊呼吸情形

腹部∕骨盆

●视诊及触诊是否有伤口、骨折情形

●检查骨盆

下肢

●检查左腿

●检查右腿

●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脉搏

上肢

●检查左手臂

●检查右手臂

●检查感觉、运动及末端脉搏

身体背部与臀部

●检查背部是否有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将病人移上长背板特殊处置

●包扎

●固定骨折

●适当脊椎固定

2、初级评估及急救处置的辅助工具

尿管及胃管放置

放置尿管及胃管是急救处置的一部分,同时尿液应收集送检化验。

1. 尿管:尿量是监视病人体液状况的良好指针,但对于尿道断裂的病人绝对不可放置尿管。下列情形则应怀疑有尿道损伤:(1)尿道口有血迹(2)阴囊血肿(3)指检时前列腺位置升高或触摸不到,因此在未检查直肠、会阴部及排除尿道损伤之前不应放置尿管。

2.胃管:放置胃管是为了防止胃胀气及避免吸入性肺炎。胃液中有血可能是口咽部出血而吞入胃部、放置时粘膜损伤或胃损伤所引起。对怀疑有颅底骨折的病人应放置口胃管,以避免将胃管放入颅腔。

监测生命征象监视

给予病人适当的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应会有改善,例如:呼吸速率、脉搏、脉压、血压、血气分析、体温和尿量等等,这些生命征象的数值应在完成初级评估后立即开始持续监测以尽早发现病情变化。

放射学检查及其它辅助工具

在初级评估及急救处置中,尤其在院内急救阶段可以用一些放射学检查及其它辅助工具来帮助诊断,但不可以延误病人

的急救时机。其中三个位置X光片对多处创伤病人相当重要:侧位颈椎、胸部及骨盆。侧位颈椎X光片可以帮忙检测颈椎的伤害,胸部X光片可以检测胸部潜在危及生命的损伤,骨盆X光片可以检测骨盆是否有骨折,以利尽早给予输血治疗。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及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腹内出血的良好辅助工具。

二、次级评估

在初级评估(ABCDE)完成、复苏建立及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开始次级评估。创伤病人之次级评估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包含完整病史、体格检查、以及所有生命体征之再次评估。

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X光片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瞄、诊断性腹腔灌洗术,或其他特殊检查。

1、询问病史——“AMPLE”法则

A:过敏史(Allergies):询问有无对药物或食物过敏,由其是外伤病人常用的抗生素或局部麻醉剂。

M:询问长期使用或目前使用之药物(Medications currently used)。

P:过去病史及怀孕(Past illness/Pregnancy):病人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它疾病,过去有无接受手术、是否怀孕等。

L:上一餐何时进食(Last meal)和食物内容。

E:之前发生何事或处于何环境(Events/Environments related to the injury)以及受伤机制。

2、体格检查——从头到脚的详细检查(HEAD TO TOE)

(1)头部:观察并检查头皮及头部有无出血、血肿、撕裂伤、挫伤、骨折等。由于眼睛周围的水肿可能之后会影响眼睛深部的检查,所以眼睛必须再次检查视力、瞳孔大小、对光反应、有无结膜及眼底出血、穿刺伤、隐型镜片(要在水肿前移除)、晶体移位、有无因眼眶骨骨折造成眼外肌嵌陷而使眼球活动受限。

(2)上颔颜面部份:上颔颜面外伤,如果并未合并呼吸道阻塞或大量出血,应在病人已经被完全稳定下来或危及生命的伤害已经处理后才治疗。确定的治疗可以安全地延后,并寻求相关专家处理。有无鼻子、耳朵或口腔之出血或脑脊髓液漏(CSF leakage)、有无眼眶周围瘀血(raccoon eyes)、耳后乳突区瘀血(battle's sign)、耳膜血肿(hemotypanium)等颅底骨折之征象。牙齿、下颚和上颔骨是否松动。中颜面骨折可能合并筛状板(cribriform plate)骨折,因此这类病人,插胃管必须经由口腔进行。

(3)颈椎及颈部:有上颔颜面或头部外伤之病人,必须考虑可能有颈椎损伤,应固定颈椎直到所有颈椎检查完成并排除伤害。缺乏神经学异常并不能排除颈椎受伤。

(4)胸部:目视并评估胸部,包含前后胸,确定有无如开放性气胸及大范围连枷胸是否出现。完整触摸整个胸廓,包含锁骨、肋骨及胸骨。假如胸骨骨折或肋骨软骨分离,胸骨加压可能会疼痛。胸壁挫伤或血肿可能有潜藏伤害。

明显的胸部外伤可能会出现疼痛、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等特征。评估包括听诊及胸部X光片。对于气胸可于前胸部高位听出,而血胸可于后底部听出。听诊在吵杂的环境较难达成,但确非常有用。遥远的心跳声及窄的脉搏压可能表示心包膜填塞。心包膜填塞及张力性气胸可能表现出颈静脉鼓张,虽然低血容量可降低或消失颈静脉怒张。呼吸音降低、叩诊呈鼓音以及休克可能是张力性气胸唯一之适应症,并且须立即作胸部减压处理。

胸部X光片可证实出现血胸或单纯气胸。肋骨骨折可能出现,但X光片可能看不出来。宽的纵膈腔及或胃管偏移到右侧可能表示主动脉破裂。

(5)腹部:检查腹部有无疼痛、反弹痛、开放性伤口、出血、腹胀、皮下血肿、瘀血、脏器外露、骨盆是否完整、肠蠕动声是否正常等。腹部受伤必须确认并积极地治疗,确定的诊断并不如认知伤害的存在及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这般重要。起初正常的腹部检查并不能排除重要的腹内受伤。对于腹部钝伤的处理,要密切地观察及经常再次评估腹部变化,最好由同一人观察操作,须知病人腹部发现可能随时改变。

早期会诊外科医师是必须的。

病人如果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压,因酒精或其它药物引起意识障碍之神经受损,以及模棱两可的腹部发现,就要考虑作腹腔内灌洗术、腹部超声、或是如果血行动力学正常的病人考虑作腹部CT。骨盆骨折或胸廓下缘肋骨骨折可能会遮盖腹部检查之正确性,因为当触摸腹部时,从上述区域来的疼痛可能会引发。

(6)会阴、直肠、阴道:

会阴部应检查是否有挫伤、血肿、撕裂伤、及尿道出血。

放尿管之前应先作直肠指检。比较特殊的是,医师应检查肠道管腔内有无血液、有无高骑式之前列腺(high-riding prostate)、骨盆骨折、直肠壁之完整性、及肛门扩约肌之张力。

女性病人要检查阴道穹窿有无血液,以及察看有无阴道撕裂伤。对于所有生育年龄的妇女应检查怀孕试验。

(7)肌肉骨骼系统:

肢体要检视有无挫伤或变形。触摸骨头检查有无压痛,或是不正常的活动可帮助确认有无潜在性骨折。

在耻骨、阴唇、或阴囊出现之瘀血要怀疑骨盆骨折。在清醒的病人,骨盆挤压征(患者仰卧,检查时将两手按压患者骨盆髂前上棘处,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如引起骨盆部或骶髂关节部疼痛者为阳性。)是骨盆骨折的一项重要发现。周边

脉搏之评估可确认血管伤害。

明显的肢体外伤可能在X光片没有出现骨折。韧带破裂会造成关节不稳定,肌肉及肌键之伤害会影响受创结构之主要活动。如果出现感觉功能障碍或丧失肌肉自主收缩,可能由于神经受损或缺血,或由于骨筋膜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四肢骨筋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早期诊断,积极抢救,将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引起。

胸椎及腰椎骨折或神经受损必须加以考虑,可根据体格检查发现及受伤机制来判断。如果没有检查病人的背部,在肌肉骨骼检查方面是不完全的。除非病人的背部已经检查,否则可能遗露明显的伤害。

(8)神经系统:

完整的神经学检查不只包括肢体运动及感觉评估,也包括再次评估病人意识程度、瞳孔大小及反应。昏迷指数GCS 分数可提前发现早期神经状况改变及其趋势。

任何丧失感觉、麻痹或无力的证据,表示对脊柱或周边神经系统之重大伤害。用长背板、半硬式颈圈、或其它颈部固定仪器来固定整个病人,必须持续直到脊髓损伤已经排除。

对于神经受伤的病人,早期会诊神经外科医师是必要的。病人必须经常监测意识程度之恶化及神经学检查之改

变,这些改变可反映出颅内伤害之进展。

3. 重复评估

外伤病人必须经常重复评估以避免遗漏和寻找新发现,并且观察病情变化。当致命的伤害已被控制,其余可能致命的问题及较不严重的伤害可能会变得明显。潜在的内科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病人最终的愈后,必须保持高度警觉。

必须连续监测生命征象及尿液输出量。成人要维持尿液至少0.5毫升/公斤/小时,超过1岁的小孩,至少要维持1毫升/公斤/小时才适当。危急的病人要使用动脉气体分析、脉搏血氧浓度、心电图及血压监测器,而插气管内管的病人要考虑用呼气末稍二氧化碳(End-tidal CO2)监测。

控制严重疼痛是处理外伤病重要的一环。许多损伤,特别是肌肉骨骼外伤,可对于有意识的病人造成疼痛和焦虑。有效的止痛通常需要静脉注射鸦片类止痛剂或焦虑解除剂。

三、创伤的分拣

拣伤分类主要是依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现有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将病人加以分类,拣伤分类同时也包括是否要将病人立即转送到适当的医院接受治疗。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是依照ABC的原则:Airway:呼吸道及颈椎的保护、Breathing:维持呼吸和换气。Circulation:循环及出血控制。

医院对于大量伤患的分类或优先处理通常有二种情况:(1)若伤患数目和受伤严重度没有超过负荷时,则优先处理具

有致命性问题(life-threatening problems)和多器官伤害(multiple-system injuries)的伤患。(2) 若伤患数目和受伤严重度超过负荷时,则优先处理能以最短时间处置而最有机会存活(greatest chances of survival)的伤患。

创伤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多选题

1.烧伤的急救原则是( ABC ) D.大量使用抗生素 E .及时使用破伤风 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 A. 病人口唇包裹术者口唇 B.闭合鼻孔 8?12次/min E .每次吹气量500mL 3.现场止血的方法有( ABCD )E 。 A. 直接压迫止血法 B.动脉 行径按压法 带止血法 4 .下列(AE )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 A. 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B.出现应答反应 C .瞳孔由小变 大 D.收缩压在65mmH 以上 E .呼吸改善 5. (AB 是创伤早期引起的休克。 A. 神经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中 毒性休克 E.过敏 性休克 6. 深昏迷包括( ABCD )。 A. 全身肌肉松弛 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 C.各种反射消 失 D.生命体征不 稳定 E.全身肌肉紧张 7.人工呼吸包括( ABCD )E 方式。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口对鼻人工呼吸 C.侧卧对压法 D.仰卧压胸法 E .俯 卧压背法 8.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 ABCD )E 。 A. 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B.按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 C ?按压频率80?100次/min D .按压深度4?5cm (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 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9.以下有关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 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B.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 C. 出现自主呼吸 D.可见瞳孔由小变大,井有对光反射 E .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10.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ACDE )。 A.消除致病原因 B.使创面不受污染 C ?防止进一步损伤 BC )。 C.吹气量至胸廓扩张时止 D.频率为 C.压迫包扎法 D.填塞法 E.止血 E .按压

创伤急救的意义

创伤急救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原则 1、煤矿井下现场急救的概念 创伤急救,或者说创伤现场急救,是在事故创伤发生的现场实施的,以紧急挽救伤员生命或防止伤情恶化或发展(二次损伤)为目的的院前抢救措施的总称。 2、创伤现场急救的意义 煤矿创伤大体分为机械性、非机械性和爆炸性三大类,以机械性外伤为最多。致伤方式有冒顶、片帮、机械撞击或切、割、绞以及放炮、爆炸、触电、溺水、中毒及窒息等,以冒顶和爆炸为最严重。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当发生人身损伤事故时,应首先抢救伤员。对于机械创伤、触电、气体中毒、溺水等的伤员,采取及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对挽救伤员的生命或避免伤情恶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送医院治疗康复赢得宝贵的时间。如:冒顶埋人,现场及时救人,清除口、鼻中异物并进行人工呼吸,伤员即可立即得救;给血管破裂出血伤员及时止血,可防止休克,使生命得到挽救;脊柱骨折的伤员若能得到正确的搬运,可防止继发损伤,避免致残截瘫;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挽救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据统计,严重创伤引起休克的伤员中,有2/3在25分钟内死亡。而这2/3的伤员若能在25分钟内经有效急救处理,可以挽救50%的人的生命。实际上,对于已引起心跳骤停的伤员来说,可以挽救生命的时间只有4~6分钟。 大量事实表明:2分钟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可达70%;4分钟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可达43%;6分钟以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为10%;10分钟以后进行抢救的成功率更小。延误抢救时机,即使经过抢救伤员有了心跳与呼吸。却没有意识成为“植物人”,或更多的伤员因为失去抢救机会而死亡。若完全依赖医务人员抢救,就会耽误许多宝贵的时间,或使伤员失去生存的希望。因此,只有让每个人都懂得现场急救的知识,在现场直接实施抢救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利用“A 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视情形将病人衣物移除 ●快速检查是否有严重创伤伤口或骨折情形并处理 状况●如需要,在此阶段下决定立刻送医,若不需要,则继续执行二度评估

创伤急救紧急救护法

创伤急救紧急救护法 5.1 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5.1.1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导致死亡。 5.1.2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3.1.3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5.1.4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5.1.5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伤员搬运时的方法如F图7-19所示。

(a) (b) (c) F图7-19 搬运伤员 (a)正常担架;(b)临时担架及木板;(c)错误搬运 5.1.6若怀疑伤员有脊椎损伤(高处坠落者),在放置体位及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不扭曲、不弯曲,应将伤员平卧在硬质平板上,并设法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及躯干两侧以适当固定之,以免引起截瘫。 5.2 止血。 5.2.1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 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5.2.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5.2.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见图20),应

创伤急救措施

创伤急救措施 1、创伤急救基本要求: ?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 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外部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 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复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 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止血急救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复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 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

血量。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扎紧时间不宜超过 4 小时。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 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医院途中较长,可给伤员 饮用少量糖盐水。 3、骨折急救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 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 用干净布片复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 伤口内。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在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 气道畅通,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躺在平硬的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要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4、颅脑外伤 应使伤员平卧,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 头部和身体同时转动,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耳鼻有液体流出时, 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于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试题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试题 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每题2分) 1、创伤性炎症表现为:、、渗出。 2、创伤的主要并发症:感染、休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脂肪栓塞、器官组织功能不全。 3、影响愈合的因素:感染、异物存留、血流障碍、局部制动因素、全身因素、营养、免疫力下降、使用激素等。 4、头皮血肿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 、骨盆骨折合并症:腹膜外大出血、休克、尿道、膀胱和直肠损伤 6、一般骨盆骨折出血量为:1000~2000毫升。 7、院前急救处理原则:骨折夹板固定、制动,呼吸困难头偏向一侧,托起下颌,口咽吸引,通气,开放性气胸用纱布或布条等闭塞伤口,变开放为闭合。 8、骨折的主要症状:疼痛、骨摩擦音、局部血肿、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9、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 10、创伤的修复过程:纤维蛋白充填、细胞增生、组织塑形。 二、简答题(每题20分) 1、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现场处理方法? 答:用棉垫或其他布卷压在浮动的胸壁处,用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活

动范围,纠正反常呼吸运动,减轻疼痛,避免纵膈摆动造成胸膜肺休克,危及病人生命。 2、创伤后内脏脱出的现场处理原则? 答:不可立即还纳,用纱布或布条等覆盖、包扎、固定,或用饭碗、盆扣住外露肠管,再进行保护性包扎。 3、腹部刀刺伤异物遗留的现场处理原则? 答:异物刺入体内后,切忌拔出异物再包扎。先将两块棉垫或替代品安放在异物显露部分的周围,尽可能使其不摇动,然后用棉垫包扎固定,或制作环行垫,用于包扎有异物的伤口,避免压住伤口中的异物。搬运中绝对不许挤撞伤处。 4、外伤性断肢现场处理程序是什么? 答:现场止血、包扎、妥善保存断肢和迅速转送。常温下6~7小时、冷藏下12~24小时内急诊住院行再植手术。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

创伤早期评估和处理 创伤患者的早期评估包括初次评估与二次评估。 一、初次评估 是指采取A、B、C、D、E法则的评估。依次对气道(A)、呼吸(B)、循环(C)、残疾(D)、环境控制(E)进行的快速评估,在这过程中如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复苏,复苏与评估同时进行。 1、气道通畅与颈椎保护(A irway maintenance with cervical spine protection) 对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首先应评估气道是否安全。创伤早期气道梗阻的原因—般包括误吸、吸入外来异物、以及颌面部与气管软骨骨折。如果病人能够进行语言交流,那气道不可能立即有危险,但在后续的评估过程中仍需反复关注气道是否持续通畅。此外,患者因颅脑外伤等原因造成意识水平改变而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时也通常认为气道是不安全的。如评估发现气道不安全,—般开始时可以暂时采用仰头提颏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然后进行气管

插管等确定性气道开放措施。 在气道评估与处理时,应尽可能的保护颈椎,应避免头颈部过伸、过屈或夸张的左右转动等颈椎过度运动,应时刻警惕创伤后颈椎损伤的可能性。钝性多系统创伤尤其是伴有意识改变或锁骨以上平面损伤时更应警惕颈椎损伤的可能性,而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也不能排除存在颈椎损伤。因此在伤后,应常规对患者颈椎实施颈托保护。而颈椎损伤确定性评估,如颈椎X线或颈椎CT检查可以在直接或潜在危及生命的因素被解除后进行。如果颈椎损伤明确诊断前因操作需要暂时移除颈托(如气管插管等),那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手法保护稳定患者颈椎。 在评估的最初阶段就必须识别气道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维持气道通畅,同样也要努力识别潜在的、有可能恶化的气道问题。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频繁地反复检查气道是必须而且尤为重要的。 2、呼吸:通气与氧合(B reathing: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呼吸道通畅并不能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通气,还需要有足够的气体交换能力才能实现充足的氧合和最大化的排出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对肺、胸壁以及膈肌的功能进行快速的检查和评估。此时需要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动态监测血

(完整word版)急诊抢救室常用评估量表

急诊抢救室 常用评估量表 目录 一、快速急诊生理评分表(REMS评分) (3) 二、简明创伤评分表(CRAMS评分) (4) 三、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 (5) 四、疼痛评估工具 (6) 五、镇静评分(Ramsay评分) (7) 六、机体活动能力分度 (8) 七、肌力分级 (8) 八、心功能分级 (9) 九、痰液粘度分级 (9) 十、危重患者风险评估早期预警(MEWS)评分表 (10) 十一、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 (11) 十二、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报告表 (12) 十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表 (18)

REMS评分表(快速急诊生理评分)

注:≤11分,病死率10%;16-17分病死率50%;≥24分病死率100% 简明创伤评分表(CRAMS评分)

注:9 -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

注: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14分以上属于正常状态,8分以下为昏迷,昏迷程度越重者的昏迷指数越低分,3分多提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疼痛评估工具 一、数字疼痛分级法(NRS): 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数字越大表示越痛,要求患者从0到10的11个点中选择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数字。适用于神志清楚、有良好表达能力的患者。

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6](图2) 是用6种面部表情从微笑、悲伤至痛苦得哭泣的图画来表达疼痛程度的。疼痛评估时要求患者选择一张最能表达其疼痛的脸谱。这种评估方法简单、直观、形象易于掌握,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特别适用于急性疼痛者、老人、小儿、文化程度较低者、表达能力丧失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0:无痛 1~3:轻度疼痛, 4~6:中度疼痛 8~10: 重度疼痛 镇静评分(Ramsay评分) Ramsay评分: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分为六级,分别反映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Ramsay评分被认为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 使用说明:专科患者应用镇静镇痛药物(本科室常用药物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咪达唑仑、吗啡、芬太尼等)治疗后护士应常规做好镇痛评估,每四小时一次,并记录在危重

创伤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多选题)

三、多选题 1.烧伤的急救原则是(ABC)。 A.消除致病原因B.使创面不受污染C.防止进一步损伤 D.大量使用抗生素E.及时使用破伤风 2.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正确方法是以(BC)。 A.病人口唇包裹术者口唇B.闭合鼻孔C.吹气量至胸廓扩张时止D.频率为8~12次/min E.每次吹气量500mL 3.现场止血的方法有(ABCDE)。 A.直接压迫止血法B.动脉行径按压法C.压迫包扎法D.填塞法E.止血带止血法 4.下列(AE)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 A.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B.出现应答反应C.瞳孔由小变大D.收缩压在65mmHg以上E.呼吸改善 5.(AB)是创伤早期引起的休克。 A.神经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感染中毒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 6.深昏迷包括(ABCD)。 A.全身肌肉松弛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C.各种反射消失D.生命体征不稳定E.全身肌肉紧张 7.人工呼吸包括(ABCDE)方式。 A.口对口人工呼吸B.口对鼻人工呼吸C.侧卧对压法D.仰卧压胸法E.俯卧压背法 8.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B.按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 C.按压频率80~100次/min D.按压深度4~5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E.按压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9.以下有关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B.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C.出现自主呼吸D.可见瞳孔由小变大,井有对光反射 E.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10.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ACDE)。 A.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眼前B.出现微弱自主呼吸 C.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D.由医师或其他人员接手并开始急救 E.医师已判断病人死亡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井下急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 1、手压止血法 1)头顶前部止血:用手指压耳屏前上方的颞颥动脉。 2)额面部出血:手指压下额角前下凹内的面动脉。 3)头后部出血:用手指压耳后突起下面外侧的耳后动脉。 4)肩部出血:在锁骨上窝摸到血管博动处,向后下方压锁骨下动脉。 5)上臂与前壁出血:在上臂内侧中段将脚动脉压于骨干上。 6)手部出血:在手腕两侧压迫挠动脉与尺动脉。 7)下肢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将股动脉压于股骨干上。 8)足部出血:用一手拇指压迫内踝后下方的胫后动脉,另一手拇指压迫足背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然后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以达到止血目的。 3、加垫屈肢止血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是利用肘关节和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4、绞紧止血法 可用毛巾、三角巾、绷带、衣片等折叠成节状,在伤口上先加垫,然后用带子绕衬垫一周打结,用小木棒插入其中,先提起,适当绞紧至不出血,而后固定。 5、止血带止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可用橡皮止血带压迫出血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 二、包扎 1、包扎材料 1)胶布:用作固定纱布点和绷带 2)绷带:有多种规格,可用于四肢和颈部的包扎。 3)三角巾:1m见方的,白布对角剪开即成,用于全身部位的包扎。 4)四头节:多用于鼻、下颌、前额及头后部的包扎 2、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有以下几种:(1)环形包扎法(2)8字型包扎法(3)螺旋包扎法(4)螺施反折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有以下几种:(1)头部包扎法(2)面部包扎法(3)胸部包扎法(4)腹部包扎法(5)头(足)包扎法(6)悬臂带包扎法 3)毛巾包扎法有(1)头顶部包扎法(2)单肩包扎法(3)全胸包扎法(4)腹部包扎法4)四头带包扎,用较宽1m长条白布或毛巾,将两端的中间顺向剪开,中间留约1/3长不剪开。四头带包扎法适用于鼻、下颌、前额及头后等部位的包扎。 三、人工呼吸 1、施行人工呼吸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急诊创伤患者“严重程度评估”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医学科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 (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检查是否有严重出血情形,若有则马上加以止血 ●测量生命体征 残病程度 ●利用“AVPU”初步检查神经系统功能 ●颈托(上颈托前先检查是否有气管偏离、颈静脉怒张及颈椎异常情形) 暴露病人

创伤救护(文本)..

一创伤救护总论 二创伤止血技术 三创伤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特殊开放伤包扎法 四创伤骨折固定技术 五创伤搬运技术 六灾害事故中的群体伤急救 地震现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 创伤救护总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创伤,特别是以高能创伤为特点的交通伤,对交通参与者发生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轻者体表损伤、出血、骨折,重者致残致死。连续十年我国交通事故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直接死于车轮下的 人达十万人左右,之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6.2万人。 2011 年10月7日16时许,在滨保高速,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造成35人死亡。交通伤是世界公认的道路第一杀手,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要珍惜生命,预防为主,防范伤害的发生,这方面交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开展的对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将会有效消除许多安全隐患。 由于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时是瞬间发生的。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统计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做为第一目击者,及时在事故现场进行自救和互救,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减轻伤员痛苦,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目的。故学习掌握救护技术是很必要的。 一位交通民警说:我学习掌握救护技术能在事故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甚至心肺复苏,不仅为挽救受伤者的生命尽了警察的一份职责,而且警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亲切,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我们执法和善后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者施以援手,挽救生命。 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国际医学急救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已正式提出了在全世界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活动,要争分夺秒和死亡赛跑式地抢救危急病人,抢救过程中第一目击者要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人。机械性创伤中交通伤占首要位置,是世界公认

创伤急救的原则 (2)

创伤急救的原则●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 )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破裂。由于这些严重的创伤只有小部分病人能抢救成功,预防是减少这类创伤相关死亡的唯一办法。 第二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个时期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血胸,实质脏器的破裂(肝或脾),骨盆骨折,或其他伴随出血的创伤。快速的评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创伤后救治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创伤后几天到几周。通常是由于脓毒血症和伴随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针对创伤的3个指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先处理最危机患者生命的情况,比如呼吸衰竭比循环血容量不足更快导致死亡。其次,不必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有效的治疗。第三,病史在首次评估与治疗中不是必须的。 II 创伤的处理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处理要求评估和治疗同时进行。首先根据一系列的优先顺序鉴别和治疗威胁生命的损伤,接着给予至关重要的脏器足够的氧供(首要评估)。患者重要的功能必须快速有效的进行评估。治疗内容包括快速评估,重要功能的恢复,较详细的二级评估(从头到脚),最后,启动决定性治疗。此过程从创伤治疗的ABCDE 开始,指导按顺序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环境暴露情况 气道与呼吸 反复评估气道的开放程度是必需的。严重的颅脑外伤(GCS 评分<8分)通常需 要开放气道。无意识运动反应应立即进行气道 管理。必须确保气道开放。评估气道阻塞包括检查异物,颚部或气管/喉骨折,这些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如有颈椎损伤的可能,应在保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气管插管失败,可以应用喉罩,食道气道双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 气道管理的要点 面部骨折除非伴有严重的出血或无法清除大量分泌物通常不需紧急处理,不需要进行气管 插管,颚骨骨折通常伴有咽喉部软组织损伤而累及气道,需立即行气管插管。 气管/喉断裂通常发生在喉和气管的交叉点。表现为声音嘶哑,皮下气肿,颈部水肿,瘀血瘀斑, 但是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只要脊椎没有损伤,允许患者采用他认为舒适的体位,包括坐位。气道管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不能排除颈椎骨折,对可能有颈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以下建议: ● 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明脊椎不稳定; ●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 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 检查时加入颈椎CT 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 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 ,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 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创伤的评估和分拣原则 急诊贵在“急”字上,急诊外伤病人的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上,次级评估则是“从头到脚”的彻底检查,然后对病人作出拣伤分类,而外伤病人治疗的优先次序仍然依照ABC的原则。 下列急诊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的正确顺序是? 1明确诊断;2急诊治疗;3迅速识别;4稳定生命指征;5病人处理 A.43215 B.34125 C.54231 处理外伤病人主要有两个阶段,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院前急救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适当搬运病人和转送至适当的医院。现场紧急救护完毕后,应与后送医院连络并报告伤患的病情,与后送医院通讯连络的事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事故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机制、生命征象、已做处理和预计到达时间。 一、初级评估及处置 1、初级评估(ABCDE) 急诊外伤病人评估与治疗的优先次序是基于伤害程度、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和受伤机制来决定。因此,外伤病人的初步处置应包括快速初级评估,稳定生命体征,详细再评

估病人及初步确定治疗。此种外伤初步评估与处置程序,主要架构在ABC的优先级和为了及早辨认出致命性的问题,特别在院前急救阶段最为重要。 A: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保护颈椎 B: 维持呼吸及换气功能 C: 维持循环及控制出血 D: 评估神智状况 E: 裸露伤患及防止失温 ●评估现场安全及传染病控制(如:戴手套、口罩或护目镜) 呼吸道与颈椎之维持 ●请伙伴先以双手将病人颈椎固定于中立姿势 ●打开并评估呼吸道 ●视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评估呼吸情形 ●视情形给予氧气治疗(如:以氧气面罩、鼻导管或苏醒球给氧) ●处理任何会影响呼吸的问题,如气胸 循环 ●检查脉搏 ●评估周边循环(如肤色、温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时间)

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

紧急创伤生命支持 第一章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 【急救的原则】 一.安全原则:包括现场环境安全、诊疗安全、民事安全、刑事安全和医疗物资安全五个方面。 二.科学原则:在公认的技术规范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个性化处理。 三.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病人的根本利益为导向指导医疗行为。 【现场急救的程序】 一. 确保安全 二. 初步评估和处理 三. 启动急救反应程序 四. 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五. 多学科综合处置 创伤急救链

【具体步骤】 一. 确保安全: (一) 环境安全 1. 安全对象:要保证被救人员安全、施救人员安全、现场围观人员安全。 2. 安全方法:根据现场环境不同选择不同方法。如在怀疑 煤气泄漏的现场,切勿按电门铃和使用电话,或任何电器及会发出火花的装置。进入现场之前,必须关掉无线电话。在交通事故中,急救人员须首先在距离事故车辆50-100米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物,并确保道路交通已受控制,关掉汽车引擎,采取制动后方可进行急救。发生触电,必须首先用安全方法切断电源或将电源与伤者隔离后,方可接近触电受伤的伤者。 (二) 诊疗安全 1. 诊疗技术安全:选择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权威的诊疗技术,避免争议。 2. 沟通安全:患者在现场突发重病或受伤后,常处于应激 性心理障碍状态,急救人员应与患者有效沟通,避免误解以保障诊疗顺利进行。现场应注意以下几点: 确 保 安 全 初步 评估 及 处置 启动 急救 反应 程序 进一步 评估 和 处置 多学科 综合 处置

1)从正面接近患者。 2)大声说明身份及目的。 3)适时安慰,充满信心,沉着冷静,语言简洁明晰,逻辑清楚,态度和蔼。 4)救助儿童及婴幼儿时应首先征得监护人的同意。 (三)民事安全:履行各种告知义务,对急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后果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所有诊疗行为都应征得被救人员或监护人的同意。保留好各种诊疗证据。 (四)刑事安全:留心刑事问题,保留一切可能与刑事侦察与鉴定有关的证据。 (五)医疗物资安全:合理使用医疗设备,规范诊疗行为,杜绝医疗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意外。产生的医疗垃圾要用专用器皿保存,不能留在现场。防止医疗设备丢失、损坏。 【特别提示】:确保现场环境安全是任何急救现场首先要处理的问题,在一个不安全的现场进行急救工作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在整个急救过程中亦应注意诊疗安全、民事安全、刑事安全、医疗物资安全。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院前急救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现场安全专家。 二.初步评估和处理: (一)意义:急症病人病情复杂多样,表现各异,但不管是何种疾病,急救人员都应首先对病人最基本的生命体征进行判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危重病人的现场病情瞬息万变,急救人员必须争分

创伤急救的原则

创伤急救的原则 ●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教程。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破裂。由于这些严重的创伤只有小部分病人能抢救成功,预防是减少这类创伤相关死亡的唯一办法。 第二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个时期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血胸,实质脏器的破裂(肝或脾),骨盆骨折,或其他伴随出血的创伤。快速的评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创伤后救治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创伤后几天到几周。通常是由于脓毒血症和伴随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针对创伤的3个指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先处理最危机患者生命的情况,比如呼吸衰竭比循环血容量不足更快导致死亡。其次,不必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有效的治疗。第三,病史在首次评估与治疗中不是必须的。 II创伤的处理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处理要求评估和治疗同时进行。首先根据一系列的优先顺序鉴别和治疗威胁生命的损伤,接着给予至关重要的脏器足够的氧供(首要评估)。患者重要的功能必须快速有效的进行评估。治疗内容包括快速评估,重要功能的恢复,较详细的二级评估(从头到脚),最后,启动决定性治疗。此过程从创伤治疗的ABCDE开始,指导按顺序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环境暴露情况 气道与呼吸 反复评估气道的开放程度是必需的。严重的颅脑外伤(GCS评分<8分)通常需 要开放气道。无意识运动反应应立即进行气道 管理。必须确保气道开放。评估气道阻塞包括检查异物,顎部或气管/喉骨折,这些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如有颈椎损伤的可能,应在保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气管插管失败,可以应用喉罩,食道气道双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 气道管理的要点 面部骨折除非伴有严重的出血或无法清除大量分泌物通常不需紧急处理,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颚骨骨折通常伴有咽喉部软组织损伤而累及气道,需立即行气管插管。 气管/喉断裂通常发生在喉和气管的交叉点。表现为声音嘶哑,皮下气肿,颈部水肿,瘀血瘀斑,但是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只要脊椎没有损伤,允许患者采用他认为舒适的体位,包括坐位。气道管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不能排除颈椎骨折,对可能有颈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以下建议: 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明脊椎不稳定;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检查时加入

脊柱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急诊处理

Spine教程:脊柱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急诊处理 2012-07-22 22:01 来源:丁香园作者:紫川秀第二 简介 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仔细,全面,即时的初期(早期)评估,为后续的进一步全面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脊柱创伤病人而言,准确的早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预防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 脊柱创伤病人的不恰当处理容易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实验性处理措施在早期评估中估显然不太合适。所以目前大部分治疗处置措施及临床实践指南都基于已有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II,III,IV级证据。 现场确认 年轻人的高能量损伤是脊柱或者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摩托车碰撞、高危险职业。老年病人低能量损伤是第二常见原因,老年病人由于骨质疏松合并脊柱僵直等原因,在低能量下容易出现脆性骨折。医患双方均应当警惕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脊柱损伤的症状容易被其他损伤掩盖,如闭合性的颅脑和面部损伤的患者,这类损伤在患者头部遭受暴力时往往容易合并颈椎损伤。此外,若发现单节段的脊柱骨折,需警惕其他脊柱锥体的骨折,近期有研究提示,在对492名单节段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CT扫描发现非临近阶段的骨折发生率在19%左右。对损伤脊柱和脊髓的保护应开始于事故现场。统计发现约有25%的患者在车祸现场发生脊柱损伤时得不到正确的救助,以致后期出现不可恢复的神经功能损伤。正确的搬运和固定可以有效地保护脊柱损伤病人的神经功能,避免神经损伤的进一步恶化。目前推荐处理措施包括,坚强的颈托固定,有力地侧方支持,在搬运过程中保持脊柱轴线稳定,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在年轻儿童当中,因为头部通常较身体体积大,将身体放置在平板上时容易导致颈椎前屈,从而加重可能存在的颈椎损伤。因此,在该类病人脊柱发生损伤时,须将颈椎放置在神经功能位,如在转运板上的枕骨部位预先设置一凹陷,或者在躯干部位放置一垫子,保持颈部略微后伸。 若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若有脊柱骨折,对病人固定时要考虑到已经存在的脊柱畸形,脊柱僵直的病人必要时可以在头部垫一衬垫保持脊柱的弧度。若过度矫正颈椎的后伸弧度有可能造成已经存在的伸展-牵张型脱位进一步加剧而造成严重后果。 不正确的制动可能导致严重的伤残:颈托可能增高颅内压和脑脊液压力,并能改变吞咽的功能而增加误吸的可能性,所以尽快尽早的确诊颈部损伤以便及早的解除颈托固定非常重要;脊柱担架平板通常被错误的认为是可以提供脊柱稳定性的工具,但事实上,这类工具仅仅使用在解救和转运过程中,因为平卧在这类担架板上可能减弱呼吸功能,长期平卧在该平板上时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褥疮,所以骨科医生应当尽早的将病人从担架板上转移至适当的病床中。图1

创伤急救的原则

创伤急救的原则 ● 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 )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破裂。由于这些严重的创伤只有小部分病人能抢救成功,预防是减少这类创伤相关死亡的唯一办法。 第二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个时期的死亡通常是由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血胸,实质脏器的破裂(肝或脾),骨盆骨折,或其他伴随出血的创伤。快速的评估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创伤后救治的“黄金时间”。 第三个时期发生在创伤后几天到几周。通常是由于脓毒血症和伴随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针对创伤的3个指南: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先处理最危机患者生命的情况,比如呼吸衰竭比循环血容量不足更快导致死亡。其次,不必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有效的治疗。第三,病史在首次评估与治疗中不是必须的。 II 创伤的处理 …………………………………………………………………………………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处理要求评估和治疗同时进行。首先根据一系列的优先顺序鉴别和治疗威胁生命的损伤,接着给予至关重要的脏器足够的氧供(首要评估)。患者重要的功能必须快速有效的进行评估。治疗内容包括快速评估,重要功能的恢复,较详细的二级评估(从头到脚),最后,启动决定性治疗。此过程从创伤治疗的ABCDE 开始,指导按顺序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环境暴露情况 气道与呼吸 反复评估气道的开放程度是必需的。严重的颅脑外伤(GCS 评分<8分)通常需 要开放气道。无意识运动反应应立即进行气道 管理。必须确保气道开放。评估气道阻塞包括检查异物,顎部或气 管/喉骨折,这些都可以引起气道阻塞。如有颈椎损伤的可能,应在保 证颈椎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气管插管失败,可以应用喉罩,食道气 道双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术。 气道管理的要点 面部骨折除非伴有严重的出血或无法清除大量分泌物通常不需紧急处理,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颚骨骨折通常伴有咽喉部软组织损伤而累及气道,需立即行气管插管。 气管/喉断裂通常发生在喉和气管的交叉点。表现为声音嘶哑,皮下气肿,颈部水肿,瘀血瘀斑,但是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外伤。只要脊椎没有损伤,允许患者采用他认为舒适的体位,包括坐位。气道管理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不能排除颈椎骨折,对可能有颈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以下建议: ● 半身不遂或四肢瘫痪表明脊椎不稳定; ●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 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 检查时加入颈

创伤急救题

单选题 1.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伤者应该()。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止血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D先搬运后送医院 2.()是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带免于中毒或窒息之用。 A口罩 B毛巾 C自救器 D衣服 3.矿工自救时,佩带自救器后,若感到吸入空气干热灼烫,则应是()。 A取掉口罩 B坚持使用,脱离险区 C改用湿毛巾 D取掉口具,迅速奔跑 4.()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请医生急救 B送住医院 C向上级报告 D使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5.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者的现场急救正确的是()。 A迅速把中毒或窒息伤者抬到有新鲜风流和周围支架完好的地方,不用佩戴自救器 B尽快将伤者口、鼻内妨碍呼吸的血块、碎煤矸石等杂物除去,不用进行保暖C对中毒或窒息伤工,如果呼吸减弱或已停止,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 D急救者在现场急救中,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可请求矿上派医生来救治 6.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 )。 A.感冒 B.重症中暑 C.中毒 7.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 8.在下列确认伤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A.在伤者耳边呼叫B轻轻拍打伤者肩部C.用力敲打伤者头部 9.以下( )症状应判断为伤者无呼吸? A.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 B.感到伤者呼吸急促 C.感受伤者口鼻处空气进出较弱 10.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以下( )表述是错误的? A.吹气时,要用手捏住伤者的鼻子 B.每次吹气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