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核舟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核舟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训练 核舟记

核舟记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

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佛印绝类.弥勒( ) (2)舟尾横卧一楫.( )

(3)其船背稍夷.(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2.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水波不兴尝贻余核舟一

“大苏”指(1)________(人名) (2)兴:________________

(3)译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开可闭。

C.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进行雕刻。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字。

5.三、四、五段按____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________、________和船背。

6.“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2)____________”,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 记桃核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驱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

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

艺之至矣!

(节选自《虞初新志》) 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山桃核为之.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康肃笑而遣之.

2.下面对《核舟记》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采用了“先分说,后总说”的结构方式。

B.选段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衣着、姿态、动作和表情。

C.选段中连用“执”“抚”“指”“语”“矫”“视”等动词,使人物活灵活现。

D.选段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大苏泛赤壁”的情景。

3.下面对《记桃核念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先总说念珠数量、材质和形状,再分别从人物、器具、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B.选段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C.整个念珠有一百八十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不等的罗汉,总计有五百个。

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喜欢,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4.用“/”给《记桃核念珠》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口技(节选)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乙] 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6.填空。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 )(2)罔不

..因势象形( )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琢冰

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

也。”

(选自《潜书》) [注] 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被.以衣裳军士吏被.甲

B...置.之堂背且焉置.土石

C.子之技诚巧.矣明有奇巧.人

D.子何.不范金琢玉风声一何.盛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核工记

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②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疑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③。”殆谓是欤!

[注] ①浮屠:塔。②招提:寺院的别称。③纳须弥于芥子:须弥,佛教中传说的山名。芥子,芥的种子,比喻极微小。佛家语有“芥子纳须弥”,比喻诸相皆非真,巨细可以相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长五分许.( ) (2)雉历历

..可数( )

(3)若寒冻不胜.者( ) (4)若.为佛事夜归者( )

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并联系课文《核舟记》中的句子,说说古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特点。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采用了空间顺序,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先写山,山上有________,________上有________,________里有________。再写山脚下,写松树,写人。最后写________和________。结构严谨,给人一目了然之感。

8.本文写了七个人,神态情趣各不相同,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

课内精读

1.(1)像(2)船桨(3)平(4)挑选

2.(1)苏轼(2)起

(3)(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3.(1)抬头仰望,神态表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2)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4.[解析] C C项表明王叔远手巧,但没写出核舟具备什么特点,所以不能表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

5.空间船头船尾

6.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

7.(1)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各具情态

(3)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

(4)精湛的雕刻技艺

比较阅读

1.C

2.[解析] A应为“先总说,后分说”。

3.[解析] D初看念珠,作者看得不是特别清楚,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4.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

5.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态表情与苏(东坡)、黄(鲁直)二人不相类似。

[参考译文]

[乙] 得到念珠共一百八十枚,用山桃核做的,(桃核)圆圆的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桃核念珠中,有的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的刻着罗汉五六尊,有立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执杖的,有入定于佛龛中的,有盘腿端坐于树荫下说法的,有环坐而指手画脚议论的,有露脚曲拳的,有前趋后顾的,总计有五百个。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等物件都有。更在罗汉身畔,刻以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的动物。开始看的时候,不是很清楚。在明亮的窗户下,干净的茶几上,平静心情,用心观赏所雕刻的罗汉,仅仅有米粒大小,外貌奇特古朴,有的穿着有花纹的丝绸衣服,有的穿着袈裟粗布衣服,然而神情各有不同,在松柏和岩石间潇洒而处,可以说技艺到达了极致啊!

6.[解析] 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加强积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答案] 张潮虞初新志善奇巧

7.(1)适逢,正赶上(2)无不、全都

8.(1)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9.[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分析。侧面描写就是文段中描写观众的反应的语句。

[答案]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参考译文]

[甲] 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后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课外阅读

1.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2.D

3.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4.示例一:不赞成这种看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赞成这种看法。因为费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参考译文]

从前京城有个将冰雕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冰雕)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城天气寒冷,(把它)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一下它。前往观看的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

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没有人答应。有人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雕琢金属和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收藏,还不会坏啊?现在雕冰成为玩物,它们的形态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了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实际的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一时,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5.(1)表示约计的数量(2)分明可数的样子(3)承受(4)好像

6.译文:计算整个桃坠,总共有七个人: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士兵。

特点:省略量词,数词可用在名词之后。

7.城城楼楼人星月潮水

8.通过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桃核坠子的内容,突出了古代微雕工艺者精巧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和卓越的成就。

[参考译文]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垛子分明,可以计算数目。城顶上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在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息,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船尾有一个小童,靠着炉子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敲钟的人神采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计算整个桃坠,总共有七个人:四个和尚、一个船客、一个小童、一个士兵。宫殿房屋器物用具共有九个:一座城、一座楼、一座寺院、一个宝塔、一条小船、一个阁楼、一个炉灶、一个钟和一个鼓。景致共有七处:山、水、林木、四块河滩石头、星星、月亮、三盏灯火。而人的活动例如传递更次,报知天亮,候门等人,夜晚归来,靠着茶几,烧制茶水,总共有六样,各自神情态度都不相同,并且愁眉苦脸、畏惧严寒、怀疑思索各种神态,都一一模仿得很像。

佛语说:“容纳高山于芥菜籽。”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1核舟记教案

11.核舟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 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贻.(yí)有奇 ..(yòu jī) 箬.篷(ruò) 髯.(rán) 衣褶.(hě)

袒.胸(tǎn) 黍.(shǔ) 矫.首(jiǎo) 篆.章(huàn) 壬戌 ..(rén 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2)一词多义 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B.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 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 B.其人视端容寂(那) (3)词类活用 石青 ..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2020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20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班级姓名成绩 (一)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私.臣:(2)齐地方 ..千里: (3)吾知所以 ..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4分) (二)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

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2.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 启示。(2分) (三)范滂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案人教版

11.核舟记 【教学目】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了解“记”这种特点,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技能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我们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及以空间位置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微观雕刻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总称,是雕刻技法的一门独立分支。常见的种类有微刻、微画、微画雕、核雕、骨雕和微雕等。 中国微观雕刻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二、检查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贻、轩敞、箬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概括文章段意 (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练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1)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 2.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3.赖以示予 4.不然,吾几失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一句中。 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 (2)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

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患:②迨能倍诵乃止迨: ③迨能倍诵乃止乃:④咏其文咏: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写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其中化用的表现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是。 (3)《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核舟记作者简介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核舟记作者: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8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三. 峡(郦道元) (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私.臣:(2)齐地方 ..千里: (3)吾知所以 ..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4分) (二)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明帝自从当上太子,向桓荣学习《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听讲弟子礼节;诸生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明帝(指着桓荣) 谦让地说:"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每次桓荣生病,汉明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询问病情,进去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车了,捧着经书上前,抚摸着桓荣哭泣,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才离去。从此后诸侯、将军、大夫来探病的,不敢再乘车到门口,在床前都下拜。桓荣死后,明帝亲自穿上丧服送葬,赐他在首山的东面修筑坟墓。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想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明帝不许,桓郁于是接受封赐,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给桓泛。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 折叠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专题训练

初二文言文专题训练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于鱼碎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 2.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6.翻译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0、关于本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有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D.作者为了功名利禄极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松身心。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 )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 其叱咄 ..(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金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 ..()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 ....( )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8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 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三、三峡(郦道元) (9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良. 多趣味(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18.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 1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 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三 峡大坝新姿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题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集 1、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户”意思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4分)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3分) A、托物言志B、即景生情C、类比象征D、以物喻人 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2分) 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绘了一个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⑵。(4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琴俱亡练习集 2.本文选自,作者是南朝文学家。(2分) 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①王子猷、子敬俱病笃.(笃:)②语时了.不悲(了:) ③便索舆.来奔丧(舆:)④子敬素.好琴(素:) ⑤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径:)⑥弦既不调.(调:) 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3分) 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分) 6.下面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B.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隽永凝练,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C.文中一个“掷”字就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 D.文章语言形象生动,把子猷的神情、外貌、动作、语言都描绘得细腻而真实。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B.王子猷了不悲是因为他认为生死乃自然之理。 C.王子猷在子敬去世之后不哭,是因为他悲伤到了极点,而不能发泄出来。 D.在王子猷看来,子敬的琴与子敬是密不可分的,子敬去世了,琴也是无意义了。 8.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比喻什么?(2分) 9.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又想表现什么主题? ②子猷与子敬是兄弟,为什么子敬去世了,子猷“了不悲”呢? 10.“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主语是,当时他自己的情况是(用原文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姑置之(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妇抚儿乳B处处志之C亲贤臣,远小人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 (1)朕少好弓矢(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版)

八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简化版)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的习题。 1.《陋室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的简陋来衬托室主人品德的美好,用主人品德的美好来说明陋室不陋,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中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名:出名(或:著名)(2)惟吾德馨 ..德馨:品德高尚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能够出名了。水不在乎深,有了龙居住就具有灵气了。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呢?” 4、“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 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石青糁之 D、何怒之有 5、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C ) 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7、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二、阅读《爱莲说》,完成后面的习题。 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修辞角度看,是排比句,从句子的整散角度看,是骈句。 2、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原文及翻译

hézhōu jì 核舟记 wèi xuéyī 魏学洢 míng yǒu jī qiǎo rén yuē wáng shū yuǎn ,néng yǐ jìng cùn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 zhī mù ,wéi gōng shì、qìmǐn 、rén wù,yǐ zhì niǎo shòu 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mùshí,wǎng bù yīn shì x iàng xíng ,gèjùqíng tài 。cháng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 yíyúhézhōu yī ,gài dà sū fàn chì bì yún 。 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zhōu shǒu wěi cháng yuē bā fēn yǒu jī ,gāo kě èr shǔ xǔ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zhōng xuān chǎng zhě wéi cāng ,ruòpéng fùzhī 。páng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 kāi xiǎo chuāng ,zuǒ yòu gè sì,gòng bā shàn 。qǐ chuāng 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 ér guān ,diāo lán xiāng wàng yān 。bìzhī ,zéyòu kè“shān 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 gāo yuè xiǎo ,shuǐ luò shí chū ”,zuǒ kè “ qīng fēng xú 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 lái ,shuǐ bō bù xīng ”,shí qīng shēn zhī 。 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chuán tóu zuò sān rén ,zhōng é guān ér duō rán zhě wéi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 dōng pō ,fóyìn jū yòu ,lǔ zhí jū zuǒ 。sū 、huáng gòng 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 yuèyī shǒu juàn 。dōng pō yòu shǒu zhí juàn duān ,zuǒ shǒu 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 fǔ lǔ zhí bèi 。lǔ zhí zuǒ shǒu zhí juàn mò ,yòu shǒu zhǐ 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 juàn ,rúyǒu suǒ yǔ 。dōng pō xiàn yòu zú ,lǔ zhí xiàn zuǒ 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 zú,gèwēi cè ,qíliǎng xī xiāng bǐ zhě ,gèyǐn juàn dǐ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 yī zhě zhōng 。fó yìn jué lèi mílè ,tǎn xiōng lù rǔ ,jiǎo 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shǒu áng shì,shén qíng yǔ sū 、huáng bùshǔ 。wòyòu x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 ,qū yòu bì zhī chuán ,ér shù qí zuǒ xī ,zuǒ bì guà niàn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汇编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班级姓名成绩 (一)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私.臣:(2)齐地方 ..千里: (3)吾知所以 ..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4分) (二)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三)范滂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按空间顺序说明物体 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发散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 罔()袒()矫()髻()戌()糁()髯()诎() 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含义。诎:衡:简:有: 3.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1)写出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 (2)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中考巡礼](2005武汉) 1.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①煦暖相形见拙拮据阔绰( ) ②恻隐无遐顾及逶迤脊梁( ) ③潮汛不屑置辩魁梧祈愿( ) 2.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综合收敛]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峨冠:(2)髯:(袒:(4) 历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 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迁移整合](2005浙江) 东坡画扇(宋)何莲

初二-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八年级阅读(一)养鸟有道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②,倏③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④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仁何如也⑤! 【注释】①《云门》、《咸池》:古代乐舞名. ②扬翚(huì)振彩:张开五彩缤纷的翅膀飞翔。③倏:迅速,极快的样子。④囿:。⑤其钜细仁何如也:意思是这样空间的大小,用心的仁慈或残忍,相差多么远啊!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及.披衣而起及:等到 B、比之盆鱼笼.鸟笼:用笼子养 C、而予又未尝.不爱鸟尝:曾 D、为.鸟国鸟家为:替 9、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A、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B、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C、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D、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为鸟儿们营造一方繁衍生息的乐园。 B、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给自然界的动植物一片自由的天地。 C、家长、学校、社会注重孩子教育,要给予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D、要尊重每个生命,让每个生命都能拥有自由。 11.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 (二)詹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①举者,守②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翘首画指,若议其善否③耳。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④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注释:①懋:(mào)②守:镇守,做……知州。颍州,在今安徽阜阳一带。③否:差,不好。 ④直:同“值”,价值。 8.对文中加点的词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适弹琴适:适合 B.翘首画指翘:抬起 C.担头常囊此囊:用口袋装 D.詹乃从之学从:跟从 9.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案

11*核舟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优秀、勤劳、聪明灵巧,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其中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核舟记》就向我们展示了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4.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本文,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趋之若鹜。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其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器皿.(mǐn) 罔.不因势象形(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 ..(yòu jī) 二黍.许(shǔ) 箬.篷(ruò) 髯.(rán) 石青糁.之(sǎn) 诎.(qū) 壬戌 ..(rén xū) 舟楫.(jí) 篆.(zh uàn)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通假字。 ①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2)一词多义。 ①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一头,一方)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正) ④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连词,表并列,并且、而且) 启窗而观(连词,表承接)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连词,表转折,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