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因此说,北京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

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学思考题:

1、北京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海。

2、北京属带气候。

3、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夏季。

4、北京是全国的、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5、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6、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7、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8、北京猿人早在年前就开始在这里生活。

9、北京最早称为。

10、北京旧城形成于、两代,建筑排列

成状,城市格局成“”字轴线形。

11、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

12、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名胜古迹有:

、、、

、等

教学过程

第六章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了我国的行政区划,请大家回

忆我国共划分几级行政区划?最高级别的有多少个?分

哪几类?

提问,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为了经济发展和

管理方便,共划分了三级行政区划,其中最高级别的共

34个。分别为直辖市4个,省23个,自治区5个,特别行政区2个。那么,大家知道在这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吗?

学生齐答:北京

对,北京。北京简称京,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首都。大家对北京了解多少?有谁去过北京?请举手。好,我们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北京。

学生介绍。(略)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大家对北京有了一

些印象,但还不全面、不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板书: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讲授新课]

北京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与它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等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1“北京市略图”和图

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文字内容。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在屏幕上打出)

1.北京市的地理坐标;

2.北京市在什么部位与哪几个省区相邻?

3.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4.北京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5.北京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6.流经北京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7.北京市的对外交通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巡回参与指导。(根据时间要求,可安排1、2组讨论1、2题,3、4组

讨论3、4题等)

提问,小组代表回答,组员补充。(略)

板书:一、北京概况

位置、面积、人口

归纳讲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

北京市面积1.68万km2,现有人口1382万人(2000年)。

板书:二、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板书)

指图(显示北京市地形图)讲述:北京的地势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板书),地势较高。西部的山地总称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褶皱

山岭组成。门头沟西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统称军都山。闻名世界的

万里长城沿着燕山山脉蜿蜒起伏,雄伟壮丽。越山地,

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西与黄土高原衔接。在重叠的群

山之中,由于河流侵蚀,形成了不少隘口,自古以来就

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北京的东南是华北平原(板书)的一部分。由于靠近燕山和太行山,平原大部分为山麓冲积扇。北京城就位于永定河的脊部。平原东南地势低洼,属于冲积平原,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板书:2.北京的气候

(显示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讲述: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板书)夏季高温多雨(板书),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降水量609mm。

北京的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多风;夏季当东南季风来临时,形成7~8月间的高温多雨天气。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秋季云淡、天高、气爽,为北京最舒适的季节;而冬季则盛行西北风,经常出现大风、降温、寒冷、干燥天气。

板书:3.北京的河流

讲述:北京市的河流属海河水系(板书)。永定河、温榆河和潮白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流入渤海。

注:以上各部分内容的讲述顺序可在学生回答了相应问题之后,内容的详略程度视学生接受程度和时间而定。

在了解了北京的自然环境以后,我们来看作为一国之都的北京的交通。

板书:三、北京的对外交通

讲述:(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北京市的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密集的铁路网;北京市还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之一,有多条国际航线通向世界各地;北京的公路密度也是全国最大的,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北京虽地处内陆,但东距大海只有150千米。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分析概况出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越。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

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

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承转: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北京自

古就是我国的战略重镇,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建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次定都北京。

提问:作为一国之都,北京最重要的职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讲述:(板书)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2、6.4,看看从哪几

个方面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

际交往中心。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

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

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

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

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

频繁召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

地理环境特征,知道北京位置优越,掌握了北京的城市

职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北京作为

中国的首都,已经成为中华儿女最向往的地方。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京位于平原北部边缘。该平原是我国第大平原,其他两大平原是和。

(2)北京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3)北京的地势表现为高,低。、、三面环山,东南方向是平原。

(4)北京的地理坐标是,。

2.判断

(1)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是河北省的一部分。

(2)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3)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黄河水系。

(4)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因此它是我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5)“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3.选择

(1)北京西隔山就到高原()

A.太行山内蒙古高原

B.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

C.太行山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黄土高原

(2)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A.钢铁工业中心

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答案:1.(1)华北二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华北

(4)40°N116°E

2.(1)×(2)×(3)×(4)×(5)×

3.(1)C(2)CD

第六章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城市职能,谁来说说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

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讲述:北京的这种城市职能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

的渊源,同时也决定着它的未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

节的第二部分:(板书)历史悠久的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

两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5,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此建

过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1.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周武王时的蓟城,先后有金、辽、明、清各代在此

建都。(板书:建城时间早)

2.至明、清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旧城

格局的特色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城市

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

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旧城之所以这样布局,从自然因素考虑,一主

要是要利用现在北海和中海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因

为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大型聚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

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布局;二是因为我国位

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

为了有充足的光照,以利于房屋的避寒保暖,坐北朝南

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的这种布局特色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

统思想。将宫城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想;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承转:北京旧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7,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2.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3.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自辽代以来北京古城的空间变

化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

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

到金、元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北京旧城城址的不断变化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从图

中大家可以看出,无论城址如何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

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职能的不断

丰富,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城址的变迁。

现代北京城是在明清格局基础上的拓展。如北京的二环线就是以北京城墙为基础的,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深刻的影响。

承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北京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板书)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活动:请大家看图6.6,说说你所了解的北京的名胜古迹。

(请一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几个景点,教师可适当介绍代表性景点,如天安门、故宫等。详细资料见备课资料。注意不要上成旅游课)

承转、提问:每个中国人都有到北京旅游的愿望,都想亲眼目睹首都的风采,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增强,人民收入提高,文化品味要求提高,因此这几年到北京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仅“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北京故宫的日游容量达10万人次,给故宫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矛盾:这一笔历史文化遗产到底如何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又能妥善保护,得以持续利用下去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P24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归纳、承转: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

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

贡献。课本的第四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就

是一个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用和保

护这一对矛盾的好主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未来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P25课文及图6.11,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应注意些什么?

3.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

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

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

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

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所以在北京的建设和发

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同时修建现

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

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

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悠

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

等各方面。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

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

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历史与今天同现、传

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京建城的历史已有年,最早称为。先后有、、、各代在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的格局形成于,两代,成形。在这之前,旧城城区曾几度变迁,引起变迁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3)未来的北京将成为一个。

2.判断

(1)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2)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北京的今天毫无影响。

(3)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

(4)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答案:1.(1)3000蓟金元明清

(2)明清凸水源(3)现代化大都市

2.(1)×(2)×(3)×(4)×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课外作业题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北京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京都,最早的朝代是[]

A.周B.金C.元D.明

2.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3.我国历代都城城市格局体现了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思想是[]

A.体现“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帝王思想

B.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认识思想

C.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

D.体现了“以山伴水”的因地制宜的思想

4.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①明清故宫②八达岭长城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⑤中华世纪坛⑥香山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5.阅读课本第23页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图,分析从辽到清北京城区城址变迁的原因是[]

A.城市建设范围越来越大

B.历次改朝换代造成的

C.自然灾害后(如地震)重建造成的

D.追逐水源造成的

6.北京交通格局特点是[]

A.“井”字形格局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7.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

处发展方向的是[]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B.主要发展高层

房地产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

业产业

提高

资料分析题

读下列资料和“北京典型街坊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北京传统居住区在皇城四周。以胡同划分为长条

形的居住地段,间距约70米左右,中间一般是与三进的四合院相并联,大多为南进口,庭院内植树木。四合院、胡同是北京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民居和街坊。

1.请你举例说明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2.根据资料和“北京典型街坊图(局部)”,请你分析北京旧城的基本格局是

3.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特别要注意对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的保护和修缮。请你至少指出北京三处

古建筑或园林

达标

选择题

1.B2.B3.A4.B5.D6.D7.C

提高

资料分析题

1.政治中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外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机构等所在地;

文化中心: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方,拥有各类博物馆上百个,集中了许多国家级的文艺团体等。

2.城内建筑呈棋盘状,皇宫居于城市中心

3.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长城、圆明园遗址等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2018-10-27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

七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创新教案(第1课时)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学会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了解北京的位置与范围,古城与新城的变迁。 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的位置、范围。 北京的职能。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片。 提问: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办?(中国——北京) 你对北京了解多少?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祖国的首都——北京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 (一)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的符号: (1)首都北京的符号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人民大会堂: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2)古城北京的符号: 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 (3)现代北京的符号 “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 2.面积、人口 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1961.9万(2010年) 3.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京市大致位于40°N,116°E。 (2)海陆位置——面向渤海(距渤海150千米),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背面背靠群山。 (3)相邻省市——天津市、河北省。 4.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分析北京成为古都的自然条件及城址变迁 读图,认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1)从地形、地势、河流待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 (2)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

北京(八年级下册地理)

地理笔记(重点:北京的区位优势和悠久历史、难点:北京的城市功能、城市发展) 一、政治文化中心 1、地理位置 40度北纬东经116度 2)海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东南面向渤海。 3)相对位置(临省) 河北省、天津市 2、自然环境 2.1地形 1、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3、北京区位优势: 1北京的区位优势 大致位于40度北纬-----中纬度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冷热、干湿适中的气候优势 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 2战略位置的优越性 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东南是倾斜的平原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临近有 辽东和山东半岛。 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宜经济建设 3交通区位优势 1、从西北处居庸关,可以进入内蒙古高原。 2、向西可联系能源丰富的黄土高原。 3、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4、向南可进入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 3、北京城市职能 职能1、政治中心2、文化中心3、国际交流中心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约70万年前) 2、燕苏都城(3000多年前) 3、秦汉隋唐宋时期一直是北方重镇。辽南金金中部元大都明北平明北京(800年建都史) 4、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明十三陵 三、现代化大都市 1、城市建设成就 经济建设,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域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形成了一批重点功能区。 交通建设市区形成环形和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2、建设目标 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3、交通建设

水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①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③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④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三、教学难点 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②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四、教学准备 ①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②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3课时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前收集有关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浪费、污染等利用状况的资料,收集有关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北京市》的教案

初中地理《北京市》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4、通过本节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指导: 关于北京的自然环境'这部分教学主要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步骤进行:首先让同学们完成教材P.30活动题l~3J找到北京主要的地形类型以及地形区名称确定北京市的位置是华北平原的西北部边缘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地区自然环境雄伟壮丽依山带海龙幡虎踞地势险要被称为天府或神京老师可指导学生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势等方面归纳出北京的地形特征第二步让学生看阅读材料北京之夏找出北京市的气候特征老师可设计三个思考题: (1)在北京地形图的华北平原和燕山的迎风坡各选一处请学生判断它们降水量的多少 (2)北京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每位同学都想亲眼目睹京城的风采你认为什么季节是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时期为什么(3)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为600多毫米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由此推断北京气候类型是种俗话说条条道路通北京从你的家乡到北京可选择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开始更容

易了解北京的交通地位老师可利用北京市地图让学生找到连接北京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铁路干线从而了解北京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我国许多的政治集会和大型节日庆典都放在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成了亿万人民心目中最神圣、最庄严的建筑是首都北京的象征是新中国的象征老师在这里可深情地指挥全体同学高唱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来抒发大家的爱国情感然后提出一个思考题:你知道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开国大典等)老师还可进一步讲述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这已成为北京旅游的一大景观 学法指导: 学生在阅读天安门广场后老师还可播放一段相关的录像带或展示一些照片最后分组绘出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平面图进行评比教学指导:在介绍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中心'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从北京的历史沿革开始:远在六七十万年前华夏先祖北京人就生活在今房山县周口店一带3000年前的周朝北京一带已建立了早期的城市现北京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老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将北京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各景点图片资料让学生阅读中轴对称布局的北京市中心区图(对此图的说明建议放在介绍北京的文化地位这一部分可突出北京城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城市大量出现的时期应始于春秋时代它以宫廷为中心而且这种布局一直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在北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总复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经、纬线的特点: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国际上规定20°W 和160°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 位于东半球;165°E 位于西半球。 赤道0o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60oN 30oN 30oS 60oS 90oN 90oS 北寒带 北极圈(66.5°N ) 南极圈(66.5°S ) 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赤道(0°) 北温带 热 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 时间2016年 12月日第周第课时 课题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3.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教学重点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播放《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提问] 1.同学们,刚才在动画片里都看到了什么? 2.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哪召开? 3.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北京给我的印象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时代气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了解北京。 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1.位置 [回答] 福娃。 [回答]北京。 [回答]自由发言。 [回答]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小组活动] 小组根据所给图片和教材认识北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认真、最主动。

[过渡]我们学习一个区域,先要了解它的什么? 另外作为首都,它还有自身的战略位置和经济位置。 在学生汇报时用问题引导,使其全面认识北京的地形、气候等。 [小结]可见北京的位置具有优越性,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2.职能 [过渡]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呢? 政治中心(出示政府机构图)(播放图片)、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3.历史悠久 [过渡]北京因其位置的优越性不仅是新中国的首都,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应该学过,古代很多朝代,如金、元、明、清先后在这里建都。 *北京城市格局 (出示北京旧城土图)(出示现北京城图)(出示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图) *文明古迹 [过渡]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出示课件) 介绍哪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现代化建设(出示图片) 可见,北京不仅历史悠久,作为首都,为了适应世界形势,也在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 三、回顾活动、测试应用 京腔京韵自多情,甘美芬芳故乡情,在短暂的时间里,你对北京的知识领会了多少?1.找北京的政府机关。 2.了解天安门广场的结构。 3.欣赏。 任选一项介绍北京是文化中心的条件。在教材中找到能够证明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的语句。 了解北京旧城的格局,说出北京旧城的结构特点。 对比北京旧城和现北京城看看二者的关系。 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看一看,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说得多,说得清,可以作简单介绍。 欣赏,说说与刚才的北京有什么不同? [讨论] 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用一句话说说收获。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 __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 __、蒙古、日本(2) __、 __、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 __、 __、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最新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北京1精编版

2020年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北 京1精编版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北京之所以成为我国首都的地理、历史原因。 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了解北京古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和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 2.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自豪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教学流程

教哪些方面体现了北京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 (学生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并简单介绍) 承转:除了大家提到,北京的旧城布局也能体现 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 活动:读图“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 思考: ①北京的古城建设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②自辽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 的? ③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读图“图6.5北京旧城”和阅读材料“北京旧 城的城市布局”。 思考: ① 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读图和思 考的热情,从而明确北京城市发展 的内在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 它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正是因为它 是都城,才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 化。 读图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 力。明确城市的分布与水源的关 系。 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和地图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 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 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 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 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 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 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 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 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 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 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 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 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 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 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 生的学习基础。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 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一章 6 1-4 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 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 第三、四章 14 11-17 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

初中地理复习课优秀教案

第四节气候特征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有关自然环境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认识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我国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等特征及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祖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丰饶等,在感受祖国美好的同时,产生轻松愉快的心境。 二、学法指导 通过分析我国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白特征是在比较和综合中显现出来的。初步学会分析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三)疑点 为什么齐齐哈尔一月份的气温要比同纬度的法国的巴黎低22.7℃? (四)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复习、回忆前三节的内容,并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六、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点成因进行回忆,引导学生对气候资料阅读分析对比,一步一步地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启发学生思考其利弊。大部分科学结论都应由学生分析得出。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并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二)教学过程

初中八年级地理:北京市 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北京市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eijing Teaching Desig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北京市教学设计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能力目标: 本节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

法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大量的阅读文段、景观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恰当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如,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案例 上饶县清水中学 一、教材分析 黄河流域知识信息多、容量大、空间概念强、重点集中,尤其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素材极其丰富。黄河的问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易引起学生怒黄河、恨黄河,所以应该尽量用录像和教师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为黄河的伟大和开发成就而惊喜,为黄河的灾难而忧思,为黄河的治理而出谋划策,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实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态环境观。

三、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四、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七、学法引导:通过自主收集有关黄河的地理信息,开展小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黄河提出设想,对黄河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探讨;养学生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八、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采用图上串联法。) 师:是啊,黄河确实伟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评价、反思:教师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教育。 活动一: 四人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后,自由发言。学生的发言可能丰富多样,有的可能出乎教师的意外。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抓住关键,进行提炼得出以下几大忧患: [板书] 黄河的忧患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海陆位置气候(降水)农业 对外交往与合作 海洋事业

中国的疆域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 标题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一:我当测量家 【任务1】对照“中国的疆域及邻国”,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 红笔将它们标注在地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任务2】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据此计算出我国领土南北距离约为多少?(50度,5500千米) 【任务3】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用刻度尺量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图上距离,根据比 例尺,计算最东端和最西端的实地距离。(60度,5000千米) 【体验】通过计算和测量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们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点拨】教师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歌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 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我当探险家 【任务1】探险队分为红队和蓝队,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用彩笔描画陆上国 界线,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任务2】蓝队从朝鲜出发,用彩笔描画大陆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 说出濒临的海洋,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 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 第二大岛。) 【体验】通过探险和描图你的体会是什么? ——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

【K12学习】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八年级地理北京教案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因此说,北京这节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教学手段《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教学方法谈话法、学习指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

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案:北京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北京之所以成为我国首都的地理、历史原因。 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了解北京古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和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 2.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自豪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教学流程

教哪些方面体现了北京是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城? (学生列举北京的名胜古迹并简单介绍) 承转:除了大家提到,北京的旧城布局也能体现 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都。 活动:读图“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 思考: ①北京的古城建设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②自辽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 的? ③分析说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读图“图6.5北京旧城”和阅读材料“北 京旧城的城市布局”。 思考: ① 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激发读图和思 考的热情,从而明确北京城市发展 的内在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 它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正是因为它 是都城,才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 化。 读图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明确城市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和地图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北京市1 最新

“祖国心脏”-----北京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等 学法指导:读图、速读、做笔记等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边画边说)同学们好,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标记? 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师:主办地在哪? 生:北京。 师: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生:回答略。 师:真棒,描述的真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给我的印象也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的,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生:认定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2、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师:提出学习要求:(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请打开课本和地图册,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在科代表的带领下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笔记上。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 生:小组活动、探究,科代表组织答案。 三、激情互动 师:(出示北京有关地图)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生:依次回答略。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生:补充回答略。 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北京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找一同学指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识别的完全正确,真聪明,现在你能明白地总结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找科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四、魅力精讲 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经济区位优越。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

【66页精品】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与技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安排 本节共分3。“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各用1。34个省级行政区可另加1节课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