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及实质 工业革命以来产生的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荒漠化、森林锐减、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损耗、全球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面临这些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进行了思考。 1962年: <寂静的春天> 美国Carson 1972年: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之后,人们提出了新观念,新口号: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地球不是我们从上代人手里继承下来的, 而是我们从下代人手里借来的。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谋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持续性:不应该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共同性:共同目标,共同努力。 (三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

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而且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资源的消耗十分严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突出表现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二、我国对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做的努力: 中央再三强调要实施科学发展观;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 的社会;要改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 1、率先于1993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2、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3、制定和完善了120多部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等法律法规; 4、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多部门、多层次运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5、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公约,积极参与环境国际合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策划书

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策划书 {7干细介**帆鼻々

自从250 年前工业革命的大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渐次都开始了工业改革,实行大工厂生产。伴随着这一运动的开始,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与日俱增,对树木以及矿产资源的掠夺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历史进入20 世纪末期,人类逐渐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的疯狂了掠夺既不符合其他物种的利益,更不符合自身利益,于是,人类开始反思,开始了为其已久的各种活动,譬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荒漠绿化等等。同时,世界各国积极为生态文明做贡献。 计算机学院“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是由本院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绿色生态宣传活动,本着“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旨在提高全学院学生对绿色生态的认识,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以及绿色生态创建意识。 这些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绿色生态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新认识以及决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顺应时代要求,提高全学院同学的积极性,一起为“绿色生态建设”献计献策。同时不仅在学院,更要在整个学校掀起一股“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风气。这一活动,不仅会为祖国的绿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还会提高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团总支以及计算机学院新闻中心在北信科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幕式 活动时间:10 月27 日下午12:00——12:30 活动地 点: 学生食堂前 参加人 员: 新闻中心全体成员 开幕式内容: 开幕式主要进行“”活动的宣传, 发放传单,号召同学积极参加我们的比赛。 闭幕式 活动时 间:11月27 日下午1:00——2:30 活动地 点: 教二302 室 参加人 员: 新闻中心全体成员以及各比赛获奖选手 闭幕式内容:总结本次大赛的亮点与不足;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和奖品;再次号召同学加入“大力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长期性活动中来,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论文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下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发展绿色工业,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十八大会议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我国为促进生态平衡采取的措施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在我国,首先应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 摘要 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科技正是伴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可保持人类持续发展的科技体系,是当今时代对科技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引导和生态化规范,它要求一切有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受到严格限制直至淘汰出局,而无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技术将得到高度重视直至推广普及,从而加速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愈发受到我国的重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让科技向可持续的方向改变,绿色科技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新航向。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取得极大成功,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其自身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现代技术产生的后果与其确立的目标相差甚远。甚至许多负效应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现代技术问题主要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我们“应通过了解西方社会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因此,研究科技发展的走向问题已成为当前紧要的学术使命。20世纪70年代掀起的“绿色运动”,使绿色科技应运而生。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先生1995年撰文,提出要顺应绿色大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将“绿色科技纳入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二绿色科技内涵 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是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观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的,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是指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一切科技活动,主要包括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以及环境理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研究、提高等环节。 1994年美国环保局科技计划中把绿色技术分为“深绿色技术”和“浅绿色技术”。深绿色技术是指污染治理技术,以保护“绿色”为主,如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预防病虫害技术及防风治沙技术等;浅绿色技术则是指清洁生产及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以推进“绿色”化发展为主,如电动汽车开发技术、聚乙烯生产新工艺、高效节能技术以及一些生物技术等。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及标准答案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 .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 D.推行可持续发展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当前我国环境发展的形势是 ?A.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 ? B.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出现恶化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且到现在为止是唯一的一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 C.中国 ? D.日本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 C.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 D.发展煤炭生产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8题,每题4分) 1. 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几个原则包括 ? A.保护生态 ? B.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 C.提高居民的生活标准 ? D.保护文化历史 ?E.将自然融入城市 我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暂无 2.环境伦理观核心意涵包括 ? A.要尊重和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生活? B.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并且关心人类 ?C.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当前,并且思虑未来 ?D.先保证GDP的发展,后思考环境问题的改善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3 .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 ? A.生产采用的原料是清洁的 ?B.减少生产的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 C.生产的车间和工人要保持要清洁干净 ? D.减少生产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产品 我的答案: ABD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暂无

文明作文之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富国、绿色惠民,改善生态文明,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国家富裕、人民富强、中国美丽。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上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 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比 重要上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谐 第一,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人说,我们要拯救地球,纵观地质历史、人类历史,地球是不需要拯救的,要拯救的是我们 人类自己。是要有度有序地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结构,划定农业空 间和生态保护红线,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安全的屏障,这个屏障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屏障,这个生态系统是会崩溃的,我们不仅要保护底线,而且要在底 线以上进行生产建设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演变来看,凡是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方,就不太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牧区,让他自然生长一些牧草来进行畜牧业生产。 现在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这个地区的环境有多幺恶劣,在 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阶段,一看到土地就想着开发大田种植,种植 粮食、谷物、土豆,那地下水要从哪里来呢?灌溉水从哪里来?所 以在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的地区,如果我们大规模生产,就会形成 区域地下水漏洞,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从几米、几十米下降到几 百米。当地下水位在几百米的时候,如果我们还要强行进行需水量 很大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最后不仅会消耗能量,还会破坏生态。这种生产是得不偿失的。那幺要发展,就要有资金的推动,所以要 在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支持,尤其是要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或 者迁移。 第二,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那幺什幺是主体功能区?也就 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资源利用程度,确定优先发展区、重 点发展区域,还有禁止发展区域等。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 弱了,在这个地区就不要发展了,只能保护起来,这是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中与生态文明相关度最大的就是生态功能区。生态 文明区是依据全国的生态功能规划,在全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分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状态。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生态文明的本质或中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相和谐。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由于工业文明是以用各种技术手段征服自然为目的,去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因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方面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又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酿成了滥伐森林、过度捕捞、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据统计,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工业国家,就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印度的甘地曾经说过:“英国为了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一个国家需要多少个地球?”实际上,仅仅在20世纪一个世纪里,人类就消耗掉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导致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的严重后果。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决心在发展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宝贵成果。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科学家考证说,至少有30到50亿年的历史,我们人类从爬到走才几十万年的事情,我们正在亲手破坏这个生物种群存在的环境,最后不是我们惩治自然,一定是自然惩治人类,我们需要敬畏自然,而不仅仅是保护环境,这才是生态文明的文明之处。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 二、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 A.可持续发展 B.唯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 D.综合发展 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 B.生态环境指标 C.生态网络指标 D.管理指标 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创办企业 D.承包农田 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 B.三级生产者

C.多级生产者 D.都不对 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 A.生态文明 B.节能环保 C.绿色出行 D.社会文明 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 A.前苏联 B.德国 C.美国 D.瑞典 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 A.生态道德意识 B.经济手段

C.宣传手段 D.个人意识苏醒 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绿色生态文明-主题班会.

《绿色生态文明》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2.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活动和过程: 班主任:社会在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绿色生态文明》 一、地球在哭泣。 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资源越来越短缺。我们的蓝天不在蔚蓝,江河不在明澈,空气不在清新,请听小故事《地球在哭泣》。 师:我们美丽的地球不见了,地球的惨状让人心痛不已。其实,我们周边的环境也不容乐观,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吧!有请同学们发言。 二、“绿色生态文明”有关事项 1、开展安全文明行为规范活动,建设安全文明学校。 (1)爱护学校财物,关心爱护学校内的任何财产和物品,不准擅自挪动、拆卸、损坏或丢弃; (2)加强安全意识,学生不得在宿舍留宿外来人员;离开办公室、寝室及时锁门,注意防盗;严禁在宿舍内烹煮食物、焚烧纸张、点蜡烛,违章用电,防止火灾发生; 2、开展养成教育,倡导阅读立志,打造书香学校。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工作关系,建设和谐学校。 4、实施节能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型学校。 (1)设立分类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 (2)节约水电,禁止使用高耗能电器。 5、建设绿色生活区,倡导文明卫生寝室。 (1)讲究宿舍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向楼道内、窗外和阳台外泼水、乱丢果壳、纸屑、饼子等杂物;不准将饭菜带入宿舍用膳;寝室长安排好值日表,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每天定时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扫除; (2)美化宿舍环境,宿舍布置力求美观大方,格调高雅清新;宿舍内生活用品按规定摆放,做到被褥叠放统一,洗漱用具摆放统一,卧具使用更换统一和衣物鞋子放置统一;严禁在宿舍楼道和室内乱张贴,公共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3)爱护宿舍设施,不准擅自搬出和调换宿舍内任何设施,不得私自拆修、变动宿舍内的一切设施;学生要爱护宿舍的门窗、玻璃、家具以及水电等设施; (4)保持宿舍区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参与对他人学习和休息有影响的活动,宿舍内不准打球、踢球,起哄闹事和摔瓶子,自觉服从并积极配合纪律和卫生检查工作。 三:环保知识抢答 1.目前造成野生动物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大量捕杀) 2.一节1号电池能使多少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的价值(1平方米) 3、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4、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多少?(1/4) 5、眼睛劳累了,看一看 ( B )色对眼睛有好处。

20159月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试题题库与答案

2015年9月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试题题库及答案(98分左右) 一单选题 1题目:和谐社会的目标是(C)。 A.流通顺畅 B.经济发达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D.环境保护 2题目:2013年,南宁市全年的雾霾天数为(C)天,甚至出现连续5天的重度污染。 A.52 天 B.62 天 C.72 天 D.82 天 3题目: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虽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0。 A.707920 吨 B.505830 吨 C.607846 吨 D.807846 吨 4题目: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A)。 A.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B.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题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⑷。 A.终身追究制 B.行政责任制 C.负责制 D.追究制 6题目:贵糖公司建设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将(C)有机结合起来,提髙了原料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 扎工业生产和服务业 B.工业生产和信息业 C.工业和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7题目: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0发展模式转变。 A.规模增长型 B.协同联盟型 C.质疑效益型 D.市场推进型 8题目:广四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提前部署,加快构建以(D)为龙头,“桂林一柳州一来宾一南宁一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一贵港、玉林一柳州、来宾一南宁一崇左、百色、河池”旅游发展带为丹架。A.北海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54769869.html,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作者:金智博 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4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加快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形成。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绿色发展作为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统一关系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实践。 一、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区别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为了解决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提出的,两者在概念、外延、侧重点、基本特征等方面相互区别。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和侧重点相互区别。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1],这是一种平衡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含循环发展、生态发展和低碳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解决环境生态带来的发展问题时,更侧重于绿色的经济活动,寻找并顺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模式来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是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实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侧重于通过树立和谐文明的生态价值观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从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相互区别。绿色发展主要以实施绿色经济战略,即大力扶持、激励和引导绿色产业、绿色经营,鼓励、支持绿色技术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则主要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课后测试答案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课后测试答案测试成绩: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所说的发展就是追求经济增长,这是一种反生态的发展观。√ A 原始文明 B 农业文明 C 工业文明 D 生态文明 正确答案: C 2. 农业文明被称为()。× A “黄色文明” B “褐色文明” C “黑色文明” D “绿色文明” 正确答案: A 3. ()是生态文明的厚重之本。√ A “发展黄色” B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 “发展绿色” 正确答案: D 4. ()是世界上第一个需要进口垃圾的欧洲国家。√ A 英国 瑞典B 德国C 希腊D 正确答案: B 5.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和谐问题。√ A 人与人 B 人与社会 C 人与自然

自然与社会 正确答案: C 6. 据中国信息产业网报道,全球废弃手机回收率约(),而中国不到()。√ 3%A ,1% B 4%,1% C 4%,2% D 4%3% , A正确答案:× 7.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 A B 开放 C 协调 D 绿色 正确答案: C多选题√ 8. ()等都与绿色发展的观念和原则相一致。 A 可持续发展 B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 C D 循环经济 A B C D正确答案: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的集中体现。它直接针对当下发展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9. 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A 发展思路 发展方向 B 发展着力点 C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D 正确答案: A B C 10. 作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它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等能源和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等物源。×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可持续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a scientific and progressive eco-development awareness, healthy and orderly ecolog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It also mean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tre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ood cycle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ecology. And thus it protec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uman and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evaluation showed for people b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deological strategy abou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explained in following three sections: 1.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pen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2.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extends the ran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3. Research for the effective way about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deological strategy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应该为()颜色 A.红 B.黑 C.白 D.灰 2.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 A.工业文明 B.物质文明 C.社会文明 D.人文文明 3.()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一种新型工业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居场所。 A.生态工业园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高新技术开发区 D.都不对 4.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出现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年代。 A.70 B.60

C.80 D.90 5.()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6.()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B.知识产业 C.绿化产业 D.人文产业 7.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提出的一个新概念A.五十年代 B.八十年代 C.六十年代 D.七十年代 8.()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

A.生态社区 B.生态城市 C.环保社区 D.环保组织 9.()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A.生态价值观 B.经济价值观 C.世界价值观 D.自我价值观 10.()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A.环保食品 B.绿色食品 C.安全食品 D.优质食品 11.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A.相互独立 B.没有关系 C.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D.经济利益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 ()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A 党的十六大 B 党的十七大 C 党的十八大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正确答案: B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A 经济 B 文化 C 政治 D 生态文明 正确答案: D 3. 环保部发布的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74个城市中只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A 5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正确答案: C 4.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在91个国家中我国排名()。× A 第10位 B 第15位 C 倒数第10位 D 倒数第15位 正确答案: D 5. ()是生态文明的厚重之本。√ A “发展黄色” B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 “发展绿色” 正确答案: D 6. 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缺口已经凸现。×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正确答案: D 7.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 尊重自然规律 B 科学发展 C 以人为本 D 制度创新 正确答案: B 8. ()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A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绿色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9.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凸显,人类为了竞争性的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土地沙漠化 C 资源枯竭 D 生物多样性锐减 正确答案: A B C D

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家园的倡议书

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家园的倡议书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

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的个县区、万人口。汉江全长公里,在我省就有多公里;总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万多平方公里。安康不仅是调水区,而且是水源涵养区,同时也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9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八大 D??十八届五中全会 正确答案:?B 2.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A??28% B??37% C??0.43 D??0.595 正确答案:?A 3.环保部发布的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74个城市中只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A??5个 B??6个 ?C??8个 D??10个 正确答案:?C

4.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以上的河流湖泊都受到了显着的污染;()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都严重污染。√ A??60%,75% ?B??75%,90% C??75%,60% D??90%,75% 正确答案:?B 5.()是世界上第一个需要进口垃圾的欧洲国家。× A??英国 ?B??瑞典 C??德国 D??希腊 正确答案:?B 6.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和谐问题。√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自然与社会 正确答案:?C 7.循环经济是()的循环式流程。√ ?A??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B??产品-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 C??再生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 D??资源-再生资源-废弃物-产品

正确答案:?A 8.()是前些年学术界讨论的问题,能够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出现,说明我们发展理念具有时代性、创新性。√ A??生态文明 ?B??生态价值 C??生态观念 D??生态原则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9.绿色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A??节约 ?B??回用 C??高效 ?D??循环 正确答案:?ABD 10.可再生能源有()。√ ?A??生物质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正确答案:?ABCD 11.绿色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循环经济,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 ?A??低消耗 ?B??低排放 C??高排放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是要立足安康实际。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西北、华中和西南三个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汉江即是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也是陕南安康人的母亲河,它孕育着安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曾誉为“黄金水道”。“九五”以来,我们始终把保护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汉江水质免受污染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汉江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虽然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环境保护型之路。如今,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汉江经济走廊的开发·安康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主要调水区,优质水源涵养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库在我省境内汉江、丹江流域集流面积659万公顷,涉及汉中、安康、商洛、宝鸡4市的29个县区、298万人口。汉江全长1537公里,在我省就有600多公里;总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在我省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