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相平衡习题

经典相平衡习题
经典相平衡习题

一、选择题 ( 共11题 20分 ) 1. 2 分 (2738) 2738

二级相变符合的爱伦菲斯方程式是: ( ) (A ))/(d /d α??=TV C T p V (B ))/(d /d α??=TV C T p p

(C )p p /ln(d )/(d /)α??=TV C T V (D )p p /ln(d )/(d /)α??=TV C T p

2. 2 分 (2645)

2645

组分A 和B 可以形成四种稳定化合物:A 2B ,AB ,AB 2,AB 3,设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则此体系的低共熔点最多有几个? ( ) (A)3 (B)4 (C)5 (D)6

3. 2 分 (2404) 2404

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I 2在液态水和 CCl 4中达到分配平衡 (无固态碘存在),则该体系的自由度数为: ( )

(A) f *= 1 (B) f *= 2 (C) f *= 0 (D) f *= 3

4. 2 分 (2644)

2644

水与苯胺的最高临界溶点温度为T 。在某工艺中需用水萃取苯胺中的某物质时,操作的最佳温度应该是: ( ) (A)T > T 0 (B)T < T 0

(C)T = T 0 (D)视具体情况而定

5. 2 分 (2401) 2401

当乙酸与乙醇混合反应达平衡后,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和自由度 f 应分别为:

( ) (A) C = 2,f = 3

(B) C = 3,f = 3 (C) C = 2,f = 2 (D) C = 3,f = 4

6. 2 分 (2635)

2635

在二组分液体从高温冷却时,有时会产生包晶现象。请问包晶属于什么状态?( ) (A)热力学平衡态 (B)流动体系稳定态 (C)热力学不稳定状态 (D)流动体系不稳定态

8. 2 分 (2637)

2637

组分A 与B 可形成共沸混合物E ,现欲将A+B 的体系进行共沸蒸馏,将二组分分离,则E 应该是: ( ) (A)最高恒沸混合物 (B)最低恒沸混合物 (C)A 和B 均可 (D)A 和B 均不可

9. 2 分 (2640)

2640

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 ( ) (A)0 (B)1 (C)2 (D)3

*. 1 分 (2437) 243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 (A) 1 (B) 2 (C) 3 (D) 4

11. 1 分 (3139) 3139

一定温度压力下,化学反应吉布斯氏自由能Δr G m =(?G /?ξ)T ,p ,1n 与标准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r G 相等的条件是: ( )

(A) 反应体系处于平衡 (B) 反应体系的压力为p (C) 反应可进行到底 (D)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

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3. 2 分 (2312) 2312

研究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 、 、 等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用图形来表示体系的状态的变化,这种图称为状态图或称为相图。

14. 2 分 (2550) 2550

水的临界点的温度是647 K ,在高于临界点温度时,不可能用 方法使气体液化。

16. 2 分 (2555) 2555

下列二物均处于三相点平衡态。当增加压力时,它们的平衡物系将变化:H 2O 由 变

为。CO2:由变为。

17. 2 分(2434)

2434

在p 压力下,NaOH与H3PO4的水溶液达平衡,则此体系的自由度为 ,其变量是。

18. 2 分(2422)

2422

N2(g),O2(g) 体系中加入一种固体催化剂,可生成几种气态氮的氧化物,则体系的自由度为。

19. 2 分(2883)

2883

/J·mol-1= - 519 200 + 125 T/K 已知2Fe(s) + O2= 2FeO(s) Δr G

m

/J·mol-1 = - 545 600 + T/K (3/2)Fe(s) + O2= (1/2)Fe3O4(s) Δr G

m

由Fe(s),O2(g),FeO(s) 及Fe3O4(s) 组成平衡物系的自由度是______ ,平衡温度是____________ K 。

20. 2 分(2334)

2334

在密闭的容器中,CaCO3(s)和NH4HCO3(s)同时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21. 2 分(2564)

2564

在A和B形成的凝聚体系的相图中 (如下图所示),自由度为0的部位有哪些 ?

三、计算题( 共4题50分)

22. 15 分(2369)

2369

试计算在 K 下,欲使冰熔化需施加的最小压力应为多少?已知水和冰的密度分别为

3cm g 9998.0-?和3cm g 9168.0-?,1fus g J 5.333-?=?H 。

23. 15 分 (9426) 9426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作出部分互溶液体A 和B 所形成的相图:

(1)确定最高会溶温度; (2)在10 °C 时,往100 g A 中慢慢的加入B ,问加入多少克B 时,体系开始变浑浊? (3)在10 °C 时,往100 g A 中加入B 的质量为100 g 时,两共轭溶液的组成和质量各为多少?

(4)在10 °C 时,至少应在100 g A 中加入多少克B ,才能使A 层消失?

(5)将100 g A 和150 g B 的混合液加热至30 °C 时,计算此时两共轭溶液的组成和质量之比[m (A 层): m (B 层)]各为多少?

(6)若将(5)中的混合液在恒定压力下继续加热,问加热到什么温度时体系由浑浊变清?

24. 10 分 (2663) 2663

甲醇、乙醚和水形成部分互溶的三元体系,用下列方法绘制相图。取一组不同配比的乙醚和水的混合液,在二组分混合液中乙醚的摩尔分数为 x 乙,20℃时,在各个混合液中逐步滴加甲醇,直至体系完全溶成一相,记下甲醇的摩尔分数 x 甲,实验数据列表如下:

设有 5g甲醇、30g乙醚、50g水在 20℃ 下混合。问欲改变该体系的相数,需除去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水? (试卷上需给三角坐标纸) 四、问答题 ( 共 1题 10分 ) 26. 10 分 (2605) 2605

请指出Al -Zn 等压相图中1~9相区中的相态及自由度(其中,A ,B 分别为Al 和Zn 的熔点)。

一、选择题( 共11题20分)

1. 2 分(2435)

2435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

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2. 2 分(2384)

2384

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及H2S(g)达平衡时,有: ( )

(A) C= 2,Φ = 2,f= 2

(B) C= 1,Φ = 2,f= 1

(C) C= 2,Φ = 3,f= 2

(D) C= 3,Φ = 2,f= 3

3. 2 分(2403)

2403

将AlCl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此体系的组分数C是: ( )

(A) 1

(B) 2

(C) 3

(D) 4

4. 2 分(2399)

2399

某体系存在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2O(g) + C(s)H2(g) + CO(g)

CO2(g) + H2(g)H2O(g) + CO(g)

CO2(g) + C(s)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

(A) C=3

(B) C=2

(C) C=1

(D) C=4

5. 2 分(2678)

2678

对三组分体系而言,体系最多可以有几个自由度?( )

(A)2

(B)3

(C)4

(D)5

6. 2 分(2402)

2402

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时,该体系的自由度是: ( )

(A) 1

(B) 2

(C) 3

(D) 4

7. 2 分(2392)

2392

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体系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 ( )

(A) C= 2,f= 1

(B) C= 2,f= 2

(C) C= 1,f= 0

(D) C= 3,f= 2

8. 2 分(2599)

2599

Na2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2CO3·H2O,Na2CO3·7H2O 及Na2CO3·10H2O,常压下

将Na2CO3(s)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一相是Na2CO3水溶液,一相是Na2CO3(s),则另一相是:

( )

(A) 冰

(B) Na2CO3·10H2O(s)

(C) Na2CO3·7H2O(s)

(D) Na2CO3·H2O(s)

*. 1 分(2406)

2406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f为: ( )

(A) 0

(B) 1

(C) 2

(D) 3

11. 1 分(2841)

2841

化学反应等温式Δr G m=Δr G

m + RT ln Q a,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反应的Δr G

m

将改变,

该反应的Δr G m和Q a将:( )

(A) 都随之改变

(B) 都不改变

(C) Q a变,Δr G m不变

(D) Q a不变,Δr G m改变

二、填空题( 共10题20分)

13. 2 分(2320)

2320

指出下列平衡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1)NaCl(s)、HCl(l)、H2O(l)的饱和水溶液。

(2)H2、石墨,催化剂,生成n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化学平衡体系。

14. 2 分(2323)

2323

请填出下列体系的相数Φ=?

(1)雾:。

(2)混合均匀的米粉和面粉:。

15. 2 分(2554)

2554

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正交硫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

16. 2 分(2441)

2441

NaCl(s)和含有稀HCl的NaCl饱和水溶液的平衡体系,其独立组分数是。

17. 2 分(2335)

2335

K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体系的组分数C = ,相数Φ= ,自由度f = 。

18. 2 分(2638)

2638

若A和B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欲在精馏塔中将任意比例的A和B的混合物分离。则塔顶将馏出。塔底将馏出。

19. 2 分(2438)

2438

含有KNO3和NaCl的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其组分数为 ,相数为 ,自由度数为。

20. 2 分(2395)

2395

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到平衡(温度在900~1200K范围内):

CaCO3(s) = CaO(s) + CO2(g)

CO2(g) + H2(g) = CO(g) + H2O(g)

H2O(g) + CO(g) + CaO(s) = CaCO3(s) + H2(g)

问该体系的自由度为 _______ 。

21. 2 分(2307)

2307

什么是自由度数?

三、计算题( 共4题50分)

22. 15 分(2354)

2354

指出下列体系中的组分数:

(1)NaH2PO4在水中与水蒸气达平衡(忽略盐在溶液中电离的可能性);

(2)在上述体系中,考虑盐能完全解离成所有可能存在的离子;

(3)AlCl3在水中,考虑其水解作用和出现Al(OH)3沉淀。

23. 15 分(9427)

9427

由实验得酚-水体系的数据列于下表:

,分别代表酚在水层和酚层中的质量分数。

表中w w

12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T-x图;

(2)确定临界溶解温度和临界浓度;

(3)若在K时,将50 g水和50 g酚混合,达平衡后水层和酚层的质量各为多少?水层中水和酚的质量各为多少?

24. 10 分(9410)

9410

用热分析法测得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步冷曲线转折点如下表所示:

(1)绘制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熔点-组成图;

(2)若有100 kg含对二甲苯的摩尔分数为的溶液由10 °C冷至-15 °C时,能析出对二甲苯多少?

(3)当继续降温时,可析出纯对二甲苯最多能有多少千克?此时液相的质量为若干?

25. 10 分(2350)

2350

试求下列体系的自由度,并指出此变量是什么?

(1)在标准压力下,水与水蒸气达平衡;

(2)水与水蒸气达平衡;

(3)在标准压力下,在无固体I2存在时,I2在水和CCl4中的分配已达平衡;

(4)在25°C时,NaOH和H3PO4的水溶液达平衡;

(5)在标准压力下,H2SO4水溶液与H2SO4?2H2O(s)已达平衡。

四、问答题( 共1题10分)

26. 10 分(2366)

2366

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而绘制的白磷的相图。试讨论相图中各面、线、点的含义。

一、选择题( 共20题36分)

1. 2 分(2738)

2738

答:(B)(2分)

2. 2 分(2645)

2645

答:(C)(2分)

3. 2 分(2404)

2404

[答] (B)

C= S - R - R' = 3 - 0 - 0 = 3

f= C- Φ+ 1 = 3 - 2 + 1 = 2

4. 2 分(2644)

2644

答:(B)(2分)

5. 2 分(2401)

2401

[答] (C)

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H2O

C= S - R - R' = 4 - 1 - 1 = 2

f = C+ 2 - Φ= 2 + 2 - 2 = 2

6. 2 分(2635)

2635

答:(C)(2分)

7. 2 分(2637)

2637

答:(B) (2分)

8. 2 分(2640)

2640

答:(B)(2分)=-+-=-+-=

2122211

f CΦ

9. 1 分(2437)

2437

[答] (D) Φ=C+2-f=2+2-0=4 (2分)

*. 1 分(3139)

3139

[答] (D) (1分)

11. 2 分 (2435) 2435

[答] (B) (2分) 因为等温下,f *=2-Φ+1 Φ最多为3

所以,除水蒸汽相外,最多可有两种水合盐

12. 2 分 (2384) 2384

[答] (A)

13. 2 分 (2403) 2403

[答] (C)

14. 2 分 (2399) 2399

[答] (A) C = C - R - R ' = 5 - 2 - 0 = 3

15. 2 分 (2678) 2678

答:(C ) (2分) 因为 C =3

所以 f C =-+=-+=-ΦΦΦ2325

体系中相数最少时,自由度最多。且体系中最少应有一相,故f =-=514

16. 2 分 (2402) 2402

[答] (C) f = C + 3 - Φ = 2 + 3 - 2 = 3

17. 2 分 (2392) 2392

[答] (C) S = 4 C = S - R - R ' = 4 - 1 - 2 = 1 f *= C + 1 -Φ= 1 + 1 - 2 = 0

18. 2 分 (2599) 2599

[答] (D) 据相图可判断

19. 1 分(2406)

2406

[答] (B)

f = C+ 2 - Φ = 2 + 2 - 3 = 1

20. 1 分(2841)

2841

[答] (C)

二、填空题( 共18题36分)

21. 2 分(2312)

2312

答:浓度温度压力(2分)(注:每错一个扣1分)

22. 2 分(2550)

2550

答:加压的(2分)

23. 2 分(2555)

2555

答:H O

由g l s变为液态

2

CO

由g l s变为固态(2分)

2

24. 2 分(2434)

2434

[答] f*=(s-R-R')-Φ+1=(3-0-0)-1+1=3 (1分) 变量为温度T和任意两种物质的浓度。(1分)

25. 2 分(2422)

2422

[答] f = 3

26. 2 分(2883)

2883

[答] f = 0;838 K 。(2分)

即得

K = 2, Φ = 4 , f = 0 Δr G m1,=Δr G

m,2

27. 2 分(2334)

2334

答:(4)(2分)

28. 2 分(2564)

2564

[答] F 点分)

G 点分)

CED 线段上任意点(1分)

29. 2 分(2320)

2320

答:(1)2,(2)2 (2分)30. 2 分(2323)

2323

答:(1)二相;(2)二相(2分)

31. 2 分(2554)

2554

答:降低升高(2分)32. 2 分(2441)

2441

[答] 2 (2分)

33. 2 分(2335)

2335

答:2 2 2 (2分)(注:错一个扣一分)

C=2(蔗糖、水)

Φ=2(蔗糖水溶液、纯水)

在渗透平衡时,体系中有两个平衡压力,即p(纯水)和p(糖水),所以,相律为:Φ22222

f C

=-+=-+=

34. 2 分 (2638) 2638

答:(1)E ;(2)A 或B 。视A 和B 的比例而定。 (2分)

35. 2 分 (2438) 2438

[答] 3 分) 2 分)

4 (1分) 因为 对于渗透平衡,相律应为 f =C -Φ+3

36. 2 分 (2395) 2395

[答] S = 6 , R = 2 , C = 6 - 2 = 4 f = 4 - 3 + 2 = 3

37. 2 分 (2307) 2307

[答] 相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就是体系在不改变相的形态和相数时,可以独立变更的强度

性质的最大数目。 (1分)

38. 2 分 (2366) 2366

答:(1)面:

相区AOC 为气相区,COB 为液相区,BOA 为固相区。即Φ==12,f 。 (2)线:

i. 三条实线(分别是两个相区的交界线),在线上1,2==f Φ,是两相平 衡,温度和压力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 OC 线是气–液平衡线,又称为蒸发曲线; OB 线是液–固平衡线,又称为熔化曲线; OA 线是气–固平衡线,又称为升华曲线。

II. 两条虚线EF 和GH 表示定压下升温时白磷的相变化情况。 在p 1恒定情况下升温,白磷将由固态变成气态,即白磷升华; 在p 2恒定情况下升温,白磷将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再蒸发为气态。 由此可见,若要实现升华操作,必须将体系的压力控制在低于三相点的 压力。 (3)点:

O 点是三相点,在该点三相平衡共存,0,3==f Φ,即C 1.44?=t , p = Pa 。

C 点是临界点,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白磷的气体均不能被液

(10分)

三、计算题 ( 共 8题 100分 ) 39. 15 分 (2369) 2369

答:根据克拉贝龙方程:d p/d T =?fus H m /(?fus V m T ),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fus H m 和?fus V m 均可视作常数,在T 1和T 2间对上式积分得

+=)()(12T p T p ?fus H m ln(T 2/T 1)/ ?fus V m (1) (4分) 如果令()/T T T x 211-=,或T T x 211/=+,当x 很小时,则 ln()1+≈x x

故(1)式可写成:p (T 2)=p (T 1)+ ?fus H m (T 2-T 1)/ (?fus V m T 1) (2)(4分) ?fus H m =?fus H M 1

2mol

kJ 003.6)O H (-?= (1分)

?fus V m H O l H O s =-[/(,)/(,)]1122ρρM (H 2O)

1

3

3

mol dm 106308.1--??= (3分) 故p =p + ?fus H m (T 2-T 1)/(?fus V m T 1)= MPa (3分)

40. 15 分 (9426) 9426

答:根据题给数据绘制相图。

A w (B)

B (3分) (1)由相图看出最高绘溶点的温度为46?

C 。 (1分) (2)加入B 使体系的状态到达a 点时,体系开始变浑浊,算得加入B 的质量为 g 。 (3

(3)10?C时,在100 g A中逐渐加入B,加100 g B时,两共轭溶液的组成分别

为:w

A'= , w

B'

=。根据杠杆规则算出A', B'层溶液的质量分别为:

m(A')= g , m(B')= g 。(3分)

(4)经计算,至少应向100 g A中加入900 g B,才能使A层消失。(2分)

(5)两共轭溶液的组成分别为:w

A''= , w

B''

=

它们的质量比为:m(A''):m(B'')= (2分)(6)从相图可见,加热至大约37?C时,体系由浑浊变清。(1分)

41. 10 分(2663)

2663

[答] (1) 根据题给数据,作出相图如下。(3分)

(2) 题中物系点a 的各摩尔分数是:(2分)

x M= ,x乙= ,x水=

(3) 连结Wa,交曲线于a1a2(5分)

a1点中:x水= n水/(n水+ n甲+ n乙) n水= mol

体系从a 点移至a1点需加水:m水= g

同理:a2点中,n水= mol,体系从a 点移至a2点需加水g

42. 15 分(2354)

2354

答:(1)C S

==2(2分)(2)S=9(2分)独立浓度关系为1

电中性关系为1

R'=2(2分)

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R =5 (2分) 所以,组分数C =-+=9522() (分) (3)物种数S =8 (2分) 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R =4 (2分) 电中性条件R '=1 (2分) 所以,组分数C =-+=8413() (分)

43. 15 分 (9427) 9427

答:(1)根据题给数据,绘制相图如下。

H 2O w (C 6H 5OH) C 6H 5OH (6分) (2)T =,组成w ().酚=035 (3分) (3)根据杠杆规则求得: m (酚层质量)= g

m (水层质量)= g (4分) m 1(水层中水的质量)= g

m 2(水层中酚的质量)= g (2分)

44. 10 分 (9410) 9410

[答] He 是单原子气体,只有平动运动有贡献(电子不激发) q =q t =(2πmkT /h 2)3/2×V (2分) S t,m =(5/2)R +R ln[(2πmkT /h 2)3/2×V ] (2分) ΔS t,m =R {(5/2)+ln[(2πmkT 2/h 2)3/2×V 2]} -R {(5/2)+ln[(2πmkT 1/h 2)3/2×V 1]} 所以 ΔS =R ln(V 2/V 1)+(3/2)R ln(T 2/T 1) (2分) U m =RT 2(?ln q /?T )V , U t,m =U m =(3/2)RT (2分) 所以 ΔU =(3/2)R (T 2-T 1) (2分)

45. 10 分 (9410)

9410 答:(1)绘制相图如下:

间二甲苯 x (对二甲苯) 对二甲苯 (5分)

(2)当温度从P 点降到O 点(物系点)时,由图可看出,液相组成为x (对二甲

苯)=056.,设此时析出的对二甲苯的质量为m ,则液相的质量应为(100 kg-m ),

根据杠杆规则:

m ? kg-m )? 解得:m = kg (2分)

(3)设析出纯对二甲苯的质量为m (s),则液相的质量m (l)=100 kg-m (s), 则 m (s) ? kg-m (s)] ? 解得:m (s)= kg

故 m (l)=100 kg= kg (3分)

46. 10 分 (2350) 2350

答:(1)C f C ===-+=1210,,*ΦΦ 该体系为无变量体系。 (1分) (2)C f C ===-+=1221,,ΦΦ

该体系为单变量体系,变量是温度或压力。 (2分)

(3)C f C ===-+=3212,,*ΦΦ

该体系为双变量体系,变量是温度和I 2在水中的浓度(或I 2在CCl 4中的

浓度)。 (2分) (4)S =+

-

+

-

5432(,,,,)Na OH H PO H O ,R =++

-

2(H OH

H O 2)和电

中性条件。故C f ===-+=313113,,*Φ,变量是压力、Na +和PO 43-

的浓

度。 (3分)

(5)S =?32224242(,,())H O H SO H SO H O s , R =+12224(H O H SO H SO H O s 2422?()),

C f ===-+=222211,,*Φ,变量为温度或H 2SO 4的浓度。 (2分)

四、问答题 ( 共 2题 20分 ) 47. 10 分 (2605) 2605

[解] 结果列入下表

48. 10 分 (2366) 2366

答:(1)面:

相区AOC 为气相区,COB 为液相区,BOA 为固相区。即Φ==12,f 。 (2)线:

i. 三条实线(分别是两个相区的交界线),在线上1,2==f Φ,是两相平 衡,温度和压力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 OC 线是气–液平衡线,又称为蒸发曲线; OB 线是液–固平衡线,又称为熔化曲线; OA 线是气–固平衡线,又称为升华曲线。

II. 两条虚线EF 和GH 表示定压下升温时白磷的相变化情况。 在p 1恒定情况下升温,白磷将由固态变成气态,即白磷升华; 在p 2恒定情况下升温,白磷将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然后再蒸发为气态。 由此可见,若要实现升华操作,必须将体系的压力控制在低于三相点的 压力。 (3)点:

O 点是三相点,在该点三相平衡共存,0,3==f Φ,即C 1.44?=t , p = Pa 。

C 点是临界点,高于此温度时,无论加多大压力,白磷的气体均不能被液化。

(10分)

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相平衡练习题 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纯物质两相达平衡时,两相的吉布斯函数值一定相等。() 2、理想液态混合物与其蒸气达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与液相组成x 呈线性关系。() B 3、已知Cu-Ni 可以形成完全互溶固熔体,其相图如右图,理论上,通过精炼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4、二组分的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力介于二 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 ) 5、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与其蒸气达 到平衡时气相中的分压与该组分在液相中的组成成 正比。() 6、恒沸混合物的恒沸温度与恒沸组成不随压力而改变。 ( ) 7、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以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8、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9、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10、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二、选择题 1、在p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1)必低于 K; (2)必高于 K; (3)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 (4)取决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已知A(l)、B(l)可以组成其t-x(y)图具有最大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 则将某一组成的系统精馏可以得到:( )。

(1)两个纯组分;(2)两个恒沸混合物;(3)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 3、已知A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组分A 中,若加入组分B 可使固溶体的熔点提高,则组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_组分B 在组分液相中的含量。 (1)大于;(2)小于;(3)等于;(4)不能确定。 4、硫酸与水可形成H 2SO 4 H 2 O(s),H 2 SO 4 2H 2 O(s),H 2 SO 4 4H 2 O(s)三种水合物, 问在101325 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1) 3种; (2) 2种; (3) 1种; (4)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5、对恒沸混合物的描写,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1)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2)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3)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4)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6、将固体NH 4HCO 3 (s) 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 K,NH 4 HCO 3 按下式分解并 达到平衡: NH 4HCO 3 (s) = NH 3 (g) + H 2 O(g) + CO 2 (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 )。 (1)C=2,F =1;(2)C=2,F=2; (3)C=1,F=0; (4)C=3,F=2。 7、在101 325 Pa的压力下,I 2在液态水和CCl 4 中达到分配平衡(无固态碘存在) 则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 )。 (1)F=1; (2)F=2; (3)F=0; (4)F=3。 8、组分A(高沸点)与组分B(低沸点)形成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在一定温度下,向纯B中加入少量的A,系统蒸气压力增大,则此系统为:( )。 (1)有最高恒沸点的系统; (2)不具有恒沸点的系统; (3)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系统。

化学平衡高考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 1.(08年全国理综I ·11)已知:4NH 4(g)+5O 2(g) = 4NO(g)+6H 2O(g),ΔH=-1025kJ ·mol - 1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 确. 的是C 2.(08年全国理综II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 2 ( g ) + H 2 ( g ) CO(g ) + H 2O( g )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 物质的量 ) 实验 CO 2 H 2 CO H 2O 甲 a mol a mol ^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 a mol C . D . 1200℃ N O 含量 时间 ) N O 含量 时间 1000℃ 催化剂 1000℃ 无催化剂 N O 含量 时间 10×105Pa < A . B . N O 含量 时间 1000℃ 1200℃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08年天津理综·8)对平衡CO 2(g )CO 2(aq ) .△H =·mol - 1,为增大二氧化碳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 4.(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H ()CO () O H ()CO (222c c c c K ??=。恒容 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5.(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 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 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L -1,c (H I )=4mo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 A .9 B .16 C .20 D .25 6.(08年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D <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7.(08年广东理基·36)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催化剂 高温 T 1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物理化学相平衡例题

相平衡例题 例2 系统中有C(s), H 2O(g), CO 2(g), CO(g), H 2(g)共存,C=? 答:系统中有反应:(1)C(s)+H 2O(g)?CO(g)+H 2(g) (2)C(s)+CO 2(g) ?2CO(g) (3)CO(g)+H 2O(g) ?CO 2(g)+H 2(g) 其中S=5,独立化学平衡数R ≠3=2, ∴C=5–2=3注意:系统确定后,其组分数是确定的,物种数有一定随意性。 例1NH 4Cl(s)=NH 3(g) + HCl(g) C= S –R –R ’ S=3 R =1 K p = P (NH 3) ×P (HCl ) R ′=1 P (NH 3)=P (HCl ) C=1 若体系中已有H C l (g), 则C =?R`=0 C=2例3NH 4HS(s) 和任意量的NH 3(g) 及H 2S(g) 达平衡 时有: (A) C = 2,P = 2,f = 2;(B) C = 1,P = 2,f = 1 (C) C = 2,P = 3,f = 2;(D) C = 3,P = 2,f = 3(A)1000K 下,NH 3、H 2、N 2三气平衡F=? S =3,R =1 (2NH 3=3H 2+N 2),P =1 F = C -P +1=2 (p 、x NH3、x H2或x N2其中之二) (1)、冰水共存时F =? C =1,P =2(冰、水), F = 1-2+2=1 (T 或p )f = C –P + 2

指出含有CaCO 3(s) 、CaO(s) 、CO 2(g)的体系与CO 2(g)和N 2(g)的混合物达渗透平衡时的物种数、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数。 例4. 答:S = 4 , R = 1, R ′= 0 CaCO 3(s) = CaO(s) + CO 2(g) C = 3 , P = 4 f = C –P + 3 = 3 –4 + 3 = 2 ※注意:相律 f = C –P + 2 (体系各处的压力均相等,公式中的2表示温度和压力)而在此题渗透平衡中P 1 ≠P 2 ,所以相律应写为: f = C –P + 3 例5 Na 2CO 3有三种含水盐:N a 2C O 3?H 2O , N a 2C O 3?7H 2O , N a 2C O 3?10H 2O (1)p θ下,与N a 2C O 3(aq)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几种?(2)30℃时,可与水蒸气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几种? 解:系统由N a 2C O 3和H 2O 构成, C =2若S =5, 但存在三个平衡关系: R =3, N a 2C O 3+xH 2O = N a 2C O 3.xH 2O ∴C =2 1) 指定p θ, f = 2 –P + 1= 3 –P , f = 0, P = 3 ∴P 最多为3,与Na 2CO 3(aq)和冰(s)与共存的盐只有一种。 2) 指定30℃, f = 3 –P , f = 0, P = 3 ∴P 最多为3, ∴与水蒸气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2种

大学《物理化学》相平衡练习题(有答案)

相平衡练习题 1. 在定压下,NaCl 晶体和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 和条件自由度F ':答a ; (a) C =3, F '=1 (b) C =3, F '=2 (c) C =4, F '=2 (d) C =4, F '=3 注意:如果上述题目改为:在定压下,NaCl 晶体和蔗糖晶体与它们的过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相律还是否适用? 2. 23Na CO 可形成三种水合盐,232232232Na CO H O, Na CO 7H O Na CO 10H O ???及,常压下将 23Na CO (s) 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一相是23Na CO 水溶液,一相是23Na CO (s) ,则另一相是:答d ; (a )冰 (b )232Na CO 10H O(s)? (c )232 Na CO 7H O (s)? (d )232 Na CO H O (s)? 3. 假设A 、B 二组分混合物可以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b )A 、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c )液态混合物的蒸气压介于A 、B 的蒸气压之间 (d )可以用重复蒸馏的方法使A 、B 完全分离。 答a 4.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答(c ) (a )体系独立组分数C 等于相数 P (b )体系的状态不变 (c )确定体系相平衡所需的最少强度变量数为零 (d )三相共存 5.在一定压力下,在液态混合物中增加某组分后,液体的沸点下降,则该组分在气相中的相对含量( )它在平衡液相中的相对含量。答a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不确定 6. BaCO 3(s)、BaO(s)、CO 2(g)三种物质处于化学平衡时,体系自由度F 是 答a a.0 b.1 c.2 d.4 7.在一定压力下,某二组分系统能形成最低恒沸物,该恒沸物的组成(c ) a.与系统组成有关 b.与温度有关 c.与压力有关,压力一定时为定值 d.恒定不变,是化合物 8. 在一定压力下,A 和B 能形成最低恒沸物C ,设恒沸物的组成为x ,则对组成为x B (x B >x)的混合物进行普通精馏,最后得到(c ) a. A 和B b. A 和C c. B 和C d.无法确定 例1在101.325 kPa 下,A~B 系统的相图如 图所示。由相图回答: (1)系统中x (A )﹦0.68时:开始沸腾的温度约为 ℃,最初馏出物中B 的摩尔分数约 图16

化学平衡高考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 1.(08年全国理综I ·11)已知:4NH 4(g)+5O 2(g) = 4NO(g)+6H 2O(g),ΔH=-1025kJ ·mol -1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 正确.. 的是C 2.(08年全国理综II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 2 ( g ) + H 2 ( g ) CO(g ) + H 2O( g )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 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 n ( CO )的大小顺序是 A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物质 物质的量 实验 CO 2 H 2 CO H 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C . D . 12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N O 含量 时间 1000℃ 催化剂 1000℃ 无催化剂 N O 含量 时间 10×105Pa 1×105Pa A . B . N O 含量 时间 1000℃ 1200℃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08年天津理综·8)对平衡CO 2(g ) CO 2(aq ) .△H =-19.75kJ·mol - 1,为增大 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D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4.(08年山东理综·1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H ()CO () O H ()CO (222c c c c K ??=。恒容 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5.(08年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 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 (H 2)=0.5mo l ·L -1,c (H I )=4mo 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C A .9 B .16 C .20 D .25 6.(08年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D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7.(08年广东理基·36)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通入大量O 2 B .增大容器容积 C .移去部分SO 3 D .降低体系温度 8.(08年广东化学·8)将H 2(g)和Br 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 2(g )+Br 2(g) 2HBr (g )△H <0,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 2(g)的转化率为b 。a 与b 的关系是A 催化剂 高温 T 1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物理化学相平衡练习题

相平衡题 一、判断题: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 1.H2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C (A) K = 3 ;(B) K = 5 ;(C) K = 4 ;(D) K = 2 。 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C (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 (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 小于沸点温度。 3.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C (A) V m(l) = V m(s) ;(B)V m(l)>V m(s) ; (C) V m(l)<V m(s) ;(D)无法确定。 4.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C (A) 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 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 (C) 不能做有用功;(D) 不能判定。 5.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D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 6.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在p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B (A) 1 种;(B) 2 种;(C) 3 种;(D) 0 种。

高中化学23高考化学选择题之——经典化学平衡题

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g),在温 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 的正确判断是 A .T 1>T 2,ΔH >0 B .T 1>T 2,ΔH <0 C .T 1<T 2,ΔH >0 D .T 1<T 2,ΔH <0 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 2(g)+H 2(g) CO(g)+H 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 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 的量见下表,上述四种情 况达到平衡后,n (CO)的 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 B .乙>丁>甲>丙 C .丁>乙>丙=甲 D .丁>丙>乙>甲 3、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g). △H=-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4、对于平衡 ,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T 1 碘化氢的量 时 间 T 2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5、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2molH 2O (g ),发生反应:CO+H 2O (g) CO 2 +H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x 的是 A .0.5molCO+2molH 2O(g)+1molCO 2+1molH 2 B .1molCO+1molH 2O(g)+1molCO 2+1molH 2 . C .0.5molCO+1.5molH 2O(g)+0.4molCO 2+0.4molH 2 D .0.5molCO+1.5molH 2O(g)+0.5molCO 2+0.5molH 2 6、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 ·S) 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 >0 7、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 2(g )O 2(g )+2NO (g );?H >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 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的物质的量 B .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 C .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 .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 8、对可逆反应4NH 3(g )+5O 2(g ) 4NO (g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5υ逆(NO ) B .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催化剂 高温

高级财务管理题库,DO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现有财务管理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A)财务本质起点论(B)假设起点论(C)本金起点论(D)企业价值论 2、盈利和现金流会持续快速增长,对新项目进行投资的需求会减小的企业周期是() (A)初创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3、我国新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做出修改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决议等,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以上通过 (A)1/2(B)1/3 (C)2/3(D)3/4 4、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不包括以下哪种()。 (A)纵向并购(B)混合并购(C)多元化战略(D)横向并购 5、上下级关系明确,内部结构简单,统一领导和指挥符合下列哪种组织结构()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股权制(D)事业部制 6、修正的经济增加值可以用以下那个表示() (A)EVA(B)REVA(C)MVA(D)RMVA 7、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不包括() (A)资金(B)技术(C)人才(D)管理 8、为了满足成长型、科技型企业的上市,我国于2009年10月正式推出是()

(A)主板(B)中小板(C)创业板(D)国际板 9、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外汇短缺和外汇管制等问题,一些企业开始在海外发行。以下不属于海外发行的股票是() (A)B股(B)N股(C)H股(D)L股 10、不属于代理冲突的是() (A)股东-管理者代理冲突(B)大股东-小股东代理冲突(C)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D)股东-员工代理冲突 1、计算EVA中的NOPAT是() (A)息税前利润(B)税后经营利润(C)税前经营利润(D)利润总额 2、盈利和现金流会持续快速增长,对新项目进行投资的需求会减小的企业周期是() (A)初创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3、杠杆并购自由资金一般为所需资金多少() (A)50%~60%(B)10%~20% (C)30%~40%(D)70%~80% 4、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目标公司中成本法常用的计价标准()。 (A)清算价值(B)净资产价值(C)重置价值(D)公允价值 5、下列哪种组织形式能够解决多元化公司规模效益递减() (A)直线制(B)直线职能制(C)股权制(D)事业部制 6、根据规定,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企业到境外上市,需要经过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东所持有表决权的()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A)1/2(B)1/3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 = l,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 值。 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二、单选题: 1.H2O、K+、Na+、Cl- 、I- 体系的组分数是: (A) K = 3 ;(B) K = 5 ;(C) K = 4 ;(D) K = 2 。 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A) 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 (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 小于沸点温度。 3.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T曲线如图所示,则: (A) V m(l) = V m(s) ;(B) V m(l)>V m(s) ; (C) V m(l)<V m(s) ;(D) 无法确定。 4.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 (A) 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 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 (C) 不能做有用功;(D) 不能判定。 5.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不一定。6.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在p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A) 1 种;(B) 2 种;(C) 3 种;(D) 0 种。 7.在101325Pa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与CCl4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I2存在),此体

(完整)平衡计分卡考试题库

(完整)平衡计分卡考试题库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平衡计分卡考试题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平衡计分卡考试题库的全部内容。

《平衡计分卡》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在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方法中,下列哪一项属于潜在的领先指标(). A、新客户开发率 B、盈利率 C、投资回报率 D、质量 【正确答案】 D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战略分析中的外部环境分析PESTEL()。 A、政治分析 B、经济分析 C、企业财务分析 D、法规分析 【正确答案】 C 3、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组织SWOT矩阵,其中“W"是指()。 A、优势 B、劣势 C、机会 D、威胁 【正确答案】 B 4、从平衡计分卡的角度组织SWOT矩阵,其中“T”是指()。 A、优势 B、劣势 C、机会

D、威胁 【正确答案】D 5、下列哪一项不是平衡计分的战略执行要素(). A、战略地图 B、平衡计分卡 C、目标客户 D、战略中心型组织 【正确答案】C 6、支持单元计分卡的流程角度通常会有三个主题,以此来实现财务和客户角度的目标,下列哪一项主题除外( )。 A、处理外部客户的关系 B、降低运营及服务的成本 C、处理内部客户的关系 D、支持单元对业务单元的战略性支持 【正确答案】A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行动方案管理模型的流程( )。 A、选择战略性行动方案 B、选择战略性主题 C、提供战略性资金 D、建立责任制 【正确答案】B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战略管理办公室的角色定位( )。 A、战略管理流程的构建者 B、流程管理者 C、流程整合者

高中化学平衡高考易错经典试题与总结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二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分析A选项中同一物质C的生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等(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C选项中A、B、C的浓度不再变化,都是化学平衡的标志。而B选项中的说法符合反应中任何时刻的情况,D选项则是反应中可能的一种特定情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所以答案为A、C。 由于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此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也保持不变。但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对于Δn(g) = 0的反应,体系压强始终不随时间变化,只有对于Δn(g) ≠ 0的反应,体系压强不变才能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分析由于反应的Δn(g)≠0,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是平衡的标志,另外参照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两个主要依据,正确答案为A、B。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初步认识 高考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要求主要是初步认识其含义及影响因素,并能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进行定量的判断。 例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物理化学-相平衡习题汇总

第5章 相平衡 复习、讨论 基本内容: ? 相: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一部分。气相、液相、固相 ? 相数:体系内相的数目Φ≥1 ? 相图:描述多相体系状态随浓度、温度、压力等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图 形 ? 均相体系:只有一相的体系Φ=1 ? 多相体系:含多相的体系Φ>1 ? 凝聚体系:没有(或不考虑)气相的体系 ? 物系点:相图中表示体系总组成的点 ? 相点:表示某一个相的组成的点 ? 液相线:相图中表示液相组成与蒸气压关系的曲线 ? 气相线:相图中表示气相组成与蒸气压关系的曲线 ? 步冷曲线:冷却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T-t ? 独立组分数:C = S - R - R',S 为物种数,R 为体系中各物种之间独立的化学 平衡关系式个数,R’为浓度和电中性限制条件的数目。对于浓度限制条件,必须是某个相中的几种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时才能作为限制条件。C=1单组分体系,C=2二组分体系。若没有化学变化:C=S ;含单质的体系且R ’=0:C=N ;含单质的体系且S>N :R = S – N 。 ? 自由度:确定平衡体系状态所需要的独立强度变量的数目f ≥0 ? 最低(高)恒沸点:对拉乌尔定律正(负)偏差很大的双液系的T —x 图上 的最低(高)点。恒沸点时气相组成与液相相同,具有纯物质的性质,一定压力下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为定值(f*=C-Φ+1=1-2+1=0)。 ? 最低(高)恒沸混合物:最低(高)恒沸点对应的混合物。恒沸物是混合物 而不是化合物 ? 会溶温度(临界溶解温度):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上的最低点或最高点 ? 转熔温度:不稳定化合物分解对应的温度 ? 共轭层: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上的帽形区内溶液为两层 ? 相律:平衡体系中相数、独立组分数与变量数之间的关系f = C - Φ + n ? 杠杆规则:液相的物质的量乘以物系点到液相点的距离,等于气相的物质的 量乘以物系点到气相点的距离。B n B B n n l ×(X B -x B )=n g ×(y B -X B ) 单组分体系相图(p-T):水、CO 2、C 二组分体系相图(T-x):

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19年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术语的国家标准是() A.GB/19001 B.GB/T19000 C.GB/19004 D.GB/T19580 & 2.下述不属于准时化生产(JIT)范畴的是() A.快速转型SMED B.看板拉动 C.单元生产 D.安灯(安东) 3.防错法是由日本管理专家新乡重夫最早提出,该方法又愚巧法和() A.泳道法

B.防呆法 》 C.层别法 D.检测法 4.QC小组“通常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其课题是指() 攻关型课题A. B.创新型课题 C.现场型课题 D.管理型课题 5.根据ISO9000标准的定义,“质量”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通常不包括来自()的要求。; A.竞争对手 B.顾客 C.员工 D.股东 6.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

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活动,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的质量管理思想。 A.全组织 B.全员 C.全过程 \ D.全方位 7.企业应该对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所有人员开展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是()。 A.质量知识培训 B.专业技能培训 质量意识教育C. D.统计技术培训 8.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由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组成。其中,均值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可以用来判断()。 A.过程是否稳定 【 B.过程中心与规格中心是否发生偏移

C.与规格要求对比,判断过程能力是否充分 D.是否有不合格品产生。 9.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成文信息”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的信息,包括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过程的各层次文件,以及用于证实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 A.受控 B.传递 C.形成文件 D.正式发布 ] 10.因果图的主要作用是() A.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 B.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C.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D.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 11.假设检验是指应用有限的样本数据对总体未知的重要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这些信息不包括()。 均值A.

高考化学平衡练习题难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 2和N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 2 (g )+NO 2(g )SO 3(g )+NO (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 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 .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t1=△t2时,SO2的转化率:a —b 段小于b —c 段 2、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Y ,发生化学 反应aX (g )+2Y (s )?bZ (g );△H <0.如图是容器中X 、Z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用X 表示0~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X )=L ?min B .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 :b=1:3 C .推测在第7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D .推测在第13min 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 3、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 (?)+W (?)X (g )+Y (?)△H ,在t 1 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 2 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 3 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Z 和W 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 B .t 1 ~t 2 时间段与t 3 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 不等 C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X ),则t 1 ~t 2 时间段与t 3 时刻后的X 浓度不相等 D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 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 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 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 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 又会与CaSO 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 4(s)+CO(g) CaO(s) + SO 2(g) + CO 2(g) ΔH 1=·mol -1(反应Ⅰ) CaSO 4(s)+4CO(g) CaS(s) + 4CO 2(g) ΔH 2= ·mol -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⑵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 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

相平衡练习题

相平衡 一.填空题 2.A,B两液体混合物T-x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偏差,最高点的自由度为。 负、0 3.在一透明的真空容器中装入足够量的纯液体,若对其不断加热,可见到_现象,若使容器不断冷却,又可见到_现象。 临界、三相共存 4.碳酸钠和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 。在100k P a下,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有_种,这种(或这些)含水盐是。 5.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锌达到平衡后,体系中有 五种物质存在,已知存在如下两个独立化学反应:则的平衡压力, 之间的关系为_,组分数_, 相数_,自由度数_,举出独立变量如下。 、T或p

6.盐A B(s)与水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稳定水合物:, ,和,这个盐水体系的组分 数_有个低共熔点,最多可有_相同时 共存。 2、5、3 7.一体系如图6-26所示,其中半透膜只允许O2通过(左边存在反应),则此系统有_相,它们分别是_,该系统的自由度 数为。 8.有理想气体反应在等温和总压不变的条件下进 行,若原料气体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达平衡时系统的组分数为C=,自由度数F=_,当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则Kθ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C=1;F=0;不变;向右 9.含有K2S O4和N a N O3的水溶液,其组分数C=_,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此系统最多能有相共存。 3;3

10.在密闭容器中,N a C l的饱和溶液与其水蒸气呈平衡,并且存在着从溶液中析出的细小N a C l晶体,则系统的组分数为C=,相数P,自由度数F=。

2;3;1 11.在101.325k P a外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氯苯的沸点为130℃,水和氯苯组成的完全不互溶系统的共沸点一定100℃;(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小于 12.液相完全互溶的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及其蒸气压-组成曲线 上若出现最高点,该点的气相组成为γB,液相组成为x B则 γB x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 13.碳酸钠和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 。 (1)在101.325k P a下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冰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能有_种; (2)在30℃时能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以 有_; 1;2 14.由水和正丁醇组成的部分互溶系统,有两个液相,一个气相,为了确定这个系统的状态,除了水和正丁醇的数量外,还需要确定_个独立变量。 1; 15.N a C l和K N O3一起溶于水中形成水溶液,组分数为_,如果不含气相,此系统自由度数为_,列举一套独立变 量_。 3;3;

历年高考化学平衡题

1、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 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ⅰ)CO (g)+ 2H2 (g) = CH3OH(g) △H1 = -90.1 kJ·mol -1 (ⅱ)CO2 (g)+ 3H2 (g) = CH3OH(g) + H2O (g) △H2 = -49.0 kJ·mol -1 水煤气变换反应:(ⅲ)CO (g)+ H2O (g) = CO2 (g)+ H2 (g) △H3 = -41.1 kJ·mol -1 二甲醚合成反应:(ⅳ)2CH3OH(g) = CH3OCH3(g) + H2O (g) △H4 = -24.5 kJ·mol -1 回答下列问题:(1)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 较高纯度Al 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ⅳ)对于CO转化率的 影响。 (3)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种产物为 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加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 应的影响。 (4)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 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 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CO转化 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5)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6J (1)1. Al2O3+2NaOH=2NaAlO2+H2O 2. NaAlO2+CO2+2H2O=Al(OH)3↓ (沉淀符号)+NaHCO3 3. 2Al(OH)3Al2O3+3H2O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ⅰ)平衡右移,CO转化率变大;生成的水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ⅲ)消耗部分CO (3)4H2(g)+2CO(g)==CH3OCH3(g)+H2O(g);△H=-204.7kJ/mol,该反应分子数减少,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和H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5)3H2O+CH3OCH3-12e-==2CO2+12H+ 12

物理化学上册相平衡练习及答案

物理化学相平衡1试卷 一、选择题( 共21题40分) 1. 2 分(2442)由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s)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 度为: ( ) (A) f=2 (B) f=1 (C)f=0 (D) f=3 2. 2 分(2398)将N2,H2,NH3三种气体充进773 K,32 424 kPa的合成塔中,在有催化剂存 在的情况下,指出下列三种情况时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1),C(2),C(3)各为多少 (1) 进入塔之前 (2) 在塔内反应达平衡时 (3) 若只充入NH3气,待其平衡后 (A) 3,2,1 (B) 3,2,2 (C) 2,2,1 (D) 3,3,2 3. 2 分(2562)在373.15 K时,某有机液体A和B的蒸气压分别为p和3p,A 和B的某混合物为理想液体混合物,并在373.15 K,2p时沸腾,那么A在平衡蒸气相 中的摩尔分数是多少? (A) 1/3 (B) 1/4 (C) 1/2 (D) 3/4 4. 2 分(2403)将AlCl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此体系的组分数C是: (A) 1 (B) 2 (C) 3 (D) 4 5. 2 分(2740) 对二级相变而言,则 (A)? 相变H=0,? 相变 V<0(B)? 相变 H<0,? 相变 V=0 (C)? 相变H<0,? 相变 V<0(D)? 相变 H=0,? 相变 V=0 6. 2 分(2436)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压力下,与CuSO4水溶液及冰共存的含水盐有: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7. 2 分(2333) 在密闭容器中,让NH4Cl(s)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A)1 (B)2 (C)3 (D) 4 8. 2 分(2440)CaCO3(s),CaO(s),BaCO3(s),BaO(s)及CO2(g)构成的一个平衡物系,其组分数为: (A) 2 (B) 3 (C) 4 (D) 5 9. 2 分(2739) 二级相变服从的基本方程为:(A)克拉贝龙方程(B)克拉贝龙—克劳修斯方程 (C)爱伦菲斯方程(D)以上三个方程均可用 10. 2 分(2565)p?时,A 液体与B液体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40 kPa和46.65 kPa,在此压力下,A和B 形成完全互溶的二元溶液。在x A= 0.5时,A和B 的平衡分压分别是13.33kPa和20 kPa,则此二元物系常压下的T-x图为下列哪个图: 11. 2 分(2396)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12. 2 分(2399)某体系存在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2O(g) + C(s)垐? 噲?H2(g) + CO(g) CO2(g) + H2(g)垐? 噲?H2O(g) + CO(g) CO2(g) + C(s)垐? 噲?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A) C=3 (B) C=2 (C) C=1 (D) C=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