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2008-11-01 10:30

流式细胞仪就是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的仪器,它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理论于一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检测仪器,被誉为试验室的“CT”。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工作原理

将待测细胞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一定压力将待测样品压入流动室,不含细胞的磷酸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入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这样,鞘液就能够包绕着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被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

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光散射信号在前向小角度进行检测,这种信号基本上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荧光信号的接受方向与激光束垂直,经过一系列双色性反射镜和带通滤光片的分离,形成多个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

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或其核内物质的浓度,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计算机把所测量到的各种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液可以打印出来,还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以备日后的查询或进一步分析。

检测数据的显示视测量参数的不同由多种形式可供选择。单参数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其X轴为测量强度,Y轴为细胞数目。一般来说,流式细胞仪坐标轴的分辨率有512或1024通道数,这视其模数转换器的分辨率而定。对于双参数或多参数数据,既可以单独显示每个参数的直方图,也可以选择二维的三点图、等高线图、灰度图或三维立体视图。

细胞的分选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在流动室的喷口上配有一个超高频电晶体,充电后振动,使喷出的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待测定细胞就分散在这些液滴之中。将这些液滴充以正负不同的电荷,当液滴流经带有几千伏特的偏转板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落入各自的收集容器中,不予充电的液滴落入中间的废液容器,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

应用范围

可用于白血病的分型、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异倍性测定,以及免疫学研究,并已开

始用于细菌鉴定,病毒感染细胞的识别合爱滋病感染者T4、T8细胞的记数。

自70年代以来,随着流式细胞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流式细胞术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

技术特点

流式细胞仪作为一种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检测仪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技术,其中涉及到液流系统、光路系统、信号测量和细胞分选等4个方面。

展望

流式细胞仪从细胞技术开始发展到今天,60年代至70年代是其飞速发展时期,激光技术、喷射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使流式细胞仪在原理和结构上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80年代则是流式细胞仪的商品化时期,这期间不断有新型号的仪器推出,在多参数检测技术上不断提高。

进入9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不断提高,流式细胞仪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技术原理和设计方面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新的荧光探针、新的荧光染料、新的染色方法不断推出,使流式细胞技术在新的细胞参数分析方面日益发展。

从新推出的仪器看,流式细胞仪会在硬件上不断更新,采用更新的器件(如半导体激光、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实现小型化;用数字电路取代模拟电路,充分发挥微处理器的功能以实现简单化;在软件上提高数据自动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图形界面的优点,使操作更加简便。

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李培成姜维洁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07-8-22 15:31:51 点击数:1446

字号选择〖大中小〗

Flowcytomet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李培成姜维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Pei-cheng Li, Wei-jie Jiang

Affiliated Long Hua Hospital of Shanghai Tradi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200032

ABSTRACT

Key words: Flowcytometry; Immunophenotyping; Leukemia; Activated platelets; Tumor; Apoptosis.

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是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一门技术。在分析或分选过程中,包绕在流动液体中处理过的单个细胞或微粒通过聚焦的光源,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代表光散射、荧光等参数,以此测定出细胞或微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可根据这些性质分选出高纯度的细胞亚群,以对其进一步的培养或分析。包绕细胞的液流称为鞘液。所用仪器称为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 FCM)。流式细胞术综合了光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细胞化学、免疫学、激光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和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精确、测量指标多、采集数据量大、分析全面、方法灵活等特点。

一、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 FCM)

1.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流式细胞仪的结构一般可分四部分,见图1。

(1)流动系统

流动系统是流式细胞仪的心脏,因为细胞悬液在被检测之前必须首先形成一个很细的稳流,细胞在其内部排成单列通过测量区。细胞悬液和鞘液分别(是分别还是同时)进入流动室,鞘液的作用是使样品悬液中的粒子组成单一纵列方式通过测量区,保证每个细胞通过激光照射区的时间相等,从而得到准确的细胞荧光信息。

(2)激光系统

多采用氩离子激光器。使发射光在可见光谱范围内488nm激发。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荧光色素适用于此波长。激光的单色性好,功率高,稳定。

(3)光学和电子系统

激光束射至经流体力学聚焦的个别细胞和粒子后,光散射在各个方向(360?)发射。有两个光散射参数需收集,前向角散射(FSC)主要用于检测细胞体积的大小。另一为侧向散射(SSC)用于检测细胞膜,胞质,核膜等细胞内部结构及胞质内颗粒。

荧光信号是由对细胞进行染色的特异性荧光染料受到激光激发后发射的。荧光波长与激光波长不同,而且强度较弱,因此要使用光学滤片滤除非荧光信号并使用灵敏的检测器。荧光测量时通常使用线性放大器(即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是线性关系),适用于较小范围内变化的信号,如前向角散射和DNA测量。但有时需要对数放大器(即输出与输入是对数关系)。如果原来输出为1,当输入增加到原来的10倍时,输出是2。在免疫学检测中常使用对数放大器,因为在免疫学的样品中,可能有的细胞未被染色而仅有自发荧光,为阴性群体;被染上色的细胞特异性荧光可能比自发荧光强数倍到数十倍,为阳性群体。使用对数放大器可以同时分辨出亮度差异大的多个细胞亚群,容易选定不同亚群间的分界点,有利于流式细胞仪的分析和分选。

荧光信号的补偿:当用一种激光束同时激发两种染料发射出两种不同波长的荧光时,两种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的重迭,可用电补偿减去不适合荧光通道测定的重迭信号。

(4)数据贮存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数据贮存采用列表排队(List Mode)方式。利用计算机用多种图形来表明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单参数直方图,双参数二维点图,等高图等方式显示。数据分析一般设定正确的分析范围,划分计算区域和计算结果。

(5)细胞分选系统

细胞分选可使被指定的细胞从细胞群体中分离出来。流式细胞仪所测定的任何参数都可以作为细胞分选依据,被选出来的细胞的均一性与所测参数有关。其工作原理是把液滴形成信号在压电晶体上使之产生机械振动(不太通顺),液柱断裂成一连串均匀的液滴,一部分液滴中包有细胞,如果其特性与被选定要进行分选的细胞特性相符,则带有特定的电荷。带有电荷的液滴向下落入偏转板的高压静电场时,偏转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内,完成细胞分类收集的目的。

2.流式细胞仪的类型

流式细胞仪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临床分析型(又名台式机),特点为仪器光路调节系统固定,自动化程度高,易学易掌握。如Becton Dickinson(简称BD)公司的FACSCalibur、Beckman-Coulter公司的EPICSXL、Cytomation公司的MOFLO、Partec公司的Pas、Aber 公司的Microcyte、Ortho公司Cytoron等;另一类为科研(分选)型,特点为可快速将所感兴趣的细胞分选出来,并且将单个或指定个数的细胞分选到特定的培养孔或板上,同时可选配多种波长类型的激光器,适用于更广泛的科学研究之用。如BD公司的FACS Vantage,Beckman Coulter公司的EPICSALTRA,Cytomation公司的MOFLOMLS及Partec公司的Pas-III等。最近BD公司推出了FACSAria,其优点为具备科研分选型标准而操作与临床分析型同样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3.流式细胞仪检测的质量控制

(1)样品与试剂

血液、骨髓、体液等必须当天采集,6 h之内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活化血小板检测应在采血后立即染色与固定。组织样品可采用机械法去聚集并过滤,最好用单细胞制备仪(medimachine)处理。试剂、缓冲液、溶血剂、固定剂等必须符合标准。

(2)对照设置

目的是避免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①同型对照:与单克隆抗体(MoAb)相同的、未免疫小鼠标记荧光素的免疫球蛋白亚类作对照。主要考虑细胞的自发荧光、非特异性抗体结合等影响因素。

②阳性对照:已知阳性标本能否确定为阳性。达不到要求时不能进行临床试验。

③阴性对照:用已知不表达某种抗原的细胞作样品检测,应出现阴性。目的是避免实验的非特异性反应。

④正常对照:对一种新的MoAb,在使用前进行对照试验,可保证仪器在最佳条件下获取样品。

⑤质控品:

试剂厂方提供与待测样品成分相近的稳定的质控物,并提供检测项目的靶值和质控范围,作为某一试验项目的全程质量检测物,评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如BDMulti-Check Control 是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析的全血质控品。

(3)仪器的校准与性能检测

使用标准荧光微球,运行FACSComp软件,校准通过,表明仪器状况良好。

二、流式细胞仪的功能和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仪最大的贡献在于促进了免疫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目前流式细胞术已被广

泛用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血液学、病理学、遗传学和临床检验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1.流式细胞仪的功能

(1)细胞参量分析

包括细胞大小、形状、蛋白荧光、氧化还原状态,膜的结构、流动性、微粘度、膜电位,酶活性,钙离子含量,pH值,染色质结构,DNA合成,碱基比例等。

(2)细胞表型分析

从1982年正式以CD(clustor of differentiation) 来表达(示)白细胞分化抗原。己确定的CD序号从CDl一CD247,这些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可以将人体组织细胞分为T细胞、B 细胞、髓样细胞、血小板、NK细胞、粘附分子、内皮细胞,细胞因子受体/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干细胞/祖细胞、碳水化合物/凝集素、非谱系组共13系。CD抗原在细胞表面的获得和丢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研究CD的意义在于①理解CD 抗原分子本身的一些特性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②认识和探讨CD抗原所表达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细胞分选

这是FCM的一项重要功能,目前FCM对细胞亚群的分选纯度可以达到99%,除了对特定的亚群加以分选外,还可以分出所需要的染色体加以分析甚至能结合PCR方法加以扩增,这多用于研究中。

2.流式细胞仪检测在临床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的功能决定了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胞表型分析、造血系肿瘤诊断和分型、移植前配型及与免疫有关疾病分析等。

(1)CD抗原与白细胞分析

①T细胞

CD3+(注意下面CD分子的格式应一致):成熟T淋巴细胞,是鉴定T细胞的重要标志,判断细胞免疫状况。

CD4+: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

CD8+:T抑制/细胞毒亚群

CD4+ /CD8+比值:是免疫状态标志的检测指标,正常CD4+ /CD8+比值为1.2∽2.9,在肿瘤、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后都有诊断、预后和治疗的指导价值,其比例降低与病变程度有关。

CD8+ /CD28+ 与CD8+ /CD28—:前者为细胞毒T细胞(Tc),后者为抑制性T细胞(Ts)。

CD4+/CD25+ 与CD4+ /CD25—:前者为免疫调节性T细胞,后者为效应T细胞。

CD4+ /CD29+:辅助性诱导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和诱导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见增多。

CD4+ /CD 45RA+ 与CD4+ /CD 45Ro+:前者为原初细胞(naive cell)主要功能是诱导Ts细胞活化和辅助其功能活性。SLE、MS患者外周血CD4+ /CD 45RA+细胞减少,后者为记忆细胞(memory cell)。

②B淋巴细胞:CD19+是总的B淋巴细胞特异抗原,判断体液免疫状况。CD23+为IgE 低亲和力受体,分布于B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上,增多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肾病综合症、白血病等有关。

③NK淋巴细胞:CD3—/CD(16+56)+ 细胞表型。

④单核/巨噬细胞标志:CD14+细胞

(2)CD 抗原与血小板分析

分析单个血小板或血小板亚群膜糖蛋白,是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分析方法学上的重大发

展,对先天性与获得性血小板膜糖蛋白异常所致疾病的诊断,尤其是评价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状态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其诊断、治疗、预防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FCM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方法简便、快速、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为血小板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CD62p(P选择素)是一种糖蛋白,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以及内皮细胞中。CD62p在体内或体外刺激后,即转移至膜表面,巨核细胞也有表达。CD62p又称GMP—140或PADGEM 蛋白(血小板活化依赖α颗粒膜蛋白),它在血小板与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

CD63为溶酶体膜糖蛋白,在多种细胞的表面和胞浆内,尤其是在血小板内部都能检测到,血小板活化后即转移至膜表面。

测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包括抗IgG、IgM、IgA有助于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一些血小板的胞浆中含有核酸物质RNA,可被噻唑橙(Thiazole orange,TO)染色称网织血小板。网织血小板是刚从骨髓中释放出来的血小板,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

3.辅助白血病和淋巴瘤分型和诊断

FCM是血液病MICC分型法中免疫表型分析的重要手段。免疫分型可为临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预测复发提供帮助。

(1)白血病系列分化抗原:

T淋巴细胞白血病:CD3、CD5、CD7、CD10

B淋巴细胞白血病:CDl9、CD20、CD21、CD22,CDl0

NK细胞白血病:CDl6、CD56、CD57

粒细胞白血病:CDl3、CD33、MPO(髓过氧化酶)

单核细胞白血病:CDl4、CDl5、CDl1b

红血病: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CDl3

巨核细胞白血病:CD41,CD42、CD61

(2)白血病系列非特异性抗原:

CD34+、HLA-DR+、CD38-为干细胞、CD34+、HLA-DR+、CD38+为原始细胞,CD34-、HLA-DR-、CD38+为幼稚细胞。

白血病细胞系列确定后,可根据系列抗原表达特点选择单抗进一步分亚型。

4.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HIV主要感染CD4+T细胞,CD4+受体是病毒进入的主要途径。正常血中CD4+T细胞约1000细胞/ul(400---1500细胞/ul)。<400—500细胞/ul表示病毒强烈影响免疫系统。<200细胞/ul即使没有症状可确定AIDS,有预后价值。HIV感染早期CD8+T细胞增多,发展为AIDS则下降。

5.DNA含量分析以及细胞分化周期分析

DNA含量检测根据细胞周期动力学概念,在一个周期内可分为4个时相,依次为G1期、S期、G2期和M期,见图2。利用DNA分析软件可以确定各时相细胞的比例。能够进行DNA含量分析的标本可以是PBL,正常、病变或肿瘤组织,针吸或活检组织,石蜡包埋组织,胸水、腹水,膀胱冲洗液和体外培养细胞。

DNA含量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某一组织或细胞群体的增殖状态,引入DNA指数(D1)即DNA倍体的概念可以用于区别肿瘤的良恶性,恶性肿瘤的增殖状态。

二倍体细胞的DI=1,在临床上二倍体细胞DI在0.9—1.0之间,根据DI可以确定细胞DNA倍体。

6.化疗药物用药指导,敏感药物筛选

药物作用处理后的细胞采用Calcein-AM(Florescein-methylene aminodiacetic acid 荧光素亚甲亚氨二醋酸)与PI染色。Calcein-AM 为非荧光乙酰甲氨基酯经活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可变为荧光结合物,而死细胞不能水解因而无荧光。死细胞可被PI染成红色,活细胞不被PI染色,两者区分明显,可用以筛选药物。

7.实体器官移植配型和排异监测

可判断受者的免疫状态、免疫抑制剂疗效和全身免疫抑制程度。移植前交叉配型检测类抗原的抗体(PRA)、血管内皮细胞抗原(VEA)抗体,可以提高移植成功率。

8.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检测

细胞凋亡可清除体内有害的细胞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细胞凋亡阐明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导致疾病新疗法的出现。FCM利用光散射和荧光染色能够通过检测细胞光散射改变、膜结构和转运功能改变、DNA含量变化和DNA断裂点标记,从多方面分析和鉴定凋亡。是目前能够同时区分凋亡与坏死的唯一手段。

碘化丙啶(P1)标记FCM分析时,在细胞周期分析图中表现为G0/G1期峰前的亚G1期(sub-G1)峰。

位于细胞膜脂质双层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反转至外侧是凋亡早期膜结构的特异性改变。annexin-V是一种Ca2+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与PS具有高亲和力,以酶或荧光素标记的annexin-V为探针可鉴定凋亡,与PI结合经流式细胞仪(FCM)分析,是唯一可区分凋亡早、晚期(如何区分)与坏死的方法。见图3。

9.Th1与Th2细胞及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根据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h1与Th2两大类。Th1细胞分泌IL-2、IFNγ、主要参与细胞免疫;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及IL-10,主要参与体液免疫。两者相互调节、相互平衡,其平衡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应用流式细胞仪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

近年来美国BD公司提供CBA(Cytometric bead array),采用一系列微珠组合来捕获并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溶液中被检测物质的量。此法优点为同时可检测多项指标如人Th1/Th2 CBA可检测IL-2、IL-4、IL-6、IL-10、TNFα、IFNγ;人炎症性细胞因子CBA可同时检测IL-8、IL-1β、IL-6、IL-10、TNFα、和IL-12。

10.网织红细胞计数

传统技术用煌焦油蓝染料,染色涂片后,光镜下计数,方法费时且只计数1000个细胞,误差较大。使用噻唑橙(Thiazole Orange, TO)染料,可与核酸形成荧光-核酸复合物,流式细胞仪上检测50000个红细胞求得百分率与绝对数,有助于贫血的鉴别

11.造血干祖细胞检测

骨髓移植的适应症主要有白血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再障等。骨髓移植实质是造血干细胞的移植。CD34+细胞常作为多能干细胞的标志。

骨髓移植前检测CD34+细胞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样品经抗CD34+荧光抗体染色,可识别和定量CD34+细胞。

12.糖皮质激素受体(glycocorticoid receptor,GCR)检测

测GCR常用细胞溶质放射配基受体(请确认)结合测定,它可定量,但需细胞量多、检测时间长。流式细胞仪可测淋巴细胞总GCR,此法虽半定量,但检测所需样品量少。对长期激素治疗或确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紊乱,评估细胞内GCR水平有一定价值。

13.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检测

环氧合酶(COX)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的限速酶。它催化产生的PG参

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COX有两种类型:COX-1和COX-2。COX-1为结构性的“看家基因”产物,在多数组织细胞中持续低浓度表达,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COX-2为可诱导性的,炎症、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刺激可使其大量表达,参与和加重炎症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形成,促进黏附、抑制免疫与抑制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可监测人血单核细胞经LPS刺激后COX-2与COX-1的水平。对炎症、血栓、肿瘤等病的发病机制、疗效和预后判断均有一定价值。

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异性CTL细胞、细胞信号传导等亦在迅速开展。

参考文献

1.从玉隆主编:(1997)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166-182

2.从玉隆、马俊龙、邓新立等(2002)免疫学检验技术与临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22-152 3.沈霞、李稻(2002)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新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52-62

4.Mc Clatchey K.D(2002)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2nd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ms 1401-1420

5.Diamond RA,De Maggio S(2002):In living color protocols in Flow cytometry and cell Sorting Springer Heidelberg 35-164

6.Ormerod MG (2002):Flow Cytometry a practical approach 3rd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61-246

7.Stewart CC,Nicholson JKA (2000):Immunophenotyping Wiley-Liss 333-360 8.Givan A L(2002):Flow Cytometry first principles 2nd ed. 81-113 Jaroszeski MJ,Heller R (1998): Flow cytometry protocols Humana Press, 1-24,123-132

9.Gotavac K, Sabioncello A, Rabatic S etal(2003) Flow Cy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glycocorticoid receptor(GCR)expression in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lower quantity of GCR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clin EXP Immunol 131-339 10.Ruitenberg JJ,Waters CA(2003):A rapid flow cy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intracellular cycloxygenases in human whole monocytes and a COX-2 inducible human cell line J Immunol Methods 274:93-104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612273048.html,)!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612273048.html,/articleview/2007-8-22/article_view_4596.htm

癌症的生物疗法

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系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生物治疗主要是调动人体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相当于中医的“扶正培本,调和阴阳”。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均属于生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得较多的是免疫疗法。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异物,另一方面清除体内衰老的无功能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一个人身上每天有1014个,即100万亿个细胞在复制,在复制中,约有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细胞会出现差错,也就是说,每天有100万到1亿个细胞可发生突变。有的突变细胞进一步变为癌细胞。但无关大局,人体免疫系统可及时识别这些细胞,并予以清除。参与此种清除功能的免疫细胞有T细胞、K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由上述细胞实施的免疫称为细胞免疫;另外还有B细胞,此种细胞产生抗体。针对肿瘤抗原的抗体,对肿瘤细胞也有一定作用。

目前用于癌症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输注各种淋巴因子、抗肿瘤抗体、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继获性细胞免疫治疗,以及肿瘤免疫疫苗等。其中效果较好、有应用前景的有树突状细胞瘤苗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诱导初级免疫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癌细胞能分泌一些因子,将其本身伪装起来,以致躲过T 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攻击。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间谍”,它能把人体内癌细胞的信息收集起来,送给T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让这些细胞识别癌细胞,从而将癌细胞消灭。临床上应用这一原理,设计了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疗法,其方法是;抽取病人血液数十毫升,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加特殊试剂培养,使其变成树突状细胞,再把病人的癌组织取出少许,把癌细胞粉碎,加入树突状细胞培养液中,让树突状细胞获得癌细胞的信息,形成疫苗。最后,将此种疫苗输入病人体内,可输入静脉或直接注入癌肿内。该疗法对黑素瘤、肾细胞癌、前列腺癌、非何杰金淋巴瘤、脑胶质瘤、肝细胞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较好效果。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为一种对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活性细胞,能直接杀灭癌细胞。制备此种细胞的方法与制备树突状细胞相似,取病人外周血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但加不同的试剂,培养7天后,其数量可扩增几百倍,活性也大为提高。最后回输给病人。每例每疗程输的细胞数需达5亿-15亿。

实验研究证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对癌细胞的抑制率为84.7%。我们应用此种细胞已治疗163例进展型癌肿病人,总有效率44.46%,有效者血清癌标志物下降;大多数患者食欲增进,全身状况改善,原有疼痛的病例疼痛缓解。

癌症生物疗法的概念和历史

目前所说的生物疗法或生物治疗是指“抗癌的生物疗法”,简称“生物疗法”。“生物疗法(biotherapy)亦称为“生物调节疗法(bioregul ator therapy)”至今仍无统一公认的定义。因此,目前所谓的“生物疗法”或“生物治疗”是指运用“抗癌机构”的某种或某些成员对“抗癌机构”进行反应调节而使其得以平衡、稳定的一种治疗方法。

癌症的生物疗法研究史可以追溯至17世纪晚期,如果将祖国医学的抗癌生物疗法计算在内,其研究时间可能更长,但具有充分科学根据的现代生物疗法只是近10多来才兴起的。

1. 第一代生物疗法:当今认为“Coley疗法”(1889年)可称得上抗癌第一代生物疗法。1893年,Coley应用杀死的化脓性链球菌及灵杆菌滤液治疗癌症病人,这种疗法便称为“Coley疗法”,所用的制剂称为“Coley 毒素”。1934年美国医学协会规定只有Coley毒素才能用于肿瘤的全身治疗,充分肯定了Coley毒素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至今在美国仍有此种制剂出售。但Coley疗法存在注射Coley毒素后,发热、寒战愈厉害,疗效越好,加上当时这种商品制剂粗陋、不标准也不稳定。所以在化疗、放疗出现后,这种疗法就逐渐被竞争下去。

2. 第二代生物疗法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用得较多、较广的主要是短小棒杆菌疗法、卡介苗(BCG)疗法、转移因子(TF)疗法和免疫核糖核酸(iRNA)疗法等。

(1)短小棒杆菌疗法:短小棒杆菌由于具有增强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及能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作用后,自从50年代晚期至60年代初期相继陆续有人应用短小棒杆菌制剂来试治某些癌症。这些癌症大多都是转移性的晚期癌症,种类主要有转移性乳腺癌、肺鳞状上皮癌、肺燕麦细胞癌、晚期肺癌、色素瘤、肠胃肿瘤和淋巴瘤等。有一定的疗效,但不甚明显。

(2)BCG疗法:BCG是一与细胞免疫有关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自从60年代Mathe 等用BCG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取得良好疗效后,引起学术界广泛的重视,研究不断地加深与增多。用该制剂治疗的癌症主要是色素瘤和白血病,其次亦有肺癌、乳腺癌、肠癌和膀胱癌等。总的结论是BCG在动物中的抗肿瘤作用较确切,但对人类肿瘤的治疗效果尚未得到期最后的确认。

(3)iRNA 疗法:60年代中期起应用iRNA 试治癌症。评价是一有可喜的苗头,经用iRNA 治疗的多数癌症患者,其免疫反应均有所增强。特别是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定量下降或转阴。二是目前尚无可信的结论。

(4)TF 疗法:TF 选择性提供、恢复和扩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7 0年代以来,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大量资料表明,在用于治疗癌症方面及对某些转移性肿瘤如乳腺癌、色素瘤、鼻咽癌和肾上腺癌等均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研究的深入,以及用大动物制备具有抗肿瘤特异性TF的条件亦成熟,目前认为在第二代生物疗法中,是最有希望的一种生物疗法。

3. 第三代生物疗法:我们将干扰素及在干扰素研究推动下和启迪下新发展和形成起来的抗癌新生物疗法称为“第三代生物疗法”,也即通常所称的“最新生物疗法”。这类“最新生物疗法”可概括为抗癌细胞疗法、抗癌细胞素疗法、抗癌基因疗法和抗癌抗体疗法等四大类。第三代生物疗剂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生物活性功能多,如抗肿瘤、抗菌素病毒和免疫调节活性等;(2)作用谱广,在体外几乎对所有肿瘤细胞和病毒都有抑制效应;更重要的是,(3)对宿主机体的免疫结构和功能不仅没有严重的损害作用,且还有广泛的调节、增强作用。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应用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中心、所):生物技术研究所 专业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授课教师(职称):崔晓东 研究生姓名:常姣 年级:研一 学号:201323001003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年月日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流式细胞仪( flowcyt ometry, FCM) 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某些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包括在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学中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FMC;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学 流式细胞仪( fl o w c y to me tr y, F CM) 研制、发展、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展,都是由生物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学、流体力学、激光技术、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综合发展和应用而实现的。近代流式细胞仪,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定量细胞化学和定量荧光细胞化学的应用,使其在生物学、临床医学等众多研究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和重要,尤其在生物学中对细胞周期的动力学分析、细胞因子、细胞凋亡、信号传导、R N A / D N A 的分析、细胞表面受体及特异性抗原的分析等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分析精确、重复性好、费用低廉、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1流式细胞仪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仪主要由液流系统、光学系统、电子系统、分析系统和细胞分选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将待测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加入样品管, 在一定气体压力下待测样品被压入流动室。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裹下单行排列, 依次通过检测区, 被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受到强烈的激光照射后, 产生散射光和荧光信号。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PMT) 接收。散射光分为前向角散射(forwardscatter, FSC) 和侧向角散射(sidescatter, SSC) 。前者主要反映被测细胞的大小, 后者主要反映被测细胞的胞质、胞膜、核膜的折射等, 以及细胞内颗粒的性状。光信号通过波长选择通透性滤片后, 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转为电信号, 再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学信号, 以一维直方图或二维点阵图及数据表或三维图形显示出来[1,2]。 流式细胞仪还可以对分析中的目的细胞进行分选, 它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流动室的喷嘴上安装有超高频的压电晶体, 可以产生高频振荡, 使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 待测细胞就包含在液滴之中。将这些液滴充上正或负电荷, 当带电液滴通过电场, 便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然后落入相应的收集器中, 从而实现细胞分选[2]。 2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凡能被荧光分子标记的细胞或微粒均能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细胞生物学领域是流式细胞术在基础研究中应用范围最广泛的领域,因为最初这个技术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 2.1流式细胞仪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免役学、植物学等等许多生物学基础学科的应用和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因子及细胞分型等研究中的应用[3]。 2.1.1 对凋亡细胞的分析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在生物体形态构成、正常细胞更替以及维持

自己总结: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和用途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1 流式细胞仪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1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概念流式细胞仪(flow cytonletry,FCM)是对高速直线流动的细胞或生物微粒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和分析的仪器,主要包括样品的液流技术、细胞的计数和分选技术,计算机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等。流式细胞仪以流式细胞术为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激光技术、电子工程学、分子免疫学、细胞荧光化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晶。流式细胞术是一种自动分析和分选细胞或亚细胞的技术。其特点是:测量速度快、被测群体大、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即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生物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且在统计学上有效。 1.2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简史最早的流式细胞仪雏形诞生于1934年,Moldavan提出使悬浮的单个血红细胞流过玻璃毛细管,在亮视野下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用光电记录装置测量的设想。1953年Crosland-Taylor根据牛顿流体在圆形管中流动规律设计了流动室。其后又经过Coulter、Parker & Horst、Kamentsky、Gohde、Fulwyler、Herzenberg等人的不断改进,设计了光电检测设备和细胞分选装置、完成了计算机与流式细胞仪的物理连接及多参数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开创了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检测技术、推广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上的应用。近20年来,随着流式细胞仪及其检测技术的日臻完善,人们越来越致力于样品制备、细胞标记、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以扩大FCM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效果。 宋平根的《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应用》是迄今为止对流式细胞仪及其技术阐述的最为详尽和透彻的中文著作。这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流式细胞术的历史、结构、原理、技术指标等,例举了其在医学和生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适合从事此方面专业研究的人。由于这本书是13年前出版的,所以基本上没有涉及植物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此外对于只需要对流式细胞仪有些基本认识的人士来说,这本书太复杂太深奥。谢小梅主要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杨蕊概括了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简单提及了流式细胞仪的应用。本文在分析这三篇论著或文章的优缺点后,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掌握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必须了解的一些原理,并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型号进行了客观的性能概括。 2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2.1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除电源外,流式细胞仪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流动室和液流系统:激光源和光学系统;光电管和检测系统;计算机和分析系统,其中流动室是仪器的核心部件。这四大部件共同完成了信号的产生、转换和传输的任务。 流动室和液流系统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2008-11-01 10:30 流式细胞仪就是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的仪器,它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理论于一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检测仪器,被誉为试验室的“CT”。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工作原理 将待测细胞染色后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一定压力将待测样品压入流动室,不含细胞的磷酸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入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这样,鞘液就能够包绕着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鞘液的包被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 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光散射信号在前向小角度进行检测,这种信号基本上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荧光信号的接受方向与激光束垂直,经过一系列双色性反射镜和带通滤光片的分离,形成多个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 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或其核内物质的浓度,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计算机把所测量到的各种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液可以打印出来,还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以备日后的查询或进一步分析。 检测数据的显示视测量参数的不同由多种形式可供选择。单参数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其X轴为测量强度,Y轴为细胞数目。一般来说,流式细胞仪坐标轴的分辨率有512或1024通道数,这视其模数转换器的分辨率而定。对于双参数或多参数数据,既可以单独显示每个参数的直方图,也可以选择二维的三点图、等高线图、灰度图或三维立体视图。 细胞的分选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在流动室的喷口上配有一个超高频电晶体,充电后振动,使喷出的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待测定细胞就分散在这些液滴之中。将这些液滴充以正负不同的电荷,当液滴流经带有几千伏特的偏转板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落入各自的收集容器中,不予充电的液滴落入中间的废液容器,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 应用范围 可用于白血病的分型、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异倍性测定,以及免疫学研究,并已开

流式细胞术原理及功能介绍

流式细胞术详解 一. 流式细胞术概述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科学技术 ,它集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细胞免疫学于一体, 同时具有分析和分选细胞功能。它不仅可测量细胞大小、内部颗粒的性状,还可检测细胞表面和细胞浆抗原、细胞内DNA、RNA含量等,可对群体细胞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分析, 在短时间内检测分析大量细胞,并收集、储存和处理数据,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 能够分类收集(分选)某一亚群细胞,分选纯度>95%。在血液学、免疫学、肿瘤学、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广泛应用。 国内使用的流式细胞仪主要由美国的两个厂家生产:BECKMAN- COULTER公司和Becton-Dickinson公司(简称B-D公司)。流式细胞仪主要有两型:临床型(又称小型机、台式机)和综合型(又称大型机、分析型)。BECKMAN-COULTER公司最新产品为EPICS ALTRA和EPICS XL/XL-MCL, B- D公司最新产品为FACS Vantage和FACS Calibur。EPICS XL/XL-MCL和FACS Calibur是临床型;EPICS ALTRA和 FACS Vantage是综合型,除具备检测分析功能外,还具有细胞分选功能 ,多用于科学研究。 二.流式细胞仪主要技术指标 1.流式细胞仪的分析速度: 一般流式细胞仪每秒检测1000~ 5000个细胞,大型机可达每秒上万个细胞。 2.流式细胞仪的荧光检测灵敏度:一般能测出单个细胞上<600个荧光分子,两个细胞间的荧光差>5%即可区分。 3.前向角散射(FSC)光检测灵敏度:前向角散射(FSC)反映被测细胞的大小,一般流式细胞仪能够测量到0.2μm~0.5μm。 4.流式细胞仪的分辨率:通常用变异系数CV值来表示,,一般流式细胞仪能够达到<2.0%,这也是测量标本前用荧光微球调整仪器时要求必须达到的。 5.流式细胞仪的分选速度:一般流式细胞仪分选速度>1000个/秒,分选细胞纯度可达99%以上。 三.流式细胞仪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流动室及液流驱动系统 流式细胞仪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①流动室及液流驱动系统②激光光源及光束形成系统③光学系统④信 号检测与存储、显示、分析系统⑤细胞分选系统。 流动室(Flow Cell或Flow Chamber)是流式细胞仪的核心部件,流动室由石英玻璃制成,单细胞悬液在细胞流动室里被鞘流液包绕通过流动室内的一定孔径的孔,检测区在该孔的中心,细胞在此与激光垂直相交,在鞘流液约束下细胞成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激光检测区。流动室里的鞘液流是一种稳定流动,控制鞘液流的装置是在流体力学理论的指导下由一系列压力系统、压力感受器组成,只要调整好鞘液压力和标本管压力, 鞘液流包绕样品流并使样品流保持在液流的轴线方向,能够保证每个细胞通过激光照射区的时间相等,从而使激光激发的荧光信息准确无误。见图12.1流动室示意图。流动室孔径有60μm、100μm、150μm 、250μm等多种,供研究者选择。小型仪器一般固定装置了一定孔径的流动室。 图12.1流动室示意图(采自Coulter Training Guide) 四. 流式细胞仪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激光光源及光束形成系统

成像流式细胞仪原理及应用

二代流式技术产品-成像流式细胞分析 邱又彬 Merck&Millipore旗下品牌Amnis于近期推出了新一代高速细胞成像系统ImageStreamX Mark II。这是第三代ImageStream成像流式细胞仪,具有无与伦比的细胞分析能力。 显微镜可提供详细的细胞图像和形态信息,是研究细胞功能的重要工具。然而,显微图像的解释却是主观、定性且费力的。流式细胞仪擅长定量的表型分析,可产生统计学上可靠的结果,不过,流式细胞仪却缺乏成像能力,因此无法了解亚细胞定位。 ImageStream系列开创性地将流式细胞检测与荧光显微成像结合于一体,既能提供细胞群的统计数据,又可以获得单个细胞的图像,从而提供了细胞形态学、细胞结构和亚细胞信号分布的完整信息。 ImageStreamX Mark II能实时捕获每个流动细胞最多12幅高分辨率图像,检测速率可达5000细胞/秒,并具有更强荧光灵敏度。ImageStreamX Mark II的这些功能可以对细胞形态、荧光探针的强度和定位进行检测,进而为科学家提供广泛的图像分析应用,包括细胞间相互作用、吞噬、凋亡和自噬、核易位、形态变化等。 ImageStreamX Mark II的特征如下: ?速度更快:Mark II对进样速度进行了提升,每秒可以分析多达5000个细胞,简单易用的补偿向导可以指导您轻松完成多色补偿运算。 ?操作更简单:全新而直观的用户界面提供了每一个细胞的图像及实时绘图相关的图形化控件。 ?样品适应性更强:Mark II可选配7个激光;样品容量20-200 μl,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适用于多用户实验室。 ?样品利用率更高:Mark II将样品利用率提高到了95%,更适用于稀有的细胞样品,而且未使用的样品也可回收用于进一步分析。 从2005年开始,Amnis量化成像流式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其中超过300篇的文章发表在高水平的同行评议杂志(peer-reviewed journal)上。这些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化学、药物研发、血液、免疫、微生物、海洋、肿瘤、寄生虫、干细胞、毒理、病毒等等。并且由于Amnis与众不同的实验理念和卓越性能,使得这个名单不断变长。 1.生物化学: 经典的生物化学技术主要用于分子定位和共定位检测,这非常适合使用Amnis量化成像流式分析系统,比如转录因子从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位、分子在亚细胞器间的运输、蛋白质在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共定位。它可以获取复杂样品每个细胞中探针定位和共定位的统计学结果,这对于传统生物化学研

BD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BD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测细胞经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后放入样品管中,在气体的压力下进入充满鞘液的流动室。在鞘液的约束下细胞排成单列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形成细胞柱。 流式细胞仪通常以激光作为发光源。经过聚焦整形后的光束,垂直照射在样品流上,被荧光染色的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 这两种信号同时被前向光电二极管和90°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光散射信号在前向小角度进行检测,这种信号基本上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荧光信号的接受方向与激光束垂直,经过一系列双色性反射镜和带通滤光片的分离,形成多个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 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的强度或其核内物质的浓度,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 计算机把所测量到的各种信号进行计算机处理,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也可以打印出来,还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以备日后的查询或进一步分析。 检测数据的显示视测量参数的不同由多种形式可供选择。单参数数据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其X轴为测量强度,Y轴为细胞数目。 一般来说,流式细胞仪坐标轴的分辨率有512或1024通道数,这视其模数转换器的分辨率而定。对于双参数或多参数数据,既可以单独显示每个参数的直方图,也可以选择二维的三点图、等高线图、灰度图或三维立体视图。 细胞的分选是通过分离含有单细胞的液滴而实现的。在流动室的喷口上配有一个超高频电晶体,充电后振动,使喷出的液流断裂为均匀的液滴,待测定细胞就分散在这些液滴之中。 将这些液滴充以正负不同的电荷,当液滴流经带有几千伏特的偏转板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偏转,落入各自的收集容器中,不予充电的液滴落入中间的废液容器,从而实现细胞的分离。对分选出的细胞可以进行培养或其它处理,做更深的研究。 美国BD C6型流式细胞仪 首先C6流式细胞仪能避免操作新手的一个容易犯的错误;--;调整电压,同步化

流式细胞仪理论

流式细胞仪入门 ----- 秦华 译

目录 前言 第1章综述 第2章液流系统 第3章散射光信号及荧光信号 3.1 散射光信号 3.2 荧光信号 第4章光电系统 4.1 光平台 4.2 光学滤片 4.3 信号探测器 4.4 阀值 第5章数据分析 5.1 数据采集及显示 5.2 设门 5.3 细胞亚群的数据分析 5.4 流式细胞仪其它应用的数据分析第6章分选 6.1 分选 第7章激光器及光路校正 7.1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7.2 光路校正 第8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综述 流式细胞术是一项快速检测分析单个粒子多物理特性的高技术,通常指细胞通过激光束时在液流中的特性,即粒子的大小,密度或是内部结构,以及相对的荧光强度。通过光电系统记录细胞的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可得知细胞特性。 流式细胞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流动室和液流系统;光路系统以及电系统。其作用如下: z液流系统:依次传送待测样本中的细胞到激光照射区。 z光路系统:细胞由激光激发,通过光学滤片产生光信号,并传送到相应的探测器。 z电系统: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对于有分选装置的仪器,电系统可初始化分选条件。 在流式细胞仪中,细胞被传送到液流中的激光照射区。任何存在于悬液中的直径为0.2-150微米的粒子或细胞都适用于流式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用实体组织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往往是不可能的,分析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分解。被液滴包绕的粒子称为细胞液柱,当粒子经过激光照射区时,通过激光激发产生散射光。含有荧光的粒子就会表现出其荧光特性。散射光和荧光由光路系统(相应的透镜,滤片和探测器)收集。分光器和滤光片引导散射光和荧光至相应的探测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单个粒子通过其表现出的光散射和荧光属性,通过列表模式(List mode)完成数据采集,并对样本中的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流式细胞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流式细胞仪原理及操作步骤 流式细胞仪(FCM)是八十年代集单克隆抗体、荧光化学、激光、计算机等高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仪器,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肿瘤学以及血液学等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常规工作。其中检测人白细胞表面标志可对白血病、淋巴瘤作用迅速正确的诊断,对淋巴细胞群和亚群进行精确分类,还能分离纯化某一群或亚群细胞。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是用于FCM检测的标本准备,染色后也能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在某些实验条件下,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要优于滴片固定的常规间接免疫荧光的 结果。 (一)原理 活细胞表面保留有较完整的抗原或受体,先用特异性鼠源性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再用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结合,根据所测定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百分率即可知相应抗原的密度和分布。 (二)操作步骤 制备活性高的细胞悬液(培养细胞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胸腺细胞、脾细胞等均可用于本法) ↓ 用10%FCS RPMI1640调整细胞浓度为 5×106~1×107/ml ↓ 取40μl细胞悬液加入预先有特异性McAb(5~50μl) 的小玻璃管或塑料离心管,再加50μl 1∶20(用DPBS 稀释)灭活正常兔血清 ↓4℃30min 用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加洗涤液2ml左右 1000rpm×5min ↓ 弃上清,加入50μl工作浓度的羊抗鼠 (或兔抗鼠)荧光标记物,充分振摇 ↓4℃30min 用洗涤液洗涤2次,每次加液2ml左右 1000rpm×5min ↓ 加适量固定液(如为FCM制备标本,一般加入 1ml固定液,如制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视细胞浓度加入100~500μl固定液) ↓ FCM检测或制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标本在试管中可保存5~7天) (三)试剂和器材 1.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2.荧光标记的羊抗鼠或兔抗鼠第二抗体,灭活正常兔血清。 3.10%FCS RPMI1640, DPBS、洗涤液、固定液(见附录)。 4.玻璃管、塑料管、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原理和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原理和方法 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原理和方法高考和模拟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图像,那么,什么是流式细胞仪?如何检测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仪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仪,又称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器,作为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的仪器,它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力学、图像技

术、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理论于一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检测仪器,被誉为生物医学实验室的“CT”。 流式细胞术已经成为一种用途最广泛和最先进的细胞分析技术,在细胞生物学、血液学、肿瘤学、免疫学等基础和临床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流式细胞计的基本结构流式细胞计主要由流动室与液流系统、激光源与光学系统、光电管与检测系统、计算机与分析系统四部分组成(如图)。 典例分析

(2015年北京高考试题)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解析】从题目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两个峰值细胞的数目最多,分别对应的DNA含量为40和80。可知40的应该是处于分裂间期的G1期细胞,G1期时间比较长。而80的细胞应该是属于G2期和分裂期的细胞,DNA含量已经加倍。因此A选项中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是正确的。B选项中a峰和b峰之间应该是细胞周期中的S期,正在进行DNA分子复制。C选项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DNA含量处于加倍状态,应该计数在b峰中。D选项通过看右侧图可知b峰明显下降,可知应该是抑制了DNA分子的复制,DNA 加倍的细胞明显减少,所以D选项正确。

流式细胞技术原理

流式细胞术简介 一、流式细胞术发展简史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一种可以对细胞或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测量的新型分析技术和分选技术。其特点是:①测量速度快,最快可在1秒种内计测数万个细胞;②可进行多参数测量,可以对同一个细胞做有关物理、化学特性的多参数测量,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③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科技方法,它综合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流体力学、细胞化学、图像技术等从多领域的知识和成果;④既是细胞分析技术,又是精确的分选技术。 概要说来,流式细胞术主要包括了样品的液流技术、细胞的分选和计数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术等。FCM目前发展的水平凝聚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这方面的心血和成果。 1934年,Moldavan1首次提出了使悬浮的单个血红细胞等流过玻璃毛细管,在亮视野下用显微镜进行计数,并用光电记录装置计测的设想,在此之前,人们还习惯于测量静止的细胞,因为要使单个细胞顺次流过狭窄管道容易造成较大的细胞和细胞团块的淤阻。1953年Crosland –Taylor根据雷诺对牛顿流体在圆形管中流动规律的研究认识到:管中轴线流过的鞘液流速越快,载物通过的能力越强,并具有较强的流体动力聚集作用。于是设计了一个流动室,使待分析的细胞悬浮液都集聚在圆管轴线附近流过,外层包围着鞘液;细胞悬浮液和鞘液都在作层液。这就奠定了现代流式细胞术中的液流技术基础。 1956年,Coulter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oulter效应生产了Coulter 计数器。其基本原理是:使细胞通过一个小孔,只在细胞与悬浮的介质之间存在着导电性上的差异,便会影响小孔道的电阻特性,从而形成电脉冲信号,测量电脉冲的强度和个数则可获得有关细胞大小和数目方面的信息。1967年Holm等设计了通过汞弧光灯激发荧光染色的细胞,再由光电检测设备计数的装置。1973年Steinkamp设计了一种利用激光激发双色荧光色素标记的细胞,既能分析计数,又能进行细胞分选的装置。这样就基本完成了现代FCM计数技术的主要历程。 现代的FCM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是从组织化学发源的,其开拓者是Kamentsky。1965年,Kamentsky在组织化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新设想:(1)细胞的组分是可以用光光度学来定量测定的,即分光光度术可以定量地获得有关细胞组织化学的重要信息。(2)细胞的不同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