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设计《3减几》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设计《3减几》
培智三年级  生活数学教案设计《3减几》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智三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本

备课本 第(二)学期 学校辅读学校 年级三 教师郭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科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根据教育部2007年初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全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以培智学生生活中最需要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培智学生能学会什么就选择什么内容为编写原则制定本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能正确的写出10以内的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会10以内的混合运算。 3、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10元、20元,并会区分人民币之间的基本特征 4、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活动弥补语言缺陷,随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习惯。 5、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真做好数学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在上述教学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分组教学中,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A组:能正确口算和笔算出10以内的减法算式,并正确区分减 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能辨别人民币的面值,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B组:能笔算出10以内的减法算式,知道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区分人民币,说出人民币的面值和简单的特征。 C组:能跟读减法算式,描写减法算式;认识人民币。 2016—2017学年度学期二教学进度表执教者:郭荣 科目数学教学 班级 三年级 教科书名 及册数 试用教材 上课日期8.29 每周 节数 3 总授课 节数 54 考试 次数 1 周次 时间 预定进度 页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 因 说明起讫起讫 1 2月 27日 3月 3日 复习复习 2 3月 6日 3月 10日 2减几 第一单元 讲卫生 清明节 放假2 天 3 3月 13日 3月 17日 3减几 4 3月 20日 3月 24日 4减几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版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 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 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学生:燕子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 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 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培智数学教案上下特教12-4班董乐琪

培智学校《上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位置与顺序学习中的一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为一年级中度智力落后的学生,共8名,其中3名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三人中有两人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另一人的表达欲望不是很强;2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有表达的意愿,在帮助下能进行简单表述;1名唐氏综合征的学生,给予刺激后可以做出简单的表述;2名认知和表达都有困难,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仿说但遗忘较快。 三、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四幅含有树的图画,太阳,苹果和小花的图案若干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是树爷爷的生日,于是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有谁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啊?(指着多媒体课件上的小动物)噢有小鸟,还有小兔子。那么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观察力,看那位小朋友眼睛最亮。请小朋友观察下它们站在哪里?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那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上下”。 2、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a.认读上下,认读并领读说出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积极的同学已经会说了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帮助中间的同学指引他们说出答案,最后重复答案让全班跟读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让程度较差的同学能够说出这部分内容)。 b.认识上下,教师举例教室内的一个上下关系,比如灯在上面,桌子在下面。之后让同学们自己举例身边的事物。(适时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并让每个同学都有举例的机会,针对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辅导)。 c.区别上下,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有家里的客厅,卧室,冰箱里摆放的食物,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等等(让同学能具体分辨出物体的位置上下关系)。 3、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 a.动手摆一摆上下,同桌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两人发一张树的图画,还有太阳、苹果和小花,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看程度好的同学给他们鼓励,中度的同学告诉他们太阳在上面,小花在下面,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程度较差的同学要特别辅导,非常清楚的说出太阳在上面,指出太阳和图片的上面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动手贴到对应的位置,如此完成整幅图画)。指导完毕后鼓励全班同学,让同学们自己给自己鼓掌表扬。 b.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全体小朋友,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检查学习上下的效果并锻炼孩子的运动和反应能力)。 4、总结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认识左右教案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认识左右教案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提问: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左手和右手》)小朋友,哪只手是你的左手,哪只手是你的右手? 二、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提问:咱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们可是一对好朋友,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呢?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 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咱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谈话: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生说一说,再同位互相说。) 提问:在这些同学中有你的好朋友吗?你的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位?左边还是右边,让我们猜一猜好吗?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评析:用学过的各种方位来介绍自己的同座位,对“左右”这一方位进行延伸。学习“左右”,并将这部分知识用到生活中,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新学期开学,蓝猫商店进了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想去看看吗?有哪些学习用品呢?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二册数前概念综合练习二《高矮》。 教学目标: A标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描叙高矮。 B标:能够初步感知高和矮,能够参与课堂学习,跟着学,跟着说。 C标: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叙高矮。教学过程: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比较学生的高矮。 (1)这是谁?我们仔细观察,比一比,谁高?谁矮?板书课题:高——矮 (2)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反复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3)小游戏:身高高的同学站在高字下,矮的同学站在矮字下。 2、比较水瓶和杯子的高矮。 (1)出示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2)学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进行语言训练。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1、依次出示插图,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2、学生按要求依次完成习题,教师一旁巡回辅导。 3、穿插:听歌放松,活跃课堂,舒展身心。

4、排队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 比一比,看谁排的又好又快。 4、比较事物的高矮。 让学生比较具体事物的高矮,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的高矮。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高—矮) 反复认读。 五、布置作业 A标学生:描红高、矮两字; B标学生:描红高字; C标学生:写1、2、3。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学内容:1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 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 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 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学生:燕子 —?八、、J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 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2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2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2,要注意写2 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教案】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人:丁帆帆 【篇二: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8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12,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 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学具准备:例12的实物图,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 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1、准备练习。 6个6个地加,一直加到36。 让学生口算,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2、教学例12。 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 提问:(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案《元的认识》四年级

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认识人民币中1元、5元、10元几种面值,数出整元数。 A组:认识面值为1元、5元、10元人民币,独立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理解“几个1元是几元?”。 B组:初步认识面值为1元、5元、10元人民币,尝试一元一元地数10元以内整元数。 了解“几个1元是几元?”。 C组:尝试认识面值为1元、5元的人民币。 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会取币、付币、交流等解决简单购物能力。 A组:能够买标价为10元以内商品,拓展尝试用5元和1元组合付款,体验模拟购物的全过程 B组:在认识价格的基础上了解购物过程。 C组:了解购物过程,尝试买标价为1元和5元的商品。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拟实践活动后学生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A: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B:初步具备爱护人民币的意识。C:了解要爱护人民币。教学重点:A组:用多种方法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 B组:一元一元地数出10元以内整元数。 C组:认识面值为1元、5元的纸币 教学难点:1. 一元一元数出几元。 2. 能用5元和1元组合数出几元。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若干、面值为1元(纸币、硬币)、5元、10元的人民币若干A:10张1元纸币、10个硬币、5元、10元、 B:10张1元纸币、5个硬币、5元、10元、 C:5张1元纸币、1个硬币、5元、10元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导入课堂 播放录像,引导观察:“小朋友们看,昨天老师带大家到超市里买东西了,这是?他们在…(买东西)东西挑好后,又去柜台?(付钱)

“你们也想去买吗?如果你能完成冲关游戏,学会认钱,数钱,老师就带你们去买,有没有信心?” 二、观察感知,深入认识 出示第一关:看师:“第一关,看。” 1、引导观察,认识“1元、5元、10元”3种面值人民币。 出示“这是?”(1元1块) 师:“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有数字” 出示,“这是?”(5元) 出示,“这是?”(10元)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5,10)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上面有数字1,就是1元,上面有数字5,就是...,上面有数字10,就是...” 边指边引导:“人民币有很多面值,我们可以看数字和汉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国徽”“中国人民银行”“毛主席” ppt出示1元硬币,这是多少钱?(1元) “(围指三张纸币),这是纸币,(指着硬币),这是硬币。” PPT边出示边介绍:“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边板书:人民币,边问:“我们的钱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认识人民币中的元。”板书:元 生齐读题。“请读两遍。” 2、边出示卡片边请学生操作。“现在请你拿出1元纸币,5元、10元,1元硬币。” (B\C组学生的5元10元,老师直接拿走。) 1元5元10元 3、看评价表小结:“我们认识了1元、5元、10元。你们太棒了,第一关你们胜利通过,!” 三、动手操作,学生探究。

培智数学教案

《认识钟面》教案: 教学目标:A组(吴承燕、顾晓燕、茅佳清、黄天宇)1.是学生学会看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2.使学生了解钟表的用处;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B组(季佳惠、姜建锋、邢强强)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认读整时;2.使学生明白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C组(曹龙飞、范嘉敏)1.认识时针和分针;2.了解钟面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教学用具:教具(实物钟,钟面模型),学具(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钟表的声音)。2.对了, 这是钟表走动的声音。(出示实物钟)走进学生,让学生听一 听。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钟面。(板书:认识 钟面)。 二、新授:(一)认识钟面各部分名称:1.总体观察,说一说钟面 上都有些什么?2.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教完之后,师指学生 说名称,板书:分针、时针)。3.认识大、小格子及其与指针 之间的关系(钟面上有数字1~12,共有12个大格子,60个小 格子,了解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1小时=60分钟)。 (二)、认识整时:1.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又短 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1小时=60分 钟,大家都知道钟面是用来表示时间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认 识钟面上的时间。2.出示钟面模型,调到各种整时的画面,教

学生认识整时:①例:认识5时: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多 少呢?你们会看吗?这表示5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5点, 5点和5时是一个意思,在数学课上要求我们说成5时。②多 出几道题,贯穿,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③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整时,比较简单,只要看分针指向12,时 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三)、巩固练习:1.过渡语:每天有24 小时,我们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使自己的学习生活 更加充实,更加有规律,小明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让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吧。2.出示小明的作息时间图,逐个观察,看一看,说一说(一道题可以叫多几个同学起来回答)。3.思想教育: 小明做的是不是很好啊?我们也要向小明学习才行啊!叫睡觉 晚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再问一问住校的人起床和吃饭的时候能 不能慢慢吞吞的,然后告诉学生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我 们要学习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向小明学习把以前 不好的作息习惯都改掉。 三、游戏:1.听音乐放松(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定很累吧,我 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放松一下吧)。2.这首歌好听吗? 这首好听的歌曲叫找朋友,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 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让我们也来帮钟面找朋友(说 明规则,并示范,游戏,评价)。 四、总结、布置家庭作业:1.指黑板总结。 2.布置作业:①课堂作业;②家庭作业。 3.宣布下课。

培智三年级数学公开课

湖里特教辅读班数学教案

1 5 (三)应用扩展 1.练习:列算式,摆卡片,读一读 (1)刚才啊同学们一直都是看着老师在摘苹果,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啊首先我们请一个同学上台给我们表演一下摘苹果好么 用PPT演示6个苹果,摘走1个,求还剩几个 根据摘苹果的过程列式6-1=5(A类学生说出算式,B类学生用卡片摆出算式,C类学生跟读) (2)同学们的热情这么高啊,那我们就继续练习,同学们要加油哦,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摘苹果的任务哦!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摘苹果,PPT演示6个苹果,摘走5个,求还剩几个 根据摘苹果的过程列式6-5=1(A类学生说出算式,B类学生用卡片摆出算式,C类学生跟读) 2.练习:列算式,摆卡片,读一读 (1)果园里不仅有苹果,还有其他的水果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香蕉学具),同学们想不想摘香蕉啊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摘香蕉,PPT演示6根香蕉,摘走1根,求还剩几根 根据摘香蕉的过程列式6-1=5(A类学生说出算式,B类学生用卡片摆出算式,C类学生跟读) (2)请一学生上台演示摘香蕉,PPT演示6根,摘走5根香蕉,求还剩几根 根据摘香蕉的过程列式6-5=1(A类学生说出算式,B类学生用卡片摆出算式,C类学生跟读) 3.用手指头数一数:6-1= (1)教师出示PPT,学生读题,并用手指头数一数。 (2)将数出的结果填写在算式中,得出6-1=5,齐读。 用手指头数一数:6-5= (1)教师出示PPT,学生读题,并用手指头数一数。 (2)将数出的结果填写在算式中,得出6-5=1,齐读。 4.帮迷路的小鸟回家:想组成式,再连线。 (1)出示PPT课件,学生认读小鸟卡片上的算式:6-1= 6-5=认读小房子上的数字:1 5 (2)想6的分成计算两道算式,并将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进行连线。 (四)课堂小结 哇,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棒,大家都能认真的完成老师交给大家的任务,不仅能热心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还不怕辛苦摘水果,还能送迷路的小鸟回家,同学们都很努力呢!你们太棒了!现在就让我们放松一下,在手指操中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再见! 音乐伴奏手指操: 一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培智生活数学教案1

《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科:生活数学年级:八年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篇教学内容选自生活数学校本教材八年级“小数的计算”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位以内整数的加法,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小数部分为十分位和百分位)。此部分内容已经进入到小数的运算阶段,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本节是小数运算的起步,也是为未来学习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做铺垫。 【学情分析】:班级一共13名学生,年龄在14岁至18之间,其中智力障碍学生5名,自闭症学生6名,唐氏综合症学生2名,根据学生的听理解能力、生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 A类学生:3名学生(张同学、杨同学、王同学)。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对小数读写法都比较熟练,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当然个别A类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对应位不准确的情况,但是老师稍作提示便可以马上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B类学生:6名学生(孔同学、但同学、于同学、王同学、郭同学、高同学)。理解能力相对稍差,对小数的读写需要一定的提示,在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对准各个部分,完成计算。B类学生很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难以跟随老师的思路。 C类学生:4名学生(吴同学、姚同学、韩同学、张同学)。四名学生不能独立对小数的进行读写,张同学是自闭症孩子,与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类:列竖式计算整数部分为0的不进位加法。 B类:列竖式使用计算器计算。 C类:经提示使用计算器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整数加整数的计算规则,利用黑板进行竖式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1 并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小数计算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价值态度观:应用。正确计算。【教学重点】::数位对齐。【教学难点】由于整数不存在小

培智三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本

备课本 第(一)学期 学校辅读学校 年级三 教师郭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科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总教学目的: 本学期在生活化主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补偿学生的的学习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结合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学习掌握数字11—15唱数、点数、写数;数字16—20唱数、点数、写数;数字11—20数的排序、比大小;11—20单双数的认识。 总教学要求: 根据本学习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四个学习单元,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和能力分层教学,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如下: A组在认识数字11—20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唱数、点数、写数,并能正确对数字进行排序、比较出大小,能正确区分这些数字中的单数和双数。 B组能认识11—20的数,并点数,会仿写数这些数,在教师的指导下排序、比较大小,以及区分单双数。 C组能跟数出11—20的数,描写这些数字,了解数的排序和比大小、单双数。 学生在学习单元内容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大单元主题内容,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能力的提高程度。

2016—2017学年度学期一教学进度表执教者:郭荣 科目数学教学 班级 二年级 教科书名 及册数 试用教材 上课日期8.29 每周 节数 3 总授课 节数 54 考试 次数 1 周次 时间 预定进度 页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 因 说明起讫起讫 1 8月 29日 9月 2日 复习 1 2 复习 2 9月 5日 9月 9日 11、12的唱数、点数、 写数 第一单元 我的身体 3 9月 12日 9月 16日 13、14的唱数、点数、 写数 4 9月 19日 9月 23日 15的唱数、点数、 写数 5 9月 26日 9月 30日 综合练习(一) 第二单元 我爱我的学校 第六周“国庆 “放假”” 6 10月 3日 10月 7日 国庆放假 7 10月 10日 10月 14日 16、17的唱数、点数、 写数 8 10月 17日 10月 21日 18、19的唱数、点数、 写数 9 10月 24日 10月 28日 20的唱数、点数、写 数;综合练习(二) 10 10月 31日 11月 4日 0-9的数序和大小比 较(1)第三单元 我爱我的家 11 11月 7日 11月 11日 0-9的数序和大小比 较(2)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培智三年级实用数学五册教案

培智三年级实用数学第五册教案 王超 教学进度表:

课题:复习 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10的组成。 2、通过看图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5以 内的减法,并会看图列式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习题的良好习惯,让学 生体会助人的喜悦。 重点:巩固5以内的减法和组成,学会独立完成习题的习惯。 难点:能够独立完成和理解10以内的组成。 教具准备:数字卡、图

学具准备:书、小棒 教学过程: 一、手指操和数1——10 二、复习: 1、9以内的组成 2、5以内的减法 三、练习: 1、写一写: 6 7 8 9 2、看图写算式:

= 3、连一连: 让学生先计算,再找出得数,把它们连起来,如:4+5 9 4、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5+3=4-1=3-1= 1+3=5-4=3+3= 3-2=4+4=2-1= 5-3=4-3=2+2= 四、书本练习。 五、总结: 无论计算加法还是减法,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先读 题再计算,看清楚是加法还是减法再计算,如果不 会口算就用手指计算,加法就伸出手指,减法就收 拳再伸手指。 六、作业: 书本第三页的第8题。

课题:得数是10的加法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与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组成和加法的含义,会运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 10的加法。 2、思想教育: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不乱 拿别人的东西,做一名诚实的好孩子。 重点:会运用10的组成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难点: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玩具等 学具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手指操和数1——10 二、复习: 1、10的组成: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3和7组成10、4和6组成10、5和5组成10。 2、摆一摆10的分与合。

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下)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本学期,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学习10以内竖式计算,增加了一些元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同时初步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要求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与本班学生智力水平贴切相宜,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掌握初步的自我学习技能,最终形成基础性的数学素养。 本学期三年级实用数学主要围绕10以内竖式计算、元的认识、10以内的混合运算开展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计算10以内竖式计算; 2、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3、能够计算10以内的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1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2、人民币“元”的认识。 3、能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会列出10以内加减法竖式,理解竖式的含义。

2、能明确区分加减法含义,能进行10以内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 集体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运笔、画圈、连一连、圈一圈、画点、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十种学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生动、有趣的物像。 2、结合多媒体和各种教具,适时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快乐的数学世界。 3、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4、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 5、加强家校教育合力,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探讨最适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共有13名学生。有1名轻度智障的孩子,计算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好,有6名学生有计算能力,但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进行计算。有6名儿童的计算与理解能力较差。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