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建筑光环境优化

一、案例分析—托马斯·赫尔佐格汉诺威26号展厅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

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重生态

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

人类和所有的人工制造物达到一个自然和人

造自然的亲切和睦的境地。托马斯说:“生态

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和阳光,其真正的

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他

始终坚持“从生态到建筑,从技术到自然”

的原则,他已经把生态升华成一种思想和精

神,并以此贯穿他一生的建筑设计过程。托

马斯·赫尔佐格更关注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基础上自身的节能程度、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1、缓冲空间的营造 2、采光与遮阳的协调3、自然通风的组织4、应变界面的构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能源,还是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舒适的基本要求。伴随着现代大体量建筑的出现,建筑空间往往忽视了对自然光的利用。但是,由于自然光的使用也容易伴随着过多的热量引入。因此,协调解决采

光和遮阳是赫尔佐格作品的重要

课题,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北

向光线的利用,采光与遮阳的转

换。而汉诺威26号展厅就是一个

很好的案例。

26号展厅是为德国贸易展览

会组织DMAG所设计的,为“2000

年世博会的第一件展品”。它的设

计体现本次世博会的主题:“人一

自然一技术”。巨大的展厅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整个建筑外观是一种独具艺术性的技术在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形式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人--自然--技术”。托马斯·赫尔佐格通过开发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概念,使其在建筑物中空调方面是投资费用节省了50%。

展厅的光环境既要使陈列的文物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和得到必要的保护,又能给观众提供舒适的视看环境。所以在展览厅设计中要有适宜的照度,照度分布也要合理,更要避免眩光。在26号展厅中,赫尔佐格充分利用自然光,又兼顾了遮阳。

①展览馆中的自然采光

关注自然采光,不仅是让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多的与自然亲近,更是从能源、健康等角度,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自然光,从建筑采光的角度来说,虽然有其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未经过滤、遮挡、折射等处理的自然

光,无论是

从视觉光源

的方面来

讲,还是从

热源方面来

讲,也有着

一定的缺点。

26号展厅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及格栅允许自然光线进入,但同时又可避免日光的直射。明亮但不耀眼的光线是创造整个大厅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建筑的屋脊处和侧立面的上部有太面积的采光窗为室内提供自然照明。

②北向光线的利用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被大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在汉诺威26号展厅中,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供质量的均匀照明,光线通过大面积北向天窗上的百叶,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巨大“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域,

从而使光线均匀分布。

同样的赫尔佐格在林茨的设计中心项目中,通过在屋顶上的一种塑料格栅,将北面光线反射、折射进入室内,而将南侧直射光线过滤,这样就使展示区获得高标准的采光,且不牺牲室内热舒适度,也不增加额外能耗。

③建筑遮阳

在汉诺威26号展厅中大量使

用了天然木材.在展厅屋顶的使

用面积共计20 000平方米。这不

仅太大降低了建筑造价.其材料

本身也体现了生态节能的特点。

木材作为格栅,既遮挡了阳光避

免了室内过热又不影响屋顶和侧

面的自然采光。而这种可调式的遮阳装置除可以遮挡阳光还可以防止眩光、调节风量以及遮挡视线的作用。

④人工照明

展览馆中照明既要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又要保护展品,尽量减少光辐射对展品的损伤,展览馆中照明系统可根据展示中特点和展品的布置情况来选择。如图,可看到汉诺威26号展厅的人工照明的分布,赫尔佐格采用了一般照明方式,使展室内形成均匀亮度的光环境。

二、建筑系馆设计光环境优化

教室光环境应保证学生视觉作业看得清楚、快捷、舒适,且在较长时间里阅读不易产生疲劳。整个教室应保持足够的照度,照度分布均匀,使教室个个座位的座位的学生有相近的光照条件。此外,室内应有合适的亮度分布,消除炫光。

1.采光口及窗面积优化

在该设计中的教室采用单侧窗采光,即使在晴天,南向教室进深不大且无墙垛的情况下也难到达采光标准,因此要合理的设计采光口形式及窗口面积。

侧向采光口位置的优化:①提高窗上檐的高度,缩小窗上檐与顶棚的距离,增加光线照到教室的深度。②合宜的窗台高度,课桌高度一般为520-760mm,课桌与侧墙距离要求不小于120mm。为减少课桌面的光影,确保靠窗课桌面的采光,窗台的适宜高度为800-1000mm。③合适的窗间墙宽度,较窄的窗间墙既可以增加教室进光量,又可使教室内照度分布趋于均匀。

2.避免眩光

教室内最容易产生的眩光源是窗口。当窗口处于视野范围内较暗的窗间墙衬上明亮天空,就会感觉很刺眼,致使视力迅速下降;如果看到的天空靠近天顶或太阳位置附近则更刺眼,因此需要采取遮挡措施以避免直视天空。

3、建筑遮阳

该建筑的次入口位于西向,故应考虑西晒及遮阳。利用百叶窗这种可调节式

遮阳,可以有效的柔和光线减少西晒。

中庭增加采光

百叶遮阳减小开窗,避免西晒

建筑光环境模拟技术

建筑光环境模拟技术 姓名王虎军班级建筑节能1001班学号0121006220106 关键字:模拟光环境信息采光 摘要: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的信息中80%来自光引起的视觉,光环境对人类的精 神和心理感受都会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高,对建筑的光环境也有更多地考虑,因此一定要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对光环境进行一定的模拟,使建筑的采光更好的适应人们的生活。本文将介绍应用于建筑采光模拟与设计中的相关软件,以便于能更好的用此来研究建筑采光设计。 正文:光环境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与颜色(色调、色饱和度、室 内颜色分布、颜色显现)在室内建立的同房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人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认识世界,在所获得的信息中有80%来自光引起的视觉。光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对于生产、工作和学习的场所,良好的光环境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合宜的光环境能创造舒适、优雅、活泼生动或庄重严肃的气氛。所以光环境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人们无法或者很难准确计算建筑中光的环境,所以应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研究建筑中的光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效果对建筑采光设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ECOTECT生态建筑大师: ECOTECT是一个与三维建模工具连接的,具有高度可视化、交互性的建筑设计和分析工具。它可对包括太阳能、热能、能量、照明、听觉、资源使用以及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它的建模和分析功能可以处理任何复杂的几何形体模型。给设计者提供了视觉上和交互式的有用反馈信息,除了标准化的图表信息报告、分析结果还能直接在建筑表面和空间上显现出来,使得建筑师能够了解并展现出建筑性能表现。ECOTECH除了能运行大量的内部计算所之外,它也同时能输出到多种专业技术分析软件件,如radiance、energyplus、esp-r等。在建筑分析领域里,它是唯一由建筑师研发,主要为建筑师使用的软件——尽管ECOTECT 也已迅速被工程师、顾问、设计师以及业主和环保人士所接受。ECOTECT 是当今市场上较为全面的建筑分析软件。它提供了友好的三维建模设计界面,并提供了用途广泛的性能分析和仿真功能。ECOTECT 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完全可视化的物理计算过程回馈。使用ECOTECT 作前期的方案设计感觉就像最终确定方案一样的精确。ECOTECT 让设计者在建筑形式确认前就可以了解建筑的相关特性。您可以通过一份详细的气候分析资料计算出多种被动设计方案的潜在使用效率,并优化太阳能系统,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在逐步发展到最终设计前,您可以依据一些简单的概念模型测试不同的方案形式。Ecotect 采用权威的核心算法。RADIANCE 、Ray 、和POV VRML、EnergyPlus 、HTB2 热分析软件均有导入导出接口。它对于设计师的方案设计理念是一个重要的提升,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尤其和SketchUp 的配合使用充分体现设计师作品向生态建筑的方向延伸。 功能:该软件可以进行热工分析、日照分析、遮挡分析、通过辐射分析配置绿化系统、空间统计声学的分析以及采光分析。此处主要谈谈采光分析。

试论住宅光环境的设计分析

摘要 试论住宅光环境的设计 摘要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照明的质量和品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到今天,光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它的使用功能,从单纯的“提供照明”的光源演变为“创造生活情趣”的角色。通过分析灯光照明设计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灯光在各种生活空间中的运用,以及灯光设计的相关原则,并强调了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提出住宅光环境的营造不仅能作为调整空间结构、表现空间质感和空间色调的主要手段,而且还会营造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和谐空间,引导人们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关键词:住宅空间;光环境;设计;绿色照明

目录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 I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实例调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查对象一 (2) (二)调查对象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例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3) 二住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 (3) (一)客厅光环境 (5) (二)卧室光环境 (6) (三)餐厅光环境 (8) (四)卫生间光环境 (8) (五)辅助空间的光环境 (8) 三住宅光环境设计现状的节能措施和展望 (9) (一)住宅光环境设计的节能措施 (9) (二)住宅光环境的展望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主题需要十分到位。

建筑光环境分析

建筑光环境分析 一.建筑实例光环境分析 二.光环境优化设计

一.建筑实例光环境分析 (1)丹麦低碳建筑-绿色灯塔“绿色灯塔” 1.建筑简介 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丹麦的第一个按照碳中和理念设计的公共建筑,位于哥本哈根市内的哥本哈根大学校园内,该建筑为3层的圆形建筑,总建筑面积950m2.具体用途为哥本哈根大学科学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监管咨询中心。”绿色灯塔”项目是无CO:排放的零排放生态型建筑。 “绿色灯塔”的目标在于展示节能型建筑需求和建筑质量.健康室内气候以及良好的日光.是可以通过可持续和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法达到平衡的。该项目已于2009年10月20日正式交付使用运营,是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COP 1 5)的一个献礼性展示项目。

2.建筑光环境总体感受 走近“绿色灯塔”,绿色为基调的外墙与周边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主体为圆柱形,建筑上装有的可调节百叶窗使整个建筑能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 进入灯塔内部,首先会注意到它卓越的采光效果。朝南斜切的屋顶,创造了最大的采光率。可自动调节的天窗、挑高的中庭,使得阳光可以从三楼楼顶直射到一楼。如果阳光充足,室内的LED照明灯就会自动关闭。 3.圆柱体的建筑外形 该建筑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最佳的能耗效率.建筑质量、健康的室内气候,和良好的采光条件。也就是说,“绿色灯塔”在设计之初,就是一个具有强烈展示功能的建筑。既要展示建筑的各个不同的立面在接受日照.采集太阳能即时的数据变化,又可以作为建筑使用,因此,其最佳形状就是做成圆柱形。 4.墙面及装置-增强亮度 内部墙体全为白色墙面,可以增强室内的亮度。另外,该建筑做了一个名为“仪器”的艺术雕塑.这个雕塑看起来像一个探测器。主体由8个手臂组成,每个手臂上装有30面小镜子。 5.采光设计具体分析 首先,建筑的内部照明以自然采光为主,结合丹麦当地的光气候条件,除了在建筑立面装了适量的竖窗,还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智能电控屋顶窗。这无疑给建筑的中庭.带来了巨大的光照度的变化。

一般民用建筑光环境的舒适性分析

一般民用建筑光环境的舒适性分析

建筑的光环境调研及分析——某学校能源大楼摘要为了解和分析一般建筑(学校和普通用途)的室内光环境,在对某学校的建筑的光环境调研中,发现对于建筑夏季光环境的影响因素诸多,包括裙楼、周围建筑群、楼间距、周围绿荫、日照时间、室内门窗布置等。本次选取一个公共建筑通过理论分析、实测以及数据分析整理等方法对此进行分析。说明光环境对人生活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室内光环境;分析研究;影响 1前言现在的建筑因设计要求和其他条件限制,会出现比较多的东西向建筑(例如教学建筑以及住宅建筑),通常来说,夏季东西向上的太阳辐射照度是最大的,东西向的照度峰值一般在9~10点,西向一般在13~15点,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纬度差异略有不同。在东西向的建筑立面设

问题,在该楼的东西向立面设立进深比较大的窗户,以遮挡午后过强的光线,同时这种窗户的形式也丰富活泼了建筑立面,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建筑为办公实验楼,室内工作人员为老师和部分领导,由于专业需要,居室不仅是办公的场所,更多的是学习的地方,平均工作学习时间超过8小西向房间西晒严重,根据笔者对宿舍楼东西向 45个房间的测量调查发现,室内西向没有悬挂窗帘的房间,夏季午后由于日照光强度太大,强烈的光线投射入室内,致使室温过高,而且有一点晕眩人体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更会感到炎热难受、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室内较深的窗户设置的房间,虽然可以在夏季午减弱强烈的阳光,但却由于窗户材料的问题而影响了室内的通风,致使室内闷热难受,而且还导致室内照度的增强,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笔者于 2016年 5月份上午对东西向房间的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高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更成为各个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超高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视觉效果强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而其在世界范围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由于一系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超高层为高层、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高强材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技术成

就的体现。商业、担负着集办公、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目前,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随着西悉尼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成为了备受关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的崛起, 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分析论文

居住建筑室内光环境设计分析 姓名:陈勇平学号:7011408004 班级:08级建筑(1)班指导老师:魏永健 摘要:主要是从建筑物对室内光环境的需求来进行设计分析,提出装饰与室内光环境的结合的观念。 关键词:居住建筑;室内环境;采光。 我们知道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对采光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将建筑分成: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那么我们要怎样合理地利用建筑的不同功能对采光需求的不同来进行设计呢? 对于居住建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住宅建筑,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要创造节能、环保、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舒适环境。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与光照、装饰材料的质与色、家具等的选择密切相关。在光照下,室内的形、色、质融为一体,能够赋予人们以综合的视觉心理感受。只有合理地选择室内光照形式、光源色温、灯具造型、装饰材料的质与色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在满足建筑采光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更舒适的室内光环境,或者说是满足房主对建筑的采光设计要求。但是为了人们有更好的室内光环境,我们还必须要满足房间必须的照度值大小、照度的均匀度、反射和眩光等问题的设计要求。但是这些影响要素不仅由室内照明灯具直接照射形成,而且还包括由于室内壁面对光反射所致。室内壁面装饰材料表面的光滑程度和颜色不同对光线的反射、吸收程度不同,而且会导致光在分布上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室内的光环境有所不同。例如,颜色深的表面,反射的光通量少,室内照度值由于反射提高的会少。反之,浅色装饰材料表面的反光系数大,壁面反射会提高室内的照度,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可节约能源。 居住建筑除了要满足基本照明功能外,还要与室内装修布置和家具风格相协调,形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身心健康的舒适室内环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论建筑光环境

论建筑光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 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 它已成为近年来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 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化学、物理或生物学等方面的不良变化, 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当今环境污染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类型, 其中光污染是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这四大类污染之后的又一环境问题。它围绕在我们身边, 大多数人都曾受过它的危害, 而且危害正日趋严重, 但它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有关专家指出, 这一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光环境造成的光污染有可能成为21 世纪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又一环境杀手。 建筑光环境的内涵很广, 它指的是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 照明和颜色)与颜色(色调, 色饱和度, 颜色分布, 颜色显现) 与室内外环境建立的同空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人们对光环境的需求与他从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在进行生产、工作和学习的场所, 优良的光环境能振奋人的精神,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产品的质量, 保障人身安全与视力健康。因此, 充分发挥人的视觉效能是营建这类光环境的主要目标。而在休息、娱乐和公共活动的场合, 光环境的首要作用则在于创造舒适优雅、生动活泼, 或庄重严肃的特定环境气氛。相反, 不适宜的光环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目前人们把那些对视觉、对人体和对环境有害的光称作光污染。光污染是一类特殊形式的污染, 它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造成的光污染。人们能直接感觉到的主要是可见光污染。可见光污染较常见的是眩光, 它是阳光或人工高发光体照射到建筑物的玻璃或金属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亮光涂料面层所产生的强烈反射光线。如黑夜迎面射来的汽车灯光, 强阳光下城市高大建筑物玻璃幕墙的反射光等。电焊弧光、溶融的金属液和玻璃液产生的强光均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视觉污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光污染, 主要指城市中杂乱的视觉环境, 如杂乱的电线、电话线、乱抛乱弃的垃圾废物、杂乱无章的货摊和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等。红外线会损伤人的皮肤, 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可使人眼的视网膜、角膜、虹膜造成伤害。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角膜和皮肤造成伤害。在这些光污染中可见光污染较常见, 可见光污染又表现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三种类型。医学研究发现, 人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过量或不协调的光辐射下, 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视力减退、食欲不振、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 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和事故。 因此,随着人们对建筑光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建筑光环境。人们对现在的建筑中自然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设计中, 为了达到理想的建筑节能效果, 往往要控制建筑的窗墙比, 这就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透感、现代感的追求, 同时对于大进深的房间来说, 自然采光很难使建筑室内光线达到均匀、稳定, 当光线的均匀度达不到正常工作需求时, 就必须采取人工照明设施来弥补自然光不足。我们不能忽略自然光的作用, 阳光是生气勃勃、令人欢欣鼓舞的, 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因为人与生俱来的向光性, 日光环境对于建筑的舒适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适量

建筑光环境案例分析及优化

建筑光环境优化 一、案例分析—托马斯·赫尔佐格汉诺威26号展厅 托马斯·赫尔佐格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 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注重生态 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 人类和所有的人工制造物达到一个自然和人 造自然的亲切和睦的境地。托马斯说:“生态 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和阳光,其真正的 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他 始终坚持“从生态到建筑,从技术到自然” 的原则,他已经把生态升华成一种思想和精 神,并以此贯穿他一生的建筑设计过程。托 马斯·赫尔佐格更关注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基础上自身的节能程度、技术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来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大量作品所遵循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和策略:1、缓冲空间的营造 2、采光与遮阳的协调3、自然通风的组织4、应变界面的构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不仅能够节约大量能源,还是使用者生理和心理舒适的基本要求。伴随着现代大体量建筑的出现,建筑空间往往忽视了对自然光的利用。但是,由于自然光的使用也容易伴随着过多的热量引入。因此,协调解决采 光和遮阳是赫尔佐格作品的重要 课题,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策略:北 向光线的利用,采光与遮阳的转 换。而汉诺威26号展厅就是一个 很好的案例。 26号展厅是为德国贸易展览 会组织DMAG所设计的,为“2000 年世博会的第一件展品”。它的设 计体现本次世博会的主题:“人一

自然一技术”。巨大的展厅长200m,宽116m。布置成三跨。整个建筑外观是一种独具艺术性的技术在建筑结构和对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形式优化开发的完美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人--自然--技术”。托马斯·赫尔佐格通过开发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概念,使其在建筑物中空调方面是投资费用节省了50%。 展厅的光环境既要使陈列的文物清晰的呈现给观众和得到必要的保护,又能给观众提供舒适的视看环境。所以在展览厅设计中要有适宜的照度,照度分布也要合理,更要避免眩光。在26号展厅中,赫尔佐格充分利用自然光,又兼顾了遮阳。 ①展览馆中的自然采光 关注自然采光,不仅是让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多的与自然亲近,更是从能源、健康等角度,实现可持续性建筑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作为自然光,从建筑采光的角度来说,虽然有其巨大的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未经过滤、遮挡、折射等处理的自然 光,无论是 从视觉光源 的方面来 讲,还是从 热源方面来 讲,也有着 一定的缺点。 26号展厅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及格栅允许自然光线进入,但同时又可避免日光的直射。明亮但不耀眼的光线是创造整个大厅空间品质的关键所在。建筑的屋脊处和侧立面的上部有太面积的采光窗为室内提供自然照明。 ②北向光线的利用 北向光线属于漫射光,且带有的太阳热量较少,因此在赫尔佐格的作品中被大量使用。其常用手法是通过反射作用,把北向光线均匀引入室内。在汉诺威26号展厅中,为了给高大展览空间提供质量的均匀照明,光线通过大面积北向天窗上的百叶,折射到展馆室内屋顶上巨大“反射板”而引入更远的公共区域,

建筑光环境的基本知识

亮度与照度的区别 问:亮度与照度这两个物理概念,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之间有没有关联和不同。 回答:亮度与照度,是两个既关联又不同的物理量。 1、亮度:指的是人在看光源时,眼睛感觉到的光亮度。亮度高低决定于光源的色温 高低和光源的光通量,光源的光通量多少是决定性因素。光源的光通量多,亮度就高。 2、照度:指的是光源照射到周围空间或地面上,单位被照射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 被照射面积上的光通量多,照度就高。 3、亮度和照度的关联与不同: 关联点是:影响光源亮度和照度高低的物理量是共同的,即:光通量。 不同点一:影响光源亮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表面辐射出来的光通量的多少。 不同点二:影响光源照度的光通量,是光源辐射到被照面(如墙壁、地面、作业台面)上的光通量的多少。 不同点三:两者位置不同,受外界影响因素也不同。同一只光源,光源表面辐射出来的光通量、与光源辐射到被照面(如墙壁、地面、作业台面)上的光通量,在数量关系上是不相等的。 4、特别说明:光源的亮度视觉感,有时受色温影响较大。在光通量相同的光源中, 色温高的光源会产生亮度高的错误的视觉感。这种“高亮度“光源,光效并不一定比其它光源高,照度也并不一定比其它光源高,只是一种刺眼的“虚假亮“。 5、在实际照明应用设计和照明节能中,主要评估照度、特别是有效视觉照度,这个 物理量数值的高低 1)建筑光环境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光的基本属性 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并能为人眼感觉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光的强度由发光强度及亮度描述,光的色彩由色温描述。 ·光的基本描述参量 光通量:以人眼为基准,对光的感觉量的描述参量, 常用符号Ф表示,单位流明(lm)。 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在空间的光通量分布状况,即光通量的空间分布密度,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坎德拉(cd)。 照度:对于被照面而言,表征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程度,即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常用符号E表示,单位勒克斯(Lux 或lx)。 亮度:表征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或人眼所看到发光体的明亮程度。常用符号L表示,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 ·材料的光特性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材料、当介质发生变化时,入射光通量中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可能透过介质进入另一侧的空间。反射,吸收和透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分别为光反射比、光吸收比、光透射比。用以表征材料对光的作用状况。 材料对光的两种特殊作用方式。光线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明材料上,就出现定向反射现象。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则产生定向透射。 半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表面粗糙的不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反射,使光线分散在更大的立体角范围内。当反射或透射的光线满足朗伯余弦定律时,其反射或透射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以及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以及案例分析 摘要: 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如今世界各国已建或者在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高,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认识高层建筑的发展,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方面的认识,本文做一个相对清晰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框架筒体剪力墙 正文: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1、层数或高度超过规定值的房屋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不同的国家的定义标准也存在些许差异,例如以下几个国家:美国规定22~25m或7层以上;法国规定50m以上的居住建筑、28m以上的其他建筑;英国规定24.3m以上的建筑;日本规定8层以上或超过31m的建筑,并把30层以上的旅馆、办公楼和20层以上的住宅规定为超高层建筑。 2、对可以称之为高层建筑的建筑物又有进一步的分类。世界高层建筑委员会1972年建议将高层建筑划分为以下四类:第Ⅰ类:高度不超过50m (9~16层);第Ⅱ类:高度不超过75m (17~25层);第Ⅲ类:高度不超过100m (26~40层);第Ⅳ类:高度超过100m (40层以上)。 3 、在中国《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中,规定住宅按层数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100m以上称为超高层建筑。 二、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类型简介及案例分析 1、框架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中的框架结构体系由纵、横向刚接框架组成,框架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两个方向的水平荷载。框架结构具有布置灵活的优点,容易满足各种不同的建筑功能和造型要求。但是侧向刚度相对较小,其高度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将柱子做成小筒体(即成箱型截面)或格构柱,在筒体与筒体之间每隔若干层设置矩形梁或桁架,形成主框架结构;其余楼层设置次框架,次框架 可以落在巨型梁上或悬挂在巨型梁上,次框架上的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全部传递给主框架,这种框架 称为巨型框架。例如美国芝加哥汉考克大厦就是巨 型桁架结构。 汉考克大厦的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向上 逐渐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它就像个小的 竖向城中城。如果当初分开建一栋45层的公寓楼 和一栋70层的办公楼,那么楼座就会占用基地的 大部分,影响私密性和采光;先合盖为100层的大 厦,节约的基地被用作露天场地。汉考克大厦设计 了直抵基岩的巨大沉箱基础。楔形塔身由基底处的40000平方英尺(3716.1㎡)面积收缩到顶

试论住宅光环境的设计分析

试论住宅光环境的设计 摘要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照明的质量和品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到今天,光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它的使用功能,从单纯的“提供照明”的光源演变为“创造生活情趣”的角色。通过分析灯光照明设计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灯光在各种生活空间中的运用,以及灯光设计的相关原则,并强调了其在室内设计领域的重要地位。提出住宅光环境的营造不仅能作为调整空间结构、表现空间质感和空间色调的主要手段,而且还会营造出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和谐空间,引导人们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关键词:住宅空间;光环境;设计;绿色照明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例调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查对象一2 (二)............................. 调查对象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例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3) 二住宅光环境的设计原则 (3) (一)........................................................ 客厅光环境5 (二)........................................................ 卧室光环境6 (三)........................................................ 餐厅光环境8 (四)...................................................... 卫生间光环境8 (五).................................................. 辅助空间的光环境8 三住宅光环境设计现状的节能措施和展望 (9) (一).......................................... 住宅光环境设计的节能措施9 (二).................................................. 住宅光环境的展望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马赛公寓 姓名:陈彬 勒·柯布西耶是我最喜欢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是20世纪最建筑师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所设计的建筑很多都举世闻名,当然,也包括今天我要分析的马赛公寓。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有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 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 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而马赛公寓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 1马赛公寓坐落于坐落于法国马赛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自1946年开始设 计,1952年完工。是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 宅。左图为马赛公寓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建 筑周围绿树环绕,周围景观设计的简单明了。可 以说环境十分宜人。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具体分 析其具体组成。 基本资料 马赛公寓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 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建筑外观 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在第17层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

建筑光环境复习重点

建筑光环境复习纲要 第7章光环境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光环境、光源、可见光、相对光谱光效率、光通量(单位)、发光强度(单位)、照度(单位)、亮度(单为)、亮度对比度、光源色、物体色、光源色温、相关色温、视功能曲线、邦森---罗斯科定律、眩光。 2基本计算 *光通量的计算:φ=K m∑φe ,λV(λ) *发光强度的计算:Iα=Φ/Ω *照度计算:E=dΦcosi/dA *点光源形成的照度计算:E= Iαcosi/r2*亮度Lα=Iα/ dA cosα*由光源亮度所形成的照度计算:?E= L αΩcosi *定向反光材料像源亮度与发光强度:Lρ=L*ρ,Iρ=I*ρ *定向透光材料像源亮度与发光强度:Lτ=L*τ,Iτ=I*τ *均匀扩散反射表面亮度和照度:L=E×ρ/π,I i=I o cos i *均匀扩散透射表面亮度和照度:L=E×τ/π,I i=I o cos i 3基本问答 人眼构造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感光细胞有哪两种,它们分别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起作用?在视网膜上分布有什么特点? 简述人眼的视觉特性,影响人眼看清物体的因素有哪些? 解释“相对光谱光效率”这一概念,人眼在明暗环境中对哪种波长的

光感到最亮? 什么是眩光?防止和消除眩光可采取哪些措施? 第8章天然采光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光气候、直射光、天空光、临界照度、采光系数、井口指数 2基本计算 全阴天天空亮度计算:L?=Lz(1+2sin?)/3采光系数计算: C=En/Ew×100%侧窗采光计算:Cmin=Cd×Kτ×Kρ×K w ×K c ×K f天窗采光计算:Cav=Cd×Kτ×Kρ×Kd×Kg×Kf 3基本问答 昼光由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晴天天空亮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影响晴天室外昼光的因素有哪些?全阴天天空亮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影响全阴天室外昼光的因素有哪些? 我国光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个区? 简述侧窗采光的优缺点。影响侧窗采光的因素有哪些? 天窗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 写出侧窗采光的计算式,并说明其中各项所代表的意义。 写出天窗采光的计算式,并说明其中各项所代表的意义。 第9章建筑照明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高层建筑的经典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的经典案例分析 帕拉玛塔广场大厦分析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脱离地面,接近苍穹的渴望,在当今社会,用地愈加紧张,技术也愈加成熟,各种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不仅解决了很多如节地、拥挤及环保等城市问题,更成为各个国家及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所在地区的“名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该地区的形象定位及经济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耸立,他们往往位置险要、造型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作为现代建筑技术的结晶,成为展示城市发展成就的有效手段。 高层建筑的发展得益于载客电梯的发展和使用,而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展起来是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一系列全新结构的出现及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高层建筑除先进的结构体系及轻质、高强材料以外,其内部诸如自动控制的一系列消防、报警、通讯、高速电梯及管理监测等系统,离不开计算机与电气化,因而它是二十世纪科学技术成就的体现。 目前,作为城市地标的高层建筑十分多见,担负着集办公、商业、居住等众多功能,它们大多是某一地区的综合体建筑,朝着智能化、多样化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以下以澳大利亚帕拉玛塔广场大厦为例,解析当今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帕拉玛塔,是西悉尼的市中心,为悉尼地区内第二重镇,澳大利亚第三大经济区,是澳目前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西悉尼

的崛起,被誉为“西部三热点心脏”之称的帕拉玛塔,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投资热点。帕市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帕拉玛塔市举办了一个 比赛,要建造一栋商业高楼, 突出节能高效的设计理念。对 此,urban office architecture事务所设计了 以“城市上升”为主题的这一 建筑。 该建筑共有66层,集商业与办公为一体,是两个楼的结合体,楼的底部是融合在一起的,之后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分成两栋。以各自扭转的姿态向上延伸,在其中间以连廊相接,创造了大量的公共平台,姿态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流动感,富有韵律又不失节奏。 卡洛恩佐的纽约办公室已 经设想把这里建成公共领域,从 帕拉马塔广场延伸到北部。因 此,创造大量供行人共享的公共 活动区域成为设计的一大要点, 在人流量如此集中地广场区域 地带,需要解决人车共行的交通 拥堵问题,尤其是对于底部空间 的处理及契合绿色城市生活的

一般民用建筑光环境的舒适性分析

建筑的光环境调研及分析——某学校能源大楼 摘要为了解和分析一般建筑(学校和普通用途)的室内光环境,在对某学校的建筑的光环境调研中,发现对于建筑夏季光环境的影响因素诸多,包括裙楼、周围建筑群、楼间距、周围绿荫、日照时间、室内门窗布置等。本次选取一个公共建筑通过理论分析、实测以及数据分析整理等方法对此进行分析。说明光环境对人生活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室内光环境;分析研究;影响 1前言现在的建筑因设计要求和其他条件限制,会出现比较多的东西向建筑(例如教学建筑以及住宅建筑),通常来说,夏季东西向上的太阳辐射照度是最大的,东西向的照度峰值一般在9~10点,西向一般在13~15点,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纬度差异略有不同。在东西向的建筑立面设计中会优先考虑外遮阳设施,同时,这样设施一面会阻挡直射阳光,防止眩光,有助于视觉的正常工作,但是在另一方面,遮阳又有挡光作用,从而降低室内光照度,尤其是在阴天更为不利,在有些建筑中还因为室内光照不足而导致白天的大部分时间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来满足日常工作学习。所以在东西向建筑中要权衡好遮阳和采光两方面的问题。然而现实中的设计大多没有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所以造成的光舒适性问题比较严重普遍。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以学校东西向办公型建筑为例,分析了室内采光,说明此种光照下对人生活工作的影响。 2实例概况选取研究对象为长沙理工大学某办公用能源大楼,此建筑共11层,砖混结构,该建筑平面为I型,因为使用功能的原因,建筑的一部分形式为东西向,设计者最初考虑了东西晒问题,在该楼的东西向立面设立进深比较大的窗户,以遮挡午后过强的光线,同时这种窗户的形式也丰富活泼了建筑立面,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建筑为办公实验楼,室内工作人员为老师和部分领导,由于专业需要,居室不仅是办公的场所,更多的是学习的地方,平均工作学习时间超过8小西向房间西晒严重,根据笔者对宿舍楼东西向45个房间的测量调查发现,室内西向没有悬挂窗帘的房间,夏季午后由于日照光强度太大,强烈的光线投射入室内,致使室温过高,而且有一点晕眩人体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更会感到炎热难受、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室内较深的窗户设置的房间,虽然可以在夏季午减弱强烈的阳光,但却由于窗户材料的问题而影响了室内的通风,致使室内闷热难受,而且还导致室内照度的增强,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笔者于 2016年 5月份上午对东西向房间的室内光环境做了一系列测试,测试仪器为国产照度计,分别选取室内经常使用的位置为测试点:房间中间位置,进行室内天然光照度的测量,测量高度约为 1米。

建筑光环境的环境行为学分析1

建筑光环境的环境行为学分析(资料篇) 雨中独舞2013-08-12 21:41:08 袁景玉张莹 摘要:从主观客观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人的行为和心理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将环境行为学的一些成熟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建筑光环境的研究,了解光作用于空间,再通过感觉、知觉和认知形成对光环境整体的判断和评价,最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整个过程。了解了光、空间与行为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应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光环境进行研究,克服现在光环境研究中只重视量化指标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光环境,空间、感知,主观评价 THE RESEARCH OF ARCHITECTURAL LIGHT ENVIRONMENT BY ENVIRONMENT –BEHAVIOR SCIENCE Jingyu Yuan Ying Zh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ner link between human behavior and lighting environment from combining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thus establish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in lighting design and researching.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mature theory in environment behavior study into the architectural lighting environment, and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light rolling in the space, and through the feeling,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formats the judgments and evaluation to overall lighting environment, ultimately impacting on human behaviors, understands the intrinsic link of light, space and behaviors. We can us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l research methods to research light environment, to overcome value quantification target question in the present light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KEY WORDS: environment behaviors, lighting environment, space, perceptions, subjective evaluation 1 问题的提出 1-1 建筑光环境研究的困境 随着国内大规模的建设及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要求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人们对空间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既可赋予建筑空间灵魂和生命,也可以成为空间的败笔与祸源。光的物理特性虽是可以进行计算和测量的,但是这些光度学上的数值,只能提供生理学范围内有关能见度的一些信息,而人的视觉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光环境设计的成功与否,更决定于它被人的视觉接受的程度,因此光环境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对纯物理问题的解答,还要考虑到人的主观感受。 1-2 环境行为学与建筑光环境研究的互补 一个只考虑光的强度和照度的光环境设计,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也许完全正确,但是由于忽略了视觉环境这一重要因素,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失误在于只考虑了生理学方面的最佳作业环境,而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