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奶奶家》练习题

《去奶奶家》练习题
《去奶奶家》练习题

1.竖式计算。

57×9= 125×8= 156×3= 163×4= 234×5=

681×4= 89×5= 118×8= 75×

8= 124×7=

557×2= 378×4= 299×6= 432×7= 225×6=

2.商店进了5箱练习本,每箱175本。你能把下表填完整吗?

3.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25千米,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笑笑一家去古城旅游,从东山镇出发需要先乘3小时的汽车,在金山镇换车,再乘4小时火车。

(1)你都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画一画。

(2)从东山镇到金成站有多少千米?从进程站到古城有多少千米?

(3)笑笑上午8时乘火车出发,2时后火车约行驶到什么位置?在图中标出来。

5、星期天,小狗灵灵从家出发到游泳馆学习游泳,它途径公园、超市,最后到了游泳馆。

(1)公园到超市的路程是多少米?画一画,算一算。

(2)灵灵家到游泳馆的路程是多少米?画一画,算一算。

6、李阿姨家住成都,十一期间乘火车回攀枝花老家,途径峨眉山、西昌,最后到达攀枝花。

(1)峨眉山到西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2)成都到攀枝花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3)火车从成都出发,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4小时大约行驶到什么位置。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讲解学习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与除杂专题及典型例题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气体 验证试剂 吸收试剂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灼热的铜 二氧化碳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氢气体 硝酸银溶液 硝酸银或氢氧化钠溶液 2、 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图1为多功能瓶(盛放液体) 图2为U 型管 洗气(除杂):长进短出 (盛放固体) 验气: 长进短出 3、CO 、H 2的检验 常常先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看见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再通过证明其另一生成物 CO 2和H 2O ,以达到检验这两种气体的目的。 右图3为检验和吸收上述气体的一般装置: 例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 2、CO 、CO 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装置处理后(假设每步作用均完全)。有关的实验事实是:①A 装置质量增重;②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③C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④D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混合气体中肯定含 ,可能含有 。为确认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请在 和 之 间(填装置编号)添加框图中的装置,装置中试剂名称是 。 (2)B 装置中的固体由黑变红说明氧化铜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写出B 处硬 质玻璃管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此题是2010年松江区模拟卷中一题属于检验常见气体的一道难度较高的一题,在选择检验装置时,不但要能通过现象判断气体是否存在,同时还要考虑前面带出的气体对后面气体的检验是否存在干扰,本题的难点在于混合气体中原本不存在水蒸气,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带出水蒸气从而对氢气的检验造成干扰,这一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答案:(1)CO 2、CO , H 2。 B 和A 浓硫酸。 (2)还原CO+ CuO →Cu + CO 2) 练习: 1、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 ) 无水CuSO 4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图3 图2 图1

去奶奶家的精选作文4篇

去奶奶家的精选作文4篇 奶奶的家,充满了我们的童年回忆!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去奶奶家精选作文内容,希望同学们喜欢。 去奶奶家精选作文篇一前年暑假里,我和奶奶去奶奶家玩。 中午12点半我们就开始出发了。路上,奶奶不停地问我累不累。 走了一段路,奶奶就叫我坐下来休息一下。我就和奶奶一起坐下来休息了。休息一会儿,我和奶奶又开始走了。我们又走了许久才走到了奶奶的家里。奶奶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来开门。开好门,我走进了以前住过的房子。 我刚放下书包的时候,姐姐正好走出来。她看到我来了就走过来看我。我就跑过去抱着姐姐说:“姐姐,我好想你啊!”姐姐快乐地说:“妹妹,你终于回到家乡来看姐姐了。”说着,姐姐拉着我上楼去看电视了。五点半的时候,奶奶叫我们下楼吃饭了。这一天,我玩得非常快乐。 第二天早上,我本来想和姐姐再去玩。可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被奶奶回绝了。原来,奶奶是想让我和她一起去翻地。我就答应和她一起去翻地。 刚到地里的时候,我就拿起工具去翻地了。刚开始,我觉得翻地其实不累。可是,没有过多久,我就觉得累了,而且越来越累了,累得我快做不动了。我还是坚持着干下去。因为奶奶还在翻地。快到中

午了,我们才把地翻完。于是,我就和奶奶一起高快乐兴地回家去了。 这一次,我去奶奶家做客,觉得非常快乐,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去奶奶家做客。 去奶奶家精选作文篇二今天妈妈带我去奶奶家玩,我有点不情愿,但是这次我玩的差点不想回来,奶奶看到我回来了就连忙给我了土鸡蛋,我说:“奶奶,这是什么东西啊?”奶奶慈祥得说:“呵呵,这是土鸡蛋,你常常?这可好吃了哟。”“好呀好呀!谢谢奶奶!”我把土鸡蛋吃完了后奶奶又带我去了一个好地方,那个好地方的名字叫“淡淡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这个名字,我就去问了问奶奶,奶奶说你可以用随便用泥巴扔进湖中,因为过了今天就又变白了,我不相信,就去试试了,第二天我就去看,咦!还真的没有泥巴了!好神奇呢!到了后天,妈妈说要回家了,我和奶奶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最后还是走了,回到了家,我喃喃自语的说着奶奶的家真好呀! 去奶奶家精选作文篇三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二,早晨天气阳光明媚,由于爷爷奶奶不跟我们住在一起,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到他们家去给他们拜年。到了9点多,爸爸妈妈拿上一些礼品,和我一起去爷爷奶奶家了。 呵呵!路上的人真多,人山人海的。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提着食用油,还有的提着一箱箱的牛奶。有些人步行,有些人骑自行车,有些人骑摩托车,还有些人乘出租车,真是别有一番幽默!我想这些人也都是走亲访友,去拜年吧。到了奶奶家,我先给奶奶、爷爷、姑姑等亲戚拜过年之后,就忙着和姑姑家的小外孙——我的小外甥玩去了。

秦汉史期尔雅末考试答案 (2)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历史上,通过()的驱使才能实现大义灭亲。(1.0分)1.0 分 A、 利益 B、 惩罚 C、 金钱 D、 官位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汉代的法律系统是()。(1.0分)1.0 分 A、 法家化的 B、 道家化的 C、 儒法化的 D、 儒家化的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4所谓的“挪置罪名”是指将有罪的()可以说成无罪之人。(1.0分)1.0 分A、 官吏的恩宠 B、 官员 C、 道德的模范 D、 人民的公仆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下列人物中,不主张发展福利国家的是()。(1.0分)1.0 分 A、 王安石 B、 韩非子 C、 司马光 D、 桑弘羊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6西方历史上,所谓的“重商主义”是指重视对商业的()。(1.0分)1.0 分A、 尊重 B、 管控 C、 发展 D、 投资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7()是秦制与封建制的主要区别。(1.0分)1.0 分 A、 经济发展模式 B、 政治制度 C、 文化模式 D、 附庸或者奴才的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8()是秦制成功的关键所在。(1.0分)1.0 分 A、 使人人平等 B、 改善人民生活 C、 提高国际地位 D、 发展经济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从()开始,中国法律逐步儒家化。(1.0分)1.0 分 A、 春秋时代 B、 明清时代 C、 曹魏时代 D、 秦汉时代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10儒家学说认为,()是个人的身体所有者。(1.0分)1.0 分 A、 国家 B、 自然 C、 自己 D、 父母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11()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12从()开始,尚书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机构。(1.0分)1.0 分 A、 西汉 B、 三国 C、 唐代 D、 东汉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精读课文,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来体会长辈为后代的成长付出许多艰辛和劳累,懂得从小要孝敬长辈的道理。 2、学习生字:玩,记忆字形,在比较中明字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正确朗读。(带拼音) 指着一半怎么说着玩抬起头让你操心还会 吭声傻孩子望着操心抚摸 2、去拼音指读 3、回忆上节课提出的三个问题。 (1)出示问题指读。 (2)表扬善于思考勇于提问的三个同学。 二、围绕疑问,精读课文。 (一)奶奶的白发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有关词语。 2、出示:雪白雪白。 A、说说什么叫雪白雪白? B、读好这个词,强调十分白。 3、课文中我是用什么语气问奶奶呢? A、理解好奇指很奇怪,很新奇,想知道原因。 B、出示句子,用好奇的语气读好我说的话。 C、出示画面,为画面配话、(练习背诵) (二)奶奶的头发为什么变白呢?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原因。 2、具体说说我是怎样让奶奶操心。 3、除了为我操心,奶奶还会谁操心呢?

出示句子: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A、指导读句子。 B、说说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 4、小结:爸爸小时候让奶奶操心,长大后还让奶奶操心。 她现在又要操孙子的心。所以奶奶的白发变成雪白雪白的了。 5、出示: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A、什么叫没有吭声? B、我为什么低下头,不吭声,心里在想什么? C、师:多懂事的孩子,一起读好这句。 (三)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 1、出示小作者的话: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读出疑问的语气 2、讨论说理由。 3、针对学生分歧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辛勤。 4、师:如果我是奶奶,你们如何让奶奶高兴呢? 学生各抒己见。 5、出示最后两句话: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A、奶奶听了我的话,做了什么? B、理解抚摸是疼爱地摸着我的头。 C、读好这一句。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游戏:逗长辈笑。 (教师扮演奶奶表演为孙女倒水,帮孙女盛饭,刷碗,腰酸腿疼等情节,请学生演孙女(子)如何让奶奶高兴。) 四、写字指导 玩 1、分析字形,怎样记忆 2、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一、知识精讲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物质的鉴别

C、NaOH、CuSO4、NaCl、Ba(NO3)2 D、FeCl3、NaOH、Na2SO4、KCl 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BaCl2、HNO3、NaOH B、Na2SO4、BaCl2、Na2CO3、HCl , C、AgNO3、NaNO3、NaCl、HCl D、FeCl3、NaOH、HNO3、Na2SO4, 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CuSO4 HCl、NaOH、MgSO4 B、Na2CO3、HCl、BaCl2、K2SO4 C、HCl、CaCl2、NaOH、KNO3 D、NH4NO3、H2SO4、NaOH、MgCl2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 A、NaOH、HCl、NaCl B、Na2CO3、HCl、BaCl2 C、Na2CO3、Na2SO4、BaCl2 D、AgNO3、HCl、NaCl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用化学方法)() A、Na2SO4、BaCl2、NaNO3、KNO3 B、CuSO4、NaOH、NaNO3、KCl C、NaCl、AgNO3、HCl、NaNO3 D、K2CO3、K2SO4、H2SO4、Ba(NO3)2 7、下列几组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CaCl2、KNO3、Na2CO3、KCl B、NaCl、BaCl2、Na2CO3、HCl. C、Na2SO4、Ba(OH)2、Na2CO3、NaNO3 D、HNO3、Na2CO3、MgCl2、Ba(OH)2 (二)、一次鉴别问题。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2CO3NH4Cl 、NaCl 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CaCl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盐酸 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Ba(OH)2、稀硫酸、KOH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K2CO3溶液 B、NaCl溶液 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10、欲鉴别石灰水、稀盐酸、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提供的试剂有:①纯碱溶液②紫色石蕊③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或② D、①或②或③ 11、利用无色酚酞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秦汉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秦汉史》期末考试 新 1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78.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分
?
A、
郡县制
?
B、
州县制
?
C、
省县制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分
?
A、
西汉末年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分
?
A、
豪强
?
B、
王嗣
?
C、
庶民
?
D、
循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分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分
?
A、
国王
?
B、
天子
?
C、
国民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分
?
A、
秦国
?
B、
齐国
?
C、
燕国
?
D、
赵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语文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⒈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要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奶奶的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⒈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二、读中感悟 ⒈多媒体出示课文并伴有音乐,老师范读,小朋友听后说说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⒈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⒈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⒈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发、半、怎、跟等。 ⒈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话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⒈多媒体出示我和奶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感情。 ⒈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和老师一起评一评: ⒈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⒈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㈠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⒈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⒈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⒈指名读这句话。 ⒈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完整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去奶奶家》教案 (1)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6.4去奶奶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简化原题,找到破题思路,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和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破题思路,掌握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答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破题思路,熟悉应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算法。 教具准备:PPT多媒体。 预习内容:教材P58,因为本节课要教会学生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在预习时留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做好预习。1、能将所有数学信息用线段图统统表示,并说出线段图的优点;2、分别用分步式和综合式解决问题; 3、在地图上标2小时后的位置,并说出这样标的原因。 教学过程分四个方面: 第一部分,看图导入。通过展示奶奶孤独守望图片,引出新课主题《去奶奶家》,同时渗透一些孝文化,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常回家看看。 第二部分,创设情境,构建新知。本部分又分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算一算、标一标五小部分,逐步引导学生应用线段图解决问题。说一说,主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并从中获得数学信息,并且会结合地图,动手指出来、动嘴讲出来;想一想,通过引导学生将地图简化为线段图,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思路;画一画,通过将数学信息标示在线段图中,统统地表示原题,从

而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算一算,通过前面的一步步引导和渗透,使学生能应用简化后的线段图来解决数学问题,知道画线段图的优点,并在今后的解题中能烂熟应用;标一标,让学生自己发现,火车从淘气家到新站共行驶4小时,那么走2小时后,刚好走了一半时间,那么行驶路程也是总路程的一半,即凑巧是淘气家到新站的中点。 三、再创情境,强化新知。利用我们星小刚刚举办完的道德大讲堂活动创设情境,更能激起学生关注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巩固应用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部分是课堂总结,让学生再次记住线段图的优点,养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在板书设计上,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线段图,另一个是分别用分步式和综合式决问题的过程。 在作业设计上,趁热打铁,仍然突出用线段解决问题。

超星尔雅秦汉史答案超全版

如果找答案直接使用WORD查找功能就好,只需要打入题干中几个字便可尔星泛雅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社会的特点是()。(1.0分)0.0 分 A、 家族群居性 B、 小家庭性 C、 非宗法性 D、 宗法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2从()开始,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开始疏远。(1.0分)1.0 分 A、 孔子时代 B、 孟子、庄周时代 C、 老子时代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贵族和平民的差异被()削弱了。(1.0分)1.0 分 A、 隋唐时期 B、 唐朝时期 C、 宋朝时期 D、 秦制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与其他乱臣贼子相比,王莽篡党夺权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严重失去民心 B、 手段温和 C、 非常得民心 D、 手段残忍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汉代时期的五铢钱因为()的原因而对今天的收藏界来说卖不上价。(1.0分)0.0 分 A、 铸钱所用材质廉价 B、 工艺简单 C、 历史时间短 D、 发行数量大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6法家制度主张,在()面前人人平等。(1.0分)0.0 分 A、 权利

B、 皇上 C、 法律 D、 法制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 7()是秦汉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0分)1.0 分 A、 关东 B、 关中 C、 关南 D、 关西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不仅将首都迁至北京,而且在南京还留有模拟政府。(1.0分)1.0 分A、 明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明清时代的家族观念是()。(1.0分)0.0 分 A、 家族散居 B、 小家庭 C、 大家庭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10中国历史上第二度出现大城市崛起的时间是在()以后。(1.0分)1.0 分A、 元朝时期 B、 明朝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唐宋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1汉武帝之后的两千年里,历史基本的状态是()。(1.0分)0.0 分 A、 儒表道里 B、 法表儒里 C、 道表儒里 D、 儒表法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奶奶的白发

---------------------------------------------------------------范文最新推荐------------------------------------------------------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奶奶的白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1 / 7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范文最新推荐------------------------------------------------------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3 / 7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检验专题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2.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B.CuCl2C.Na2CO3D.Ba(NO3)2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 4.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 5.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甲乙丙丁 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变红 加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加入Na2CO3溶液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 6.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 白色沉淀无色气体现象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A.HCl、BaCl2、H2SO4、Na2CO3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D.H2SO4、Na2CO3、HCl、BaCl2 7.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 Na2CO3BaCl2Na2SO4 C.KOH Na2SO4CuSO4NaCl D.KCl AgNO3KNO3NaCl 8.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BaCl2H2SO4B.Na2CO3Ca(NO3)2HCl C.Na2SO4KNO3HCl D.FeCl3NaOH KMnO4 9.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

课题:11、奶奶的白发总课时:3课时本课时:第1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相关的段落。 2.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 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读书,产生阅读的激情。 2.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神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对策:从字词入手,逐步疏通,加强朗读,加强书写指导。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实物投影。 修改:生字卡片 录音机、磁带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 指出:这里的“发”是多音字,念第四声。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指导读好课题。修改:问:读这一课题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个“奶”字和“的”都读轻声,“白发”的“发”是多音字,应当读第四声。) 修改: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觉得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边听边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修改:找出不懂的地方,用“﹏﹏”画出。 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 检查读课文。(投影出示长句子)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A、先指出停顿方法,再指名读。 B、运用老师教给的停顿的方法,再读读文中其他的长句子。 (2)不需要讲的词语:白发、一半、高兴(表情)、怎么、吗。 (3)指名学生用动作表示:指着、望着、抬起头、抚摸。 (4)用口头造句的方法,理解“给、跟、让”。 老师解释:吭声、傻孩子、操心。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学习,想出记住生字的办法,相互交流。 生字词:指着、一半、给、怎么 高兴、吗、抬头、让 学生自由读一读。 修改:指名学生用动作表示:指着、望着、抬起头、抚摸。 用口头造句的方法,理解“给、跟、让”。 老师解释:吭声、傻孩子、操心。 2、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话,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我”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奶奶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6、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同桌练习、男女生练习。 7、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一起评一评: (5)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6)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 修改:邀请几对同桌来读,集体评议。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指导书写 1、歌诀法记忆 让:言上不是上,请你让一让。 怎:作字去掉人,下面加个心。

初中化学物质鉴别练习题及答案一

2.(10眉山)(4分)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 A、B常温下为气体单质,反应④常用于实验室制F气体,G为难溶于水的白 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H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③常用于。 3.(10潼南). A 是一种紫红色固体,B是人的呼吸 必不可少的气体,E是生石灰,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 小的氧化物。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D与H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潍坊)冬季,大雪覆盖路面,给交通造成很多麻烦,散撒融雪剂可以使雪很快融化,有效地清除交通雪障。请回答:(1)除使用融雪剂外,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属于(填写序号字母)。 A.合成材料B.合金C.金属材料D.化合物 (2)氯化钙是常用的融雪剂。工业上以碳酸钙(含有少量Na+、A13+、Fe3+等杂 质)生产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盐酸盐(金属氯化物)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请你推断: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填写名称),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10昆明)(6分)(1)使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圆底烧瓶中装有HCl气体,滴管中的溶液滴加到圆底烧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则滴管中的物质除碱性溶液外还可能是溶液。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为,气球鼓起来的原因是。 (2)现有A、B、C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分别由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假设将三瓶气体分别点燃,并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的甲试剂瓶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乙试剂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瓶中气体为一氧化碳,则燃烧后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②若B瓶气体为氢气,则燃烧后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③若C瓶中气体燃烧后,甲、乙两试剂瓶质量均增加,则C瓶中的气体可能有种组成(填数字)。 6.(10昆明)(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B a(O H)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Ⅰ):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去奶奶家作文200字_三年级作文

去奶奶家作文200字_三年级作文 篇一:去奶奶家 昨天,妈妈值班,爸爸带我去奶奶玩,一进家门我就问爷爷奶奶好,爸爸听了就说我真有礼貌。 奶奶说:“中午你想吃什么饭呀?”我想了想说:“不知道。”奶奶说:“那就吃馄饨吧!”说完奶奶就急急忙忙去做饭了。我想下去玩一会,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我想拿着工具下去铲土。”爷爷说:“好吧,注意安全就是了。”我听了就高兴的拿着工具开始挖了,我挖呀挖,终于挖出了一个大大的坑,可是没挖多久就该上楼吃饭了。 我一上楼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我等不及了,就大口的吃起来了,我共吃了16个馄饨,爸爸说我真能吃呀,吃完后我和爸爸就开心的回家了。 篇二:我去奶奶家 今天早上爸爸开车带我们去奶奶家,我的奶奶家在东郊,兴庆公园旁边。到了奶奶家,我先跟奶奶、姑妈打招呼,洗完手,我去找我最喜欢的范预哥哥。姑妈给我们包了好吃的韭菜饺子,我吃了20个,破了我的记录了。中午睡觉的时候我把腿部小心露出来,结果我被蚊子围攻了,咬了十个包,秋天的蚊子真恐怖啊。 下午一起床,妈妈带我去兴庆公园的儿童乐园,我玩了很多游乐设施,有滑梯,蹦床、索道、滚筒、绳子桥、独木桥、秋千、跷跷板、吊床、旋转马。我玩的特别开心,就是要排很长的队。回家后,姑妈给我们做了丰盛的晚餐。我觉得今天我过的好开心。回家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三:去奶奶家 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下午,我、妈妈、爸爸要一起去奶奶家。我在电话里听到奶奶生病了,我真想去看一看奶奶的身体怎么样了,还能出门吗? 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看见路边开满了鲜花,有红的、有白的、有紫的还有黄的,真是好看极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人在练剑、有的人在踢腿、有的人在跑步还有的在跳绳。看着看着我就看累了,于是,我向妈妈问:“妈妈,我能玩儿会手机吗?”妈妈见我这么乖,于是就把手机递给了我。我尽情的玩儿开了。 玩儿着玩儿着,爸爸忽然对我说:“你别玩儿了,马上就要到奶奶家了。”于是,我连忙把还给了妈妈。到奶奶家以后,我们一进家就先脱鞋,然后做到大沙发上。我们和奶奶聊了聊天,于是,奶奶就去给我们熬稀饭,爸爸找来了两只小熊,我和妈妈一起玩儿,我俩玩儿的高高兴兴。 和奶奶一起度过的时间真是开心呀!

2016尔雅秦汉史考试答案讲解

成绩: 99.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秦代实行中央集权后最早建立的是()。
1.0
?
郡县制

A、
?
州县制
B、
?
省县制
C、
?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我的答案:A
2
州在()以后成了郡以上的行政单位。
1.0
?
西汉末年

A、
?
B、
西汉初年
?
C、
东汉末年
?
D、
东汉初年

我的答案:C
3
东汉的开朝皇帝刘秀起兵时的身份是()。
1.0
?
豪强

A、
?
王嗣
B、
?
庶民
C、
?
循吏
D、
我的答案:A
4
周秦之变的主要改变是()。
1.0
?

A、
消灭剥削者
?
B、
消灭阶级
?
C、
消除贫富分化
?
D、
消除社会矛盾
我的答案:B
5

孟子所在的时代“君”是指()。
0.0
?
国王

A、
?
天子
B、
?
国民
C、
?
D、
以上答案都错误
我的答案:B
6
法家思想最早产生于()。
1.0
?
秦国

A、
?
齐国
B、
?
燕国
C、
?
赵国
D、
我的答案:B
7
秦汉社会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

11 奶奶的白发 教导设计.doc

11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 11 奶奶的白发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

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b.指名读这句话。 c.小朋友,你们能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来说一说,为什么“白发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呢“? d.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注意奶奶说话时的表情。 e.小结:奶奶为了我和爸爸十分操劳,才有了这满头白发。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小朋友充分想象,体验“我”当时的情感) (2)体会第二处重点句: a.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及相关句子: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 b.指名读句子,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体会。

去奶奶家作文

去奶奶家作文 今天早上爸爸开车带我们去奶奶家,我的奶奶家在东郊,兴庆公园旁边。到了奶奶家,我先跟奶奶、姑妈打招呼,洗完手,我去找我最喜欢的范预哥哥。姑妈给我们包了好吃的韭菜饺子,我吃了20个,破了我的记录了。中午睡觉的时候我把腿部小心露出来,结果我被蚊子围攻了,咬了十个包,秋天的蚊子真恐怖啊。 下午一起床,妈妈带我去兴庆公园的'儿童乐园,我玩了很多游乐设施,有滑梯,蹦床、索道、滚筒、绳子桥、独木桥、秋千、跷跷板、吊床、旋转马。我玩的特别开心,就是要排很长的队。回家后,姑妈给我们做了丰盛的晚餐。我觉得今天我过的好开心。回家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昨天,妈妈值班,爸爸带我去奶奶玩,一进家门我就问爷爷奶奶好,爸爸听了就说我真有礼貌。 奶奶说:“中午你想吃什么饭呀?”我想了想说:“不知道。”奶奶说:“那就吃馄饨吧!”说完奶奶就急急忙忙去做饭了。我想下去玩一会,于是我对爷爷说:“爷爷,我想拿着工具下去铲土。”爷爷说:“好吧,注意安全就是了。”我听了就高兴的拿着工具开始挖了,我挖呀挖,终于挖出了一个大大的坑,可是没挖多久就该上楼吃饭了。 我一上楼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我等不及了,就大口的吃起来了,我共吃了16个馄饨,爸爸说我真能吃呀,吃完后我和爸爸就开心的回家了。 10月1号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大伯、大妈还有妹妹也回来了。我跟妹妹玩的很开心,还全家去了新开的汉城湖公园。晚上在爷爷、奶奶家吃完晚饭后,去了妹妹家,在妹妹家我和妹妹互相当老师和学生,在黑板上教课,最后爸爸教我们了一个游戏,就是先让我画一张图,然后通过我描述给妹妹,让妹妹在黑板上画出来,看和我画的一样不一样?然后让妹妹画张图,她描述给我听,我在黑板上画出来,看和妹妹的一样不。我们都成功了,好高兴! 最后,我和爸爸、妈妈送奶奶回家后,我们回家了!我们全家过了个快乐的国庆节,我好高兴,爸爸说4号还回奶奶家,我想着和我妹妹一起玩,就开心!最后也祝各位老师国庆节快乐,高兴! 今天是大年初二,爸爸带着我到了奶奶家,我们见到了爷爷奶奶,,大伯和大伯娘,表叔,两个表哥。大家见到我们的到来都是那么的高兴。 我们去外面吃了饭,我和小表哥提前回到了奶奶家,打开电脑玩了会儿,等到大家都回来的时候坐在一起说了我们今年的计划。提到每个人的计划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幸福的表情。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完成我今年的梦想当一位优秀的学生。也在心中祝福我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 Grandma's teaching design of white hair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识“心”字底和“八”字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本课拟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两幅课文插图;轻音乐磁带;写字软件;生字卡片等。 一、激情导入 1.老师板书“白发”,指名读。(相机为“发”正音) 2.老师:你们见过谁有白发?(依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完善板书:奶奶的白发) 3.指导读好课题。 二、读中感悟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小朋友听后说说指导了什么。(让

学生畅所欲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纠错正音,如:好奇、吭声、怎么、抬起头等。 4.学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我和奶奶的画,并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例如我的画用三角标出,奶奶的画用圆圈标出,小朋友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一标) 5.同捉分角色练读对话,边读边体会我和奶奶说话时的情感。 6.指名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小朋友们仔细听,并好老师一起评一评: (1)什么地方读得特别好,请他们再读读,为大家作示范; (2)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理想,也请他们再读读,让他们作改进。(邀请几对同桌来读,达到对教材充分熟悉的程度) 三、入境悟情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第一处重点句: a.小朋友,当我问奶奶为什么她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候,奶奶笑着告诉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老师边说边出示文中插图1和奶奶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