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 全24集

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 全24集
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 全24集

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全24集

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

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

第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

第13集

第14集

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

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

第21集

第22集

第23集

第24集

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内容简介:

第一视频教程同大家分享的这部写意花鸟画视频教程是一

部非常实用的教程。它在介绍中国花鸟画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花鸟画的工具、材料、用笔、用墨、用色、用水、用纸等基本技法。认真观看并跟随学习,您的绘画水平一定可以再短时间内有质的提高。

所谓的花鸟画就是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花鸟画描绘的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且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

我过的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

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体现时代精神,又间接反映社会生活。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其中,写生就是“移生动质”,就是“变幻不穷”地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寓兴则是通过花鸟草木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触,以类似于中国诗歌“赋、比、兴”的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写意强调以意为之的主导作用,就是追求象中国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作者情意,就是不因对物像的描头画脚束缚思想感情的表达。

中国花鸟画在造型上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实用花鸟画技法视频教程由第一视频教程网精心收集并免费提供在线观看下载,如果您觉得此视频教程对您有帮助,请把本视频链接发给您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能得到帮助!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初中美术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南厂子弟学校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 :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一、 情感目标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新课导入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 临摹练习 以竹、兰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 作业布置 完成以竹、兰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出示:《五牛图》。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是不是人物画?那是不是山水画?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是花还是鸟?(都不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1、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中国花鸟画能够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五牛图》。[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能够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 A、画法和艺术风格: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哪一幅为工笔画,哪一幅为写意画?这是从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和写意。 B、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 我们再从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可分为:出示:色彩划分的种类。(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是相对“白描”来说的着色中国画;水墨花鸟画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的花鸟画;泼墨花鸟画是指纯以水、墨来表现水墨淋漓的那种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指纯以线条勾勒而不着色的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形象为骨来说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来实行造型。] 我们由上面所欣赏的作品能够看出,中国古代花鸟画自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这体系相适合的是它独特的艺术传统,那么(出示:艺术传统)这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拖物言志为目的的传统。[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并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所以,这里所说的写生,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那么,所谓借物抒情、拖物言志:原指什么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学生回答)[原指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莆,当他处于国破家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事实上作者这就是在?(借物抒情)(学生回答)。再如李白身处逆境之时,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表明他远大的抱负,这实际上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学生回答)。]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并不是硬加在作品上的,就是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的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出示:梅、兰、竹、菊作品。这里说

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

中国画写意花鸟画入门大全 第一章概述 一、咱们国家画得分科咱们国家画原称水墨画,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历史悠长,它是我国特别得绘画艺术形式,绘画方法特丰富。从表现信息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小写意和大写意三种。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准确,大写意笔墨简练,造型概括传神,小写意笔墨方法介于它们之间,深受大家青睐,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鉴赏和学习。梅兰竹菊称四君子,是保守学习咱们国家花鸟画得入门绘画题材,是基础课,因此将其归为本书得编绘信息。梅兰竹菊练好后,了解了运笔用墨得根本绘画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举一反三再拓学其他绘画题材就容易多啦。 二、初学者应具备得工具学国画要准备部分根本得绘画工具,简称文房四宝, 具体是:1. 毛笔毛笔种类名称繁多,形有大中小之分,质有软硬兼之别。初学时,大中小笔都应有,先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大笔最好买兼毫得;中型笔买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型笔,买一支叶筋或衣纹笔,往后可根据需要逐步添置。 2.墨过去做画先用墨锭砚墨,墨有油烟墨和松烟墨之分,当今多用墨汁,市面上有一得阁、曹素功和

中华牌等,宜书宜画,使用便利。 3.纸国画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生宣吸水性强,熟宣增加明矾制做不吸水。写意画要用吸水性较强得生宣纸。安徽产得“特净皮”、“净皮”最好,可价格高。初学者可用云南宣、浙江宣或四川夹江宣,价格适中。规格别太大,一尺宣便利,可以直接做画。买三尺宣和四尺宣也可以,用时可以根据做画需要自裁,如四尺对裁,或四尺裁三,四尺裁四等。 4.画毡亦称毛毡,垫在画纸下面,做画时吸收渗透得水墨初学者可以用旧毛毯、旧呢子代替,以平而有绒为好。临时做画没有机会,也可以把报纸垫在画纸下面做画。 5.笔洗内盛干净的水是洗毛笔用得,市面有售。初学者可以暂时不买,选择阔口而光滑得陶瓷大碗或杯瓶代替。 6.调色盘调墨配色用,市面售有七池型和重叠型得,初学者也可不买,可以选择中小型白色盘子代用,多少自便,通常有三、五个就可以啦。 7.色彩可买一盒12色得咱们国家画色彩,也可选购常用得铅管色彩,如锌白、曙红、胭脂、藤黄、朱砂、赭石、石青、石绿等,用量多得可以随时单买补充。

中国花鸟画各种知识素材

中国花鸟画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 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造型特点、艺术特点和基本至画法步 骤,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了解中国花鸟 画的教学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示范、个别辅导、集体讲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学生、教学重点在于工笔花鸟,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教学方式采用临摹、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学生掌 握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 美表现特点。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流变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深深涵泳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历史虽然悠久,发展也很成熟,但其“中国画”之得名并不早,大致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时,国人面对西方艺术为了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品格才提出了这个概念。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要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深深涵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精神阐发,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2013-12-03 18:59:51| 分类:国画精选|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转载自墨韵书香《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 国画技法大全很是方便点击就看play齐白石绘画技法_2TE<47:25TE<孙奇峰画竹2TE<26:31TE<孙奇峰画竹1TE<26:32TE<花鸟画技巧与欣赏 1TE<01:04:57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 _1TE<13:01TE<鸳鸯戏水画法全录_2TE<13:00TE<鸳鸯的局部特征和笔墨画法TE<14:17TE<写意花鸟画 教学TE<21:55TE< play播放:564334 上传:hnxiexu写意花鸟画教学0102TE<21:54TE<写意花鸟画教学 0202TE<28:59TE< play播放:428881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101TE<26:41TE<play播放:410207 上传:斩红狼写意花鸟画教学0201TE<31:28TE< play播 放:429144 上传:斩红狼牡丹画法--花萼与花苞 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单,复

瓣)TE<08:46TE<牡丹画法--冷色系花TE<08:44TE<牡丹画法--花头(千层瓣)TE<08:45TE<牡丹画法--暖色系花TE<08:45TE<牡丹画法--深色色系花 TE<08:45TE<牡丹画法--花蕊TE<08:45TE<牡丹画法--枝干TE<08:44TE<牡丹画法--叶子画法 TE<08:46TE<牡丹画法--风姿晴态TE<08:46TE<牡丹画法--含雨带露TE<08:45TE<牡丹画法--横势斜枝 TE<08:46TE<牡丹画法--花艳茶馨TE<08:46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老师网络教学系列——红嘴蓝鹊 TE<01:00:58TE<海派著名画家梅若网络教学——戴胜鸟TE<53:32TE<砚云老师国画教学——白鹰的画法 TE<52:24TE<9月16日砚云画鹰TE<59:58TE<9月19日梅若老师鲫鱼的画法TE<55:12TE<梅老师画戴胜鸟TE<53:32TE<梅若老师8月30日画鸟--绣眼 TE<40:26TE<梅若国画教学——灰喜鹊的画法 TE<01:05:33TE<梅若老师8月26日画白头翁 TE<36:17TE<梅若教竹子-3TE<18:44TE<梅若教竹子-2TE<24:02TE<梅若教竹子-1TE<30:00TE<梅老师教灰喜鹊的画法TE<01:05:33TE<梅若教菊花 2-3TE<18:00TE<梅若教牡丹1TE<19:24TE<梅若教牡丹1-4TE<16:59TE<梅若教牡丹 1-3TE<21:55TE<梅若教牡丹1-2TE<24:00TE<梅若

古代花鸟画欣赏

古代花鸟画欣赏(教案设计) 一、授课课题: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二、授课时间: 2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2、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分析评论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绘画传统,写生的绘画传统,让学生体会画家细致观察生活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托物言志的绘画传统,使学生了解画家的志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和欣赏评论方法。 五、教学难点:教学生评论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的中国画知识,自主分析评论。 六、课业类型:讲授 七、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提问法 八、教具学具:教材,ppt 九、板书设计:1上课要求 十、教学过程: 第一课 导入: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动画《螳螂捕蝉》 提问:1.同学们欣赏完这段动画片有什么感受呢?(美、生动) 2.动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引出花鸟画的题材——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题。) 中国画中以花卉虫鸟为绘画内容称为花鸟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移情草木——中国花鸟画 课程内容: 一、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1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2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 问题1:欣赏韩滉《五牛图》看看他们是什么动作? ——步者、屹者、正踌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总结:结构准确,造型生动,形貌真切。写实技巧高超,画风工整朴实。源于画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花鸟画写生为基础的传统。 问题2:画家表现了牛的什么特性?——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习性特征。 总结:写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表现出花鸟虫兽的生命力极其各不相同的特性。3北宋 问题:猜猜这只蝴蝶是真是假? 这是赵昌所画的《写生蛱蝶图》花卉用笔简率,变化自然。蝶用笔精确。 北宋---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建立画院,倡导写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4南宋 南宋小品画出现一草一花、一鸟一鱼、数枝秋草、一湾流水、一瓶花卉题材小不见奇。但精心工巧没有一丝疏忽。对生命的尊重。 追求意趣,画面雅致。 林椿《果熟来禽图》——作品风格在布局造型上在写生的基础上,更注重生命力和情趣的表现。小鸟有欲飞之态。技法更为生动。通过小景小趣,反应出大的自然观是最高的一种境界。 二、中国花鸟画托物言志的传统: 元代 提问思考:《墨梅图》王冕元,寻找发现花鸟画的另一个传统是什么? 提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写意花鸟临摹心得体会

写意花鸟临摹心得体会 短短一个月的的写意花鸟学习课程,但是却起到了一个启蒙的作用。使我对国画的博大精深由衷的吸引,牵引着我深入的学习。 逆锋是笔杆向后倾斜,逆着笔锋的方向,向前推着走。逆锋的效果有一种苍老、泼辣的韵味,有毛涩而无光滑的感觉,适于表现大石、大树干、老竹竿等。顺锋顺锋与逆锋相反,运笔如写字一样顺手,容易画。习惯上运笔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有轻快流畅的效果。散锋就是把笔头散开一部或全部,在纸上扫画。这种笔法适于画鸟类羽毛、松针、山石等。上面是用笔的几种方法,但用笔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平”字。就是笔画、线条的力量要平均,不能忽重忽轻。“平”是古人讲的笔法的基本规律。“如锥画沙”就是对“平”字的最好形容。在沙盘上用锥画线,不能沉下去,也不能浮起来,必然力量平均。力量平均是笔法的基础,线条的任何地方都是有力的。在“平”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变化,这就是笔法中的提、按、顿、挫、轻、重、急、徐。运笔时,把笔提起一些,笔道就较轻细;按下去一些,笔道就较粗重;把笔重按或旋折一下叫“顿”;连续顿或运笔时微微上下移动叫“挫”。“轻”、“重”是讲运笔的力度,“急”、“徐”是指行笔的速度。提、按、顿、挫、轻、重、急、徐,就是要求在运笔时不要呆板,要灵活多变,要有节奏感,这样才能产生笔情墨趣的艺术效果,才能表现中国画笔墨线条的形式美。 写意画是传统中国画里令人赏心悦目的画种,它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弥满的气势,使观者赞声鼎沸叹为奇观,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通过画的立意叩动欣赏者的情意,产生回味不尽的画意是成败的关键。 学习中国写意花鸟画,我以为应注重自身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自己绘画理论水平能力;二是加强技法的训练和提高技法运用能力,达到一个目的:出好作品。 一是针对自己的技法与理论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从自身普遍存在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技法示范和练习非常积极,兴趣很浓,并能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钟老师则因势利导,开头几课多进行技法示范和练习,我们进步很快。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对讲课中涉及到理论或是一些名词术语,就不太懂很想了解,但由于平时注意少,理论基础薄弱,接受理论知识的效果不佳。但最后,通过老师的多次授课,边技法演示边讲解。从讲

工笔花鸟画技法

工笔花鸟画技法 第一节骨法用笔与白描勾线 1.白描的骨法用笔 定义:单用线勾好的稿叫“白描”,这种白描稿即可单独欣赏,称为百描画;又可作为染色前的第一步,叫白描稿。 中国画的白描是用墨线勾画物象,单用线条的粗细、浓淡的转折变化,画出物象的具体结构,而不用任何色彩;素描是借用单色的线条的组合来表现物象的造型,素描能够刻画出物象的色调、明暗、远近等效果。两种不同的造型方法,其目的都是一个——塑造物象。一个强调用线,一个注重明暗。 执笔的原则要求自然,力避勉强。 合理执笔方法是:大拇指上节端与食指上节端相对紧握笔管,使笔能自由活动;中指上节端着在笔管,使笔勾向里或向下;无名指之背顶拒笔管使之向外;小指傍无名指助其行动。 运笔方向、运笔速度、笔与纸面的角度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运笔方法和性质不同的线条: A.笔与纸面垂直成直角叫中锋笔。 B.由左向右运笔叫顺锋笔。(也叫由里向外) C.由右向左运笔叫逆锋笔。(也叫由外向里) D.如果笔锋和笔肚大面积着纸叫皴笔。 勾线时要用力而稳,如“锥沙画”,力透纸背,笔要有压力但不能压死,保持一种向前“拖”的力量,避免线条出现飘、滑、飞白,

不要忽粗忽细,更不能潦草勾线。 白描花卉的勾线,大部分需要用中锋笔。如勾花、叶、梗等,要求用笔圆润,饱满有弹性;如勾树干、树皮等粗糙物体时要用侧锋笔,要做到凝重、灵活有质感。 勾花卉时应当注意的:首先勾线时体会一个“写”字,最忌描摹。一定要按写毛笔字“一波三折”的要领去作,体会起笔藏锋、行笔中锋、收笔回锋的规律。其次勾线要用腕、肘、肩,甚至全身带动笔的动作,这样勾画出的线条凝重有力,切不可用手指运笔。 2.白描的勾线方法步骤 (1)勾白描稿的具体方法 ①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这样勾线不会弄脏画面,还较顺手。 ②由淡而重,由前而后。 ③先花后叶,先主后次。 ④色重者线粗,色浅者色淡。 第一,应用色彩对比关系 第二,应用色彩协调关系 第三,色彩的对比与协调综合应用 (1)分染。画法:用两支毛笔,一支蘸上颜色,另一支蘸上清水,先把颜色染在应画的部分,然后用清水笔用晕染的方法分出深浅变化来,这就是分染。分染时应注意颜色笔的水分要大于清水笔的水分,否则清水笔水分太多会倒流形成水渍,不匀又不好看。 (2)统染。所谓统染就是把一部分再统一地分染一次。

第14课 花鸟画(二)

第14课花鸟画(二) ◆本课知识与技能: 了解花鸟画的简单知识,学习中国花鸟画中表现鸟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及表现手段,创作一幅鸟类题材的花鸟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重点: 用中国画技法概括地表现麻雀、猫头鹰等鸟类的动态特点。 ◆本课教学难点: 鸟的结构与动态变化。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继《花鸟画(一)》的学习成果之上继续深入学习花鸟画中鸟的表现方法的中国画学习课程。中国花鸟画的描绘对象不仅仅是花卉、竹石和禽鸟,广义上讲还包括走兽、水族等。画家在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生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灵动”。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中国画独特的笔墨情趣。 本课以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采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笔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三个版面,31页呈现给学生们的是林风眠创作的《猫头鹰》和崔子范创作的《芙蓉翠鸟》,在本页左下方的《鸟的外形动态示例》给学生展示了中国画中“鸟不离卵”的画鸟的窍门,即在鸟的造型中让它们的身体始终保持为椭圆形,就会有七分的相像。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鸟的造型时,我们不妨让学生用手在图片上勾画一下,使鸟的结构在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印象。 32页用了整版图文并貌地展现了猫头鹰的画法的全过程, 并在小知识的版块中介绍了中国画技法之一的破墨法。“思考与讨论”给学生提出了学习指导,对比自然中的鸟与画家笔下的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看一看画家是怎样用笔墨来表现鸟的?讨论怎样构思画面更显得有情趣……第33页由优秀学生作业和“艺术实践”及“评一评”三部分组成,“艺术实践”中明确指出了学生的创作方向——用学习到的中国画技法画一幅猫头鹰或其它鸟类的小品画,注意鸟在画中的位置和墨色的变化。学生作品“评一评”的环节中让学生用所新知来评价,既是对重难点的回顾,也是对自己所得的检阅。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

写意花鸟画主要笔墨技法 1.执笔方法 食指,中指与拇指相对握住笔杆,无名指也小指相叠与后,以无名指第一关节向外砥住笔杆,总体要求是:指实,掌虚,肩松,壁通。 2.运笔方法 主要靠指与腕的配合。无论动作的大小,都要以腕力为主,用笔才能生动。3.用笔技法 笔法分执笔,用锋,用笔。用笔方法有提,按,转,折,顿,挫,轻,重,快,慢等。 用锋的主要方法: (1)中锋:适用于勾勒,表现厚重实在的物象。 (2)侧锋:痕迹薄而快,适用于画竹叶,翅膀等。 (3)逆锋:适用于画树干,藤蔓以及石头等粗糙的东西。 (4)顺锋:适合画草本,花卉的叶,茎等。 (5)散锋:适合表现蓬松的羽毛,树石等。 用笔技法主要有勾,皴,擦,染,点等,是物体的常用主要表现方法。 (1)点染法:要注意的有:转折顿挫,轻重干湿快慢。 以点的各种形态塑造形象 (2)勾染法:分先勾后染,先染后勾 是以线表现物体的画法。除了造型的需要外,要要讲究线条的流畅。 (3)衬托法:在矿物性颜料周围以植物行颜料来衬托突出。 (4)立粉法:用矿物性颜料不沾水而干后突出,主要用于高光。 4.用墨技法 墨分六色,焦浓重淡轻,注意“计白当黑 用墨技法主要有渗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四种。 (1)渗墨法:笔上含水量较大,落笔后渗化出墨晕的效果。 (2)破墨法:第一次墨未干时复加一次墨,可浓破淡,或淡破浓,产生浓淡互渗的效果。 (3)泼墨法:大面积的墨一次性同时运用与纸上,有畅快淋漓之感。 (4)积墨法:第一次墨干后,在加画第二次墨,可层层加叠,先淡后浓。 中国花鸟画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南临汝出土彩陶中的花鸟画已简洁概括地表现出独特意境,时代的衍变,花鸟画日见规范,五代、宋元之后已渐渐地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特别是文人对绘画的介入,“以意为之”配之于诗文、书印,使花鸟更为完善,意境的表达、笔墨的挥写、写意的花鸟画成了一代新风,今天它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的感染力。 写意花鸟画的分类较多,主要有兼工带写、小写意、大写意、水墨写意、没骨写意等,一般在生宣纸上着色落墨,也有在生绢、熟绢、熟纸上纸画。工(一)兼工带写:是指工笔与写意之间相互和谐的作画方法,画面工整、或粗或细、或勾勒与泼墨结合,严谨中见洒脱、沉着而明快,现 代画家齐白石常用此方法。

花鸟画

花鸟画 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参见“四君子”。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

绘画教案-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

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专门的画科。五代绘画发达,人才众多,各有创造,花鸟画获得了较大成就,出现了徐熙、黄荃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由于这两种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五代、北宋花鸟画

《 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及其艺术特征。教学难点:工笔花鸟画诗意画面的构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熟宣、勾线笔、染色笔、颜料。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 一、观察探讨通过对比宋人花鸟作品与摄影花鸟作品,引导学生探究工笔花鸟画如何表现对生命的追寻与动植物的特质的,分析花鸟画如何借助想象、联想的手法表达充满诗意的画面的。 二、赏析体验赏析层层渲染的宋人花鸟代表作品,探讨画家对生命的关注,分析作品的布局、用笔、用色及画面意境的构建,了解工笔画的四种表现方法。观察教师演示步骤,领悟渲染的技法要求,临摹一幅宋人花鸟,体验描绘技法,感受画面的情意表达。 三、展示评价在班级展示临摹作品,要求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临摹宋人小品的体会、用狼毫笔勾线时的提按变化、羊毫笔渲染色彩时的接染效果、画面构图的留白空间、细致精微的描摹技法、画面蕴含的生机与情意传递……同学互评及教师点评作品。这节课围绕临摹练习这一手段,培养学生在宋人画册中探究传统花鸟画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借鉴、继承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临摹步骤,紧贴宋画的精髓,体会古人的花鸟画立意与情感表达。技法的演示不宜太复杂,注意渲染时用水、用笔、过渡自然等技法的传授。学生根据能力分层完成或局部或完整小品的临摹任务。 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新授课程 1. 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碧桃图》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

人教版初三美术复习资料

初三美术复习资料 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四大门类。绘画根据工具材料的不同可分: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根据形势与功能的不同可分:年画、剪纸、壁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第一册】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末年画家。《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它生动反映北宋都城卞梁的繁盛景象,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捣练图》:作者:张萱,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擅长画妇女。代表作:《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平行透视:又称为一点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叫主点,主点在视平线上。 成角透视:又称为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分别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 人体比例: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通常以“头高”为单位。 【第二册】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冷暖:不是色彩本身具有的,是色彩在人们心理上产生的感受。 原色:指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间色(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橙、绿、紫。 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对比色可能是一种互补色,但其概念比互补色宽泛。 相邻色(类似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 标志: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标志具有识别、象征、审美和凝聚的功能。 标志的形式组合主要有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形和文字组合、数字组合、抽象组合等。 海报:是各种活动的招贴。海报设计要求:传达主题要明确;构思要清晰;构图要简

洁;形式感强。设计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视觉传达设计: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等二维空间(平面)的设计,以及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三维和四维空间的设计。 【第三册】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形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图绘方法”。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欲光影、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更热衷于构建坚实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设计艺术是为生活创造的艺术。为了使人们生活环境和使用的物品既实用又美观,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寻求最合理的形式,同时又是美观的,符合生产制作要求的形式。 现代设计可以分成建筑艺术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几大领域。设计形式是由其用途决定的,也就是功能决定形式。 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有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技法。使用的是中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制,产生透明、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 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版画:用刀和笔在板面上进行刻画,再用油墨等颜料将刻好的画面拓印在纸上。有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等种类。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亦指汉字的书写法则。包括笔法、笔势、笔意三方面要素。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 花鸟画的继承与创新 要创作出新时代的花鸟画,使自己的作品思想新、意境新、技法新、情调美,不但要在取材内容上反映客观现实,富有思想性,还要在表现形式上,在构图、赋彩、笔墨技法方面有创新精神。要根据新的主题、题材、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新的技法,为传统的表现技法输入新血液。因为,花鸟画技法的演变是随着画家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着。由于画家的思想变了,对自然界的花和鸟的感悟就会不同,艺术标准、审美观点也都跟着起变化。对旧的一套表现技巧觉得不适当和不够用时,也就会追求创造新的技法。 我在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时时想在内容取材和表现技法上破旧立新,努力反 映时代的精神面貌。我注意深入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努力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自然

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并努力营造传统绘画中从未有过的那种广阔、开朗、健康、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一时代精神,在技法上我采用了几个结合的办法:花鸟和山水相结合,写意和工笔相结合(勾勒与没骨相结合、白描与点染相结合),泼墨与重彩相结合。这些相结合的表现方法,是表达新内容、新感情、新时代精神所需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轰轰烈烈、蓬蓬勃勃发展的时代,本身就是一首英勇的交响曲,绘画要想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为什么就不能用交响曲呢?古人曾反映了他们的时代,我们也一定能创造出正确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形式来。我想,只要处理得好,这些绘画形式、手段、语言的综合运用,是能够更自由、更准确、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想的,是能够较好地适应我们这个时代要求的。 将花鸟和山水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前代画家们曾经运用过,并非是我个人的创造。宋元以来的花鸟画大家,如马远、王渊、戴进、吕纪、林良等人,在构图中经常以坡石、水口,远峰、近岸来衬托花鸟。南宋的马远运用“小中现大”的方法就十分纯熟。他喜以近景柳枝配以远岫浅水、风帆钓艇,又尝以梅花和溪山相结合,一树古梅从山崖上笼罩下来,在无限广阔的水面上,远近只有一痕远山和三五野凫。这样以花卉和溪山相结合的画面,自是不同于传统折枝花的风趣,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 我曾于夏始登上泰山,远望一片金星闪闪,这是岩壑间遍开了野山丹和金针花的动人情景。因此,我就画了以岩石和远峰与数丛山丹相配合的画,情趣便觉不同。在黄山西海,远远望去,云烟变幻,不可言状。山花满山,泉水淙淙,鸟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花鸟画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题材。西洋画中画花卉、鸟雀的绘画称之为静物画,画家以写实的方法对着景物写生,甚至画僵死的猎物。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绘画中的花鸟画,完全是凭借记忆默画花卉和动物,也称之为写生,与西方绘画的写生概念不同的是,中国绘画的写生是表现自然物像的生命活力。此外,中国花鸟画家借画花鸟表达了自己的许多寓意,如画家往往将动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社会属性。如高大的松树不畏风寒,将它喻为英雄,而矮小的荆棘多刺,将之喻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比较耐寒,故将它们比作君子。有的花鸟画表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鸟画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怀。 中国古代皇帝最喜欢画的就是花鸟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百年前的宋朝皇帝赵佶画的《芙蓉锦鸡图》轴(绢本设色,纵81.5、横53.6厘米),在古代中国,皇帝是国家的所有者,也是道德的化身。这个皇帝画鸡、题诗的目的是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个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攀上木芙蓉枝上,锦鸡的重量压弯了芙蓉枝,表现了鸡的重量感。 五百七十年前的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苦瓜老鼠图》卷(纸本墨笔,纵28。2、横38。5厘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写意画,看到这只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它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在这一年,即1427年,28岁的朱瞻基盼望生子多年了,终于生了第一个儿子名叫朱祁钰,后来成为明代第七个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下他最幸福的一年。 四百多年前明末画家徐渭的没有前面的帝王那样的心态,更没有优裕的生活,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在古代中国,做官以前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一次成功,徐渭很想为社会作出贡献,因为怀才不遇,最后得了疯病,他想起自己这一辈子,发出了癫狂般的感慨和愤怒,于是画了这件作品,比喻自己是个明珠,象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他辛酸的泪珠。 比较不同身份、地位的画家,他们的花鸟画有着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内在不同的精神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