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P1-2

内涵

1明确“战略”与“策略”的差异。战略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政方针,策略是根据形势变化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战略大于策略。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不同。前者指企业对所处的内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出的总体策划。后者是对前者进行全方位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3有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人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设计的组织系统”,“为促进企业实现目标的规划性部署与活动方式”“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它包括实施业务战略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和实践做法。

特点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突出人力资源方向性、整体性、时空性、规划性。适时制定规划,集中全力实施规划,全方位监督、控制,及时反馈、修订规划。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跟高阶段。实践和理论都有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更高更新要求,不但应进步战略规划管理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总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就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端,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点P2-7

重要发展时期

1经验管理时期。19世纪末的前一历史时期。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在苏格兰创建工作绩效评价系统

2科学管理时期。19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倡导“动作与时间研究理论,”开创现代劳动定额学及工业工程学先河。从劳动者的生理和物理方面研究劳动效率。

3现代管理时期。梅奥(哈佛大学教授)创立人际关系学说。“社会人”的员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40年代以后,赫茨伯格创立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X-Y理论

三个具体发展阶段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后期)有影响迈克尔.朱休斯主编《人事管理学》。特点:(1)人事管理活动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体系逐步趋于完善,建立了人事档案、员工规则、人事统计和员工记录(2)管理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由一般行政性、事务性管理,扩展到实行集中式员工招聘、人员测试和挑选、正式员工绩效评估,以及有效激励的的薪资福利管理。(3)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工作效率为中心,强调采用动作时间研究的方法,推行生产工作定额,加大劳动强度,转变到有效运用心理测量和面谈等科学方法,重视员工的个别差异,借用工会、非正式组织、团队建设、薪资福利、保险计划、入职教育、技能培训、主管关怀下属、执行劳动法令等管理措施,注重调整人际关系,奖励员工积极性。(4)出现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1)人事管理范围继续扩大如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录用与考评、平等就业与反对歧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员工激励方案、发展计划培训与开发、关系管理、士气调查、薪资结构设计、工资测算、劳动力生产调查、薪酬调查、劳动纪律监察、劳资合同与协商谈判、退休与解职管理、医疗与饮食服务、员工住房保障、证书管理(3)不但人事部门承担员工责任,各级直线主管也必须对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源运作的效果全面负责(4)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当做财富的新观念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已经上升到主导地位,日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重点。90年代以来,又从初级推向更高更新阶段,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在此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性质和深度、角色和职能、方式和方法、等诸方面都凸显了新的变化和特色。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特征P8-12

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系统。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从狭义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衡计划,提升到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即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制定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单一的行政性事务管理转变为整体的专业性职能管理,再转变到综合的系统性战略管理。有以下特点(1)组织性能的转变。早期管理阶段人事部门是在各级直线部门的集中指挥和领导下,承担着人事管理职能的服务性和咨询性的参谋部门。初级管理阶段,每层级人事部门除受直线部门的指挥和监督外,还直接件隶属于上一层级的领导。人事部门具有半独立性地位,既有参谋性又有决策性。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性,以保障各层级直线主管人事管理活动的政策性和公平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完全转变为足以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表现和绩效的重要决策部门,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和直线主管部门的重要支撑系统。(2)管理角色变化从管理程序、对象、期限、性质四个维度剖析(3)管理职能的转变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扩展纵向是以经营性能为起点,逐步转换到系统性、方向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横向扩展由过去强调“提升员工职业生活质量,注重员工劳动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发展到企业社会性职能即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提倡企业与劳动者双赢,与社会同步发展。”(4)管理模式转变采用系统的、权变的管理模式,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理想境界。“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P12-13

1基础工作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程序程度5管理活动精确程度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念P13

战略的特点目标性全局性计划性长远性纲领性应变性竞争性和风险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依据人力资源战略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将其细化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工作计划。定义为:它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益、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特点:除具有企业战略一般属性和特征外,还具有

一精神性二可变性、可调整性。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使企业明确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2有利于界定人力资源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3有利于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及相关政策的合理定位4有利于保持企业人力资源长期的竞争优势5有利于增强领导者的战略意识6有利于全体员工树立正确奋斗目标,鼓舞员工的士气,增分员工的信心,努力进行工作。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构成P18

1时限上分长期(5年以上)、中短期(3-5年)

2层次和内容上分为人力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开发战略、专才培养与选拔策略、员工招聘策略、绩效管理策略、薪酬福利与保险策略

员工激励与发展策略、劳动关系管理策略

3性质上分为吸引策略、参与策略、投资策略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主要影响因素P25

(一)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1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2之父劳动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3工会组织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1企业文化2生产技术3财务实力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设计要求P29

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企业集团定义p36:是在现代企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P37

1是由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2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3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4具有多层次结构。企业集团具有金字塔式垂直控制的分层次的组织结构。集团企业间按资本联结程度不同形成多层次企业组织结构。第一层是集团公司,是指上是控股公司、母公司性质,也称核心企业,第二层包括控股层企业、参股层企业和协作层企业。控股层企业由若干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组成;参股层企业有母公司持有股份但未达到控股的若干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组成;协作层企业由若干签有长期优惠合同和托管、承包协议的成员企业组成。第四层次企业由一级子公司、关联公司、再投资设立的二级子公司、关联公司组成。以此类推,母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之间可以互相参股。

企业集团的作用P38

1是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2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主体。3是市场秩序的自主管理者,可以避免企业之间过度竞争、无序竞争。4能够很快形成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具有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战略作用。

企业集团的优势P39

1规模经济的优势。2工协作的优势强。3集团“舰队”优势。4“垄断”优势。5,无形资产资源共享优势。6战略上的优势.7迅速扩大组织规模的优势。8技术创新优势

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P39

第一层是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间的结构。第二层是法人股东内部结构

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P40

1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建立及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2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工作绩效监督和评价的制度安排3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及实施办法4企业出现危机时,法人股东的行为方式

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决定公司一切重大问题,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它的

职能已经从过去的常规管理转为战略决策和监督作用。经理班子负责日常经营活动。监事会不仅有在财务上的检查审核权,而且对董事会或经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情况是否得当也拥有检查权。

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特点P42

1管理活动的协商性2管理体制的创新型3管理内容的复杂性4管理形式的多样性5管理协调的综合性6利益主体多元性与多层次性。

管理体制内部的民主决策与监督制衡机制。坚持正确处理集团利益关系的原则1坚持等价交换原则2坚持共同协商、适当让步原则3坚持集团整体利益和成员企业利益相统一原则4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类型:P45 1欧美型母公司(集团本部)--子公司(事业部)--工厂,母公司主要职能(1)生产、经营、计划的协调与控制(2)组织管理与协调(3)财务管理(包括税后利润分配)(4)投资的协调与控制(5)子公司高级职员的聘任2日本型经理会—公司—工厂,经理会的职能(1)在集团成员公司之间进行调整组合(2)决定集团成员公司组成共同投资公司(3)决定集团的对外活动,包括其他集团的关系或对集团外企业的投资(4)决定成员公司领导层的人事问题,韩国集团会长—营运委员会—子公司

国外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P48

1母子公司型集权与分权

首先,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高度集中。

其次,母公司统一领导集团下属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再次,母公司承担的经营责任分三种情况(1)对一般控股企业,母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必须遵守谨慎和规范经营原则,违反规定且给子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对有控制协议的子公司的盈亏负责,子公司的年终亏损如果不能用该企业激励的利润后备金弥补,则必须由母公司来平衡,但母公司不承担子公司欠第三者的债务(3)对有利润上缴协议的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可以成为一个纳税单位,子公司在经济、财务和组织上并入母公司,只是保留在法律上的独立地位。

最后,子公司在母公司统一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按照母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计划,子公司可以制定符合本公司情况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计划,相对独立地自主经营

2集团本部---事业部型企业集团内部集权与分权

首先,集团本部控制事业部的措施有(1)资金控制(2)计划控制(3)分配控制(4)人事控制。其次事业部有较大的自主权。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P49

定义:指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和部门的人员构成以及这些企业、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形式。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层次P50

1核心企业的职能通过资本参与、人事结合、提过贷款等多种形式控制子公司.

2控股子公司核心企业与其子公司、协作企业的关系可分为垂直、水平、和混合关系。3协作企业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维系纽带是多样的。如拥有50%股份、主导产品零部件的外发加工、提供银行贷款等。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联结方式P52

1层层控股型法国、德国日本2 环状持股型日本3资金借贷型

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P54

(一)变化的外因1市场竞争2产业组织结构政府为实现产业组织结构而采取的手段有A

控制市场结构B控制市场行为C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3反垄断法

(二)变化的内因1共同投资2经营范围3股权拥有

(三)变化趋势组织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层级越来越多,关系也错综复杂。,半紧密型和松

散型成员企业迅速增加。,集团对这些企业的影响和控制逐步增强。业务协作性业务范围包括:1生产的分工和协作2技术上的联合研究与开发3原材料采购或产品销售方面的协作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P56

(一)横向结合型企业集团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劝业和三和是典型企业集团。有

如下特征综合的产业体系;相互持股;社长型形式;主银行制度;综合商社的核心地位;

设立共同投资公司;使用共同的商号和商标

(二)纵向结合型企业集团1企业系列集团特点是集团公司总部直接参与经营集团的主

营产品。优点是管理层次少,工作效率高;主体企业对成员企业协调容易。缺点是使高层管理陷入日常活动,无法进行长期性的计划考虑。公司正政策制定和计划编制成为有利害关系的各方面协商结果,而不是根据整个公司的全盘反应需要作出的反应。2控股系列企业集团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特点是集团公司不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完全是一家股权管理公司。能更好的考虑集团的总体性战略经营决策问题。市场部与市场联系紧密,便于掌握市场动态和适应市场变化。大型跨国公司适用。优点是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层次清楚,对成员企业一视同仁。

(三)多总部型企业集团、单总部型企业集团、H(控股型)型结构、U(直线职能型)型结构、

M(事业部型)结构许多企业集团往往是几种基本模型的混合体。

企业集团职能结构的设计P59

1依托型职能机构“两块牌子,一套管理人员优点是(1)”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结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2)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与各职能结构彼此熟悉,容易展开工作。集团公司可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具有较高权威,容易指挥、协调集团和各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缺点是(1)集团公司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工作量大,易造成失误(2)集团公司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容易忽视成员企业的利益,或者不能果断处理问题

2独立性的职能机构优点是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层次清楚,一般不会发生偏袒某成员企业现象。缺点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指挥灵活、效率高、强有力的集团管理系统。

3智囊机构及专业公司和专业中心专业中心有信息公司、人才培训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科研开发中心。业务公司包括进出口贸易公司、产品销售服务公司、物资供应中心、运输公司、财务公司。

4临时性工作机构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P67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组织结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并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采集相关数据资料,对组织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1对组织中的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功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1)该部门是否完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2)在考评期内有无事故、投诉等情况发生(3)有无工作延误、推脱、扯皮等情况发生(4)有无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损失情况(5)有无出现新的经验、方法和思路。在查找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2对各级组织结构的工作效率进行评定(1)决策机构的反应速度(2)决策机构的效率与效果(3)机构的执行能力与执行效率(4)公文的审批效率(5)公文的传递效率

3对组织中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的协调关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要是组织有效运行,必须处理三种重要关系1直线主管与参谋人员的关系2组织集权与分权的关系3主管与下属的授权关系

人力资本的含义P69

人力资本是能够带来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综合的价

值存量。也就是说,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身上得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一种非物质资本。首先,人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它凝结于劳动者体内,表现为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其中真正反映人力资本实质的是劳动者的智慧和能力。其次,人力资本有一定的费用投资转化而来,没有费用的投入就不会获得。最后,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可以通过生产劳动转换和交换,并实现价值的增值。

特征:1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2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型4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创造性6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7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企业人力资本的含义P71

定义:企业全体员工投入到企业中的能够为企业现在或未来创造收益的人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等投入量的价值.

在界定企业人力资本概念时,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企业人力资本是全体员工实际投入到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的价值量之和

2能够为企业创造现在或未来收益的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才是企业的人力资本

3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员工人力资本集体协调与合作的“整合”

人力资本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p72

人力资源管理是经理人对员工的管理,而人力资本管理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有效合作方式,它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也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合作关系中的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对那些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员工及其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管理,也要从发展的角度关注未来的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认为员工是物质资本的被雇佣者,而人力资本管理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将员工视为人力资本,而不是成本。人力资本管理可以合理处理和解释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地位和收益分配关系。在合作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相互监督和制约关系。

人力资本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及研究对象p74

首先,每个员工都是其自身人力资本管理的主体。其次,股东对董事会人力资本的管理。再次,董事会对经理层人力资本的管理。最后,经理层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管理。

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对象:各个层次人力资本管理的主客体的工作性质、岗位特点、和职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战略之间的关系;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本管理P75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本管理就是的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个成员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管理,也包括集团总公司对其子公司、参股公司、控股公司和其他具有联结纽带关系的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以及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之间人力资本的协同与合作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本包括:集团公司以及成员企业高层经理班子、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普通管理人才、普通技术人才以及大多数员工和有集团公司或其他母公司派遣到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董事等。

内容:1人力资本的战略管理2人力资本的获得与配置3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4人力资本投资5人力资本绩效评价6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

特点:1企业就人力资本的整合与协同效应2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人力资本的管理主要是以产权控制为主的间接控制3以母子公司之间的人力资本管理为重点4人力资本管理具有多种层次结构(1)集团总公司董事会对集团总公司经理班子的监督与管理(2)集团经理班子对集团公司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管理(3)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董事会及其他人力资本的管理(4)

成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管理(5)母公司对一级或多极子公司人力资本管理

优势:1它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活动和配置人力资本2他可以发挥团队优势和整体实力3它具有很强的吸引优秀人才的优势4人力资本可以在企业集团内部转移

企业集团人力资本战略任务P78:

任务:1通过研究现有人力资本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工作岗位对人力资本知识、技能需求的雨情变化,制定未来人力资本配置计划2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以其对企业投入的人力资本的大小来获取相应比例的企业所有权。3控制人力资本的短期需求,增加人力资本改革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规划与职能

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的内涵,一是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和公司战略的关系,二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的具体内容,三是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与传统的人事治理的区别。 基点:基于公司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公司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如图1所示。 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战略的要害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足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足?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 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的各种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治理能力等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治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治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性让人力资源治理把人力资源治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

相结合的人力资源治理。 体系:理念→规划→机制→平台 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不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有机的体系,由战略人力资源治理理念、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核心职能和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平台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理念是灵魂,以此来指导整个人力资源治理体系的建设;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航标,指明人力资源治理体系构建的方向;战略性人力资源核心职能是手段,依此确保理念和规划在人力资源治理工作中得以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平台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构建和完善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职能。 图2: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体系 四大核心职能:打造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队伍 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核心职能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人力资源治理机制,如图3所示。 战略性人力资源治理的核心职能 战略性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来配置所需的人力资源,根据定员标准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满足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对现有人员进行职位调整和职位优化,建立有效的人员退出机制以输出不满足公司需要的人员,通过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是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从素质和质量上保证满足公司战略的需要。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组织相应培训,并通过制定领导者继任计划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来保证员工和公司保持同步成长。

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标题: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工作多年,经常碰到有人问到:到底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为关键字在google上搜索了一下,可以得到729000项查询结果,但却没有发现很好的答案。要么就是把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弄得神秘玄乎,让很多企业都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要么就是偷梁换柱,还是传统的那一套做法仅仅换了一个时髦的概念。 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一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战略的关系,二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的具体内容,三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区别。 基点:基于公司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 比尔?盖茨曾经就这么说过:如果把我们最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微软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 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公司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 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 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的各种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精)

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人力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可大致分为五种观点: 1.综合揭示论 2.过程揭示论 3.现象揭示论 4.目的揭示论 5.实效揭示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另外一种说法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编辑本段] 招聘管理 一. 目的 为确立人事相宜的人员配备体系,建立科学的机构、岗位、编制和职能划分,实现公司高效率、高满意度、高成就感、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 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入最合适的岗位人选。 二.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所有到公司求职的应聘者; 2 适用于公司内部申请调职的人员。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试题答案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试题答案 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未来设计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方向是:()√ A 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B 有效地为经济战略服务 C 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D 有效地为发展战略服务 正确答案:D 2. 对企业而言世界级的难题是:()√ A 人力资源统筹 B 人力资源管理 C 人力资源发掘 D 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正确答案:D 3. 最简单的组织结构为:()√ A 弱矩阵 B 矩阵 C 直线职能制 D 三矩阵 正确答案:C 4. 公司选择人才的第一道关:()√ A 招聘的工作

B 面试的工作 C 甄别的工作 D 培训的工作 正确答案:A 5. 下列不属于铁三角沟通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的一项是:()√ A 指标的下达过程 B 绩效辅导 C 互动交流 D 考核和评价 正确答案:C 6. 下列不属于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功能的一项是:()√ A 激励 B 责任 C 评价 D 沟通 正确答案:B 7. 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是:()√ A 激发员工热情 B 公正 C 绩效 D 战略执行系统 正确答案:D

8. 人力资源的使命与职责是:()√ A 发现并任用人才 B 在组织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创造最大的财富 C 整合人力资源 D 人才引进 正确答案:B 9. 老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 A 物质资源 B 人力 C 资源 D 人力资源 正确答案:D 10. 中小型、初创型企业所采取的通常是最简单的:()√ A 复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B 直接职能型组织结构 C 直线技能型组织结构 D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D 11.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最早在研究中创造了:()√ A 谈话法 B 行为事件访谈法

人力资源管理学概念0001

人力资源管理学概念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其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P2 人力资本:凝聚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P2 人力资源猎取:人力资源猎取是指组织为了进展的需要,按照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查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爱好到本组织任职,并从中选择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人力资源猎取有两个前提:一是人力资源规划,二是职务分析的结果即职务讲明书与职务规范。 狭义人力资源规划: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从自身的进展目标动身,按照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推测组织以后进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P41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专门多,分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目标规划、组织变革与组织进展规划、人力资源治理制度变革与调整规划、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平稳打算、劳动生产率进展打算、人事调配晋升打算、职员绩效考评与职业生涯规划、职员薪酬福利保险与鼓舞打算、定编定岗定员与劳动定额打算等。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也称职位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具体工作或具体职务的治理活动,它是确定完成组织中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 工作分析(书本):指完整地确认工作整体,对组织中某一特定工作或职位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益、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加以明确规定,来确定完成工作所需的能力和资质的过程或活动。P23 工作岗位:在工作分析、岗位评判的基础上,采纳一定的科学方法,按岗位的工作性质、特点、繁简难易程度、工作责任大小和人员必需具备的资格条件,对企业全部(或规定范畴内)岗位所进行的多层次的划分。 聘请:是用人单位查找合格职员的可能来源,吸引他们到本组织应征 并加以录用的过程。聘请能够分为“招募”和“甄选”两个时期。P58 面试: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看为要紧手段、由表及里地测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本课程旨在做好3件事:认知转换,技能提升,行为训练。 【课程背景介绍】 进入WTO后,中国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这需要组织做出更快的反应以期达到他们的战略目标,外部环境的压力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经营战略必须相协调、相吻合,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从过去职能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向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支持战略执行的人力资源相关执行系统,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程目标】 ●足够了解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内容。 ●能够掌握自身角色,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进行良好规划。 ●懂得如何依需求规划企业适当的人才系统。 ●了解绩效与战略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要求绩效时能够符合战略性的思考。 ●懂得运用企业文化与培训体系,提升战略人力所需素质。 ●能够设计符合战略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 ●能够理解员工关系管理于企业发展之积极意义。 ●提升个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思维的能力。

【培训方式】 ●案例讨论、影片教学、情境模拟、游戏互动 【课程安排】 课程时长:2天(12小时) 授课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 【课程大纲】 单元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现实依据 ●理念依据——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2.传统人事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3.为什么要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4.为什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 5.如何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的价值评估体系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两个基点 ●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7.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简介 8.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切入点 9.建立与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 单元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 1.人力资源管理四种新角色(IPMA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由劳动力的供给者(微观主体)、劳动 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的调节者(外部环境)所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在已知的有效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在众多目标中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 明确两对矛盾: 1. 管理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矛盾:如何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相关概念:从本源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才能达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矛盾。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管理的成本收益 人力资源的内涵至少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智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舒尔茨),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它反映了劳动力质的差别。 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本质上是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人力资本在其交易过程中,原先完整的人力资本产权可能会分解为两种产权,一是所有者产权,归人力资本载体所有;二是经营产权,归企业或使用单位所有。人力资本投资: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曾对人力资本投资作了个精辟概括:“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叫做人力资本投资。”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当战略管理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不管企业家或经济、管理学家(学者)均在运用和研究战略管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相应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以期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之配套战略支撑性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发展中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因为战略是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上。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1、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

二、课程分类 人力资源管理还可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 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微观管理 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 人力资源专家李宏飞在她的《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中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质量不容乐观。学校教育,只是在知识上做了准备。而这些人要适应社会的要求,还需要社会、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二次培训。而这不仅包括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而对企业来说,职业化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中小型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企业必须从企业战略出发,打破以人为中心的“权利思想”,建立以事为中心的“流程思想”,实现了从功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突破性思维。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战略类型 一:低成本管理战略 中小企业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能力,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搞好成本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发费用和品牌树立等方面的费用。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分布状况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大多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类是分散型产业,其基本存在包括服务业、零售业、批发业、木料加工和金属组装业、农产品、风险型企业等。另一类是新兴产业,包括IT、NT、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中小企业之所以主要集中上述两种类型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规模方面是一个较平缓的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降低成本都可能是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理论基础

第1期(总第254期) 2005年1月 财经问题研究 R 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 conomic Issues Number1(General Serial No1254) January,2005 ?劳动经济?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理论基础 张正堂1,刘 宁2 (1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21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在战略管理兴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不同学者对战略人力资 源管理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非常重要。许多学者根 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不同的理论架构来解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如资源基础理论、人 力资本理论、行为理论、一般系统理论以及交易与代理理论。它们解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力资 源管理活动与组织绩效的作用途径的不同,从而也反应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基础理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6X(2005)0120075207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竞争的加剧和企业面临的资源约束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挖掘其所获得的各种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并要求各项职能都必须能够创造价值。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宣称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但是在许多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似乎被看作官僚机构的附属品,是“三类部门”,只会产生多余的文案和程序,而不创造任何价值。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面对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部门亟待证明自己在企业价值增值的链条中不是多余的。在理论上和实证上能够证明人力资源以及对人力资源进行很好的管理能够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能够参与企业的价值生成过程,这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以及企业的机构安排。因此,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绩效到底有无贡献,有多大的贡献,人力资源管理在这种贡献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这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过去几十年,由于美国管理学界对组织的战略管理非常感兴趣,许多战略性管理模式(例如Miles&Snow,1978;Porter,1980)诞生,这个取向使企业的各个功能开始思考他们在组织的战略性管理中该扮演什么角色,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希望能被整合在整个战略性管理的理念中。这种战略理论发展的背景也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取向的转变:早期的研究着重于人力资源功能对员工行为及态度的影响,如员工离职意愿、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等。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有非常大的方向性转变,这个转变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由完全的微观导向转为宏观的或者战略的导向,这种宏观的或战略的导向,就是通常所说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非常重要。 但是许多实证研究都着眼于提供实际的建议或对一些实证资料加以说明,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理论基础,而通常只是一些描述性的类型,不是利用一些强有力的理论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战略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1]。Wright&McMahan[12]也认为未来战略性人力资源 收稿日期:2004210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302018),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4035017),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S JD630053) 作者简介:张正堂(1975—),男,安徽明光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HRM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及其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及其特点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极其特点是什么?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应用的状态,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特质性、可用性、有限性。 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极其特点中,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会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及其特点 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所以,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关于劳动年龄,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国家把劳动年龄的下限规定为15岁,上限规定为64岁。我国招收员工规定一般要年满16周岁,员工退休年龄规定男性为60周岁(到60岁退休,不包括60岁),女性为55周岁(不包括55岁),所以我国劳动年龄区间应该为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 常行博士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硕士、美国管理学博士 现为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首席人力资源专家! 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解析极其特点中的服务特点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资源,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弹性的部分,它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人力资源外包所涉及的内容是传统人力资源活动的基础部分,即具有基础性,这是人力资源外包活动存在的必要理由。社会进入到21世纪,企业管理也变为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随即被提升到战略层次,之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人事管理工作也转变为战略管理的下层建筑。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讲,为了更好扮演老板战略伙伴的角色,也必然要求他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操作,以便自身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战略层次的思考。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7880017.html,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作者:殷少华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10期 摘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社会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就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行研究论述,希望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更好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管理;战略性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1.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提高 企业只有为顾客提供需要的商品及服务,才能获取经营效益。而商品的提供及服务是通过员工的具体工作而体现出来的,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些商品、服务提供中发挥着总体设计和管理的作用,是满足顾客需求、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所在。 2.推动企业人力资本扩展 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着企业战略规划,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提升是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目的,特别是挖掘企业发展亟需的能力。有效运用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手段,进一步弥补企业员工技能与企业对员工理想技能需求的差距。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就是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式手段,为员工的自身发展提供合理的平台,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指导帮助,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3.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于企业在内部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成果不易被他人所模仿,所以,运用人力资源战略方式所获取的竞争优势比其它经营管理方式所获得的优势更具有持久性。 4.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战略能够有效指导企业的经营发展,促进企业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挖掘人力资源价值中实现较好的发展,从而探索总结出符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例如,通过对市場发展形式的分析,制定长期性的人力资源计划、根据员工的建议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改进来弥补过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把握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及时更新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让员工的整体素质能力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1.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储存在人体内的、能按一定 要求(质量、速度、消耗)完成一定工作(即通过使用而产生价值)的体能和智能资源。 特征:⑴物质性:它是以人为载体的;⑵结构特性;⑶功能意义;⑷时效特性;⑸整合性。 2?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微观管理也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促成人际协调、人事匹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人的各种工作活动,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任务是吸引、保留、开发、激励组织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其目的在于维系和提高生产力,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使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资源管理的区别 ⑴资源的观点:承认人是一种资源,一种特殊的重要的资源; ⑵以人为本的观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一反传统的人-物关系,是以人为中心来设计的,其宗旨是“以人为本”,管理首先是服务于人而不是工作; ⑶系统的观点:是组织的整体性功能,而不是一种局部性的工作; ⑷权变的观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权变思想。不同的人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也不一样,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根据人的工作任务的风险和结果分布特征可以把工作分为明星型、护卫型、步兵型。 明星型工作指那些产生坏的绩效的影响并不太坏,而产生一个好的绩效却会给组织带来巨大利益的工作,对于成果给予重奖而对失误不处罚或很少处罚。 护卫型工作指一个坏的绩效意味着一场灾难,而好绩效却只比公司的平均绩效好不太多的那些工作,要严厉处罚失误。 步兵型工作是指绩效范围接近于平均绩效的工作,一般奖惩均衡且都不太强。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⑴心理学;⑵经济学:在进行诸如劳动力市场分析、经 济性刺激对行为的激励作用、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等关键性的人力资源作业时,经济学知识是必要的基础;⑶社会学与人类学;⑷法律。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框架 1规划;2?职务分析;3?薪酬管理;4?招聘甄选;5?评估;6?考核管理;7?培训开发;8?激励:⑴组织管理者要从事的首要任务之一;⑵激励动机是说激励员工动机。 3、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的因素1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 ?劳动力:⑴劳动力的人口统计状况直接影响组织的雇佣政策。⑵劳动力的人口统计状况直接影响组织的技术变革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策略。⑶组织所拥有的劳动力在各个方面的异质性程度直接影响组织在其人事措施上的差异。⑷劳动力的同质性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激励系统。 3.组织文化; 4.组织战略; 5.生产技术; 第 1 章人力资源规划 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1定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订出与企业长 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的过程。 ?运作:现有人力-人才资源预测人力供给预测-供需匹配。 职务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 大要素(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人力资源需要预测的资料来源 为了获得既实事求是又有远见的预测结果,必须广泛收集影响预测目标的各种有关资料,包括可控与不可控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资料:

简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区别: 一、内涵与特点不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把人力资源实践活动与业务战略联系起来的过程。这个过 程包括了识别实施业务战略所需要具备的人力资源能力和保障这些能力而专门设计的政策与实践做法。 而人力资源战略就是它的结果是为了确保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而采取的-系列与人力资源相关 的资源配置行动是人力资源系统、定义人力资源职能使命和优先的议程安排。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具有 系统性的特点强调角色定位、和谐性和与内外环境的互动。人力资源战略表现为主动积极、追求持续变 革、更人性化的特点。 二、内容不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所关注的焦点与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与结合 其目的是将企业战略及其业务战略转化为组织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运作。而人力资源战略是为组 织管理人员在重点次序、活动、时间及资源分配等方面达成一致提供了根据。作为整个企业战略的一部 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像阐述任何其他业务问题一样阐明人力资源与管理效益问题。 对于企业组织而言竞争优势通常建立在创新上因此人力资源战略往往以创新为基础。 三、管理层次不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帮助企业迎接 内外环境的挑战创造价值并确保获取持续竞争优势。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组织的高管人员要首先有战 略性理念要结合组织内外的环境因素确定对本组织的竞争力与成功最为重要的问题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 理活动与企业战略相匹配与协调。而人力资源战略是各级管理人员与人力资源职能人员一起确定和解决 与人相关的企业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建立活动的重点次序以及确定如何实施人 员管理的愿景。 四、控制体系与重点不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系统更注重战略管理中各相关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相互影响从而使得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既对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状况做出反应又反过来塑造与影响 外部环境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状态与路径。最终强调通过对组织无形资产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 从而不断抓住市场机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而人力资源战略控制体系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活动倾向于通过对组织绩效、员工能力等的量化来衡量与控制。所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体系 比人力资源战略控制体系更为抽象而我们平常对某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衡量应该属于人力资源战略控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试题答案

测试成绩:1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未来设计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方向是:()√ A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B有效地为经济战略服务 C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D有效地为发展战略服务 正确答案: D 2. 重庆超天门码头的挑山工属于组织资源中的:()√ A老资源 B壳资源 C人力资源 D人力资本 正确答案: B 3. 对企业而言世界级的难题是:()√ A人力资源统筹 B人力资源管理 C人力资源发掘 D目标绩效管理体系 正确答案: D 4. 不为员工做培训,不付与员工相应倍数的加班费,福利津贴都能省则省,这是典型的:()√ A压缩型人力资源管理 B文化型人力资源管理 C投资型人力资源管理 D成本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 正确答案: D

5. 任职资格体系还是非常好的:()√ A激励系统 B牵引系统 C考查系统 D提升系统 正确答案: B 6. 公司选择人才的第一道关:()√ A招聘的工作 B面试的工作 C甄别的工作 D培训的工作 正确答案: A 7. 绩效管理的重点从对人的考核转变到:()√ A对数字的考核 B对结果的考核 C对事的考核 D对效益的考核 正确答案: C 8. 下列不属于铁三角沟通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的一项是:()√ A指标的下达过程 B绩效辅导 C互动交流 D考核和评价 正确答案: C 9. 人力资源的使命与职责是:()√ A发现并任用人才

B在组织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创造最大的财富 C整合人力资源 D人才引进 正确答案: B 10.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点是:()√ A如何整合人才 B如何利用人才 C如何管理人才 D如何吸引人才 正确答案: D 11. 稳定型人力资源战略的核心关键在于:()√ A管理结构的优化 B劳动力资源结构的优化 C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 D市场资源结构的优化 正确答案: C 12.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最早在研究中创造了:()√ A谈话法 B行为事件访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正确答案: B 13. 最糟糕的绩效文化是:()√ A以薪酬为核心考核员工 B以能力为核心考核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 陈维政主编(第四版)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版考点汇总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的概念 1、人力资源的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社会系统角度讨论人力资源,同时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归属性、功用性和能力的包容性) 2、人力资源的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源的构成: Ⅰ、人力资源的数量: ①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 宏观: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 绝对数量=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人口 ②人力资源的相对数量(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③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2、人口的年龄构成3、人口迁移 Ⅱ、人力资源的质量(宏观) ①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和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②衡量指标: --1、健康卫生指标2、教育情况指标3、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指标4、劳动态度指标 ③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 --1、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2、营养因素3、教育方面因素4、人力投资因素5、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 ④质量的重要性(质量和数量关系): 人力资源的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很差,有时甚至不能替代。 4、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①新的资本资源的投入;②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发现;③劳动者的平均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的提高;④科学的、技术的和社会的知识储备的增加。 5、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并保持成本优势的控制因素;②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和保持产品差别优势的决定性因素;③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④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6、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7、人力资源微观管理: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8、人力资源的特征:①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人力资源既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③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性;④人力资源的时效性;⑤人力资源的社会性 9、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WOT 分析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图1所示。 2、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的各种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 3、一个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视人力为资源,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

强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在对内外部环境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足,清晰的勾勒出未来人力资源愿景目标以及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并制定出能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可行措施以及对措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监控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系统。 4、四大核心职能:打造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队伍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职能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评价和人力资源激励四方面职能,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如图3所示。 图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 战略性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来配置所需的人力资源,根据定员标准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满足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对现有人员进行职

位调整和职位优化,建立有效的人员退出机制以输出不满足公司需要的人员,通过人力资 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是对公司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从素质 和质量上保证满足公司战略的需要。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组织相应培训,并通过制定领导者 继任计划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来保证员工和公司保持同步成长。 战略性人力资源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对公司员工的素质能力和绩效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 一方面保证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绩效得到有效结合,另一方面为公司对员工激励和 职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的核心任务是依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员工的绩效表现对员工进行激励,通过制定科学的薪酬福利和长期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充分发挥潜能,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 基础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下图为一公司SWOT分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