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课件+教案)-1.doc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课件+教案)-1.doc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课件+教案)-1.doc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的两大祸首,它们在发动世界战争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无穷灾害。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虽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但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

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正是这种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本课的难点是:“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欧洲共同体”是在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冲破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欧盟”的建立也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西欧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苏联、二战爆发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再结合战后西欧对苏联以及对美国的政治立场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不断加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60年代西欧成立“欧共体”组织。这个经济联合组织不仅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各国人民在“创建一个从未有的更为紧密的联盟”(《马约》前言)进程中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讲“欧盟”的建立,应重点放在“欧盟”成立的意义上。

二、教法建议

1.上新课前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教师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2.对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

3.在学生掌握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让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以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美国的霸权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等问题。

4.在讲述“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时可先设计两个问题:“欧共体建立的原因 (背景)是什么?”“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及意义是什么?”鼓励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看哪组查询的资料最准确、最丰富、最完整。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当然,在讲这个问题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的材料和小字,然后再回答这两个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材料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5.在学习“日本的崛起”一目时,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设问,层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列举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史实,然后思考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谈谈学习了本课后有何启示,通过谈认识、谈感想让学生在思维上再上一个层次,真正学有所得,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并学会比较和归纳的基本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在讲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

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2.学生在讨论“欧共体”的背景时,教师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讲述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必须引起整个亚洲的关注和警惕。

4.教师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5.教师在讲解本课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不要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知识的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一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到2003年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003年欧洲联盟共包括15个国家: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希腊。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郑伟民等著《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编著《国际风云300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811375284.html,/初中历史素材库/初三世界史/index.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13752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1375284.html,:9000/

(作者:武汉市育才中学李红)

参考资料

西欧

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94%。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如以1938年为100,1945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项目

年份

国别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86.8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西欧各国工业生产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

1.联邦德国1950年工业生产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①战前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②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德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880年的1.6%,提高到1900年的1.9%、1930年的4.1%。德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国民读、写、计算的能力,工人的技术水平,工程师的理论与应用结合,高水平科研等方面,皆居欧洲首位。1900~1944年,德国共有36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③美援:从战争结束至1955年6月,共达38.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实施“马歇尔计划”时提供的。

2.1948年法国工业生产恢复到1938年水平,1949年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英国和意大利工业生产也分别于1947年、1948年恢复到1937年水平。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欧共体的产生与一体化进程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

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生效。因此,欧共体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这是部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由于欧洲煤钢联营把联邦德国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担心德国军力再起的疑虑得到缓解,从而为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找到了新途径。

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创造了资本条件。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50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发生尖锐矛盾,要求生产、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突破国界,获得更宽广的空间和市场。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可谓正式形成。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这就由原来的部门经济一体化形式,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但1958年时,上述三个条约、机构尚未统一合并。

1965年4月8日,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联合,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但3个组织仍各自存在,有时仍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 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当今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学习与探究欧盟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对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充分的现实的借鉴意义。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4、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6、过程与方法:(1)在讲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 (2)创设一个情景,探究性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去感悟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贴近历史时空。 (3)抓住两个主题:本节课的主题――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体现本单元的主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并实现两个主题的和谐统一。 (4)体现一个理念: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 (5)坚持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教学设计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

新标准日语中级 第20课

単語: 元…(もと…)原… 全…(ぜん…)全… 歩道(ほどう)人行道 適切(てきせつ)恰当、适当、适合 座布団(ざぶとん)坐垫 思わず(おもわず)禁不住、不由得 うなずく(うなずく)点头 箇所(かしょ)地方、处所 ねじ(ねじ)螺丝钉、螺钉 苦しい(くるしい)痛苦、苦 間違う(まちがう)错误、做错 あわただしい(あわただしい)忙乱、急忙、慌忙、慌张苦難(くなん)困难、苦难 乗り越える(のりこえる)渡过;跨过;越过 博士(はかせ)博士 …賞(ノーベルしょう)诺贝尔奖 命(いのち)命、生命 宇宙開発(うちゅうかいはつ)宇宙开发 国際関係(こくさいかんけい)国际关系 おれ(おれ)我、咱、俺 面子(めんつ)面子、颜面、脸面 漢方薬(かんぽうやく)中药 …層(オゾンそう)臭氧层 遮る(さえぎる)阻挡、遮挡、遮住、挡住 新潟県(にいがたけん)新潟县 社会(しゃかい)社会 何もかも(なにもかも)什么都、什么也 愛用(あいようする)爱用、喜欢用 精神面(せいしんめん)精神方面 弱さ(よわさ)柔弱、脆弱 金儲け(かねもうけ)赚钱、获利、挣钱 経営者(けいえいしゃ)经营者 体力作り(たいりょくづくり)增强体力 食べ歩き(たべあるき)边走边吃 防止(ぼうし)防止 胃(い)胃 農薬(のうやく)农药 漬物(つけもの)腌菜、咸菜 倍増(ばいぞうする)倍增

農家(のうか)农民、农家 真剣(しんけん)认真、正经、严肃 混雑(こんざつする)混乱、杂乱、拥挤 削減(さくげん)削减、减少 大物(おおもの)大人物 スキャンダル(スキャンダル)丑闻、丑事 信用(しんよう)信用、诚信 存続(そんぞく)存续、长存、永存 知識(ちしき)知识 技術(ぎじゅつ)技术 向上(こうじょう)向上、提高、进步 生命(せいめい)生命 無…(む…)无…、没… 课文: 太極拳で広がる交流 太極拳は歴史と伝統のある拳法である。だれもが持っている体のエネルギー、つまり「気」で戦う拳法なので、体が小さい人や、力が弱い人にも向いた護身術だといわれている。健康法としても高く評価されていて、中国の公園や広場では太極拳をする人たちをよく見かける。 公園や広場でよく見る太極拳は、「簡化24式太極拳」と呼ばれ、元中国体育委員会が一般に広く普及されるために制定したものである。拳法というよりもむしろ健康のため体操で、血液の循環を良くし、内臓の機能を高める。肩こり、腰痛など、体の不調ばかりでなく、ストレスを解消するのにも役立つといわれている。 こうした効用は世界的に認められている、アメリカやヨーロッパでも健康のために太極拳を趣味にしている人は多い。日本でも100万人以上の愛好者がいて、全国的に大きなブームになっている。「太極拳の市」として全市民で愛好している地域さえあるほどだ。日本では高齢化が進んでいるが、この市も高齢者が人口の4分の1以上を占めている。市長の提案で太極拳を推進し、市民の健康作りに役立てることにした。市は、練習所や体育館を作り、講習を行い、ラジオで毎朝35分間太極拳の音楽を放送した。そのような数々の努力が結び、大勢の市民が参加するようになった.実際、太極拳を始める前よりも健康になったという高齢者も多い。また、高齢者の医療、介護に関わる市の財政負担が軽減されると期待されている。 太極拳の「効用」は単に健康の側面だけではない。中国と日本のつながりを強める役目も果たしている。多くの日本人が本場中国の太極拳を体験するため、中国を訪れている。また本家、中国からも太極拳の愛好者が日本に来るようになった。太極拳で日中の交流が広がっている。北京オリンピックを境にさらに普及し、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要使学生认识: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暂时得到缓和,各国资产阶级政府稳固统治、恢复经济,1924年-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出现一时繁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稍加复习),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 〔讲授新课〕 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先来了解西欧:是指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中英国被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大减,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因此,战后西欧各国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现在,我们都知道西欧各国的经济已是相当发达,那当时,各国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的第二节,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着后来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且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密切,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等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了初中历史学习的方法及规律,经过上一学期《世界历史》的学习对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而且本节课的内容理解性记忆效率会更高一些,同时与时政结合也比较紧密,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四、重难点突破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五、教法设计 自主活动法问题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及时巩固法材料解析法拓展提升法 六、教学材料准备 二战后德日情景欧盟欧元等相关影像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尤其是西欧各国和各个战败国,在战火的洗礼下,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欧洲,你认为首要任务是什么?

教学设计:《西欧与日本》1

第20课《西欧与日本》教学设计 【内容主旨】 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产物,欧洲通过联合之路,实现了欧洲和平,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地位提升。二战后的日本在民主化改革、贸易立国、科教兴国、传统文化等作用下,迅速崛起。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冲击了美国霸主地位,它们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了解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及影响;了解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漫画《战后的西欧》、视频《大国崛起(片段)》、地图《欧洲一体化》、文字《阿登纳回忆录(节选)》等史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逐步提高运用史料说明、分析、归纳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图文互证”,提升“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史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当今多元文明的世界,增强国际意识;从别国的实践中提炼成功经验,理解经济政治发展要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重点:欧洲一体化;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难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环节1:通过“欧盟获得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热点新闻导入新课。 追根溯源,引出问题:欧洲为什么走向联合?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时事热点切入,欧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欧盟有着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设疑激趣, 引出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环节2:出示漫画《战后的西欧》及相关文字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旧知识,图文互证,以直观而富有情趣的漫画引发兴趣,引导分析漫画的思想主题,从典型材料中归 纳提取历史信息,分析欧洲联合的原因。 环节3:多媒体演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设计意图:地图、图片、文字、动画、流程图等多媒体演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把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 读图学史、自学和分组讨论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欧洲和日本二战后的残破景象和现在欧洲日本繁荣的景象,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欧洲和日本从废墟走向繁荣,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了解这些问题。 2、整体感知;本节课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废墟走向繁荣的欧洲;二是快速崛起的日本。主要掌握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作用 3、方法指导: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4、自学指导(结合以下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2)简述欧共体与欧盟成立时间、成员国及作用。 (3)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当今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学习与探究欧盟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对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充分的现实的借鉴意义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内容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一 习目标: 1、了解“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及意义,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通过战后西欧、日本、中国经济腾飞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行为,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检测(1、选择题、 2、填空题),希望学生能完成识记层面的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材料解析,希望学生完成理解和运用层面的知识,实施鼓励性评价。 3、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回答,合作探究,达到过程性评价“良”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图片对比导入。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和日本有何影响?请看图片。一段是苏军攻克柏林,柏林到处是残砖断瓦;一段是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的轰炸,地面上所有生灵涂炭,地面上所有建筑物毁于一旦。(满目苍凉、一片废墟、百废待兴。)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年的时间,要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语法上册17-20课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语法上册17~20课 第17课 **************************** 1、名が欲しいです ▲わたしは新しい洋服がほしいです。(我想有套新西服) ▲(あなたは)何が欲しいですか。(你想要什么) --新しいパソコン欲しいです。(想要新的电脑) 表示愿望时,使用“[名词1]は[名词2]が欲しいです”这一表达形式。“名词1”是愿望的主体,“名词2”表示愿望的对象。 2、名を动たしです ▲(わたしは)映画を見たいです。(我想看电影) ▲今日はお酒を飲みたくないです。(今天不想喝酒) ▲(あなたは)何をしたいですか。(你想做什么) --何もしたくありません。(什么都不做) 表达相当于汉语“想~”的意思时,使用“[名词1]は[名词2]を~たいです”“名词1”是愿望的主体,“名词2”表示希望进行动作的对象。“たい”前接动词“ます形”去掉“ます”的形式。使用“欲しいです”或“~たいです”的时候,如果是陈述句,则第一人称“わたし”是主语。如句子是疑问句则第二人称“あなた”是主语。这两种情况的主语都可以从句子的前后关系中判断出来,因此常常省略。 ▲水を飲みたいです。(我想喝水) ▲水が飲みたいです。(我想喝水) ▲水が欲しいです。(我想喝水) 如“わたしはお茶が飲みたいです”所示,たい”的对象有时不用“を”,而用“が”表示。但“欲しい”的对象只能用“が”来表示。※ ▲だれに会いたいですか。(你想见谁) --だれにも会いたくないです。(谁也不见) ▲どこへ行きたいですか。(你想去哪儿) --どこへも行きたくないです。(哪儿也不去) 全面否定“名词+を+动词”时,使用“疑问词+も+动词否定形式”。全面否定“名词+に/から/と+动词”时,再这些助词后面加“も”成“疑问词+にも/からも/とも+动词否定形式”。全面否定“名词+へ+动词”时,既可以使用“疑问词+も+动词否定形式”,也可以使用“疑问词+へも+动词否定形式”。 3、动ませんか ▲いっしょにお茶を飲みませんか。(一起喝茶好吗) ▲少し休みませんか。(休息一下怎么样) ▲明日故宮へ行きませんか。(明天去故宫怎么样) 动词的否定形式“~ません”加上表示疑问的“か”,表面上是一种疑问形式,但其语法功能是表示提议。 4、动ましょう ▲ちょっと休みましょう。(休息一下吧) ▲そろそろ行きましょう。(咱们快走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学练案及答案

左权宏远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 课学练案 班 姓名 时间:2015年12月 一、知识梳理 1、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目的: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维护自身安全。 表现:(1)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共体,目的发展经济,保卫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1993年成立欧盟。 2、欧盟 地位: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性质: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作用:对欧洲,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对世界政治格局,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日本 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政策。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启示 原因:①美国的扶持援助; ②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启示:①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④要善于抓住机遇。 5、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 (1)共同原因:重视科技教育;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各国发展的启示:注重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要走科教兴国之路;要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本国经济。 二、迁移应用 1、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统一的货币”、“统一的护照”相对应的组织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联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2、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都得到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都拥有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 C.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都得到了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 3、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C.成立于1993年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2012年5月希腊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民众希望希腊留在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9《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1 新人教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掌握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表列出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热情。 重点: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1、大家还记不记得一战中有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生: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突出的体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如此,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2、二战给西欧和日本带来的灾难的图片和视频。 二战给西欧和日本带来什么?经历了二战,西欧和日本成为一片焦土和废墟,经济已经完全崩溃,人民生活困苦。这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灾难。恢复和发展经济。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授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是哪里? (展示投影西欧的概念。) 西欧要想恢复经济,那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经济发展需要什么因素?(提示可以联系我们以前说资本主义经济、两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 ——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劳动力、稳定的社会环境、科技、政策等等。 2、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美国的援助。(展示“马歇尔计划”) 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 美国的援助对西欧国家有什么作用? ——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除美国的援助,西欧经济的发展还有哪些原因? ——(1)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2)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4)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3、看材料,分析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为振兴经济,促使经济更快发展,也为抗衡苏联、东欧,摆脱美国控制,提高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4、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欧共体——欧盟(1993年欧盟成立,到xx年欧盟成员国从12个扩大到27个,总人口已超过4.8亿。) 欧盟的成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日本的崛起 1、战后日本的社会状况(幻灯片显示) 2、日本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从一片废墟到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强,仅次于美国,创造了一个奇迹。日本经济崛起之谜是什么? (显示材料进行分析) ——外在原因:美国的扶持 内在原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发展教育和科技 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大家的日本语__第20课

教案 序号20 授课班级12级应用日语专业班 课题第20课计划课时8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親しい友達と簡単な普通形の会話ができる。 重点文法: 普通体と丁寧体の区別 参考资料《新编日语句型》 「みんなの日本語」(1)教え方の手引き「初級日本語」上 一.復習 1.第19課の内容を確認する 文型1)~たことがあります。例:富士山に登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2)~たり~たりします。 例:写真を撮ったり、お土産を買ったりします。 3)~なります。変化を表す 形容詞語幹+く 形容動詞語幹+になります 名詞+に

2.文法の応用 1)そのホテルに泊ま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よかったです。便利できれいです。 曾在那家宾馆住过,很好。又方便又干净。 2)日曜日、何をしますか。洗濯したり、部屋を掃除したり、音楽を聞いたりします。 星期天,干什么?洗洗衣服,打扫房间,听听音乐。 3)天気はだんだん寒くなりますから、町の人が少なくなります。天气渐渐变冷了,所以街上的人也少了。 4)町はきれいになりました。建物は高くなりました。車も多くなりました。 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建筑物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 5)三年前、そこに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あまりにぎやか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今はきれいでにぎやかになりました。 三年前,曾去过那里,不太热闹。现在变得又漂亮又热闹了。 二.新しい語彙 1)要る:名詞が要る例:パスポートが要ります。 2)調べる:名詞を調べる例:資料を調べる 3)直す:名詞を直す例:文章を直す 4)修理する:名詞を修理する例:車を修理する 5)君:男性の名前の後ろにつく例:田中君山田君 6)この間:後ろは過去形を使う例:この間寒くなりました。7)みんなで:状態を表す例:みんなでご飯を食べます。 みんなご飯を食べます。 +で状態を表す一人で行きます。三人で遊びます。

授课教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祸首,他们在发动战争的同时,本国也遭到灭顶之灾:刚才的两幅图片就是例证,一段是苏军攻克柏林,柏林到处是残砖断瓦;一段是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的轰炸,地面上所有生灵涂炭,地面上所有建筑物

毁于一旦。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年的时间,要想经济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难于上青天,可是,西欧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经济的腾飞,到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体验、感悟、反思、借鉴和探究。那么,这节课,就让老师和同学们来体验和探究: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点击投影) ▲出示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培养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面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自主探究 1、“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人教版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掌握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表列出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热情。 重点: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1、大家还记不记得一战中有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生: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突出的体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如此,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2、二战给西欧和日本带来的灾难的图片和视频。 二战给西欧和日本带来什么?经历了二战,西欧和日本成为一片焦土和废墟,经济已经完全崩溃,人民生活困苦。这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灾难。恢复和发展经济。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授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是哪里? (展示投影西欧的概念。) 西欧要想恢复经济,那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经济发展需要什么因素?(提示可以联系我们以前说资本主义经济、两次科技革命、罗斯福新政。) ——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劳动力、稳定的社会环境、科技、政策等等。 2、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美国的援助。(展示“马歇尔计划”) 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 美国的援助对西欧国家有什么作用? ——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除美国的援助,西欧经济的发展还有哪些原因? ——(1)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2)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4)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 3、看材料,分析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欧和日本的影响如何?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的两大祸首,它们在发动世界战争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无穷灾害。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顺势导入: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 2、“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该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3、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及意义是什么? 4、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主要原因有哪些? 5、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一、欧洲的联合 1、下列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A、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这反映出二战后初期西欧的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都低于战前水平,其中德国所遭受的战争灾难最为严重,面临着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表

二战后的1950~1970年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一百多年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间段。 2、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西欧国家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等多种原因促成的。 3、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它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有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hoped to boost their economics and reduce the chance of future wars by forming an economic community.[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这说明了“欧共体”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 A、二战结束后,各国都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B、当时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西欧各国需要密切互相之间的联系,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6、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及意义是什么? A、经过: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当时拥有12个成员国;1995年到2003年共有15个成员国;2004年进一步扩展到25个成员国。 B、意义:“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7、根据课本插图和有关课文说出:到2003年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大家的日本语 第20课

教案 一.復習 1.第19課の内容を確認する 文型1)~たことがあります。例:富士山に登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 2)~たり~たりします。 例:写真を撮ったり、お土産を買ったりします。 3)~なります。変化を表す 形容詞語幹+く 形容動詞語幹+になります

名詞+に 2.文法の応用 1)そのホテルに泊ま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よかったです。便利できれいです。 曾在那家宾馆住过,很好。又方便又干净。 2)日曜日、何をしますか。洗濯したり、部屋を掃除したり、音楽を聞いたりします。 星期天,干什么?洗洗衣服,打扫房间,听听音乐。 3)天気はだんだん寒くなりますから、町の人が少なくなります。天气渐渐变冷了,所以街上的人也少了。 4)町はきれいになりました。建物は高くなりました。車も多くなりました。 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建筑物越来越高,车越来越多。 5)三年前、そこに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あまりにぎやか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今はきれいでにぎやかになりました。 三年前,曾去过那里,不太热闹。现在变得又漂亮又热闹了。 二.新しい語彙 1)要る:名詞が要る例:パスポートが要ります。 2)調べる:名詞を調べる例:資料を調べる 3)直す:名詞を直す例:文章を直す 4)修理する:名詞を修理する例:車を修理する 5)君:男性の名前の後ろにつく例:田中君山田君 6)この間:後ろは過去形を使う例:この間寒くなりました。7)みんなで:状態を表す例:みんなでご飯を食べます。 みんなご飯を食べます。

+で状態を表す一人で行きます。三人で遊びます。 8)の:疑問詞といっしょに使う。与疑问词搭配使用或语尾为上升调时,表示疑问。 例:王さんどこへ行くの。今日は何の講座ですの。 9)かな:表示疑问、提问。 例:入ってもいいかな。これは本当かな。 10)いろいろ:いろいろな+名詞いろいろと+動詞 三.新しい文法 1.言語行動目標 親しい友達と簡単な普通形の会話ができる 2.提出項目 普通形 1)動詞文2)形容詞文3)形容動詞文4)名詞文1.後続句を用いた文型 丁寧体と普通体 日本語の会話のスタイルには「丁寧体」と「普通体」の2つがある。「~です」「~ます」など「丁寧形」で終わる文を「丁寧体」と呼び、「暑い」「書く」など「普通形」で終わる文を「普通体」と呼ぶ。「みんなの日本語初級1」では第20課以外はすべて丁寧体で学習するが、第21課以後、文中に普通形を用いた文型が入ってくるので、フォームとしての普通形は重要である。 普通体の特徴と使い方 普通体の会話では、助詞が脱落したり、後続句に縮約形が用いられることが多い。 1.サントスさんはパーティーに来なかった。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1课时第几课时: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用图片或数轴图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城市废墟的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之中,尤其是西 欧各国和各个战败国,因为战争,到处都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可是,西欧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经济的腾飞,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体验、感悟、反思、借鉴和探究。 自学指导: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二战后西欧国家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3.欧共体建立的目的(作用)? 4.欧盟建立的作用、地位? 5.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表现? 评讲与拓展: (一)欧洲的联合 1.问题探究一: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①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②美国的援助(外因);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 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 展现漫画材料,并展现问题: “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C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第九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一课一研通案) 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4、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5、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探究之一──战后西欧经济复兴之谜 ●主观条件: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探究之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之谜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大力发展教育,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 (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创设问题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形成知识网络化。) 3、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相比有哪些共同点?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4、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和日本呢? (1)控制西欧各国,称霸世界;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案(张明昌)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 昆明市官渡区钟英中学张明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当今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学习与探究欧盟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对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充分的现实的借鉴意义。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对日本崛起后的一系列恶行,激发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感。 重点:二次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重点。 难点: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作用。 导入设计:复习式导入 (1)导入新课:配合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导入语:结合我们上个单元所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祸首,它们在发动世界战争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无穷灾害。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不仅完全医治好了战争带来创伤,更是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