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

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
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

防霉抗菌测试标准及机构介绍

标准分为:

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JIS,ASTM),行业标准(QB、HG、JC等),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L)等。

SGS(瑞士) ITS(英国) BV(法国) TUV(德国)

纺织品:

防霉:

AA TCC30-2010织物抗真菌性的评价-抑制织物的霉变(美国标准)

JIS Z 2911-2010 纺织品耐霉菌试验方法(日本标准)

GB/T 24346-2009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国家标准)

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

抗菌:

AA TCC 135 耐水洗

AA TCC 100-2012后整理抗菌织物的抗细菌性评价(美国标准)

AA TCC 147-2011织物的抗细菌性评价(美国标准)

JIS L 1902-2008 纺织品抗菌性试验法(日本)

ISO 20743-2007 纺织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全球通用)

GB/T 20944 -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

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

QB/T 2881-2007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

FZ/T 62015 抗菌毛巾

塑料

防霉:

QB/T 2591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

ISO 846-1997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行为评价

抗菌:

AA TM E 2149

JISZ 2801

QB/T 2591 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JC/T 939-2004 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

ISO 22196-2007 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

涂料

防霉:

HG/T 3950-2007 抗菌涂料

GB/T 1741-2007 漆膜耐霉菌测定法

抗菌:

HG/T 3950-2007抗菌涂料

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其他

防霉:

ASTM G 21-2009 合成聚合材料防霉性的测定

ASTM D 4576-2008 蓝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长的试验方法

GB/T 2423-16-2008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

抗菌:

ASTM E 2149-2001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固定抗菌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JIS Z 2801-2010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GB /T 21510-2008 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JC/T 897-2014 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

测试时间

防霉:

一般28天,但有特殊的,如AATCC 30,可以7天,或者14天

抗菌:

一般情况下,做个测试时间是3-4天,但是检测机构是7-10工作日一般所做的菌种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

性能测试-linux资源监控

目录: Linux硬件基础 CPU:就像人的大脑,主要负责相关事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处理的机制。 CPU:CPU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其运行程序的速度上。影响运行速度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工作频率、Cache容量、指令系统和逻辑结构等参数。 查询指令:cat /proc/cpuinfo 内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皮肤、眼睛等所收集到的信息记录起来的地方,以供CPU 进行判断。 内存:影响内存的性能主要是内存主频、内容容量。 查询指令:cat /proc/meminfo 硬盘: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重要的数据记录起来,以便未来再次使用这些数据。 硬盘: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传输速率、缓存。 查询指令:fdisk -l (需要root权限) Linux监控命令 linux性能监控分析命令 vmstat vmstat使用说明 vmstat可以对操作系统的内存信息、进程状态、CPU活动、磁盘等信息进行监控,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d:显示各个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Sar sar是非常强大性能分析命令,通过sar命令可以全面的获取系统的CPU、运行队列、磁盘I/O、交换区、内存、cpu中断、网络等性能数据。 sar 命 令行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使 用 说 明 书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说明 (5) 1.1版权申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产品特点 (5) 1.3应用环境 (5) 1.3.1 硬件环境 (5) 1.3.2 软件环境 (6) 第二部分安装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安装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使用说明.. (7) 3.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简介 (7) 3.2系统结构 (8) 3.2.1 平台架构 (8) 3.2.2 管理层次 (8) 3.3系统登录 (9) 3.3.1 系统登录 (9) 3.4员工平台 (9) 3.4.1 内部消息 (9) 3.4.2 单位通讯录 (10) 3.4.3企业信息介绍浏览 (10) 3.4.4 企业公告发布 (10) 3.4.5 劳动法规及政策 (11) 3.4.6员工信息 (11) 3.4.7 证照资料 (12) 3.4.8 职称评定 (12) 3.4.9 合同信息 (14) 3.4.10 员工调动 (15) 3.4.11 员工离职 (16) 3.4.12 员工复职 (17) 3.4.13 奖惩信息 (18) 3.4.14 工资查询 (19) 3.4.15 考勤查询 (19) 3.4.16 出差信息 (21) 3.4.17 休假查询 (22) 3.4.18 加班查询 (23) 3.4.19 参与培训计划 (24) 3.4.20 培训协议 (26) 3.4.21 绩效考核 (27) 3.4.22 常用审批备注 (28) 3.5机构管理 (28)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拟制:****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次测试报告为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腾讯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网上查询班车的入口,分析出哪些路线/站点比较紧张或宽松,以进行一些合理调配。 1.3.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班车管理系统,满足腾讯内部员工的班车查询需求,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管理沟通技巧案例分析启示 1,“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开始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说:“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启示:全球著名的快餐企业麦当劳,有着非常值得借鉴的“下行沟通”之举,他让我们看到了克罗克的良苦用心。下行沟通,指的是对下级提供指导、控制,对业绩进行反馈、解释政策和程序等。由于在公司中的职位不同,经理人可能与员工的观点不一致,这是两者相互沟通的严重障碍。沟通双方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职位,地位的高低对沟通的方向和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下级的需求,我们要认真倾听,对于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心理解和分析,放下架子,腾出时间去与他们促膝谈心,互动交流!如此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下级做好沟通。 2,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 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下级之间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级的恐惧心理而形成障碍。一方面,如果上级过分威严,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级,都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下级自身心理畏惧,向上沟通时可能会“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影响信息沟通。 为了更好地鼓励上行沟通,国内外很多知名的优秀企业都想方设法,制定了各式各样的“沟通政策”,用于保证有效的上行沟通。例如,制定完善的投诉程序;高层领导的开门政策、座谈会或热线电话;电子邮件或音频、视频对话;咨询、态度问卷和离职访谈;正式或非正式地参与决策;授权策略创造开放信任;外聘的独立调查员。以下是几家知名企业在上行沟通方面的特色作法。 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惠普公司的每个人,包括最高主管,都是在没有隔墙、没有门户的大办公室里工作的。尽管这种随时可以见到的做法也有其缺点,但是惠普公司发现这种做法的好处远远超过其不利之处。 启示:管理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惠普公司“敞开式的办公室”与“直呼其名”的沟通政策,这个做法鼓励并保证了沟通交流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而且是自下而上的。同时,为了打消企业内部的因为等级差异而产生的沟通障碍,惠普公司要求对内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沟通,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3,马拉松冠军的秘诀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获得世界冠军。有很多人为此置疑。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再次获得冠军。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

?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 ((80%*总PV)/(24*60*60*(9/24)))/服务器数量, ?即每台服务器每秒平均PV量=2.14*(总PV)/* (24*60*60) /服务器数量 ?最高峰的pv量是1.29倍的平均pv值 性能测试策略 1.模拟生产线真实的硬件环境。 2.服务器置于同一机房,最大限度避免网络问题。 3.以PV为切入点,通过模型将其转换成性能测试可量化的TPS。 4.性能测试数据分为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两部分,索引和SQL都会被测试到。 5.日志等级设置成warn,避免大量打印log对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 6.屏蔽ESI缓存,模拟最坏的情况。 7.先单场景,后混合场景,确保每个性能瓶颈都得到调优。 8.拆分问题,隔离分析,定位性能瓶颈。 9.根据性能测试通过标准,来判断被测性能点通过与否。 10.针对当前无法解决的性能瓶颈,录入QC域进行跟踪,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 性能测试压力变化模型

a点:性能期望值 b点:高于期望,系统资源处于临界点 c点:高于期望,拐点 d点:超过负载,系统崩溃 性能测试 a点到b点之间的系统性能,以性能预期目标为前提,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负载测试 b点的系统性能,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压力或增加一定压力下的持续时间,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极限,例如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等。 压力测试 b点到d点之间,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不能接收用户请求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稳定性测试 a点到b点之间,被测试系统在特定硬件、软件、网络环境条件下,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使系统运行一段较长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一般稳定性测试时间为n*12小时。 监控指标 性能测试通常需要监控的指标包括: 1.服务器 Linux(包括CPU、Memory、Load、I/O)。 2.数据库:1.Mysql 2.Oracle(缓存命中、索引、单条SQL性能、数据库线程数、数据池连接数)。 3.中间件:1.Jboss 2. Apache(包括线程数、连接数、日志)。 4.网络:吞吐量、吞吐率。 5.应用: jvm内存、日志、Full GC频率。 6.监控工具(LoadRunner):用户执行情况、场景状态、事务响应时间、TPS等。 7.测试机资源:CPU、Memory、网络、磁盘空间。 监控工具 性能测试通常采用下列工具进行监控: 1.Profiler。一个记录log的类,阿里巴巴集团自主开发,嵌入到应用代码中使用。 2.Jstat。监控java 进程GC情况,判断GC是否正常。 3.JConsole。监控java内存、java CPU使用率、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4.JMap。监控java程序是否有内存泄漏,需要配合eclipse插件或者MemoryAnalyzer 来使用。 5.JProfiler。全面监控每个节点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响应时间累计值、线程执行情况等,需要在JVM参数中进行配置。 6.Nmon。全面监控linux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包括CPU、内存、I/O等,可独立于应用监控。

资源库管理系统用户手册模板

资源库管理系统用 户手册 1

资源库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东师理想-资源库管理系统校园版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资源库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术语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限制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2. 客户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系统端口修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系统配置的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注册、登录及退出登录、密码找回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注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填写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申请系统角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等待管理员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等待管理员进行用户科目角色的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登录及退出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退出登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密码找回...........................................................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忘记密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xxx大数据性能测试方案-V1.0-2.0模板

编号: 密级: XXX大数据平台 性能测试方案 [V1-2.0] 拟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6年06月08日]

文件变更记录 *A - 增加M - 修订D - 删除 修改人摘要审核人备注版本号日期变更类型 (A*M*D) V2.0 2016-06-08 A 新建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 目录................................................................................................................................................................... I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测试目标 (1) 1.3读者对象 (1) 1.4 术语定义 (1) 2 环境搭建 (1) 2.1 测试硬件环境 (1) 2.2 软件环境 (2) 3 测试范围 (2) 3.1 测试功能点 (2) 3.2 测试类型 (2) 3.3性能需求 (3) 3.4准备工作 (3) 3.5 测试流程 (3) 4.业务模型 (4) 4.1 基准测试 (4) 4.1.1 Hadoop/ Spark读取算法的基准测试 (4) 4.1.2 Hadoop/ Spark写入算法的基准测试 (5) 4.1.3 Hadoop/ Spark导入算法的基准测试 (6) 4.1.4 Hadoop/ Spark导出算法的基准测试 (7) 4.2 负载测试 (8) 4.2.1 Hadoop/ Spark并行读取/写入算法的负载测试 (8) 4.2.2 Hadoop/ Spark并行导入/导出算法的负载测试 (9) 4.3 稳定性测试 (10) 4.3.1 Hadoop/ Spark并行读取/写入/导入/导出算法,7*24小时稳定性测试 (10) 5 测试交付项 (12) 6 测试执行准则 (12) 6.1 测试启动 (12) 6.2 测试执行 (12) 6.3 测试完成 (13) 7 角色和职责 (13) 8 时间及任务安排 (13) 9 风险和应急 (14) 9.1影响方案的潜在风险 (14) 9.2应急措施 (14)

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X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1 项目背景 为了了解XXXX系统的性能,特此对该网站进行了压力测试2 编写目的 描述该网站在大数据量的环境下,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稳定性3 参考文档 4 参与测试人员 5 测试说明 5.1 测试对象 XXXX系统

5.2 测试环境结构图 5.3 软硬件环境 XXXXX 6 测试流程 1、搭建模拟用户真实运行环境 2、安装HP-LoadRunner11.00(以下简称LR) 3、使用LR中VuGen录制并调试测试脚本 4、对录制的脚本进行参数化 5、使用LR中Controller创建场景并执行 6、使用LR中Analysis组件分析测试结果 7、整理并分析测试结果,写测试总结报告 7 测试方法 使用HP公司的性能测试软件LoadRunner11.00,对本系统业务进行脚本录制,测试回放,逐步加压和跟踪记录。测试过程中,由LoadRunner的管理平台调用各前台测试,发起 各种组合业务请求,并跟踪记录服务器端的运行情况和返回给客户端的运行结果。录制登陆业务模块,并模拟30、50、80、100 个虚拟用户并发登陆、添加和提交操作,进行多次连续测试,完成测试目标。 测试评估及数据统计 此次测试通过同一台客户机模拟多个并发用户在因特网环境进行,未考虑因特网的稳定 性的问题。此次测试用户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只录制了三个事务,即:用户登录、添加和信息提交,从测试的数据来分析,各项性能指标基本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在测试过程中也发 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重视。 1 、模拟80 个用户并发操作时,出现1 个未通过的事务,具体原因需结合程序、网络和服务器综合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非无可挑剔。 2 、用户登陆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与其他两个事务相比等待的时间要长,且波动也较大, 在网速变慢、用户数增加的外部条件下,有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议优化系统登录页面程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V.版用户手册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V9.0版 用户手册 北京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未经北京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事先许可,本手册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增删、改编、节选、翻译、 翻印或仿制。 本手册的全部内容北京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可能随时加以更改,此类更改将不另行通知。 本手册的著作权仅属于北京朗新天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x 翻版必究

第一章系统功能介绍 一、朗新https://www.360docs.net/doc/9812625915.html,软件系统框架 功能模块图 二、系统功能详细描述 2.1 系统维护子系统 提供权限管理(包括功能权限、人员权限、字段权限和报表权限。)、代码维护(设置要在系统中维护的代码,包括单级代码和多级代码)、系统设置(实现系统运行的基础设置和运行情况查看)等功能。 2.2 机构设置子系统 建立企业的部门结构框架、前缀代码和部门级数的维护和代码以及录入部门的相关信息(实现部门机构增加、修改、删除和变动的维护)。按级数输出部门的组织机构图,可以显示部门现有的各类人员总人数。实现各级结构数目和机构人数的统计。实现机构设置子系统朗新报表的调用。 2.3 人员管理子系统 建立人员信息档案,管理各类人员基本信息和变动信息,实现人员信息方便快捷的统计和查询,完成各类人员管理台帐。 2.4 合同管理子系统 完成劳动合同及相关合同协议的签订、续订、变更、违约、终止、解除等各项管理功能。 2.5 薪资管理子系统 完成各类人员工资的工资套维护、工资变动管理、计算、发放、银行报盘及相关工资统计台帐。 2.6 保险福利子系统(单独拿出来管理,有些顾客提出过) 险种的维护和险种项目和计算公式的维护、负责生成、计算、缴纳企业员工各类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住房公积金等。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运行性能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运行性能测试 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的指标和方法,验证各部件及整机的性能。 实验器材 高效液相色谱仪,LC-ATvp高压泵、SCL-10Avp程序控制器、SPD-M10Avp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TO-10Asvp温度控制器。Shim-packVP-ODS C18 150×4.6mm分析柱、20μl进样器、AS3210型超声波发生器。无水甲醇和双蒸水各500ml(脱气处理)、萘、咖啡因(均为色谱纯或分析纯)。 实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相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仪器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LC-2010和Agilent1100型为单泵型,适于单一流动相的洗脱;LC-10Avp型为双泵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适于程序洗脱。单泵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示意见图9-1。 实验步骤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岛津LC-10A为例) 1.依照顺序开机,自检完毕后进入操作模板; 2.设定洗脱程序、检测器的条件及测定报告; 3.完成实验过程,打印试验结果,依照顺序关机。 (二)性能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性能检查分为单个部件的验证和整机验证。验证时一般先验证泵、柱温箱、自动进样器的性能,接着是检测器的性能,最后是整机的性能验证。验证目的是检查并确认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1.验证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各验证部件的验证项目的合格标准见表9-1。 表9-1 高效液相色谱仪各验证部件的验证项目的合格标准 验证部件验证项目合格标准 输液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 0.5ml.min-1: < 5%; 1.0ml.min-1: < 3% 2.0 ml.min-1: < 2% 流量稳定性误差SR 0.5ml.min-1: < 3%; 1.0ml.min-1: < 2% 2.0 ml.min-1: < 2% 柱温箱柱温箱设定值误差ΔTs< ±2℃柱温箱控温稳定性Tc ≤1℃ 自动进样器进样量准确度误差≤±2% 检测器基线噪声≤2×10+5AU 最小检测浓度≤1×10-7g.ml-1(萘的甲醇溶液) 基线漂移≤5×10-4AU.h-1 整机性能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RSD≤0.5% 2.验证步骤 (1)输液泵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流量稳定性误差SR的检定 将仪器的各部分联接好,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量设为1.0mL.min-1,按说明书启动仪器,待压力平稳后保持10分钟,按表16-2设定相应数值,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排出口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准确地收集,称重。按式(1)、式(2)计算SS和SR,结果填入数据记录与处理的表9-3中。 表9-2 流量、次数、收集时间表 流量设定值(mL/min)0.5 1.0 2.0 测量次数 3 3 3 流动相收集时间(min)10 5 5

管理沟通经典案例及其分析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资料 小B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姑娘,在她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北方人的热情和直率,她喜欢坦诚,有什么说什么,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她在上学期间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今年,小B从西安某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她认为,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她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很高。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只身去 S 市求职。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权衡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小B 最终选定了 S 市的一家金融企业,她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目前该公司规模适中,发展速度较快,最重要的是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如果小B加入,则她将是公司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的第一个人,因此她认为自己施展能力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到公司实习一个星期后,小 B 就陷入了困境中。原来该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老板的眼里,只有业绩最重要,公司只要能赚钱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但是小B认为越是这样就越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因此在到公司的第五天小B拿着自己的建议书走向了直接上级的办公室。 “王经理,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小B走到经理办公桌前说。 “来来来,小B,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只是最近一直扎在见客户就把这件事忘了。” “王经理,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要持续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管理上狠下功夫。我来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据我目前对公司的了解,我认为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 小 B 按照自己事先所列的提纲开始逐条向王经理叙述。 王经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也确实存在,但是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公司在赢利这就说明我们公司目前实行的体制有它的合理性。” “可是,眼前的发展并不等于将来也可以发展,许多中小企业都是败在管理

抗菌检测知识简介

日本国家标准 JIS Z 2801:200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引言 本标准是为规范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制定的,并于1998年12月在“生活相关新型(抗菌)功能制品会议”的报告上公布的,(亦称“抗菌制品的指导方针”)。本标准规定了作为抗菌制品重要性能之一的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抗菌制品的其他重要性能,包括安全性、性能持久性以及制品标识则请参考“抗菌制品的指导方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制品(包括中间制品)表面抗细菌活性及效果的测试方法。 备注:本标准暂不包括抗菌制品的其他功能,如抗真菌性能和除臭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IS K 0950 灭菌塑料培养皿 JIS K 0970 微量移液器 JIS K 3800 二级生物安全柜 JIS K 8101 乙醇(99.5) JIS K 8150 氯化钠 JIS K 8180 盐酸 JIS K 8263 琼脂 JIS K 8576 氢氧化钠 JIS K 9007 磷酸二氢钾 JIS K 9017 磷酸氢二钾 JIS L 190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JIS R 3505 玻璃量具 3. 定义 本标准中用到的主要术语定义如下: a)抗菌抑制制品表面细菌生长的状态。 b)抗菌整理为获得抗菌效果而进行的处理。 c)抗菌制品实施抗菌加工后的制品。 d)抗菌活性值抗菌制品和未处理制品在接种细菌培养后,得到活菌数目对数的差值。 参考资料:JIS L 1902的抑菌(静菌)活性和本标准中的抗菌活性概念相同。 e)抗菌效果根据抗菌活性值判定抗菌制品抗菌效果。 4.抗菌效果 按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抗菌制品的抗菌活性值应不小于2.0,超过2.0的数值若取得各相关单位同意也可采用。

软件性能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 前言 (3) 1第一章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3) 1.1 被测系统定义 (3) 1.1.1 功能简介 (4) 1.1.2 性能测试指标 (4) 1.2 系统结构及流程 (4) 1.2.1 系统总体结构 (4) 1.2.2 功能模块描述 (4) 1.2.3 业务流程 (5) 1.2.4 系统的关键点描述(KP) (5) 1.3 性能测试环境 (5) 2 第二章性能测试 (6) 2.1 压力测试 (6) 2.1.1 压力测试概述 (7) 2.1.2 测试目的 (7) 2.1.3 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 (7) 2.1.4 测试指标及期望 (8) 2.1.5 测试数据准备 (9) 2.1.6 运行状况记录 (99) 3第三章测试过程及结果描述 (90) 3.1 测试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测试场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测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第四章测试报告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 初稿[√] 发布[ ] 修订编撰: 马凌凌 编撰日期: -10-13 保密级别: 机密 文档版本: 1.2.0 文件编号: QP-0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用户操作手册 .10

目录 1 文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文档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读者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急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功能用户操作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用户登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用户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新增用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修改密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授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角色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新增角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角色权限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基础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菜单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表单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测试方案

XXX系统--版本号XXX 性能测试方案 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 (1) 1.1目的和软件说明 (1) 1.2内容摘要 (1) 1.3适用对象 (1) 1.4术语和缩略语 (1) 1.5参考文档 (1) 2系统概述 (2) 2.1项目背景 (2) 2.2系统架构 (3) 2.2.1架构概述 (3) 2.2.2运行环境 (3) 2.2.3处理流程 (4) 2.3技术方案设计 (4) 3测试目标 (5) 4测试范围 (6)

4.1测试对象 (6) 4.2需要测试的特性 (6) 4.3不需要测试的特性 (7) 5 4. 测试启动/结束/暂停/再启动准则 (8) 5.1启动准则 (8) 5.2结束准则 (8) 5.3暂停准则 (8) 5.4再启动准则 (9) 6测试人员 (10) 7测试时间 (11) 8测试环境 (12) 8.1系统架构图 (12) 8.2测试环境逻辑架构图 (12) 8.3测试环境物理架构图 (12) 8.4环境配置列表 (12) 8.4.1生产环境 (12)

8.4.2测试环境 (13) 8.4.3环境差异分析 (13) 8.4.4测试客户机 (14) 8.5测试工具 (14) 9测试策略 (15) 10测试场景设计 (16) 10.1总体设计思路 (16) 10.2业务模型 (16) 10.3测试场景设计 (17) 10.3.1......................................... 单交易负载测试 17 10.3.2....................................... 混合交易负载测试 18 10.3.3............................................. 稳定性测试 18 10.3.4...................................... 有/无缓存比对测试 19 10.3.5....................................... 网络带宽模拟测试 19 11测试实施准备.. (21) 11.1................................................. 测试环境准备 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使用说明书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吉林省明日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而成,通过系统把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 读者将系统的原程序拷贝到本地计算机后,去掉文件夹的只读属性,按照《安装配置说明书》内容附加完系统数据库、配置完成服务器后,便可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网站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1.1所示,输入用户名:admin 密码:admin 单击【提交】按钮,进入如图1.2所示的人资源管理系统。 图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登录 图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奖惩管理和薪金管理五大管理模块。 1.1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包括浏览人员信息和添加人员信息两部分。通过这两个部分基本实现了人员的系统化管理。 单击【添加人员信息】按钮,系统自动进入如图1.3所示的界面。通过该界面可以添加人员信息。 图1.3 添加人员信息 单击“人员姓名”、“登录密码”、“出生日期”和“人员简介”的文本框,输入相关内容,勾选“性别”选项,勾选“是否管理员”选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完成添加操作。同时系统自动进入浏览人员信息的界面。 图1.4 浏览人员信息 单击相应人员信息后的【修改】按钮,在系统弹出的修改人员信息的列表中单击各文本框即可进行修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即完成修改操作。 单击相应人员信息后的【删除】按钮即可删除相应的人员信息。 1.2 招聘管理 招聘管理主要包括:添加应聘信息、浏览应聘信息和浏览人才库。从人员信息的添写、浏览到人才信息的入库,保证了人力资源一体化的管理。 单击【添加应聘信息】按钮,界面右侧自动添加应聘信息的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5 添加应聘信息 单击姓名、年龄、所学专业、学历、电话、职位、工作经验、毕业学校、Email和详细经历的文本框,输入相关的内容,勾选“性别”选项,最后单击【提交】按钮,系统自动进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八、-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 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llg数据库, 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 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1.1.1 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 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 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青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 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 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 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企业沟通案例分析报告

组长:组员:企业之沟通

目录 学理介绍: (3) 一、企业沟通的定义 (3) 二、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3) 三、企业沟通的障碍及改善措施 (4) 企业内部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4) 企业内部沟通机制的改善 (6) 四、企业内部沟通的技巧 (8) 沟通案例 (9) 一、企业背景 (9) 二、风雨飘摇的IBM (9) 三、案例分析及总结: (12)

企业之沟通 (注:本小组主要侧重企业内部沟通) 学理介绍: 一、企业沟通的定义 企业沟通就是通过反映经营者思想的语言、文字,对与本企业生产销售和产品购买等相关人员的一种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以求得认识的统一和目标的一致,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顺利、财路畅达。 企业沟通与其他组织沟通或人际沟通不同的是,它带有明显的经济利益目的,也就是说,它的语言交流与信息传达是为创造经营价值而服务的,所以,企业沟通对于想谋求更大利益的经营者来说一直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 企业沟通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经营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而客观存在的一种人心管理和信息管理。 企业沟通也同属于传播学的范畴,它是基于沟通本身的信息流动特性而产生的信息影响力。 企业沟通又同属于营销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的商业利益特质而附加的利益追求功能。 企业沟通还同属于公共关系学的范畴,它是基于企业沟通的对象的群体性(内部员工群体和社会公众群体)特征而不可忽视的形象策略和表达技巧。 二、企业内部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公司的气氛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人为内耗成本增大,甚至导致企业死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增进文化沟通。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doc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方法的制定工作,是根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达的制标任务,计划编号2008B034,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起草研究。 二、编制依据 本标准方法是根据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经研究、改进和大量的验证后而制定的。经检索查新,国际标准尚无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方法概述 国内外研制了各类无机抗菌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但该类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大多参照国外的行业标准,因而检测结果不具有权威性。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SIAA(Society of Industrial-technology for Antimicrobial Articles )1995年推出并于1998年修订了《抗菌制品的抗菌力评价试验法-薄膜密着法》。该标准于2000年12月编入国家工业标准JIS Z 2801-200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在国内,2001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一个行业标准《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JC/T 897-2002),2002年轻工业部制定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QB/T2591 -2003)行业标准,2003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二个行业标准《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负责制定了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迫切需要建立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标准检验方法。 本标准方法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等为试验菌株,研究材料的广谱抗菌性能。粉体材料抗菌性能采用琼脂稀释法,薄膜材料的抗菌性能采用薄膜密贴法测定。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在系统研究无机抗菌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抗菌性能以及材料的稳定性能、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建立通用的无机抗菌材料的分析检测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本标准借鉴国外两种抗菌检测标准的方法及条件,选取了几种适合粉体型及薄膜型光催化抗菌材料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并对其实用性及操作性进行比较,最终制定了最佳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4.1 抑菌圈法 该法适用于编织物和粉体抗菌性能的定性评价。将制备的粉体用模具在高压下压制成直径为 2 cm 的圆形样品进行抗菌实验。 于无菌培养皿中加入已灭菌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使之覆盖整个培养皿底部,再均匀涂上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