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

怎样吸引学生注意力

一个沉闷无味的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怎么能吸引来学生认真听讲的目光呢?因此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一定要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课堂艺术化。

1、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当学生的思维要开小差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点幽默。

比如,一天下午正在上课,突然―轰隆隆‖炸雷响起,同学们的目光全转向了教室外面,有不少学生还大喊着:

―好响啊!‖―要下雨了。

‖……此情此景,如果老师大喊一声:

―注意了,这是课堂。

‖想必也能把不少孩子的注意力拉回。

但这样强拉回来的注意力,肯定不能长久。

于是,我只是笑笑,说:

―看来老天爷确实厉害,比老师强百倍,它的一声大吼就把同学们的眼球全吸引走了。

厉害!‖听老师如此说,孩子们有些不好意思,都微笑着把视线转向了讲台,有几个孩子还满脸的歉意。

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转)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美国资深教师的九大策略开学在即,教师又要在课堂上接受那些时常开小差的学生的挑战。

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神情专注地听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学生跟成年人一样,如果他们不被眼下的事情吸引,他们就会找别的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在教师的会议上,你是不是也会发现有的同事在批改作业,私下里讲话,或发短信?所以,对待学生的不专心,教师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毕竟,任何人长时间坐着听别人说话,都会有走神的时候。

不过,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学生走神是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之

一。

如果教师没有掌握一些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方法,那就很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间可以被称为―无效时间‖,它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还具有传染性。

它会让其他原本专心的学生想,―其他人都没有专心,我为什么要专心‖?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或积极聆听——学生全神贯注地跟老师或跟其他学生互动。

在梅里尔·哈蒙和梅勒尼·托特所著的《激发积极学习》一书中,他们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表现划分成了4个等级。

最低的等级——第四等的学生对学习置之不理,第三等的学生半心半意,第二等级是负责任的学生,最后,第一等的学生是完全的积极学习者。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这4种状态,并掌握一整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等级。

有时候需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发挥学生的多元智力,避免形式单一的讲授。

比如,适当的身体活动可以让学生释放出过剩的精力,独立思考时间可以鼓励学生学会反思,组织有序的学生间互动交流可以确保所有人都在思考当前的任务。

这些活动虽然会花一些时间,但却非常值得,无论对于课堂管理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

以下就是资深教师、某教育咨询公司总裁特里斯坦·德·弗朗德维列提供的教师在课堂上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九大有效策略。

1.上课一开始做脑力热身一个经典的热身就是让学生找错(上课前把材料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指出错误时,不一定只是让单个学生站起来一问一答,还可以组织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

具体操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黑板上的材料找错,让他们在找出全部错误后举起手来,并用手指表示他们找到了多少处错误。

找到错误最多的小组起来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表示不同意见。

2.通过身体运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叫所有学生站在课桌后面,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

这对大多数学生都会很提神,而且教师很容易监督。

具体操作:

对于小学生,可伴随儿歌或算术口诀让他们做拍手游戏。

对于初中生,设计一个拍手或弹指的节奏,教师做,学生学。

每隔15~20秒变换节奏,以让他们紧跟你的变化。

对于包括高中生在内的所有年级,可让他们做―交叉爬行‖:

让学生都站起来,排队向前进,高抬左膝,伸出右手摸向左膝,然后交换,持续1分多钟。

(也可以有很多变换,在每次摸膝动作之前让学生在头顶上拍手)。

3.教学生如何合作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培训,在进行项目学习或其他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时就会出现很多―无效时间‖。

教师可以在项目进行之前教给学生团队合作的技能,把无效时间降到最低。

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活动可以跟教学内容没有关系。

具体操作:

给每个小组一把剪刀,两张纸,10个回形针,一条10英寸长的胶带,让他们用这些材料搭建一个可自行站立的尽可能高的塔,时间20分钟。

在这个活动之前,跟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团队合作的规则,包括在小组合作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先让一半的小组开始行动,其余的学生安静地站在他们四周,当观察员。

20分钟后是汇报的环节。

训练观察员在提出意见之前先给出正面的评价,比如―他们……很好,我想他们是不是可以……‖然后,两部分学生角色交换,此前做观察员的小组来建塔,看他们是否能够做得更好,此前建塔的小组做观察员,并对对方的表现进行评论。

4.通过快速写作让学生安静下来并独立思考当你感到学生对你的讲授兴趣减弱,或你想让学生在吵嚷的团队活动之后安静下来,你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快速小作文的作业。

具体操作:

对小学生,可以问―你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对……感到困惑?‖―你对什么理解得最清楚?‖―你对……感到很厌烦?‖对中学生,可以说―总结你所听到的内容。

‖―根据刚才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考试题目。

‖―选择刚才讨论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教师通常不情愿布置这样的作业,因为批改起来比较费力。

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让学生用彩色笔在他们希望你阅看的回答旁边画圈,有时你也可以让他们在旁边写下几句话,解释他们为什么希望你阅看这一条。

让他们知道,你一定会看他们画圈的段落,如果时间允许,你也会看其他的段落。

5.在程序上完全掌控当你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或布置要求时,防止学生走神显得尤其重要。

在你开始讲话之前,对学生作出以下要求是很关键的:

(1)绝对安静;(2)全神贯注;(3)―5只眼球‖都在教师身上(两只在脸上,两只在膝盖上,还有一只在心上)。

KIPP初中甚至对学生有更严格的―SSLANT‖要求,即微笑(Smile)、坐直(Situp)、聆听(Listen),询问(Ask)、如果听懂就点头(Nodwhenyouunderstand)和眼睛跟踪教师(Track the speaker)。

具体操作:

在第一次给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连续训练学生5遍:

先让学生自行讲话,然后发出一个让他们安静的信号(从1数到3,摇铃,等等),等他们完全安静后开始讲话。

在最开始的两周,经常提醒学生。

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确告诉他们,你复述一遍之后,你不会再重复讲解。

6.用抽签决定谁来回答问题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让全班同学都保持高度警觉。

需要强调的是,你营造的课堂氛围越是具有相互的支持性,那么,学生就越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不过于担心受挫或被嘲笑。

具体操作:

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小棍的一头,朝下放入一个杯子中。

通过贴有学生名字的小棍来抽签,决定由谁来发言或回答问题。

注意,你需要多准备一些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回答的。

这样,成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不至于总是碰到很难的问题而难堪。

7.通过信号让每个人都回答你的问题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经常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要准备至少一个答案,并让他们知道,你期待他们的回答,并等待所有学生作出他们准备好回答的手势。

具体操作:

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问,―心算54-17有几种方法‖(先减去10,再减去7,或先减去20,再加上3,等等)。

或,在让学生作陈述或展示之前问学生:

―这个展示你准备讲几个要点?‖如果回答是数字,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来告诉教师他们的答案。

比如,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胸前,用手指来表示他们的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相互看见,不给那些爱炫耀自己想法多、想得快的学生机会)。

8.综合使用各种教学风格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还可以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综合使用以讲解为主和以学生积极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具体操作:

在向学生作讲解之前,让学生两人一组,与对方交流各自此前已有的相关知识,并列出他们想知道答案的4个问题。

教师在教室里快速走动,确保所有学生都投入。

为鼓励学生积极聆听,老师在讲解前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单。

在讲解途中插入―快速写作‖(见方法4),让他们两人一组分享各自的回答。

通过抽签(方法6)选择一对学生向全班同学陈述他们的想法。

9.设置强调责任制的团队合作策略要求学生―问我之前问三人‖,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向教师寻求帮助之前,先向本组内的所有成员寻求帮助。

具体操作:

为了强化这条规则,当某组的学生想问教师问题的时候,教师询问该组的另一名学生,问他是否知道他的同学有某个问题。

如果这个学生不知道,教师便有礼貌地走开,该组学生于是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另一个强调团队责任的方法是,告诉学生,―如果你认为你们小组完成了任务,在30秒内找到我,并告诉我。

‖这个策略有助于让全组成员都承担起积极投入的责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我经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如玩铅笔、橡皮,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不遵守课堂纪律,跟其他同学说话,不能专心做作业。

作为教师,应该努力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常用方法有:

一、巧用学生名字来作为教学例子在每节课中,我经常把练习题中中的名称改成我们班学生的名字,这样会让他们因为身边人的事情而感到有趣。

让他们参与到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去,会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巧妙安排,免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小孩子本性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都会改变他们注意的对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抽屉里的一张小纸条或者美术课等科目留下来的学习用品以及桌面上的学具,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数学课上玩个不停,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因此,上课之前要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课前准备要求尽量简单,上课不用到的东西不要拿出来。

例如:

上低年级数学课可以要求学生只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直尺。

(学具盒哪节课需要,哪节课才要求准备);其他的东西全部放在书包里,抽屉不准放零散的学习用品,以防不必要的干扰。

三、提出要求,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向或目标,才能容易成功。

若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很难达到目的。

因此,教师要根据集中注意力上课的外在特征,提出上课要求:

目光要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有机会开口说一定要开口说;翻书、拿笔的动作要快;回答要针对所问;倾听要全神贯注,对别人的回答有异议马上举手补充,做到口到、心到、手到。

并在每节课最后

一、两分钟让学生以此为标准来评价自己这节课是否认真听课。

这些要求为学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使学生操作起来有章可循。

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

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1.用游戏、比赛。

数学教学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

因此,在每一节数学课中,适当进行一些游戏或比赛。

例如:

找朋友、送信、送动物回家、小猫钓鱼、帮花苗开花或一分钟口算、比一比谁做得全对、比一比哪组说得好等游戏和比赛。

2.利用生活的事例为学习材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浓。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到,摸得到的事例开始,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深深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产生我要学好数学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

五、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集中注意力的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的信心。

例如:

在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听课后,设计一些趣味性大的、学生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练习题,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自己集中注意力上课的结果。

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的作业或单元测验卷,老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

并且每月以上课的表现和作业得红花的朵数,开展―认真上课星‖―进步星‖的评比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他评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集中注意力上课的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切实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