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

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从总装工厂6月正式自制生产以来,每个月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影响生产节奏正常继续进行的异常情况,导致生产线停线等待、过程挑选增加、不良品增多、被迫转产等,最终结果往往是当天排产无法按照计划工单完成、关闭,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员工士气受挫。

造成异常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内外两方面:

(1)工厂内部因素,表现为:设备异常、物料确认不到位、人员布置不合理、计划性不强、物料退补不及时等。

(2)工厂外部因素,表现为:来料不良、缺料、来料检验不及时、备料不及时、退料品质确认不及时、成品检验不及时、设计不良、封样错误、生产时技术资料不全等。

为清晰了解总装工厂自制以来,异常情形对效率、品质、成本的影响因素,以为后期有针对性地改善提供方向,及实践具体的改善项目作决策参考,现提交此分析报告。

异常工时情况综述

表一

分析

总装工厂各月份的异常工时比例都比较高,而且从8月份开始异常工时呈现逐月增长的趋势。随着生产产量的提升,异常工时将会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换句话说,减少异常工时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异常不良原因分析

表二

各月份中,因为缺料停产的比例每个月都是最高的,且比例都超过了30%以上,其次为来料不良,这些异常都属于工厂外部原因造成。缺前段工序的物料(如支架的电源线、绝缘纸、铝条等,吸顶灯的底盘、海绵条、箭头标贴等)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损失工时量较大。

线体异常工时分布

表三

图三

分析:

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吸顶灯和支架的异常工时和比例都较高,平均异常工时比例占班组总工时的8%至9%左右,吹塑的异常工时相对比较平稳,但也在呈逐月上升的趋势。由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支架的异常工时与支架的产量呈正比,而吸顶灯和吹塑的异常工时受产量的影响较小。二、11月份异常工时重点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主要表现为设备不良、工艺操作不良所致。支架线共浪费工时158H,占异常比例%,吸顶灯线共浪费工时,占异常比例%,吹塑线共浪费工时,占异常比例%。三条线体因设备维修共浪费工时361H,按10元/H计算,损失金额共计3610元。此损失仅为直接人工,未包括由此造成停工停线所产生的间接损失,如市场销售、水电气等。

表四

11月份由外部原因产生的异常工时有缺料、来料挑选、在线加工、设计不良(彩盒加纸卡、灯芯脱落、PCB板钻孔)、自来水厂停水等因素。特别是本月生产三线支架时,因灯芯不亮的产品就已达到3000支左右。11月份支架共生产94350支,三线支架86650支二线支架42700

支,物料损耗金额为13309元(未包括人工费、水、电、气等),10月的料废为2945元,主要是因三线支架灯芯脱落导致返工所造成的料废。每条线体的异常工时项目如下表:

表五

占比例为13%,有效时间为12242H,有效时间所占比例为87%。来料不良比例为19%,缺料比例为31%,设计不良为30%,设备异常为20%。

1、直接产能影响与损失

11月份支架线共浪费1334H,支架产品的线时平均产能为380支,线体人数为27人,损失产能为1334÷27×380=18775支。

图四

11月份吸顶灯线共浪费523H,吸顶灯产品的线时平均产能为330台,线体人数为25人,损失产能为523÷25×330=6904台。

总装工厂11月份共损失产能18775+6904=25679台。

2、间接产能影响与损失

生产异常造成工作时间延长,现场管理难度加大,员工工作激情下

滑,5S管理易失控,工厂的水、电、气等费用也相应的上升。对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增加,无形的对市场销售也有一定的影响。

案例分析

案例一:

10年7月22日,吸顶灯组在生产22W百合时,发现固定灯管的灯管卡扣易断,造成全线停产8个小时,停线人数26人,损失总工

时为208小时,按10元/小时计算,累计损失金额达2080元。

分析:

这是由于来料异常所引起的停产,这样停线时间往往比较长,而且

先前做的产品还需要返工。来料控制好了,才能确保线上的顺畅生

产,否则只能是做得越多,损失也就越多。

案例二:

10年11月27日,支架生产21W支架,花费18个小时挑选铝条和灯管。现在支架每天都要对铝条和灯管进行过程挑选,换算成一个月

26天,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则损失工时为:

2人×8H×26天=416H

人均小时产能按13台/小时计算则一个月损失产能为:

416H×13台/H=5408台

分析: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来料不良比例过高,造成生产过程的挑选。而这

种情况是从投入生产以来就一直是如此,无任何改善的迹象。其中

异常工时中最稳定的比例就是生产过程中的挑选,但挑选后如还有

不合格生产后就需要进行返修,造成返修率增高,尾数清理困难,

工单关闭不及时等诸多不便,既影响产品品质又影响生产效率。

案例三:

10年9月2日,支架线在生产14W支架时缺少外箱,造成包装段工序停线小时,停线人数12人,损失总工时为114小时,直接经济损

失为1140元。

分析:

由于缺料停产在各月所占的比例和份额均是最高,每个月比例超过

了异常工时比例的30%以上,像支架缺线材、铝条、灯管、包材

等,吸顶灯缺底盘、包材、灯管等。只有解决好缺料问题,才能从

根本上降低异常工时。

案例四:

10年11月7日,支架线在生产三线支架时,由于灯芯设计不良,而造成产品不亮需要返修的数量为580支,需要4人进行维修,花费

个小时。损失时间为36小时,直接损失金额为360小时,还不包括

维修报废和物料损耗费用。

分析:

支架产品研发不良在印尼三线支架生产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许多设计的缺陷(尤其是灯芯)给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综上述分析及案例,异常工时将会是后续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要解决异常工时,最先要解决由于缺物料所导致的停产,

其次为来料的质量控制和研发产品的成熟程度。

改善建议

1.建议项目部制定相应的工作时间标准,从原材料到成品入库过程中均需要时间标准化,工厂根据所制订的各环节的标准时间超出标准10分钟以

上的工厂予以记录《异常工时表单》,一直困扰总装工厂支架线异常的主要物料部件是,铝条、光源、包材等物料来料不良,经过公司内部商谈工厂在线挑选克服作业,缺料现象严重,项目要严格考核此类现象。

2.吸顶灯来料不良(如底盘、灯管、铝条等)供应商制定品质改善目标,每个月的物料不良都须有相应程度的降低,并将物料不良的多少比例纳入供应商考核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对实施进度进行检查,使供应商自身重视对物料品质的控制,从而达到两者双赢的目的。

3.新产品投产前的性能试产的数量不能太少,造成问题点能完全都暴露出来,给后续批量生产造成困扰和不便,试产数量太多会影响车间生产进度,建议试产数量为150—300个左右为佳。

4.采购加强生产物料下单和供应商送货的及时性,供应商产品质量和来料检验有待将强,保证上线物料均为合格品,使生产过程更顺畅。

工时分析报告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资资 设备外修1200浮动浮动 基本工资执行聊城最低工 资标准 电工612浮动浮动跟车间关联密切,部分基 本工资从产量工资中调整内修571浮动浮动 锅炉1200浮动浮动 制冷1200浮动浮动 消防1200浮动浮动 零工:日工资(90元) 日均工资 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

均23292元。 4、分析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2名零工都是日工资,在没有有效监督机制

工时分析报告

工时分析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 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零工:日工资(90元) 日均工资 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均23292元。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2名零工都是日工资,在没有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能否保证他们按时上下班和工作量的饱和。 目前工作量分析工作安全设备科正在进行中。 人岗匹配度分析 对外修人员及零工进行人岗匹配分析,根据岗位说明书、工作性质和内容、维修质量、工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提升。数据应用 2象限:人岗匹配度高、工作量饱和 3象限:人岗匹配度低、工作量不饱和 4象限:人岗匹配度低、工作量饱和

XX公司产能分析报告(模板).doc

产能跟踪分析报告

一、现有设备产能核算 1、预订工作时间标准 注: 1)单班时间:每班总时间-每班的总计可用小时数。 2)班次:表示的是每天每个工艺操作的班次数。 3)作业率:(总工时-无效工时)/总工时。 人员休息-如果在人员休息的时候,机器也停止运转,则输入每班中机器不运转的时间长度。 计划的维修时间-这是计划的每班中机器停机用于维护的时间长度。 4)年出勤时间:年出勤天数-表示的是每年的工艺运作的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双休日)。 5)计算举例:每班8小时、每天2班次、作业率80%、年出勤302天,净可用时间=8*2*80%*302=3865.6时。 2、代表产品制程/线能力计算 注: 1)代表产品:所谓代表产品指产品制程包含其他所有产品制造过程包含的所有工艺过程;如存在两种以上产品包含不同工艺过程、需分别取各类型产品代表产品制程并进行线能力分析。

2)评价瓶颈工序应排除可用外协、其他生产线可用设备借代等因素影响。 3)每条生产线选取一种或2种产品作为代表说明制程及瓶颈工序即可,其他产品可直接计算毛产能。3、毛产能核算 注: 1)毛产能核算过程没有排除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率、人员负荷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不能作为需求平衡分析的依据,需进一步平衡。 2)其他产品可根据代表产品计算方法计算出出毛产能。 4、有效产能(净产能) 注: 1)设备生产包括机器检修、保养、待料等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达不到计划工时,且生产的产品有不良品,因此有效产能必须是以毛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良率以及人员缺口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产能损失。2)总体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OEE=设备可用性*性能效率*产品合格率。 根据来自生产验证运转的历史数据来计算总体设备利用率的(OEE)。性能效率的计算是通过计划的所需周期时间来的。如果计算单元显示的是100%或者更高,则该单元用红色进行强调。 3)人员负荷率=(现有生产人员/人员配置)*100% 反映了以设备为依据的人员配备情况,这一指标在短期内直接对净产能产生影响。 二、产能需求平衡/预警机制 1、产能负荷率计算

XX大厦工时统计分析报告

关于2010年4月工程部工时统计的分析报告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推动工时定额工作,为下一步工效挂钩出台政策提供基础数据,2010年5月6日,XX大厦项目部综合办会同客服部,工程部对4月1日至30日工程部的工时统计进行了检查,并对全月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针对本次汇总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本次数据统计中暴露的问题 1、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目前,工程部工时统计主要由客服部进行录入和统计,记录方式分两部分,一部分进行手工记录,同时利用电脑系统进行记录。理论上讲,两套基础数据的每月汇总数应该完全相同,但实际操作中发现,这两套数据汇总数对不上,并且两套数据都与实际工时存在误差。主要原因是; 1)、电脑系统软件设计存在缺陷,汇总工时大于实际工时。 2)、客服人员手工记录过程中有出现手误记录错误的可能性。 解决方案: 1)、请软件设计人员(孙工)协助我们每周利用后台数据库导出数据汇总表,以便我们及时核对数据。同时请他们尽可能对软件进行调整。 2)、台帐统计表格,由客服人员在表格内进行记录,不对表格中的行和列进行随意调整,合并或隐藏。 3)、对客服人员进行必要的电脑操作,尤其是excel文档操作的

技能培训。 4)、要求工程部维修人员保留好维修单底联,配合工时统计的检查及统计。 2、修单记录的信息不够准确和全面。尤其是出现在标准工时中只 定义了单位标准工时的情况下,如果维修人员不把工作信息填写准确,对工时统计就会造成误差。比如,刷漆在标准工时中规定了20分钟/平米,如果维修人员只填写了刷漆而没有记录清楚刷漆的平米数,就没有办法准确的统计出标准工时数。 解决方案:加强对维修工人的培训,正确记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请主管人员加强单据的审查,另外客服人员对不合格单据也要加强审查,对信息记录完整规范的才予确认完成时间。 3、工时统计中其他工时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数据记录不够及时, 请工程部做好每月提供数据的工作。 二、对现有数据的分析 1、统计基本情况 本次工时统计日期为2010年4月1日至30日,总计30天,涉及工程部电工,水工,装饰,空调,弱电五个工种31人,维修标准工时94745分钟,实际维修工时93580分钟,维修工时中含有延长和追加的工时,实际工时低于标准工时,说明我们的维修人员达到了规定的技术水平,可以在标准工时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其他工时中主要为技术培训。 2、在参与统计的全勤员工中,月最高工时6434分钟,折合13.4天,

工时分析报告

工时分析报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 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3.1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3.2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零工:日工资(90元) 3.3日均工资 3.4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均23292元。 4、分析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5.1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从总装工厂6月正式自制生产以来,每个月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影响生产节奏正常继续进行的异常情况,导致生产线停线等待、过程挑选增加、不良品增多、被迫转产等,最终结果往往是当天排产无法按照计划工单完成、关闭,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员工士气受挫。 造成异常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内外两方面: (1)工厂内部因素,表现为:设备异常、物料确认不到位、人员布置不合理、计划性不强、物料退补不及时等。 (2)工厂外部因素,表现为:来料不良、缺料、来料检验不及时、备料不及时、退料品质确认不及时、成品检验不及时、设计不良、封样错误、生产时技术资料不全等。 为清晰了解总装工厂自制以来,异常情形对效率、品质、成本的影响因素,以为后期有针对性地改善提供方向,及实践具体的改善项目作决策参考,现提交此分析报告。 异常工时情况综述 表一

图一 分析 总装工厂各月份的异常工时比例都比较高,而且从8月份开始异常工时呈现逐月增长的趋势。随着生产产量的提升,异常工时将会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换句话说,减少异常工时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异常不良原因分析 表二 分析:

各月份中,因为缺料停产的比例每个月都是最高的,且比例都超过了30%以上,其次为来料不良,这些异常都属于工厂外部原因造成。缺前段工序的物料(如支架的电源线、绝缘纸、铝条等,吸顶灯的底盘、海绵条、箭头标贴等)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损失工时量较大。 线体异常工时分布 表三 图二 图三

分析: 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吸顶灯和支架的异常工时和比例都较高,平均异常工时比例占班组总工时的8%至9%左右,吹塑的异常工时相对比较平稳,但也在呈逐月上升的趋势。由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支架的异常工时与支架的产量呈正比,而吸顶灯和吹塑的异常工时受产量的影响较小。 二、11月份异常工时重点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主要表现为设备不良、工艺操作不良所致。支架线共浪费工时158H,占异常比例43.7%,吸顶灯线共浪费工时150.5H,占异常比例 41.7%,吹塑线共浪费工时52.5H,占异常比例14.6%。三条线体因设 备维修共浪费工时361H,按10元/H计算,损失金额共计3610元。此损失仅为直接人工,未包括由此造成停工停线所产生的间接损失,如市场销售、水电气等。 表四

关于独立核算工时工价调整报告

关于车间独立核算工时工价调整申请报告 总经理室: 根据公司战略要求,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制造部生产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从2007年以来,一方面是我司在生产员工招聘进度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公司老员工流失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制造系统的正常运作,也成为公司战略实施的瓶颈: 一、现状分析 1、基层员工需求缺口: 1)、9月份生产计划共253485台,工时共109924小时(不包含自产车间工时),装配车间员工需求392人员,目前各装配车间人员共209人,需求缺口183人; 2)、10月份生产计划共315803台,工时共125245小时(不包含自产车间工时),装配车间员工需求447人员,目前各装配车间人员共209人,需求缺口238人; 2、独立核算车间员工1-6月份月平均收入(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车间 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 1-6月 份平均 薪资薪资 总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薪资 总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薪资 总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薪 资 总 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薪资 总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薪 资 总 额 人 数 平均 人工 资 装一 车间 88105 63 1398.5 54973 67 820.49 91121.3 66 1380.6 84800 63 1346 72843 62 1174.9 58218 59 986.7 1185 装二 车间 87277 56 1558.5 39755 47 845.85 84208 64 1315.8 71099 59 1205.1 74784 59 1267.5 84084 61 1378 1262 装三 车间 134428 85 1581.5 82969 79 1050.2 114302 72 1587.5 89983 65 1384.4 91599 58 1579.3 84083 63 1335 1420 装四 车间 88038 50 1760.8 52801 56 942.88 86973.4 54 1610.6 82501 50 1650 82072 54 1519.9 85911 58 1481 1494

工时制执行情况报告

关于***公司2015年部分岗位 实行综合工时制及不定时工时制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规范公司的工时制度,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保证经营任务的完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我公司于2015年7月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部分岗位申请不定时工时制及综合工时制,以年为计算周期。贵局以**号文件批复我单位实行综合工时及不定时工时制。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及不定时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前提下,在依法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计算工时工作制。现将2015年执行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中,实行综合工时制的岗位有连发人员、业务人员。 (一)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安排 1.因工作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休息的,在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公司统一安排员工在就近的月份里进行调休; 2.在无特殊工作任务时,日常休息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人员一致;对确实无法休息以及安排调休的,公司将按劳动法相关规定在员工月度工资中进行经济补贴。 3.员工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工作时间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进行计算工资。 4.根据《员工年休假条例》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同样享有带薪年休假。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休假时间。 (二)具体实行情况 连发人员共*人,超出工作时间8小时,补休时间*小时,实际工作时间*小时,加班费发放金额*元; 业务人员共*人,超出工作时间*小时,补休时间*小时,实际工作时间*小时,加班费发放金额*元。 二、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中,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岗位有总经理、总监、司机。 (一)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安排 1.实行不定时的工作岗位不受公司考勤制度约束,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由员工自行安排; 2.因工作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休息的,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员工在就近的月份里进行调休; 3.根据《员工年休假条例》规定,实行不定时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同样享有带薪年休假。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休假时间。 (二)具体实行情况 总经理人均实际工作时间*小时/周,超出工作时间*小时/周; 总监人均实际工作时间*小时/周,超出工作时间*小时/周;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 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总装工厂异常工时分析报告 从总装工厂6月正式自制生产以来,每个月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影响生产节奏正常继续进行的异常情况,导致生产线停线等待、过程挑选增加、不良品增多、被迫转产等,最终结果往往是当天排产无法按照计划工单完成、关闭,整体生产效率下降,员工士气受挫。 造成异常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内外两方面: (1)工厂内部因素,表现为:设备异常、物料确认不到位、人员布置不合理、计划性不强、物料退补不及时等。 (2)工厂外部因素,表现为:来料不良、缺料、来料检验不及时、备料不及时、退料品质确认不及时、成品检验不及时、设计不良、封样错误、生产时技术资料不全等。 为清晰了解总装工厂自制以来,异常情形对效率、品质、成本的影响因素,以为后期有针对性地改善提供方向,及实践具体的改善项目作决策参考,现提交此分析报告。 异常工时情况综述 表一 分析 总装工厂各月份的异常工时比例都比较高,而且从8月份开始异常工时呈现逐月增长的趋势。随着生产产量的提升,异常工时将会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

换句话说,减少异常工时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异常不良原因分析 表二 各月份中,因为缺料停产的比例每个月都是最高的,且比例都超过了30%以上,其次为来料不良,这些异常都属于工厂外部原因造成。缺前段工序的物料(如支架的电源线、绝缘纸、铝条等,吸顶灯的底盘、海绵条、箭头标贴等)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产,损失工时量较大。 线体异常工时分布 表三 图三

分析: 从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吸顶灯和支架的异常工时和比例都较高,平均异常工时比例占班组总工时的8%至9%左右,吹塑的异常工时相对比较平稳,但也在呈逐月上升的趋势。由图二和图三可以看出,支架的异常工时与支架的产量呈正比,而吸顶灯和吹塑的异常工时受产量的影响较小。二、11月份异常工时重点分析 (一)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主要表现为设备不良、工艺操作不良所致。支架线共浪费工时158H,占异常比例%,吸顶灯线共浪费工时,占异常比例%,吹塑线共浪费工时,占异常比例%。三条线体因设备维修共浪费工时361H,按10元/H计算,损失金额共计3610元。此损失仅为直接人工,未包括由此造成停工停线所产生的间接损失,如市场销售、水电气等。 表四 11月份由外部原因产生的异常工时有缺料、来料挑选、在线加工、设计不良(彩盒加纸卡、灯芯脱落、PCB板钻孔)、自来水厂停水等因素。特别是本月生产三线支架时,因灯芯不亮的产品就已达到3000支左右。11月份支架共生产94350支,三线支架86650支二线支架42700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申请报告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申请报告 篇一: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申请报告关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申请报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不锈钢、机柜、机箱、操作台、防爆控制箱、分析小屋、等各类钣金非标产品、研发和制造,共有职工30余人。因部分岗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另部分岗位因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需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方式来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协商证明文件附后),特申请对部分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报岗位中没有使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工,不存在有毒有害的岗位,生产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对于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公司将按国家有关规定调整其工作时间或工作岗位。 我公司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有:司机1人、保安2人、保洁1人、仓管1人。申请理由是:驾驶员负责日常的送货业务等,工作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来衡量具体的工作时间,可自行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遇到晚上或双休送货

或接送客户时,可安排调休,以保证驾驶员的休息和行车安全。其他岗位根据生产特点,工作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采取轮休、调休等方式安排。每月工时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数,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按《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特对上述岗位申请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由于我司生产的产品淡季旺季不固定,客户的下订单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12月,也就成了我司大量生产的高峰期,其余时间订单大量减少甚至有时处于无订单的状态,故我司生产具有明显的淡旺季,拟对生产一线人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岗位及人员如下:装配工3人,电焊工2人,剪板工2人,数冲2人,折弯2人,打磨工1人,车间班长1人。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工作人员,旺季6—12月,正常日工作时间是8小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安排:17:00——20:00,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淡季1月至5月,淡季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休息2天,旺季延长的工作时间在淡季根据生产情况安排轮休调休,。对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实施周期内,总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时的(2000小时/年),我司将按《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的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特此申请。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篇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报告

产能跟踪分析报告

产能跟踪分析报告 一、现有设备产能核算 1、预订工作时间标准 注: 1)单班时间:每班总时间-每班的总计可用小时数。 2)班次:表示的是每天每个工艺操作的班次数。 3)作业率:(总工时-无效工时)/总工时。 人员休息-如果在人员休息的时候,机器也停止运转,则输入每班中机器不运转的时间长度。计划的维修时间-这是计划的每班中机器停机用于维护的时间长度。 4)年出勤时间:年出勤天数-表示的是每年的工艺运作的天数(扣除法定节假日、双休日)。 5)计算举例:每班8小时、每天2班次、作业率80%年出勤302天,净可用时间 =8*2*80%*302=3865.6 时。 2、代表产品制程/线能力计算 注:

1)代表产品:所谓代表产品指产品制程包含其他所有产品制造过程包含的所有工艺过程;如存在两种以上产品包含不同工艺过程、需分别取各类型产品代表产品制程并进行线能力分析。 2)评价瓶颈工序应排除可用外协、其他生产线可用设备借代等因素影响。 3)每条生产线选取一种或2种产品作为代表说明制程及瓶颈工序即可,其他产品可直接计算毛产能。 3、毛产能核算 注: 1)毛产能核算过程没有排除产品合格率、设备故障率、人员负荷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不能作为需求平衡分析的依据,需进一步平衡。 2)其他产品可根据代表产品计算方法计算出出毛产能。 4、有效产能(净产能) 注: 1)设备生产包括机器检修、保养、待料等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达不到计划工 时,且生产的产品有不良品,因此有效产能必须是以毛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良率以及人员缺口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产能损失。 2)总体设备利用率计算公式:OEE设备可用性*性能效率*产品合格率。 根据来自生产验证运转的历史数据来计算总体设备利用率的(OEE o性能效率的 计算是通过计划的所需周期时间来的。如果计算单元显示的是100%或者更高, 则该单元用红色进行强调。

工时分析报告

工时分析报告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设备科员工及零工工时、工资、假期统计分析 1、分析目的 本报告主要为了了解设备科员工、零工薪酬结构、水平及工时情况,为完善公司的薪酬体系和人员工作量分析提供参考性意见。 2、数据来源 2015年1月-10月设备科员工、零工工资 3、数据统计 3.1人员组成、工时、月休 3.2薪酬构成 公司设备科员工薪酬构成:基本工资+津贴(班长津贴100元/月、特岗津贴50元/月)+产量工资+考核工资 零工:日工资(90元) 3.3日均工资 3.4用工成本情况统计 零工2人:2015年1-10月共用工485人次,用工成本为43650元,人均21815元。 外维5人:2015年1-10月用工成本(不含津贴)为116461元,人均23292元。 4、分析

目前公司设备员工有32人,其中外修5人,内修9人,电工8人,锅炉6人,制冷3人,消防1人(内修工王宪靖兼职消防,值夜班),基本上执行是8小时工作制,为保证夜班正常生产,各岗位会安排1-2名员工值夜班。 设备员工工资结构是:基本工资+津贴+产量工资+考核工资,外修、制冷、锅炉、消防基本工资是1200元/月,执行的是聊城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内修、电工跟车间关联比较密切,会在产量工资中调整一部分作为基本工资,产量工资根据生产情况会有浮动。从1-10月份的工资数据来看,设备员工的日平均工资基本上在100以上,各岗位略有差异,但差异不大。 公司现有零工2人,2015年1-10月份用工485人次,日工资90元/天,用工总成本43650元,人均成本21815元,此成本基本达到我公司外修员工的人均工资成本23292元。 5、解决意见 5.1工作量分析 以2015年为区间对公司现有5名外修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工作内容、工时、分工、请休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作量是否饱和。 对2名零工进行工作量分析,从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时间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2名零工都是日工资,在没有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能否保证他们按时上下班和工作量的饱和。 目前工作量分析工作安全设备科正在进行中。 5.2人岗匹配度分析 对外修人员及零工进行人岗匹配分析,根据岗位说明书、工作性质和内容、维修质量、工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提升。 5.3数据应用 2象限:人岗匹配度高、工作量饱和 3象限:人岗匹配度低、工作量不饱和 4象限:人岗匹配度低、工作量饱和 5.4解决意见

综合工时申请报告.doc

篇一: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报告及实施方案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报告及实施方案 尊敬的萝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 为了规范公司的工时制度,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保证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和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劳社发[2009]8号)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公司的信息: 公司名称:广州xxxx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2010年00月00日 公司地址: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源大道 经营范围: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目前人数:77人 其中签订劳动合同人数77人、缴纳社会保险人数77人,没有劳务派遣员工;已依法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考勤制度,劳动用工规范,劳动考勤记录完整;已依法建立工资分配与支付制度,执行国家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已依法申报缴纳社会保险;已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执行国家有关女员工保护的规定。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申请理由: 因公司现在在开拓市场阶段,产品的生产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需求市场主要根据行业的供给进行平衡;为保障广大员工的利益、休息及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要求,因工厂工作性质特殊,需要连续作业,采用以年为周期,特向贵局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下是申请岗位名称和职能员工人数(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三、具体实施办法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前提下,在依法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依法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具体办法如下: (一)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的安排 (1)我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采用标准工时制:20.83天/月;此次申请的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半年为一周期,每月每位员工平均加班不超过36小时或半年内总加班不超过216小时,全年总加班小时不超过432小时。 (2)在计算周期内,日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中间安排1小时休息时间,但每日连续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1小时。员工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工作时间超过总法定工作时间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行计算工资。(3)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员工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企业每月将书面考勤记录与员工核对并由员工签字确认。综合计算周期期满后企业应及时统计每个员工的周期内工作时间,并在10日内将员工本人的工作时间汇总统计清单,与员工核对并由员工签字确认。 (4)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员工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员工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5)根据《员工年休假条例》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员工同样享有带薪年休假。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休假时间。(二)工资待遇 本企业在保证员工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依法保护员工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严格按照《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相关规定支付劳动报酬:

工时超时整改报告doc

工时超时整改报告 篇一:关于超时加班的整改报告 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整改报告 近期劳动保障部门的各位领导我公司的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督查,对我公司超时加班及部分员工未交社保的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对此,公司各级收到了很大的震动,给我公司的职工权益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同事也给我公司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这里,我们向全体职工表示道歉,并对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对我公司提出的批评教育及整改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经我公司各级领导讨论决定,将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落实改善,以确保符合相关劳动法规要求: 一、立即停止未合理安排、规划的生产任务。从整改之日起对任 何未经合理安排规划的生产劳务一律叫停,并对紧急生产任务增加人工或设备的投入,从源头杜绝超时加班。 二、加强人员合理分工管理,对一些员工的技术操作加强培训, 建立强有力的员工加班管理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劳动法关于不超时加班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加班申请批准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人为的超时加班因素。 三、进一步加大正常生产任务的投入,确保公司在不

加班状态 下高速运行。克服公司目前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继续深入开展超时加班治理,坚决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同时,全力保障超时加班整改成果的持久性、坚定性。 四、在劳动保障方面,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 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把人员的进入关,做好人员引 进的各个环节,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员工的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等符合国家规定及企业要求。 五、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立即为未 及时缴纳社保的员工补缴社会保险,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六、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把各项新的举措及时落到实处, 努力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各位领导,由于我公司为制造类企业,因劳动强度较大,项目淡旺季明显,人员流动情况比较大,特别是在年末和年初时人员流动率更高,这给我公司在加班及社保等劳动保障方面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且我公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