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

学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__,宽为

__(50-2x)cm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2-75x+350=0__.①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4×7=28__.

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x-1)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

共x(x-1)

2__场.列方程__

x(x-1)

2=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56=0__.②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

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

_2次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2+bx+c=0(a≠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 3-2x 2+5=0; (2)x 2=1;

(3)5x 2

-2x -14=x 2-2x +35; (4)2(x +1)2=3(x +1);

(5)x 2-2x =x 2+1; (6)ax 2+bx +c =0.

解:(2)(3)(4).

点拨精讲: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

2.将方程3x(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3x 2-3x =5x +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2-8x -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点拨精讲: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

果.(8分钟)

1.求证:关于x 的方程(m 2-8m +17)x 2+2mx +1=0,无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m 2-8m +17=(m -4)2+1,

∵(m -4)2≥0,

∴(m -4)2+1>0,即(m -4)2+1≠0.

∴无论m 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拨精讲:要证明无论m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m2-8m +17≠0即可.

2.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

点拨精讲: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这个数代入等式,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即可.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1-x2=0; (2)2(x2-1)=3y;

(3)2x2-3x-1=0; (4)1

x2-2

x=0;

(5)(x+3)2=(x-3)2; (6)9x2=5-4x.

解:(1)是;(2)不是;(3)是;

(4)不是;(5)不是;(6)是.

2.若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求a的值.解:∵x=2是方程ax2+4x-5=0的一个根,

∴4a+8-5=0,

解得a=-3 4.

3.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2)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解:(1)4x2=25,4x2-25=0;(2)x(x-2)=100,x2-2x-100=0.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怎样利用概念判断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特别强调a≠0.

3.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

21.配方法(1)

1. 使学生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渗透转化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

重点: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n≥0)的方程,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 dm2,小李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方体形状的盒子的全部外表面,你能算出盒子的棱长吗?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x dm,则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6x2__dm2,根据一桶油漆可刷的面积列出方程:

__10×6x2=1500__,

由此可得__x2=25__,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x=__±5__,

即x1=__5__,x2=__-5__.

可以验证__5__和-5都是方程的根,但棱长不能为负值,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__5__dm.

探究:对照问题1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应该怎样解方程(2x-1)2=5及方程x2+6x+9=4

方程(2x-1)2=5左边是一个整式的平方,右边是一个非负数,根据平方根的意

义,可将方程变形为,即将方程变为

__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得到方程(2x-1)2=5的两个解为x1=2x2=

2.

在解上述方程的过程中,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样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方程x2+6x+9=4的左边是完全平方式,这个方程可以化成(x+__3__)2=4,进行降次,得到 __x+3=±2__ ,方程的根为x1= __-1__,x2=__-5__.

归纳: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通过“降次”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如果方程能化成x2=p(p≥0)或(mx+n)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x=±p或mx+n=±p.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解下列方程:

(1)2y 2=8; (2)2(x -8)2=50;

(3)(2x -1)2+4=0; (4)4x 2-4x +1=0.

解:(1)2y 2=8, (2)2(x -8)2=50,

y 2=4, (x -8)2=25,

y =±2, x -8=±5,

∴y 1=2,y 2=-2; x -8=5或x -8=-5,

∴x 1=13,x 2=3;

(3)(2x -1)2+4=0, (4)4x 2-4x +1=0,

(2x -1)2=-4<0, (2x -1)2=0,

∴原方程无解; 2x -1=0,

∴x 1=x 2=12.

点拨精讲:观察以上各个方程能否化成x 2=p(p ≥0)或(mx +n)2=p(p ≥0)的形式,若能,则可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

果.(8分钟)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 +1)2=7; (2)y 2+2y +1=24;

(3)9n 2-24n +16=11.

解:(1)-1±73;(2)-1±26;(3)4±113.

点拨精讲: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mx +n)2=p(p ≥0)的方程时,最容易出错的是漏掉负根.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a 2+1)x -3=0的一个根是1,求a 的值.

解:±1.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分钟)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 -1)2-6=0 ; (2)x 2-4x +4=5;

(3)9x 2+6x +1=4; (4)36x 2-1=0;

(5)4x 2=81; (6)(x +5)2=25;

(7)x 2+2x +1=4.

解:(1)x 1=1+2,x 2=1-2;

(2)x 1=2+5,x 2=2-5;

(3)x 1=-1,x 2=13;

(4)x 1=16,x 2=-16;

(5)x 1=92,x 2=-92;

(6)x 1=0,x 2=-10;

(7)x 1=1,x 2=-3.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降次”思想.

3.理解x 2=p(p ≥0)或(mx +n)2=p(p ≥0)中,为什么p ≥0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 配方法(2)

1.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配方法和推导过程,能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形如(x -a)2=b 的过程.

(2分钟)

1.填空:

(1)x 2-8x +__16__=(x -__4__)2;

(2)9x 2+12x +__4__=(3x +__2__)2;

(3)x 2+px +__(p 2)2__=(x +__p 2__)2.

2.若4x 2-m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是__±12__.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m ,并且面积为16 m 2,场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设场地的宽为x m ,则长为__(x +6)__m ,根据矩形面积为16 m 2,得到方程__x(x +6)=16__,整理得到__x 2+6x -16=0__.

探究:怎样解方程x 2+6x -16=0

对比这个方程与前面讨论过的方程x 2+6x +9=4,可以发现方程x 2+6x +9=4的左边是含有x 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降次解方程;而方程x 2+6x -16=0不具有上述形式,直接降次有困难,能设法把这个方程化为具有上述形式的方程吗?

解:移项,得x 2+6x =16,

两边都加上__9__即__(62)2__,使左边配成x 2+bx +(b 2)2的形式,得

__x 2__+6__x__+9=16+__9__,

左边写成平方形式,得

__(x +3)2=25__,

开平方,得

__x +3=±5__, (降次)

即 __x +3=5__或__x +3=-5__,

解一次方程,得x 1=__2__,x 2=__-8__.

归纳: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为了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2:解下列方程:

(1)3x 2-1=5; (2)4(x -1)2-9=0;

(3)4x 2+16x +16=9.

解:(1)x =±2;(2)x 1=-12,x 2=52;

(3)x 1=-72,x 2=-12.

归纳:利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应该遵循的步骤: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

(2)把方程的常数项通过移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

(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

1.填空:

(1)x 2+6x +__9__=(x +__3__)2;

(2)x 2-x +__14__=(x -__12__)2;

(3)4x 2+4x +__1__=(2x +__1__)2.

2.解下列方程:

(1)x 2+6x +5=0; (2)2x 2+6x +2=0;

(3)(1+x)2+2(1+x)-4=0.

解:(1)移项,得x 2+6x =-5,

配方得x 2+6x +32=-5+32,(x +3)2=4,

由此可得x +3=±2,即x 1=-1,x 2=-5.

(2)移项,得2x 2+6x =-2,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3x =-1,

配方得x 2+3x +(32)2=(x +32)2=54,

由此可得x +32=±52,即x 1=52-32,

x 2=-52-32.

(3)去括号,整理得x 2+4x -1=0,

移项得x 2+4x =1,

配方得(x +2)2=5,

x +2=±5,即x 1=5-2,x 2=-5-2.

点拨精讲:解这些方程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 的完全平方式.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5分钟)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 m ,CB =6 m ,点P ,Q 同时由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C ,BC 方向向点C 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 m /s ,几秒后△PCQ 的面积为Rt △ABC 面积的一半?

解:设x 秒后△PCQ 的面积为Rt △ABC 面积的一半.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12(8-x)(6-x)=12×12

×8×6, 即x 2-14x +24=0,

(x -7)2=25,

x -7=±5,

∴x 1=12,x 2=2,

x 1=12,x 2=2都是原方程的根,但x 1=12不合题意,舍去.

答:2秒后△PCQ 的面积为Rt △ABC 面积的一半.

点拨精讲:设x 秒后△PCQ 的面积为Rt △ABC 面积的一半,△PCQ 也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式.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

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1)2x 2-4x -8=0; (2)x 2-4x +2=0;

(3)x 2-12x -1=0 ; (4)2x 2+2=5.

解:(1)x 1=1+5,x 2=1-5;

(2)x 1=2+2,x 2=2-2;

(3)x 1=14+174,x 2=14-174;

(4)x 1=62,x 2=-62.

2.如果x 2-4x +y 2+6y +z +2+13=0,求(xy)z 的值.

解:由已知方程得x 2-4x +4+y 2+6y +9+z +2=0,即(x -2)2+(y +3)2+z +2=0,∴x =2,y =-3,z =-2.

∴(xy)z =[2×(-3)]-2=136.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 公式法

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

2. 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2分钟)

用配方法解方程:

(1)x 2+3x +2=0; (2)2x 2-3x +5=0.

解:(1)x 1=-2,x 2=-1; (2)无解.

一、自学指导.(8分钟)

问题: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

问题:已知ax 2+bx +c =0(a ≠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x 1=-b +b 2-4ac 2a

,x 2=-b -b 2-4ac 2a

.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已做得很多,现在不妨把a ,b ,c 也当成一个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 +c =0,当b 2-

4ac ≥0时,将a ,b ,c 代入式子x =-b±b 2-4ac 2a

就得到方程的根,当b 2-4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x =-b±b 2-4ac 2a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__2个实数根,也可能有__1__个实根或者__没有__实根.

(5)一般地,式子b 2-4ac 叫做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即Δ=b 2-4ac.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5分钟)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根据方程根的情况你有什么结论?

(1)2x 2-3x =0; (2)3x 2-23x +1=0;

(3)4x 2+x +1=0.

解:(1)x 1=0,x 2=3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 1=x 2=33;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无实数根.

点拨精讲:Δ>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0时,没有实数根.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分钟)

1.方程x 2-4x +4=0的根的情况是( B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当m 为何值时,方程(m +1)x 2-(2m -3)x +m +1=0,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没有实数根?

解:(1)m <14; (2)m =14; (3)m >14.

3. 已知x 2+2x =m -1没有实数根,求证:x 2+mx =1-2m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证明:∵x 2+2x -m +1=0没有实数根,

∴4-4(1-m)<0,∴m <0.

对于方程x 2+mx =1-2m ,即x 2+mx +2m -1=0,

Δ=m 2-8m +4,∵m <0,∴Δ>0,

∴x 2+mx =1-2m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10分钟)

1.利用判别式判定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2x 2-3x -32=0; (2)16x 2-24x +9=0;

(3)x 2-42x +9=0 ; (4)3x 2+10x =2x 2+8x.

解:(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无实数根;

(4)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 2+x -12=0 ; (2)x 2-2x -14=0;

(3)x 2+4x +8=2x +11; (4)x(x -4)=2-8x ;

(5)x 2+2x =0 ; (6)x 2+25x +10=0.

解:(1)x 1=3,x 2=-4;

(2)x 1=2+32,x 2=2-32;

(3)x 1=1,x 2=-3;

(4)x 1=-2+6,x 2=-2-6;

(5)x 1=0,x 2=-2; (6)无实数根.

点拨精讲:(1)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 ,b ,c 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 2-4ac ≥0的前提

下,把a ,b ,c 的值代入x =-b±b 2-4ac 2a

(b 2-4ac ≥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3)由求根公式可以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根.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

1.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先确定.a ,b ,c 的值,再算.

出b 2-4ac 的值、最后代.

入求根公式求解. 3.用判别式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21. 因式分解法

1. 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 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