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同名39346)

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同名39346)
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同名39346)

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原因及对策探索

( )

标签:分类:未分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它以沟通方便快捷、联系广泛、信息海量等特点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迅速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次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万,比年同期增长,上网计算机达到万台。年,我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发布了一个最新数据: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万户。到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有望达到2亿,年均增长8%,普及率为15%。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网上学习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网络人们该怎样生活。然而,网络也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但另一方面网络使用过度也会使人产生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

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率高、上网的便捷和闲暇时间多等特点,过度使用网络比例较高。在我国网民中岁的青年人占,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过度网络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梁年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轻度依赖者占,较重依赖和严重依赖者分别占和[]。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辅导老师关注的课题[]。我国许多高校针对网络依赖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干预活动,如:知识讲座、宣传教育、心理咨询、时间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依赖的有效途径。然而,学校网络依赖人数较多,少数的心理辅导老师很难有效解决众多的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团体心理辅导角度对网络依赖学生进行综合干预,试图能为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寻求有效的途径。

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与此同时网络依赖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

由于沉迷于网络,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或逃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多门功课不及格。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名学生中, 约有的学生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看碟片和上网聊天而荒废了学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年对全国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合肥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届该院共有名同学留级或退学,其中%都是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的。有部分同学虽然没有留级或退学,但已有多门功课挂红灯,出现了心理障碍,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理想、缺乏责任心、不愿交往,不能自我控制。

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部分学生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上交往,渐渐地疏远了同学、老师、朋友和亲

人,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虚拟交往,也造成对现实生活中朋友的疏远,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疏淡、交往能力下降,个人又易产生焦虑、孤僻、压抑、冷淡等心理障碍。王弘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人际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人际关系困扰严重的人群网络依赖行为越严重。

危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期的上网,使得一些学生作息时间混乱,不按时吃饭,睡眠时间大大减少,导致精神萎靡、身体素质下降。不分白天黑夜地上网,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身体;同时运动减少,也使这些大学生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

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通常对生活和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人生目标,对亲情淡漠;而且,网络成瘾还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的改变,使他们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潘聪绒()的研究发现,网络依赖性越强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文化因素,网络技术本身特点,网络规范及法律不建全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自我确认偏差

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周围的评价实现的。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高中阶段,曾经是学校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周围的评价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每一位大学生要接受新环境对自己的重新评价。大多数从“佼佼者”转变成为“普通人”,甚至是“落后者”,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自信心不足,自我开始出现迷失。地位角色的转变,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调适, 就容易产生失落感, 甚至自卑感[]。角色转变的不适应是网络成瘾形成的催化剂。

认同需要缺失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认同的需要。大学时期作为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最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由于一些大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交流和沟通较少,很少从父母哪里获得认同。在学校的环境中,也很难从老师和同学处获得认同,内心精神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都得不到满足。网络的出现恰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游戏者产生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

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既是网络依赖的原因,与此同时,网络依赖也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导致大学生在现实中缺少朋友和交流。而在网上,交际的主体都是平等的,可以把对方想象得更加完美,同时,也不易发现对方的缺点及暴露自己的缺点。刘本荣()的研究表明,网络正常使用群体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四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网络依赖群体。王弘()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和交际与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人格特征偏差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摘要:如今,网络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上网的方式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与网络的关系到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正如大多数人所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也有各自不同的用处,结果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网络与大学生活,双刃剑,利用网络,网络信息真实性 引言: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容量大: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网络尤其是各大网站提供了信息传播的平台,使更多人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 时效性:利用网络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各大门户网站的竞争也使这种时效性的准确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今,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电台直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关注的内容。 分享性: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得信息不再是传统上的一个人或者是人活动的相对较小的圈子,而是一个庞大的交流圈,每个人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东西。 便捷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每个人的想法就是更简单,更快捷。 在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掺杂着负面的效应,毕竟网上信息量大,鱼龙混杂,不免有不良的垃圾信息等。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起了不利的影响。 1.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 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作为一个载体,衍生出了多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在它积极作用的背后,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华,所谓精华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利,肯定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这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因此,就出现了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

2020关于对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最新范文

2020关于对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一、引言 1.1调查背景 现今许多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较为普及,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学生因“网瘾”而离家出走、辍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2调查目的 为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相关资料,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具有价值指导,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次调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探讨。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日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1.3网络依赖度的基本含义 对于网络的过度使用这一现象,最初由美国纽约市的一位精神医师ivan goldberg提出,并把它称之为“网络成瘾”。但是“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 (addiction)这一术语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是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比如吸毒,网络对用户的吸引不同于化学物质的依赖。也

有学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被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许多时间,并因此忽视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成瘾。 在网络成瘾早期,成瘾者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随着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出现对网络的依赖症状。网络成瘾者开始是精神上渴望上网,逐渐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疲乏无力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根据文献中对网络过度使用这一现象的界定,分析认为上网用户在“网络成瘾”的早期,还未达到可以称之为“成瘾”的严重程度,但这时他们的身心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预防,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网络成瘾。因此我们把“网络成瘾”的早期定义为“网络依赖”,是指一种心理上对互联网络的依赖,表现在用户对互联网络使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依赖。 二、调查实施 2.1调查方法 网络调查问卷 2.2样本份数 此次调查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采取随机抽样法,考虑性别、年级两方面的平衡,抽取我院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回收率为88%。 2.3 研究工具

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

大学生网络依赖危害、原因及对策探索 (2011-01-23 23:00) 标签: - 分类:未分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它以沟通方便快捷、联系广泛、信息海量等特点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迅速增加,200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2003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2007年,我国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发布了一个最新数据: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其中宽带上网用户9700万户。到201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有望达到2亿,年均增长8%,普及率为15%。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网上学习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网络人们该怎样生活。然而,网络也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但另一方面网络使用过度也会使人产生心理障碍或社会适应障碍。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率高、上网的便捷和闲暇时间多等特点,过度使用网络比例较高。在我国网民中21~25岁的青年人占79.5%,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1]过度网络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王梁2006年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轻度依赖者占29.3%,较重依赖和严重依赖者分别占10.3%和4.1%[2]。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辅导老师关注的课题[3]。我国许多高校针对网络依赖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干预活动,如:知识讲座、宣传教育、心理咨询、时间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依赖的有效途径。然而,学校网络依赖人数较多,少数的心理辅导老师很难有效解决众多的大学生网络依赖问题。因此,本文试从团体心理辅导角度对网络依赖学生进行综合干预,试图能为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寻求有效的途径。 1 网络依赖行为对大学生的危害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但与此同时网络依赖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1.1 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4] 由于沉迷于网络,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或逃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多门功课不及格。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237名学生中, 约有80%的学生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看碟片和上网聊天而荒废了学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2006年对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合肥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也显示,2005届该院共有16名同学留级或退学,其中90%都是因为沉溺于网络游戏造成的。有部分同学虽然没有留级或退学,但已有多门功课挂红灯,出现了心理障碍,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理想、缺乏责任心、不愿交往,不能自我控制。

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的看法和建议 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师生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研究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克服网络文化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才能使网络文化为高校各项工作服务。 一、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1、发表不当言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上网族可以匿名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就可以在不同的网站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发表者本人并不在意,他所得到的就是情绪的一种宣泄。这种不负责任的宣泄有可能会对国家,或某个组织,或是对某一个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触犯国家的法律,造成犯罪。比如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因个人爱好在电子公告上张贴武器发展的相关信息,造成了国家泄密事件,触犯了国家法律。 2、扮演黑客,进行网络攻击和入侵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商的群体,这个群体对新生事物有着更多的好奇心理,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放任自己。因此,一些大学生就制造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对他人电脑进行攻击,侵犯其他隐私,甚至盗取国家机密,走上犯罪道路。 3、传播不良信息 互联网和其他媒体相比,它所提供的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很大,它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一种现象不得不面对,那就是互联网上存在的大量黄色网站,而在我国上网族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54.2%,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和可塑性较强,使得他们成为“网络黄毒”的最大受害者,对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一旦沉迷于这些不良信息,就会不可自拔,进而成为色情网站的“常客”,甚至会利用网络传播这些不良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上当受骗 网络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且喜欢研究和探索,追求时尚。网络聊天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任何陌生人交流、沟通,甚或是交朋友的平台。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上网族通过它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华丽的,而信息是否真实,却缺乏考证。因此,在聊天中对于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相信网络上的人或信息,使得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几率大大增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 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二、心理病变--孤独症 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 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冷漠、孤僻、丧失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但我们早已清晰的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现在生活在e时代,网络已无处不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工具。同时互联网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代表着新经济体系,而作为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尤其像我们专门学习网络知识的大学生,则无疑是新一代的代言人,我们正是这新事物的支持者,正参与其中,它伴随我们每时每刻,我们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推进者,也极有可能影响明天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去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知,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我们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则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管理和网络建设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我们为了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于今年4月份,以我校的信息管理系中一部分学生为群体,进行了一次有关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的活动。 二、调查时间:2011年4月10日至2011年4月20日 三、调查小组成员:张世辉学号:200903020113 四、调查内容及发现: 第一部分、研究课题、方法和目的 1、研究课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2、研究方法:网络问卷调查; 3、研究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 文化的态度;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学习查找、整理资料,社会 调查的方法及调查报告的写作。 第二部分、样本总量和构成(共进行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 1、样本总量和样本的性别比例: 2、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 调查起因: 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其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掌握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教育、建设和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近几年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聊天、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各方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重者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假期的机会对我身边的同学、亲友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目的: 使大学生找到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利用网络资源,让他们意识到过于迷恋网络的危害。对于未来,作为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生活模式。树立惜时的观念,把网络当成一种有利的工具,合理分配上网的时间。同时让他们明白懒惰的思想对他们的未来的危害,过分依赖网络只会让他们难以成功。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9号至2011年12月24号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样本,针对各年级发放问卷并回收。 调查过程:本研究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为了得到完美的准确的数据,我们小组计划到各高校去做问卷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时间、地点、小组人数的限制,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样本。我们共发放600份问卷,每个高校发放120份,每个年级都平均发放。我们分工合作,安排两个人负责一个学校,剩下的人负责制作问卷。对于问题的设置我们也进行了商讨,讨论到很多的现实问题,大约商讨了一个小时的样子,最终讨论出了结果,剩下的制作部分便交给相关的负责人了。时间就是金钱,没花多久,问卷便制作出来了。我们小组便迅速把问卷发放出去,经过三天的奔波,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尽管很辛苦,但是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我们是无怨无悔的。一份完美、可靠的调查报告都是建立在准确的数据上的,所以这部分的工作我们必须兢兢业业。收回的有效问卷584份,回收率97.33%。由此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了解知识,掌握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外,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并且日趋明显。首先网络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滥语,性格愈加怪异。对此,要积极加以教育、引导。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一、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2、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家长老师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有意识的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3、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 家长和老师可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以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使青少年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4、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 首先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外部支持。 5、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小环境。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网络游戏消费和毒品消费本质上没有区别 众多家长的眼泪成就了中国一批新富豪 网络游戏正在与国家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 本来游戏就是游戏,不是当真的事,但这种摸不到、捉不住的神奇玩意,和网络结合到一起,让许多人上瘾,让许多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好事又变成了坏事,而且是看不住、挡不住的一件坏事。父母的眼泪挡不住,政府的阻吓挡不住,那个小小的视窗里,有太多的似神非神、似妖非妖、似鬼非鬼、似人非人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手舞足蹈。 我在三年前讲过一句话:海洛因是第一毒品,比海洛因更毒的是没有监管的权力,比权力更毒的是无法控制的网络游戏。 慈母的跪拜与“精神鸦片” 田炳信:你不是专业搞网络的,怎么有兴趣研究工作以外的事情? 张春良:我对于网络游戏的思索,是因为母亲们的眼泪。 远方老家的一个表弟曾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因为沉溺网络游戏而最终荒废学业,高二便退了学,直到现在还每天8小时泡在网吧里玩《传奇》。阿姨每次来电话,都是流着泪央求我帮助寻找一个解决办法。 2004年9月,我在一间网吧里亲眼目睹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满面愁容地进了网吧,走到他儿子跟前。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刺激的网络游戏画面,嘴里不停地喊着“打死他!打死他!”对于母亲的到来毫无察觉。母亲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面前:“儿子,妈妈求你了,咱们上课去吧,妈妈都找你一个星期了……”说完嚎啕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令人痛心疾首。 我在一份文学刊物上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天下所有母亲的跪拜,都是伟大的,包括狼在内。但那位慈母的跪拜,却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田炳信: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和当年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一样,是不分贫富、不分身份高低的。无论你是下岗工人、富商大贾还是党政高干,无数家长对孩子前途的殷切希望,就可能毁在网络游戏上面。 张春良:在我国,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经到了必须引起严重关注的地步,媒体上对网络游戏给青少年造成危害的案例报道比比皆是。 田炳信:到底有多少青少年沉溺其中?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同名39347)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同名39347)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 调查起因: 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其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掌握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教育、建设和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近几年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聊天、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各方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重者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假期的机会对我身边的同学、亲友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目的: 使大学生找到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利用网络资源,让他们意识到过于迷恋网络的危害。对于未来,作为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生活模式。树立惜时的观念,把网络当成一种有利的工具,合理分配上网的时间。同时让他们明白懒惰的思想对他们的未来的危害,过分依赖网络只会让他们难以成功。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19号至2011年12月24号 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样本,针对各年级发放问卷并回收。 调查过程:本研究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影响;对策 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能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等等。但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在强化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着他们的民族意识。所谓网络“新人类”。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强的国际色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但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互联网还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或可能产生影响和冲击。 2、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3、互联网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也在增多 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学生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也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4、互联网的虚拟性将导致数字化人的出现,造成青年学生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这两种存在之问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了许多青年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同时,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比如目前网上非常普遍的网恋现象。其实网络背后的那个活生生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双方都难以知道。可很多人就喜欢去追求这种符号化的情爱快感。 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 网络使人们形成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由于技术的原因,对网上的内容现在没有也很难做到进一步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使得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内容也在网上广为传播。这些造成了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剧。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向全球大众不断的传递文化信息,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思想阵地,使青年形成西化的倾向,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 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少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我们应该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反映。只要我们扬长避短。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2010级《形势与政策》 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邓娜 专业:特殊教育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2011年6月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特殊教育2010级 关键词:网络依赖性大学生 摘要:21世纪,一个信息爆炸时代。随着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索取欲望,以及各种知识的多渠道性,网络无疑成为了人们从海量信息中搜索知识的终南捷径,无形之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以及各大行业,甚至也成为操控社会运行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由于网络的快捷方便、多样性、丰富性正在日趋完善和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是与日俱增。成百上千的网络游戏、突起的网络聊天新、起到网络购……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甚至改变或颠覆了部分大学生的生活。 一、调研方案: 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一部分人查资料,一部分人做问卷调查和统计资料,一部分人写报告。然后全组成员一起修改成文。 其中调查对象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调查人数为100人。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通过该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的状况及程度,以及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并以此来探究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的原因,最后得到一个治疗方案即寻找一个解除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

“良方”。 意义:通过该调查研究,不仅揭示出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状况和程度,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制力,抵制网络的“诱惑”,从某种层面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同时,对于调查小组成员来说,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对一些社会现状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和范围 方法:以随机发放100张问卷的形式展开,在以小组合作整理数据、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完成。 范围: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的各方面状况。 四、调查时间 起于2011年12月15日,完成于2011年12月25日。 五、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图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20% 40% 60% 80% 100%

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起因: 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其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及其发展。掌握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教育、建设和培育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近几年在世界各地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聊天、发邮件、上网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各方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重者甚至导致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假期的机会对我身边的同学、亲友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基本调查。 调查目的: 使大学生找到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利用网络资源,让他们意识到过于迷恋网络的危害。对于未来,作为大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

的学习、生活模式。树立惜时的观念,把网络当成一种有利的工具,合理分配上网的时间。同时让他们明白懒惰的思想对他们的未来的危害,过分依赖网络只会让他们难以成功。 调查时间:XX年12月19号至XX年12月24号调查对象:各高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样本,针对各年级发放问卷并回收。 调查过程:本研究是对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和网络依赖现状进行了 调查。其中,网络使用状况包括网龄、每周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主要使用网络功能等方面;网络依赖状况包括耐受性、人际健康和学业问题、强迫性、戒断性和时间管理等问题。 为了得到完美的准确的数据,我们小组计划到各高校去做问卷调查。对象是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时间、地点、小组人数的限制,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科技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样本。我们共发放600份问卷,每个高校发放120份,每个年级都平均发放。我们分工合作,安排两个人负责一个学校,剩下的人负责制作问卷。对于问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 社政152 马嘉骏 1500870245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3、调查对象 我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数据简单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活动 之 调研报告 年级:13级 专业:会计系 班级:资产评估1班 学号(小组):20133271139 20133271143 20133271120 20133271125 姓名(小组)章婷陈媛媛祝晓梅吕露 指导教师:唐凤芬 2 016年5月29日

目录 一、引言 (1) 二、调研方案 (2) (一)方法 (2) (二)范围 (2) 三、现状描述 (3) (一)问卷调查 (3) (二)问卷调查图表 (4) (三)现状反馈及总结 (5) 四、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6) (一)缺乏目标及人生规划 (7) (二)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8) (三)在网络中追求娱乐 (9) (四)在上网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 (9) 五、对策建议 (9) 附录 (10)

n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关键词:网络依赖性大学生 摘要:21世纪,一个信息爆炸时代。随着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索取欲望,以及各种知识的多渠道性,网络无疑成为了人们从海量信息中搜索知识的终南捷径,无形之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以及各大行业,甚至也成为操控社会运行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由于网络的快捷方便、多样性、丰富性正在日趋完善和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也是与日俱增。成百上千的网络游戏、突起的网络聊天新、起到网络购……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甚至改变或颠覆了部分大学生的生活。 一、引言 1.调查背景 现今许多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较为普及,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学生因“网瘾”而离家出走、辍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调查目的 为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相关资料,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具有价值指导,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次调查对大学生网络使用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摘要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网络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充满价值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网络经济等要素对学生生活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引导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使高校的教育合理迅速的发展,提出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策略。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网络游戏、网络经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目录 摘要 (2) 目录 (3) 一绪论 (4) 二开题依据、意义和目的 (4) 三网络环境与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问卷调查结果 (7) 3.1网络环境的概述 (7) 3.1.1网络环境的含义 (7) 3.1.2网络传播的划时代和多元化 (7) 3.1.3网络传播的通俗化和网络信息传播的低俗化 (7) 3.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特性 (8) 3.21.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8) 3.2.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性 (8) 3.3问卷调查(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8) 四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10) 4.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10) 4.2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10) 五网络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11) 5.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创建文明健康网上家园 (11) 5.2加强监管力度,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确保网络健康文明发展 (11) 5.3学校学院文明上网之风传播 (12) 六结束语 (12) 七致谢 (13) 八参考文献 (13)

一绪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大学信息化更是走在前列。互联网正广泛的渗入我们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日趋完善,网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以其自身拥有的交互性、公开性、普及性、虚拟性、及时性无形地融入到大学文化、精神环境、日常行为中,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当代大学生学习、思考、行为等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修养、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名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阶段,如何借助网络因地适宜的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开题依据、意义和目的 2.1依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引领社会科技发展潮流的大学里,高等学校在运 用网络方面更是走在社会的前列,如今网络被运用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等领域。尤其是网络进入学生宿舍,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主力军,根据中国 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网民 规模突破5亿,网站规模止跌回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 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这一数据明显表明,中国的网络用户持 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