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

说明书

1 / 3

Version1.1

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剂盒说明书

一、 检测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简称为FISH,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荧光素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待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特异结合,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二、 组分和保存条件

成分容量(50 tests)储存

枸橼酸缓冲液10ml 室温

20×SSC 10ml 室温

蛋白酶K 20ul -20℃

杂交缓冲液8ml 室温

去离子甲酰胺14ml 室温

DEPC水5ml -20℃

DAPI 25ul -20℃

目的基因探针2OD -20℃

阳性对照探针2OD -20℃

阴性对照探针2OD -20℃

注意:

1.20×SSC用一级纯水稀释成2×SSC使用。

2.去离子甲酰胺在通风橱使用。

3.蛋白酶K用2×SSC按照1:1000稀释。

4.探针应避光稀释并保存,且实验过程中加入探针后的操作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

5.DAPI用PBS 按照1:1000稀释,需避光保存和使用。

三、 实验方法

1. 复水:

1)冰冻切片取出,每张切片滴加0.1mol枸橼酸缓冲液100ul,室温放置15min;

2)吸弃0.1mol枸橼酸缓冲液,滴加PBS100ul洗两次,每次5min;

2. 蛋白酶处理:

1)蛋白酶K溶液预热至37oC;

2)每张切片滴加蛋白酶K溶液100ul,37oC孵育20min;

3)每张切片滴加2×SSC100ul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70%、80%、90%、100%(-20 oC预冷)脱水,每次2min,空气中干燥。

2 / 3

Version1.1

3. 变性:

1)78 oC预热变性液;

2)每张切片滴加预热后的变性液100ul,孵育8 min;

3)梯度酒精70%、80%、90%、100%(-20 oC预冷)脱水,每次2min,空气中干燥。

4. 杂交:

1)准备探针,1OD探针用40ulDEPC水溶解,避光备用;

2)配制杂交溶液,例:70ul杂交缓冲液,2ul探针,28ulDEPC水,终体积为100ul;(可先做预实验确定所需的探针浓度,即探针5 ul -0.6 ul ,杂交缓冲液70ul,加DEPC水补足至100ul。设置浓度为

50 ug/ml ,20 ug/ml,12.5 ug/ml,6 ug/ml四个梯度。

3)准备湿盒,交叉放置切片;

4)滴100ul杂交溶液在切片上,加盖玻片;

5)盖上湿盒盖,37 oC孵育12-16h。

5. 杂交后水洗:

1)43 oC预热杂交后水洗溶液;

2)镊子小心去除切片上的盖玻片,每张切片滴加预热的杂交后水洗溶液100ul 43 oC洗切片15min;3)2×SSC(预热至37 oC)洗2次,每次10min;

4)PBS洗1次,10min。

6. 细胞核染色:

1)每张切片加10ulDAPI,覆盖盖玻片并在室温下避光孵育20min;

2)显微镜下观察,或置于湿盒中4 oC保存。

3 / 3

Version1.1

人elisa试剂盒,人8羟基脱氧鸟苷(8-OHdG)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elisa试剂盒,人8羟基脱氧鸟苷(8-OHdG)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血清或血浆 樊克生物专业供应: 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含量。 试验原理: 8-OHdG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8-OHdG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 内进行检测。先将8-OHdG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 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产生颜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8-OHdG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 试剂盒成份(2-8℃保存)96孔配置48孔配置配制 96/48人份酶标板1块板(96T)半块板(48T)即用型 塑料膜板盖1块半块即用型 标准品:80ng/ml 1瓶(0.6ml)1瓶(0.3ml)按说明书进行稀 稀 空白对照1瓶(1.0ml)1瓶(0.5ml)即用型 标准品稀释缓冲液1瓶(5ml)1瓶(2.5ml)即用型 生物素标记的抗8-OHdG抗体1瓶(6ml)1瓶(3.0ml)即用型 亲和链酶素-HRP 1瓶(10ml)1瓶(5.0ml)即用型 洗涤缓冲液1瓶(20ml)1瓶(10ml)按说明书进行稀 释 底物A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 底物B 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 终止液1瓶(6.0ml)1瓶(3.0ml)即用型 标本稀释液1瓶(12ml)1瓶(6.0ml)即用型 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ul、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1 目的 通过FISH实验检测两条Brd2基因cRNA探针的效价。 2材料与仪器 2.1材料 件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30 s;50℃退火45 s;72℃延伸45 s;循环30次; 72℃再延伸8 min。 2) 将所有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采用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并纯化PCR产 物,并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3) 进行体外转录反应合成Brd2 cRNA探针,20 μL体外转录反应体系如下:RNase

inhibitor 1μL,10×NTP dig labeling mixture 2μL,10×transcription buffer 2μL,Template DNA 13μL,RNA polymerase 2μL。 4) 37℃水浴孵育2 h,取0.5μL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5) 加入2μL无RNase污染的Dnase I 37℃水浴孵育15 min来消化模板DNA。 6) 加入EDTA 0.8μL,加入5.6μL NH4Oac终止反应,再加入56μL无水乙醇并混匀,于 -80℃放置20 min。 7) 15000 r/min,4℃离心15 min,弃上清,加入700μL 80%的无水乙醇混匀,15000 r/min,4℃ 离心10 min沉淀RNA。 8) 干燥后用DEPC处理的水50μL溶解RNA。合成的两条探针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 定并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探针浓度,于-80℃保存备用。 3.2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探针的效果 1) 正常C57BL/6小鼠用1%戊巴比妥钠深麻后,依次以30 mL 0.01 mol/L DEPC-PBS和 100 mL含4%多聚甲醛的磷酸缓冲液(PB)行左心室灌注,小心剥离脑组织,于4℃环境下用上述相同固定液进行后固定过夜,后将组织转移浸没于含30%蔗糖的PB溶液中脱水至沉底。 2) 最后取出组织用OTC包埋,冰冻切片机连续切片至需要的层面,切片厚度30 μm。 3) 选取上述脑组织切片于室温条件下经含有2%H2O2的0.1 mol/L DEPC-PB处理10 min 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再用0.1mol/L DEPC-PB室温漂洗10 min,接着用含 0.3%Triton X-100的0.1 mol/L DEPC-PB处理20 min,在用乙酰化液处理10 min,后 于0.1mol/L DEPC-PB中清洗2次,每次10 min,后加入预杂交液,60℃预杂交1 h 以封闭非特异结合位点。 4) 分别于两组切片中加入探针并使探针终浓度为1 μg/mL。于60℃杂交炉中恒温孵育 16-20 h,同时设立省略探针的空白对照,以上操作严格在无RNA酶环境下进行。 5) 杂交后组织切片置于wash buffer中60℃浸洗2次,每次20 min,接着切片在RNase buffer中室温孵育5 min,后加入终浓度为20 μg/mL的RNase,37℃作用30 min以消化未结合的cRNA探针。 6) 接下来恒温37℃条件下依次用2×SSC,0. 2×SSC溶液各浸洗切片2次,每次20 min, 再在TS7.5溶液中室温孵育5 min,后置于TBS溶液中室温封闭1 h,加入地高辛抗体(POD-anti-DIG,1:100)室温孵育过夜。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常规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常规 FISH试剂: 0.075M KCl (2月一次) 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 :1)(一周一次) 2×SSC (PH=7.0,一周一次) 2×SSC 0.1%NP40 (PH=7.0,一周一次) 0.4*SSC 0.3%NP40 (PH=7.0,一周一次) 70%、85%、100%乙醇(一周一次) 一、标本的采集 1.1 外周血不少于2ml×2(WBC计数大于20×109),EDTA抗凝,4℃保存小于3天 1.2 骨髓不少于1ml×2(BM增生明显活跃),肝素抗凝,保存时间小于3天,4℃保存 二、标本前期处理 2.1 .样本2500R离心8 min,让血细胞沉淀,去上清,留沉淀 2.2 沉淀+ 0.075M KCl混合(1ml样本+8ml KCl),吸管吹匀,水浴箱37℃低渗30 min 2.3 取出按样本:固定液=10:1比例加固定液,固定液不的超过1 ml 2.4 混匀,吹散细胞,1800R 离心8 min 2.5 去上清,留沉淀,加5~10ml 固定液(不得超过10ml),混匀,静置10 min(吸去底部絮状沉淀) 2.6 重复2.4~2.5步骤2次,(外周血2洗3次,骨髓3~4次) 2.7 去上清液,加少许固定液1~2min 4℃保存1~2月(保存样本) 三、标本玻片制备 3.1 保存样本离心,加新鲜固定液,配制适当浓度滴到载玻片上,观察标本质量(10 Cell/HP)3.2 室温(20℃~37℃)2×SSC(Ph 7.0)液中浸泡2 min(老化) 3.3 依次室温(20℃~37℃)70%、85%、100%乙醇中浸泡2 min(脱水)待干, 3.4 适当区域滴加探针液6 ul ,18×18 盖玻片封盖,封片胶密闭封片无气泡、无空隙;待干 四、变性杂交 4.1 杂交仪预订程序75℃变性1~2min,37℃杂交不小于16 h(过程中保持湿度,湿条+润湿纱布块) 五、洗片 5.1 小心去掉盖玻片和封片胶 5.2 在75℃水浴箱中,玻片浸泡在0.4×SSC、0.3%NP40(pH7.0)(72℃+/-1℃)液中2 min 5.3 晾干,在2×SSC、0.1%NP40(pH7.0)室温中浸泡30s(背景信号好坏) 5.4 晾干,加6ul DAPI antifade 到载玻片上,18×18盖玻片 5.5暗环境,荧光显微镜观察 2008-11-16

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步骤

仪器设备 1、医用微波炉; 2、水浴锅; 3、OL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 4、OLYMPUS DP11数字显微照相机。 FISH试剂 (1)1×PBS:由10×PBS溶液稀释而成,储存于4℃; (2)20×SSC(); (3)2×SSC,由20×SSC溶液稀释而成; (4)25mg/ml蛋白酶K消化液。 (5)变性液(70%甲酰胺+2×SSC,:4ml 20×SSC;8ml蒸馏水;28ml甲酰胺。每次新鲜配制。 (6)杂交后洗涤液:20×SSC 4ml;蒸馏水16ml;甲酰胺20ml。每次新鲜配制。调节pH 前升至室温。 实验步骤 1、脱蜡: 1)二甲苯脱蜡3次,每次5min; 2)100%酒精两次,每次2min; 3)移出酒精,斜置切片,标记末段向下,空气干燥。 2、蛋白酶处理: 1)每个染色缸40ml蛋白酶K消化溶液,配制方法如下:2×SSC 40ml倒人Facal管,在水浴槽中预热。将消化酶液加入管内,摇动直到酶溶解。 2)37℃水浴槽中预热染色缸和蛋白酶K溶液。37℃孵育20min。 3)×SSC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脱水(-20℃预冷)。 3、变性: 1)每一个立式染色缸配制40ml变性溶液; 2)78℃水浴槽中平衡预热混合液染色缸; 3)78℃孵育8min; 4)即移入-20℃预冷70%酒精的染色缸内2min,再依次移入80%、90%和100%的-20℃预冷酒精内,每缸2min; 5)空气干燥。 4、杂交: 1)准备探针; 2)取一个较大的湿盒,交叉放置切片; 3)滴10μl探针在切片的组织上,加盖玻片; 4)盖上湿盒盖,37℃孵育12h~16h。 杂交后的水洗: 5)镊子小心去除盖玻片; 6)43℃预热杂交后水洗溶液40ml水洗切片15min; 7)2×SSC(37℃)洗两次,每次10min; 8)切片放人染色缸的1×PBS内待检测,勿使切片干燥。 检测:

TPPA试剂盒说明书

T P P A试剂盒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梅毒TPPA试书剂盒说明书 1、试验原理: 梅毒抗体检测是采用抗原抗体凝集反应中的抗原抗体凝集反应。其原理如下:将梅毒 (Nichols 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载体明胶粒子上。这种致敏粒子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应(TP)抗体,并且可用来测定抗体效价。 2、样本收集和贮存: 血清或血浆1ml,标本应无溶血,无脂血,无微生物污染。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标本拒收,标本的采集应使用清洁,无菌的一次性的干燥管。 标本用量最少50ul,七天内检测的标本应在2-8℃保存,贮存在-20℃可保存4W,同时避免反复冻融血清。 3、安全防范: 3.1此试剂盒内含人血成分。尽管所有的对照及定点对照都已经过试验验证并且发现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HIV抗体均为阴性;但仍认为它们具有潜在的感染性。 3.2移液过程禁止用口。 3.3 在处理试剂和标本的地方禁止吸烟,饮食。 3.4使用试剂盒和标本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穿试验服。使用后请彻底洗手清洁。 3.5患者样本及其他潜在感染材料试验后应放入医用垃圾桶内。 3.6试剂的溶解液,血清稀释液和阳性对照血清含有叠氮钠作为防腐剂,叠氮钠可以和铅铜反应形成爆炸的金属叠氮化合物.为防止金属叠氮化合物的形成,应用大量的水冲洗以免其堆积. 4、试剂: 4.1 储存与稳定性: 试剂应在2-10℃保存。 冻干试剂必须在复溶后的当天使用,如果保存在2-10℃最多可使用7天。 4.2 试剂盒组成:(由富士瑞士欧公司出产) (1)溶解液(液体) 8mL×1瓶 用于调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2)血清稀释液 29mL×1瓶 用于样品的稀释。 (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工具,特别是对一些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复杂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架起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就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历程、探针制备和临床应用做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FISH;荧光原位杂交;临床应用;产前诊断;肿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SUN Jingjing,YAN Shouqi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62,China) Abstract:FISH is a powerful molecular cytogenetic technique which allows rapid detection of numerical and complex chromosome aberrations on interphase cells and metaphase spread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onventional chromosome banding analysis and molecular genetic DNA studies. This review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FISH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in clinic genetic diagnostics. Key words: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enatal diagnosis; Tumor DN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位置的方法[1]。该技术具有快速、安全、灵敏度高以及探针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肿瘤生物学、基因定位、基因作图、基因扩增,产前诊断及哺乳动物染色体进化研究等领域。 1 FISH技术的产生 1969年Gall和Pardue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检测细胞制片上非洲爪蟾细胞核内的rDNA获得成功之后,Pardue等同年又以小鼠卫星DNA为模板,利用体外合成的含3H 的RNA为探针成功地与中期染色体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从而开创了RNA-DNA的同位素原位杂交技术[2],但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974年Evans第一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基因定位的准确性。1981年,Langer等首次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探针(bio-dUTP)成功地进行了染色体原位杂交,建立了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Nonisotopic in situ hybridization),至此,以荧光标记的探针在细胞制片上进行基因原位杂交的技术建立起来。1985年这项技术被引进到植物。1986年,Cremer与Licher等分别证实了荧光原位杂交技

荧光原位杂交仪实验报告

荧光原位杂交仪实验报告 实验者:魏兰兰 实验时间:2016/10/18—2016/10/19 一、实验目的 1.探针试剂吸液量定量—10ul; 2.观察探针试剂滴液时是否有残留; 3.观察探针试剂滴液后盖板是否能压紧,是否均匀摊开,石蜡是否能完全浸裹; 4.观察上一步试剂对探针试剂有无影响; 5.观察探针试剂对下一步试剂有无影响; 6.观察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是否挥发; 二、实验器材 1.荧光原位杂交仪 2.10ul取样器 3.一次性枪头 4.探针试剂(墨水稀释液) 三、实验步骤 1.10ul定量:利用10ul取样器确定一次性枪头吸液10ul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经过多次调整杂交仪柱塞泵电机的吸液步数,最终确定电机的吸液步数为1920时,吸液量恰好是10ul。 2.对反应池1运行以下程序步骤以确定实验目的的2.3.4.6项: 3.对反应池2、5运行以下程序步骤以确定实验目的的2.3.5.6项: 四、实验结果 1.本实验3次吸探针试剂量均在10ul刻度线处; 2.本实验3次滴探针试剂时基本没有残留; 3.本实验3次滴探针试剂后盖板均能压紧,目测无缝隙,石蜡完全

浸裹; 4.反应池1、5的上一步试剂均排液排尽,对探针没有其他影响; 5.反应池2因上一步(二甲苯试剂)排液时恰在中间位置残留大约50ul试剂,导致探针试剂压紧后溢出到盖板外1/4-1/3的液量; 6.由于探针试剂用到石蜡覆盖,排液时石蜡不能完成排尽,故而下一步试剂上还会有部分石蜡覆盖,除此之外无其他影响; 7.反应池1、5经过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基本无挥发且成均匀摊开状;反应池2经过37℃恒温16小时后,探针试剂挥发1/2左右(因有溢出)基本成均匀摊开状。 8.盖板掀开后探针试剂表面有石蜡油,一种可能是实验中扩散到盖板内覆盖探针试剂,另一种可能是盖板掀开后扩散探针试剂表面。

小鼠cfos试剂盒使用方法

小鼠c-fos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20pg/ml-480pg/m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c-fos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小鼠c-fos水平。用纯化的小鼠c-fos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fos,再与HRP标记的c-fos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fos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小鼠c-fos 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30倍浓缩洗涤液20ml×1瓶7 终止液6ml×1瓶 2 酶标试剂6ml×1瓶8 标准品(960pg/ml)0.5ml×1瓶 3 酶标包被板12孔×8条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4 样品稀释液6ml×1瓶10 说明书1份 5 显色剂A液6ml×1瓶11 封板膜2张 6 显色剂B液6ml×1/瓶12 密封袋1个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480pg/ml 5号标准品150μl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240pg/ml 4号标准品150μl的5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120pg/ml 3号标准品150μl的4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60pg/ml 2号标准品150μl的3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30pg/ml 1号标准品150μl的2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1974年Evans首次将染色体显带技术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联合应用,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探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即FISH技术。1981年Harper 成功地将单拷贝的DNA序列定位到G显带标本上,标志着染色体定位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由于绘制高分辨人类基因组图谱的需要,FISH 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1.原理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2.实验流程 FISH样本的制备→探针的制备→探针标记→杂交→染色体显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分析。 3.特点 原位杂交的探针按标记分子类型分为放射性标记和非放射性标记。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性探针优势在于对制备样品的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加强信号强度,故较灵敏。缺点是探针不稳定、自显影时间长、放射线的散射使得空间分辨率不高、及同位素操作较繁琐等。采用荧光标记系统则可克服这些不足,这就是FISH技术。FISH技术作为非放射性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荧光试剂和探针经济、安全;2、探针稳定,一次标记后可在两年内使用;3、实验周期短、能迅速得到结果、特异性好、定位准确;4、FISH可定位长度在1kb的DNA序列,其灵敏度与放射性探针相当;5、多色FISH通过在同一个核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同时检测多种序列;6、既可以在玻片上显示中期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在悬液中显示间期染色体DNA的结构。 缺点:不能达到100%杂交,特别是在应用较短的cDNA探针时效率明显下降。 4.应用 该技术不但可用于已知基因或序列的染色体定位,而且也可用于未克隆基因或遗传标记及染色体畸变的研究。在基因定性、定量、整合、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中颇具优势。 荧光原位杂交FISH操作规程 一、主要试剂 1变性液20SSC 4mlddH2O 8ml甲酰胺28ml 2PBD液1000ml 20SSC中加入1.25gTween20 二、操作流程 1 硅化玻片切片烤片60过夜 2 脱蜡入水斜置切片空干 3 2SSC洗涤三次每次5min下简写为35 4 0.2M HCl处理室温10接步骤3 5 0.25mg/ml 蛋白酶K处理室温1530接步骤3 6 切片入20梯度酒精脱水各2空干 7 切片入85变性液8 8 迅速入20梯度酒精脱水各2空干 9 杂交液85变性50冰浴10滴加至切片加盖玻片37过夜 10 反应体系中加入等体积的甲酰胺4510

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概述 1、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肿瘤的特征 2、染色体异常常见的类型 3、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二、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探针 1、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 2、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 三、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和荧光原位杂交(按试验流程介绍) 一、概述 1、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是肿瘤的特征 1914年德国遗传学家Boveri就提出染色体畸变与肿瘤起源相关,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假说;1960年Nowell和Hungerford在7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患者中发现后来被称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的微小染色体;1973年Rowley证实了Ph染色体是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所致,这是人们在肿瘤中认识到的第一个染色体易位;目前,已经有11,500篇文献报道了55,600多种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这些染色体畸变,尤其是染色体易位及其相应的融合基因在肿瘤致病的起始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无不说明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是肿瘤的特征,在肿瘤起源中起重要作用。

下图是各种疾病报告的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病例数

2、染色体异常的常见类型 染色体异常指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两类:前者包括整条染色体数目的扩增和缺失;后者包括染色体易位、插入、倒置、区带的缺失或扩增等。 下图是染色体数目异常

染色体结构异常 3、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方法 染色体异常的识别得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胰蛋白酶-姬姆萨染色和常规显带技术,使得常规筛查全基因组染色体异常和检测染色体核型改变成为可能。染色体显带是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中标准和常用的方法,但耗时且依赖于获得良好的分裂相,还难于分析复杂和隐匿的异常。

加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编码品名规格单位 北京华越洋生物 加A试剂盒50次盒GX9133 北京华越洋生物 加A试剂盒100次盒GX9133 产品及特点本产品利用Taq DNA polymerase的不依赖于模板的末端转 移酶活性,在只有dATP存在的情况下,在平末端的DNA片段加 上一个dA尾巴,使平末端片段也能被T载体克隆。 1.简单, 2X Tailing Buffer 中含有所需要的所有成分,不需要 单独准备。 2.适用于任何平末端的DNA片段,包括Pfu DNA polymerase等酶合成的DNA片段。 3.产物可以直接用于与T载体的连接。 规格及成分成份50 次包装 2 X Tailing Buffer 1.25 mL Taq DNA olymerase(5U/uL) 50 uL 使用手册1份运输及保存低温运输,-20℃保存,保存期限为一年。 自备试剂PCR片段 使用方法一:反应前纯化处理: 用Vent, Deep Vent, Pfu, Pwo等具有3到5外切活性的 DNA聚合酶扩增得到的DNA片段,必须经过彻底的去除残留的酶 的处理过程(如酚/氯仿抽提或Proteinase K处理),否则它们将 在加A反应时,切除掉加上的A尾巴,干扰反应。可以采取胶回收 和酚/氯仿抽提法等常规方法纯化,最后溶解在水或TE中,终浓度 以0.1 ug/uL为宜。 二:加A反应

在干净的0.5 mL或1.5 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下列成分: 回收的DNA片段(0.2-2 ug) 25 uL 2 X dA Tailing Buffer 1 uL Taq DNA polymerase(5 U/uL) 补水到50 uL 72℃保温2小时 三:反应后处理 加A反应后,Taq DNA polymerase将与DNA末端紧密结合,所以必须酚/氯仿抽提去除。如果使用Proteinase K处理后再 用酚/氯仿抽提效果会更好。得到的DNA溶于适量水和TE中后即 可用于T载体的连接反应。 疑难解答Q:Taq DNA polymerase加尾有特异性吗? A:在有四种核苷酸存在的反应体系中,Taq DNA polymerase加 尾特异性跟DNA的3’末端的核苷酸有关。如果要加T,要加尾的 DNA片段最好末位为T。如果要加A,要加尾的DNA片段最好末 位为C。其关系具体见下表: 3’末端核苷酸加尾核苷酸 A A,但效率极低 C A>C G G>A>C T T>A --DNA & Cell Biol. 12:763, 1993 关联产品加T试剂盒(dT Tailing Kit)、一站式T载体制备套装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在植物中的应用

细胞遗传学课程论文 题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及在植物中的应用 姓名:秦冉 学号:1131604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在植物中的应用 摘要: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该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直观等特点而被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在染色体制片技术、探针类型及探针标记方法方面的发展,概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远缘杂种的鉴定及外源染色质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制片技术;探针标记方法;基因定位 The development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Abstrac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is a non radioactiv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80s.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high sensitivity, strong specificity, accurate positioning, fast, safe and effective, it can be used in many field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FISH in plant including the chromosomal technique, probe type and labeling method, then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ISH in gene mapp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stant hybrid and detection of the alien chromatin, etc. Keyword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chromosomal technique; probe method; gene mapping 前言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1]。其基本原理为:根据核普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使荧光标记的探针序列与靶DNA序列进行杂交, 然后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将荧光信号检出, 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快速有效、安全直观等特点而被应用于很多领域。自从Rayburn等[2]于1985年首次将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研究后,该技术便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FISH 的灵敏度接近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3-4],在安全性,空间分辨率,速度和探针的稳定性等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更具优越性;②运用不同荧光色素标记的探针可同时检测一个细胞核中2种或更多的核甘酸序列;③DNA 序列能被定位在目标范围从载玻片上分散的中期细胞染色体到悬浮固定保存细胞三维结构的间期核中[5];④探针标记和荧光试剂从商业上可得,而且使FISH过程直接可靠;⑤荧光显微镜和数字成像系统在过去20 多年中不断改进;⑥特殊种属的全基因组,完整染色体,染色体亚区域或单拷贝序列能在多种探针混合运用情况下出现特异信号;⑦未标记的基因组DNA 通过探针预杂交抑制重复序列,对定位象柯斯质粒这样一类含大插入探针的特定序列是至关重要的。来。FISH技术的程序较复杂,主要流程包括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探针的制备、纯化与检测,染色体与探针的变性,原位杂交,杂交后洗脱,杂交信号的检测和放大,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 随着FISH 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了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技术、间期核FISH、引物原位标记或DNA 合成(PRINS)技术等,并且发展出M-FISH、3D-FISH、Rx-FISH 技术、CGH 以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 1实验方法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FISH 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放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荧光原位杂交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杂交所用的探针大致可以分类三类:1)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探针,例如α卫星、卫星III 类的探针,其杂交靶位常大于1Mb,不含散在重复序列,与靶位结合紧密,杂交信号强,易于检测;2)全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特异性探针,其由一条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一区段上极端不同的核苷酸片段所组成,可由克隆到噬菌体和质粒中的染色体特异大片段获得;3)特异性位置探针,由一个或几个克隆序列组成。 探针的荧光素标记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的方法。间接标记是采用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杂交之后用藕联有荧光素亲和素或者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利用亲和素-生物素-

生物素标记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生物素标记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货号: EBLK0002

产品介绍: Elabscience生物素标记试剂盒提供了生物素标记所需全部试剂,用于含有氨基(NH2-)抗体的标记。生物素已经活化,可直接使用,每个试剂盒足以完成3次标记,每次可标记0.2-2mg。试剂盒中包括6个用于抗体标记脱盐的Filtration tube,不用透析,操作简便,熟练操作90min可完成整个标记过程。 产品特点: 试剂全面:本试剂盒提供了生物素标记所需全部试剂。 快速:整个过程仅需90min。 方便:通过Filtration tube即可脱盐,无需透析或者凝胶过滤。 使用灵活:既可用于微量标记又可大量标记,每次可标记0.2-2mg。 理想的标记效果:已经优化确定了最适的标记比例,降低标记不足或由于过度标记而失活的可能性。 产品组成: 标记过程需要仪器: 1. 10ul,50ul,200ul,1000ul可调高精度移液器 2. 恒温箱(37℃) 3. 离心机(离心力可达到12,000×g) 储存条件: 本试剂盒未开封前在2-8℃可稳定保存一年

生物素标记反应原理: NH2-Reactive Biotin专一地与伯胺反应(N-末端及赖氨酸残基侧链)形成稳定的酰胺键 生物素标记NH 2 -Reactive Biotin使用量的计算: 每个反应中生物素试剂的使用量取决于待标记蛋白质的量和浓度。通过优化,我们确定了标记2mg/ml的抗体(IgG ,150KD),使用生物素和抗体的分子比为20:1能达到较理想的标记效果。 1、标记2mg/ml的抗体,使用生物素和抗体的分子比为20:1时,应加入生物素量的计算方 法: ml蛋白×2mg蛋白 ml蛋白×1mmolIgG 150,000mgIgG ×20mmol生物素 mmol蛋白 = mmol生物素 2、对于10mmol的生物素溶液,应加入反应中该生物素体积的计算方法: mmol生物素×1,000,000μL L ×L 10mmol = ul生物素 计算示例: 对于0.5ml 2mg/ml的IgG(分子量为150,000)溶液,需加入10mM的生物素溶液13.3ul。 0.5ml IgG×2mgIgG 1mLIgG ×1mmolIgG 150,000mgIgG ×20mmol生物素 1mmolIgG =0.000133mmol生物素 0.000133mmol生物素×1,000,000μl L ×L 10mmol =13.3ul生物素溶液 操作过程: 实验前准备: 1.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2.计算待使用NH2-Reactive Biotin的量。 3.提前20min从冰箱中取出试剂盒,平衡至室温(注:不需要用到的NH2- Reactive Biotin 继续放置冰箱中)。

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sop

名称: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操作规程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 目的:熟悉荧光原位杂交和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的实验方法 背景知识:选填项目 原理:选填项目 主体内容: 仪器设备 1、医用微波炉; 2、水浴锅; 3、OLYMPUS BX51荧光显微镜; 4、OLYMPUS DP11数字显微照相机。 FISH试剂 (1)1×PBS:由10×PBS溶液稀释而成,储存于4℃; (2)20×SSC(pH7.0); (3)2×SSC,由20×SSC溶液稀释而成; (4)25mg/ml蛋白酶K消化液。 (5)变性液(70%甲酰胺+2×SSC,pH7.0):4ml 20×SSC;8ml蒸馏水;28ml甲酰胺。每次新鲜配制。 (6)杂交后洗涤液:20×SSC 4ml;蒸馏水16ml;甲酰胺20ml。每次新鲜配制。调节pH前升至室温。 实验步骤 1、脱蜡: 1)二甲苯脱蜡3次,每次5min; 2)100%酒精两次,每次2min; 3)移出酒精,斜置切片,标记末段向下,空气干燥。 2、蛋白酶处理: 1)每个染色缸40ml蛋白酶K消化溶液,配制方法如下:2×SSC 40ml倒人Facal管,在水浴槽中预热。将消化酶液加入管内,摇动直到酶溶解。 2)37℃水浴槽中预热染色缸和蛋白酶K溶液。37℃孵育20min。 3)×SSC在室温下漂洗切片3次,每次1min。 4)梯度酒精脱水(-20℃预冷)。 3、变性: 1)每一个立式染色缸配制40ml变性溶液; 2)78℃水浴槽中平衡预热混合液染色缸; 3)78℃孵育8min; 4)即移入-20℃预冷70%酒精的染色缸内2min,再依次移入80%、90%和100%的-20℃预冷酒精内,每缸2min; 5)空气干燥。 4、杂交: 1)准备探针; 2)取一个较大的湿盒,交叉放置切片;

ISHprotocol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实验方案

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荧光标记二抗,ISH,冰冻切片操作过程: 1、多甲固定:应尽量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固定时间以24-36小时为宜,避免RNA 降解或固定过度。) 2、切片:为获得高杂交信号,冰冻切片应切成10um-20um。(选用16um)(切好的片 子可以保存在-70度中)但是要注意,保存在-70度中的切片,拿出来以后,立即在4%的多甲中重新固定,避免在重新固定前切片恢复室温。(重新固定10-15min) 3、用0.1MPB洗切片3*5min 4、切片放入100%乙醇5min,空气中干燥。 杂交液:(20ml)藏于-20度 20*SSC 4ml 硫酸葡聚糖 4g 去离子甲酰胺 10ml 将他们溶解后,加入以下物质: Poly A(10mg/ml) 0.5 ml SsDNA(10mg/ml) 0.5 ml tRNA (10mg/ml) 0.5 ml DTT (1M) 2ml 50*Denhardts 0.2ml 上述溶液可以配置后长期贮藏与-20度中,用前预热到37度。 杂交溶液:将地高辛加入杂交液中,探针的浓度需要摸索(一般是100ng-1000ng/ml,一般是以200ng/ml为起点来摸索条件),所加的杂交液的体积看切片的大小来决定,对于2cm*2cm的组织,一般是加50ul,但是对于嗅球,可能30-40ul足够。 加好杂交液以后,用盖玻片盖上切片(注意中间不要留有任何的气泡),为防止杂交液从盖玻片中流走,注意使切片保持水平,并且注意切片不能干燥,(干燥的话杂交会有一个很高的背景) 在湿盒中37度杂交18小时,这个杂交时间可以延长到40小时来提高杂交的信号,但是前提是不能让切片干燥。 杂交后处理; 制备0.5*SSC和1*SSC(从20*来稀释)并且保证这两种SSC在使用的时候的温度是55度。 注意配置0.5*SSC和1*SSC中含有10mM的DTT(将1.2g的DTT加入到800ml的SSC中) 杂交后,用小镊子将盖玻片轻轻移走,然后倒掉杂交液,将切片放入洗液中,在振摇水浴中按照下面的要求来洗片: 快洗: 1*SSC(10mMDTT)室温 2*15min:1*SSC(10mMDTT)55度 2*15min 0.5*SSC(10mMDTT) 55度 1*10min 0.5*SSC(10mMDTT)室温 将切片一直放在最后一步的溶液中一直到下一步操作。 检测: 将切片转移到TBS缓冲液中(100mM tris-HCl,150mM NaCl,PH=7.5),将切片在TBS缓冲液中洗3*5min,

人MyoD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Myo-D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Myo-D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Myo-D水平。用纯化的人Myo-D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Myo-D,再与HRP标记的Myo-D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Myo-D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Myo-D浓度。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者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 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常见问答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常见问答 对于FISH操作来说,那些因素比较重要? 在FISH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光照、湿度和各种试剂的PH值。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着探针和目标DNA的杂交效率;光照影响了荧光染料的强度;各种试剂pH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关系到FISH的稳定性。 在夏季成功检测的同一探针和样本为什么在冬季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生上述现象最大的可能是FISH操作的环境温度发生了变化导致的。在我国,冬季普遍比夏季寒冷,低的环境温度使FISH得不到良好的杂交效率。此外,探针的保存不当也容易引起荧光素的萃灭而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保证FISH操作中的温度非常重要。 该如何保证FISH操作中的温度? 最佳的措施是使用一些FISH的专用仪器进行操作。如果是手工操作,首先要对FISH操作过程中可能使用的一些仪器进行温控能力的检查,诸如水浴锅、孵箱,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换(疾病诊断中的探针要求温控精度在1度以内)。其次,要尽可能地保持操作环境温度在20度以上,对于在冬季进行的FISH 操作尤为重要。此外对于需要预热以达到要求温度的试剂,在使用前必须使用温度计对其进行测温。同时检测的样本最好不能超过4块。操作中的行动一定要迅速。操作者还往往忽视一些小部件的温度,诸如载玻片和盖玻片。特别是在冬季,盖玻片本身温度就低,加之探针的量本就不多(10ul),因此事先没有预热的盖玻片会使得杂交液的温度急剧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探针和目标DNA的杂交效率。因此对上述小部件的预热也能有效地提高FISH的杂交效果。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时,最初有清晰而明亮的信号。但随后信号急剧衰减。几分钟后信号就消失了。这是探针本身的质量问题吗? 在正常情况下,目前的商业化探针即使是杂交后,如果保存适当,荧光信号能保持半年以上。出现上述情况主要的原因是操作观察的过程中或是探针的保存过程中没有采取严格的避光措施。阳光或是强的灯光都会使荧光染料发生急剧的淬灭,从而造成了观察结果的不稳定。因此在操作和观察时,尽可能在暗室中操作。也可以在封片观察时加入一定的antifade(抗淬灭剂)以延缓荧光素的淬灭。 如何配制各种试剂呢? 强烈建议使用去离子水配制各种所需的试剂。此外,配制后使用pH计检测是否符合要求。配制的各种试剂都要采用超纯级的要求。每次FISH使用新的试剂,旧的试剂最好弃置不用。洗脱液和变性液当天用当天配。 直标型探针和间标型探针有何不同?为什么我们要选择直标型探针? 所谓的直标型探针是指DNA探针共价连接着荧光素基团;间标型探针则是指DNA探针先与某个半抗原连接,诸如生物素或地高辛,然后半抗原与荧光素基团连接从而形成探针-半抗原-荧光素基团,类似“三明治”的复合物。与间标型探针相比,直标型探针具有低背景、高特异性的特点。随着荧光染料和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标型探针的灵敏度也不断提高。因而在FISH检测领域,尤其是在疾病分型领域,探针大多采用直标型设计。 我能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的FISH操作吗? 在多数情况下,如果FISH操作没有得到正常的结果,我们可以将探针洗去,然后使用同样的探针进行再次的杂交。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直标型探针,还可以使用不同探针对同一样本进行反复杂交。针对不同的样本,处理方法略有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