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二)-教师版

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二)-教师版
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二)-教师版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二、全等的性质和判定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

t

SSS SAS ASA AAS HL R

、、、、△

(2)全等三角形的图形变换形式:

平移、对称、旋转

(3)由全等可得到的相关定理:

①角平分线定理

②等腰、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

③垂直平分线定理

共顶点等腰三角形旋转模型——“手拉手”模型

证明全等的基本思想“SAS”

等边三角形共顶点

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知识回顾

知识讲解

共顶点等腰直角三角形

共顶点等腰三角形

共顶点等腰三角形

【例1】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与等边DEC ?共顶点于C 点.求证:AE BD =.

【解析】通过“SAS ”证明BCD ACE ≌△△,得到AE BD =.

【例2】 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1)AN BM =;(2)DE AB ∥;(3)CF 平分AFB ∠.

同步练习

【解析】通过“SAS ”证明MCB ACN ≌△△,得到AN BM =.

通过“SAS ”证明MCE ACD ≌△△,得到CE CD =,从而推出DCE △为等边三角形, ?=∠=∠60NCB DEC DE AB ∥.

【变式练习】如图,B ,C ,E 三点共线,且ABC ?与DCE ?是等边三角形,连结BD ,AE 分别交AC ,

DC 于M ,N 点.求证:CM CN =.

【解析】通过“SAS ”证明BCD ACE ≌△△,得到CBD CAE ∠=∠. 再通过“SAS ”证明CAN CBM ≌△△,得到CM CN =.

【例3】 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N 中点,E 是BM 中

点,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通过“SAS ”证明MCB ACN ≌△△,得到CMB CAN MB AN ∠=∠=,.

再通过“SAS ”证明CAD CME ≌△△,得到MCE ACD CE CD ∠=∠=,,从而推出?=∠60DCE .

【变式练习】(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武汉CASIO 杯选拔赛)如图,ABD ?和CED ?均为等边三角形,

AC BC =,AC BC ⊥.若2BE =,则CD = .

【解析】通过“SAS ”证明BDE ADC ≌△△,得到1322-====CD AB BE AC ,,.

【例4】 平面上三个正三角形ACF ,ABD ,BCE 两两共只有一个顶点,求证:EF 与CD 平分.

【解析】通过“SAS ”证明,得到ACB AFD △≌△,DF CB CE ==; 再通过“SAS ”证明,得到BCA BED △≌△,DE AC CF ==; 得到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5】 已知:如图,ABC ?、CDE ?、EHK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 、D 、K 共线,AD DK =.求

证:HBD ?也是等边三角形.

【解析】连接CH 交AD 于M

通过“SAS ”证明FCH FDK △≌△,得到CH DK AD ==,60AMC ∠=?,推出DAB HCB ∠=∠; 再通过“SAS ”证明,得到ABD CBH △≌△,HB HD BHC BDA =∠=∠,; 进一步推出HBD △也是等边三角形.

【例6】 (2008年怀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如图,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

CG .求证:AE CG =.

【解析】通过“SAS ”证明CDG ADE ≌△△,得到DG AE =.

【变式练习】以△ABC 的两边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 、ACFG ,求证:CE =BG ,且CE ⊥BG .

【解析】通过“SAS ”证明ABG AEC ≌△△,得到ABG AEC BG CE ∠=∠=,, 再通过“8”字图导角得到BG CE ⊥.

【例7】 (2004河北)如图,已知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点F 是CB 的延长线上一点,

且EA AF ⊥. 求证:DE BF =.

【解析】通过“ASA ”证明ADE ABF △≌△,得到DE BF =.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90ADC ABC ∠=∠=?,AD CD =,DP AB ⊥于P ,若四

边形ABCD 的面积是16,求DP 的长.

【解析】过点D 作DE BC ⊥交BC 延长线于

通过“AAS ”证明DPA DEC △≌△,得到DE DP =,从而推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164ABCD DPBE S S DP ==,

【例8】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在边CD 上任取一点Q ,连AQ ,过D 作DP ⊥AQ ,交AQ 于R ,

交BC 于P ,正方形对角线交点为O ,连OP ,OQ .求证:OP ⊥OQ .

Q

R

P

O

D C

B

A

【解析】通过“ASA ”证明ADQ DCP △≌△,得到DQ CP =,

再通过“SAS ”证明,得到ODQ OCP △≌△,POC QOD ∠=∠从而推出OP OQ ⊥.

【变式练习】如图,正方形OGHK 绕正方形ABCD 中点O 旋转,其交点为E 、F ,求证:AE CF AB +=.

【解析】通过“ASA ”证明AOE BOF △≌△,得到AE BF =,从而推出AE CF AB +=.

【例9】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 =?∠,AB a =,

O 为AC 中点,EO OF ⊥.求证:BE BF +为定值.

【解析】连接OB

通过“SAS ”证明BOE COF △≌△,得到BE CF =. BE BF BF CF BC a +=+==

【变式练习】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90ABC =?∠,AB a =,O 为AC 中点,45EOF =?∠,试猜想,

BE 、BF 、EF 三者的关系.

【解析】过点O 作OD OE ⊥交BC 于D

通过“SAS ”证明BOE COD △≌△,得到OE OD BE CD ==,. 再通过“SAS ”证明0E F DOF △≌△,得到EF DF =. 可以推出BE BF EF CD DF BF BC AB a ++=++===

【例10】 已知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且45EAF =?∠,AH EF ⊥,H 为垂

足,求证:AH AB =.

【解析】延长EB 至M ,使得BM DF =,

通过“SAS ”证明ADF ABM △≌△,得到AM AF =. 再通过“SAS ”证明AME AFE △≌△,得到AB AH =.

【例11】 (1997年安徽省竞赛题)如图,在△ABC 外面作正方形ABEF 与ACGH ,AD 为△ABC 的

高,其反向延长线交FH 于M ,求证:(1)CF BH =;(2)MH MF =

M E

F

H

G

D C

B

A

【解析】(1)通过“SAS ”证明AFC ABH △≌△,得到CF BH =. (2)过F H 、分别作FN MD D HK MD K ⊥⊥于,于,

再通过“AAS ”证明BDA ANF HKA ADC △≌△,△≌△,得到FN HK =. 再通过“8”字全等证明FNM HKM △≌△,从而得到MF MH =.

【注】这道题有很多重要的结论,条件结论互换依然成立,2,ABC AFH BC AM S S ==△△

【例12】 (1997年安徽省初中数学竞赛题)在等腰Rt ABC ?的斜边AB 上取两点M 、N ,

使45MCN ∠=?,记AM m =,MN x =,BN n =,则以x 、m 、n 为边长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随x 、m 、n 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见下题 【答案】B

【例13】 (通州区2009一模第25题)请阅读下列材料:

已知: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E 分别为线段BC 上两动点,若45DAE ∠=?.探究线段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的思路是: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连结E D ', 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明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⑴ 猜想BD 、DE 、EC 三条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式,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 ⑵ 当动点E 在线段BC 上,动点D 运动在线段CB 延长线上时,如图2,其它条件不变,⑴中探究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你的猜想并给予证明.

【解析】(1)过点A 作AD 的垂线AF ,使得AD AF =,连接EF CF 、

通过“SAS ”证明ABD ACF △≌△,得到45B ACF BD CF ∠=∠==,. 再通过“SAS ”证明ADE AFE △≌△,得到DE EF =.

在Rt ECF △中满足勾股定理,,得到222.CE CF EF +=,故222.CE BD DE += (2)同理可证222.CE BD DE +=

【例14】 在等边ABC ?的两边AB ,AC 所在直线上分别有两点M ,N ,D 为ABC ?外一点,且60MDN ∠=?,

120BDC ∠=?,BD CD =,探究:当点M ,N 分别爱直线AB ,AC 上移动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及AMN ?的周长Q 与等边ABC ?的周长L 的关系.

⑴如图①,当点M ,N 在边AB ,AC 上,且DM =DN 时,BM ,NC ,MN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此时

L

Q

=_________ ⑵如图②,当点M ,N 在边AB ,AC 上,且DN DM ≠时,猜想(1)问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⑶如图③,当点M ,N 分别在边AB ,CA 的延长线上时,若AN =x ,则Q =_________(用x ,L 表示.

图③图②

图①

A

B

C

D M

N

A

B

C

D M

N

N M

D C

B

A

【解析】(1)MN BM CN =+,

Q 2

=L 3

(2)延长AC 至E ,使得CE BM =,连接DE

通过“SAS ”证明DBM DCE △≌△,得到DE DM =.

再通过“SAS ”证明MDN EDN △≌△,得到MN NE BM CN ==+ 2

223

Q MN AN AM ME AN AC BM NC L x =++=+++==+ (3)在AC 上截取CE BM =,连接DE

通过“SAS ”证明DBM DCE △≌△,得到DE DM =.

再通过“SAS ”证明MDN EDN △≌△,得到MN NE CN BM ==- 2

223

Q MN AN AM NE AN AC BM NC L x =++=+++==

+

【变式练习】(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9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

点,且∠EAF =

1

2

∠BAD .求证:EF =BE +FD ; (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D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

且∠EAF =

1

2

∠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证明. (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 +∠ADC =180°,E 、F 分别是边BC 、CD 延长

线上的点,且∠EAF =

1

2

∠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解析】(1)延长BC 至M ,使得DK BM =,连接AM 通过“SAS ”证明ADF ABM △≌△,得到AF AM =.

再通过“SAS ”证明AME AFE △≌△,得到EF EM BE DF ==+ (2)同理可证 (3)同理可证

【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A =∠C =90°,∠B =135°,K 、N 分别是AB 、

BC 上的点,若△BKN 的周长为AB 的2倍,求∠KDN 的度数.

【解析】延长BC 至E ,使得CE AK =,连接DE 、BD 通过“HL ”证明ABD CBD △≌,得到AD CD =.

通过“SAS ”证明ADK CDE △≌△,得到DK DE ADK CDE =∠=∠,.

再通过“SSS ”证明KDN EDN △≌△,得到1

22.52

NDK NDE KDN ADC ∠=∠∠=∠=,

【例15】 (北京市初二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所示,在五边形ABCDE 中,90B E ∠=∠=?,

AB CD AE ===1BC DE +=,求此五边形的面积.

【解析】延长DE 至F ,使得BC EF =,连接AC 、AF 、AD 通过“SAS ”证明ABC AEF △≌△,得到AC AF =. 再通过“SSS ”证明ACD AFD △≌△, 1

2212

ABCDE ADE S S DF AE

==??=△

同步课程˙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变式练习】(江苏省数学竞赛试题)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ABC =∠AED =90°,

AB =CD =AE =BC +DE =2.求该五边形的面积.

【解析】延长DE 至F ,使得BC EF =,连接AC 、AF 、AD 通过“SAS ”证明ABC AEF △≌△,得到AC AF =. 再通过“SSS ”证明ACD AFD △≌△, 1

2242

ABCDE ADE S S DF AE ==??

=△

【变式练习】(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第二试试题) 在五边形ABCDE 中,已知AB AE =,

BC DE CD +=,180ABC AED ∠+∠=,连接AD .求证:AD 平分CDE ∠.

【解析】延长DE 至F ,使得BC EF =,连接AC 、AF 通过“SAS ”证明ABC AEF △≌△,得到AC AF =. 再通过“SSS ”证明ACD AFD △≌△,得到ADC ADF ∠=∠.

【习题1】如图,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试说明CE 与AC CD +相等的理由.

【解析】通过“SAS ”证明ABD ACE △≌△,得到BD CE AC CD ==+.

【习题2】已知: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意一点,过点D 作DF DE ⊥交BC 的延长线

于点F .求证:DE DF =.

F

E

D

C

B

A

【解析】通过“ASA ”证明ADE CDF △≌△,得到DE DF =.

【习题3】已知: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CG 、CH 分别是ACN ?、

MCB ? 的高.求证:CG CH =.

课后练习

【解析】通过“SAS ”证明ACN MCB △≌△,得到CAN CMB ∠=∠. 再通过“AAS ”证明CAG CMH △≌△,得到CG CH =.

【习题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B 、AD 上各存一点P 、Q ,若△APQ 的周长为2,求∠PCQ 的度数.

Q

P D

C

B

A

【解析】延长AB 至M ,使得BM DQ =,连接CM 依题可知:PQ DP BP =+

通过“ASA ”证明CDQ CBM △≌△,得到,CQ CM DCQ BCM =∠=∠. 再通过“ASA ”证明CQP CMP △≌△,得到45QCP MCP ∠=∠=

【习题5】在等腰直角ABC ?中,90ACB ∠=,AC BC =,M 是AB 的中点,点P 从B 出发向C 运动,

MQ MP ⊥ 交AC 于点Q ,试说明MPQ ?的形状和面积将如何变化.

【解析】通过“ASA ”证明MBP MCP △≌△,得到BMP CMQ BM CM ∠=∠=,,从而推出 MP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 从B 出发向C 运动,MP 先变小在变大, 故MPQ ?的面积先变小再变大.

同步课程˙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习题6】如图,正方形ABCD 中,FAD FAE ∠=∠.求证:BE DF AE +=.

【解析】延长EB 至M ,使得BM DF =,

通过“SAS ”证明ADF ABM △≌△,得到AFD M DAF BAM ∠=∠∠=∠,. 通过导角推出M EAM ∠=∠,从而推出AE ME =,故BE DF AE +=.

【习题7】等边ABD ?和等边CBD ?的边长均为1,E 是BE AD ⊥上异于A D 、的任意一点,F 是CD 上

一点,满足1AE CF +=,当E F 、移动时,试判断BEF ?的形状.

【解析】依题可知,AE DF =,通过“SAS ”证明ABE DBF △≌△,得到ABE DBF BE BF ∠=∠=,. 从而推出BEF △为等边三角形.

【习题8】(北京市数学竞赛试题,天津市数学竞赛试题) 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BDC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的MDN ∠,点M 、N 分别在AB 、AC 上,求AMN ?的周长.

同步课程˙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

【解析】延长AC 至E ,使得BM CE =,通过“SAS ”证明DBM DCE △≌△,得到BDM CDE ∠=∠. DM DE =,再通过“SAS ”证明MDN EDN △≌△,得到MN EN MN BM CN ==+,.

12.2.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并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并初步体会分类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画图、比较、验证,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等腰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初二学生在这个阶段逐渐在各方面开始成熟,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提高,有着自己独特内心世界,有着独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他们现在需要用强烈的荣誉感、成功感来激发学习热情,目前学生们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敢于置疑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较浓。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3 、若△ABC≌△DEF,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对应点,试写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二)新课讲解: 问题1: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 ∠A=∠D, ∠B=∠E, ∠C=∠F,则△ABC和△DEF全等吗? 问题2:△ABC和△DEF全等是不是一定要满足AB=DE,BC=EF,AC=DF, ∠A=∠D, ∠B=∠E, ∠C=∠F这六个条件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条件可分为:一组边相等和一组角相等 两个条件可分为:两个边相等、两个角相等、一组边一组角相等探究一: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只给一个角: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 ? 课前预习 1. “完全重合”的意思是“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下列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吗,为什么? ①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沿折痕剪开,重叠放置后,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从而得到的两个三角形; ②三棱柱上下底面的两个三角形; ③学生用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带孔)中内外两个三角形; ④张贴在家中的世界地图和手机上的世界地图. ? 知识点睛 1. 由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三角形.三角形可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 “_________”表示.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__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讲精练 1. 如图,△ABC ≌△DEF ,对应边AB =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 应角∠B =∠DEF ,_________,__________. F E D C B A A C B 1 2 O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如图,△ACO ≌△BCO ,对应边AC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角∠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ABC ≌△DEC ,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如图,△ABC ≌△CDA ,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经典讲义)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全等判定一: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 (2)全等判定二: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3)全等判定三: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4)全等判定四: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专题一、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面积相等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C.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例题2:如图1,折叠长方形ABCD ,使顶点D 与BC 边上的N 点重合,如果AD=7cm ,DM=5cm ,∠DAM=39°,则AN =____cm ,NM =____cm ,NAB ∠=. 【仿练1】如图2,已知ABC ADE ???,AB AD =,BC DE =,那么与BAE ∠相等的角是. 【仿练2】如图 3,ABC ADE ???,则AB= ,∠E= _.若∠BAE=120°,∠BAD=40°,则∠BAC= . 、 图4 E D C B A 图2 图3 M D N B C 图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 相关几何语言考点 ∵AE=CF ∵CM 是△的中线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或 ∵AC=EF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AB=AB ( ) 在△ABC 和△DEF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DEF ( ) 例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么? 例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 求证△ACD ≌△CBE . B F E C A F E D C B A C M B A B A

(完整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全等三角形判定二(提高)

【学习目标】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SAS )(提高) 1. 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4——“边角边”; 2. 能把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 4——“边角边” 1. 全等三角形判定 4——“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 AB = A ' B ' ,∠A=∠ A ' ,AC = A 'C ' ,则△ABC≌△ A ' B ' C '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B,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 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要点二、判定方法的选择 1. 选择哪种判定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而定,见下表: 要点三、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 1. 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 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 已知条件 可选择的判定方法 一边一角对应相等 SAS AAS ASA 两角对应相等 ASA AAS 两边对应相等 SAS SS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训练

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专题训练 一、全等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在过B点的AB的垂线L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在过D点的垂线上取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ED=AB这时,测ED的长就得AB得长,判定△ACB≌△ECD的理由是()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2.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A.PO B.PQ C.MO D.MQ

3、如图所示,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 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OAB≌△OA′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SA D、HL 4、如图: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是:如图在∠AOB的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得到∠AOB的平分线OP,做法中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A、SSS B、SAS C、ASA D、HL

5、如图,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DF 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的夹角∠ABC+∠DFE= 度 6、如图,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①②③都带去

二、证两次全等相关问题 1:如图:已知AB=AE,BC=ED,∠B=∠E,AF⊥CD,F为垂足,求证: CF=DF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板块 考试要求 A 级要求 B 级要求 C 级要求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 定 会识别全等三角形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和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与性质 全等图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全等多边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就是全等多边形. 相互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相互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相互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如下图,两个全等的五边形,记作:五边形ABCDE ≌五边形'''''A B C D E . 这里符号“≌”表示全等,读作“全等于”.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第一讲 全等三角形的 性质及判定

A' B' C' D' E'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分别相等; 反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及周长面积均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表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能够相互重合的顶点、边、角分别叫作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全等符号为“≌”.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重、难点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ASA和AAS教案

课时教案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ASA和AAS 教材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2.为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地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教科书给了两个探究。探究一让学生从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入手,探究在这样的情形下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从探究二开始让学生探究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三个能否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本次课主要探究ASA的情形. 学情% 分析 学生刚刚认识了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暂时还不太熟悉,所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得出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的结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重点ASA,AAS 难点ASA,AAS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 2.学生学法:独立思考,主动发现.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习内容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 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具备什么条件 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 思考:如果两个三角形中只有一组对应 边相等,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能够判断 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问题1: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 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 !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探究1:一张教学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撕坏了(如下图),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同样大小的新教具吗能恢复原来三 角形的原貌吗 … 、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 ¥ | 分析问题 》 探究新知探究1反映的规律是: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用数学符号表示: ) )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习题) ? 例题示范 例1:已知:如图,C 为AB 中点,CD =BE ,CD ∥BE . 求证:△ACD ≌△CBE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A B C D E ② 梳理思路: 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已知得,CD =BE ; 根据条件C 为AB 中点,得AC =CB ; 这样已经有两组条件都是边,接下来看第三边或已知两边的 夹角. 由条件CD ∥BE ,得∠ACD =∠B . 发现两边及其夹角相等,因此由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先准备不能直接用的两组条件,再书写全等模块.过程书写中需要注意字母对应. 证明:如图 ∵C 为AB 中点 ∴AC =CB ∵CD ∥BE ∴∠ACD =∠B 在△ACD 和△CBE 中 AC CB ACD B CD BE =?? ∠=∠??=? (已证)(已证) (已知) ∴△ACD ≌△CBE (SAS ) ? 巩固练习 1. 如图,△ABC ≌△AED ,有以下结论: ①AC =AE ;②∠DAB =∠EAB ;③ED =BC ;④∠EAB =∠DAC . E D C B A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D B A 2 1 F E D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如图,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1=∠2,BF =EC ,要使△ABC ≌△DEF ,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 如图,D 是线段AB 的中点,∠C =∠E ,∠B =∠A ,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 形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H G F E D C B A E C B A 第3题图 第4题图 4. 如图,AB =AD ,∠BAE =∠DAC ,要使△ABC ≌△ADE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5. 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中点O 自由旋转,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 .其中判定△OAB ≌△OA'B'的理由是( ) A .SAS B .ASA C .SSS D .AAS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优秀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平行班)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掌握“边角边”定理内容并初步应用该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 数学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实验,确信结论的正确性。 3 解决问题能熟练应用边角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情感态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实验探讨并形成结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全面、严谨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边角边的条件和应用 【教学难点】: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突破点】:通过探究3、4的实验比较,使学生真实感受不同条件下的结果,确信边角边的正确性。 【教法、学法设计】:师生合作,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本题是一个实际问题,但事实上很少用这样的

∠DEF,AB=DE,要说

课后练习: A 组 1 .已知,如图,AD=AC ,BD=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3 对 全等三角形. B A C B A E D 图1 图2 图3 2.如图,△ABC ≌△ADE ,则,AB= AD ,∠E=∠ C .若∠BAE=120°,∠BAD=40°,则∠BAC= 80°. 3.把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 如图, 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 0.05 米. 4.如图4,在ΔAOC 与ΔBOC 中,若AO=OB ,∠1=∠2,加上条件 CO=CO ,则有ΔAOC ≌ΔBOC 。 5.已知,如图,△ABC 中,AB=AC ,AD 是角平分线,BE=C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 .D ) (1)AD 平分∠EDF ; (2)△EBD ≌△FCD ; (3)BD=CD ; (4)AD ⊥BC . 2 1 C O A B

全等三角形判定-测试题(含答案)

图 4 C A D B E 图2 A B D C E F 图1 图3 45321全等三角形判定 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_______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o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o (B )80o (C )50o 或80o (D )40o 或65o 2. 如图1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 】. (A )2平方厘米 (B )1平方厘米 (C ) 12平方厘米 (D )1 4 平方厘米 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9厘米,且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 】. (A )5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11厘米 4. 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2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 =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道理是 【 】. (A )HL (B )SSS (C )SAS (D )ASA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所测距离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准确 B.误差很大,不可信 C.可能有误差,但误差不大,结果可信 D.如果有误差的话就想办法直接测量,不能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测距离 6. 在图3所示的3×3正方形网格中,∠1+∠2+∠3+∠4+∠5等于 【 】. (A )145° (B )180° (C )225° (D )270° 7. 根据下列条件,能判定△ABC ≌△A ′B ′C ′的是 【 】. (A )AB =A ′B ′,BC =B ′C ′,∠A =∠A ′ (B )∠A =∠A ′,∠B =∠B ′,AC =B ′C ′ (C )∠A =∠A ′,∠B =∠B ′,∠C =∠C ′ (D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A ′B ′C ′的周长 8. 如图4所示,△ABC 中,∠C =90°,点D 在AB 上,BC =BD ,DE ⊥AB 交AC 于点E .△ABC 的周长为12,△ADE 的周长为6.则BC 的长为 【 】. (A )3 (B )4 (C )5 (D )6 9. 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5所示放置,已知AE BC ∥,则AFD ∠的度数是 【 】. (A )45o (B )50o (C )60o (D )75o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SAS )(基础) 责编:康红梅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4——“边角边”; 2.能把证明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379109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基本概念梳理回顾】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4——“边角边” 1. 全等三角形判定4——“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要点二、判定方法的选择 已知条件 可选择的判定方法 一边一角对应相等 SAS AAS ASA 两角对应相等 ASA AAS 两边对应相等 SAS SSS 要点三、如何选择三角形证全等 1.可以从求证出发,看求证的线段或角(用等量代换后的线段、角)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可以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从已知出发,看已知条件确定证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由条件和结论一起出发,看它们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证它们全等; 4.如果以上方法都行不通,就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图形、圆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可以适当总结证明方法.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1) 证明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 等式性质. 2.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2) 证明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进行证明. (4)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5) 对顶角相等. 3.证明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方法; 可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或垂直定义证明. 4.辅助线的添加: (1)作公共边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2)倍长中线法; (3)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 (4)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旋转变换的全等三角形. 5.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维方法: (1)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需要我们敏捷、快速地发现两条线段和两个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及它们全等的条件. (2)如果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不充分时,则应根据图形的其它性质或先证明其他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补足条件. (3)如果现有图形中的任何两个三角形之间不存在全等关系,此时应添置辅助线,使之出现全等三角形,通过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来研究平面图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边角边” 1、已知:如图,AB=AD,AC=AE,∠1=∠2. 求证:BC=DE. 【思路点拨】由条件AB=AD,AC=AE,需要找夹角∠BAC与∠DAE,夹角可由等量代换证得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卓尔教育教师教学辅导教案编号: 授课教师日期时间 学生年级科目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课前检查上次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2

A B C D E 课题: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能力、动手能力. ②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③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知识重点 应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线段或角相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课题 多媒体出示探究3:已知任意△ABC ,画△A'B'C',使A'B'=AB ,A'C'=AC ,∠A'=∠A . 教帅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再让学生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在△ABC 上,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二、交流对话,探求新知 根据前面的操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规律: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补充强调:角必须是两条相等的对应边的夹角,边必须是夹相等角的两对边.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出示例2,如图,有—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 =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 =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书写推理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依据. (若学生不能顺利得到证明思路,教师也可作如下分析: 要想证AB =DE , 只需证△ABC ≌△DEC △ABC 与△DEC 全等的条件现有……还需要……) 明确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者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 补充例题: 1、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 求证: △ABD ≌△ACE 证明:∵∠BAC=∠DAE (已知) ∠ BAC+ ∠ CAD= ∠DAE+ ∠ CAD

经典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提高版)

H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 1.如图,AB =AD ,CB =CD .△ABC 和△ADC 全等吗?为什么? 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 求证△ACD ≌△CBE . 3.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C =DF , BE =CF . 求证∠A =∠D . 4.已知,如图,AB=AD ,DC=CB .求证:∠B=∠D 。 5.如图, AD =BC, AB =DC, DE =BF. 求证:BE =DF.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 1.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OA =OC ,OB =OD .求证DC ∥AB . 2.如图,△ABC ≌△A B C ''',AD ,A D ''分别是△ABC ,△A B C '''的对应边上的中线,和A D ''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已知AC ⊥AB ,DB ⊥AB ,AC =BE ,AE =BD ,试猜想线段CE 和DE 的大小和 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如图,AD ∥BC ,AD=CB ,求证:△ADC ≌△CBA . 5.已知:如图AD ∥BC ,AD=CB ,AE=CF 。求证:△AFD ≌△CEB . 6.已知,如图,AB=AC ,AD=AE ,∠1=∠2。求证:△ABD ≌△ACE . 7.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8.已知:如图,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9.如图, 在△ABC 中, 分别延长中线BE 、CD 至F 、H, 使EF = BE, DH =CD, 连结AF 、AH . 求证:(1) AF =AH ; (2)点A 、F 、H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3)HF ∥BC. 10.如图, 在△ABC 中, AC ⊥BC, AC =BC, 直线EF 交AC 于F, 交 AB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D, 连结AD 、BF, CF =CD. 求证:BF =AD, BF ⊥AD. 11.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 等.(提示:首先分清已知和求证,然后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12.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BE =CF ,求证:(1)AE =BF ; (2)AE ⊥BF . 14.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长AD 上一点,BF 平分∠EBC , 交CD 于F ,求证BE=AE+CF.(提示:旋转构造等腰) 15.如图,△ABD 和△ACE 是△ABC 外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AD=∠CAE=900.(1)判断CD 和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探索DC 和BE 的夹角的大小.(3)取BC 的中点M ,连MA ,探讨MA 和DE 的位置关系。 C D A B D A C B E A C E D B A E B C F D A B C D 2 A C B E D 1 A B C D E F A D E F G F E D C A B A D C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二、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 与△DEF 全等,记作△ABC ≌△DEF ,其中点A 和点D ,点B 和点E ,点C 和点F 是对应顶点;AB 和DE ,BC 和EF ,AC 和DF 是对应边;∠A 和∠D ,∠B 和∠E ,∠C 和∠F 是对应角. 要点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SS 、SAS 、ASA 、AAS 、HL )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 ,SAS )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B =AB ,''A C =AC ,''B C =BC ,则△ABC ≌△'''A B C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 《 1. 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A=∠'A,AC ='' A C,则△ABC ≌△''' A B C.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与△ABD中,AB=AB,AC=AD,∠B=∠B,但△ ABC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 1、已知:如图,△RPQ中,RP=RQ,M 为PQ的中点. 求证:RM平分∠PRQ. ) 证明:∵M为PQ的中点(已知), ∴PM=QM 在△RPM和△RQM中, () (), , RP RQ PM QM RM RM ?= ? = ? ?= ? 已知 公共边 ∴△RPM≌△RQM(SSS). ∴∠PRM=∠QRM(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即RM平分∠PRQ.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全等三角形角边角判定的基本练习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 一.判定复习 角边角公理:两个三角形两组角及两组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公理。(ASA) 角角边推论: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1、如图,∠ABC=∠DCB,∠ACB=∠DCB,试说明△ABC≌△DCB. A D B C 2、已知:如图,∠DAB=∠CAB,∠DBE=∠CBE。求证:AC=AD. D A B E C 3、已知:如图 , AB=AC , ∠B=∠C,BE、DC交于O点。求证:BD=CE. A D O E B C

4、如图:在△ABC和△DBC中,∠ABD=∠DCA,∠DBC=∠ACB,求证:AC=DB. A D B C 5、如图,D、E分别在AB、AC上,且AD=AE,DB=DC,∠B=∠C,求证:BE=CD. B D A E C 6、如图,已知:AE=CE,∠A=∠C,∠BED=∠AEC,求证:AB=CD. A E C B D 7、已知:如图,A B∥DE,A C∥DF,BE=CF,求证:∠A=∠D.

A D B E C F 8、已知:如图,AD∥BC,AB∥DC,求证:AB=DC. A D B C 9、如图, AB∥CD, AD、BC交于O点, EF过点O分别交AB、CD于E、F,且AE=DF, 求证:O是EF的中点. A E B O C F D 10.如图,在△ABE中,AB=AE,AD=AC,∠BAD=∠EAC, BC、DE交于点O.

求证:(1) △ABC ≌△AED ; (2) OB =OE . 11.如图,D 是等边△ABC 的边AB 上的一动点,以CD 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 , 连接AE ,找出图中的一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2、已知:如图,∠1=∠2,∠C=∠D ,求证:AC=AD E E D C B A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汇编

第9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知识要点】 1.全等三角形概念: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 “边角边”或“SAS” (2) “角边角”或“ASA” (3) “边边边”或“SSS” (4) “角角边”或“AAS” (5) “斜边、直角边”或“HL”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 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 是 _________。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变式】判断题 1.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2.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3.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4.腰长相等,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5.三角形中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全等。 ( ) 6.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 ) 7.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8.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4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9.腰长相等,且都有一个100°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 ) 10.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 例2. (长沙·中考题)已知: AB=DE ,AC=DF ,BF=EC , 求证:∠B=∠E 【变式】(红河·中考题)已知:OA=OB ,AC=BD ,∠A=∠B ,M 为CD 中点, 求证:OM 平分∠AOB A B C D E F A B C O D ② ① ③

全等三角形判定(二)

例01.如图,已知:21∠=∠,43∠=∠. 求证:BCD ADC ???. 分析:ADC ?与BCD ?的对应边是DC 与DC ,AD 与BC ,AC 与BD . 对应角是1∠与2∠,ADC ∠与BCD ∠,DAC ∠与CBD ∠. 由条件已有一对应边DC 与DC ,和一对应角1∠和2∠相等,只需证明BCD ADC ∠=∠,就可以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证明:21∠=∠,43∠=∠(已知), ∴ 4231∠+∠=∠+∠. 即BCD ADC ∠=∠ 在ADC ?与BCD ?中, ?? ???∠=∠=∠=∠)(12) ()(已知公共边已证CD DC BCD ADC ∴ )(ASA BCD ADC ??? 例02.已知:如图,21∠=∠,C B ∠=∠. 求证:COD BOE ???. 分析:欲证COD BOE ???,已有两组条件,即C B ∠=∠和COD BOE ∠=∠. 因此,必须再具备一组对应边相等这一条件. BE 和CD 是在BOE ?和COD ?中,但直接证明CE BE =比较困难. 若证OE 和OD 相等或OB 和OC 相等,可以分别转化到证明AOD AOE ???和AOC AOB ???. 由已知条件,不难证出这两对三角形分别全等. 证明:∵ 21∠=∠(已知),DOC EOB ∠=∠(对顶角相等), ∴ DOC EOB ∠+∠=∠+∠21. 即 AOC AOB ∠=∠. 在AOB ?与AOC ?中, ?? ???=∠=∠∠=∠)()()(公共边已证已知AO AO AOC AOB C B ∴ )(AAS AOC AOB ???. ∴CO BO = 在EOB ?与COD ?中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教学内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 判定教案

卓尔教育教师教学辅导教案编号: 授课教师日期时间 学生年级科目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课前检查上次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2. 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

论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及其技巧

论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及其技巧 袁崧浩 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图形之一,大部分的平面几何都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础上,本文将论述全等三角形的基础及其拓展。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 1、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角角边(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HL) 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 三角形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6.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7.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题型的解题技巧 1、制造全等三角形 在一些题目中,你需要通过全等来解题但是在图形中找不到全等三角形,这时就需要通过辅助线来制造全等三角形以解题,可利用等 角和等边来作辅助线,一下介绍两种比较经典的方法: (1)倍长中线法: 延长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往往需要连接相 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等。常用于构造全等三 角形,例题如下: 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2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