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模板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模板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模板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5-10;

铸件应彻底清砂,浇冒口应清除平整;

铸件需人工时效;

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缩松、裂纹等缺陷;

粗加工后应再次进行人工时效;

不加工表面涂底漆;

六、冲压件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不得有裂纹或缺损;

制件表面平整,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去除边角毛刺;

表面处理:

七、塑料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

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

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

表面打光(喷砂)处理;

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

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

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八、焊接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

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

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

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

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

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

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

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

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

2、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尺寸%%c 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

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

热处理:

表面处理:

3、包轴毛坯(一次成型)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绝缘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包轴毛坯:绝缘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一次成型: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4、包轴(加工)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塑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塑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 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塑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制件磨加工后应烘干除水处理;

5、转子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绕组接线按转子绕线原理图;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裂痕;

云母槽开深0.8~1,槽宽0.6,槽内不得残留云母片;

绕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50MΩ;

装风叶后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不允许有冲片铣穿、残缺现象;

铁芯外圆不加工,绝缘漆不得高出铁芯外圆,并不得有明显积瘤;

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1min不击穿;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换向器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1min不击穿;

应去除铁屑、铜粉、油污等杂质;

铁芯外圆应涂透明淡金水防锈处理;

6、定子技术要求

绕组绕制整齐无松散;

引线接头应牢固可靠且充分绝缘;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历时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积瘤;

铁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绝缘漆;

7、定、转子铁芯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冲片叠装应紧密可靠,片间无夹杂,表面及槽内无污物和油渍;

冲片按同一冲制方向压装;

冲片齿槽口整齐与转轴平行,误差不大于0.5;

铁芯两端弹开度不大于0.5;

8、定、转子冲片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应表面平整,完整无缺料;

尖角处允许用R0.3过渡;

制件毛刺不大于0.05(注:高速冲时不大于0.02);

制件应不含油脂,剪切油不能用机油;

9、绝缘纸技术要求

表面不得有划痕、折痕;

裁边不起毛;

10、换向器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外观完整,表面光滑,应无裂纹、毛刺、锈蚀、气孔、夹杂等缺陷;

绝缘电阻:室温下内孔与换向片之间大于50MΩ;

云母片厚度取0.5;

换向片对换向器轴线偏斜度不大于云母片厚度的1/3;

介电强度:片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1mA,实际正弦波电压600V历时1s不击穿;换向片与内孔轴芯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25mA,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试验与检验应符合JB/T 10107《电动工具换向器》标准要求;

11、电缆线技术要求

电缆线长度尺寸指工具电缆出口至插头的导线部分,不包括插头和插脚;

软电缆应符合GB/T 501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聚氯乙烯电缆应符合GB/T 502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插脚与可触及插头表面的绝缘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 不击穿;

制件还应符合GB 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和GB 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标准要求;

12、开关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除本图要求的外形尺寸、功能、图形、文字外,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22692《电动工具开关》标准要求;

开关的使用性能应保证5万次无故障正常使用;

13、电缆护套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3672.1-2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3672.2-M级;

制件不得有缺料、破裂等缺陷。

制件应厚度均匀,色泽纯正,外表光洁无污渍、飞边;

制件应按JB/T 9605《电动工具电源线护套》进行抗弯试验2万次后不得有裂纹或撕裂等缺陷;

制件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

14、碳刷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刷体四边应倒角0.5×45%%d;

刷辫与碳刷铜片焊接可靠,刷辫受力均匀,脱线率小于1%,若用锡焊则焊点应不高于铜片表面,且不得用腐蚀性焊剂;

刷辫与碳刷体应用铜粉针压深埋固定,埋入深度应≥3;无冲击状态脱出力应≥50N;

刷辫应用TSR型软铜绞线;

15、电容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外观应无可见损伤,标记清晰;

标称电容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0%;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447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4部分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标准要求;

16、电感技术要求

制件应无可见损伤;

标称电感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5%;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6513《抑制射频干扰固定电感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一般要求的选择》标准要求;

17、自锁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热处理:30-35HRC;

表面发黑处理;

18、输出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表面不允许有锐边、锈迹、污垢等缺陷;

热处理:

磨加工前表面发黑处理;

19、弹簧技术要求

总圈数=

有效圈数=

展开长度=

旋向:

热处理:

表面处理:

制件定型处理;

20、含油轴承技术要求

制件密度:

制件含油率:

制件要求无裂纹、缺损等缺陷;

制件硬度要求:

制件真空渗油(46号机油或防锈油),时间不得少于6分钟

21、砂轮罩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罩体和罩盖及罩环采用点焊连接,焊点直径%%C5,至少均布5个焊点;

22、刨刀组件(含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为1.2×0.3;

制作刨刀组件时,配件:刨刀片、垫圈、螺钉和刨刀压板须用托盘天平秤重,两边偏差不得大于0.3克;

刨刀部件组装须对刀片进行基本调试;

组件须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部位为刀轴体的铝体端部,不能破坏周边,并须去净铝末;

23、金刚石锯片(烧结)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2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哑声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锯齿工作面的磨料颗粒应均匀出露,并均匀分布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标准要求;

24、硬质合金锯片(焊接)技术要求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5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焊缝应饱满,不得有裂纹和孔洞,焊料堆积不得高于锯齿的端面;

锯齿焊在基体上的端面对称度不大于0.25;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1《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1部分焊接锯片》标准要求;

25、砂轮片(角磨用钹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3715《固结磨具修磨用钹形砂轮》标准要求;

26、砂轮片(切割机用薄片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6353《固结磨具树脂和橡胶薄片砂轮》标准要求;

27、标贴(铭牌、商标)技术要求

图线及字体线条应清晰端正;

双重绝缘标记应符合GB 3883.1标准要求;

字体高度及行距按图纸尺寸规定,字体排列应均匀对称;

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褶皱、卷曲、起皮、脱胶等现象;

用酒精擦拭表面至少10次,不得抹去字体或图线;

28、包装箱(外箱、彩盒)技术要求

瓦楞纸板不应有缺料和薄边,切边应整齐,表面应清洁、平整;

在1m的单张瓦楞纸板上不应有大于20mm的翘曲;

瓦楞纸板交货水分应不大于14%;

瓦楞纸板采用淀粉粘合剂或其它同等效果的粘合剂,粘合层的强度应不低于400N/m;

钉合瓦楞纸箱应采用宽度1.5mm以上经防锈处理的金属钉线,钉线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等缺陷;

单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3mm,双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5mm;

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d往复5次,表层和里层均不得有裂缝;

十、总装图技术要求

技术参数:Hz,V,W,r/min;

各装配结合面外形错位≤0.5;外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

齿轮室加入约占空腔2/3容积的2号锂基润滑脂;

开关启动灵活无阻滞,通断可靠;

机器运转时应性能稳定,火花及振动正常,无异常杂音;

整机在校验台上空载运行15min后,测试电缆插头和输出轴之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3750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不击穿;

产品应符合GB 3883.1(可移式:GB13960.1)标准要求;

包装应符合JB/T 7587《电动工具产品包装技术条件》标准要求;

产品应按出厂检验规范规定程序进行出厂检验,全部项目合格才可包装出厂;

作为“技术要求”是产品设计者对该产品(零、部件)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支持加工、检验、装配、使用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必须制定合理并符合相关标准、法规的要求。以上技术要求仅为大家提供一个选取依据,具体要求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组合或添加适当内容,原则上相同技术要求在不同零件上出现时也必须统一。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版

XX电器有限公司 编号:产品技术规格书 品名: 产品型号: 产品编码: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名称: 地址:

1.基本信息 本承认书规定了进水阀的关键参数,性能要求,检验标准,测试标准,抽样判定规则及生产工艺、包装运输等 1.1产品概述: 本实用新型产品是属于水阀类,是一进一出单阀控制的进水阀,是一种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生活中用于控制水的流动或停止,一般会用到这种电磁阀。其工作原理是,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当线圈通电时,电磁铁芯吸合,卸压孔打开,在进水咀介质的压力推动,打开主阀口,介质流通。当线圈断电时,弹簧复位并推动阀芯和伸缩套封住卸压孔,主阀口关闭,介质截止。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电流就控制了机械运动。 1.2产品结构: 结构特点说明,各部件良好配合为关键。

2. 关键参数 1. 零件表面光洁,无缺陷,装配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其 性能应符合GB/T1291-91的要求; 2.额定电压为220V-240V 50/60Hz,额定电流为30±5mA(不通水状态); 3.绝缘等级为F级; 4.适用水压: 0.02-1.0MPa; 5.最大耐水压: 1.6MPa以下,历时10Min无渗漏; 6. 绝缘电阻: 导电部分和外露金属部分,非金属部分之间均大于100MΩ; 7. 匝间绝缘: 对线圈施加1500V,50Hz的脉冲电压,在示 波仪上观察到的是完整的正弦波; 8. 电气强度:绝缘电阻通过后,导电部分和外露 不通电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施加3125V 50Hz高 压1Min的时间,不应击穿; 9. 流量要求:(根据客户要求); 10. 绕组温升: <75K; 11. 线圈电阻为4.1±0.3KΩ; 12. 寿命不小于30000次,常温,额定电压下通5S,断5S为一周期,厂家要每周做一次寿命试验: 1)0.02MPa时,5000次; 2)0.3MPa时,20000次; 3) 0.8MPa时,5000次; 13. 噪声,声压级小于55dB(A); 14.注公差的塑料件按MT5,金属件按IT14级验收; 15. 电磁部分的工作按连续工作考核。 3. 检验标准 3-1 检验依据: 00234015—《零部件图纸》 Q/HR 0501014 《材料通用要求》(现行) Q/HR 0501028 《塑料成型件通用要求》(现行)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4.测试标准 依据R-CS-1203002家用电动洗碗机用电磁阀测试。

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2012-02-15发布2012-03-01实施

前言 产品图样是产品制作的重要依据。产品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Q/XW J10001-2012 产品图样基本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的总则、数据选择与处理规则、单位、制图规则、互换性要素、焊缝表示、材料标注、表面保护、图样绘制、技术要求的书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的产品图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GB/T 321-200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 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800.2-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 1800.4-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1801-1999 公差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 1803-2003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 GB/T 4457.5-1984 机制制图剖面符号 GB/T 4458.1-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GB/T 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术语

湖北合加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内部标准 YFB / T 021-201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术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中有关的术语。公司外部相关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关术语,在不会产生歧义的情况下可以参照使用。 本标准应用于公司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工艺服务、品质控制、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过程。 2.引用标准 GB 1.3 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3.产品及产品组成部分的术语 3.1 产品 公司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2 成套装置(设备、机组) 公司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装配生产过程连接,但用于完成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总和。 3.3 零件 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4 总成(部件) 由两个及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总成和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分总成(部件)也可由零件、总成(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 3.5 专用件 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3.6 借用件 在不同产品或同一产品的不同总成(部件)中重复使用的非标准的零部件。 3.7 通用件

可以在不同产品或同类型产品不同零部件的产品中互换的标准(或非标准的)零部件。 3.8 标准件 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予标准代号的零部件。 3.9 外购件 公司产品中相关组成部分,从市场上选择采购成熟优质的商品,作为功能零部件。 3.10 外协件 公司产品中采用由其他公司(企业)按照技术协议、供货合同生产的零部件。3.11 修理件 专供维修装配用的,且某些配合尺寸是在其标准尺寸的基础上加大(缩小)的零部件。 3.12 附件 供用户安装、调整和使用产品所必需的专用工具和检测仪表,或为产品完成多种功能(用途)必需的,而又不能同时装配在产品上的组成部分。 3.13 易损件 产品在正常使用(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和在规定期间必需更换的零部件。 3.14 备件 保证产品用户的使用和维修,供给备用的易损件和其它零部件。 3.15 运输件 用于产品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便于操纵、防止污损散落非产品自身的零部件。 4.产品研发设计和试制阶段的术语 4.1 初步设计 为研究确定产品最佳设计方案而进行的工作。 4.2 技术设计 对产品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验算并绘制产品总图及主要零部件图样的工作。 4.3 工作图设计 根据技术设计,绘制全部工作图样和编制必需的设计文件的工作。 4.4 样品(车、机)试制 验证新产品的结构、性能、工作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正确性所进行的试制工作。4.5 小批试制

产品技术要求要求模板

产品技术要求要求模板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产品型号规格划分说明 1.2 应给出产品每种配置的详细技术规格(见附录A)。 1.3 软件发布版本 1.3.1 嵌入式软件 1.3.2 工作站软件 1.4 版本命名规则 明确软件完整版本的全部字段及字段含义 2.性能指标 2.1 电功率 2.1.1 最大输出电功率 2.1.2 标称电功率 CBCT摄影的标称电功率 2.2 加载因素及控制 2.2.1 X射线管电压 CBCT摄影的X射线管电压调节范围、方式、值偏差2.2.2 X射线管电流 —38—

CBCT摄影的X射线管电流调节范围、方式、值偏差 2.2.3 加载时间 CBCT摄影的加载时间调节范围、方式、值偏差 2.2.4 电流时间积 CBCT摄影的电流时间积调节范围、方式、值偏差 2.2.5 防过载 2.3 成像性能 注:扫描模式(见2.5.5)、扫描视野(见2.5.6)、三维体素(见2.5.7)如有多种选择,应分开制定。 2.4 机械装置性能 2.5 工作站软件功能 2.5.1 患者管理功能(如新增患者) 2.5.2 图像管理工具1(如放大、反转、标记、加亮、合并、保存)2.5.3 图像管理工具2(如图像尺寸测量) 2.5.4 DICOM 3.0要求 —37—

注册申请人应在随机文件中提供DICOM 3.0标准的符合性声明。 2.5.5 扫描模式的选择 2.5.5.1 基本或普通扫描模式 2.5.5.2 高分辨率或高清扫描模式 2.5.5.3 低剂量,短扫描或快速扫描模式 2.5.5.4 连续两次不同高度位置的扫描叠加以增大竖直方向视野的模式 2.5.6 扫描视野的选择 2.5.7 三维体素的选择 2.6 产品技术特点(与注册申请人声称及产品特点相关) 2.6.1 降低剂量 2.6.2 去除金属伪影 2.7 外观要求 2.8 环境试验要求 2.9 安全要求 2.9.1 产品应符合GB 9706.1-2007、GB 9706.3-2000、GB 9706.11-1997、GB 9706.12-1997、GB 9706.14-1997、GB 9706.15-2008、YY 0505-2012的要求。产品安全特征见附录A。 2.9.2 激光安全应符合GB 7247.1-2012的要求。 2.10 脚踏开关的要求 2.11 剂量 —38—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制图知识产品图样技术要求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GB/T6403.3;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JB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5054.4-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前言 本标准根据企业中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T 17825.3—1999,《CAD文件管理编号原则》的规定,对JB/T 5054.4-1999《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原ZB/T J01 035.4-90)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1.增加了第3章“基本原则”,原第3章调为第4章“一般要求”。 2.增加了不同介质CAD图或设计文件的编号应与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相协调的要求; 3.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名称改为“常用设计文件尾注号”并增加了设计决策阶段的设计文件及“早期故障分析”等文件的尾注号。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 5054.4-1999。 本标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井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东拜、孟宪培。 JB/T5054.4-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或CAD文件)编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和文件的编号,企业可参照本标准制定细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10-1999 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JB/T 5054.8-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通用件和借用件管理办法 JB/T 8823-1998 机械工业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分类编码导则 3 基本原则 3.1 图样和文件编号一般可采用下列字符:

产品图样制图规范

产品图样制图规范 版本V1.0 发布日期:2018.10.20 实施日期:2018.11.01

目录 1 范围 (3) 2 术语和定义 (3) 2.1 零件图 (3) 2.2 装配图(部件图) (3) 2.3 外形图 (3) 2.4 原理图 (4) 2.5 接线图 (4)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4 产品图样格式 (5) 4.1 产品图样的幅面和格式 (5) 4.2 标题栏 (6) 4.3 明细栏 (7) 4.4 代号栏 (7) 4.5 附加栏 (8) 5 产品图样要求 (8) 5.1 总则 (8) 5.2 产品图样的绘制 (8) 5.3 尺寸、尺寸公差表示法 (9) 5.4 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 (9) 5.5 未注公差表示法 (9) 5.6 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焊接符号、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表示法 (9) 5.7 图形符号的表示 (9) 5.8 图线 (10) 5.9 尺寸线箭头符号 (10) 5.10 汉字、数字、字母及符号在图样中的标注 (10) 5.11 零件图 (14) 5.12 装配图(部件图) (14) 5.13 外形图 (15) 5.14 原理图 (15) 5.15 接线图 (15) 5.16 技术要求的书写 (16)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公司产品图样的设计。 2 术语和定义 2.1 零件图 制造与检验零件用的图样,包括必要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2.2 装配图(部件图) 表达产品中零、部件间连接关系及反映其全部组成情况的图样,包括装配(加工)与检验必需的数据和技术要求等。 2.3 外形图 表达产品外部轮廓、安装和连接尺寸的图样,必要时尚应注明突出部分的距离,以及操纵件、运动件的活动极限位置尺寸。 2.4 原理图 表达产品工作程序、功能及其组成部分的结构、动作等原理的简图。如:电气原理图、液压原理图等。 2.5 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表明系统中各电气元件间安装、连接、布线的工作图样。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所有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31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 324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 3102 量和单位 GB/T 3672.1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424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公差原则 GB/T 4457.4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GB/T 4457.5 机械制图剖面区域的表示法 GB/T 4458.1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 4458.4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资料总则(JBT5054.1-2000)

1.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JB/T 5054.1-2000)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文件的设计管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GB/T 17678.1—1999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 JB/T 5054.7—199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 3 定义 3.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1)产品product: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2)成套设备[成套装置、机组] complete set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unit]:成套设备是在生产企业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 3)零件part、detail: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4)部件subassembly:部件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分部件可按其从属关系划分为1级分部件,2级分部件……。 5)专用件(基本件)special- parts:专用件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6)模块module :模块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 7)借用件grafting part: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 XXXXX公司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05-07实施 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严格按照JB/T 5054.1- JB/T 5054.10的内容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第一部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3.1.1产品 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3.1.2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是在一般不用装配工序连接,但用于完成相互联系的使用功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的总和。 3.1.23零件 零件是不采用装配工序制成的单一成品。 3.1.4部件 部件是由若干个组成部分(零件、分部件),以可拆或不可拆的形式组成的成品。分部件可按其从属关系划分为1级分部件,2级分部件……。 3.1.5专用件 专用件是本产品专用的零部件。 3.1.6模块 模块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通用接口的单元。 3.1.7借用件 借用件是在采用隶属编号的产品图样中,使用已有产品的组成部分。 3.1.8通用件 通用件是在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3.1.9标准件 标准件是经过优选、简化、统一,并给予标准代号的零部件。 3.1.10外购件 外购件是本企业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中采购其他企业的产品。 3.1.11附件 附件是供用户安装、调整和使用产品所必需的专用工具和检测仪表,或为产品完成多种功能(用途)必需的、而又不能同时装配在产品上的组成部分。 3.1.12易损件 易损件是产品在正常使用(运转)过程中容易损坏和在规定期间必须更换的零部件。 3.1.13备件 备件是为保证产品的使用和维修,供给用户备用的易损件和其他件。 3.2 产品设计、试制过程 3.2.1 开发决策 开发决策是为调研、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项目与目标而进行的工作。由项目委员决策。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1.1产品在开发决策、设计、试制、正式生产和随机出厂应具备相应的图样及文件。 1.2图样及文件的完整性按表1规定 1.3 非合同性产品的开发和试制,应按市场预测、技术调研、先行试验、可行性分析、经济分析等相关过程,组织相关人员制定目标,编制相关技术文件,提出实施措施,按制定的文件进行。 2设计文件的内容 2.1技术协议书 a)产品的用途以及主要功能的情况。 b)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 c)产品的基本配置,主要结构及性能。 d)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以及协商约定的技术条件。 e) 执行标准和法规。 f) 验收依据。 g) 其他约定的事项。 2.2 技术(设计)任务书 a) 作为设计的依据,对技术协议的相关条文做具体的拟定。 b)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主要性能指标的阐述。 c) 基本配置,主要部件,主要结构的指导性意见。 d) 必须的方案图,意图。 e) 关键项目,关键结构,关键技术难点的解决办法。 f) 标准化的综合要求。 g) 重要材料,重要配套件分析意见。 h) 对产品性能寿命与成本的分析比较,结合公司情况,对关键件的工艺成本分析。 i) 设计周期估算。 2.3电气设计任务书 a) 产品总体设计后提出的电气设计任务书。 b) 依据产品的总体配置提供全部电气配置的电性能参数。(电机、触点开关、电磁铁等). c) 产品工作的动作要求,循环图,互锁关系要求。 d) 控制面板的操作要求,位置要求(主控和手持)。 e) 开、闭环反馈的方式,以及确定的元件和参数。 f) 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2.4液压气动设计任务书 a) 产品总体设计后提出的液压气动设计任务书。 b) 依据产品的总体配置提供全部液压或气动执行机构的主要性能参数。各机构的压力和流量要求。或者提出各执行机构的外作用力以及作用力动作的速度。 c) 产品工作的动作要求,循环图,互锁关系要求。 d) 需要调整的作用力和运动速度。 e) 安全保护的要求以及方法。 f) 液压气动装置的配置方式,以及主要联系尺寸。 2.5设计计算书 a) 重要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第一类医疗器械医用帽备案资料模板-3、产品 技术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用帽 2020-5-10 发布2020-5-10 实施 XXXX有限公司发布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医用帽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型号:/ 2.性能指标 2.1医用帽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医用帽)单位为厘米 帽外围直径帽口直径 尺寸30 12 偏差±2±2 2.2外观 2.2.1医用帽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 2.2.2医用帽连接部位可采用针缝、粘合或热合等加工方式。针缝的针眼应密封处理,针距每3cm 应为8针~14针,线迹应均匀、平直,不得有跳针。粘合或热合等加工处理后的部位,应平整、 密封,无气泡。 2.3结构见结构图 1

结构图1 2.3.1医用帽的结构应合理,穿脱方便,结合部位严密。 2.3.2帽子为圆形,帽口采用弹性橡筋收口,以适应多种头型。 2.4 断裂强力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45N。注:关键部位为帽面。 2.5断裂伸长率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应不小于15% 2.6应无异常气味。 2.7包装密封性要好,不允许漏气。 3.检验方法 3.1型号规格 使用通用量具,对医用帽样品进行测量,测定3件,其规格均应符合 2.1的要求。 3.2外观

3.2.1目视检查,应符 2.2.1的要求。 3.2.2目视检查,针距使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应符合 2.2.2的要求。 3.3结构 目视检查,应符合 2.3的要求。 3.4断裂强力 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斜按照GB/T3923.1-1997规定的条样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2.4的要求。 3.5断裂伸长率 医用帽关键部位材料按照GB/T3923.1-1997规定的条样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 2.5的要求。 3.6气味检验采取用鼻子闻的方法检验,符合 2.86的要求。 3.7包装密封性检验:参照GB15980标准要求,将小包装进入水中,轻轻挤压,不出气泡为合格。符合 2.7的要求。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10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权限、顺序、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其它图样及技术文件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JB/T5054.6-200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更改办法 3、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原则 3.1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的质量,亦不得违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更改某一产品图样文件时,与其相关的图样及文件同时更改,更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正确、完整、统 一、清晰。 3.2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同时进行标准化审查,并保证更改前的原图样及文件有据(档〉可查。 3.3有合同规定的图样及文件更改按合同(协议)的规定执行。

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Q/AMM 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XX.JXX.003-2013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2013-04-07发布2013-05-07实施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产品图样绘制基础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关于产品图样绘制和设计文件的相关规则,包括产品图样绘制与设计文件的基础、格式、填写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产品图样(临时图样、标准图样)和设计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229 CAD工程制图规则 JB/T 5054.3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2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设计要求 3 产品图样格式及要求 3.1图纸幅面及格式 3.1.1 图纸幅面 3.1.1.1 图纸幅面应优先采用基本幅面,基本幅面共五种,其尺寸关系如表1-3: 3.1.1.1 必要时允许按表2、表3选用加长幅面,其加长幅面的尺寸是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得出。 表3 加长幅面(第三选择)单位为:mm 3.1.2 图框格式 3.1.2.1 图框线必须用粗实线(线宽0.5mm)表示,纸边界线用细实线(线宽0.09mm)表示。 3.1.2.2 所有图样都必须采用留有装订边的图框且不带分区,其图框格式见图1、图框尺寸见表4:

表4 图框尺寸单位为:mm 图1 图框格式 a) b) 3.1.2.3 加长幅面的图框尺寸,按所选用的基本幅面的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例如:A3×3的图框尺寸,按A2的图框尺寸确定,即a为25、c为10。 3.1.3 标题栏方位 3.1.3.1 每张图样都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样式和尺寸见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 3.1.3.2 标题栏的位置必须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3.1.3.3 其它具体要求按:GB/T 14689 《机械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执行。 3.2 字体 3.2.1 图样中字体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3.2.2 图样中的字体采用仿宋体,如没有特殊要求同张图样只许使用同一种字体,汉字为简化字。3.2.3 字体高度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mm、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如需要更 大的字体,按2的比率递增。 3.2.4 标题栏内文字高度按绘图软件内镶嵌的内容执行。 3.2.5 字体与图样幅面之间的字高推荐选用关系参见表5: 表5 mm

产品图样 格式

Q/FY Q/FYGJ102018-201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管理标准 格式 2011-07-01发布2011-07-01实施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企业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需要,参照GB /T-17825-1999《CAD文件管理》的规定,对JB/T-5054.3-200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原ZB/TJ01035.3-90) 进行了修改与调整: 1、按GB/T-17825《CAD文件管理》的要求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如图样的格式、填写要求的一致性,并增加了存储代号要求的规定等。 2、设计文件填写的编写方式,调整与图样格式的填写基本一致。 3、所推荐的各种格式调整为附录,附录A(标准的附录)为图样标题栏的格式;附录B(标准的附录)为图样明细栏、代号栏、附加栏的格式;附录C (提示的附录)为设计文件格式。各种格式的尺寸仅供参考。 4、增加了CAD文件的格式。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JB/T-5054.3-2000。 本标准由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标准化办公室 本标准起草人:李瑞民 本标准审定人:于鹏飞 本标准批准人:边瑞民 本标准由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委托技术中心部门负责解释。 版次:A/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格式与填写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产品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上的格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0609.1-199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10609.2-1989 技术制图明细栏 GB/T-14689-1993 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14690-1993 技术制图比例 GB/T-17825.2-1999 CAD文件管理基本格式 GB/T-17825. 10-1999 CAD文件管理存储与维护 JB/T-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办法 3.产品图样格式 3.1 一般要求 a ) 产品图样上应具有图框、标题栏、代号栏和附加栏,装配图或安装图上一般还应有明细栏; b ) 各栏的线型、字体,年、月、日及需要缩微的要求应符合GB/T-10609.1的规定; c ) CAD图的图框,配置的各类符号,其形式与格式应符合GB/T-17825.2的规定; d ) 标题栏在图样上的方位应符合GB/T-14689的规定。 3.2 标题栏 3.2.1每张图样右下角必须设有标题栏 3.2.2 标题栏由名称及代号区、标记区、更改区、签字区组成。各区的内容与尺寸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格式1、格式2和格式3的规定。 3.2.3标题栏的填写 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3-3 0批准2000-10-01实施 3.2.3.1 名称及代号区 a ) 单位名称,填绘制图样的单位名称及代号; b ) 图样名称,填所绘制对象的名称,如齿轮、变压器、转子泵等; c ) 图样代号,填所绘制对象的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代号可参1B/T-5054.4的规定。 d ) 存储代号,填不同存储介质代号,应符合GB/T-17825.10的规定。 3.2.3.2 标记区 a ) 材料标记,填零件图绘制对象所使用材料的标记。材料标记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并填写完整的材料标记。如有关材料标准中未规定材料标记时,应参照有关标准对材料标记的一般规定填写。在有材料选用规范一类标准时,可按此类标准规定填写。 b ) 图样标记,填图样所处生产阶段的标记。

产品技术要求格式 定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XXXXXX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型号命名 P200 设计序号 产品代号 1.2结构组成(不同型号如有结构组成的差异,应分型号列明) XXXXXX(以下简称XX)主要由X射线管组件(组合式)、限束器、操作台、影像处 理系统、C形臂及可移动机架、医用X射线影像增强器组成。 1.3型号说明(如有多个型号此条适用,列表标明型号间差异) 表1型号说明 1.4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10℃~40℃; b)相对湿度:30%~75%; c)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d)电源:AC220V±22V;50Hz±1Hz e)额定输入功率:xx VA。 2性能指标 2.1外观 2.2XXX ...... 2.X安全要求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GB9706.1-2007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9706.1适用设备) XXX安全要求应符合GB4793.1-2007的要求,产品主要特征见附录C。(4793.1适用设备)

间(h )间(h ) 条件 中间 24 试验后通电 ※ 2.x 、2.x 、... - 2.x 、2.x 、... 72 试验后通电 ※ 2.X 电磁兼容 (9706.1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YY 0505-2012 的要求。 2.X 电磁兼容 (479 3.1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T 18268.1-2010 的要求。 2.X 电磁兼容 (体外诊断类适用设备) 电磁兼容应符合GB/T 18268.1-2010及 GB/T 18268.26-2010 的要求。 2.X 环境试验 按 GB/T 14710-2009 中规定的气候环境Ⅱ组、机械环境Ⅱ组的要求及表 X 进行试验, 应符合要求。 表 X 试验要求及检验项目 试验要求 检测项目 电源电压(V ) 试验项目 持续时 恢复时 试验 通电 状态 初始检测 检测 最后 检测 额定值 额定值 -10% +10% 额定工作 低温试验 2 --- 试验时通电 ※ 全性能 - 2.x 、2.x 、... √ --- 低温贮 存试验 4 --- - AC220 额定工作 高温试验 2 --- 试验时通电 ※ --- 2.x 、2.x 、... --- √ 运行试验 4 --- 试验时通电 ※ --- 2.x 、2.x 、... --- √ 高温贮 存试验 4 4 试验后通电 ※ --- 2.x 、2.x 、... AC220 额定工作 湿热试验 4 --- 试验时通电 ※ --- AC220 湿热贮存 试验 48 --- 2.x 、2.x 、... AC220 振动试验 碰撞试验 运输试验 --- --- --- 试验后通电 ※ 试验后通电 ※ 试验后通电 ※ --- --- --- --- --- --- 2.x 、2.x 、... 2.x 、2.x 、... 2.x 、2.x 、... AC220 AC220 AC220 注:表中“※ ”按GB/T14710-2009的规定 3 检验方法 3.1 外观 用正常或矫正视力观察以及用手感检查,结果应符合2.1的要求。 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的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的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其他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ZB/T J01 035.5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完整性 ZB/T J01 035.2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 3、总则 3.1在产品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的各阶段应进行相应的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标准化审查。 3.2标准化审查是检查核对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是否正确、有效地贯彻各级、各类标准的重要手段,经标准化审查应达到: a.所设计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规定; b.优先采用定型的设计方案和结构方案,并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借用件,以提高设计的继承性和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c.合理选用优先数系、零件的结构要素等基础标准和原材料标准; d.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达到正确、完整、统一。 3.3标准化审查是在设计、审核人员自觉执行各类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标准化审查的依据是各级标准及有关技术法规。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图样及设计文件的种类审???? 查?? 内??? 容

1 技术任务书或技术建议书 a.内容应符合ZB/T J01 035.5的规定; ☆b.所设计的产品规格、基本参数、性能指标、寿命、可靠性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规定; ☆c.标准化综合要求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2 试制鉴定大纲技术条件或产品标准(草案)、使用说明书 a.内容应符合ZB/T J01 035.5的规定; ☆b.产品型号、型式、参数、性能指标、寿命、可靠度、精度、包装、储运、标志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c.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是否符合有关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的规定。 3 目录、明细表、汇总表 a.内容应符合ZB/T J01 035.5的规定; b.目录、明细表、汇总表是否按规定顺序及格式填写。 4 各种设计文件 a.文件的幅面、格式、名称、代号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责任签署是

产品技术要求模板格式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学影像处理软件 实施 1.3 版本命名规则 本公司软件产品命名规则为V X.Y.Z ?X:为发行版本,表示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1,当软件进行了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Y和Z归0。 ?Y:为子版本号,表示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Z归0。 ?Z:为修正版本号,表示纠正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纠正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

1.4 产品适用范围 产品用于人体诊查图像、数据的管理、查看、传输和贮存,不包括自动诊断部分。 2 性能指标 2.1 通用要求 2.1.1 处理对象 50。

所需硬件环境最低配置如下: 2.1.5.2 放射影像模块 主要用于传送病人图像信息,主要组成:①普通设置,设置实体名称,设置端口号;②高级设置,需要用户密码登陆。

【上一个检查】 【下一个检查】 【窗口靠左半部显 【窗口靠右半部 【窗口靠上半部显示】 【窗口靠下半部显示】

1.1.2 使用限制 本产品为独立工作的通用型软件,使用者均需通过专业售前培训且能独立熟练操作软件,要求使用者拥有相关医学影像学教育背景。 1.1.3 用户访问控制 软件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用户账号密码,对账号授不同的权限,不同科 1.1.7 可靠性 本产品产生的数据使用本地缓存、网关缓存和数据库存储三层保护,当软件出错时,可从本地硬盘或网关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召回对应的数据,保障数据不丢失。 OR 1.1.8 维护性

由于本产品涉及DICOM影像传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通过产品手册或相关技术支持提供系统部署和维护方法。 Or 提供记录日志功能 本系统应该能够记录系统运行时所发生的所有错误,包括本机错误和网络错误。这些错误记录便于查找错误的原因。日志同时记录用户的关键性操作信息。 1.1.9 效率 1.1.10 运行环境 客户端——影像工作站和DICOM软件运行要求如下: ▲硬件环境要求: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汇总

产品图样技术要求一览表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5-10; 铸件应彻底清砂,浇冒口应清除平整; 铸件需人工时效; 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缩松、裂纹等缺陷; 粗加工后应再次进行人工时效; 不加工表面涂底漆; 六、冲压件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不得有裂纹或缺损; 制件表面平整,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去除边角毛刺; 表面处理: 七、塑料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 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 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 表面打光(喷砂)处理; 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 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 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八、焊接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 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 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 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 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 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