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

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

机教育 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 【0013】 A卷

大作业 满分:100 分

一、大作业题目

1.在计算机中,三种机器数是如何表示带符号的二进制数?已知 X

= -0.01111,Y = +0.11001, 求[X]补,[-X]补,[Y]补,[-Y]

,并应用补码加法规则计算X+Y与X-Y的值。

2.简述定点原码一位乘法工作原理,设X=0.1101 Y=0.1011,求

[X*Y]原。

3.存储器有哪些常见分类?存储器系统为什么采用多级存储结构?

由4M·4存储芯片构成32 M·8 存储容量,要多少片4M·4存储芯

片,并说明如何构成。

4.简述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微程序关系,某微机微程序控制

器有30种微操作命令,采用直接控制法,有4个转移控制状态,采

用译码形式编码,微指令格式中的下地址字段7位,微指令格式如

下,则操作控制字段和判别测试字段各有几位?控制存储器的容

量为多少(字数×字长)?

控制字段判别测试字

段下地址字段

5.计算机输人输出系统数据传输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分析下图4级

中断嵌套的例子。

二、大作业要求

大作业共需要完成三道题:

第1-2题选作一题,满分30分;

第3-4题选作一题,满分30分;

第5题必做,满分40分。

答卷提交要求:考试题提前公布,学生下载试题和答题卷后,在答题卷上答题。完成后需网上提交答卷。答卷于11月20日--12月6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导航栏内“我的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提交。

高电压技术试题及答案1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1.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___。 2. 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板或_________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3. 电介质的极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夹层极化。 4. 传输线路的波阻抗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5. 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 。 6. 绝缘的试验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防止________的有效措施。 8. 雷电放电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9. 沿面放电发展到整个表面空气层击穿的现象叫 。 10.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11.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12.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流注理论未考虑_____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14.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 将______。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15. 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 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 B .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 C .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 .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16.雷电绕过避雷线直击于线路的概率______。 A .平原地区比山区高 B .与系统接地方式有关 C .平原地区比山区低 D .与系统接地方式无关 17.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对直击雷的保护通常采用______。 A . 避雷针和避雷器 B .避雷针和避雷线 C .避雷线和避雷器 D .避雷线和接地装置 18.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______表示。 A.相对电介质 B.电介质电导 C.电介质极化 D.介质损失角正切 19.下列属于操作过电压类型的是______。 A.暂时过电压 B.谐振过电压 C.工频过电压 D.电弧接地过电压 20.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 .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D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21.电晕放电是一种_________。 A .自持放电 B .非自持放电 C .电弧放电 D .均匀场中放电 22.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______。 A .汤逊理论 B .流注理论 C .巴申定律 D .小桥理论 ( ) 23.对于输电线间的耦合系数12K 与21K 是相等的。 ( ) 24.对于同结构的杆塔山区的绕击率大于平原地区的绕击率。 ( ) 25.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雷电流叫耐雷水平。 ( ) 26.电介质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 27.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 ( ) 28.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及接地线组成。 ( ) 29.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 ( ) 30.兆欧表有两个端子,即测量端与接地端。 ( ) 31.球-球或球-板间隙都属于极不均匀电场。 ( ) 3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 33.名词解释:耐雷水平 (4分)34.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4分) 35.什么是伏秒特性?伏秒特性有何意义?(4分) 36.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与切除空载变压器时产生过电压的原因有何不同?(7分) 37.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的不同点。(7分) 38.某电厂有一圆油罐,直径10m ,高出地面10m ,用独立避雷针保护,要求针距罐壁至少5m ,试设计避雷针的高度?(10分) 39.有一直角电压波E 沿波阻抗为Z =500 的线路传播,线路末端接有对地电容C =0.0l μF 。画出计算末端电压的彼德逊等值电路,并计算线路末端电压波形;(7分) 40.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线路一般采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保护措施,而35kV 及以下线路不采用?(7分)

哈工大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实验满分报告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实验 班级:1105103班 学号:1110510304 姓名: 同组人: 2014年11月12日

实验一实时卫星位置解算及结果分析 一、实验原理 实时卫星位置解算在整个GPS接收机导航解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卫星位置的解算是接收机导航解算(即解出本地接收机的纬度、经度、高度的三维位置)的基础。需要同时解算出至少四颗卫星的实时位置,才能最终确定接收机的三维位置。 对某一颗卫星进行实时位置的解算需要已知这颗卫星的星历和GPS时间。而星历和GPS 时间包含在速率为50比特/秒的导航电文中。导航电文与测距码(C/A码)共同调制L1载频后,由卫星发出。本地接收机相关接收到卫星发送的数据后,将导航电文解码得到导航数据。后续导航解算单元根据导航数据中提供的相应参数进行卫星位置解算、各种实时误差的消除、本地接收机位置解算以及定位精度因子(DOP)的计算等工作。关于各种实时误差的消除、本地接收机位置解算以及定位精度因子(DOP)的计算将在后续实验中陆续接触,这里不再赘述。 卫星的额定轨道周期是半个恒星日,或者说11小时58分钟2.05秒;各轨道接近于圆形,轨道半径(即从地球质心到卫星的额定距离)大约为26560km。由此可得卫星的平均角速度ω和平均的切向速度v s为: ω=2π/(11*3600+58*60+2.05)≈0.0001458rad/s (1.1) v s=rs*ω≈26560km*0.0001458≈3874m/s (1.2) 因此,卫星是在高速运动中的,根据GPS时间的不同以及卫星星历的不同(每颗卫星的星历两小时更新一次)可以解算出卫星的实时位置。本实验同时给出了根据当前星历推算出的卫星在11小时58分钟后的预测位置,以此来验证卫星的额定轨道周期。 本实验另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是对卫星进行相隔时间为1s的多点测量(本实验给出了三点),根据多个点的测量值,可以估计Doppler频移。 由于卫星与接收机有相对的径向运动,因此会产生Doppler效应,而出现频率偏移。Doppler频移的直接表现是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不恰好在L1(1575.42MHz)频率点上,而是在L1频率上叠加了一个最大值为±5KHz左右的频率偏移,这就给前端相关器进行频域搜索,捕获卫星信号带来了困难。如果能够事先估计出大概的Doppler频偏,就会大大减小相关器捕获卫星信号的难度,缩短捕获卫星信号的时间,进而缩短接收机的启动时间。GPS 接收机的启动时间是衡量接收机性能好坏的重要参数之一,而卫星信号的快速捕获,缩短接收机的启动时间也是目前GNSS业界的热点问题。 本实验中Doppler频移的预测与后续《可视卫星位置预测》实验是紧密联系的,可视卫星位置预测中也包括对Doppler频移的预测。本实验将给出根据卫星位置和本地接收机的初始位置预测Doppler频移的方法。 有了卫星位置和本地接收机的初始位置,就可以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卫星距接收机的距离d。记录同一卫星在短时间t内经过的两点的空间坐标S1和S2,就可以分别得到这两点距接收机的距离d1和d2。只要相隔时间t取的较小(本实验取t=1s),|d1-d2|/t 就可以近似认为是卫星与接收机在t时间内的平均相对径向运动速度,再将此速度转换为频率的形式就可以得到大致的Doppler频移。 设本地接收机的初始位置为R(x r,y r,z r),记录的卫星两点空间坐标为S1(x1,y1,z1)、S2(x2,y2,z2),相隔时间为t,卫星与接收机平均相对径向运动速度为v d,光速为c,Doppler 频移为f d,则Doppler频移预测的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d1=[(x1-x r)2+(y1-yr)2+(z1-z r)2]1/2 (1.3) d2=[(x2-x r)2+(y2-y r)2+(z2-z r)2]1/2(1.4)

吉林大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作业答案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作业答案 学生姓名专业 层次年级学号 学习中心成绩 年月日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如何按项目规划图纸?它和按文件夹形式存放图纸的区别是什么? 2、AutoCAD 的命令输入的方式有几种? 3、如何将图纸标题和图纸编号设置为字段?如何更新图纸的图纸标题和图纸编号字段? 3、如何创建和更新图纸一览表和指定一览表的格式? 4、AutoCAD提供了哪12种尺寸标注类型? 5、简述块的主要作用。 7、绘图过程中常需要输入点的位置,AutoCAD提供了哪几种输入点的方式? 8、比较REDRAW命令与REGEN命令。 9、什么是PLINE(多义线)?比较PLINE线与LINE线。 10、图形的复制命令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二、制图题(30分) 根据图所示“组合体”两视图,按1:1的比例绘制其三视图,不注尺寸。( 30分 )

答案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 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 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1、如何按项目规划图纸?它和按文件夹形式存放图纸的区别是什么? 答:按照图纸编号、专业分门别类,如果存档,要按照规范copy要求折叠、装订成册,如果要施工,方便翻阅,就按侧边装订,平摊避光存放。 建筑工程图纸分为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它是审批建筑工程项目的依据;在生产施工中,它是备料和施工的依据。 当工程竣工时,要按照工程图的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以此评价工程质量优劣;建筑工程图还是编制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百算及审核工程造价的依据;建筑工程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2、AutoCAD 的命令输入的方式有几种? 答: 1)、从菜单栏中输入 2)、点击工具栏中的图标3)、从命令行中输入 4)、点击屏幕菜单中的命令 3、如何将图纸标题和图纸编号设置为字段?如何更新图纸的图纸标题和图纸编号字段? 答: 答:写入文字时对图纸标题和编号选择“插入字段”,选择“图纸集”字段类别,字段名称分别选择“当前图纸标题”和“当前图纸编号”,在图纸集管理器中对标题和编号进行修改后,选择下拉菜单“工具”——“更新字段”命令,可以更新标题栏中的字段。 4、如何创建和更新图纸一览表和指定一览表的格式? 答:写入文字时对图纸标题和编号选择“插入字段”,选择“图纸集”字段类别,字段名称分别选择“当前图纸标题”和“当前图纸编号”,在图纸集管理器中对标题和编号进行修改后,选择下拉菜单“工具”——“更新字段”命令,可以更新标题栏中的字段。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过程,电子总数增至d eα个。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α-1)个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此(d eα-1) eα-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d 个新电子,则(d 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d eα=1。 eα-1)=1或γd 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答:(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哈工大自动控制原理 大作业

自动控制原理 大作业 (设计任务书)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5. 参考图5 所示的系统。试设计一个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稳态速度误差常数为20 秒-1,相位裕度为60

度,幅值裕度不小于8 分贝。利用MATLAB 画出 已校正系统的单位阶跃和单位斜坡响应曲线。 + 一.人工设计过程 1.计算数据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 为满足设计要求,这里将超前滞后装置的形式选为 ) 1)(() 1)(1()(2 12 1T s T s T s T s K s G c c ββ++++= 于是,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 G s G c 。这样就有 )5)(1()(lim )()(lim 00++==→→s s s K s sG s G s sG K c c s c s v 205 ==c K 所以 100=c K 这里我们令100=K ,1=c K ,则为校正系统开环传函) 5)(1(100 )(++= s s s s G

首先绘制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 由图1可知,增益已调整但尚校正的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23.6504-,这表明系统是不稳定的。超前滞后校正装置设计的下一步是选择一个新的增益穿越频率。由)(ωj G 的相角曲线可知,相角穿越频率为2rad/s ,将新的增益穿越频率仍选为2rad/s ,但要求2=ωrad/s 处的超前相角为? 60。单个超前滞后装置能够轻易提供这一超前角。 一旦选定增益频率为2rad/s ,就可以确定超前滞后校正装置中的相角滞后部分的转角频率。将转角频率2/1T =ω选得低于新的增益穿越频率1个十倍频程,即选择2.0=ωrad/s 。要获得另一个转角频率)/(12T βω=,需要知道β的数值, 对于超前校正,最大的超前相角m φ由下式确定 1 1 sin +-= ββφm 因此选)79.64(20 ==m φβ,那么,对应校正装置相角滞后部分的极点的转角频率为 )/(12T βω=就是01.0=ω,于是,超前滞后校正装置的相角滞后部分的传函为 1 1001 520 01.02.0++=++s s s s 相角超前部分:由图1知dB j G 10|)4.2(|=。因此,如果超前滞后校正装置在2=ωrad/s 处提供-10dB 的增益,新的增益穿越频率就是所期望的增益穿越频率。从这一要求出发,可 以画一条斜率为-20dB 且穿过(2rad/s ,-10dB )的直线。这条直线与0dB 和-26dB 线的交点就确定了转角频率。因此,超前部分的转角频率被确定为s rad s rad /10/5.021==ωω和。 因此,超前校正装置的超前部分传函为 )1 1.01 2(201105.0++=++s s s s 综合校正装置的超前与之后部分的传函,可以得到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S G c 。 即) 1100)(11.0() 15)(12(01.02.0105.0)(++++=++++= s s s s s s s s s G c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现代设计方法2》大作业

专业限选课大作业 课程名称: 现代设计方法姓名: 李宝东 班级: 10机自本2 学号: 1010111056 2013年10月24日 铜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

摘要: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根据目前国内外设计学者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时的主要思维特点,将产品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可靠性设计等各种设计。 关键词:机械产品方案设计方法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软件 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the produc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increasingly, complexity increases, life period shorten, update spe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esig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the main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the product with different design, reliability design and other design. Keywords: mechanical product scheme design method of reliability design cad software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出现了一批新的设计学科和一系列新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诸如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现代设计是以产品为总目标的一系列种类繁多的现代设计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生产技术的需要和先进设计手段的出现,必须促进设计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机械设计来说几乎是更新换代,传统的常规设计方法受到很大冲击,用科学的设计方法代替经验的、类比的设计方法已势在必行。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发展设计理论、改进设计技术及方法已成为当前机械设计的必然趋势。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方法 1、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从规划产品的角度提出:定义设计任务时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解(如通用零件部件等)描述设计任务,即分解任务时就考虑每个分任务是否存在对应的产品解,这样,能够在产品规划阶段就消除设计任务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早期预测生产能力、费用,以及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可调整性,由此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新产品的成本。

高电压技术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填空题 (一)组 1.高电压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答案:电气装置的绝缘、绝缘的测试、电力系统的过电压 2. 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答案:相对介电常数 3.按照气体分子得到能量形式的不同,气体分子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三种游离形式。 答案:碰撞游离、光游离、热游离 4. 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秒的耐压时间。答案:60 5. tgδ测量过程中可能受到两种干扰,一种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电场干扰、磁场干扰 6.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____电导和_______电导。 答案:表面、体积 7.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答案:空间电荷 8.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答案:击穿、闪络 9.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____、_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答案:光电离、热电离 10、电压直角波经过串联电容后,波形将发生变化,变成?????????波。 答案:指数 11.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缺陷两大类。 答案:集中性、分散性 12.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13.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答案:耐压水平、雷击跳闸率 14、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完全被击穿之前,电极附近会发生????????????,产生暗蓝色的晕光。 答案:电晕 15、冲击电压分为????????????和??????????。 答案: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 (二)组 1、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热击穿和。 答案:电击穿、电化学击穿 2、绝缘配合的最终目的是,常用的方法有、和。答案:确定设备的绝缘水、惯用法、统计法、简化统计法 3、要避免切空线过电压,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断路器的。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高电压技术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电压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雷电冲击电压标准波形通常可以用符号________表示。()A.(1.2±30%)μs B.(50±30%)μs C.1.2/50μs D.(1.2±20%)μs 2.同一固体电介质、相同电极情况下,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________工频交流电压(幅值)下的击穿电压。() A.高于B.低于 C.等于D.无关于 3.三台串接的工频试验变压器装置中,每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同的,三台工频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之比是() A.1∶2∶3 B.3∶2∶1 C.2∶1∶3 D.1∶3∶2 4.彼德逊法则提供了一种用________解决行波的折射、反射问题的方法。()A.分布参数等值电路B.波动方程 C.网格法D.集中参数等值电路 5.为防止避雷器在内过电压下动作,35kV及以下的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应大于系统最大工作相电压的________倍。() A.2 B.2.5 C.3 D.3.5 6.在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中,对于高杆塔,可以采取增加绝缘子串片数的办法来提高其防雷性能,因此规程规定,全高超过40m有避雷线的杆塔,每增高________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1

A.5m B.7.5m C.10m D.12.5m 7.直配发电机母线装设电容器的目的是() A.限制雷电流的大小B.降低侵入波陡度 C.降低侵入波的幅值D.抬高电缆首端冲击电压 8.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线路中________在感抗上的压降使得电容上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 A.电阻性电流B.电感性电流 C.电容性电流D.雷电流 9.我国对切除110-220kV空载变压器做过不少试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切除空载变压器引起的过电压一般不超过________相电压。() A.2.5倍B.3倍 C.3.5倍D.4倍 10.500kV系统中,决定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A.最大长期工作电压B.大气过电压 C.内部过电压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碰撞游离和空间光游离是形成________的主要因素。 12.在大气条件下,空气间隙击穿电压随空气相对密度的增大而________。 13.电介质的电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14.固体电介质的击穿形式有电击穿、热击穿和________。 15.介质损失角正切tgδ的测量对鉴定绝缘的________性缺陷最灵敏。 16.当线路末端开路时,入射波入侵到末端时将发生波的折射和反射,其折射系数等于________。 17.防雷接地装置可分为________和自然接地装置。 18.我国有关标准规定,________及以上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双避雷线。 2

哈工大导航原理大作业

《导航原理》作业 (惯性导航部分)

一、题目要求 A fighter equipped with SINS is initially at the position of ?35 NL ?122X G Y G Z G ,and three accelerometers, X A ,Y A ,Z A are installed along the axes b X ,b Y ,b Z of the body frame respectively. Case 1:stationary onboard test The body frame of the fighter initially coincides with the geographical frame, as shown in the figure, with its pitching axis b X pointing to the east,rolling axis b Y to the north, and azimuth axis b Z upward. Then the body of the fighter is made to rotate step by step relative to the geographical frame. (1) ?10around b X (2) ?30around b Y (3) ?50-around b Z After that, the body of the fighter stops rotating.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ute the final output of the three accelerometers on the fighter, using both DCM and quaternion respectively,and ignoring the device errors. It is known that the magnitude of gravity acceleration is 2/8.9g s m =. Case 2:flight navigation Initially, the fighter is stationary on the motionless carrier with its board 25m above the sea level. Its pitching and rolling axes are both in the local horizon, and its rolling axis is ?45on the north by east, parallel with the runway onboard. Then the fighter accelerate along the runway and take off from the carrier. The output of the gyros and accelerometers are both pulse numbers,Each gyro pulse is an angular increment of sec arc 1.0-,and each accelerometer pulse is g 6e 1-,with 2/8.9g s m =.The gyro output frequency is 10 Hz,and

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作业教材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机械工程 姓名:张娜娜 学号:1502210093 题目:应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一个零件模型,描述建模过程。针对该零件的具体情况(比如相关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显示操作情况等),就涉及到的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问题 1. 应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一个零件模型,描述建模过程。针对该零件的具体情况(比如相关模型的表示方法、数据结构、显示操作情况等),就涉及到的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2. 计算机是如何帮助我们完成设计任务的?你了解哪些CAD系统?结合你应用过的软件加以论述。

问题1: 应用Pro/E对平口虎钳的固定钳身进行三维建模。 1. 启动Pro/E,新建文件,选择零件设计。 2. 选择俯视基准面,绘制如图1-1所示的截面。 ●知识点:由于矩形已经形成了特征,所以经过确定矩形的两个对角点即可确定矩形,完成后修改对应的长宽即可完成草图的绘制。 四叉树。二维图形是以四叉树的形式存储数据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平面划分为四个子平面,这些子平面任可以继续划分,通过定义这些平面的“有图形”和“无图形”来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 图1-1 草绘截面图1-2 拉伸的实体 3. 退出草图绘制,单击拉伸命令,其参数的设置如图1-2所示。单击对勾,完成的拉伸实体如图1-2所示。 ●知识点:八叉树。拉伸厚度是以八叉树的形式存储数据的。八叉树用以描述三维物体,它设想将空间通过三坐标平面XY、XZ、ZX划分为八个子空间。八叉树中的每一个节点对应着每一个子空间。 图1-3 拉伸草图图1-4 拉伸实体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精华版

《高电压技术》期末冲刺试卷(1)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 )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 杂质 5.电晕放电是一种( D )。 A.滑闪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自持放电 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D )。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C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B ) A. 电阻率成反比 B.悬挂高度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 电阻率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表面____电导和_体积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空间电荷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电子式极化__、__离子式极化_、__偶极子极化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击穿_____和__闪络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光电离____、_热点离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60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集中性_____缺陷和__分散性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防雷接地_______、_保护接地_______、_工作接地_______。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耐雷水平______和_雷击跳闸率________来衡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 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对) 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错) 3.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般要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与温度没有关系。(错) 4.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错) 5.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吸收比:指的是电流衰减过程中的两个瞬间测得的两个电流值或两个相应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或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2.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3.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4.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哈工大导航原理大作业

哈工大导航原理大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导航原理》作业 (惯性导航部分)

一、题目要求 A fighter equipped with SINS is initially at the position of ?35 NL and ?122 EL,stationary on a motionless carrier. Three gyros X G ,Y G ,Z G ,and three accelerometers, X A ,Y A ,Z A are installed along the axes b X ,b Y ,b Z of the body frame respectively. Case 1:stationary onboard test The body frame of the fighter initially coincides with the geographical frame, as shown in the figure, with its pitching axis b X pointing to the east,rolling axis b Y to the north, and azimuth axis b Z upward. Then the body of the fighter is made to rotate step by step relative to the geographical frame. (1) ?10around b X (2) ?30around b Y (3) ?50-around b Z After that, the body of the fighter stops rotating.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ute the final output of the three accelerometers on the fighter, using both DCM and quaternion respectively,and ignoring the device errors. It is known that the magnitude of gravity acceleration is 2/8.9g s m =. Case 2:flight navigation Initially, the fighter is stationary on the motionless carrier with its board 25m above the sea level. Its pitching and rolling axes are both in the local horizon, and its rolling axis is ?45on the north by east, parallel with the runway onboard. Then the fighter accelerate along the runway and take off from the carrier. The output of the gyros and accelerometers are both pulse numbers,Each gyro pulse is an angular increment of sec arc 1.0-,and each accelerometer pulse is g 6e 1-,with 2/8.9g s m =.The gyro output frequency is 10 Hz,and the accelerometer ’s is 1Hz. The output of gyros and accelerometers within 5400s are stored in MATLAB data files named gout.mat and aout.mat, containing matrices gm of 35400? and am of 35400? respectively. The format of data as shown in the tables, with 10 rows of each matrix selected. Each row represents the out of the type of sensors at each sample time.

电路大作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本科课程设计 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1)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 2012021 学生姓名:邓学号: 指导教师:向国芬 成绩:

仿真实验一:电阻电路辅助分析(回路电流法)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以及熟练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2.学会运用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 3.掌握功率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4.学会用仿真软件来验证定理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 例题:用回路电流法求解下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4Ω 图(1) 4Ω 图(2)

理论分析: 1. 电路中有一个无伴电流源支路 2. 电路中有一个受控电流源,且可先将其看作独立电流源处理; 3. 电路中有3个网孔,数量较少 综上,此题用回路电流法,选取回路电流2l I 通过该无伴电流源,另选取两条回路电流1l I 和3l I ,如图(2)所示。 列出回路电流方程: 3l I 1l I 2l I 1l I 2l I 2l I 3 l I 解得 1l I 3 l I 1l I (3l I 1l I ) =9.92W (发出功率) 三. 仿真实验设计与测试 设计下图所示的仿真电路:

测量仿真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看是否与计算值相同: 观察仿真电路数据,可见仿真得1l I =0.8A,3l I =3.6A,u=8V,P=9.92W 与理论值相符。 四.实验结论与回路电流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回路电流法是以回路电流作为未知量,根据KVL 列出必要的回路电压方程,联立求解回路电流。本实验证明了回路电流法的正确性。 在运用回路电流法时需注意: 1. 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回路数较少的电路; 2. 受控电流源可看成独立源列方程; 3. 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时,让其自身构成一个独立回路; 4. 方程的数目要与未知数相同。 特别的在判断发出还是吸收功率是要把计算值和参考方向是否关联同时考虑进去。本题中计算值为正,但是看电路图可知电流与电压为非关联方向,因此得出结论为发出功率。

高电压技术作业题及参考答案最新12061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高电压技术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对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湿度越小则击穿电压越低。(对) 2.均匀电场气隙,湿度越小则击穿电压越高。(错) 3.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棒板电极的击穿电压低于棒棒电极的击穿电压。(对) 4.如果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线路在避雷针的保护之内,由于电压行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有衰减,所以这个距离越大越好。(错) 5. 对棒正板负电极,加极间障是提高击穿电压的有效措施。(对) 二、简单回答 1.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有哪些? 答:1) 改善电场分布:采用极间障,尽量不用棒板电极,对板板电极应消除边缘效应。 2) 采用高真空:使气隙工作在巴申曲线的反比段。 3) 高压气体的采用:使气隙工作在巴申曲线的正比段。 4) 采用高抗电强度气体。 2.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功效有哪些? 答:能反映绝缘的整体脏污、整体受潮、贯穿性导电通道。而对非沟通两极的局部缺陷部灵敏。 3.输电线路的防雷的措施有哪些?(请说出5条) 答:架设避雷线、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采用自动重合闸、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采用不平衡绝缘、采用管型避雷器等其中五条。 4.提高变压器油击穿电压的措施有哪些? 答:提高油的品质:过滤与干燥、祛气;采用组合绝缘:加覆盖层、加绝缘层;加极间障。 三、请画出气隙放电的巴申曲线,并用汤申德理论解释之。 答:①在谷点左侧,碰撞游离的概率很高,而碰撞次数很少,使气隙的 带电质点很少,当δs增大时,,气息的带电质点增多,击穿电压反而下 降,②在谷点的右侧,由于电场很低或电子的自由形成很小,是碰撞有 利的概率很低,当δs增大时,碰撞游离的概率急剧下降,使气隙的的 带电质点变少,所以击穿电压提高。 四、请画出通过整流获得直流电源的方法测量配电变压器绝缘泄漏电流的原理接线图,并说明这种接线的特点和各元件的作用。 答:测量精度高,现场适用但微安表换挡不便。, T1:调压器,改变试验电压T2:单项试验变压器或PT,产生直流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