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膳食与健康

平衡膳食与健康
平衡膳食与健康

平衡饮食

身体健康

学号:12014424

姓名:袁帅

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从开始的“吃好”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位。所以,人们对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每日的运动量的减少,导致了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三高人群。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理膳食,而平衡膳食作为一种高效健康的饮食方式也推动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着积极力量。

关键词:膳食、营养、健康

正文: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文化底蕴丰富。从古至今,就已经有许多的医书记载着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的自身的健康状态以及膳食结构的合理,食品的营养搭配。渐渐的平衡膳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时尚而且重要的话题。

因为这样,我们不妨对平衡膳食与营养健康之间的关系做个简短的分析,揭开营养健康与平衡膳食间的面纱。

一:营养健康的现状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进步会带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根

据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由此可见,营养健康的水平受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影响是突出的。

二: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

通过从我国目前的营养健康状况看,我们的膳食结构需要一个合理科学化的过程。以此为转机,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营养健康的要求。

刘全坤先生在《以“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提高早餐面食的营养价值》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一重要的可行模式,就是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蓝图采取的一整套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方法。我认同刘全坤先生的这一方法。因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提出的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模式,对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具体信息。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第一层:谷类;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 族维生素。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第二层:蔬菜和水果;主

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第三层:鱼、虾、肉、蛋类;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钙,不饱和脂肪酸等。第五层(塔尖):油脂(动植物油)类;主要提供能量。

通过该宝塔的模式很清楚地分析出日常我们应该摄取的营养物质的量,特别是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有的比例。通过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简明易行的方法去改善我们的膳食结构。也就是说,在平常的饮食中我们不妨可以尝试着遵守下面提出的这些原则: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9食不过量,天天运动吃得过饱、缺乏运动是当前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危害因素,因此控制食量、增加运动必不可少。雷敏建议:每顿吃七八分饱为宜,每天不能少于30分钟的有氧运动。驾车族尽量减少开车机会,能走路就不骑车,能骑车就不开车。这9个简单易行的原则很好的归纳出在日常饮食中注意的方面。比如,谷类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们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膳食的弊端,改变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的境况。又如,蔬菜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红、黄、绿等深色蔬菜是胡萝卜、维生素B2 、维生素C和叶酸、无机盐(钙、磷、钾、镁、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或重要来源。这些对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

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结合这些原则的同时也要注重好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的结合,在“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每天喝杯奶,杂粮天天有。”这一纲领性口号的指导下做好膳食结构合理科学的调整。比如我们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建立起一个较好较合理的生活方式。”这对弥补我们自身因不足已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而加以调整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我相信,如果做好以上的几点,可以很好的控制我们膳食结构的模式。相信营养成份的多样性、营养结构的合理性、花色品种的多样性,是实现理想的膳食模式向理想食品的转化的关键一步,更能适应现代中国人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需求。

三:平衡膳食与营养健康

平衡膳食作为一个新近的概念,同营养健康一起为我们所吸纳。在物质生活充实的当今,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尊重生命重视健康生活的新世纪,把平衡膳食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平衡膳食与营养健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平衡膳食改善膳食结构对我们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营养以及各种要素是有一个营养健康的生活的基本。在另一方面,营养健康是平衡膳食的最终目的,也是平衡膳食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平衡的膳食结构不能带来我们所需求的营养健康,那么这种方式必然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结构之上我们才可以建立起同样会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首肯。因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强调两者关系的紧密,重视平衡膳食就是对一种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追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住了平衡膳食与营养健康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平衡膳食可以看作是走向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作为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平衡膳食,也将有它发挥作用的更大空间。相信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平衡膳食的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为更多人所普遍接受,提高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平。

一个平衡的膳食是一个营养健康的状态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过程中我们一直提到“合理”与“科学”,其实这正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最了然的关键要素。

四: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无需每天都样样照着“宝塔”的推荐量吃,建议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的比例,所以每日食物的种类应包含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与膳食宝塔一致。

(2)、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

(3)、要合理分配三餐食物量,及时间间隔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早、晚各占30%,午餐40%,特殊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4)、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6)、足量饮水。

参考文献:

刘全坤以.“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提高早餐面食的营养价值[J].食品开发,2005,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R]. 杨月欣宋圃菊.营养与健康圣典[R].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119-126

浅谈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浅谈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内容摘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最大的本钱,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但前提是我们要理解营养是什么,什么状态才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更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文将从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危害性出发分析饮食习惯与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一些关于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的建议。 关键字:饮食习惯健康科学饮食建议 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这话很有道理,俗话说“病从口入”,也就是说人在吃东西上如果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何吃出健康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一、健康是什么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或者权势。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健康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的一种状态。WHO制定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是: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肤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本来我以为我的身体很健康,

因为一年到头几乎不生病,但根据这个标准,我发现我的身体并不是十分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最大的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号,但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缠绕国人,营养学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但前提是我们要理解营养是什么,什么状态才是属于健康(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仅占百分之十几)。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更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每天我们都会吃许多的食物,吃那些食物的时候都感到非常的美味,可你是否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呢? 要想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人之所以能够维持生命、工作、思维,都依靠食物中的营养供应。据统计,一个人一年的平均饮食消费量达1吨之多,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就会每天都损害健康,日久天长,自然带来百病丛生的后果。营养可以影响你的思想、行为和感受,也与你的心理与生理状态有关。总之,营养状态的好坏和正确与否将决定你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成就,同样也与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紧密相联。 我们学校食堂的菜种类是挺多的,但以前我每次去食堂吃饭选菜时,都是跟着感觉走,喜欢吃的呢差不多每餐必点,不喜欢的呢就从来没碰过。这样一来,发现一个月下来我吃的不过就那单调的几种菜,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上了营养学与健康这门课后,我开始平衡我吃的食物了,想均衡下自己的营养,不管是自己喜欢的还是不喜欢吃的,只要是对身体有益的我都吃,我开始注意吃鸡蛋,多吃叶子菜和水果,尽量追求食物的多元化。 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使人们远离疾病,身体更加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饮食的重要性不了解,所以产生了很多饮食误区:如每天三餐的食物单一化;暴饮暴食;只吃肉,却不吃蔬菜水果;吃饭时没有做到细嚼慢咽;吃烧焦了的一些食物;吃饭时过量饮酒……等等这些对我们的健康都是不利的。 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上班族来说,每天往来穿梭于行色匆匆的人群

合理健康膳食

合理膳食健康知识 一、“平衡膳食、健康体重”六部曲 1、第一步:保持健康体重。 利用BMI尺小工具,您可以轻松得到自己的体重指数,因而了解自己的体重状况。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此外,腰围过大属中心型肥胖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2、第二步:平衡膳食,健康体重。 平衡膳食口诀:少吃一两口,活动十五分;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持之以恒做,健康体重得。 3、第三步:记录自己每天摄入能量。可以利用“膳食能量摄入记录表,您可以轻松进行3—7天的膳食记录,从而计算出自己平均每天的膳食能量,并了解自己的膳食结构组成情况。 4、第四步:选择适合您的平衡膳食自控表。如果体重正常,可选择接近或略低于目前能量水平的“平衡膳食自控表“调整膳食结构,另鼓励适当增加运动量。如已超重或肥胖,可选择一款低于目前能量摄入水平的“平衡自控表”,通过“少吃”并配合“多动”来实现健康体重。 5、第五步:美食的诱惑,怎么办?——高能高脂食品能量计步。美食的诱惑有时候难以抗拒的,那么在享用美食后,如何能依然保持健康的体重呢?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摄入的一些中西式高能量高油脂食品,按份额大小,标出其能量,同时标出其相应的能量

计步。 那么你知道以下这些食品需要多少步才能消耗其能量吗?(以60公斤体重计算,每消耗1千卡能量,要走32步) 第六步:居民膳食宝塔 居民膳食宝塔(每日需摄入食物量) 食物名称摄入量 油脂类 25克(0.5两) 奶类及奶制品 100克(2两) 豆类及豆制品 50克(1两) 畜禽肉类 50—100克(1两至2两) 鱼虾类 50克(1两) 蛋类 25—50克(0.5两至1两) 蔬菜类 400—500克(8两至1斤) 水果类 100—200克(2两至4两) 谷类 300—500克(6两至1斤) 二、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二”: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

合理饮食 健康成长

《均衡营养,茁壮成长》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在的孩子们可谓是不愁吃不愁穿,有些孩子以副食品为主食,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形成挑食、爱吃零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有的孩子们长成弱不禁风,一说到吃饭就害怕的“豆芽菜”,有的孩子饮食无节制,长成肉嘟嘟的“小胖墩”。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家长们对孩子的饮食营养、饮食习惯也缺少关注,所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开展《均衡营养,茁壮成长》的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目前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情况,分析小学生的饮食与健康的问题,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以促进更多的孩子能合理饮食,茁壮成长。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了解它们中所含的营养。 2.探究不合理饮食的危害与表现形式。 3.了解均衡营养的重要性和健康成长的小常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问、调查、对比试验、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办手抄报、写建议书、自编《均衡营养饮食儿歌》、做营

养知识卡、制作合理饮食食谱等让学生参与到“饮食与健康”的宣传活动中。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饮食营养,努力改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对象及时间: 1.活动对象:本校3-4年级学生共1130人 2.活动机构: 3.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010年12月 4.活动地点:学校、家庭 5.资料:各种合理饮食图书、网络知识、菜谱 6.器材:电脑、照相机、厨具 四、活动方式: 调查访问、宣传、收集整理资料参与体验对比实验、成果展示 五、活动重难点、创新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提出观点和建议,形成研究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出均衡的饮食计划 创新点: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出适合自己喜欢的、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案 六、活动内容和步骤 (一)准备阶段:(10月) 1.活动宣传:首先在全校进行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同学们积极响应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研究

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16T15:29:58.1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4期作者:鲍菡[导读] 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摄入20种不同的食物约1500g,才能保证膳食平衡的营养需求,因此必须要重视不同食物的均衡摄取。 山东省青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62500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重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膳食平衡能够有效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因此研究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对平衡膳食的研究能够对加深人们对平衡膳食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平衡膳食;人体健康;营养素 引言 人类为了生存以及展开各类活动,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来满足自身需求,而这些食物经过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以及新陈代谢,可以转化为能够维持身体机能生长、发育以及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我国历史上将人类的摄食需求总结为了“民以食为天”,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饱腹标准上,而是开始探究如何才能获取更加合理的营养,从而为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提供充足保障[1]。在人们对食物营养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从对某类食物的极度推崇,转化到更加重视对食物的合理搭配,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必须要借助合理的食物搭配、适当的饮食量以及科学的烹调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人们营养摄取的有效性。人体机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想要合理地摄入这些营养物质必须要对平衡膳食展开深入的研究[2]。平衡膳食主要是指在氨基酸、热量营养、酸碱平衡、营养素摄入量这五个方面促进膳食营养供给与人的机体生理需求之间的平衡,而一旦这一关系失衡,长此以往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成为慢性疾病的诱发因素。 1氨基酸平衡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自然界存在20种类型的氨基酸,而根据人体对其的需求情况能够将其分成必需与非必需型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而人体本身又不能自行生成的一类氨基酸,这部分氨基酸必须从食物蛋白质中获取;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类生理功能所需,但可以在体内自行生成的一类氨基酸。当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出现不足时,就会造成人体内氨基酸的不平衡性,并进而导致其他氨基酸无法被有效吸收与利用[3]。食物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就是根据其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数量与比例决定的,当其数量与比例与人体所需最为接近时,则食物中的蛋白质就能够被人体有效吸收,而当食物中所含氨基酸的数量与比例与人体所需不符时,就会影响人体对这类食物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人体所需八种必需氨基酸的适量比例,食物中所含氨基酸的比例与世卫组织给出的比例越接近,则食物的生理价值就会越高,如果食物所具有的生理价值接近100,就可以认为该食物能够被全部吸收,则这一食物就可以认为是全部氨基酸平衡。根据这一标准,可以对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进行判断,在人们日常接触到的食物中,鸡蛋与人奶是氨基酸比例最佳的食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实际上,大多数食物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都不够均衡,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都将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可以将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有效纠正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的不均衡现象,最终实现对事物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2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 热量营养素是指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这类能够给人体提供所需热量的物质,而人在摄取这类物质时,却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比例,才能确保这三类物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在相互之间达到相互促进与保护的作用,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为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在针对热量营养素的平衡比例进行动物实验与人体观察时,发现这三者热量营养素的平衡比例在6.5∶1∶0.7(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时,三者能够发挥最佳的营养作用[4]。当膳食中热量营养素的摄取比例不当时,就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时,热量就会增高,进而导致人的体重增加、消化系统与肾脏负担加重,同时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取;当脂肪摄取量过高时,就极易造成人的肥胖、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问题;而当蛋白质摄取量过高时,就会造成蛋白质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还会打破人体内的氮平衡。同时当热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时,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如人体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的摄入量不足,就会影响到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因此,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平衡,才能真正发挥其对人体的价值。 3各种营养素摄入量间的平衡 营养素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影响作用,同时人体生理状态、活动的不同对营养素的需求量也将有所不同,但人体从膳食中获取的各类营养素在一定的周期内必须与标准供给量相近,并保证其上下误差不超过10%,只有在这一范围内才能达到营养素之间的平衡[5]。通常情况下,从事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摄入20种不同的食物约1500g,才能保证膳食平衡的营养需求,因此必须要重视不同食物的均衡摄取。4酸碱平衡 通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在自身缓冲作用的影响下会保持在7.3~7.4的pH值波动范围。当人们摄入适量比例的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时就能有效维护血液的酸碱平衡,而当食物摄入不合理时,就会造成人体酸碱失调,进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碱性食品通常包括还带、菠菜、西瓜以及苹果等,这部分物质在摄入人体内后会生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而蛋黄、大米以及鸡肉等酸性食品则会在人体生成带阴离子的酸根,因此在日常膳食搭配时必须要注重事物的酸碱平衡。 结论 膳食平衡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人们必须要重视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平衡比例,根据氨基酸平衡比例、热量营养物质平衡比例、各类营养素平衡比例以及酸碱平衡值进行日常的食物摄取,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摄取食物营养的利用率。参考文献 [1]李刚,胡海英. 平衡膳食与人体健康[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04:58-60. [2]董云萍. 浅谈膳食结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159. [3]赵爱爱,张秀萍. 膳食纤维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180.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极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几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饮食养生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

合理膳食与健康

合理膳食与健康 摘要: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于健康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追求食物的美味,而且更关注事物的健康。饮食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合理膳食、健康饮食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本文从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入手,首先让人们认识到饮食对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进而阐述正确的饮食方式,引导人们科学膳食,健康饮食。最后,小结合理膳食与健康的意义。 关键词: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在当代的社会里,合理膳食已经成为人们紧密关注的一部分。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认为中,似乎只要吃得合理吃的丰富,就是健康合理的膳食。而事实上,越来越丰富的食物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当食物真正用来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时,才是最为合理和健康的膳食。如果单单只从吃的丰富和多样来考虑我们身体的健康,在有些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一、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合理的膳食是为了给身体带来合理的营养,通过合理和健康的饮食来补充我们的身体所需,从而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状态。从这个观点而言,食物的丰富多样和身体的营养供需其实是并没有太大联系的,只要我们吃的精、吃的巧,最为简单常见的食物甚至可以比山珍海味更能让身体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能量过剩、体重超常者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成年人中日渐增多,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病如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到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人群中,因食物单调或不足而造成的营养素缺乏病,如儿童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及佝偻病等虽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仍很严重。针对这些,我们必须关注日常饮食,尽量做到合理膳食。膳食结构的变迁直接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可以说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对这一变化,如不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将会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以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全民当中提倡通过合理膳食改变膳食模式,从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二、正确的饮食方式 人们生活中所需的水份蛋白质、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绝大数来自日常饮食,人们通过食物的摄取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从而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一)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应注意的问题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比较合理的,具有很大优点;以谷类为主,蔬菜相辅、低糖、高纤维。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在一些比较富有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膳食提供的脂肪和能量与心血管病、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的发生率高有关。

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案

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学设计 高店初级中学刘敏 1、教学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体育与健康 二、教学课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的饮食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与之相关的慢性病普遍发生,并且有些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膳食可以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 三、教材分析 饮食对于学生一天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明白合理的膳食与健康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好的掌握公共卫生知识增强健康意识,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促进健康。四、学习方法、目标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指导日常饮食。 2、了解青春期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合理膳食的意思和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合理膳食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难点: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你是胖还是瘦,怎样衡量呢你知道体重指数吗根据下面的公式、和自己测量的数值计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看看自己的身体胖瘦! 体重指数二体重(千克)/身高(米) 引出课题 (一)平衡膳食与健康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呢 1、你知道食物的分类吗 2、一日三餐如何搭配呢 具体要求: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3、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要做到平衡膳食以外,还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

平衡膳食与健康

平衡膳食与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与生活活动的基本条件,摄取食物是人及一切动物的本能,而正确合理的摄取和利用食物则是一门科学。 一、平衡膳食的概念 (一)平衡膳食的概念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又称健康膳食,对称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的膳食表现为由多种食物构成,能为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其正常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二)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除出生至6个月之内的婴儿用母乳喂养可以达到平衡的膳食外,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能称得上是人类的平衡食物,只有互相匹配的多种食物才可以构成实际生活中的平衡的膳食。应该说,平衡膳食是人类理想的膳食,其基本要求是: 1、三大热能营养素平衡 蛋白质、脂肪和糖是人体的三大能源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和脂肪对蛋质的节约作用,即足够的糖和脂肪可减少蛋质作为能源而消耗的部分。 2、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 3、不饱和肪脂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平衡。人体的必需脂肪酸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量较高。 4、无机盐之间的平衡。 5、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为了达到平衡膳食,必然要求膳食能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使其相互配合而相得益彰。供给平衡膳食,应包括7类食物:谷类,食用脂肪类、肉类(如肉、鱼,蛋等)、根茎薯类、牛奶(或奶制品)类、水果类和蔬菜类。而各类食物的数量及质量,应该根据

儿童、青少年消耗量合理搭配供应,必须注意食物多样化及某些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的补给。 应该指出的是,平衡膳食的前提是无毒、无害,合乎卫生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糖(又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和水等。现将这些营养成分、分类、供给量与来源,以及对人体的营养功用分述如下: 蛋白质 1、营养功用 (1)构成机体组织:蛋白质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占细胞内固体成分的80%以上,占体重的18%。 (2)调节生理机能:蛋白质在体内构成许多机能物质,具有多种生是功能,如运输和贮存氧的血红质白、肌红蛋白;转运物质的通道蛋白;发挥免疫作用的抗体蛋白等,酶的催化作用;激素的生理调节作用等。 (3)供给热能: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给热能,而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的热能不足,或摄入氨基酸过多超过体内需要时,蛋白质参与供能。 2、蛋白质的供给量与来源 蛋白质在体内的储存量甚微,营养充分时可储存少量(约1%)。而体人的蛋白质每天有3%要更新,其中部分来自体内蛋白质分解后重新合成,部分则需从食物中摄取。因此,每天必须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才能满足机体需要。 蛋白质供给量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人体的生理状况,如儿童、孕妇、乳母,伤病康复和重体力劳动等,使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二是蛋白质的质量,摄入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时,需要量较少,反之需要较多。蛋白质的需要量还与热量有关,当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是增加。 我国目前膳食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其生物价较低,成年人的供

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案讲课稿

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学设计 吉州区曲濑中学郭文斌 一、教学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体育与健康 二、教学课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的饮食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与之相关的慢性病普遍发生,并且有些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膳食可以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 三、教材分析 饮食对于学生一天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明白合理的膳食与健康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好的掌握公共卫生知识增强健康意识,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促进健康。 四、学习方法、目标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指导日常饮食。 2、了解青春期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合理膳食的意思和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合理膳食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难点: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你是胖还是瘦,怎样衡量呢?你知道体重指数吗?根据下面的公式、和自己测量的数值计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看看自己的身体胖瘦!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 引出课题 (一)平衡膳食与健康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呢? 1、你知道食物的分类吗? 2、一日三餐如何搭配呢? 具体要求: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3、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要做到平衡膳食以外,还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论述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内容提要 1.平衡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营养失衡的危害。 2.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 3.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 谈谈你今后如何合理膳食认证营养平衡和身体的健康。 正文 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即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代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益智健体、抗衰防病、延年益寿的综合过程。平衡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不可一味摄取单一的营养素,也不可毫不选择的摄取各种营养素,要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平衡。 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营养学家建议: 1、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质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过剩。 2、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和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

是饱和脂肪过剩。 3、增加大豆制品的摄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4、稳定粮食的摄入量,保持我国"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但要限制蔗糖摄入量,目前可以纽特健康糖代替蔗糖,防止热量摄入过多。 5、保证蔬菜摄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摄入各种蔬菜500克左右,以确保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来源。 6、食用菌应纳入膳食结构,因其所含蛋白质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含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失衡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最近的年度报告中称:“全世界死亡的儿童中有3/4的人或多或少与营养不良不关。”若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动用机体储存的糖原及脂肪,发生Pro-Q 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消瘦、贫血、神经衰弱、皮肤干燥、脉搏缓慢、工作能力下降、体温低、抵抗力低,儿童出现生长停顿等。而长期营养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超重或肥胖,血糖升高,脂肪沉积,肝脂增加肝功能下降,过度肥胖还造成肺功能下降,易造成组织缺氧。肥胖并发症主要有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胆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及某些癌症。 平衡营养的核心是营养素要“全面、平衡、适度”,因为人体必须的营养苏相当的广泛,食物不丰富,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的缺乏。平衡和适度,是因为营养的量和相对问题。营养丰富的东西,每天也不能吃的太多。营养素就是食物的组分,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 合理膳食是实现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关键。合理的膳食则是营养

最新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学设计

《合理膳食促进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体育与健康 二、教学课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的饮食水平提高了很多,但与之相关的慢性病普遍发生,并且有些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膳食可以预防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 三、教材分析 饮食对于学生一天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明白合理的膳食与健康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好的掌握公共卫生知识增强健康意识,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促进健康。 四、学习方法、目标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和应用平衡膳食的要求,指导日常饮食。 2、了解青春期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合理膳食的意思和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科学合理膳食在成长中的重要性。 难点: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食谱,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你是胖还是瘦,怎样衡量呢?你知道体重指数吗?根据下面的公式、和自己测量的数值计算一下自己的体重指数,看看自己的身体胖瘦!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 引出课题 (一)平衡膳食与健康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应该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呢? 1、你知道食物的分类吗? 2、一日三餐如何搭配呢? 具体要求: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3、对青少年学生来说,除了要做到平衡膳食以外,还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1)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对初中生来说,三餐定时定量才能更有利于身体的发育和成长。早餐一定要摄入

合理饮食 健康成长

《合理饮食健康成长》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遵义市文化小学林果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在的孩子们可谓是不愁吃不愁穿,有些孩子以副食品为主食,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形成挑食、爱吃零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有的孩子们长成弱不禁风,一说到吃饭就害怕的“豆芽菜”,有的孩子饮食无节制,长成肉嘟嘟的“小胖墩”。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家长们对孩子的饮食营养、饮食习惯也缺少关注,所以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开展《合理饮食健康成长》的科技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目前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的情况,分析小学生的饮食与健康的问题,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以促进更多的孩子能合理饮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了解它们中所含的营养。 2.探究不合理饮食的危害与表现形式。 3.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和健康成长的小 常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通过访问、调查、对比试验、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办手抄报、写建议书、自编《健康饮食儿歌》、做营养知识卡、制作合理饮食食谱等让学生参与到“饮食与健康”的宣传活动中。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饮食营养,努力改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对象及时间:

膳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论文)

膳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阐述合理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为了防止由于膳食安排不当,引发各种病状的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在饮用食物中要采取多样性,饮食适度,油质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饮用,并少食用甜食和合理搭配三餐,以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 Abstract ]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diet on human health impor tanc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ietary improper arrangement, triggered by vario us pathologies occurred,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try to solve.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in daily life, in the drinking food to take diversity, diet moderate intake amount, quality, increased dietary fiber drink, and less consumption of sweets and reasonable meals, in order to ensure human health and longevity. 中国自古以来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就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要保证健康必须注重营养。我国中医药学的宝库中就有《食经》、《干金食治》、《食疗本草》、《食医心鉴》、《钦膳正要》等著作,记载了许多保障人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食物及配方。唐代医学家孙思进认为“安生之本,必资十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宋向》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些都提出了比较科学的配膳原则,指出厂配制合理膳食所需的食物及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作用。祖国医学中还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提出了有效的饮食疗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不断有了新的认识。 一、膳食平衡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中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居首位,为15%;而膳食营养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为13%,远大于医疗因素的作用 (仅为8%)。不难看出,膳食营养对保持人类健康是多么重要! 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紊的重要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京有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平衡膳食,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进行质与量的合理调配,就可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组织器官活动所需,以促进

合理膳食与健康教学设计说明

课题:合理膳食与健康 课程目标: 1、了解平衡膳食的概念和七个基本指标; 2、合理膳食对健康的影响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3、了解中国人饮食“金字塔”结构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合理膳食对健康的影响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教学难点: 解决目前合理膳食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平衡膳食与饮食调理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有的营养素,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膳食中的各种营养素与机体消耗的需要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能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当然是包括要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的活动需要。 有人曾计算过,一个人每天摄入的食物发热量超过消耗热量的200kcal,就可能增加皮下脂肪10~15g,一年即可增加3.6~7.2kg 。 一、平衡膳食的七个基本指标 1.膳食摄入量充足、品种多样: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日约摄入20种各类食物大约1500克左右,才能基本保证平衡膳食的要求。

2.热量食物来源构成合理:膳食中的热量主要来自四类食物,它们的组成结构建议: ※粮谷类食物提供热量: 60%-70% ※薯类食物提供热量: 5%-10% ※豆类食物提供热量: 5% ※动物性食物提供热量: 20%-25%(g) 3. 热量营养素摄入量比值合理:要组成合理的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者摄入量的比值建议为6.5:1:0.7。 4. 热量结构合理: 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 60%-70% 脂肪提供热量: 20%-25% 蛋白质提供热量: 10%-15% 5.蛋白质食物来源组成合理: 植物性蛋白质约占: 70% 动物性蛋白质约占: 25% 豆类蛋白质约占: 5% 其中动物性及豆类称之为优质蛋白质,二者之和应在30%以上。 6. 脂肪食物来源组成合理: 植物性脂肪约占: 60% 动物性脂肪约占: 40% 其中饱和脂肪酸(存在于动物脂肪中)所产的热量,应占总热量

平衡膳食与健康

平衡膳食与健康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平衡膳食与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与生活活动的基本条件,摄取食物是人及一切动物的本能,而正确合理的摄取和利用食物则是一门科学。 一、平衡膳食的概念 (一)平衡膳食的概念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又称健康膳食,对称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的膳食表现为由多种食物构成,能为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其正常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二)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除出生至6个月之内的婴儿用母乳喂养可以达到平衡的膳食外,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能称得上是人类的平衡食物,只有互相匹配的多种食物才可以构成实际生活中的平衡的膳食。应该说,平衡膳食是人类理想的膳食,其基本要求是: 1、三大热能营养素平衡 蛋白质、脂肪和糖是人体的三大能源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和脂肪对蛋质的节约作用,即足够的糖和脂肪可减少蛋质作为能源而消耗的部分。 2、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 3、不饱和肪脂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平衡。人体的必需脂肪酸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量较高。 4、无机盐之间的平衡。 5、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为了达到平衡膳食,必然要求膳食能全面地提供各种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使其相互配合而相得益彰。供给平衡膳食,应包括7类食物:谷类,食用脂肪类、肉类(如肉、鱼,蛋等)、根茎薯类、牛奶(或奶制品)类、水果类和蔬菜类。而各类食物的数量及质量,应该根据儿童、青少年消耗量合理搭配供应,必须注意食物多样化及某些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的补给。 应该指出的是,平衡膳食的前提是无毒、无害,合乎卫生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 (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糖(又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和水等。现将这些营养成分、分类、供给量与来源,以及对人体的营养功用分述如下:

合理膳食与健康

合理膳食与健康 一、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在我国城乡普遍存在。分析表明,肥胖等引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的发生率还会大幅增加。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质、健康寿命,加重疾病负担,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民以食为天,人每天都要进食。饮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饮食也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中饮食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而不合理的膳食则对健康有消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体会到饮食与健康的这种密切关系。对许多疾病而言,饮食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方面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已经证实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肿瘤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饮食的合理性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已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仍缺乏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目前对待饮食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只要肯花钱吃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高级补品,就能保证高营养和使身体健康,殊不知营养过剩和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反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另一种倾向则是对饮食禁忌过多,加之传媒对某些事物的负面作用过分渲染,使有些人对某些食物产生畏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结果必然导致营养失调。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为个体化的平衡膳食才是最合理的。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根据自身需要而言,不多也不少;对于健康而言,有利而无害,同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生活水平来说,既经济又实惠。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况且饮食这东西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以下面我们要谈的只是合理膳食的原则性问题,了解这些常识无疑对改善我们的饮食质量,保持身体健康,防治疾病大有裨益。

探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申请书 课题名称:探究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学校:靖边中学班级:高一(22)班课题组成员:赵罗琴喃呼娜罗候娥张小凤白玉柱刘瑞 闫海宇杨茗荆敏 课题组组长:赵罗琴喃 指导老师:牛建虎 申请时间:2012年6月20日 一、课题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掌握食物主要营养素的作用。 2.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使人们更加将康。 3.通过布置任务:收集自家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关键问题: 1.中国人的健康膳食应遵循什么原则。 2.知道如何饮食健康。 3.知道吃什么使你更聪明。 4.考试期间吃什么好。 5.懂得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食品。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步骤及可行性分析 1.学会在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询、调查访问)。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 2.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3、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了解健康与平衡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有规律的锻炼息息相关的联系。 2.掌握健康知识,更新健康观念,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健康观,并用于指导其养成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3.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阶段性研究计划及预测进展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阶段(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成立课题组,形成小组实施方案,开题报告和评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5、预期研究成果 1.了解中国人的健康饮食应当遵循的原则。 2.知道了如何分清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 3.掌握了健康饮食的新观念。 4.使人们更加健康,更加幸福。 二、课题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说明:根据成果形式展示在下表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要用电子文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可用图片展示,也可兼而有之) 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掌握了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等7大营养素的作用。 (1)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肉蛋奶豆等含有蛋白质。 (2)脂肪:是能量的来源之一,过多摄入会得高血脂症,诱发心脏病,还会使人发胖。(3)碳水化合物:有称糖类,是人类主要的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源的百分之七十由糖供给,可有保持肝脏的作用。 (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量少。 (5)无机盐:占体重40%,但对人体作用很大。 (6)纤维素:帮助食物消化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葡萄糖的吸收。 (7)水: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必须的约占体重的60%。 2.总结: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而要使人获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则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必须考虑饮食的合理调配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平衡且充足并且能被人们充分吸收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