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

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
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

wlan技术白皮书

安全

1.00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版本 修改章节 修改描述 作者 08/8/1 1.00 第一稿 沈翀

目录

1. Wlan安全机制 (4)

2. 名词解释 (5)

3. 无线安全标准历史 (5)

3.1. 802.11 (5)

3.2. WPA (6)

3.3. 802.11i (6)

3.4. WAPI (6)

3.5. EAP相关RFC (7)

4. 无线加密机制 (7)

4.1. WEP (7)

4.2. TKIP (8)

4.3. CCMP (10)

5. 无线认证机制 (11)

5.1. 开放的无线接入 (11)

5.2. 共享密钥 (11)

5.3. EAP (12)

5.3.1. EAP协议 (12)

5.3.2. EAP多种认证方式 (14)

5.3.3. 802.1X (16)

5.3.4. 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 (17)

6. 密钥管理机制 (18)

6.1. 密钥的产生和管理 (18)

6.2. 密钥交互和握手流程 (20)

6.2.1. 单播密钥更新的四次握手流程 (20)

6.2.2. 广播密钥更新流程 (21)

7. 参考文献 (22)

8. 附录:一个完整的802.1X认证过程 (23)

1. Wlan 安全机制

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局域网而言,其所增加的安全问题原因主要是其采用了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信号,而其他各方面的安全问题两者是相同的。

由于无线网络的开放性,为了保证其安全,至少需要提供以下2个机制:

1、 判断谁可以使用wlan 的方法—

认证机制 2、 保证无线网数据私有性的方法—加密机制

因此,早期的无线安全(802.11)包含认证和加密两部分。

为了解决802.11的安全漏洞,802.11i 将无线安全分为4个方面:

实际上是把早期的认证机制细分为认证算法(Authentication Algorithm)和认证框架(Authentication Framework);加密机制则包含了数据加密算法(Data Privacy Algorithm)以及数据完整性校验算法(Data Integrity Algorithm)。

2.名词解释

MIC:消息完整性校验码(message integrity code)。针对一组欲保护数据计算出的散列值,用以防止数据遭篡改。

IV: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加密标头中公开的密钥材料。

ICV:完整性校验值(Integrity Check Value),数据帧的校验码,用于防止数据遭篡改。

Michael:数据完整性的校验算法,由TKIP规范。

TLS:传输层安全协议(TLS)是确保互联网上通信应用和其用户隐私的协议(RFC 2246)。当服务器和客户机进行通信,TLS确保没有第三方能窃听或盗取信息。TLS是安全套接字层(SSL)的后继协议。

PRF:伪随机功能(Pseudo-Random Function)是TLS标准定义的一种生成密钥的算法。

PMK:成对主密钥(pairwise master key),申请者(supplicant)与认证者(authenticator)之间所有密钥数据的最终来源。它可以衍生自身份验证过程的EAP method,或由预共享密钥(PSK)直接提供。

PSK:预共享密钥(pre-shared key),一种802.11i身份验证方式,以预先设定好的静态密钥进行身份验证。

PTK:成对临时密钥(pairwise transient key),从成对主密钥中产生的密钥,用于加密和完整性校验。

GMK:组主密钥(group master key),认证者(authenticator)用来生成组临时密钥(GTK)的密钥。

GTK:组临时密钥(group transient key),用来保护广播和组播数据的密钥。

3.无线安全标准历史

3.1. 802.11

2003年版802.11规范采用WEP作为认证和加密的基础。

有线等效保密(WEP)协议是由802.11标准定义的,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保护链路层数据。WEP使用40位钥匙,采用RSA开发的RC4对称加密算法,在链路层加密数据。

WEP加密采用静态的保密密钥,各WLAN终端使用相同的密钥访问无线网络。WEP 也提供认证功能。当加密机制功能启用,客户端要尝试连接上AP时,AP会发出一个ChallengePacket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利用共享密钥将此值加密后送回存取点以进行认证比对,如果正确无误,才能获准存取网络的资源。现在的WEP也一般支持128位的钥匙,提供更高等级的安全加密。

WEP算法已被证明是可以破解的。

注:2007年版本802.11规范合并了802.11i的内容。为示区别,本文提到的802.11都是指2003年版,而提到802.11i则包含了2004年通过的802.11i规范以及2007年版802.11中关于安全的内容。

3.2. WPA

在IEEE802.11i标准最终确定前,WPA(Wi-FiProtected Access)技术是在2003年正式提出并推行的一项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成为代替WEP的无线,为现有的大量的无线局域网硬件产品提供一个过渡性的高安全解决方案。WPA是IEEE802.11i的一个子集,其核心就是IEEE 802.1X和TKIP。

端口访问控制技术(IEEE802.1X)和可扩展认证协议(EAP)该技术也是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一种增强性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当无线工作站与无线访问点AP关联后,是否可以使用AP的服务要取决于802.1x的认证结果。如果认证通过,则AP为无线工作站打开这个逻辑端口,否则不允许用户上网。

TKIP是一种临时的密钥完整性协议。开发TKIP主要动机是为了升级旧式的基于WEP 硬件的安全性。如前所述,WEP算法是可破解的。TKIP对现有的WEP进行了改进,在其加密引擎中增加了“密钥细分”、“消息完整性检查”、“具备序列功能的初始向量”以及“密钥生成和定期更新功能”等4种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加密的安全度。

3.3. 802.11i

2004年正式通过的IEEE 802.11i标准提出RSN的概念。强健安全网络(RSN)在接入点和移动设备之间使用的是动态身份验证方法和加密运算法则。在802.11i标准中所建议的身份验证方案是以802.1X框架和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EAP)为依据的。加密运算法则使用的是“高级加密标准”AES加密算法。

3.4. WAPI

除了国际上的IEEE 802.11i和WPA安全标准之外,我国也在2003年5月份提出了无线

局域网国家标准GB15629.11,这是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惟一获得批准的协议。标准中包含了全新的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安全机制,这种安全机制由WAI(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structure)和WPI(WLAN Privacy Infrastructure)两部分组成,WAI和WPI分别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和对传输的数据加密。

3.5. EAP相关RFC

[RFC 2284]PPP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L. Blunk, J.V ollbrecht. March 1998.

[RFC 3748]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B. Aboba, L. Blunk, J.V ollbrecht, J. Carlson, H. Levkowetz, Ed.. June 2004.

[RFC 4017]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AP) Method Requirements forWireless LANs. D. Stanley, J. Walker, B. Aboba. March 2005.

[RFC 2433]Microsoft PPP CHAP Extensions. G. Zorn, S. Cobb. October 1998.

[RFC 2759] Microsoft PPP CHAP Extensions, Version 2. G. Zorn. January 2000.

[RFC 2246]The TLS Protocol Version 1.0. T. Dierks, C. Allen. January 1999.

[RFC 4346]The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TLS) Protocol Version 1.1. T.Dierks, E. Rescorla. April 2006.

[RFC 5216]The EAP-TLS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D. Simon, B. Aboba, R.Hurst. March 2008.

[EAP Ms-Chapv2]draft-kamath-pppext-eap-mschapv2-01.txt

[PEAP]draft-josefsson-pppext-eap-tls-eap-10.txt

[RFC 3078] Microsoft Point-To-Point Encryption (MPPE) Protocol. G. Pall, G. Zorn. March 2001.

[RFC 3079] Deriving Keys for use with Microsoft Point-to-Point Encryption (MPPE). G. Zorn. March 2001.

4.无线加密机制

4.1. WEP

WEP是Wired Equivalent Privacy的简称。WEP提供了40(64位)和128位长度的密钥机制。

WEP的加密方式是对称的(Symmetric),所以双方需要有相同的一把Key,然而对于密钥管理(即如何让双方达成协议,协商出同一key),IEEE 802.11是假设已经成功了。

WEP加密流程图:

WEP 解密流程图:

WEP 帧格式

4.2. TKIP

TKIP 是作为 IEEE 802.11i 的一部分,为加强无线安全性而创建的。 它也是基于 RC4 封装算法。 TKIP 通过动态密钥管理增强了加密功能,这种管理要求每个传输的数据包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密钥。

必须认识到,加密是实现网络安全的必需手段,但加密只能提供数据私密功能。 TKIP 在加密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 64 位消息完整性检查(MIC )来提供数据修改保护,该数据完整性的算法被称为Michael 。 它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截获消息、修改数据片断、修改完整性检查值(ICV )片断进行匹配、重新创建循环冗余检查(CRC )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地。

上述过程就是 TKIP 的重发保护措施。 MIC 故障首次出现时,端点需要断开与 AP 的连接并重新接入。

对于在 60 秒内检测到两次 MIC 故障的端点,

IEEE 802.11i 要求其停止所有通信 60 秒。

通过扩展密钥的长度,增加利用密钥的数量,并创建完整性验证机制,TKIP 增大了在Wi-Fi 网络上解码数据所蕴含的复杂性和难度,使入侵者更难以侵入网络。 TKIP 加密流程图:

TKIP 解密流程图:

TKIP 报文格式:

4.3. CCMP

CCMP 是面向大众的最高级无线安全协议。 IEEE 802.11i 要求使用

CCMP 来提供全部四种安全服务: 认证、机密性、完整性和重发保护。

CCMP 使用 128 位 AES

加密算法实现机密性, CCMP 使用CBC-MAC 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认证。

CCMP 加密

CCMP 解密

CCMP 报文格式;

5.

无线认证机制

5.1. 开放系统身份验证

开放系统认证允许任何用户接入到无线网络中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并没有提供对数据的保护。

开放系统型认证只包含两次通信。第一次通信是客户机发出认证请求,

请求中包含客户端 ID (通常为 MAC 地址)。第二次通信是接入点发出认证响应,响应中包含表明认证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消息。

5.2. 共享密钥身份验证

这个过程的步骤包括:客户机发送认证请求,接入点以明文形式发出盘问文本,客户机对盘问文本进行加密并发送加密结果给接入点,接入点做出认证响应。

5.3. EAP 5.3.1. EAP 协议

EAP (Extensible Autehntication Protocol )定义了可扩展的身份验证协议。属于一种框架协议。

EAP 本身并未规范如何识别用户,但允许协议设计人员打造自己的EAP 认证方式(EAP method )。如下图,EAP 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能够运行于任何链路层以及使用各种身份验证方式。

EAP 使用的报文格式如下图:

Code 域表示报文类型: 1—Request (请求) 2—Reponse (响应) 3—Success (成功) 4—Failure (失败)

Identifier 为标示符编号。用来匹配请求与响应。新的传送使用新的Identifier ,重传则使用相同的Identifier 。

Length 为整个报文长度。包括Code ,Identifier ,Length 和Data 。

EAP 请求和响应报文格式如下:

Type 代表请求或响应的类型。1表示身份(Identify

)。2表示通知(Notification )

,是认证系统提示给用户消息,例如密码即将过期等。3表示NAK ,用于建议使用新的认证方式。大于或等于4的Type 代表认证方式(EAP method )。

EAP 认证成功和失败报文格式如下:

EAP 认证过程非常简单,是由一系列请求/响应以及最终的成功或失败构成。下图为认证过程的范例:

5.3.2.EAP多种认证方式

EAP-MD5

MD5是一种基本的认证方法,当需要很强的安全需求的时候,他并不十分适当。系统产生一个随机数,这个用于挑战的随机数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取出共享的密钥,采用HASH 算法计算出挑战的响应并回送给服务器。MD5容易受到基于字典的攻击,因此对于用户来讲,选择非字典的密码非常重要。此外MD5是一种单向认证方法。

EAP-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在Client和Server之间建立一个TLS会话,证明(certification)和确认(Valdation)是基于数字证书的双向认证。对服务器和终端双方都要求拥有数字证书。

PEAP

PEAP的全称为protected eap(受保护的EAP),它是由微软创导的,得到了思科的强烈拥护。它的主要思想是:802.1X认证的过程被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做eap-tls认证,借助TLS的握手,先建立一个安全(防中间人攻击,防报文回放,防报文篡改)的通道(就是加密手段),在TLS通道之内进行第二次的eap认证(在协议中规定,必须是EAP),这样eap认证的整个过程都是加密的,就达到了保护eap认证的目的。

PEAP认证和TLS认证最大的不同就是,PEAP上客户端不需要在TLS握手的阶段把TLS证书上传上去(因为PEAP将在第二阶段做eap认证来完成服务器对客户端的校验)。

PEAP认证过程中需要从服务器把自己的x.509证书(服务器证书,或者是一个证书链)下发到客户端上来。客户端需要对服务器证书进行校验,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一个信任的根证书来校验服务器证书的合法性,从而证明服务器的身份。

EAP-TTLS(Tunneled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隧道传输层安全协议):

TTLS是TLS的扩展, TTLS这种方式应用时,首先在客户端和TTLS服务器间建一个TLS加密隧道,这个加密隧道只是用于保护客户端的认证数据。而在第二阶段,TTLS与PEAP 类似。TTLS与PEAP区别是,peap必须做的是EAP认证,而不能是其他的认证方式,比如pap和chap,而ttls允许在第二阶段进行pap或者chap认证。

LEAP (轻量级扩展身份认证协议)

Cisco LEAP是一种用于认证802.11客户端的RADIUS EAP认证协议。LEAP的特点就是双向认证、每用户的动态安全会话密钥的分发、每用户的会话的WEP密钥。双向认证的安全性依赖于用户共享密钥-用户的登录密码-认证服务器和认证客户端都知道这个密码。用户密码用于RADIUS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挑战报文的计算。起初Cisco的LEAP协议只支持Cisco自己AP和网卡设备,Cisco公司启动了思科兼容扩展CCX的活动,将对LEAP 有兴趣的的芯片进行了处理,使得Cisco接入点可认证那些采用LEAP认证技术的非Cisco 的客户端。

MS-CHAP V2

Ms-Chapv2协议是微软发明的一种认证方式,它最初是被使用在PPP线路上的一种用来替代CHAP的一种认证方式。它提供了双向认证的功能(即服务器可以认证客户端,客户端可以认证服务器)。

具体的认证原理如下:

1.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一个挑战字(challenge)

2.客户端把自己的密码和服务器的challenge进行运算client hash值,同时产生一个自

己的挑战字,发送给服务器。

3.服务器比较客户端发送过来的client hash值(对客户端进行认证,验证了客户端的

密码是正确的),然后把客户端的密码和客户端发送过来的challenge计算server hash 值,把server hash发送给客户端,同时通知客户端认证成功。

4.客户端比较服务器发送过来的server hash,完成对服务器的认证(验证了服务器知

道客户端的密码)。

EAP-MD5 EAP-TLS

EAP-PEAP EAP-TTLS EAP-MSCHAPV2密码学原理

对称

非对称 非对称 非对称 对称 支持双向认证 否 是

可选

可选

产生会话密匙 否

是(TLS Master Key) 是(TLS Master Key)是(TLS Master Key)是(根据MPPE 算

法) 抗字典攻击 否 是 是 是 是 数据签名 否 是 是 是 否 服务器证书 否 是 是 是 否 客户端证书 否 是 可选 可选 否 用户名&密码

可选

可选

5.3.3. 802.1X

IEEE 802.1X 称为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Port based networkaccess control protocol)。它定义了一种认证的框架。802.1X 为认证的会话过程定义了3个组件:申请者(supplicant),认证者(autherticator)和认证服务器(AS)。

802.1X 定义的认证过程如下图:

802.1X 指定EAP 作为认证方法,同时定义了EAPOL 帧对EAP 帧进行封装。下图为EAPOL 帧格式:

Ethernet type 表示以太网络类型。对EAPOL 帧,这个值为0X888E。 Version 表示802.1X 版本号。

Packet Type 表示EAPOL 帧的类型,如下表:

5.3.4. 无线局域网的802.1X 认证

802.1X 认证过程与EAP 认证过程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申请者可以发出EAPOL-Start 帧触发EAP 交换,也可以在网络使用完毕后发出EAPOL-Logooff 消息解除连接端口的授权。

下图为无线局域网的802.1X 认证的范例:

6.密钥管理机制

6.1. 密钥的产生和管理

安全的核心就是对加密密钥的管理。802.11i用于数据加密、校验的密钥都是由Master key衍生。Master Key的获取方式没有在802.11i中明确规定,可参照运营商标准或自己标准实现。

1、Master Key的来源

EAP-TLS、EAP-PEAP等认证方式的Master Key是在认证过程动态协商生成(由认证方式协议中规定),由AS(认证服务器)和STA上实现,对AP来说是透明的。如果是EAP-MD5认证,由于没有STA和AS协商Master Key过程,Master Key直接用用户密码。但由于AP 不知道Masker Key,需要从AS上发给AP。如果是AP发起认证,AP上会有Radius Client,则Master Key会记录在Radius Access-Accept报文中的MS-MPPE-Send-Key属性。

2、单播密钥衍生算法

AP上获得的Master key只是种子密钥,要由它来衍生出数据加密密钥、

MIC Key;

EAPOL-Key报文MIC Key、EAPOL-Key 报文加密密钥等。密钥衍生算法在STA和AP上实现,同样的Master Key可衍生同样的子密钥。802.11i定义了四次握手流程。

PTK = PRF(PMK, "Pairwise key expansion", Min(AA,SA) || Max(AA, SA) || Min(SNonce, Anonce) || Max(SNonce, Anonce))

以TKIP为例:

PRF输出为0-127bit是MIC Key,它用于检查8021X组密钥分发过程中的EAPOL-Key 报文的MIC检查。128-255bit是EK,用于对广播密钥交换的过程中对EAPoL-Key Discrptor 的Key进行加密。256-383bit是TK1,用于单播数据的TIKP加密;384-447bit是发送时计算单播MIC的MICKey;447-511bit是接收时校验MCI的MIC Key。

注:增强的伪随机功能(PRF)是TLS标准定义的一种生成密钥的算法。

3、多播的密钥衍生算法

在AP和多个STA之间传递的多播报文,由于是点对多点,需要在AP与多个STA之间生成相同加密密钥,所以多播密钥的衍生与单播是不相同的。单播密钥实际是通过特定算法在STA与AP上同时生成的,而多播密钥是在AP上生成后经过加密发送给STA的。

在四次握手之后才可以进行广播密钥的派生。GMK应该只存在于AP中,它被初始化为一个随机数或AP收到的第一个PMK,它应该周期更新。并且如果有STA分离,且当时使用的GMK正好是该STA的PMK,则GMK需要更新为其它正在使用的PMK。

GTK = PRF(GMK,"Group key expansion", AA || GNonce) 。

对于TKIP来说,GMK通过PRF生成的TGK有256bit,0-127为TEK用于加密广播包;127-191为TX MIC Key用于对发送的广播报文计算MIC;192-255为RX MIC Key用于对收到的广播报文校验MIC Key。

6.2. 密钥交互和握手流程

6.2.1.单播密钥更新的四次握手流程

802.11i中定义了单播密钥更新的四次握手过程。新的数据加密密钥没有在空中传递,而是通过确定的衍生算法在STA和AP上同时产生,条件触发时,执行握手流程。

单播密钥更新策略:收到STA的密钥更新请求时;收到AS发来的MasterKey时;收到的报文MIC检查错误时;计时器发起周期性更新。四种情况发起更新流程:

1、AP通过产生ANonce发送给STA,该EAPOL-Key不进行MIC校验;

2、STA通过产生SNonce计算生成PTK,STA将SNonce发给AP,对消息进行MIC校

验;

3、AP对消息进行MIC校验,若正确则使用步骤2中的算法得到PTK;

4、AP再次将ANonce发送给STA,指示STA临时密钥是否可用,对该消息进行MIC

校验;

5、如果临时密钥可用,STA回应消息确认,该消息要MIC校验,同时用新密钥加密。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2003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2009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和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和追踪技术使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和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使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使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和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和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使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使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方面的趋势、走向和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使用

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 的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ComputerCDSoftwareandApplications2011 年第 2 期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陆成长 2,钟世红 (1.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0;2.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261001)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 ,电子商务的扩展 ,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 网络与信息安全也越来越受 到重视 .本文将立足现实 ,浅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奠词 :网络;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 ;重要性;发展前景 中圈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墙号:1007— 9599(2011)02-0016— 01 TheImportanceofNetwork&Information SecurityandRelatedTechnologyDevelopmentProspects LuChengzhang~.2, ZhongShihong= (1.ChinaOceanUniversity,Qingdao266100,China;2.WeichaiPowerCo.,Ltd.,Weif ang26 1001,China) Abstract:Withtechnologydevelopment,popularityoftheImernet,e-commerceexpansion, substantialincreaseinthelevelof informationtechnology,networkandinf~mafionsecuritygetmoreandmoreattenti on.Thisa rticlebasedOnreality,discussthe importanceof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andre~tedtechnologydevelopment prospe cts. Keywords: Network;Infolmation;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Importance;Develop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2007年,网络安全界风起云涌,从技术更加精湛的网络注入到隐蔽性更强的钓鱼式攻击,从频频被利用的系统漏洞到悄然运行的木马工具,网络攻击者的手段也更加高明。 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2007年网络攻击技术发展情况,其攻击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如今安全漏洞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每年都要增加一倍之多,管理人员要不断用最新的补丁修补这些漏洞,而且每年都会发现安全漏洞的许多新类型。入侵者经常能够在厂商修补这些漏洞前发现攻击目标。 攻击工具越来越复杂 攻击工具开发者正在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武装攻击工具。与以前相比,攻击工具的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攻击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反侦破和动态行为 攻击者采用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这使安全专家分析新攻击工具和了解新攻击行为所耗费的时间增多;早期的攻击工具是以单一确定

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今天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径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它们的模式和行为。 ?攻击工具的成熟性 与早期的攻击工具不同,目前攻击工具可以通过升级或更换工具的一部分迅速变化,发动迅速变化的攻击,且在每一次攻击中会出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攻击工具。此外,攻击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被开发为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 攻击自动化程度和攻击速度提高,杀伤力逐步提高 扫描可能的受害者、损害脆弱的系统。目前,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模式来改善扫描效果和提高扫描速度。以前,安全漏洞只在广泛的扫描完成后才被加以利用。而现在攻击工具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作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加快了攻击的传播速度。 传播攻击。在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人来发动新一轮攻击。 目前,攻击工具可以自己发动新一轮攻击。像红色代码和尼姆达这类工具能够自我传播,在不到18个小时内就达到全球饱和点。 越来越不对称的威胁 In ter net上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每个In ter net 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取决于连接到全球In ternet上其他系统的安全状态。 由于攻击技术的进步,一个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分布式系

360网络安全系统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V1.3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 技术白皮书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一月

360网络安全准入系统技术白皮书更新历史 编写人日期版本号备注刘光辉2014/11/11 1.2 补充802.1x 目录

第一章前言 (5) 第二章产品概述 (5) 2.1产品构成 (5) 2.2设计依据 (5) 第三章功能简介 (6) 3.1 网络准入 (6) 3.2认证管理 (6) 3.2.1保护服务器管理 (6) 3.2.2 例外终端管理 (6) 3.2.3重定向设置 (6) 3.2.3 认证服务器配置 (6) 3.2.4 入网流程管理 (7) 3.2.5 访问控制列表 (7) 3.2.6 ARP准入 (7) 3.2.7 802.1x (7) 3.2.8 设备管理 (7) 3.3用户管理 (8) 3.3.1认证用户管理 (8) 3.3.2注册用户管理 (8) 3.3.3在线用户管理 (8) 3.3.4用户终端扫描 (8) 新3.4 策略管理 (8) 3.4.1 策略配置 (8) 3.5系统管理 (8) 3.5.1系统配置 (8) 3.5.2接口管理 (9) 3.5.3 路由管理 (9) 3.5.4 服务管理 (9) 3.5.5 软件升级 (9) 3.5.6 天擎联动 (9)

3.6系统日志 (9) 3.6.1违规访问 (9) 3.6.2心跳日志 (10) 3.6.3 认证日志 (10) 3.6.4 802.1x认证日志 (10) 第四章产品优势与特点 (10) 第五章产品性能指标 (10) 5.1测试简介 (10) 5.2被测设备硬件配置 (10) 5.3 360NAC抓包性能指标 (11) 第六章产品应用部署 (11) 6.1 360NAC解决方案 (11) 6.1.1部署拓扑 (11) 6.2.基本原理 (13) 6.2.1 360NAC工作流程图 (13) 6.2.2 360NAC工作流程图详述 (14) 6.2.2.1 360NAC流程一部署 (14) 6.2.2.2 360NAC流程二部署 (14) 6.2.2.3 360NAC流程三部署 (14)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购物、商业贸易、金融财务等经济行为都已经实现网络运行,“数字化经济”引领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连接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人员的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的今天,网络安全技术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一、网络安全的定义 所谓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因素或者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常见的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主要有病毒、黑客攻击、系统漏洞、资料篡改等,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来保障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 (2)信息被篡改。这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已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其破坏作用最大。 (3)传输非法信息流。只允许用户同其他用户进行特定类型的通信,但禁止其它类型的通信,如允许电子邮件传输而禁止文件传送。 (4)网络资源的错误使用。如不合理的资源访问控制,一些资源有可能被偶然或故意地破坏。 (5)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用户登录进入系统使用网络资源,造成资源的消耗,损害了合法用户的利益。 (6)环境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网络都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恶劣的天气、灾害、事故会对网络造成损害和影响。 (7)软件漏洞。软件漏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TCP/IP 协议、网络软件和服务、密码设置等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一旦遭受电脑病毒攻击,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8)人为安全因素。除了技术层面上的原因外,人为的因素也构成了目前较为突出的安全因素,无论系统的功能是多么强大或者配备了多少安全设施,如果管理人员不按规定正确地使用,甚至人为露系统的关键信息,则其造成的安全后果是难以量的。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措施不完善,安全意识薄,管理人员的误操作等。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随着人们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主要的技术如下:认证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及入侵检测技术等,这些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 (一)认证技术

Aruba无线技术白皮书产品

Aruba 无线技术白皮书
Aruba 无线技术白皮书
北京国都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5-6
Captech (China) Co., Ltd.
1

Aruba 无线技术白皮书


一、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3 二、Aruba 无线局域网系统架构....................................................................................................5 2.1 先进的无线局域交换机..................................................................................................5 2.2 灵活的组网方式..............................................................................................................5 2.3 优秀的扩展性..................................................................................................................5 2.4 无需更改有线网结构.....................................................................................................6 2.5 方便地无线网络规划设计..............................................................................................6 三、Aruba 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管理................................................................................................8 3.1 集中式管理.....................................................................................................................8 3.2 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8 3.3 RF 智能控管....................................................................................................................8 3.4 多个 SSID 结构 ..............................................................................................................9 3.5 故障自动恢复................................................................................................................10 3.6 网络负载均衡................................................................................................................10 3.7 无线终端定位...............................................................................................................10 3.8 无缝的三层漫游...........................................................................................................11 四、Aruba 无线局域网系统的安全管理......................................................................................12 4.1 集中的安全管理...........................................................................................................12 4.2 多种用户认证方式........................................................................................................12 4.3 独特的无线访问控制...................................................................................................12 4.4 安全的 AP 技术............................................................................................................12 4.5 无线接入点安全侦测和保护........................................................................................13 4.6 无线网络入侵侦测........................................................................................................13 4.7 无线接入的病毒防护....................................................................................................13 五、ARUBA 无线网络产品..........................................................................................................15 无线交换机.............................................................................................................................15 Aruba Access Point 60 系列 ...................................................................................................16 Netgear Access Point WG102 .................................................................................................16
Captech (China) Co., Ltd.
2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网络安全成为网络应用的重大隐患。由于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为了有效地保护企业网络,大多数企业部署了涉及到多层的网络安全产品,其中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病毒检测网关等。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了解下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通过深入学习各个层的不同的安全技术能过更好地解决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包;防火墙;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们使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护计算机网络,以降低恶意软件和各种攻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使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数据包层保护:如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无状态防火墙; 2. 会话层保护:如状态检测防火墙; 3. 应用层保护:如代理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 4. 文件层保护:如防病毒网关系统。 在表-1中对四类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且评估各种技术涉及的协议,安全机制,以及这些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表-1 网络安全技术的比较 数据包过滤保护 数据包过滤保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控制网络访问的一种方式。这种技术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比较数据包头的基本信息来确定数据包是否允许通过。Cisco IOS 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过滤工具。Linux操作系统中的IPChains也是一种常用的包过滤工具。 对于某些应用协议,在传输数据时,需要服务器和客户端协商一个随机的端口。例如FTP,RPC和H323.包过滤设备不能保护此类协议。为了保证此类应用的数据包通过包过滤设备,需要在访问控制列表上打开一个比较大的”漏洞”,这样也就消弱了包过滤系统的保护作用。 状态检测防火墙 会话层的保护技术通过追踪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状态来控制双向的数据流。状态检测防火墙记录会话状态信息,而且安全策略是也是对会话状态的允许或拒绝。对于基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应用程序,状态检测防火墙提供更丰富的安全策略: 1. 直接丢弃来自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包; 2. 向客户端,或服务器,或者双方发送RST包,从而关闭整个TCP连接; 3. 提供基本的QoS功能。 状态检测防火墙能够监测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动态端口的协商,从而能够控制动态协议的数据流。例如,对于FTP协议,状态检测防火墙通过监测控制会话中的协商动态端口的命令,从而控制它的数据会话的数据传输。 应用层保护 为了实现应用层保护,需要两个重要的技术: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和内容匹配技术。应用层保护技术通过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分析数据流的,从而过滤掉应用。目前,安全设备厂商提供多种安全产品提供应用层保护技术,其中部署比较广泛

锐捷网络WLAN技术白皮书

锐捷网络WLAN技术白皮书 一、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分类 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包括: 无线个人网: 主要用于个人用户工作空间,典型距离覆盖几米,可以与计算机同步传输文件,访问本地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等。目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和红外(IrDA)。 无线局域网: 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术为802.11系列。 无线LAN-to-LAN网桥: 主要用于大楼之间的联网通讯,典型距离几公里。许多无线网桥采用802.11b技术。 无线城域网和广域网: 覆盖城域和广域环境,主要用于Internet/email访问,但提供的带宽比无线局域网技术要低很多。 二、无线局域网频道分配与调制技术 无线局域网采用电磁波(RF)作为载体传送数据信息。 对电磁波的使用分两种常见模式:窄带和扩频。 窄带技术以微波为主,适用于长距离点到点的应用,可以达到40公里。由于它采用的频道较宽以及定向信号天线,因此其最大带宽可达10Mbps,但受环境干扰较大。 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扩频(spread spectrum)技术,也称SST,早期由军事部门研发,确保安全可靠的军事通讯。常见的扩频技术包括两种:调频扩频(FHSS)和直序扩频(DSSS),它们工作在2.4-2.4835GHz。 1、调频技术 调频技术将835MHz的频带划分成79个子频道,每个频道带宽为1MHz。信号传输时在79个子频道间跳变,因此传输方与接受方必须同步,获得相同的条变格式,否则,接受方无法恢复正确的信息。调频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个频道存在干扰,将绕过该频道。受跳变的时间间隔和重传数据包的影响,调频技术的典型带宽限制为2-3Mbps。 2、直序扩频技术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专业技术白皮书)

西科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技术白皮书 陕西西科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1 开发背 景 . ...................................................................................... ..................................................................................2 1.1内网信息安全分 析 .................................................................................................................................................. 2 1.2内网信息失泄密途径及防护措施.................................................................................. ........................................ 3 2 西安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系 统 . .................................................................................................................................... 4 2.1产品设计目 标 ..........................................................................................................................................................4 2.2产品设计原则 .......................................................................................................................................................... 5 2.3产品组 成 . ................................................................................... ..............................................................................52.3.1 端口控制系统(Safe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信息要会与營理信豔与电睡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2018年第8期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田铁刚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开始进入每一个家庭,同时,互联网也发展起来。如今基本上每一个家庭都联通了互联网,这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慢慢凸显出来,其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笔者着重阐述了互联网安全的现状,详细探讨了互联网安全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给出一些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网络的安全作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安全技术;广域网;发展趋势;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 (2018) 08-174-02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ian Tieg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xi Heilongjiang158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mputers have begun to enter every family.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net has also developed.Nowadays,every family is basically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people.But some problems are beginning to emerge.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security,and then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security technology in detail,and gives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security,hop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Key words:Internet;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wide area network;development trend;information security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被不断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目前计算机的作用不只是计算一些数据,开始通过互联网来 构建一些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连通,帮助人们进行信 息的交流。虽然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是一些 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 环境比较混杂,这就造成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要分析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新规划互联网的发展途径,以改变互联网的 安全现状。 1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互联网信息的安全主要是保证互联网设备和计算机软件 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1],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计算机硬件和 软件出发,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它们免受攻击,这样就可以 有效防止硬件损坏和信息泄露,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整体 安全,使得互联网能够正常服务于人们。 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了每一个家庭,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非常便捷,如视频通话、微信支付、电子商务等等,都凸显出了互联网的优越性,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生活的质量提高。互联网技术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使得 人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方便。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以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依靠防火墙'防火墙的功能相对单一,随着技术的进步防火墙开始被拥有报 警、防护、恢复、检测等功能的安全系统所取代,并且在此 基础上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网络模型,这种系统在技术上有了 非常大的进步,用户的计算系统也越来越安全。虽然我国的 计算机安全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网络病毒不断演 变,网络安全还面临很大的威胁。 2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互联网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我 国的互联网,它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安 全问题不可能全部被消除,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 作者简介:田铁刚(1979-),男,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研宄方向:网络安全与服务。 174

华为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HUAWEI 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技术白皮书

目录 1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概述 (6) 1.1“三大平面”安全能力与风险防御目标 (7)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9) 2.1拒绝服务 (9) 2.2信息泄漏 (9) 2.3破坏信息完整性 (9) 2.4非授权访问 (10) 2.5身份欺骗 (10) 2.6重放攻击 (10) 2.7计算机病毒 (10) 2.8人员不慎 (11) 2.9物理入侵 (11) 3管理平面安全 (12) 3.1接入控制 (12) 3.1.1认证和授权 (12) 3.1.2服务启停控制 (12) 3.1.3服务端口变更 (12) 3.1.4接入源指定 (13) 3.1.5防暴力破解 (13) 3.2安全管理 (13) 3.2.1SSH (13) 3.2.2SNMPv3 (14) 3.3软件完整性保护 (14) 3.4敏感信息保护 (14) 3.5日志安全 (14) 4控制平面安全 (16) 4.1TCP/IP安全 (16) 4.1.1畸形报文攻击防范 (16) 4.1.2分片报文攻击防范 (17) 4.1.3洪泛报文攻击防范 (17) 4.2路由业务安全 (18)

4.2.1邻居认证 (18) 4.2.2GTSM (19) 4.2.3路由过滤 (19) 4.3交换业务安全 (20) 4.3.1生成树协议安全 (20) 4.3.2ARP攻击防御 (22) 4.3.3DHCP Snooping (25) 4.3.4MFF (27) 5数据平面安全 (28) 5.1应用层联动 (28) 5.2URPF (28) 5.3IP Source Gard (29) 5.4CP-CAR (29) 5.5流量抑制及风暴控制 (30)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与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与追踪技术应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与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应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与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与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方面的趋势、走向与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应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白皮书

无线局域网技术白皮书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网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构架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用无线信道来接入网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并成为宽带接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1997年IEEE802.11标准的制定是无线局域网发展的里程碑,它是由大量的局域网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一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其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11b,a和g。 1.1 IEEE80 2.11b 1999年9月正式通过的IEEE802.11b标准是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扩展。它可以支持最高11Mbps的数据速率,运行在2.4GHz的ISM频段上,采用的调制技术是CCK。但是随着用户不断增长的对数据速率的要求,CCK调制方式就不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了。因为对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来说,为了取得较高的数据速率,并达到扩频的目的,选取的码片的

速率就要更高,这对于现有的码片来说比较困难;对于接收端的RAKE接收机来说,在高速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时间分集效果,要求RAKE接收机有更复杂的结构,在硬件上不易实现。 1.2 IEEE80 2.11a IEEE802.11a工作5GHz频段上,使用OFDM调制技术可支持54Mbps的传输速率。8 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802.11b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高11Mbps);而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高54Mbps)且受干扰少,但价格相对较高。另外,11a与11b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不能工作在同一AP的网络里,因此11a与11b互不兼容。 1.3 IEEE80 2.11g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无线局域网的发展,2003年7月802.11工作组批准了802.11g标准,新的标准终于浮出水面成为人们对无线局域网关注的焦点。IEEE802. 11工作组开始定义新的物理层标准IEEE802.11g。该草案与以前的802.11协议标准相比有以下两个特点:其在2.4G频段使用OFDM调制技术,使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20Mbps 以上;IEEE802.11g标准能够与802.11b的WIFI系统互相连通,共存在同一AP的网络里,保障了后向兼容性。这样原有的WLAN系统可以平滑的向高速无线局域网过渡,延长了IE EE802.11b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投资。 1.4 IEEE80 2.11n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技术白皮书

一、前言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工具。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将会强烈地依赖于网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而网络自身的一些特点,在为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将带来巨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存在于: 1. 网络的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之一,但是这也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利用共享的资源进行破坏活动提供了机会。 2. 网络的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用户很容易浏览到一个企业、单位,以及个人的敏感性信息。受害用户甚至自己的敏感性信息已被人盗用却全然不知。 3. 系统的复杂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的安全管理更加困难。 4. 边界的不确定性: 网络的可扩展性同时也必然导致了网络边界的不确定性。网络资源共享访问时的网络安全边界被破坏,导致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5. 路径的不确定性: 从用户宿主机到另一个宿主机可能存在多条路径。一份报文在从发送节点达到目标节点之前可能要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所以起点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安全保密性能并不能保证中间节点的不可靠性问题。 6. 信息的高度聚集性: 当信息分离的小块出现时,信息的价值往往不大。只有将大量相关信息聚集在一起时,方可显示出其重要价值。网络中聚集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Internet中,它们很容易遭到分析性攻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都集中在系统本身的加固和防护上,如采用安全级别高的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在网络的出口处配置防火墙,在信息传输和存储方面采用加密技术,使用集中的身份认证产品等。传统的信息系统安全模型是针对单机系统环境而制定的,对网络环境安全并不能很好描述,并且对动态的安全威胁、系统的脆弱性没有应对措施,传统的安全模型是静态安全模型。但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它已无法完全反应动态变化的互联网安全问题。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设计

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及技术的理解

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及技术的理解

姓名:段江波学号:13041214 学院:电子学院

对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及技术的理解 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发生后,在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恐怖袭击我们每个和平主义的人都是谈其色变。在这场恐怖袭击后,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在Yutube发布了向恐怖组织“ISIS”的发起挑战的视频。视频中,带着标志性的“V字仇杀队”面具的“匿名者”组织发言人用法语说,他们站在人类团结的立场上,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IS的行为。“全球的‘匿名者’都会把你们揪出来。你们应该知道我们会找到你们,不会放过你们。”这名发言人向IS发出警告,“我们将对你们发动的作战行动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网络攻击!等着瞧吧。”目前,“匿名者”已关闭数百个与IS有关的推特网和脸谱网账号,并“持续监视”12个可疑对象,而这仅仅是“战斗的开始”。“IS,我们将寻找你、揭露你,黑掉你的网站、电子邮箱和账户。从现在开始,你将找不到安全的上网之处。你会像病毒一样被消灭,而我们正是治疗者。”该组织称。 在这里我看到了对于网络技术的威力,同时也感到了一定了担忧。在小学的时候,那是有一种有个很霸道的电脑病毒叫“熊猫烧香”,到了近几年,各种网络木马纷纷出现,也催生出来一批杀毒软件,比如“360杀毒”,“金山”等。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国家安全的边界已经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拓展到信息网络,网络安全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当前世界主要国家进入网络空间战略集中部署期,国际互联网治理领域出现改革契机,同时网络安全威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演化,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复杂。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万物互联下网络攻击正逐步向各类联网终端渗透。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联网设备逐步成为下一阶段的网络攻击目标。利用应用程序漏洞能够远程控制智能手机、智能电器、智能汽车等。网络安全隐患遍布于新兴技术产业的各重要环节,但针对性的安全产品极度稀缺,相关防御技术手段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新兴技术产业的强劲增长驱动下,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范围不断延展,威胁程度日渐加深。 从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有:网络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技术、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