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二层次培养

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二层次培养
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二层次培养

2010年度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及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名单

重点资助:

瞿海斌浙江大学

王青青浙江大学

张宏建浙江大学

严密浙江大学

陈志荣浙江大学

杨大春浙江大学

杨灿军浙江大学

叶兴乾浙江大学

毛丹浙江大学

金勇丰浙江大学

王家德浙江工业大学

徐维祥浙江工业大学

胥芳浙江工业大学

钱其军浙江理工大学

陈本永浙江理工大学

沈满洪浙江理工大学

王勋浙江工商大学

李范珠浙江中医药大学

金尚忠中国计量学院

蒋刚毅宁波大学

王春琳宁波大学

汪俊昌省社会科学院

周志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冯冬芹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余绍火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层次:

吕秀阳浙江大学

虞露浙江大学

黄靖云浙江大学

潘洪革浙江大学

顾临怡浙江大学

陈仁朋浙江大学

郭创新浙江大学

王文海浙江大学

俞永平浙江大学

陈宝梁浙江大学

蒋焕煜浙江大学

黄先海浙江大学

梁上上浙江大学

高翔浙江大学

郑绍建浙江大学

吕卫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梁廷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王旭浙江工业大学

周春晖浙江工业大学

钟卫鸿浙江工业大学

李坚军浙江工业大学

邱飞岳浙江工业大学

谢洪明浙江工业大学

郭玉海浙江理工大学

武传宇浙江理工大学

陈建能浙江理工大学

俞高红浙江理工大学

胡剑锋浙江理工大学

刘向东浙江理工大学

钱正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李向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魏贵义浙江工商大学

孔庆江浙江工商大学

胡峰浙江工商大学

汪鹏君宁波大学

郭俊明宁波大学

张文标浙江农林大学

马建义浙江农林大学

李昌煜浙江中医药大学

徐时清中国计量学院

刘俊成中国计量学院

邓冰中国美术学院

陈素红温州医学院

黄兆信温州大学

王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曾大力中国水稻研究所

尹军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马胜林浙江省肿瘤医院

陈永革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卢立志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黄文君浙江中控技术有限公司

季白杨信雅达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张喜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叶建荣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

王玮宁波电视台

张彦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亚东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王一鸣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消和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陈建辉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

第二层次:

陈万芝浙江大学

朱宝库浙江大学

宋义虎浙江大学

吴伟祥浙江大学

王靖岱浙江大学

林东强浙江大学

李伟浙江大学

单国荣浙江大学

侯昭胤浙江大学

林建平浙江大学

王树荣浙江大学

王勤辉浙江大学

金滔浙江大学

周劲松浙江大学

谈之奕浙江大学

罗孟波浙江大学

詹良通浙江大学

孙永革浙江大学

周燕国浙江大学

舒晓武浙江大学

江全元浙江大学

潘纲浙江大学

杨春节浙江大学

张朝阳浙江大学

金晓峰浙江大学

陈文智浙江大学

刘妹琴浙江大学

童若锋浙江大学

宋开臣浙江大学

柳志强浙江工业大学童少平浙江工业大学赵美蓉浙江工业大学董红召浙江工业大学文东辉浙江工业大学赵志方浙江工业大学方路平浙江工业大学欧林林浙江工业大学冯新星浙江理工大学张华鹏浙江理工大学

祝洪良浙江理工大学

陈建军浙江理工大学

吴明华浙江理工大学

金子敏浙江理工大学

史伟民浙江理工大学

偶国富浙江理工大学

崔宝玲浙江理工大学

罗国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鲁仁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姜波浙江工商大学

周国泉浙江农林大学

李光辉浙江农林大学

王瑞金浙江科技学院

严天宏中国计量学院

魏新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李玉顺宁波大学

李俊华宁波大学

戴世勋宁波大学

王小军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应皆荣宁波工程学院

王舜温州大学

王军温州大学

蒋云良湖州师范学院

马锡英绍兴文理学院

周兆忠衢州学院

宋振纶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朱锦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贾建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王桂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武光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曾剑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刘兴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蔡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田景奎浙江大学

刘雪松浙江大学

夏灵浙江大学

范骁辉浙江大学

戚建华浙江大学

徐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杨小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李立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丁克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

应国清浙江工业大学

饶国武浙江工业大学

陈志卫浙江工业大学

杨洁红浙江中医药大学范春雷浙江中医药大学孔祥东浙江理工大学

竺亚斌宁波大学

朱雪琼温州医学院

陈浩温州医学院

林函温州医学院

董巧香温州医学院

金利泰温州医学院

凌志强浙江省肿瘤医院王胜浩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沈悦娣杭州师范大学

史丽云杭州师范大学

崔翰斌宁波市第一医院沈润溥绍兴文理学院

曾春来丽水市中心医院陈礼平丽水市中心医院马忠华浙江大学

蔡新忠浙江大学

张才乔浙江大学

刘东红浙江大学

罗自生浙江大学

翁建全浙江工业大学

吴家胜浙江农林大学

郑炳松浙江农林大学

单胜道浙江农林大学

马伯军浙江师范大学

陈春中国计量学院

叶子弘中国计量学院

戚向阳浙江万里学院

李钧敏台州学院

张光恒中国水稻研究所

李国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王永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柳新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许文军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柴一秋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阮松林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张望舒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

李天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成树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程文亮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罗海忠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叶华俊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骆广进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郭立书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季立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王辉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张立永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范渊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周观根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高飞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周勇杭州北斗星膜制品有限公司

金鲜花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胡建良杭州格林香料化学有限公司

熊义勤杭州大一科技有限公司

陈大彤宁波高新区聚光太阳能有限公司杜永均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海滨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刘孝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陈志平天能集团

涂登云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

俞慧忠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

欧其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林伟明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徐殷龙泉市佳之韵浮雕瓷画有限公司

陆国栋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蒲通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

王海彬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光炎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侯靖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单治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李文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6研究所汪炜浙江大学

郭继强浙江大学

周洁红浙江大学

何辉斌浙江大学

邹广胜浙江大学

章雪富浙江大学

孔令宏浙江大学

张金福浙江工业大学

刘成国浙江工业大学

刘阳浙江工业大学

胡斌武浙江工业大学

陈宇峰浙江工商大学

李靖华浙江工商大学

范钧浙江工商大学

黄红华浙江工商大学

贺武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范琳宁波大学

王万盈宁波大学

郭剑鸣浙江财经学院

李永友浙江财经学院

朱华友浙江师范大学

李圣华浙江师范大学

葛永海浙江师范大学

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

卢勇中国美术学院

黄祖庆中国计量学院

吴艳彧浙江传媒学院

汪锦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任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李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冯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吴蓓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吴晶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孔德兰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姚奇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明琳杭州师范大学

方爱龙杭州师范大学

侯作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江华温州大学

丁治民温州大学

钭晓东温州大学

谢志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推荐人选申报表教学内容

附件2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推荐人选申报表 姓名: 单位: 部门(地区):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四月

填表说明 1.封面填写方法: “推荐层次”栏,根据情况在“重点资助”、“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前打“√”。 “组别”栏,所在单位为企业的申报人员填写“企业”,其他人员根据自身所从事专业领域情况,在“理学”、“工学”、“医药”、“农林”、“社科”或“宣传文化”前打“√”。 “申报类型”栏:根据自身所从事专业工作情况,在“学术型”、“学术应用并重型”、“应用型”前打“√”。 “专业类别”栏按照GB/T16835—1997分为以下几类,申报人选根据自身所从事专业情况选择合适类别填写: 理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天文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力学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材料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科技信息与管理类;工学:地质类、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热能核能类、电工类、电子与信息类、土建类、水利类、测绘类、环境类、化工与制药类、轻工粮食食品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纺织类、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公安技术类、工程力学类、管理工程类;农学:植物生产类、

森林资源类、环境保护类、动物生产与兽医类、水产类、管理类、农业推广类;医学:基础医学类、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药学类、管理类;哲学:哲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经济学:经济学类、管理类;法学:法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学类;教育学:教育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体育学类、职业技术教育类;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艺术类;历史学:历史学类、图书信息档案学类。 2.第二至第九项栏目起讫时间均为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申报人员根据自身业绩情况填写,没有相关栏目业绩的,无需填写。 3.此表报送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10日,逾期不再受理。申报表一式1份,一律用A4纸打印,务必提供2寸照片粘贴于照片处。表内第二至第七项栏目内容均须附复印件1份作为附件(注:著作类只需复印封面、目录、前三页及封底,附件要求不超过40页),并单独装订成册。所有材料评审结束后,不再退还。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7版)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7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 2017年7月

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或其他行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和造价咨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发现和分析工程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工程系统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相关问题,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与社会及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出国进修申请表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出国进修申请表 一、申请人基本信息 姓名(中文)___________(拼音)___________ 性别____出生年/月/日_________出生地________ 民族____婚姻状况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现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工作时间 从事专业 职称 职务 所属层次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手机号码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 最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__最高学历________专业 何年入选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二、申请出国进修情况 进修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国别____________ 申请出国进修资助期限 □ 3个月 □ 6个月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外语水平 □近两年BFT 考试成绩 总成绩_________听力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进修国语种专业毕业 □近年内曾在上述语种国家留学或工作1年以上 四、接受高等教育和在国内进修情况 学校名称 学习时间 专 业 学位或证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如曾在境外学习工作过,请说明境外学习/工作情况 境外研究机构名称学习/工作时间经费来源专业使用语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六、最近五年曾从事过的工作 工作单位工作时间专业工作职务或职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研究或项目情况与出国进修的必要性及对拟进修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曾获得过的专利和学术成果、技术成果及工作成就奖励,主要工作业绩: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二)专业技能课....................................................... (三)创新创业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 (一)基本要求......................................................... (二)教学安排建议.....................................................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生要求........................................................... 十、附录.................................................................

2020 杭州人才分类标准

杭州人才分类标准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2019年修订版)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市级领军人才、高级人才(分别用A、B、C、D、E来指代)。 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主要包括: 1、诺贝尔奖获得者。 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3、菲尔兹奖、图灵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4、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5、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 6、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 7、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 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 1、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完成人。 2、国家“万人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浙江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

3、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国家级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功勋飞行员。 4、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前3位完成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前3位完成人);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得者(个人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近5年来,担任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 5、世界50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指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世界行业排名前10位的金融机构总部的高管、首席风险控制人员、首席财务管理人员、首席产品管理人员、首席技术人员及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指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集成电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骨干,且年工资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上年度纳税5亿元(含)以上制造业(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指董事长、总经理),且上年度工资性收入在200万元(含)以上。 6、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 7、梁思成奖获得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8、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 C类:省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推荐人选申报表

附件2 组别: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推荐人选申报表 姓名: 单位: 部门(地区):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联席会议办公室

填表说明 一、此表填写者为2008年度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申报人选。申报者必须是2003-2007年入选的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二、封面填写方法:“组别”栏分“理工”、“医药”、“农业”、“社科”、“企业”五大类。所在单位为企业的申报人员填写“企业”,其他人员根据自身所从事专业情况填写“理工”、“医药”、“农业”或“社科”;“地区(部门)”栏填写单位所在的地级市或厅局级主管部门名称; 三、基本情况栏填写方法:“专技职务”指在岗在聘的专业技术职务,如“教授”、“高级工程师”;“特贴年份”指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年份;“突贡年份”指获得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年份;“博导年份”指成为博士生导师年份。 四、第二至第六项栏目起讫时间均为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内容应与申报软件中填写的电子内容一致。其中,获奖栏只填写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如省科技进步奖、省优秀著作奖等;项目(基金)资助栏只填写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基金);代表论文和著作栏填写最能代表本人贡献和水平的已发表论文、著作(教材)、译著等,最多各限15篇;专利情况栏只填写已授权的专利。 五、此表报送到省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截止日期为2008年5月20日。登记表一式5份,一律用A4纸打印, 务必提供2寸照片粘贴于照片处。表内第二至第六项栏目内容均需须附复印件1份作为附件(注:著作类只需复印封面、目录、前三页及封底),须单独装订成册。所有材料评审结束后,不再退还。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40301 所属专业大类:土木建筑类 建设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 院长:史庆南 专业负责人:夏巧丽 主要撰稿人:汪浩 主要完成人: 夏巧丽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负责人金志辉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张朝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李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骨干教师汪浩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陶正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 侯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 王睿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谭莜君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专业教师贺世伟昆明知尚达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 罗彬云南建工集团第四公司工程师

一、学制 全日制标准修业年限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4年。 二、招生对象 应往届高中生、应往届中职生、社会人员(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 三、学历层次 高职专科 四、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具备结构、基础施工、主体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等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施工、工程测量放线、施工组织管理等基本技能,从事建筑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建设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 1.职业岗位面向及职业能力要求

六、课程体系开发

2.课程项目、情境 每门专业课程要选取若干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课程教学要将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 七、专业教学计划 (一)教学计划执行表学期周数及周课时分配 教学计划执行表基本框架为三年全日制标准培养方案。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标准年限框架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进度及课程安排,在最长学业年限4年内修完应修课程,取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并满足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3.各学期课程安排表-建筑工程技术

台州市211人才工程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年培养期内个人计划与预期目标

5年培养期内个人计划与预期目标 一、个人计划 1.完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 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主动向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老师学习,多听同行的课,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备好每节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写好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实践检验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及时总结反思,成为优秀教师。 2.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校长培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日常管理当中,正视失败,寻找失败的原因,制定补救措施,避免出现连续失误。同时及时总结成功的原因,并把它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继续加以深化,提高管理的效能。自觉接受上级的检查、指导,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既了解情况,又了解自己,真正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3.教育科研方面: 加强人文底蕴,增强人文精神,做有反思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及时积累个案,归纳资料,撰写有实效的专题论文或报告,推广教科研成果。 4.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能对本专业教师起示范和指导作用,为本专业老师开设专题讲座,带领团队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研究,并开发完成校本课程。 5.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重新定位学校的学风与教学特色,制定长远的政策和计划。在以围棋、抬阁等校本课程为特色的同时,实现“书香校园”“心理健康”等多元化的发展来凸显校园文化的综合性。通过创建各级各类示范性学校工作,提升学校在本市的知名度。 二、预期目标 经过五年的重点培养,全面达到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的基本要求,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资深教师,成为办学思想端正,理念先进,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并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的校长,在学校教育改革、青年教师培养、教学队伍建设、特色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带头作用,办学实绩突出,所在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在全市有一定的知名度。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案

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 案

第四项目部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项目部人员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新员工上岗培训计划、在职老员工的培养与开发计划,员工绩效考核与建立人才档案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项目部的人员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岗位见习轮换”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员培养目标 项目部人员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培养政策,即项目部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员和综合型的管理人员。专业型的技术人员指在建筑与隧道施工等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综合型管理人员指在本部门或本班组内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 第四条主要内容 1、职业发展通道; 2、建立后备人才档案

3、新员工上岗培训; 4、老员工在职培训; 5、内部见习,岗位轮换,; 6、人员培养的考核评价; 7、员工晋升、淘汰与选拔。 第五条适用范围 第四项目部各部门员工。 第六条名词定义 1、项目部高层管理者:项目部经理、项目部副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 2、项目部中层管理者:项目部经理助理、项目部总经济师、项目部副总工程师、项目部各部门部长、副部长 3、项目部基层管理者:项目部各小组组长、副组长、项目部各班组班长、各部门一般管理人员 4、普通工人:项目部从事一线施工生产的工人 第二章职业发展通道 第七条目的 通过划分岗位序列和职位等级,制定各岗位序列的职位晋升路径,以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 第八条岗位序列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 专业代码:560301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1、学制:全日制三年专科 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技工学校毕业生,职业高中毕 业生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1)本专业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及政策,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岗位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工程测量、工程预算和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①计算机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②实用技术与技能的训练; ③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2)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管理部门从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人才。

2、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 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知识,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创新,且善于合作与沟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遵纪守法,有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基本业务素质 ①知识结构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熟知建筑结构理论基础知识和建筑施工、材料、测量、施工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运用课程基础知识和方法对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②业务能力要求 掌握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地基处理、建筑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知识,具有一般小型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建筑机械、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和常用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计算机网络)等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了解有关建筑工程的主要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③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1-2010年)实施意见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1-2010年)实施意见 1996年以来,我省根据《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规划(1996-2010年)》(省委办发〔1996〕29号),组织实施了省“151人才工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到2000年,全省已选拔“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629名,其中:第一层次138名,第二层次491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42名。为加大培养力度省财政共下拨培养资助资金1583.5万元,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选拔和培养资助任务。这些培养人员是我省年轻一代高层次人才的优秀代表,已成为推动我省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由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选拔和培养的人选达1500余名。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以“151人才工程”为龙头,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优秀年轻人才的工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加速培养造就适应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年轻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1〕14号)、省委办发〔1996〕29号文件精神,现就实施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1-2010年)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加快实施人才战略和新世纪人才工程,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工作体制和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为新世纪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目标 根据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滚动培养,重点资助,跟踪管理,鼓励竞争的要求,培养造就出一批不同层次的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到2010年,每5年一轮,每轮培养:第一层次100名左右具有国内外科技前沿水平,能进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序列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500名左右具有省内外领先水平,在我省各学科、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第三层次1000名左右列入各市和省直有关单位重点培养计划的,在各学科领域做出较大成绩,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青年优秀人才。 三、选拔 (一)选拔范围和对象:在关系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术技术领域,包括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以及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现代管理等专业工作的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回国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以及其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取得较大成绩的青年优秀人才。 (二)选拔条件。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按下列条件选拔: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恪守科学道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 2.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其学术技术水平在省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3.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出版过有影响的专著,或发表的论文被国外权威的检索机构收录; 4.在应用技术和工程技术设计研究,科技开发中有重要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以及在社会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作为主要成员在国家或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取得重要科技成果,或获得国家、省部级自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论证材料

————————————————————————————————作者:————————————————————————————————日期: 2

目录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机械制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检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具备宽广的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从事金属与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内从事科技开发、实验研究、工艺设计、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掌握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检测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的基础知识,受到材料性能及检测、工程计算和绘图、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文献检索、语言文字表达等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种材料成型的生产工艺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出国进修申请表 一、申请人基本信息 性别____出生年/月/日_________出生地________ 民族____婚姻状况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现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工作时间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所属层次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__传真______________ 最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__最高学历________专业 二、申请出国进修情况 进修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国别____________ 申请出国进修资助期限□3个月□6个月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外语水平 □近两年BFT考试成绩总成绩_________听力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进修国语种专业毕业 □近年内曾在上述语种国家留学或工作1年以上

四、接受高等教育和在国内进修情况 学校名称学习时间专业学位或证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如曾在境外学习工作过,请说明境外学习/工作情况 境外研究机构名称学习/工作时间经费来源专业使用语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六、最近五年曾从事过的工作 工作单位工作时间专业工作职务或职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研究或项目情况与出国进修的必要性及对拟进修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及计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501) 建筑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修订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60501) 建设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院长:万由祥 项目责任人:黄享苟 专业负责人:王义剑 主要撰写人:王义剑 主要完成人: 陈卓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带头人 黄享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院长 郭自灿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王义剑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张祖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黄宏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夏艳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徐秀山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骨干教师 付仁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周奇康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高俊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张敏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刘广才孝感市恒丰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汤光荣湖北天厦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程汝楫湖北天厦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高级工程师李猛孝感市建设行业安全监察站高级工程师苏云寿湖北全洲扬子江建筑公司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 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孝感,主要面向武汉城市圈和湖北及华中地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施工管理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施工员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1.素质目标 思想素质: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简称宁波材料所),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推进的新阶段,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一个新的直属科研机构。 目录 编辑本段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

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在浙江省设置研究机构“零的突破”。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还就研究所建设的具体事宜共同签署 全景 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建设备忘录》。 宁波材料所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第一届理事会于2004年5月29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所的《章程》。《章程》中规定,宁波材料所将报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事业法人单位,纳入“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范围。 位置 宁波材料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国科学院与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制定的办所方针,通过集成技术、整合资源,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促进成果转化的一个动态平台。在中科院及浙江省和宁波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宁波材料所的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2006年底全面完成各项基本建设,2007年初开始投入正常使用。与此同时,研究所将以灵活的方式,引进人才、组织项目,边建设、边运行,力争使“硬件”设施建成验收之日,即为部分“软件”成果取得收获之时。 编辑本段领导 所长:崔平 全面领导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分工负责人事教育、资产财务和行政后勤工作。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作为guestscientist在德国萨尔大学、意大利第三世界科学院理论物理中心、日本京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工作,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访问

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方案

“123”人才培养模式规划方案 “123”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零距离”上岗的建筑施工一线中等技能型人才;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前三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通过近1年顶岗实习获得初步工作经验。所培养的学生既有较能;第四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第五、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构建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近一年顶岗实习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及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途径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在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资料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及工程概预算等基本理论,能从事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从事一线管理、生产、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 1.建筑工程施工,能够负责贯彻施工组织设计,并对作业班组进行全面交底工作。 次要就业岗位:

2.建筑工程造价 3.建筑工程测量能够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4.建筑安全管理能够胜任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5.建筑工程监理能够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监理工作。 6建筑材料管理能够负责专场材料管理工作。 7建筑质量检测能够胜任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8.建筑资料整理能够从事工程项目预算工作。, 其他就业岗位:木工绘图员市政、路桥、隧道管理架子工钢筋工砌筑工水电工房地产营销员合同管理员混凝土工机械员 三、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基础知识要求 1、掌握一般民用、工业建筑的构造特点,具有相应的地基与基础、柱、墙等基本知识。 2、掌握小区域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熟练掌握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3、掌握施工程序、各主要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及其评定方法。 4、掌握建筑企业的一般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知识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合同、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检验、使用

浙江省“15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选拔工作相关信息

浙江省“15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选拔工作 一、杭州市“131”人才推荐 (一)推荐名额 我区总共推荐40名,其中一层次8人(重点资助2名),二层次16名,三层次16名。 (二)人选条件 推荐人选条件应符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1〕175号)的规定。年龄条件为:第一层次培养人选为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第二、三层次培养人选为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推荐人选应是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突出。推荐选拔工作要注重三类群体:一是注重选拔推荐“十二五”期间杭州市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领域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注重选拔推荐浙商企业等民营经济的优秀专业技术人(https://www.360docs.net/doc/9a5636041.html,)才。三是注重选拔推荐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省重点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等高层次创新人才。 (三)推荐程序 本次推荐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经用人单位内部公示拟推荐人选业绩无异议后,由各镇街(科技经济园区)初审并汇总后送区人力社保局。 (四)报送时间及材料要求

上报时须填写《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人选推荐汇总表》、《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人选推荐表》以及相关附件材料各1份。(相关表格请到“江干人才网”下载) 附件材料包括:单位公示证明,推荐人选的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及主要的获奖证书、荣誉证书、代表性论文、科研项目、基金资助、专利等附件证明材料复印件1份(一般不超过20页,须单独装订成册,添加目录并由单位审核原件后盖章确认)。每个推荐人选的材料装入一个档案袋中,档案袋上注明推荐人选姓名、申报层次、行业分类、推荐部门。 各镇街(科技经济园区)报区人力社保局的截止时间为3月29日。 二、浙江省“151”人才选拔 (一)选拔条件 1.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密切关注本学科专业及科技攻关前沿发展动态,学术和技术水平得到省内外同行认可,富有发展潜力,经培养有望进入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行列。 2.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地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基金,获得过地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或其他有影响力的社会奖项;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推动成果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或发表过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出版过著作,取得过重要的科研成果。 3.已列入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或同级别人才培养工程,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身体健康。 (二)选拔名额及资助方式

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部门:建筑工程系责任人:谢廷雷修订时间:2015.12 适用对象:普通高职适用年级:2016级版本号:V2.0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名称:建筑工程技术代码:540301 二、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兼收部分职高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学年学分制,学制为3年。 三、培养目标 面向建筑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测绘公司、建筑工程监理公司等企业,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安装、建筑质量监督等职业能力,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等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 岗位专业面向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核心技能主要专业课程 核心岗位施工员建筑施工行业 负责项目施工现 场的施工技术方 案与施工组织设 计;一线施工。 熟悉建筑施工技 术、施工方法, 具有建筑施工现 场管理能力。 1、建筑识图与 CAD制图 2、建筑主体工程 施工 3、建筑基础工程 施工 4、安装工程施工 技术 5、建筑设备工程 识图与安装 测量员建筑施工行业 从事建筑规划设 计、建设、生产 各阶段测绘外业 观测、内业数据 处理、测绘生产 管理、测绘项目 组织实施等工 作。 具备建筑工程测 量的基本知识和 测量技术,具备 测绘项目管理、 组织实施、内外 作业和各类型测 量方案实施等专 业能力。 1、建筑识图与 CAD制图 2、建筑施工技术 3、建筑工程测量

拓展 岗位监理员建筑施工行业 负责工程项目施 工现场各种监理 工作。 熟悉建筑施工技 术、施工方法, 具有建筑施工现 场管理能力。 1、建筑主体工程 施工 2、建筑工程竣工 验收与交付 3、建筑工程任务 承揽与合同管 理。 五、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设置 项目细目内涵课程设置 综合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 质与法制观 念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1、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2、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3、时事政治教育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法律意识、建立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心理素质 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1、入学教育与军训 2、大学生安全教育 3、大学生心理健康 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具有一定公共关系协调能力 职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敬业意识,爱岗敬业就业指导 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 文化素养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及文化素 养 1、应用文写作 2、公共选修课 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 力,应用语言文字,清晰地进行信息、思想、感情 传递、表达和交流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 拓创新精神 具有文学艺术美学修养 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体育 知识要求通识教育知 识 数理基本知识应用数学 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听、写能力,获得高等学校 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证书 实用英语 计算机应用知识,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计算机应用基础 时事政治知识1、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2、时事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