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和意见建议

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和意见建议
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和意见建议

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和意见建议

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恰是增收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应该对我县农民增收工作予以重新审视,科学定位,理清思路,选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创新促进农民增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一、我县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改变。因此,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让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长期任务。

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5.0%。渔业和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水产品总产量41349万吨,同比增长11.7%,总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11.7%。畜禽肉类总产量9.2万吨,同比增长3.2%;禽蛋产量26498吨,同比增长3.0%,畜牧业总产值21.2亿元,比去年增长4.6%。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4107元,同比增长16.4%。

当前我县正处于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看到,我县农民收入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农产品加工运销仍是瓶颈,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有待提升,实现农产品出县、进超市进宾馆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深刻认识我县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坚持把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农民增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继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题,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设施化、市场化水平,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预期发展目标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

路径之一:用农民专业合作的办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围绕本县所确立的主导产业,引导农民按照“资金共筹、资产共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创建专业合作社,运用利益调节机制,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形成有效对接,依托联合的力量,合伙购买农资,降低生产成本,共同抢占市场,不断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增值问题。

路径之二:用削减转移农民的办法,推动就业结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随着我县工业化的推进,土地对广大农民来说,已不再是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于是引导多数的农民从农业阵地向二三产业分流,从事非农产业,获取工资性收入。与此同时,还可合理收取土地流转费,实现双重收入。也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接转土地使用权的少数农民,可经营较多的地,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增加务农收入。

路径之三:用创业带动就业的办法,拓展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到非农岗位就业,其前提条件就是从源头抓起,实施多元化创业,建设高效园区和产业基地,通过提前介入、提前储备、后续服务等措施,积极开发就业岗位,让分离土地的农民向工业园区集中,向小城镇集中,到高端产业、高效企业、高薪岗位就业。同时,鼓励有专长的

农民,自谋出路,自主创业,逐步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工商业集群,让农民在多元化的岗位获取非农性收入。

路径之四:用产权出租入股的办法,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使农民走向富裕,我们引导农民将自家的承包地向外流转,依法收取流转金。再则,村集体将闲置“四荒”、场地向外出租,收取的租金,人均发放到每户名下。还有就是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参与股份合作企业或股份合作社经营,年终按股分红,以多种方式获取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富裕水平。

路径之五:用按年龄段分管的办法,建立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我们针对农村人口的不同年龄段,实施不同的管理。对新生儿,按照户籍政策给予转非;对新生劳动力,定向输送到非农岗位;对留守在农业一线的“4050”人员,引导其发展不同模式的旅游观光农业;对非农岗位零就业家庭,则列入帮扶计划,以良好的运行机制确保农民增收。

路径之六:用完善社会保障的办法,减轻经济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围绕民生问题,我们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义务教育,逐步将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城区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解决农民“看病难、上学贵和老有所养”问题。尽可能地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减轻经济负

担。从另一层面看,也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四、用四项新举措完善农民增收

一是更新思想观念,树立跳出农业谋增收的发展意识。在研究农民增收问题上,我们从更新思想观念着手,打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运用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的视角,站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树立“务农难致富”和“兴农不在农,出路在农外”的发展理念,着重在农字以外寻找出路,进而采取借鉴工业经验抓农业,围绕城镇发展抓农业,根据城镇居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抓农业,实现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民稳步增收。二要转变工作职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引导农民增收,光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按照“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即由“公婆”向“公仆”转变,由“领导”向“服务”转变,由“一般号召”向“办实事”转变,随时把握群众需求脉搏,有针对性地搞好迎前服务。具体帮助农民转观念,着重解决发展观问题;帮助农民搞联合,着重解决组织化程度问题;帮助农民跑市场,着重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产品增值问题;帮助农民拓岗位,着重解决非农就业问题;帮助农民搞培训,着重解决劳动技能问题;帮助农民参保,着重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三是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新型农民,加快其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我们认为,当前应下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摸清劳动力就业底牌。熟悉并掌握劳动力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从业结构,为有计划地分流做好前期准备。二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县有职业介绍中心,村设村民就业服务站,镇社服站应主动上挂下联,实施三级联动,定期举办用工招聘会,做到农民就业有人管,脱贫致富有人帮。三是与大中型企业建立用工关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择优向企业推荐农民工。四是开展定向、定岗培训。采取用工单位下“订单”,培训部门出“菜单”,乡镇政府来“买单”的办法,对分离土地的农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近日,市政协组织了调研组,对我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748元,提高至2003年的3556元,年均增长4.4%。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当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83亿元,人均减负率达65%。 一、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虽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从1997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长4.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长9.6%,两者相差5.2百分点。两者增量比较,前者是后者的4.9倍。 2、农民增收渠道少。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从乡镇企业及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减少,2003

年农户经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5%。个别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收入结构单一,万一烟叶滑坡,就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3、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近年来,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市场卖价低,造成增产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近年来,由于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是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5、农民收入不平衡。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调研组在市区对近郊4个村11家农户进行调查。这里条件虽相对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大田县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34个,3.07万人。 6、农民收入入不敷出。从统计数据上看,虽然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收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宽裕,有的还比较贫困。特别是农村医疗、教育和人情费支出不断加大,造成收支极不平衡。如现在农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生小病一般不敢上医院求医,若遇大病就得举

浅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浅谈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近来,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呼声颇多,全国范围内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展开。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此举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有利于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开辟道路,具有深远的经济影响和政治意义。 可以预见,近来惠及广大农民的一系列政策,以后还会发挥显著的积极效应,而且以往执行政策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有助于这些政策今后更好地落实。农民负担在不断减轻,但制约农民增收的非政策性因素却依然很多,寻求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促进农民增收,先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减轻农民负担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在重视“放活”政策的同时,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彻底摒弃行政命令式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方法,让农民群众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主人,自觉、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多重举措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一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严格依法办事、政策公开透明,农民确权确地,保障土地收益”的原则,完成土地确权和有偿流、有序流转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了农村基层组织运转。三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要求,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四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五是加强不良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减轻了村级的债务负担。

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诊断 郭泽晓

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诊断郭泽晓 发表时间:2018-09-29T11:13:30.9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郭泽晓 [导读] 本文就保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引出现在我国架空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诊断出这些问题。 郭泽晓 广东电网梅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广东梅州 514021 摘要: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国民每日的用电量也在逐年提高,所以说,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也就成了电力企业以及电气工程师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然而,现在我国的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本文就保证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引出现在我国架空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诊断出这些问题。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中;问题;诊断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对电力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沿海发电厂已经远远不能保证电能的输出量,需要跨地区电能共享,基于电能损耗的问题,也就需要进行高压、超高压电能输送,输送的方式就是应用架空输电线路进行电能输送。因此,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我国对电力系统在安全运行中的碎片要求非常高,因为我国地域广阔,也就需要将各部分的电力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只要在电力系统的某一处发生了故障,造成影响的地域将会广大。尤其是电力系统中的架空输电线路部分,控制着整体电能的输送,需要供电公司以及电气系统设计人员的研究以及专业人员的维护。因此,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是人们享受更好生活的一大保证。 2.我国架空输电线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于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逐年上升,尤其是架空输电线路这一块尤其重视。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我国还没有系统的进行架空输电线路的开展新型基础性的设计,因此研究架空输电线路以及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问题分析成了当前输电线路亟待解决的问题。 2.1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和存在方式 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很简单,一般是由铁塔、导线、绝缘子、导线金具组成。铁塔(有些地方也有用混凝土杆)支撑输电线路,导线负责输送电力,绝缘子将导线和铁塔隔离开,以保证不会引起人身事故,各种导线金具一部分负责将导线与绝缘子连接起来,一部分负责减少导线在风吹时的振动,一部分负责固定导线。 相比于地面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计较低,施工周期短,易于维护。地面输电线路一般输送低压线路,处于能量方面来看,低压输送电能对能量的损耗大,而架空输电线路输送高压电能,能量损耗少,因此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主要方式。通过架空线路将不同地区的发电站、变电站、负荷点连接起来,输送或交换电能,构成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络或配电网。 2.2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 架空输电线路一般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将会收到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说,架空输电线路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及化学抗腐蚀能力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象问题。另外,当地的空气湿度、温度、冰冻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化工污染等问题,同样会降低架空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所以说,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和维护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保证输电线路安全温度的运行。 2.2.1 设计问题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影响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架空输电线路应安装相应的国家规范,相应的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2011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2013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如果不按照相应规范施工,将会造成各种问题,比如供电电压不足、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设计好架空输电线路,是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一大保证。 2.2.2 人为破坏 人为破坏是造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发生故障以后,后期维护人员发现,很多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人为偷盗电缆、电气设备等。还有就是在输电线路下面栽种树木、违法施工等,会造成输电线路的不稳定因素存在。 2.2.3 自然灾害 在已发生的输电线路故障中,自然灾害引起的故障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而其中的雷击事故也是最严重的。雷击造成的输电线路发生的故障,往往会导致大面积的输电设备损坏进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同时,雷击事故的后期维护也是最麻烦的,受到超高压电的影响,一部分的绝缘导线将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大面积更换导线。大风以及冰冻也是引起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另一大自然因素。大风以及冰冻会导致输电线路折断,导致跳闸。由于我国的架空输电线路都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冰冻、酸雨等还会导致架空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2.2.4后期管理维护问题 后期维护管理等也是会引起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一大因素。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及时、有效地去进行维修保护,如果维修不及时将会导致故障面积进一步扩大甚至造成面积更大的故障。另外,后期维护人员的素质不高,也会造成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发生故障以后,应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维修,并进行专业测试以后再进行下一步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故障维护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者别的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3.如何诊断架空输电线路中发生的故障 如今我国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诊断已经趋于智能化、自动化。围绕架空输电线路的诊断一般是分为雷击和非雷击。雷击的情况下,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方案(同名34271)

融安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全国、全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自治区、柳州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以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全民创业、实施充分就业为重点,坚持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产业为支撑,积极实施工业化引领、产业化提升、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农村产业、劳务经济、二三产经营收入为主导,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农民增收格局,实现农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城乡原则。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目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事业均等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城镇村庄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工互动、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原则。以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优化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建立和完善促农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农民增收和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产业支撑原则。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加强产业强村大户与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打好农民增收的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北部以林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松杉、毛竹、油茶、金桔、罗汉果及中草药套种;在国道沿线等条件较好的乡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重点抓好甘蔗、桑蚕、淮山、头菜、杂交柑、食用菌、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等农业优势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南部以粮食、甘蔗为重点,大力发展蚕桑、葡萄、西红柿、食用菌、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各类强村,发展各类产业大户。 ――坚持科技兴农原则。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三、工作重点 以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近日,市政协组织了调研组,对我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经过调查,我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748元,提高至2003年的3556元,年均增长4.4%。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当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83亿元,人均减负率达65%。 一、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虽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从1997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长4.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长9.6%,两者相差5.2百分点。两者增量比较,前者是后者的4.9倍。 2、农民增收渠道少。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从乡镇企业及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减少,2003年农户经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5%。个别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收入结构单一,万一烟叶滑坡,就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

增长。 3、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近年来,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进,优质农产品少,市场卖价低,造成增产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近年来,由于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是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5、农民收入不平衡。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调研组在市区对近郊4个村11家农户进行调查。这里条件虽相对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大田县当前农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34个,3.07万人。 6、农民收入入不敷出。从统计数据上看,虽然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收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宽裕,有的还比较贫困。特别是农村医疗、教育和人情费支出不断加大,造成收支极不平衡。如现在农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生小病一般不敢上医院求医,若遇大病就得举债治疗,造成因病返贫。农村孩子上大中专学校,每年需支出6000元以上,还有红白喜事年支出约1500元至3000元,占农户年现金收入的20-30%。

围绕一村一品建设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调研报告

围绕一村一品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汤峪镇八庄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要求,我村两委“围绕一村一品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一课题,采取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老干部、老党员、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及发展特点 汤峪镇八庄村位于汤峪镇西北部,东临汤峪镇豆家河村,西与金渠镇年家庄村接壤,南临汤峪镇小法仪村,北与槐芽镇清湫村为邻,土地平坦,灌溉渠系发达,土质以沙土地为主。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448户、人口1748人、耕地2541亩。2006年以来,本村围绕草莓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截至2008年全村栽植草莓1200亩。2008村经济总收入6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草莓销售收入483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草莓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综观全村“一村一品”发展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日趋凸显。08年全村草莓种植1200亩,09年新增草莓500亩,累计达到1700亩,占全村耕地的67%,草莓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二是覆盖领域较广。全村9个村民小组种植草莓户数达到300多户,占全村农户70%以上;三是区域带动日益增强。全村一村一品发展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紧邻汤峪镇八庄村的槐芽镇清湫村、黄家庄村,均以草莓发展为主导产业,这一区域已成为全县草莓种植销售中心,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在发展“一村一品”农业上加大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实现途径

文章来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与改革初期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近几年却大幅度下降,即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1984年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增幅达15.6%。但自1985年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1985-2000年农民年均收入增幅已降至3.8%。200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元,增长8.7%,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13元,仅增长1.5%,2002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23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2003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158元,增长2.5%,但同比增幅下降了3.4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4元, 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86元,仅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当然某一年份的数据并不见得代表一种趋势,可支配收入同现金收入也不完全对应,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2、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变化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原因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从1979年至2005年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民收入减少。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第四,城乡差别拉大。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5、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 7、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开支

输电线路施工存在问题及安全管理分析

输电线路施工存在问题及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4T11:37:21.5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马明亮 [导读] 摘要:当前,对电力的需求,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与日俱增。 (陕西汉水电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当前,对电力的需求,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与日俱增。输电线路因为承担着分配以及输送电能的任务,其工程施工项目数量也逐渐增多。输电线路施工作为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具有安全风险大、专业性强、周期短的特点,所以对电力施工项目建设的安全开展管理具有十分意义的重大。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风险;施工管理 引言: 当前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生活需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必须要做好电力施工输电线路各项施工管理工作,重视在人员方面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联系,使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得到保证,更好的满足电力系统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当前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工作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应对措施,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电力工程施工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 (一)施工人员的技术与水平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非常关键,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因为涉及到非常多专业领域,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性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当前很多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相对较为低下,各项施工技能掌握不是很扎实,导致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严重下降。另外,技术与管理之间区别较为明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容易有错误判断情况出现。一旦做出错误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质量,甚至影响到国家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很难满足大众在电力方面的实际需要。 (二)输电线路及设备存在有严重盗窃现象 当前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盗窃行为仍无法得到根除,尤其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存在有非常严重的设备以及线路被盗窃现象,整个项目建设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拖延项目整体进度,部分线路甚至出现瘫痪。另外,因为整个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场地范围比较大,受到施工人员的等方面因素限制,在细节问题方面容易出现疏忽,如果未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应对措施,将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三)环境因素影响 在输电线路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部分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在线路规划区域种植经济树木,不管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还是在树木成长方面的影响,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导致线路有短路或者断裂等情况出现,情况严重时整个线路可能会出现瘫痪。当前我国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多,在这种施工环境下,输电线路的施工会存在有导电和漏电现象,最终发生安全事故。虽然这些环境方面因素很难得到有效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一味的任其发展,不仅会降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性,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四)施工部门分工不够明确 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有明确的分工,避免当问题出现之后有推诿与扯皮等现象出现,最终降低施工效率,出现各类问题和矛盾。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涉及到非常多部门,不管哪个部门,都需要明确划分自己的责任和权利,最终保证整个项目有明确的分工,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施工环境。当前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最多的问题就是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的划分,一旦有安全事故以及问题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自身责任,最终阻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电力工程施工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 当前人们在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质量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在输电线路维护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接受和认可。虽然现阶段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模式存在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相比之前的管理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存在有各种各样问题,在实际的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需要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展开分析,通过对管理方式的优化,使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意识得到提高,更好的满足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需要。 (一)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可以对施工缓解和施工部门进行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各项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奖惩明确。针对施工过程中表现好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员工进行惩罚,使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建立民主平等机制,使每一个员工都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找到当前制度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并解决。 (二)提高在员工培训机制方面的重视度 电力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使各项员工培训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提高员工培训力度,使员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在这种培训管理模式下,所有员工都能向着全能型人才方向发展;提高施工建设可靠性,员工在接受培训工程中,自身的思想和觉悟会得到提高,想要将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有效发挥出来,还必须要重视对员工的考核,排除不合格人才,提高员工在强化学习方面的迫切性,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最终提高整个团队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大监管巡逻力度 加强巡逻力度,能够及时找到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降低盗窃等行为发生率,使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得到提高。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勘察工作,掌握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等方面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施工,排除和减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收益。就整个工程项目而言,环境影响十分关键,同时也存在非常大的管理难度,为了提高漏电以及短路等现象控制有效性,在特殊天气,施工单位停止施工,使施工人员安全得到保证。 (四)加大违法乱纪盗窃行为惩罚力度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对各类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避免,针对违法乱纪等盗窃行为,及时给予惩罚,严肃处理。尤其在部分较为偏远地区,更应该提高在法律政策普及方面重视度,重点保护部分无人看管线路,实现对电力工程设备盗窃行为的有效预防,提高施

镇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最新)

XXX镇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顺利实现年度农民增收目标,我镇结合近几年来农村工作的重点,立足我镇三农现状,深入分析我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增收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预计XXXX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XXX亿元,年均增长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XXX元,年均增长XX%。 三、主要做法 1、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 (1)我镇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用于打造XXX农产品品牌,对XXXXXX原生米、XXX莲雾、XXX番石榴、XXX牛肉、XXX 粉等五个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保护和开发,完善相关策划工作,逐步对五个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关联的故事典故、文化等,并通过XX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渐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产业化发展。 (2)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根据省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各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我镇农业产业一村一特色,继续扩大XXX村委会莲雾的规模化种植、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村委会阉鸡养殖的发

展力度、扩大XX阉鸡的知名度,促进XX村委会XXX精米产品的良性发展,做大、做强XXX村委会的番石榴种植等,做到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2、继续发挥农民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作用 2013年底,XXX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比较典型的一个是岭脚村的莲雾专业合作社社员已达XXX户,莲雾种植规模达1700亩,挂果莲雾的占50%,由原来的每亩收入5000元提升到了每亩1.2万元,另一个是文朗坡阉鸡合作社,该合作社给养殖户技术支持,统一采购鸡苗,统一出售,截至目前已带动该村30户农户参与养殖,户均收入约4万元。 我镇将规范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在镇墟专门设立农民合作社集中办公区,抓住农民合作社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农民合作社的优秀致富典型为样板,继续鼓励、促进专业种、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扎实落实省、市给予农民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农民合作社与省内外客商的对接工作,促进我镇农民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发挥农民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作用。 3、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数量与质量 (1)从实际出发,根据对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农户就业、增收遇到的新问题,根据农民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群体、增加农民培训的次数、提高培训的质量,发挥养殖大户以及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邀请种养大户做经验推广(如开展XXX、XXX、XXX种植技术交流)。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实改变以往培训中存在的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示范不够、农民积极性不强的问题。 (2)联合省农校,办好村官中专班XX人。提供优越的课堂环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村官中专班学员的农业技术培

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全面提升之——农民增收 在2010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农村社会长久稳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压力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新形势下,只有积极谋划新思路,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近几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较同比增长近三成。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县农业还面临着较大考验,如何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农业长久发展是我局今后几个时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促进农民增收面临新形势 目前,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农民收入存在“增长慢、水平低、门路少、增收难”等问题。农业收入的门路少,目前仅农业收入就占总收入的50%以上,其他方面占的比重较小,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新的增收途径,存在着缺信息、缺资金等实际问题,一些农民短期内增收难度很大。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有: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在农民中表现较为突出,影响农民增收。 2、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虽然我县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发展现代农业所应具有的基础条件相比还相差很远,这已成为制约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全县还有5%

的村没有通上柏油路,17%的村有线电视光缆网络没有被覆盖,8%的村没有通上自来水。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差,缺乏增收后劲。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只占2.94%;小学文化、文盲、半文盲却占到40.3%。文化素质低,吸纳科技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农民增收发展思路与对策 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一)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目前我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和经营技能,必须加强培训。首先,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其次,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势的农村职业教育,增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日期: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今年9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8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成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1、2002、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02元、4360元、4660元,分别较上年增收206元、258元、300元。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快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16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20家,比2002年增加12家,安排就

业人员6736人,比2002年增加903人,共发放劳动报酬万元,人均6560元,比2002年增长820元。同时2016年三产企业发展到2397个,个体户增加到65个,吸纳从业人员2600人。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01年、2002年、2016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990、2200。2016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84元。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16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500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秋两熟主导农产品,全部实现了订单化。 4、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经过多年来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28T17:06:49.67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4期作者:周俊杰 [导读]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其能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陕西省 710000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其能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及策略 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供应中的主要结构部分,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以及防雷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对于用电户的安全稳定用电,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应用安全性保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影响因素 第一,外力破坏因素。人为有意或者无意破坏线路是导致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但是,大多数外力破坏均是指人们无意识或者有意识所导致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再加上人们缺少电力知识。近些年来,架空输电线路故障主要原因包括人为的野蛮施工、非法取土取石、开山炸石等。第二,鸟害因素。当前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鸟类保护行为导致鸟类更多的繁衍自身的后代,伴随着鸟类活动次数的不断增加,鸟类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产生了威胁。由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架设地点多为野外,鸟类在杆塔上建窝筑巢,鸟类筑巢所用的铁丝、树枝以及杂草等杂物会导致线路接地和间接短路,并且杆塔绝缘子上所掉落的鸟粪经过长期积累也会导致线路出现跳闸问题。第三,雷击因素。雷击因素是较为常见的导致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的因素,通常情况下,雷云中电荷形成较强电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云块内部、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若所形成的电场值过大,则会通过空气层产生带电火花,进而形成闪电。由于闪电产生了较大的电流,进而会引发架空输电线路产生跳闸行为,严重情况下可能直接导致线路停运,进而导致电网事故发生。 2、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 2.1架空输电线路维护工作量大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及维护的特点之一就它维护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架空输电线路拥有着比较高的自身参数等级,而且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等级参数的设置也是比普通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参数要高些,它使用的杆塔也高于普通输电线路,并且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连接是运用比较长的绝缘子串,片数及吨位的运用也是比较多的,这样就会导致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及维护的工作量加大。 2.2架空输电线路区域内缺乏严格的巡查 结合当前的架空输电线路情况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某些特殊区域的线路缺乏严格的监控以及管理。由于巡检人员长时间重复单调枯燥的工作,导致其失去耐心,不能将工作细化,对于线路的巡查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责任岗,在发现线路问题时没有进行处理以及维护,大大增加了架空输電线路区域的安全隐患。 2.3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需求大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当中,因架空输电线路拥有着高电压以及在运行过程当中所设置的参数等级相对较高,所以我们对输电线路在运行当中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均提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架空输电线路是在自然环境当中运行的,雷击等因素还会对它造成一定影响,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杆塔与普通输电线路的杆塔高些,所以,架空输电线路所受到的安全威胁也是比较大的。 3、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策略 3.1采取多种措施控制鸟害故障 为了科学合理地应对各种鸟害故障问题,需要根据鸟害故障产生的原因,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综合采用多种防鸟的设施,并逐渐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深层次维护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能。首先,维护部门需要加强对各种驱鸟设备的应用。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多的防鸟设备,如光、声共同组合的电子驱鸟装置,这种装置的功能特征十分明显,一旦有鸟类飞到装置覆盖的区域,会有红外线迅速地扫描,同时电子设备发出一些鸟类的惨叫声音,进而使得鸟类受到惊吓,达到很好的驱鸟效果,合理地保护输电线路。其次,相关部门还需要运用超声波进行驱鸟。电力驱鸟设备与普通的驱鸟设备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架空输电线路通常位于高压、高磁的环境下,因而在选择驱鸟设备的过程中,必然需要选择能够减少鸟类停留的设备,而且需要保持良好的性能,以合理应对外界的环境。超声波驱鸟设备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项科技设备,通常可以将超声波的频率设置为(15~30)kHz,在超声波驱鸟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转变基础的工作频率,发出一些频率变化较快的超声波,对鸟类形成直接地干扰,使得它们不敢在输电线路上停留。同时,超声波驱鸟设备所采用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太阳能供电,能够增加整个供电的周期,尤其适合一些供电不方便的变电站输电线路使用。 3.2加强对不平衡绝缘方式的应用 在雷电活动频繁发生的区域或者进线段,需要适当增加一部分绝缘体,由于雷电对于杆塔的破坏程度十分严重,而且落雷的概率相当高,塔顶的电位也比较高,通过的感应电压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其中的绝缘片数,使得导线与避雷线之间的距离持续增加,进而达到高水平的绝缘效果。伴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增加,同杆塔假设双回线路的状况持续出现,原来的一些普通防雷设备已然难以应对当前的防雷需求。在经过多方面的检测以后,明显发现不平衡绝缘方式对于双回线路有着良好的防雷效果,在遭受雷击时会迅速跳闸,进而保护架空输电线路不会遭受严重破坏。在新时期的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和维护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需要实时加强对不平衡绝缘方式的运用,科学地保护输电线路。 3.3防雷与接地设置 首先,合理选择塔杆位置,做好接地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在建设输电线路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地区的地形及气候,分析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的频率及影响范围,科学、合理地选择地点进行塔杆布置。与此同时,还应测量当地土壤电阻,确保布置的合理性。其次,合理选择接地装置。实践证明,接地电阻越不越利于泄流,相应的跳闸故障状况也会减少。所以,应选择优良的接地装置,减小接地电阻对雷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