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铁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了很多人假日休闲的重要选择。高铁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和人们生活的改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影响着高速发展中的旅游业。

【关键词】旅游业;高铁;影响

【前言】道路的畅通便捷无疑是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高铁道路以其安全、快捷、经济性在道路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2009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条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高铁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贯穿我国各省会及大中城市间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将基本形成,届时高铁将覆盖我国90%以上的人口。高铁的快速发展,势必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给我国旅游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的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铁的发展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一)扩大了游客范围,给旅游地带来了更多的游客

高铁的开通大大压缩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极大缩减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按照旅游距离递减规律,通常来讲,旅游客源地离旅游目的地越近,旅游者出游的可能性就越高;旅游客源地离旅游目的地越远,则反之。而高铁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一规律的影响变得不再明显。对于高铁沿线的旅游目的地来讲,除能保持原有客源市场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二随着旅游半径范围的扩大,原本距离较远的旅游客源市场成为本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如福建省太姥山、白水洋等景区以本省及江浙赣等周边省份游客为主。合福高铁开通后,北京、山东、河北等地的游客迅速增多。

(二)增加了高铁中转站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高铁的发展和便捷,使人们有机会去游览更多的文化古城、名胜古迹,挖掘更多的游览胜地,当然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旅游地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将不断提升。知名度的上升又会引更多的游客去游览,加大当地旅游、餐饮、购物、住宿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福建省的福州市作为海峡西岸的经济中心,但一直只被当作一

个中转城市,游客的停留比例比较小,停留的时间也较短,其旅游收入并不高。但自从温福高铁正式通车后,经过福州的游客大大增加,福州在全国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去驻足停留,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福州从一个旅游通道变成了一个着名的游客集散地。

(三)经营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空间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外出旅游一般选择组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旅行社为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益,缺乏核心竞争力,出现了低价位、低品质、高投诉的现象。高铁的快速发展促使客源市场更大变革,其快速便捷会使老年人和散客市场的客人大幅增加,旅游经营机构必须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声誉,来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四)高铁对旅游交通业的影响

1.对民航的影响

高铁投入使用以后,对于500公里以内的中短途距离线路来讲,高铁对民航的可替代效应十分明显,民航可能遭受巨大损失与冲击。例如,2011年6月京沪高铁开通后,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票价成本,无论是舒适程度还是准点率都胜出民航一筹。于是京沪航线这条被业内人士称为商务和旅游界的黄金航线应声出现了三至四折的旺季特价机票。民航的一大部分旅游和商务客源被高铁分流,市场占有率将会急剧下降,这已经成为高铁运营数年后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长途和国际市场上,尤其是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线路,民航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民航一条3000米的跑道可以连接全世界的优势也是目前的高铁难以企及的。

除了距离远近因素的不同,由于高铁相对于民航,票价低、时间长,所以对价格不敏感、对时间敏感的商务旅客选择民航的可能性依然较大。而对价格敏感、对时间不敏感的自费旅游者则很可能会趋向选择高铁。

2.对公路运输的影响

由于机场及大部分高铁站台都建在偏僻郊区,所以就短途出行来讲,具备门对门优势的高速公路运输依然强势,高铁难以在根本上撼动其地位。然而就长途出行来讲,高铁在舒适度、安全性、票价低、速度快和不受天气影响的因素上来讲,高铁的

巨大优势将迅速抢占中远途公路客运市场。 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后,福州至武夷山、黄山、合肥的公路客车基本停开;而上饶至婺源的客车由原来的每天10对减至每天 2对。福厦高铁全线贯通后,从福州到厦门的车程,所需时间只要一个半小时,相比目前全程高速公路,整整缩短两个小时。

(五)对旅游社的影响

1.有利影响

高铁时代下,旅游变得更加容易和惬意。由原来的“慢旅快游”变成了“快旅慢游”。比如原有的三日游可能是来回两天,游玩只有一天。而高铁开通以后,三日游就可能变成了来回路上只要一天,而游玩变成了两天。旅游品质的提升和旅行时间的缩短促使更多人下定了出门旅游的决心,出游人数的增多,为旅行社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为旅行社开发更多、更深层次的旅游线路,提供了重要先决条件。另外,高铁的通达性使高铁沿线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得优质旅游资源快速呈现在世人面前,旅游社有多机会去设计新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能够在传统淡季推出新产品做到淡季不淡,提高经营业绩和水平。同时也可以根据高铁的独特优势设计组合专门的高铁旅游产品,具有显着交通优势和独特卖点。如途牛旅游网推出了一系列高铁旅游产品,如:“婺源-三清山-南昌双高四日游”、“普陀山-奉化溪口-雪窦山高铁四日游”等。

2.不利影响

高铁的快速发展使出行变得更加容易,更多的游客选择自助游,自行设计旅游线路或开始一场说走就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游客对旅行社的依赖度逐渐降低,旅行社业可能会面临出游人数增加但业务量却下降的尴尬局面。同时,受到民航业受高铁牵连的影响,旅行社代理航空票务的业务也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六)对酒店业的影响

高铁开通对于酒店的需求会带来很大的变化,对不同的城市影响不均,旅游资源或者商务目的单一的城市,酒店生意甚至会下降。对于旅游、商务资源丰富的城市,或许会是利好。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改变了短途旅行的出行习惯和停留时间。高铁将500公里以内的区域变成了城市圈。原来一次短途出行至少需要2天,而现在早出晚归成为现实,逗留天数的下降将成为现实。例如,在沪宁线上的苏州、常州、无锡、

镇江等城市,原来的游客最多也就住一晚,高铁开通以后,过夜情况进一步锐减。这给当地酒店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会出现来本地游客显着增多,而留下来过夜的游客数量却减少的情况。这对旅游经济链上的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等都是不小的冲击。

二、高铁时代加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新的旅游观念,做好旅游策划

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全国的旅游业带来了挑战,更是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对高铁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改变落后的旅游观念,树立高铁时代的旅游新观念。以更大的战略视野来看待旅游业,做好旅游策划工作,突出旅游景点的特色和亮点,寻找提升旅游景点的切入点。此外,还要加强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努力为游客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消除游客的后顾之忧。

2)完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但是对旅游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地方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的“短腿”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旅游目的地的服务设施不完善,特别是那些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严重缺乏餐饮、酒店、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通往景区的道路也不完善,难以将整个景点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十分不利于景区资源整合,进而削弱了景区的吸引力。景区在客流量设置、周围住宿安排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有些酒店乘机抬价,甚至决绝游客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必须做好外部交通与内部道路的衔接工作,加大路网密度,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加强景点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一条龙的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3)突出旅游特色,跟上高铁时代游客的需求

近些年来,全国很多旅游景点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景点的数目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从旅游业总体发展来看,旅游产品仍是存在多星星少月亮的现象,缺乏龙头旅游品牌。在高铁时代,人们外出旅游的选择变得更多,缺乏特色的旅游景点势必难以吸引游客的驻足。所以,各旅游景点必须加强龙头品牌的培养,不仅要在吃、住、行上使游客满意,更要让游客对景点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三、结束语

高速铁路的建设与投入运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速铁路的建设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高铁时代旅游业还是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希望可以通过高铁的通行带动我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大春,孙明月.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以京广高铁沿线城市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4,(3):136-141.

[2]王洁,刘亚萍.高速铁路与城市旅游发展研究——以武汉市武广高铁旅游发展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12): 1146-1149.

[3]殷平.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J].旅游学

刊,2012,(12):47-53.

[4]于秋阳,杨斯涵.高速铁路对节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4,(5):142-148.

[5]张书明,王晓文,王树恩.高速铁路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机制与效果分析[J].东岳论丛,2013,(10):177-180.

[6]张岳军,张宁.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9):84-88.

[7]周杨.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及其实现路径研究[J].经济管

理,2013,(3):119-129.

中国高铁建设及其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高铁建设及其布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高铁网络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下文结合参考诸多文献综述高速铁路在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交通空间经济、产业优化发展四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缩短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时空距离,开启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因此,高铁时代的到来势必将具有深远的区域影响和意义。高铁将加速和放大都市经济圈同城效应,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铁将加快中心城市引领的大区域板块的融合和共促共赢;高铁将促进旅游、房地产等沿线产业的升级,推进沿线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高铁将引发空、陆、水三大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重组,带来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目录 一、中国高铁建设现状 (3) (一)高铁概念 (3) (二)中国高铁的发展情况 (3) 二、中国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几个方面 (4) (一)交通空间经济 (4) (二)宏观经济管理 (5)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 2.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 (三)区域经济发展 (6) 1.由中心城市引领的大区域板块的共进、共促与共赢 (6) 2.对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 (6) (四)产业优化发展 (6) 1.高铁与区域产业转移 (6) 2.高铁与全国产业供应链一体化 (7) 3.高铁与房地产 (7) 4.高铁与旅游业 (7) 5.高铁与引资 (7) 6.高铁与技术发展 (7) 三、促进我国“高铁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7) 四、参考文献 (8)

中国高铁建设现状 高铁概念 高速(high-speed)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铁的定义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将高速铁路定义为:新建专用型客运列车运营速率达到300Km/h或新建混用型客货运列车运营速率达到250Km/h。而根据1996年欧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在专门修建的线路上运营速率至少达到250Km/h以上,或通过升级原有线路使运营速率达到200Km/h以上。2008年的世界高速铁路大会认为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km、动车组列车与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目前对客运铁路速度的分档一般定为:100~120 km/h为常速;120~160 km/h为中速或准高速铁路;160~200 km/h为快速;200~400km/h为高速铁路,400 km/h以上为超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的发展情况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2009年12月26日,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西部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2011年6月30日,贯通“三市四省”,串起京沪“经济走廊”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由此,高铁通过运输方式上的革新及自身的便捷特性,以一种势不可当的劲头进入了全民的视野和生活。2011年,铁路全年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7000亿元,但“7.23”动车事故发生后,铁路建设步伐明显放缓,全年最终仅实现基建投资4690亿元。2012年新增里程将是我国历史上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计划有6366公里新铁路投入运营,是2011年的3.2倍,但计划新开工项目仅为9个,与2011年初计划70个的宏大目标相比存在巨大落差。包含高铁在内,国家铁路系统基本建设投资4000亿元。与2010年超过7000亿元的基建计划相比大幅减少。2012年1月份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仅87亿元,同比减少76%;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同比下降69.6%,创下了2009年来的最低水平。迫使高铁建设收缩的直接因素在于安全隐患和融资僵局。急速升温的中国高铁建设热,因一次惨烈的撞车事故而警醒、降温,亟需冷静审视各项前期工作,尤其是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估。与此同时,资金供血不足也从另一个角度釜底抽薪,因银根紧缩、银行信任危机以及债务风险日益积累,铁路融资由易变难,许多在建的高铁项目因资金断顿而停工。 图表四纵四横与城市群发展

研究高铁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讲解

研究高铁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 摘要 高速铁路正在迅速地出现在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几年之内,数百个被连接的城市将感受到来自高铁系统的时空压缩效应。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区域、城市及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总结评析在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地区三个空间层面上交通设施与城市的影响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分 析框架。 1、引言 当前,中国已规划并在逐步建设“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总长度在2012年将达到13000km。在区域层面,高速铁路将缩短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使得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更快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的整合发展。在城市层面,高速铁路带来人口的流入流出,包括对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投资者、就业者、旅游者和居住者,推进城镇化。在站点周边地区层面,高速铁路促进高密度和混合使用的开发,形成城市的新发展节点。国内外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正是在区域、城市和站点周边地区三个层面展开。本文通过对三个层面相关理论的梳理,明确重要的空间要素和关系,在理论层面建构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

2、高速铁路对城市区域发展影响的研究评述 高速铁路线路及站点对城市区域的发展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与城市互动这一研究领域。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不同尺度层面的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各异:区域层面的研究集中对轨道交通带来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和区域整合进行分析;城市层面的研究偏重于对轨道交通带来的城镇化动力和新经济增长机会进行分析;站点周边地区层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圈层式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以新城市主义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为基础的开发设计。 2.1、区域层面 可达性与全球城市区域目前,区域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速铁路的线路和站点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上。交通设施通常通过减少货币和时间方面的交通成本来提高区域可达性,轨道交通出行的可达性研究通常按旅行时间将乘客分为三类,即旅行时间为1 小时的短途乘客、旅行时间为2 小时的中途乘客和旅行时间超过3 小时的长途乘客。高速铁路建设带来的基本影响是将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从下一级时间类别提升到上一级时间类别,给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使大规模人群移动速度迅速提高。在这些研究中,城市是区域网络中的节点,区域可达性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例如,通过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和日常可达性三个平行指标来测评区域和城市之间 可达性的提升。 随着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城市个体发展的基本假设被改变,以城市群的形式参与区域和全球的竞争,形成在各个城市规模层面都可以

浅析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

浅析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韶关市高铁站地区的实践与探索,分析研究高铁站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机制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开发模式,以期提高高铁站周边区规划建设的时效性,为其它相类似的地区开发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高铁站、开发模式、发展策略 当前,中国已迈入高铁快速发展的时期,至2010年底,全国正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达到8358公里。伴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正在不断地兴建高铁站,并充分认识到了高铁站对于周边地区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 特别是高铁客站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窗口,将可发展成为一个城市门户、交通门户乃至旅游门户。因此,诸如武广客运专线的韶关高铁站这类以客运为主的车站,在实际建设发展中能否充分地挖掘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发展潜力,将直接影响到能否通过利用高铁站来实现以车站周边地区作为所在城市的新增长极,所以对于高铁站地区的发展策略与开发模式的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韶关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实践与探索 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韶关高铁站地区现状区位条件、交通优势、用地条件、生态景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该地区的整体定位,并以此对韶关高铁站地区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城市特色以及门户空间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启动策略与开发模式,以此作为研判,为进一步分析高铁站的带动机制以及整体开发模式与发展策略提供案例支撑。 (一)整体定位 区域交通条件的优化为韶关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该地区的整体定位进行调整完善,重点打造韶关的城市门户活力区,满足韶关城市的发展目标。 (二)功能布局 完善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的产业选择是韶关高铁站地区成功经营的保证,通过促使其从单纯的客运交通枢纽到多功能的服务型综合片区,重点以客运枢纽、商贸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会议展览、旅游休闲以及高尚居住功能为主。 (三)交通组织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3T17:09:42.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作者:骆飞贾凤楠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程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高铁时代已到来,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程得到更大的发展机遇,高铁时代已到来,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高铁建设;区域经济 引言 相较于传统铁路运输,高铁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准确性高、舒适度好以及安全可靠的优势,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距离的认识、出行习惯以及生活地点选择。高铁的发展不仅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影响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理念,从而进一步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群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共振效应”。 1高铁经济内涵及发展阶段性特征 1.1高铁枢纽经济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经济,是指利用高铁枢纽的集散效应以及运输通道的极化和连带功能,将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交汇,实现地区适铁产业聚集,并将自然资源、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扩散,以实现枢纽产业结构演进和升级的一种经济模式。“高铁枢纽经济”阶段,在提升高铁枢纽交通能级的同时,需更加注重各类流量经济要素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强化高铁枢纽对于流量经济要素的“转换器”和“辐射源”功能,实现高铁枢纽向高铁经济的转换。 1.2铁枢纽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是指汇集多种交通设施,如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线路、长途汽车站、公交站等,提供多种交通间换乘,实现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便捷换乘的铁路综合设施。“高铁枢纽”阶段,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式联运的发展,改变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货物和信息等各类流量经济要素的流动方式,为发展高铁枢纽经济提供交通条件。 1.3高铁枢纽城市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高铁枢纽城市,是指凭借发达的社会经济区位与畅达的高铁运输条件,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区域甚至国家中心城市。“高铁枢纽城市”阶段,是在高铁枢纽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港城联动和产城融合进一步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和区域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2.1高铁对区域城市可达性的影响方面 可达性表示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难易程度,区域城市内的可达性呈现的是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容易程度。区域城市之间的距离、到达时间以及交通便捷程度等都决定了区域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程度。高铁的开通首先是丰富了所在的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提升区域城市之间的可达性,使得区域之间更易于达到;其次,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改变了原有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更具区位优势,利用经济增长;此外,某一区域贯通高铁后,将这个区域站点城市加入到互联互通的高铁网络中,进一步该区域的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最后,由于高铁的时空收缩效应使其沿线城市周边的乡镇和农村也能够受到高铁带来的辐射效应,促使区域中心城市向高铁沿线城市拓展,这也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 2.2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 通过高铁的建设发展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区域城市的经济增长,一方面直接通过投资拉动来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区域之间的经济溢出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高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高铁建设前、建设中和建成后三个时期,首先在高铁建设前的投资规划期间,可以增加在高铁沿线区域城市的投资布局,推动经济发展;其次是在高铁建设中,随着高铁自身投资的增加,必会促进相关联产业投资,从而促进区域城市经济的增长;最后在高铁建成后,高铁的间接效应就越发明显,拉近区域内人员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增加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3.高速铁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方面 一方面,高铁建设自身不仅会推动我国高铁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也会带动钢铁、电子设备、机车制造业、动力燃料以及沿线能源采掘业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促使地区产业转型,以及带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契机;另一方面,高铁的开通运营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区域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经济落后地区又可以接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带动其经济发展。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带动下,高铁的建设促进了区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高铁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第三产业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刺激区域内外的经济消费,促使区域城市的经济表现出多元化。 3高铁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3.1催生速度经济新模式 高铁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的速度优势大幅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从而扩大了人们的生活范围,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距离、出行、置业观念,促进了旅游、房地产、商贸等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并且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形成,催生了速度经济新模式。 3.2高铁枢纽经济撬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发展 高铁枢纽经济同城化效应强势助力区域深度合作,撬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发展。在枢纽经济的拉动下尤其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各类流量经济要素和各种适铁产业,将在高铁枢纽节点及沿线的周边区域实现高效交换和协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区域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以枢纽经济发展形成的新区域,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所形成的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带的分工协作和经济技术交流、资源

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20100512129 10资源(1)班路邯淞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城市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分析高铁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和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区域、城市及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站点区的发展定位为综合交通枢纽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主要发展商务金融服务业、商业、休闲娱乐业和房地产业,具有综合发展、混合土地使用等特点,其规划和发展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增长点对空间发展的调整。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经济区、综合枢纽、新核心 1.引言 高速铁路正在迅速地出现在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当前,中国已规划并在逐步建设“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总长度在2012年将达到13000km。在区域层面,高速铁路将缩短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使得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更快地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层面,高速铁路带来人口的流入流出,包括对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投资者、就业者、旅游者和居住者,推进城镇化。在站点周边地区层面,高速铁路促进高密度和混合使用的开发,形成城市的新发展节点,进区域的整合发展。本文通过对徐州市高铁站区发展规划解析、高铁区经济发展定位、高铁对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几个方面分析探讨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2.徐州高铁站区的发展规划及现状 徐州东站位于徐州市鼓楼区京台高速与G206交叉口西南侧,徐州经济开发区大庙镇东贺村东南侧的狼山上,沿G206线(城东大道)向东8公里处,毗邻G206线、G104线、京台高速(G3,原京福高速G020)。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开始正式开工建设。到2011年6月26日,京沪高铁徐州站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徐州正式迈进高铁时代。在高铁站选址于此地之前,该区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_New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高铁发展史,可以发现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归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效应 一、前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高速铁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变革,高速铁路是一种处理大通道上旅客快速运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促进的作用。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初步实现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

最大。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资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能够增加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加大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力。还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会设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村快速实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人员、物资、技

高铁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分析

高铁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分析 高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已为日本新干线、韩国高铁等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旅游业初步感受高铁是在“十一五”期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到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超过6000公里;进入“十二五”,高铁时速提升到350公里、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 高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这已为日本新干线、韩国高铁等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旅游业初步感受高铁是在“十一五”期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到2007年时速200公里以上线路超过6000公里;进入“十二五”,高铁时速提升到350公里、通车里程进一步增加;按照发展规划,“十三五”期末,我国高铁客运专线将达1.8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50%。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明显的,而且将关乎其走势乃至格局。归纳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高铁对旅游业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缩短旅行地理距离,扩大旅游总量。京津高速铁路2008年对天津市旅游产业的增长贡献率为35%,在全国带了一个好头。目前,全国已形成众多“小时经济圈”、“小时旅游圈”。规划到2012年前,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到达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旅游总量的迅速增长,势将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进程。 其次,高铁将改变旅游者的出行方式。乘坐高铁较乘飞机具有舒适性、途中时间的可靠性等优势,中短程旅行时,旅客会首选高铁。鉴于游客出行方式的变化,国内旅行的火车+飞机+汽车的交通组合将更多改为火车+汽车。入境旅游者的飞机+汽车的交通组合也将有许多会改为火车+汽车组合。 高铁对旅游业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促进旅游业向内陆地区扩张,缩小地区旅游发展程度上的差别,例如,全长505公里的郑西高铁是连接我国中西部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达到350公里。它将把郑州至西安两地间列车直达时间由过去的6个多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以内。这条延展至中西部地区的“金腰带”,将深入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首先受益的是豫陕两省的旅游业,若干年后,高铁向更西北端的甘肃、宁夏、新疆和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发展,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将大大激活我国广阔的西部旅游市场。我们同时深信,高铁也将推动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业,使更多国内外游客得以领略无限好的北国风光。

高铁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高铁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交通的发达程度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成正比的。近期,我国高 铁的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标志着铁路交通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尤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高铁区域经济影响双面性 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当地的交通的发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而最近几年,我国高铁的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标志着铁路交通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铁的强劲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篇章. 高铁在促进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高铁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高铁建设发展形成的区域,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的城区,因此高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更大的拉动作用。 高速铁路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新技术。高速铁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物。高速铁路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国高速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历史将会证明,高速铁路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朽丰碑。 划以及城市规划四结合的思想。 高铁建设给区域经济带来的机遇 (一)高铁建设加速了我国整体经济版图的融合。珠三角 北移,京津冀扩容,长三角膨胀,高铁引领我国基础设施提升 至3.0 时代。三大经济圈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中心与 其腹地的空间关系由此发生质变,我国经济版图加速融合。 铁将加快我国的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并帮助我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随着 高铁的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其中包括以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继长三角、珠三角 的“一小时生活圈”后,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 (二)高铁建设对我国旅游产业推动。旅游正在成为物质 生活日益丰富的我国国民的一个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模式。 然而交通问题依然是一个影响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高铁大大加速了客流的

高铁对长三角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高铁对长三角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为背景,分析了高铁建设与发展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会以其快速、大运量和高质量服务的优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观念,提高了区域交通效率,并引发以核心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等)为中心的同城化效应,有利于破除城市行政策壁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铁可达性一体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long triangle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iron to long triangle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 Research shows that high iron at it fast, big volume and high quality service superiority, changing the people’s life and travel concepts, improve th e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trigger to core cities (such as Shanghai, Hangzhou, Nanjing, etc) as the center of the city effects, which could break the city line policy barriers,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high iron, accessibility, integration 1、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之间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区域中的大城市更倾向于多核心、若干副中心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在特大城市周围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若干卫星城镇组成的,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圈。而经济圈一体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快速交通网络的依托。当前长三角以沪宁杭为核心的快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正全面形成,高速铁路对该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将是深远的。 2、高铁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影响 2000年左右,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已经形成沪宁、沪杭、杭甬三条主要由铁路和高速公路组成的高速交通联系廊道。三条交通走廊形成“Z”字形的机构,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发展轴线,在沪宁交通走廊上,除了东西两端的上海和南京,沿线密布着句容、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昆山等城市。沿沪杭高速主要分布着嘉善、嘉兴、海宁等城市,沿杭甬交通走廊上主要分布着绍兴、上虞、余姚等城市。 经过近年区域内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建设,现在区域内的交通网络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Z”字形的沪宁、沪杭、杭甬三条交通走廊得到进一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2012年08月10日11:11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5期上作者:李建东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6 提要:世界高铁近五十年的历史证明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法国高铁、日本高铁及韩国高铁的研究,总结高铁的到来对于这些城市有些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总结高铁对于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期能为我国的高铁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产业结构,区域发展 一、引言 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也是经济学、地理学学者以及政府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高铁发展建设的日益深入,对于高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彰显,交通可达性及其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空间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高速铁路于1964年诞生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不仅一举解决了日本经济最发达地区的陆上运输问题,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速铁路是一个重要的交通革命。高速铁路作为解决大通道上旅客快速运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的普遍发展趋势。从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看,它不仅在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中改变交通模式构成,而且对于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速铁路及其影响研究 (一)高速铁路定义。根据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km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km以上的铁路系统。1964年正式通车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从东京起始,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新)大阪,全长515.4km,运营速度高达210km/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纷纷修建高速铁路。 (二)高速铁路的影响研究。Kiyoshi Kobayashi等人指出高速铁路连接多个城市形成一个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U.Blum K等人也认为,高速铁路把多个城市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地区间可达性好的区域或走廊。Gines de Rus等人指出高速铁路是客运交通的一个技术突破,它在中距离交通模式构成中与公路和航空竞争,从而增加了铁路的份额。郭文军从土地、能源、污染、安全等方面阐述了高速铁路对运输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将起到关键作用。顾朝林提出京广、京沪、京哈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对进一步加强北京、上海等城市间的联系以及城镇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速铁路是交通技术的革新,这种革新也相应要求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应领域研究的拓展。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高铁发展史,可以发现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归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效应 一、前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高速铁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变革,高速铁路是一种处理大通道上旅客快速运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促进的作用。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初步实现了‘同城化’。‘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

大。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 的生活成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 同程度的上涨。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 资的收益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能够增加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加大沿线城市的开发力度,提升土地升值的潜力。还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高速铁路建成后,沿线会设立一大批的中小城市群,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村快速实现城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人员、物资、技术、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苏州市为例 一、京沪高铁概况 京沪高铁:北京--上海的铁路运输通道。2008年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四省。沿线地区城市林立。铁路两端连接着全国经济基础最好、发展速度最快、连片地域最广的两大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带。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 京沪高铁特征:1、输送能力太、速度快;2、经济快捷;3、良好的环保效益(高速列车是以电力作为动力,可以节约资源。高速列车的能量消耗比飞机、汽车低。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声比高速公路低5—10分贝。)4、投资回报率高(如高铁的建设会促进沿线新兴产业的发展等。) 二、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京沪高铁影响沿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距离因索仍然是影响货物和人口移动的重要因素,距离越短,产生的相互作用阻力越小。京沪高铁的建成将提高沿线城市的通达性和吸引力,直接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与其他城市及与中心城市或发达城市的联系,提升了其交通区位。 1、加强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与中心城市间的联系,改变了沿线城市在区域空间结构巾的关系。在京沪高铁建设前,一部分城市由于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如安徽滁州.山东枣庄等.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贡献较少。京沪高铁建设后,这些沿线城市取得了与中心城市的便捷联系,如滁州与南京,枣庄与徐州等,与中心城市构成了从属关系。在区域空间结构中提高了等级。 2、淡化了没有高速铁路城市的地位,使次级节点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使其边缘性更加突出。最典型的是安徽的马鞍山与滁州两市,马鞍山市在高铁建设前相比高铁沿线城市滁州具有差不多的区位,马鞍山甚至还有优势,其可以在与中心城市南京的合作中多分一杯羹。

高铁对河南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高铁对河南区域经济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探讨高速铁路对河南区域经济的影响为目的,从旅游市场的推动和促进“郑洛工业走廊”发展两个方面分析高速铁路对于河南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及经济效应,并提出相关规划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河南区域经济;郑洛工业走廊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nd drawing on the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Henan regional economy from two aspects: promoting the tourism marke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engluo Industrial Corridor. The impact of the mechanism and economic effects,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planning idea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High - speed railway; Henan Journal of Regional Economy;Zheng Luo industrial corridor 在全世界高铁建设的浪潮中, 我国也加快了高铁建设的步伐,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纷纷投入运营, 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均在建或规划中。高速铁路以速度快、舒适、安全著称, 打破了人们对铁路运输的惯常思维。在“高铁时代”来临的背景下, 我国高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日益突显。本文主要探究高铁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1.国内外高铁发展现状 1.1国内高铁发展现状 中国的高铁建设始于2004 年,当年制订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同期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 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2007 年,“和谐号”动车组进入运营状态,并且部分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 ~250公里,该值为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2008 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过调整,以“四纵四横”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使铁路客运通道更快速、便捷,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我国高速铁路在“十一五”以后发展更加迅速。2008 年8 月1 日,津京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2009 年又开通了京港高铁武广段,该段铁路为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铁路。随后几年间,又开通

高速铁路对城市地区经济的影响

高速铁路对城市地区经济的影响 彼得M.J.波尔博士 鹿特丹市伊拉斯姆斯大学,区域经济学和交通经济学系 荷兰,鹿特丹市,邮编3000DR,1738号邮政信箱,H12-23室 电话+31.10.4081186,传真+31.10.4089153,邮箱Pol@few.eur.nl 摘要 高速铁路(HST)的出现对其交通网络沿线经过的城市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新的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城市主体如何应对由外部可达性的改善所提供的新机会。人们可以出行到更远的地方或提前到达目的地;这意味着人们活动的相关区域将变得更大。我们认为城市主体将制定相关战略来帮助他们的城市在城市层次结构中达到更高的位置。高速铁路的出现能否有助于这样的战略?是否需要满足某些先决条件才能受益于外部可达性的改善?提供机会的同时,高速铁路是否会产生威胁?我们将考虑高速铁路站点在里尔市的发展。 1.引言 许多欧洲国家正在投资为高速列车(HST)服务的基础设施。目的是使铁路运输相对于公路和航空运输再次更具竞争力。为此,欧洲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正一步一步地被建设起来。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发展可以被看作是铁路运输的复兴。铁路运输逐步提升的重要性为城市内部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在城市地区,高速铁路的出现可以刺激人们投资几十年来一直被忽视的车站周边地区并使其复兴。这种忽视一部分是由于铁路运输在交通方式划分中的逐步减少,一部分是由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所不同。欧洲高速铁路运输网络的连接也可以为公众和个人构成一个可再次在车站周边地区投资的有效动力。 城市地区在上个世纪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地方分权后,目前城市都有一个大体的再城市化倾向。城市的中心再一次成为吸引居民活动和居住的地区。城市中心被认为是知识和信息的交换良好的领域。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对于作为全球网络节点的各大城市来说意味着崭新的生活。城市中心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信息生产和交换的地方。在西方世界正经历在服务行业最强一些城市显然地为这些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环境[van den Berg 等, 2001, p. 6]。 在许多欧洲城市,雄心勃勃的车站地区再开发规划已经被制定。人们期望主要火车站地区的再开发将会大大提高城市内部的可达性和经济吸引,与此同时为新的城市活动和居住创造空间。而挑战在于带来一些被公众以及个人接受的城市发展,且这些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健康平稳和增强城市吸引力都是可取的,并在城市财政上和经济都是上可行的。对于城市主体来说,高速铁路的出现为复兴和/或加强城市经济、改变有助于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划分、改善城市中心和城市地区的形象提供可一个极好的机会。 本文中我们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高速铁路出现对于高铁城市意味着什么?我们认为新的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城市主体如何应对外部可达性的改善所提供的新机会。在第二部分,我们将探索哪些因素决定城市主体的空间行为。这里将指出运输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第三节探讨城市主体如何评估运输成本,并提出这些成本决定了城市主体的通信距离,进而影响城市的相关区域。此外,本节将解说,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城市其他地区相比可能更早地出现在某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