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客观地分析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是准确把握健康管理的现实状况、有效促进本学科建设、大力推进该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前提。

一、国外健康管理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医疗保险业与医疗模式的发展,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和产业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其中美国职业和环境医学学会、杜克大学、梅奥医疗集团等对健康管理的模型开发、效果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目前,由美国政府制定的全国健康管理计划已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主要为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消除健康差距两个目标。此外,健康管理服务组织的形式趋于多元化,包括医疗集团、健康促进中心、社区服务组织、健康管理公司、医学健身申心、医学健身学会等。在健康管理研究机构方面有美国健康与生产力管理研究院(IPHM)等。美国健康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口号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日本的健康管理始于1959年。在80年代颁布健康管理法规,2007年-2016年实施新健康开拓战略,即运动一生和从小普及健康知识。21世纪国民健康促进运动的健康日本21政策。要求日本全国各健康管理机构与医院皆全力配合。

在日本,由行政机关和民间健康管理组织一起.对全体国民进行健康管理,并对登录的外国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它使成千上万的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走向健康长寿的道路。健康管理成果:两亿人口,60万人做健康管理服务,直接效果平均寿命逐年增加,1947年男性50岁,1947年女性50岁;1992年男性平均76.09岁,女性82.22岁。现在平均寿命达到83.7岁,排在世界第一。

二、我国健康管理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的健康管理还处在初始发展阶段。学科理论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还不够完善,完整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还没形成。目前,国内五千多家的健康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三级甲等医院成立的体检中心;社会民营投资的体检中心,民营投资的健康管理中心(公司运作);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设立的健康管理中心。应该说今后健康管理的重点在社区,因

为三级甲等医院实施健康管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贴近居民,面对的是大量的健康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之后,到了一定的年数,社区里的住院人数降低了、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降低了、健康人群增多了,有更多的数据表明健康管理和不管理结果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全国所有的地区和全体人群来看,健康管理应该说还只是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我们应坚定地相信:健康管理在我国前途广阔,前景是十分辉煌的!

1.从健康管理自身的性质看,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1)它是一项利国的事业:之所以说它是利国的事业,综合地讲,健康管理能促进人民的健康,而人民的健康是国家的强大社会资源,是最宝贵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我们都知道社会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而健康则是人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有了健康的体质,人的社会功能才能更有效发挥。

(2)它是一项利民的事业:说它是利民的事业,因为健康管理的直接功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全国公民的身心健康。健康管理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用多学科知识与高科技手段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现代医学模式,既科学又省时、省力、省钱,最终培养科学生活方式。

2.从未来的市场需求看,其市场必定十分广泛。

(1)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而健康管理的客观对象是所有人,可以管理人生的全过程。

(2)我国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形势下发生的,按照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推算,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建设任务将十分繁重。更需要健康管理。

(3)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人数不断增多。而慢性病病程长,难治愈,花费高。

由于慢性病的蔓延和发展,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给国家带来经济压力,并给患者家庭造成经济困难。慢性病病人是当今健康管理的重点对象。

3.从我国社会的发展看,健康管理由潜在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1)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健康管理的全面开展,要求必须有强大的社会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的、快速的增强,这正是健康管理变为现实需求的强大物质基础。

(2)健康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它需要全社会来做,特别是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北京、重庆已把市民健康或健康管理纳入到工作议程。

(3)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的觉醒、增

强是必须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为基础的。

三、健康管理产业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一)健康管理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形式,健康管理服务本身也遵循了产业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的引导下会有一个自我优化和发展的过程。按照产业链的原理,健康管理产业的上游一般指的是健康体检和评估,中游指的是健康干预和管理,包括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以及按病种的干预手段,疾病管理就包含在这一类的服务中,也包括人群的管理;下游指的是医疗的资源管理,包括导医以及日常医疗服务的管理。随着需求的明确和产业分工的形成,行业的规划和管理也会日益规范。

(二)健康管理产业的实施原则

健康管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施原则是:

①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学科与产业体系。

②坚持需求牵引与产业推动相结合,以学术引领产业,依托政府的支持,以产业推动学术和学科发展。

③坚持体系构建与功能重组相结合,构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新模式和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新体系。

④坚持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相结合,努力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成果示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大健康管理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的步伐,努力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⑤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吸收和利用各国先进的健康管理经验和技术,努力构建国际化的健康管理技术合作与服务平台;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

(三)发展健康管理服务的策略

1.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健康管理,教育先行。一个产业发展,需要教育来培养人才;一个产业发展,更需要教育来改变理念。一个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在没有经历过疾病痛苦之前,体会不到健康的重要,往往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源于对健康的无知,对健康知识的匮乏。只有提高健康素养,增强全民意识,形成良好健康氛围,逐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习惯,健康管理服务就自然变被动为主动地位。

2.提倡品质健康生活、培育良好健康文化

人的寿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遗传、环境、生物因素、行为生活习惯、医疗水平服务等。在这些综合因素里加入管理因素,即通过健康管理,个人学习自主管理,提高生活品质和质量,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健康文化氛围,健康管理结果是让个体晚发病、生小病,最终延长了个体的寿命。如果把这个人放在一个具有健康管理企业文化的人群中,就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3.健康服务内容丰富、健康管理多措并举

健康管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实施?健康管理由谁来做?怎么做?国务院(2013年40号文)《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基本覆盖全生命周期,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完成总产业8万亿以上。在国务院文件第七项任务中强调,加快建立健康产业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健康管理师等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四、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广泛应用

(一)健康管理在体检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在中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公司以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支出的良好作用。

(二)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健康保险/医疗保险是健康管理在国外应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美国,首先广泛应用健康管理服务的正是保险行业。控制投保人群的健康风险、预测投保人群的健康费用,是健康管理在其保险业中的主要“用武之地”。从健康保险的经营目标看,健康管理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满足客户健康服务的需求;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健康诊疗风险控制,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扩大利润空间。从健康保险的现实需要看,健康管理涉及医疗服务全过程的管理,风险控制效果理想,是在保险经营各环节中实现费用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有效手段。由此不难预计,不远的将来,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健康管理在企业绩效中的应用

企业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人群。根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健康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主要在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企业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与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等三个方面,其出发点及归宿点都是为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因此,

除了健康效益(员工健康结果的改善和医疗费用的节约),企业的其他效益,如出勤率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提高、士气、凝聚力的增强、以及员工流失率的降低等,都是企业健康管理项目期望和关注的重要结果。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员工健康与绩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疾病预防而非治疗获得了企业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不少企业已将员工定期体检作为保障员工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部分企业引入了员工健康风险评估项目。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规范,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健康调查和体检后的健康干预与促进,实施工作场所的健康管理项目将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主要方向。

(四)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民群众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二级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需要,健康管理可在以下三个方面提供帮助。第一,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第二,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第三,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健康评估体系以及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有望成为社区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

(五)健康管理在健康服务业的应用

健康服务产业面临整体产业模式转型与升级,当今的消费者已经培养成熟,原来粗犷的服务和产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保健品和有机食品,因为其产品属性,不能再局限于销售产品这个基础层面,而是增加咨询服务和健康管理,从而把产品当成健康服务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培养客户的依赖性和产品的实用性。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是慢性病和疾病高发人群,健康管理是对养老服务产业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美容行业、药店、婴童等服务行业也是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

五、我国健康管理政策发展机遇

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文件,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

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七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流动。八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意见》从刺激消费需求、鼓励扩大供给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放宽市场准入,简化紧缺型医疗机构和连锁经营服务企业的审批、登记手续,放宽对营利性医院市场准入和配置大型设备的限制。二是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扩大健康服务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三是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四是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补助范围,免征或减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其医疗服务价格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五是引导和保障健康消费可持续增长,完善各类保险和补助消费政策,落实并健全购买健康保险的税收政策。六是强化法制建设和服务监管,健全服务标准体系,规范服务行为,完善监督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要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方案、规划或专项行动计划;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共同促进健康服务业有序快速发展。

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要点

?综述?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李桂蓉 621000四川省绵阳,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8.040 【摘要】 慢病的健康管理是目前医疗延伸服务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本研究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慢病健 康管理的发展、慢病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国内现行慢病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慢病健康管理需要 明确对象与标准、建立多方联动的信息化机制、以政府和法律为保障的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多部门联合的分 级诊疗实施,试图为慢病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慢病; 健康管理 Thesituationandenlightenmentofmanagementandresearchonchronicpatients'healthLiGuirong. 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MianyangCentralHospital,Mianyang,Sichuan62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Atpresent,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isthehighlightofmedicalextendedserv- ice.Thearticlehassystematicallydemonstratedthedevelopmentandmanagementmodesofhealthcareforchronic diseasesbothathomeandabroad,andalsoraisedvariousproblemsinthecurrentmanagementmodel.Itisnecessary tofindthecorrectobjectsandstandards,andbuildaninter-connectedandall-roundmechanismbasedoninforma- tionandapowerfulgrass-rootmedicalgroupbackedupbythegovernmentandlaw.Wecallfortheclassifiedimple- mentationbyjointeffortsofalldepartmentstoprovidevalidtheoriesforhealthcareforchronicdiseases.【Keywords】 Chronicdisease; Healthcontrol 慢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1]。慢病健康管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通过对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系统、全面、全程、连续、主动、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以促进健康,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从而延长人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管理模式[2]。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20世纪80年代形成体系并迅速在英国得到推广[3-5]。慢病健康管理对象主要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疾病[6]。因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知晓率和控制率特点,给国家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成为了目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病需求的增加推动慢病健康管理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病种归入慢病的范畴,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伴随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增加,因慢病而引起的发病和死亡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负担来自慢病问题[7-8]。我国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将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费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作为改革措施[9],使得更多的慢病患者无法在医疗机构享受医疗服务,催生并促进了慢病管理学科和延伸护理的建立与持续发展。国家卫计委出台的《中国慢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10]提出:关口前移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拓展服务以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规范防治以提高慢病诊治康复效果;明确职责以加强慢病防治有效协同;抓好示范,提高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共享资源,完善慢病监测信息管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更是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老年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长期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等服务的能力[11]。 2国外慢病健康管理的发展特点 2.1 慢病健康管理起源早、发展快、管理系统日趋完善慢病健康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美国开始进行“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IS)”,开启了慢病健康管理之路,之后英国、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慢病管理,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健康管理体系。美国政府认为慢病健康管理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一直致力于积极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及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体系[12]。英国和芬兰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推进慢病管理体系,他们认为只要改变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为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病的进展。而日本则主要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为特色,并且有政府和民间的健康管理组织合作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13]。外国学者认为,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要完成疾病治疗管理,在慢病健康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的角色及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新的定位,还有如何正确面对疾病所致的情绪这三方面的任务[14]。经过30余年的实践证明,国外的慢病健康管理理念及体系已趋于完善,并成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珠海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典型的产业链模式为“资源企业—单质肥企业—水溶肥、复 混(合)肥企业—农资公司/个体工商户—种植者”,以各级农资公司、经 销商、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分销商在化肥销售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形成 了化肥企业产品销售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该水溶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2.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36.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68%;流动资金4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32%。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4.09万元,税金及附 加62.90万元,利润总额996.91万元,利税总额1197.31万元,税后净利 润747.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49.6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0.46%,投资利税率36.59%,投资回报率22.85%,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提供 就业职位66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国外对水溶性肥料的研究较早,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温室中的蔬菜、花卉、各种果树以及大田作物的灌溉施肥,园林景观绿化植物、高尔夫球场等。1965年,美国公布了一项片状水溶性肥料的生产专利;1988年,美国TVA国际化工集团公司申请了高浓度氮硫悬浮肥的生产专利。我国水溶性肥料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与复混肥料同步,从20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灌溉施肥的理论及应用技术才日渐被重视。到目前为止水肥 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已经由过去局部试验、示范发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 辐射范围扩大到西北、东北和华南地区,水肥一体化从当年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向普及应用发展。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 及创新,水溶肥产品生产工艺从掺混仿制发展到按照配方精确计量,向先 进的工艺技术转变,生产装备、技术工艺逐渐成熟。一批质量优、讲信誉、服务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逐渐被种植者接受、认可,一些水溶肥行业优质品 牌开始树立起来,水溶肥行业进入加速成长期,正在由小作坊生产,向现 代企业生产转变过程中。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水溶肥施用作物的 面积越来越大,水溶肥产业也在发展壮大。目前中国水溶性肥料的产地主 要集中在新疆、山东、四川等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较大的省份,尤其是滴 灌节水面积最大的新疆地区;销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北干 旱区和东北、西南、华南等地。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

---------------------------------------------------------------最新资料推荐------------------------------------------------------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 人工湿地的国内外现状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 是20 世纪7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兴起于荷兰、丹麦、英国等国家,80年代从欧洲到美洲、澳洲等地区和国家都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在美国有600 多处人工湿地工程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 400多处人工湿地被用于处理煤矿废水, 50多处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生物污泥,近40处人工湿地用来处理暴雨径流,超过30处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奶产品加工废水 ;在丹麦、德国、英国各国至少有200处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 ,新西兰也有80多处人工湿地系统被投入使用。 其特点是: 出水水质好, 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 运行维护方便, 管理简单, 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据有关资料显示, 人工湿地投资和运行费用仅占传统二级生化处理技术的10%~50%。 比较适合于资金少、能源短缺和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镇和乡村。 人工湿地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利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 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选定级配的填料( 如碎石、砂子、泥炭等),池底坡降及填料表面坡降往往受水力坡降及填料级配的影响, 一般选值范围为1%~8%。 1 / 6

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一些处理性能良好, 成活率高, 生长周期长, 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如芦苇) 。 人工湿地类型人工湿地因水流方式的差异大致可分为 3 类: 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 Surface FlowConstructed Wetland) ,是一种污水从湿地表面漫流而过的长方形构筑物, 结构简单, 工程造价低; 但由于污水在填料表面漫流, 易滋生蚊蝇, 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其处理效率较低。 潜流湿地( Subsurface Constructed FlowWetland) ,污水在填料缝隙之间渗流, 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作用处理污水, 出水水质好。 由于水平面在覆盖土层或细砂层以下, 卫生条件较好, 故被广泛采用。 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有一定底面坡降的、长宽比大于3 且长大于20 m 的构筑物, 污水流程较长, 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 脱氮效果较好。 或方形构筑物, 污水的流程较短, 反硝化作用较弱, 且工程技术要求较高。 由于垂直流湿地可方便地采用工程手段来改善系统的供氧状况, 提高布水均匀性, 营造更加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发生的系统环境, 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垂直流湿地(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沿垂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 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年,美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6565亿美元,占GDP比重17.60%,日本卫生总费用支出5400亿美元,占GDP比重9.20%,德国卫生总费用支出4114亿美元,占GDP比重11.50%,英国卫生总费用支出2321亿美元,占GDP比重9.60%,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3649亿美元,占GDP比重5%。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卫生支出占比相对较低。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美国健康管理综述 张骞健康客BLOG ?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美国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美国健康管理现状 ?美国健康管理成果 ? 一、美国健康管理起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将客户依据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那些可能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被分别交给不同专业的健康或疾病管理中心,他们采用健康评价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自我保健,并对其进行日常后续管理,以增进健康,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赔付,从而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为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的政策。正是尼克松政府降低了医疗保健中的政府职能,将之推向市场,使原来单一的健康保险赔付担保转变为较全面的健康保障体系,并于1971年为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简称HMO)提供了立法,特许健康管理组织设立关卡,限制医疗服务,以控制不断上升的医疗支出。 如今,健康管理组织也统称为“管理医疗模式(ManagedCare)保险制度”,终于取代了美国部分的医疗保险。上世纪90年代,企业决策层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及发展,这种觉悟使健康管理第一次被当成一项真正的医疗保健消费战略,企业决策层开始为员工健康的投资,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健康投资,其中医疗保险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老板有500个员工。今年有10个员工中风,明年有6个员工心肌梗死,保险公司肯定会提高公司的医疗保险费。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光做赔本买卖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中风和心肌梗死是可以预防的。于是,就有人看到了商机。健康管理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比如说,健康管理公司在分析了公司的医疗保险费用情况后,就会提醒企业负责人: 我们注意到:你的公司已经连续3年每年医疗保险都涨了10万美金。这样长期下去,有一天,贵公司的利润将会完全被医疗保险的费用所抵消。我想,你是不希望看到那一天到来的。我们健康管理专家,可以帮助你解决医疗保险费用不在继续上涨。当然我们不会提供免费午餐。我们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还要您的配合。

新型喷灌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卷盘喷灌机、喷灌设备、长尾词:厂家、价格、哪家好、多少钱、哪家先进、、、等等 企业介绍: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业全程机械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农哈哈”商标是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历经37 年的发展,产品覆盖耕作、播种、植保、灌溉、收获、粮食烘干六大类农机产品;厂区占地面积300多亩,员工1000余人,产值近 3 亿元。 2013 年,农哈哈公司开始涉足农业节水灌溉领域,并开创了中国智能卷盘式喷灌机的时代,引领国内卷盘喷灌技术的发展潮流;2015 年,农哈哈公司从欧洲引进国际先进的喷灌技术,后经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适合中国农业的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是国内唯一一家全套引进国外先进喷灌技术并实现国产化的灌溉产品,为中国卷盘式喷灌机贴上了节能、高效、节水的标签。 2017 年,农哈哈公司成功开发了智能化固液态施肥机,与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配套使用,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目前,在国内是唯一能够在卷盘式喷灌机上应用智能化固液态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新型卷盘平移式淋灌机核心技术:节能:驱动装置采用扼流(直冲)式水涡轮,水能动力转换率70%以上,相比传统侧冲式水涡轮动力转换提高了约 1.5 倍,入机水压只需0.25Mpa 就可正常喷洒作业。 减速装置采用6档变速齿轮箱,提升传动扭矩,降低驱动力需求;回收速度可调范围4-105 米/小时,满足不同作物浇水量需要。 高效:喷洒装置采用40 米幅宽30个8 毫米口径喷头的淋灌架,出水量50 立方米/小时,作业效率 2.5-4 公顷/昼夜。 节水:淋灌架喷洒装置离地距离约 1.5-1.8 米之间,低压喷洒,水滴无雾化,水份蒸发小于5%。 应用广泛: 1:抗风性能强:淋灌架喷头离地距离较低约1.5 米,且水滴无雾化,在5-6 级风天气情况下可正常喷洒作业,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春季多风天气浇水作业。(配1张风中作业场景图片) 2:低压喷洒对幼苗无伤害:淋灌架上喷头的水压为约0.03-0.05Mpa,低压喷洒且喷头离地距离低,水滴落地时间短,冲击力小,对作物幼苗无伤害,软杆作物不倒伏,

人工湿地技术研究现状

人工湿地系统是将污水引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选的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的根脉和其周围土壤微生物来联合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流经湿地时大量的污染物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而被除去。芦苇和香蒲在人工湿地中被广泛使用,它们既是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常见物种,也是国际公认的最佳湿地植物。 作为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以其建设运营成本低、去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工艺简单、组合多样化等优势,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褐煤热解、油砂废水、矿山废水、奶品加工、食品工业、造纸废水、烃类废水和垃圾场渗滤液净化处理等方面。 国外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展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 年建在英国约克郡Earby的湿地系统,它持续运行到1992 年;1953年,德国Seidel 在研究中发现,芦苇通过其根区产生微生物活性的区域作为生化反应器来转化、降解有机物,可以去除污染物。1972年Kickuth提出了根区法(The Root-Zone-Method)理论,强调高等植物在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1996年Kathe Seidel提出利用高等植物的生化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思想,通过芦苇等植物的根区产生微生物活性区域作为生化反应器来转化降解以至最终去除污染物。 人工湿地技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十分受到人们青睐,美国已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丹麦、德国开始利用河砾和河砂作为植物生长基质,构建了高分散度的废水处理设施并获得成功。人工湿地技术目前已被英国用于小城镇污废水处理,成为其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7月,在中国深圳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除了氨氮效果不明显外,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污水处理厂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项目,在1997年6月通过国家建设部科技司主持的技术鉴定,在1998年6月开始推广。 根据污水在湿地床中流动的方式,可将人工湿地分为3种类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 垂直流人工湿地主要用于处理氨氮含量高的污水,污水从湿地表面纵向流向

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现状与发展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注入,现代装备的高集成化、高智能化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高效化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系统的故障诊断、维修保障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装备的维护多以定期检查、事后维修为主,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效率低下。PHM(Prognosties and Health Management)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是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健康状态的解决方案。PHM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失效可能性以及采取适当维护措施的能力,一般具备故障检测与隔离、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健康管理和部件寿命追踪等能力。 PHM技术的发展过得去是人们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即从对设备的故障和失效的被动维护,到定期检修、主动预防,再到事先预测和综合规划管理。美陆军早期装备直升机的健康与使用监测系统就是PHM最原始的形态。20世纪60年代,由于航空航天领域极端复杂的环境和使用条件驱动了最初的可靠性理论、环境试验和系统试验能及质量方法的诞生。随着宇航系统复杂性的增加,由设计不充分、制造误差、维修差错和非计划事件等各种原因导致故障的机率也在增加,迫使人们在70年代提出了航天器综合健康管理的概念来监视系统状态。随着故障监测和维修技术的迅速发展,先后开发应用的有飞机状态监测系统、发动机监测系统、综合诊断预测系统以及海军的综合状态评估系统等。随后出现的这些诊断故障原和检测状态的技术,最终带来了故障预测方法PHM的诞生。 上世纪末,随着美军重大项目F-35联合攻击机(JSF)项目的启动,正式把以上的故障预测和维修全面解决方案命名为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为PHM技术的诞生带来了契机。PHM是JSF项目实现经济承受性、保障性和生存性目标的一个关键所在。JSF的PHM系统是当前飞机上使用的(BIT)和状态监控的发展,这种发展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从状态(健康)监控向状态(健康)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入了故障预测能力,借助这种能力从整个系统(平台)的角度来识别和管理故障的发性,其目的是减少维修人力物力、增加出动架次率以及实现自主式保障。 PHM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外部测试到机内测试(BIT),进而测试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然后便是综合诊断的提出与应用,最后便是发展到现在的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 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以及工业各领域中应用的不同类型的PHM系统,其体现的基本思想是类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领域其具体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的不同。一般而言,PHM 系统主要有六个部分构成: 1、数据采集利用各种传感器探测、采集被检系统的相关参数信息,将收集数据进行有效信息转换以及信息传输等。 2、信息归纳处理接受来自传感器以及其它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和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处理成后续部件可以处理的有效形式或格式。该部分输出结果包括经过滤波、压缩简化后的传感器数据,频谱数据以及其它特征数据等。 3、状态监测接受来自传感器、数据处理以及其它状态监测模块的数据。其功能主要是将这些数据同预定的失效判据等进行比较来监测系统当前的状态,并且可根据预定的各种参数指标极限值/阈值来提供故障报警能力。 4、健康评估接受来自不同状态监测模块以及其它健康评估模块的数据。主要评估被监测系统(也可以是分系统、部件等)的健康状态(如是否有参数退化现象等),可以产生故障诊断记录并确定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故障诊断应基于各种健康状态历史数据、工作状态以及维修历史数据等。 5、故障预测决策故障预测能力是PHM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该部件由两部分组成,可综合利用前述各部分的数据信息,评估和预测被监测系统未来的健康状态,并做出判断,建议、决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该部件可以在被监测系统发生故障之前的适宜时机采取维修措施。该部分实现了PHM系统管理的能力,是另一显著特征之一。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到 20 世纪美国西部发生了大规模“黑风暴”,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合理的土壤耕作。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给我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研究表明,北方沙尘主要来自沙化土地、裸露地和农田。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减少了对土壤的耕作次数,加上地表秸秆残茬,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风蚀、水蚀,缓解沙尘危害;故其业已成为防沙减尘的重要技术之一。保护性耕作已经成为国际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该项技术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可持续农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分类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特点,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针对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 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 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 2.保护性耕作产生的背景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农作业成本上升。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革命性变化。 3.保护性耕作的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程蕾]???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一、行业的现状、规模以及所处的生命周期(一)行业现状与规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相关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6%,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左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分析,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保守估计将呈20%的年增长率发展,2014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预期将达1075亿元,2018年将达到2188亿元。可以说,健康服务及相关产业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1、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卫生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3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 3~6 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 2 个 10 年,即“健康人民 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在美国的全民健康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倡导作用,不仅指明了方向,更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使美国健康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方案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国内数字化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今天,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GE“工业互联网”在全球的风靡,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如火如荼地推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特点的智能制造已经引发了全球性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并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动力。 1.1.设备管理问题依然严重 在多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切感觉到,国内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随着数字化脚步的加快,设备数控化率在逐年飞速的提高,数字化设备的数量与日俱增。但这些设备出现故障以后的维修周期平均在2周以上,属于主轴、丝杠等关键部件损坏所导致的故障维修时间平均在3周以上。维修期间,不仅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影响交货期,而且需要花费不菲的维修费用。国外设备厂家提供的维修服务都是从工程师离开国外住地开始计算维修费用,如果请国外工程师维修,光人工费用每次平均都在5万(人民币)以上,加上更换备件等费用,每年企业需支付昂贵的设备维修费用。 企业目前对数字化设备采用传统“事后维修”的管理方法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司的智能制造发展目标。需要研究和探索,对于大量的离散制造业的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和故障预测的方案。 1.2.设备健康管理需求迫在眉睫 设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设备数据利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出来,给工厂决策等提供的分析数据有限。虽然在数字化工厂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设备数据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经过长期的系统运行,拥有了大量的设备的运行历史数据。

3OEE、开机率、故障率报表显示70% 4报警故障信息次数和内容统计40% 5加工零件信息数量统计30% 6程序传输功能程序上传下载90% 7其它信息报表和看板展示不确定 表格1某企业数据采集利用程度表 设备数据采集系统虽然可以提供与生产效率相关的基本统计信息,但仍然倚重硬件互联的部分,对于数据,尤其是海量互联数据分析来达到机器主件衰退监测、健康状况评估、故障预测预诊断、风险评估、以及决策支持方面,仍然有提升空间: 1)现有的数控机床联网制造了大量数据,然而目前却没有很好的分析方式, 目前仅仅限于原始数据重现,应该进行价值挖掘。 2)数控机床数量多、类型多、系统多样,虽然数据互联,但对于每种不同机 型,缺少每个机台的针对性健康状态监测结果。 3)现有的生产管理系统更多是从设计角度出发,没有对设备健康状况做监测, 并且在管理时没有将生产效率与设备健康连接起来,所使用机器将因为衰 退情况的未知而对生产任务的完成造成未知风险。 4)对于设备生产产品的质量检测,目前没有实现数字化。在发现产品质量问 题时,次品已经产生。缺少提前预测产品质量缺陷手段。 5)在绿色环保方面,对于设备使用的能量没有监测或数字化管理手段。设备 能耗状况的管理相对粗放,没有能够与生产任务协调管理,使得在达到生 产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能效最优化来节省开支,降低碳排放。 6)对于相同设备的维护管理,由于经常依赖于经验以及设备用户手册,所采 用的维护方式大都趋同。然而,根据设备所经历的不同工况,相同的设备 可能衰退的过程不尽相同。如果对于衰退不严重的设备实施了维护,那么 会造成资源浪费以及停机时间,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如果对于衰退严重的 设备延迟进行维护,则可能造成设备加速老化,甚至严重的生产安全隐患。

人工湿地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人工湿地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问题: (1)人工湿地曾经被作为对湿地因各种原因退化的一种补偿手段而提出来的,但人工湿地的 研究现状是植物的单一性及对自然调控机制方面的缺乏与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初衷相去甚远。因此,人工湿地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在努力提高去污能力的同时要尽可能地模仿自然湿地。 (2)以去除百分率的形式来表示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时容易引起误导,因为在处理低含量污 水时,虽然处理效率较低,但出水水质很好。而且现已有数据表明随进水浓度升高处理效率也升高;同时由于蒸发作用,使得测得处理效率比实际结果偏低。因而,人工湿地处理效率模型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3)现在还没有学者对湿地系统去除水源性病源体进行优化及深入研究。尽管研究发现人工 湿地对大肠杆菌及粪大肠杆菌类的处理效果“非常好”(有时甚至达到99%),但是应当注意到出水大肠杆菌类的平均数量还是超标的。因此仅仅利用人工湿地现有水平作为污水唯一处理系统时,特别是对高负荷生活污水,可能是不够。 (4)人工湿地中的堵塞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因为总悬浮颗粒物负荷过高时会造成基质淤积,管道堵塞,使得水流通不畅,(对潜流而言则会形成表面流致使水停留时间缩短;相反,对复合垂直流来讲,堵塞后由于填料渗透系数减少,水渗透速度下降,会延长水停留时间,造成在下行流池表面形成积水层阻碍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基质层,使得复合垂直流中的好氧微生物活性下降,并且由于积水层的存在,使得蚊蝇更容易滋生,卫生条件恶化,功能下降。 (1)湿地基质堵塞的问题。随着人工湿地的运行有机质会逐渐积累于基质中而造成基质阻塞。根据美国多个人工湿地的调查有将近一半的湿地在投入运行后年内形成了堵塞造成了表面水流降低了处理效率。 (2)湿地植物的退化。如在欧洲国家应用广泛的芦苇床技术目前普遍存在着衰退现象。 (3)氮去除效果差。如美国多个湿地处理系统大多不能处理达到一定的氮标准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湿地中缺少硝化所需的氧。 (4)水力负荷小,占地面积大。人工湿地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净化机理的实质主要还是基于土壤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功能。由于土壤自身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差,水力负荷低,使得人工湿地需要较多的土地面积,这就制约了它的发展,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所以能否提高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是影响人工湿地未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5)冬季运行问题。气温的降低会影响人工湿地的正常运行,使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因此,在冬季湿地需要覆盖隔离这样的保温措施;或增加人工湿地的构筑深度来达到保温的效果。这是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运行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趋势: 国外人工湿地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都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改进人工湿地技术。通过间歇进水、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引入一些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来提高潜流湿地的工作效率。如北美湿地工程公司N(AWE)借鉴污泥回流技术和鼓风曝气开发了循环湿地流湿地工艺和通风强化床工艺。这些工艺目前已被成

国外综合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外综合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张宝珍 引言 随着现代武器装备复杂性、综合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现代战争联合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新型作战模式对武器作战效能和敏捷、准确和经济的持续保障能力的需求,综合的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获得美英等军事强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PHM是对武器系统传统使用的机内测试(BIT)和状态(健康)监控能力的进一步拓展,这种发展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从状态监控向健康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入了预测能力,借助这种能力识别和管理故障的发生、规划维修和供应保障,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使用与保障费用、提高装备系统安全性、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实现基于状态的维修(CBM)和自主式保障。 所谓预测,即预计性诊断部件或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状态,包括确定部件的残余寿命或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所谓健康管理,是根据诊断/预测信息、可用资源和使用需求对维修活动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PHM代表了一种方法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基于传感器的诊断转向基于智能系统的预测,反应性的通信转向主动性的3Rs(即在准确的时间对准确的部位采取正确的维修活动)。PHM重点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的集成,并借助各种算法和智能模型来诊断、预测、监控和管理飞机的状态。这一技术的实现将使传统的事后维修或定期维修被基于状态的维修(CBM,亦称视情维修)所取代。 PHM技术早在2000年就被列入美国国防部威胁减少局的《军用关键技术》报告中,国防部最新的防务采办文件将嵌入式诊断和预测技术视为降低总拥有费用和实现最佳战备完好性的基础,进一步明确确立了PHM技术在实现美军武器装备战备完好性和经济可承受性方面的重要地位。目前,PHM已成为美国国防部采购武器系统的一项要求。 一、 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PHM技术的演变过程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过程的一个典型反映,即从对故障和异常事件的被动反应,到主动预防,再到事先预测和综合规划管理。PHM技术是在传统的状态(健康)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系统和设备性能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PHM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外部测试到机内测试(BIT)→测试性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综合诊断的提出与发展→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的形成等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应用产品层次上,从过去的部件和分系统级发展到现在的覆盖整个平台各个主要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的概念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生存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人群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美国医疗卫生需求过度增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对不了新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卫生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了。在美国,最先应用健康管理的是保险行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保险业即提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医疗保险业的管理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部分健康人仅用很少的医疗费用,而一小部分人却不合比例地用掉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因而找到那些可能导致高费用的人并采取措施来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对保险业来说尤为重要。应用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早期鉴别出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减少保险的赔付费用。健康管理既能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个人对健康保险的信任度,又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增加行业收益,使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双方受益。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或其家属的健康出现问题会直接造成的生产率下降。有研究发现,员工的健康出现问题时,雇主不仅要花费医药开支,同时还意味着要承担因员工健康问题造成的生产效率下降而带来的损失。基于这种情况,亟待出现一种以疾病预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只有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于是,健康管理的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疾病预测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健康管理服务中。实践证明,如果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则可以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再加上提高生产效率的回报,实际效益更大。健康管理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识别和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改善其健康状况,不仅减少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能提高工作效率。1990年美国政府制订了“健康人民”的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项目是全国性的,由美国联邦卫生和社会服务部主持,每10年1次,循环反复,旨在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目前,“健康人民”已完成了第2个10年,即“健康人民2010”。该计划包括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二是消除健康差距。政府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56卷 第6期Vol. 56 No. 6 2018年6月 June 201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8.06.004 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李寒松1,贾振超1, 张锋2,赵峰1,贺晓东1,慈文亮1,李青1,李震3 (1.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2. 250200 山东省 济南市章丘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3. 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我国当前灌溉水肥利用率低、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 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文章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相关应用装备,分析了现今国内 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3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8)06-0013-04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Li Hansong1, Jia Zhenchao1, Zhang Feng2, Zhao Feng1, He Xiaodong1, Ci Wenliang1, Li Qing1, Li Zhen3 (1.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2. Zhangqiu Distric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uthority, 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250200, China 3.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China) [Abstract] Fertig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large consumption and serious pollution. It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high-tech practical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ertiga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equipmen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domes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fertig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status; trend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仅为世界的6%,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每年生产占世界26%的农产品,属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每年灌溉用水缺口300亿 m3以上,同时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0.3~0.4,仅为发达国家的1/2左右。我国化肥使用量却是世界之最,化肥年用量超 6 000万t,占世界总量的1/3,然而化肥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20%。目前这种水肥高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已经造成了土壤性状恶化、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针对当前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势在必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和施肥融为一体,根据植物所需养分含量和土壤墒情,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态肥与灌溉水融合,借助灌溉压力系统控制灌溉强度和灌溉深度,将根据作物要求和土壤养分需求所确定的水肥溶液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作物土壤始终保持作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水肥的深层渗漏和超量棵间蒸发,从而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改变田间气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高新实用技术。相比一般的水肥施用方法,水的利用率可提高40%~60%,肥料利用率可提高30%~50%,在节水、节肥方面优势明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提升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水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状和当前应用装备情况,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早,自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运用喷灌技术,用于庭院花卉和草坪的灌溉。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金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017YH004)收稿日期: 2017-08-16 修回日期: 2017-0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