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

政府办公楼智能化系统

设计文件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篇总体设计

1.工程概况

2.设计目标

本智能化工程设计从体现以人为本、功能实用、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维修方便、可扩展等各方面考虑,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结合大楼智能化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安全可靠、资源共享的原则,使大楼智能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合理控制投资成本,从而将大楼建设成为基于智能化基础平台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办公楼。

现代化——采用现代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措施,利用高新科技的发展产品,设计建设大楼的智能化系统。

生态化——遵循“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智能化的控制措施,高效地利用能源。

网络化——是在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中,建立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和业务服务。同时,综合网络系统可实现对大楼内环境和设备的监控管理。

信息化——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效处理,实现社会资源、政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促进电子服务发展。

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化的技术体现,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大楼智能化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全面进行网上办公。

3.建设原则

为了保证本智能化系统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采集,高效处理、科学分析和综合管理,本系统的建设将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的先进性——依据高起点、高标准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管理技术,并选择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成熟的商品化产品,满足应用需求。在技术上有适度超前,便于扩展和升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先进性。保证在一定的时期内,产品满足系统升级和更

新的需求。在产品上采用一些技术领先、成熟可靠的产品。

系统的实用性——本系统是一个全实时的管理系统,具有高速响应,能及时处理楼内的机电设备各种突发情况的特点,能有效预防各种设备、人身、财产等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同时对以上情况做出记录,以备查询。保证系统的综合性能的同时,建成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应用效益。

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为保证各供应商产品的协同运行,同时考虑到投资的长期效应,必须以开放性为系统集成的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国际标准实施。使系统的建设能得到更多厂商的支持,保证系统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系统的可扩充性——具有在系统结构、产品系列、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扩充与产品的升级换代的可能,系统尽可能地选用模块化的系列产品,使今后的扩充不仅能充分保护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增加系统的扩充性和灵活性。系统具有随着办公区开发,可分布实施、扩展系统。

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必须可靠地连续运行,在系统中的设计和实施中,在系统中单个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下,着重考虑系统集成中的容错设计和稳定可靠措施,从而保证全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本地环境条件下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不小于10000小时;保证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因此必须选用性能可靠并且经过大量实际工程的实践与考验的成熟产品,才能在使用中满足具体应用需求。

系统的安全性——系统设计应严格按照用户需求提供多种安全措施及手段,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

系统的易用性及可维护性——为使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建成后,能方便地使用与管理,设计中坚持易用性为其设计时的重要目标,即应是使用方便、简明易学、便于维护,对系统中关键设备应具有自检和自动恢复、断电保护、故障自动报警或隔离等功能。在系统中,系统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今后的维护工作。同时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具有中文界面,也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使用。本系统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措施,并且具有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做到人管和物管的双重管理。各个系统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交互联动,有机协调。

系统的集成性与经济性——通过设备的合理规划,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并且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满足以后的扩容,避免重复

投资。优化设计,造价合理,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较低的维护开销。保证各个子系统、各工作单元相互之间能协调一致地运行,信息交互畅通,并有一定容错和抗毁能力,同时,系统应采用国际流行的开放式结构,产品符合国际、国内有关标准或工业标准,集成尊重主流产品应用

4.建设依据

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条例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9-2003)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9.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

10.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 GYJ125)

1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12.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

13.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技术规范(GB 18614-2002)

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1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5.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理念:一体化集成、模块化设计。

通过对大楼空间结构、装潢、机电建设等方面的分析,充分发挥我们长期从事智能化项目设计的经验,从集成设计、集成管理的角度,为大楼提供智能

化大楼整体优化解决方案。

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整个系统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使用方便、安全稳定的设计

原则。

2、在项目投资范围内,系统设计要求高标准、高性能和高可靠,均有可扩

展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3、凡是有外观要求的产品,要求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4、所有设备选型要成熟,且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6.设计内容

大楼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系统:

1、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机网络系统

4、一卡通管理系统

5、多媒体会议系统

6、有线电视系统

7、公共广播系统

8、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9、机房工程

10、楼宇自控系统

第二篇技术方案

1.安全防范系统

1.1 项目概况

本系统主要对大楼整体安全防范进行规划设计,针对大楼进行精心的点位设置以及设备配置,要求全方位、全天候、集防盗、防抢、监控于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系统,做到人防、技防、物防三者相结合。整个系统包括闭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及电子巡查系统,总控室设在一层的视频监控室内。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履行各自的安全防范功能,又通过相互连接,交换系统数据信息,实现系统联动功能。

1.2 系统设计说明

整个安全防范监控系统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分为四大部分:前端部分、传输部分、中心控制部分、显示录像部分。

(1)前端部分由各类摄像机组成。

(2)采用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进行有线传输。

(3)控制中心采用矩阵主机对整个系统进行视频切换和视频控制,可以实现控制室对前端任意一路画面的监视。

(4)控制室的监视显示终端采用多个监视器,单画面或多画面地监视前端图像,本系统采用多个监视器作为电视墙的方式。对于图像的录像,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可以保存30天的图像资料。

系统可通过局域网实现主管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利用其自身的电脑工作站通过授权进行图像监视。

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前端部分、传输部分、中央控制部分。

(1)前端部分由自动报警探测器及紧急按钮组成。

(2)采用报警线缆进行有线传输。

(3)中央控制部分采用报警主机,可接收前端的报警信号,并可通过继电器模块联动监控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系统由信息钮、巡查机及通讯座组成。

1.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3.1 系统概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能最直观的监察目标现场情况,是综合安保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针对办公大楼这样的高防范等级的场所,为了满足安全防范和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将在大楼内安装一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能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至监控中心,使值班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和指挥,把这些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

电视监控的控制系统采用功能强大、扩充性兼容性良好的矩阵系统进行图像的切换及控制,数字硬盘录像机系统进行录像及回放。

1.3.2 系统功能

(一)监视功能

监视功能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监视功能注重全方位、高清晰度监视现场的动态。

监视方式有主动监视和被动监视。

主动监视是保安人员主动地监视每一幅画面,洞察每一幅画面的实时情况,主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被动监视是通过技术手段,使系统为人服务,让保安人员被动接收现场突

发事件的报警信息,真正体现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

本系统采用固定显示,对所有图像采用轮流切换方式显示。

(二)记录功能

系统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对系统所有图像进行录像。数字录像有两种方式:工作时间对重要出入口的电视摄像图像采用固定长时间进行重点录像;非工作时间采用动态报警相结合,以提高录像效能和质量。本系统采用24小时不间断录像方式,并保存30天的图像记录。

清晰度、实时程度、数据压缩率是记录功能的主要参数,并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方式。能够观察和记录所有大楼出入人员的活动,并且记录图像为实时、不失真。

(三)控制功能

采用一套多功能、高科技矩阵系统,能对每路图像进行管理,当需要时,能把现场图像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显示,也可将相关的多个图像同时切换到多台监视器上,并对前端进行控制。

(四)联动功能

系统可与入侵报警系统实现视频联动,当前端有报警信号传输至监控主机时,可联动邻近摄像机,并将前端画面自动弹出显示在指定监视器上,录像机进行录像。

1.3.3 系统设计

系统控制功能设计如下:

1、系统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功能进行遥控,控制效果平稳、可靠。

2、系统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图像显示重建时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矩阵切换具有系统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保持。

4、系统具有与其他系统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号时,系统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

启动视频记录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

5、系统支持分控的功能。

6、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监视图像信息具有原始完整性。

系统能对现场发生的图像、声音信息的及时响应,并满足管理要求。

图像记录功能设计:

1、记录图像的回放效果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容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满足管理要求。

2、系统能记录下列图像信息:

1)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息;

2)预定地点发生报警时的图像信息;

3)用户需要掌握的其他现场动态图像信息。

3、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

系统监视或回放的图像清晰、稳定,显示方式满足安全管理要求。显示画面上有图像编号/地址、时间、日期等。文字显示采用简体中文。

1.3.3.1 系统组成及说明

本监控系统由前端的摄像系统、传输系统和中心控制室的控制系统、记录显示系统四个部分组成,采用矩阵切换模式:

(一)前端设备

前端是指安装在监视现场的CCD摄像机、一体化球型摄像机、镜头、防护罩及支架等,其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信息来源设备。

(1)摄像机的选择及分布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根据不同的场景实施不同的等级,对于比较集中的地点,可以采取定点的监控;对于范围较大的场所,可以采取不同角度的监控,确保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技防要求,结合大楼的特点,按功能划分,在财务室/机要室/档案室等重要房间、各楼层出入口、电梯轿厢、大厅、停车场等区域设置摄像机。

作为现场图像的拾取设备,摄像机成为系统中第一道关键的设备,其技术指标决定整个系统的技术性能和工作稳定性。根据本公司多年积累工程的经验,结合本大楼的情况,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本方案的摄像机均选用高清晰度产品。

前端摄像机安装方式将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安装。摄像机安装既要考虑监视区域范围,又要考虑与现场装潢格局相匹配。前端摄像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安装方式:

(2)镜头

镜头就如同摄像机的眼睛,是摄像机与外界接触的第一界面,正确的选择镜头以及良好的安装调试是系统清晰成像的第一步。

根据现场平面图纸,现场监视点监视范围较宽,因此配合摄像机采用视角广且光照变化适应性强的镜头。本方案枪式摄像机选用镜头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其它摄像机均自带镜头。

(二)传输部分

传输系统是连接前端设备与控制中心的通路。本楼采用75Ω同轴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编织网,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控制线采用两芯屏蔽线,具有抗干扰性,接至主机上。

视频信号的传输:重点要求图像信号经过传输后,不产生明显的噪声、失真,保证图像清晰度和灰度,具有良好幅频和相频特性。由于本方案主要在大

楼内传输图像,传输长度小于300米,SYV-75-5的同轴电缆在300米以内时,其衰减的影响可以不计;在电缆敷设中无中间接头,即使需要有接头处需采取焊接方式进行处理;电缆过墙/楼板要开孔,所有视频线都放在弱电系统桥架内。

注:电梯内摄像机视频信号的传输应采用电梯专用视频同轴电缆,该类电缆具有轻、细、韧性大、柔性好、抗干扰性较强等特点,建议由电梯厂家提供,同时须电梯厂家免费配合安装调试及接口衔接。

控制信号的传输:一体化高速球机需铺设一条控制线接入控制主机,选用屏蔽线缆RVVP2×1.0。所有控制线都在弱电系统桥架内。

电源的传输:摄像机由机房集中供电至每层,在每层的弱电设备间进行变压,选择电源线为RVV2×1.0。

(三)中央控制设备

本系统共安装有95台摄像机,中央控制设备选用112路输入12路输出的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本系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视频控制系统,具备矩阵切换能力,经过编程可以手动或通过独立的自动顺序切换顺序让任何一台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在任何一台监视器上。

可以控制前端云台横摇、仰俯,镜头的变焦、变倍、电子放大,多个预制位,云台自动横摇及随机扫描的能力。

系统的操作和编程均用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全功能键盘完成。在这个键盘上,可为操作人员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别,并可限制某些操作人员对某些功能的控制,从而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及保密性。

系统具备完善的报警联动功能。系统可记录报警的输入,确认报警,装载顺序,键盘使用人注册,传送系统表和顺序,视频丢失信息和断电恢复信息等,并支持接入标准的RS232串行打印机打印记录结果以便存档。

(四)记录及显示设备

系统通过路硬盘录像机对前端视频信号进行实时录存,图像资料保存30天。

控制室设置有由液晶监视器组成的电视墙,用于前端视频电视墙切换方式显示(根据视频监控室面积及设备布置,监视器采用挂墙安装的方式)。

1.3.3.2 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本系统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相应的彩色图像信噪比应大于50dB。

彩色图像清晰度不低于480TVL。

系统各路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电平值为1VP-P+3dB。

视频信号输入、输出阻抗为75Ω。

图像质量的灰度等级不低于8级。

1.3.3.3 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

系统采用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如后续需增加前端摄像机,只需增加视频输入输出板即可。控制室采用矩阵主机切换控制与硬盘录像机录像相结合的方式。摄像机视频信号进入控制中心后经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视频信号进入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另一路视频信号输入监控中心的大型矩阵主机,经主机切换显示在电视墙上的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控制信号进入矩阵主机,由控制键盘进行控制。

领导及安保部办公室经过客户端浏览软件授权,可通过局域网观看前端任一摄像机图像。

1.3.3.4 系统供电

系统采用监控室集中供电,在各楼层弱电设备间进行变压。系统同步方式为电源同步。为保障系统电源的质量,为监控系统配置一UPS电源。详见机房系统建设。

1.3.3.5 监控机房

中心控制室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神经中枢,它肩负着系统监视、系统控制、系统指挥的功能,为了使各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控制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中心控制室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针对大楼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性、保密性,对监控中心进行方案设计。

监控机房主要放置控制台及机柜、控制设备等,机柜放置硬盘录像机及矩

阵等设备;控制台放置管理电脑、键盘等设备;根据视频监控室面积及设备布置,监视器采用挂墙安装的方式。

在安保系统设计时在保证其他重要区域安全的同时,也需考虑中心控制室自身安全问题:一方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管理;另一方面,在中心控制室出入口加强必要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以防止非法闯入。

1.4 入侵报警系统

1.4.1 系统概述

报警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红外探测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应用于探测非法入侵和防止盗窃等犯罪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报警系统在大楼内重要区域建立起一道无形的警戒线,协助值班人员担任防入侵、防盗窃等警戒工作。

一旦犯罪分子入侵防范区域或发生其它异常情况时,监控中心的报警系统立即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同时在模拟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地点,及时通知值班人员采取必要措施。因此,建立入侵报警系统是减少发案率、提高破案率、维护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

本系统根据大楼特点,设计了自动探测防盗报警及手动紧急报警装置。

1.4.2 系统基本功能

(1)布防与撤防

在正常工作时,工作及各类人员频繁出入探测器区域,整个系统处于撤防状态,报警控制器即使接到探测器发来的报警信号也不会发出报警。下班后,处于布防状态,如果有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进来,就立即报警。系统可由保安人员手动布撤防,也可以通过定义时间窗,定时对系统进行自动布、撤防。紧急按钮防区始终处于布防状态。

(2)布防后的延时

如果布防时,操作人员尚未退出探测区域,报警控制器能够自动延时一段时间,等操作人员离开后布防才生效,这是报警控制器的外出布防延时功能。

(3)防破坏

如果有人对线路和设备进行破坏,线路发生短路或断路、非法撬开等情况时,报警控制器会发出报警,并能显示线路故障信息;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引起控制器报警。

(4)微机联网功能

系统具有通信联网功能,区域的报警信息送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来进行资料分析处理,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及异地远程控制等多方面的功能,大大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系统可以根据控制点的性质及重要程度,合理选择直接与当地公安部门110系统联网或二级联网的方式。

1.4.3 系统设计

1、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的结构由前端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中央控制子系统三部分组成。三个子系统的具体说明如下:

(1)前端设备

本前端部分由报警探头及手动按钮组成,是触发报警系统的信号源。

根据需要,在各楼层出入口前室区域安装防盗报警探测器,以防止非法入侵行为,同时,根据具体安装位置,选择不同安装类型的探测器。系统还在各领导办公室、财务室、机要室、档案室等处安装手动报警紧急按钮,以便紧急情况报警。

(2)传输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是由各种传输电缆、管材和接插件等组成,该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方案中双鉴探测器采用一条RVV4*1.0的线缆进行报警信号和电源的传输,紧急按钮采用一条RVV2*1.0的线缆进行报警信号的传输。为了更进一步加大控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可靠性,控制信号采用了RS-485差分方式传输,以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

(3)中央控制设备

中央控制设备采用总线制控制主机,所有报警点由一根总线接至控制中心,节省大量线材。发生异常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报警信息,并自动记录报

警发生时间、地点。

2、报警控制

本系统设计了总线制大型控制主机,既可独立使用,又可同时通过继电器模块与监控矩阵控制主机连接,实现视频与报警信号的联动功能。监控矩阵控制主机的报警输入单元接收来自于独立报警主机的开关输出信号,作为视频联动的报警输入,可作为监控主机控制、管理、记录报警信息的设备,报警信息在监控室的报警管理软件上显示并存储。

3、系统技术指标

防区控制:回路响应时间可编程

传输方式:多种格式,如DTMF等

输入信号响应时间:小于2秒

系统联网响应时间: 小于20秒

4、系统联动

系统实现报警与附近相应的摄像机及联动灯之间的联动功能,报警时进行报警显示和录像。

1.5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是一个针对保安人员巡查过程的有效监察的管理平台,使用该系统可杜绝人为作弊的情况,减少进行监控的管理人员,有效的减少资金的投入和提高效率。

1.5.1 系统基本原理

本系统主要由巡查手持机、巡查钮、软件、阅读座等组成,使用时,保安工作人员可以定时手持巡查器,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巡逻,巡至每个巡查点信息卡处,将巡查手持机在信息卡上阅读数据,获取时间和地址信息,巡查完返回值班室,通过阅读座将手持机内的巡查记录导入管理电脑内。管理人员用巡检管理软件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考核保安人员的工作情况。如巡查员未按规定时间返回,系统则会报警,保安人员立即前往察看情况。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简介 一、就业前景 按照《中国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蓝皮书(1996-2007)》(试行),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1990-1995)、规范阶段(1996-2000)、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等三个阶段。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在建筑总投资中占到5-8%,有的达到10%。2006年建筑智能化工程产值达到600亿元左右,并且每年以100亿元以上的速度增长。从事智能建筑工程(消防、安防、系统集成、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电子工程、机电安装、物业管理)相关企业共计17400多家。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及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智能楼宇专业人才的需求。 安全防范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由初期的国家要害部门扩展到现在的社会各个领域。据统计,我国仅安全防范行业中的从业总人数已达到100多万人(不含社会安全防范用户单位),行业内的本职业从业人员约占30万;社会安全防范用户单位的本职业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两项合计本职业的从业人员超过330万人。全国对该类从业人员的需求非常大。根据我国目前在安全防范建设投入费用看,我国仅占GDP0.7%左右,而发达国家约占GDP3%以上,相差四倍;目前我国GDP人均1000美元,距发达国家GDP人均4000美元也相差四倍;根据国外的分析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安全防范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因此,我国未来的安防行业市场发展空间会非常大。 截止到2009年,浙江省内加入省安防行业协会的企业共有701家,各地区的安防行业企业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知,杭州地区的安防行业企业数最多,共有286家,占总数的40.8%;宁波、温州两个地区的安防行业企业数次之,分别占总数的16.3%和9.3%,安防行业的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GDP的增大,楼宇智能化技术与安防技术将不断发展,对该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最新智能化施工组织技术方案.doc

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重庆市交通职业学校一号楼、三号楼、阶梯教室与多功能厅通信网络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学校要求,按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重庆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弱电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的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和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严格按照本弱电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的,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的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和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DB50/216-2006《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国家标准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部颁标准GA/T379-2002《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部颁标准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部颁标准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部颁标准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部颁标准YD/T 1171-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ISO/IEC-13818-1 (2000 edition) 《 MPEG音视频封装标准》 ※ISO/IEC-14496-2 《MPEG4视频编码标准》 ※ISO/IEC-11172-3 《MPEG 音频编码标准》 ※国家标准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国家标准GBJZ32-90-92,《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部颁标准GY5053-94《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重庆市的相关技术要求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修订稿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楼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楼宇智能化兴起已久,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些年出现的新鲜技术,本文对楼宇智能化进行了介绍和方案的设计解决。 一、智能楼宇的概念 1、智能楼宇的起源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而其中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信息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楼宇智能化”的概念运应而生。楼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2、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楼宇智能化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3、智能化楼宇的解释 目前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定义很多,欧洲、美国、日本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我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将这3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就是智能化楼宇。 二、系统解决方案介绍 楼宇智能化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天馈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大屏幕投影系统 LED大屏幕显示系统 背景音响/紧急广播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不间断电源系统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 多网合一系统

智能化技术方案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 技 术 方 案

第一章总体概述 智能小区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反映了国际社 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在住宅领域的完美应用,是21世纪的新概念住宅。作为一种新型住宅,智能小区是建筑艺术、生活理念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现代 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智能小区为住户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和开放的智能化、信息化生活空间,同时,它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小区 物业运行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它是人类社会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目 前小区的智能化也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卖点。 1、智能小区作用 智能化系统作为小区很重要的配套,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智能化”,在于它所采取的诸如多元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 技术,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和可 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除具备前面所述的特征外还将为业主提供以下各种环境: 安全环境:实现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防抢等安全要求;住宅既不应

该像鸟笼,家家窗户安装防盗栅栏,也不应该像兵营,保安整日到处巡视。智 能小区应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使居民在住宅里有充 分的安全感。 舒适环境:一方面,小区应拥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地,实现良好绿化与人工 景观和住宅设计的和谐统一,为社区文化提供天然绿色环境;另一方面,利用 高科技手段,节约能源,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建成舒适、高效的智能 住宅。如通过在小区内设置背景音乐系统,住户听着轻盈祥和的音乐,在小区 内漫步,不仅可以减轻一天工作、学习的压力,还可以给业主愉悦的心情。 开放环境: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住户提供图像、视频、语音、 文本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选择,实现与外界方便、通畅的交流,足不出户地享受 各种社会服务(包括购物、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家 庭办公和社交活动),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环境。 服务环境: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物业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程式化、公 开化。“自动化”主要实现设备的自动检测及报警、各种费用的自动收取、各 种信息的自动发布以及各种设备的自动控制等;“科学化”则反映在运行体制 和方法的正确性,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细化管理过程;“程式化”则规范小区 物业运行行为,保证科学性的实现;“公开化”是指增加小区物业管理的透明 度,实现住户的透明消费,保证物业良好动作。不难看出,物业管理的“自动 化、科学化、程式化、公开化”突出了服务的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小 区建设宗旨,突出了业主就是上帝的服务精神。 2、需求分析 首先要考虑到安全防范方面的设计,要考虑设计周界防越报警系统,还应 设计电视监控系统,来加强管理和取证。设计可视对讲系统,保证业主的出入安全,并有效管理来访人员。设计背景音乐系统,为业主提供优雅的环境。设计电 子巡更系统,有效的监督保安人员的值勤情况,确保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设计依据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智能化施工方案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一); 1 编制说明 1.1 编制原则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主要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诸多方面的施工保障措施等均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的内容而编制的本设计是该工程施工中必备文件,也是工程技术资料的组成部分,旨在保障本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施工,达到质优、按期、顺利完成的目的的综合阐述。 1.2 关于施工工期及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编制的,其施工项目范围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子系统、三表远程抄送子系统、馆区巡更子系统、一卡通消费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设备集中控制子系统、电子公告牌子系统、物业计算机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馆区宽带局域网子系统、有线电视子系统、电话子系统。总工期大约475 天(开始施工日期由甲方决定)。 1.3 关于工程进度 本设计中所考虑安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将来以甲方要求的工程总进度、以及甲方有关的工程(主要是室内工程)总进度为依据进行设计,工程总计划及工程施工进度也是按前面施工队进度进行设计,便于及时地指导工程施工进度。 1.4 备注说明 本计划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选择施工方案与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有待以后予以详细地修正、补充、完善,使其成为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指导性文件 2 编制依据 1.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工程招标书 2. 内蒙古博物馆平面图 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4.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5.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 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9.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 1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 12.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6-86 13.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 1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15. 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 1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17.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0408.1-89

【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简介: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壹个新的亮点。可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壹行业开始到当下,... 关键字: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壹个新的亮点。可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壹行业开始到当下,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俩个方面:壹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壹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可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壹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和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X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俩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地下分三层:壹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 ●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

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精品文档 一.背景描述: 江南海岸总体规划和设计均体现了传统中国居家理想和现代生 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是依照21世纪人居标准精心打造的高级住宅小区。 整个小区无不营造一个舒适休闲的生活空间,是一所环境优雅,闹中 取静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满足住户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二.工程说明: 江南海岸位于三明市列东区,由14栋高层住宅小区组成,总建 筑面积29.762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4栋27层,6栋25层,4栋29 层,会所1间,负一层,一层。住户总数为1182户。 项目要求: 江南海岸,是集住宅、花园、会所于一体的高级住宅小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大、工程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小区要求建设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既具有自身特点,又具有时代潮流特色的高尚住宅楼宇。 整个工程规划、设计、实施上要求充分体现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复杂性、严密的安防集控管理。注重整体功能强大,中心设备完善,系统配置科学合 理,真正体现高技术、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化智能小区。 四.需求分析: 4.1分析与评估:

本方案以江南海岸小区住宅智能化管理及安全防范为设计目标为将力求建设成为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化智能小区。我方提出以下见解,请发包方领导参考。 ①小区建设要求基于系统可靠、稳定、先进的基础上,既能满足用户住宅 的实际需求,同时又力求经济、实用、合理。 ②整个系统的结构要求清晰合理,小区实现全封闭管理,各个子系统既 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全方位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③要求考虑未来系统扩展的需求,为小区以后系统功能的增加、升级,提 供良好的环境空间。 因此,考虑江南海岸属于大型的综合住宅小区,建筑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小区各项功能模块齐备,因此在智能化建设方面,产品的集成度、统一化、高效管理方面尤为重要,同时,还必须考虑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化产品必须具备高度的扩展及冗余,顺应小区的发展。 我方进行多项分析与评估,结合小区建筑结构的分布特点、规模发展,以及对小区各功能模块的深层了解,建议江南海岸智能化系统工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教学环节成果 (2013届) 题目永嘉大厦安保监控系统与 智能停车系统的控制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1. 项目概述 (3) 2. 设计依据 (4) 2.1 设计标准 (4) 2.2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4) 3. 工程设计 (5) 3.1 设计角度 (5) 4. 安保监控系统 (6) 4.1系统概述 (6)

4.2 设计原则 (6) 4.3 电视监控系统说明 (6) 4.4 系统配置及功能 (6) 4.4.2传输方式 (8) 4.4.3 中心控制 (9) 4.5 系统主要设备简介 (9) 4.6 设备清单 (12) 5. 智能停车系统 (13) 5.1 概述 (13) 5.2 停车场管理系统 (13) 5.2.1系统功能概述 (13) 5.2.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14) 5.2.3 设计目标及原则 (14) 5.2.4 收费体制及标准 (14) 5.2.5 系统拓扑结构 (15) 5.2.6 系统工作流程 (16) 5.2.7 出入口控制主机 (18) 5.2.8 RS485通讯卡 (19) 5.2.9 IC卡发行器/临时卡计费器 (20) 5.2.10 自动挡车道闸 (21) 5.2.11 JSZN2001图像识别系统 (22) 5.2.12 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 (23) 5.3 设备清单 (23) 6. 各系统造价估算表 (25) 7. 结论与辞谢 (26) 8. 参考文献 (27)

永嘉大厦安保监控系统与智能停车系统的控制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摘要:从社会发展与安全方面出发,管理手段日趋电子化和信息化,安防管理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势在必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环境日趋复杂,盗窃和反盗窃斗争日趋激烈,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立体防范,力争在永嘉大厦构成一个可靠的综合技术防范体系,以确保业主人身、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安全管理技术控制 Design of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parking system control design in Yongjia building (Major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JinHua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means are more and more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be imperative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the deepening of market economy, social security environment more complex, theft and the fight against thef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should be used for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ns to combine three-dimensional prevention in Yongjia building, and strive to form a reliabl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prevention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owners of personal, property safety. Keyword: safety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ntrol

智能楼宇系统解决方案

一、前言 智能商务楼宇,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高科技与建筑完美的结合。智能楼宇的含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它是多科学、高新技术的有机集成。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可视电视、多媒体技术、智能保安与环境控制、信息高速公路、能量无管线传输等最尖端的高科技也在智能建筑中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在楼宇智能化业务领域主要开拓以下服务: 1、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2、楼宇智能化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顾问 3、楼宇智能化系统维护、售后服务、智能化系统集成外包服务 二、系统架构 在智能楼宇系统建设中将构建以下几个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安全防范系统 闭路监控子系统

防盗报警子系统 3.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4.一卡通系统 门禁子系统 考勤子系统 消费子系统 巡更子系统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6.多媒体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LED显示子系统 信息发布子系统 触摸屏查询子系统 排队叫号子系统 7.多功能会议系统

8.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9.整体机房工程 机房装修装饰 机房综合布线 供配电系统 UPS不间断电源 防雷接地系统 空调与新风系统 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环境与设备监测系统 KVM控制系统 三、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按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干线区、管理区、设备区等几个部分组成。采用高质量标准化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同时支持100M/1000M/10000Mbps网络传输速率。它是智能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要求。

楼宇智能化项目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楼宇智能化兴起已久,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些年出现的新鲜技术,本文对楼宇智能化进行了介绍和方案的设计解决。 一、智能楼宇的概念 1、智能楼宇的起源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而其中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信息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楼宇智能化”的概念运应而生。楼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 2、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楼宇智能化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3、智能化楼宇的解释

目前世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定义很多,欧洲、美国、日本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我国较为相近,其提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将这3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就是智能化楼宇。 二、系统解决方案介绍 楼宇智能化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天馈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大屏幕投影系统 LED大屏幕显示系统 背景音响/紧急广播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不间断电源系统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 多网合一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irst,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so,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the technical skills of personnel engaged in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ecurity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maintenance and other jobs. Two core course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ntegrated wiring and network engineering,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building power supply and lighting, electrical fire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engineering cost,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electrician management,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electronic,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drawing, CAD building structure and drawing, building technology, building plumbing basic knowledge. Three: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s of teac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internship "2+1"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training condition of advanced school,

楼宇智能化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狭义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备。 1、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 2、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定义的智能建筑系统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 三大技术环节和手段。 3.自动测量自动监视自动控制 4、按照控制主机参与现场设备控制方式的不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必须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集散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式控制系统集散式控制系统 5、建筑设备集散式控制系统的结构有三级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场控制级监视控制级管理级 6、DDC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接口有4种信号,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I AO DI DO 7、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7.电磁阀电动调节阀门电动调节风门 8、建筑给水系统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8.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 9.楼宇中变电所应尽量设在_负荷中心,以便于配电。

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完整版

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得指导思想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综合服务楼智能化系统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就是按贵方提供得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图,按现行得国家施工验收规程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施工操作规程、成都市政府得有关规定,再结合我公司得施工能力、技术准备力量及多年弱电系统工程得设计施工经验与本工程得具体情况进行编制得。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直接指导施工得依据,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成本得前提下,对加强施工管理、有效得调配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成本、保证施工现场得安全文明有积极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甲方与建设监理公司审核认可后,在施工

过程中,我公司一定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 2.编制范围及内容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就是严格按照本弱电系统工程得要求进行质量策划后编制得,在人员、机械、材料供应、平衡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进行部署下完成。 2、我公司高度重视本施工组织设计得编制工作,召集曾从事过类似工程工作得技术专家、有关负责人攻克本工程得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得施工技术,力求本方案重点突出,具有呼应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3、本着对建设单位负责与资金得合理使用、对工程质量得高度责任感,针对本工程设计特点与使用功能要求,我们编制得原则就是:“确保工程质量优、速度快、造价低、操作性强”。同时保证周边与施工现场有良好环境。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 50200-199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343-2004 ※《厅堂扩声特性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标准》YD/T926、1-199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B32/181-1998

医院楼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医院楼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奥远集团拥有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建设的全线产品,能够覆盖医院临床医疗服务业务、医院管理、医院运营管理和集团化、区域化医院建设的全面要求。利用医院信息平台集成各种临床应用系统,通过全新的信息组织形式,由数据中心汇集院内各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以实现统一应用。以此支撑医院的管理决策、科研工作。达到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传统医院面临的问题: 1.医院内的人员密集,身份复杂,流动性大。,因此医院的人、财、物的安全就成为医院管理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诊疗病房呼叫,导诊查询,门诊叫号,等都主要以大量人工服务为主,效率低,病人等待时间长。 2.医院内的设备密集,管理复杂,物流量大。医院内均设置有大量的空调、冷热源、通风、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等建筑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广,需要实时监视与控制的参数也有成千上万个,这就造成了运行操作与管理的困难。 3.传统医院一般都是由人工对其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对于工艺要求复杂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位置人工操作不能满足控制精度和稳定、安全的运行。 4.医院内信息密集,流通复杂,实时性高。医院内的信息包括医用管理信息、医学影像、检验放射数据、实验管理信息、临床信息、办公自动化信息、通讯信息等管理不成体系。 我们的解决方案: 针对医院面对的困境,我们提供从智能化建设的基础-综合布线开始,一直到安装配套管理工具和服务系统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医院楼宇智能化系统解方案。 针对病患及家属: 在就诊环节,在大厅设置了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大家了解医院信息,提供分诊排队叫号系统,减少大家排队等候的时间,为了创造良好的就诊、住院、办公的环境,提供有线电视系统,可播放娱乐节目和医院内部资料宣传。在住院生活上为病患提供食堂售饭系统,方便解决吃饭问题。在住院环节 房间提供病房呼叫系统,实时可以和值班医生兑换,及时反映自己的需求,为家属探视提供了ICU探视系统,方便家人实时了解病人情况。 针医务工作人员: 为医护人员提供无线医疗应用系统,医护人员使用手持PDA即个人数字助理,利用PDA的内置条码技术、RFID和移动计算等成熟技术,通过Wifi无线局域网,与医院现有HIS系统信息进行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医护人员为病患提供移动医疗服务。包括查看患者病历、记录生命体征、查看化验结果、执行医嘱、门诊输液、患者膳食制定、固定资产清查等工作。 还考虑到医护人员工作繁重的情况,提供了基于TCP/IP的多媒体会议系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医疗会诊会议,方便解决医治过程的难题 针对医院管理者: 增加考勤管理系统,员工上、下班时,用IC卡进行考勤,每日的考勤记录会转变成电子文档转到计算机上,考勤软件会自动汇总和统计每一位职员的考勤情况。

高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方案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167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方案正式样本

高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运行及维护 方案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XX从建筑物的结构、大楼各种设备、先进服务 和管理体系以及用户的需求出发,对弱电系统进行最 优化的组合,以各系统的智能化综合布线为基础,楼 宇自动控制、千兆计算机骨干网络为核心,集现代建 筑、现代通信、现代控制和综合服务理念为一体,为 客户提供了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环境,是 新型高档智能商务区,是长沙乃至湖南地区的"智慧 宝岛"和"信息港湾"。 XX设备众多,有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 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语音数据综合布线系统、火

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都实行计算机自动监、控制与管理,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形成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方式,能确保XX内设备运行的安全,节约运行费用,还可及时了解各系统运行情况并自动形成各种数据报表和专项统计文件。 1 智能化系统的日常运行 XX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在智能化系统的计算机上得到全部反映。值班人员24小时实时监控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整运行模式和设备状态,达到提高效率、保证安全、降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年限的目的。 1.1 信息智能化系统的日常运行 1.1.1 语音、数据综合布线系统

专业建设规划(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建设规划 规划名规划编制单位:____自动化技术系_______________ 2009年12月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规划名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规划编制系部:自动化技术系规划编制执笔人:丁才成、邓规划编制时间:2009年专业创办时间:2003年一、专业现状分析1.专业概况 2002年,原常州化工学校、江苏建材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周边地区楼宇智能化和建筑电气化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充分调研后2003年招收第一届五年制的“”专业。2004年该专业招收高中后三年制“智能化楼宇设备管理”专业。2005年,教育部颁布执行的《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稿中,首次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列入其中。我校从2005年起,按新专业名称招生。目前在校学生为4个班级,177人。招生对象为高中后毕业生。历年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历年招生情况一览表 允 年份招生班级招生人数 2003128 2004144 2005137 2006138 2007141 2008143 2009293

2.专业办学条件 (1)师资情况: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目前师资中有5名副教授、1名讲师、1 名工程师、3名助教,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硕士2名。总体上讲能够实现老中青结合,高中初搭配。师资情况表如下: 序号1 姓名丁才成 职称助教 职务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负责人 2 3 4 5 6 7 8 9 10 11金彦平陆建国邓允李洪涛朱正芳吴奕奇祝骅臧增辉杨淼卞茹萍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 教授副教授工程师讲师助教助教自动化技术系副主任,学院专业带头人学院工业中心主任,学院专业带头人自动化技术系主任,学院专业带头人自动化技术系党总支书记教师教师教师教师实验员实验员 (2)实践教学条件 坐落在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的楼宇智能化实训中心,是我校与南京师范大学机电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大型实训装置。该系统门类齐全、台套数多、结合工程实

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1施工组织 省沾益他库存电视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作为我公司的重点项目,将选派具有优秀管理才能、丰富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率领工作,以严谨实干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高素质、有实力、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4.1.1施工组织管理结构 本工程由公司总经理任工程总指挥,成立工程指挥部,设立技术方案设计组、工程施工专业组,指派设计主管、工程主管、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督员、各子项目主管,并实行梯级责任制,对项目管理层,层层落实责任,对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工地建立“周碰头”例会,并请甲方代表参加,及时解决施工发生的问题,确保质量、工期、文明、安全等指标的实现。 4.1.2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工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工程人员组织调配、物资材料供应、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副经理:对工程各子项目负责。确保施工按规和设计方案进行。协调同业主、各协作单位知系。负责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具体实施。

技术主管: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整个工程技术把关。负责监督各项目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各项目组组长:在项目经理、副经理直接领导下,在技术主管监管下,负责所管项目的具体实施。在施工中负责所管项目的质量控制、操作规、安全管理及施工进度。 安全管理组:建立各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开展安全文明管理活动,同时建立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文明知识教育,保证各工程人员严格按照规施工,定期不定期展开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质量管理组:建立各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领导小组,采取先进完善的质量控制评定措施,并制定严格科学的检测方法,对设备安装前及工程实施中的每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各系统最终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