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标准主要参考国家/地区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标准:

1. 包装材料检测:

-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使用总则》

-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餐具和餐具用塑料食品容器及用具》

- 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卫生标准》

2. 塑料制品检测:

- 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塑料餐具和餐具用塑料食品容器及用具》

- 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 ISO 10093:2020《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性能测定规范》

3. 金属制品检测:

- GB 480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金属餐具金属容器及用具》

- GB/T 3330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EN 13130-1:2016《食品标准化学分析方法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的水抽提液中相关电子束杂质(离子束和X-射线)的测定第1部分:液相色谱法》

4. 纸制品检测:

- GB 480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餐具及制品食品容器及用具》

- GB/T 2910.2-2019《食品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用胶粘剂和包装复合薄膜的测定挥发性有机物测定》

- ISO 6673-1:2014《纸和纸板确定Kappa编号的方法第1部分:芳香二酮环的灰化法》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并不是全面的列表。具体的检测标准应根据所在国家/地区的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来确定。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一览表

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一览表 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 1.塑料GB 4803-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 脂卫生标准 理化指标 氯乙烯≤5mg/kg 1,2-二氯乙烷≤2mg/kg 1,1-二氯乙烷≤150mg/kg GB/T5009.67-2003 GB/T5009.122-2003 2.橡胶制品GB 4806.1-94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 蒸发残渣 4%乙酸浸泡液≤2000mg/L 65%乙醇浸泡液≤40mg/L 水浸泡液≤30mg/L 正己烷浸泡液≤2000mg/L GB/T5009.64-2003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40mg/L Zn4%乙酸浸泡液≤20mg/L 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0mg/L 残留丙烯晴≤11mg/L 3.塑料GB 7105-86 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 标准 蒸发残渣 4%乙酸浸泡液≤2000mg/L 65%乙醇浸泡液≤40mg/L GB/T5009.68-2003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Pb4%乙酸浸泡液≤1.0mg/L As4%乙酸浸泡液≤0.5mg/L 氯乙烯单体残留量≤1mg/L

序号类别标准号及名称项目要求测试方法备注 4.塑料GB 9680-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 蒸发残渣 4%乙酸浸泡液≤30mg/L 65%乙醇浸泡液≤30mg/L 水浸泡液≤30mg/L 正己烷浸泡液≤30mg/L GB/T 5009.60-2003 GB/T 5009.61-2003 GB/T 5009.69-2003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 甲醛4%乙酸浸泡液≤5mg/L 游离酚水浸泡液≤0.1mg/L 5.塑料GB 9681-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 标准 蒸发残渣 4%乙酸浸泡液≤30mg/L 20%乙醇浸泡液≤30mg/L 正己烷浸泡液≤150mg/L GB/T5009.67-2003 GB/T5009.122-2003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 氯乙烯单体≤1mg/L 脱色试验 浸泡液:阴性 冷餐油或无色油脂:阴性 6.塑料GB 9686-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 料卫生标准 蒸发残渣 4%乙酸浸泡液≤30mg/L 65%乙醇浸泡液≤30mg/L 正己烷浸泡液≤30mg/L GB/T5009.70-2003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浸泡液≤10mg/L 重金属(Pb)4%乙酸浸泡液≤1mg/L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橡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奶嘴和食品接触用硅橡胶材料及制品。 2通用要求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中各条款的规定。 3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合物料应符合附录A的相关要求。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3.4添加剂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9685及其他相关规定。 4其它 4.1 迁移试验 4.1.1 一般要求 迁移试验应符合GB 31604.1和GB 5009.156的规定,本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4.1.2 特殊规定 4.1.2.1 食品模拟物 如材料或制品在植物油中发生了实际使用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溶胀、变形等变化时,可选择50% (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作为油脂类食品的模拟物。 4.1.2.2 总迁移试验条件 总迁移试验条件选择应符合GB 31604.1-2015中5.2条规定,对于与食品接触温度小于等于40℃、接触时间小于等于24h的材料及制品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总迁移试验条件 4.2 标签标识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的终产品标签标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

用安全要求》的规定。如产品含有天然乳胶,应标明“产品含有天然乳胶”。

附录A 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原料要求A.1天然橡胶为从植物源巴西三叶橡胶树得到的顺式-1,4-聚戊二烯。 A.2合成橡胶聚合物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合成橡胶中允许使用的聚合物清单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 摘要: 一、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概述 二、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项目 三、国际与国内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标准 四、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的重要性与意义 正文: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影响食品的感官特性,更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 的迁移而引入非食品成分,进而影响食品安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标准十分重要。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项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指标、脱色试验、蒸发残渣、高猛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甲醛、酚、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苯乙烯、锑、锗、丙烯腈、己内酰胺、双酚A、塑化剂(领苯二甲酸酯:DEHP、DINP、DBP、DMP、DEP)、重金属溶出量、铅(Pb)、镉(Cd)、铬(Cr)、镍(Ni)、砷(As)、锑(Sb)、锌(Zn)、荧光性物质、大肠菌群、致病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等。 国际与国内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标准:国际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标准有ISO4531-1、ISO4531-2、ISO6486-1、ISO6486-2 等;欧盟有框架法规(EC)No;德国有框架法规LFGB 第30、31 和33 章;法国有DGCCRF 系列;美国有美国联邦食品法规FDA.21CFR 170-189 系列标准

及美国加州65 号提案;中国有GB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搪瓷制品、GB480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等。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检测的重要性与意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测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防止食品污染,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要求与标准

食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要求与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包括食品包装、 容器、器具等。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符合要求,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要求 和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要求与标准。 一、检测要求 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要求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 可迁移物质检测:可迁移物质是指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到食品 中的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和非有害物质。检测可迁移物质的目的在于 评估其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 2.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透明度等。通过物理性能检测可以评估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 3. 化学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检测主要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化学物 质含量,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添加剂等。化学性能检测旨在评估材 料的化学安全性。 4.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主要评估食品接触材料表面的微生物污 染情况,以及材料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二、国际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来规范食品接触材料的 检测要求。

1. 欧盟标准:欧盟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制定了《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该法规规定了可迁移物质的限量要求,包括有害物质和非有害 物质的限值。此外,欧盟还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如EN13432标准用 于可降解性材料的评估。 2. 美国标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制定了《食品接触 材料法规》,对可迁移物质的限量要求进行了规定。此外,美国标准 委员会(ANSI)也制定了一系列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的标准。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ISO发布了一系列与食品接触材 料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SO 527标准用于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ISO 22000标准用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三、国内标准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来规范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食品接触材料》(GB 4806.1-2016),明确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 全要求和检测方法。 2. 行业标准:食品包装行业、塑料制品行业等制定了一系列与食品 接触材料相关的行业标准,如GB/T 3683-2010包装材料腐蚀试验标准。 3. 地方标准:不同地方也会制定一些地方标准,如上海市制定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甘油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DB33/2383-2018)。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是指一系列规定,用于确保食品包装、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和制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各种塑料制品,如餐具、瓶罐、食品袋等,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也有助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首先,在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中,规定了塑料制品的材质、成分和加工工艺,以确保不会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材质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成分必须清晰明确且正确标示在产品包装上。同时,加工工艺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不得污染或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 其次,在制品设计方面,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要求使用的设计必须做到无毒、无害、易清洗这些要求。例如,食品包装袋必须能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不漏味,餐具类制品必须做到防滑防震,以保障消费者舒适的用餐体验。 此外,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还规定了对塑料制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卫生,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例如,对塑料材料进行光泽、感光性、激光雕刻等多种物理、化学特性的检测,以确保其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最后,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要求企业应建立可追溯体系,全程掌握优质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流向及存放情况。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及时进行追踪,查明原因并对

问题进行处理,以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标准的设计和执行,对于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规定,才能够从制材料、加工到产品售出全程保障塑料制品的安全卫生,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包装、储存和运输保障。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木制品测试标准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木制品测试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是指欧盟针对食品接触材料所制定的法规 标准。对于木制品这一类食品接触材料,在欧盟也有一系列的测试标 准和法规来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 欧盟针对木制品所制定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主要是规范木制品 的生产、加工和使用,以及对木制品的材质、色泽、添加物等方面的 要求。欧盟还对木制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标准,来确保木制品产品 符合欧盟的食品安全要求。 除了材质和色泽,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还对木制品中可能添加 的化学物质进行了限制。法规规定了木制品中不得添加苯系化合物、 邻苯二甲酸盐类等有害物质,以保证木制品不会对食品造成健康风险。欧盟也对木制品进行了相关的迁移测试,以确保木制品在食品接触过 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在木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还要求生产企业 必须建立健全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木制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这包括对木制品的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监控和 管理,并随时接受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除了法规要求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外,欧盟还对木制品进行了 一系列的测试标准。这些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对木制品的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微生物污染测试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对 木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 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木制品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磨性等 方面的测试。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确保木制品具有足够的耐用性。欧盟还要求进行木制品的化学性 能测试,包括木制品中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和迁移率等方面的 测试。 微生物污染测试是针对木制品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情况进行的 测试。木制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这些微生物有可能 对食品造成污染和影响。欧盟要求对木制品进行微生物污染测试,确 保木制品不会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木制品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为了 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通过严格的法规规范和全面的测试监控,可以确保木制品在食品接触过程中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或健康风险, 从而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希望未来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 监管方面能够继续加强,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接触材 料产品。【字数达到要求】 第二篇示例: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对木制品的测试标准

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是指用于接触食品的各类器具、包装材料和设备的相关标 准规定。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确保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各种类型的食品接 触材料和器具,如塑料制品、金属器具、玻璃容器、纸质包装等。这些材料和器具在接触食品的过程中,如果不符合相应的标准,可能会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制定和执行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食品接触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在接触食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比如,塑料制品在高温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金属器具在接触酸性食品时可能发生腐蚀,这些都需要在国家标准中进行规范和限制。同时,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食品加工工艺的特点,以及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另外,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的执行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来说也具 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合格的食品接触材料和器具,确保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至关 重要。这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和器具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未来在食品接触面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改进和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XX自治区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抽查 实施细则 (2022年版) 1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XX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不包含网络电商平台抽样)。 本细则内容包括产品种类、术语和定义、检验依据、抽样要求、检验要求、判定规则、异议处理及附则。 2产品种类 2.1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 2.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2.3 塑料防盗瓶盖; 2.4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3.1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 树脂或其他热塑性材料通过热塑成型加工得到,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壶、吸管等,也包括有外托的一次性内衬餐具,但不包括无预期用餐目的或类似用途的食品包装物如生鲜食品托盘、酸奶杯、果冻杯等。 3.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醉酯(PET)瓶坯 以瓶用PET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加工成型的用于吹制饮料瓶的瓶坯。其他用途的瓶坯可参照执行。简称:PET瓶坯。 3.3 塑料防盗瓶盖 用塑料制成,经封装,开启后,不能恢复其原包装形式。 3.4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用于包装食品且具有保鲜、保洁、自粘性能的保鲜薄膜。 3.5 其他

其他术语和定义见相应产品标准规定。 4检验依据 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BB/T0060-2012包装容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GB/T17876-2010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 GB3160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高锌酸钾消耗量的测定 GB31604.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脱色试验 GB31604.8-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 GB31604.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GB/T10111-2008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5抽样要求 5.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5.2 抽样数量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同一生产日期/批次的合格产品中抽取100只(套),平均分为2份,其中50只(套)作为检测样品,50只(套)作为备用样品。每份样品与食品接触面的最小表面积应不小于IOdm2。若最小销售包装不是50只的整数倍,需按采样数折算,保证检样不少于50只,备样不少于50只,避免打XX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同一生产日期/批次的合格产品中抽取80个,其中40个作为检测样品,40个作为备用样品。 塑料防盗瓶盖:同一生产日期/批次的合格产品中抽取100个,其中50个作为检测样品,50个作为备用样品。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同一生产日期/批次的合格产品中抽取3卷(套),其中2卷(套)作为检测样品,1卷(套)作为备用样品。 5.3 抽样管理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各种材料,包括包装材料、容器、餐具等。这些材料如果含有有害物质,可能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食品接触材料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显得十分重要。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性能检测标准。 物理性能检测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价,主要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等。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热性能包括耐热性、热稳定性等指标,光学性能包括透明度、色泽等指标。这些物理性能的检测标准能够帮助我们评估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化学物质迁移限量标准。 化学物质迁移限量标准是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限量要求。这些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塑化剂、溶剂残留等。针对不同的食品接触材料,针对不同的食品类型,都有相应的化学物质迁移限量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 三、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进行要求。主要包括对材料的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残留等方面的检测要求。这些卫生标准的制定可以保证食品接触材料不会带来微生物污染和其他卫生安全隐患。 四、辅助材料使用标准。

辅助材料使用标准是对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的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限制和要求。这些辅助材料包括粘合剂、助剂、填料等。通过对这些辅助材料的使用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对食品的污染,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食品接触材料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加强监管和执行,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提供食品的各种材料,包括塑料制品、金属器皿、玻璃器皿、纸质包装、橡胶制品等。这些材料与食品接触后,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其内容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食品接触材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塑料制品应符合GB 4806.1-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标准》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食品接触材料本身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其次,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对食品 造成污染。例如,塑料制品的生产应符合GB 4806.7-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安全标准塑料树脂及其制品》中规定的生产工艺要求,保证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符 合卫生标准。 另外,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应符合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条件、pH值条件等。 不同的食品接触材料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 要求进行操作,以防止材料的溶解、迁移或者变形,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最后,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应定期进行。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进行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有效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确保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一、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 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荧光增白剂等。此外,还应确保包装材料不会对食品产生辐射和异味。 2. 物理性能: 食品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耐热性、耐寒性、耐潮性、透气性和阻隔性。耐热性和耐寒性决定了包装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而耐潮性则是指材料不易吸湿和变形。透气性和阻隔性则影响了食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3. 机械性能: 食品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性能、抗撕裂性、耐压性等。这些性能决定了包装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4. 包装工艺性能: 食品包装材料的包装工艺性能主要包括印刷性、折叠性、封闭性和包装速度。这些性能决定了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生产效率。 5. 符合行业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包装行业标准,如GB/T 10004-1998《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和GB/T 27796-2011《食品塑料包装和容器-抗菌性能测定》等。 二、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食品包装材料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检验包装材料的第一步,主要是检查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颜色等是否符合要求。 2. 物理性能检测: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耐热性、耐寒性、耐潮性、透气性和阻隔性等性能的测定。例如,可以通过热封试验、寒冷环境试验、湿热环境试验等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标准2023年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2 术语和定义 2. 1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预期或已经与食品接触的各种金属(包括各种金属镀层及合金)材料及制品。以下简称“金属材料及制品”。 2. 2 金属镀层 通过各种镀覆技术在固体材料或制品接触食品的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覆盖层。 2. 3 基材 构成金属材料及制品基体的材料,不包括表面涂层和金属镀层。 2. 4 合金元素 冶炼金属时,为达到某些性能要求(如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电导率等)而有意添加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金属合金元素如铝、铜、铭、锰、钥、镇、锌、锡、钻等;非金属合金元素如碳、硅等。 2. 5 杂质元素 残留在金属中的非有意添加的元素。 3 基本要求 金属材料及制品应符合GB4806. 1的规定。 4 技术要求 4. 1 原料要求 4. 1. 1 金属材料及制品使用的金属基材、金属镀层和焊接材料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1. 2 金属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应对金属表面处理(如酸洗、氧化、磷化、抛光、防锈涂油等)过程中使用和残留的物质进行控制,使其迁移到食品中的量符合GB4806. 1的要求。 4. 1. 3 食品接触面使用的金属基材和金属镀层不应使用铅、镐、确、汞、梯、皱和钮作为合金元素,其杂质元素含量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 1 金属基材和金属镀层中杂质元素含量要求 4. 1. 4 金属基材和金属镀层的成分应与产品所标识成分或牌号的相应成分一致 。 4. 1. 5 如需通过检测确定金属材料成分含量或进行牌号鉴定,应采用符合 GB4806. 1相关要求的检验 方法进行测定 。 4. 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2的规定 。 表 2 感官要求 4. 3 理化指标 4. 3. 1 杂质元素迁移量指标 杂质元素迁移量指标应符合表 3的规定 。 表 3 杂质元素迁移量指标

食品原材料验规格收标准(蔬菜、肉类、干调、水产品、蛋类、豆制品、粮食、水果等,附标准图片)

食品原材料验规格收标准 (蔬菜、肉类、干调、水产品、蛋类、豆制品、粮食、水果等,附标准图片)A. 蔬菜类 序号名称简介物理感官验收标准出成率 原料 损耗 贮藏保鲜 技术 图片标准 1 豇豆 (豆 角) 豇豆长约20~30厘米,不 但能调颜养身,还具有健胃补 肾的作用。 颜色翠绿、气味清新、 无异味、质地鲜嫩、无虫 眼、充实饱满、不卷曲、 不显籽粒。 无霉 变、无 腐烂 初加工去头 尾两端,净 菜率95%以 上 1%以 下 温度应保 持在 10~25℃ 之间 2 四季 豆(餐 点禁 止使 用) 四季豆呈弓形、马刀形, 富含蛋白质,钠含量甚低,适 宜盐患者,豆荚外皮含拈花惹 皂苷和菜豆凝聚素,可引起食 物中毒。但高温可以破坏。 色正、多为绿色,也 有黄、紫色或表皮具有斑 纹、证肉质肥厚、鲜嫩饱 满,种子不显露、无折断。 无霉 变、无 腐烂 初加工去头 尾两端,净 菜率97%以 上 1%以 下 温度应保 持在 10~25℃ 之间 3 峨眉 豆(扁 豆) 扁豆花有红白两种,豆荚 有绿白、浅绿、粉红或紫红等 色。嫩荚作蔬食,白花和白色 种子入药,有消暑除湿,健脾 止泻之效。 色正,多呈绿色、也 有红、紫色、肥厚结实、 无虫害、不带豆梗。 无霉 变、无 腐烂 初加工去头 尾两端,净 菜率97%以 上 1%以 下 温度应保 持在 10~25℃ 之间 4 青豆 青豆为大豆的嫩籽粒,青 豆中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 剂、异黄酮、钼、硒等抗癌成 分,对前列腺癌、皮肤癌、肠 豆荚,颜色翠绿、果 皮茸毛乳白且茂密。嫩豆 米呈单价青绿色。豆荚肥 硕,豆粒饱满、表皮无虫 无霉 变、无 腐烂 初加工去 壳,净菜率 45%以上 1%以 下 温度应保 持在 8~15℃之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