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翻转台结构设计与研究

电机翻转台结构设计与研究

电机翻转台结构设计与研究

摘要:电机翻转台是一种将物体进行翻转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加工、装饰设计、物资搬运等领域。本文通过对电机翻转台的结构设计与研究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提高翻转台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

1. 引言

电机翻转台是一种能够将物体进行翻转的设备,它通过电动机驱动旋转机构,实现物体的翻转操作。目前市面上的电机翻转台主要采用液压或电动提升的方式进行翻转,但存在不稳定、调节不便等问题。因此,对电机翻转台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对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结构设计

(1)电机选择:首先根据需要翻转的物体的重量和尺寸,选用合适的电机。电机的功率和转速需要根据翻转台的负载情况进行合理匹配,以确保能够顺利实现翻转操作。

(2)旋转机构设计:翻转台的旋转机构是实现翻转操作的关键。传统的液压或电动提升方式翻转台存在不稳定性和调节不便等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采用齿轮传动、摆线传动等机构。这些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等特点,能够提高翻转台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3)控制系统设计:翻转台的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转需求进行设计。可以采用PLC控制或单片机控制,实现自动化和精确控制。对于大型翻转台,还可以考虑采用位置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翻转角度的准确控制。

3. 研究方法

(1)翻转台结构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翻转台的结构进行仿真和分析,评估不同结构方案的工作效果。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到翻转台在不同负载和运行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实验验证:基于仿真结果,设计并制作电机翻转台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样机的测试和分析,评估电机翻转台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根据实验结果,对翻转台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优化效果。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得到了一种新型的电机翻转台结构设计。该结构采用了齿轮传动方式,既能提高翻转台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翻转操作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翻转台结构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

5. 结论

通过对电机翻转台的结构设计与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翻转台结构,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本研究为电机翻转台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6.

本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机翻转台结构,并验证了其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该翻转台结构采用了齿轮传动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实现精确控制翻转角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翻转台结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本研究为电机翻转台的应用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自动线箱体工件翻转机设计方案

自动线箱体工件翻转机设计方案 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翻转机定义 翻转机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货物的翻转要求,安全、平稳、有效地提供工艺输送,实现将货物由卧式转换成立式或将立式转换成卧式的作业目标。广泛应用于冶金、冲压、钣金、模具、造纸、冷藏、钢带、线盘、桶料、卷料等行业。1.1.2翻转机原理 利用减速电机或液压单元驱动翻转机,翻转机带动工件匀速翻转。 本机包括由翻转铰链连接的底座和翻转体,翻转机通过翻转铰链和底座进行连接,在翻转机的中部设有胶辊,胶轮架与底座形成连接,方便快捷地将货物进行任意角度的翻转,或者附加到输送线,采用多段速控制,和行程开关,将货物翻转任一角度后移动到下道流水线;实现货物输送的立体流程,无需人工和行吊等高输送率特点,翻转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 1.1.3翻转机分类: 翻转机根据最大翻转角度可分为90°翻转机、180°翻转机。 根据其实现的性能可分为钢卷翻转机、模具翻转机、板材翻转机。 钢卷翻转机实现将重型钢卷吊放到翻转机的V型面,通过0~90°翻转,实现将钢卷平放到托盘上。 模具翻转机,在维修大、中型模具时,实现将模具翻转0~90°,方便、省力、安全地为模具进行开合和吊装。是冲压车间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也是大型模具修理的理想设备。 板材翻转机是汽车工业生产的专用设备,用于大型薄板垛料的翻转,是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必需的辅助设备,不但可以减少板料表面划伤,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1.4翻转机作用 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如果采用原始的人工方法翻转,可能出现意外的危险,导致工件的损坏;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损坏吊装设备。该类设备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产品结构成熟、不会出现维修事故。 1.2发展前景 专业翻转机的发展带动了打包机、缠绕机等包装行业的发展,翻转机工业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国情和现有行业的基础实际,加强“三个关联”,就是将翻转机与制造业高端相关联,向高效益产业求发展。翻转机作为包装行业的新成员,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货物的翻转要求,实现将卧式转换成立式或将立式转换成卧式的翻转机作业目标。 之前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中国政府主动调整原先经济发展模式的催化剂,翻转机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母机地位,将翻转机及所加工制品与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相关联,通过包装行业的覆盖面和巨大产量,促使我国的机械行业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服务型和新兴产业转变,翻转机以突破既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形成内生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2设计方案确定[]10 2.1原始依据 输送箱体零件,长500㎜、宽400㎜、高300㎜。箱体质量60㎏。 根据全自动翻转机的工作方式及设计要求,翻转机分为水平输送部分和水平旋转部分及连接机构,其中的连接机构为重要的部分。 2.2水平旋转部分方案确定[]4 为实现翻转机的水平90°旋转,我们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电动机输送动力,然后通过其它功能实现旋转功能,例如齿轮传动、齿条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回转工作台毕业设计

回转工作台毕业设计 回转工作台毕业设计 在工程领域中,回转工作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它能够使工件在水平方向 上进行旋转和倾斜,从而方便工人进行各种加工操作。回转工作台常常用于机 械加工、装配、焊接等工艺中,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选择回转工作台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旨在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 操作简便的回转工作台。 首先,我将对回转工作台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改进。目前市面上的回转工作台多 数采用齿轮传动,但存在噪音大、精度低等问题。因此,我计划采用直线电机 驱动的方式,通过电磁力来实现工作台的回转和倾斜。这种驱动方式具有响应 速度快、精度高、噪音低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作台的运动要求。 其次,我将对回转工作台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传统的回转工作台控制 系统多采用开环控制,缺乏对工作台位置和姿态的准确控制。为了提高工作台 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我计划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并结合传感器实时监测工作 台的位置和姿态。通过精确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工作台的精确控制,提高 加工精度和效率。 此外,我还将考虑回转工作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工程领域中,安全是首要 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我将在设计中加入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急停 开关等,以确保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我还将优化工作台的结构和 材料选择,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维护和故障处理的成本。 最后,我将进行回转工作台的性能测试和优化。通过实验和模拟分析,我将评 估工作台的运动精度、承载能力、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

优化设计。同时,我还将考虑工作台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如高温、低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工作台的影响。通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和优化,可以确保设计 出一款性能优良的回转工作台。 综上所述,回转工作台毕业设计涉及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安全性和可 靠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回转工作 台的高性能和高效率。我相信,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我也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能够成功设计出一款满足工程需求的 回转工作台。

-钢包回转台的设计说明书

摘要 这次设计的题目是蝶形钢包回转台,蝶形钢包回转台是是属于双臂整体旋转单独升降试,它是目前回转台最为先进的一种形式,钢包回转台是现在连续铸造和炼钢过程中最普遍的运载和承托钢包进行浇注的设备,通常设置与钢水接受与浇注跨柱列之间。所设计的钢包回转半径,使得浇钢包水口处于中间包上面的规定位置。用钢水接受跨一侧的吊车将钢包放在旋转台上,通过回转台回转,使钢包停在中间包上供给其钢水。浇注的空包则通过回转台回转。在运回钢水接收跨,在设计钢包回转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正常态体和事故状态下钢包回转台传动方案的设计,回转台结构尺寸的确定,主要零件的选择、计算与校核;电动机、减速器、气动马达、液压缸的选择与计算,以及钢包升降装置、锁紧装置、称重装置、加盖装置的设计,此外,还介绍部分主要零件具体的安装、维修、润滑、操作方法。 关键词:蝶形钢包回转台;连续铸造;炼钢;液压系统;

Abstract The topic design warps to trun round the set to belond to a pair of armses whole revole alone rise and fall type, it turns round the pededtal currently most for the forerunner's a kind of from .The steel wraps to turns round the set to cast and make steel the that sprinkles to note most commonly in the application,The subject of this design is a butterfly ladle turret, butterfly ladle turret, are the arms raised or lowered independently of the overall rotation test, which is currently the most advanced form of a turret, ladle turret, continuous casting and steelprocess, the most popular carry and support the ladle pouring equipment, usually set to accept with the molten steel and pouring between the columns of the cross-column. The radius of gyra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ladle, pouring ladle outlet in the tundish above specified location. Accepted across the side of the crane using the molten steel ladle on the rotating stage, turret rotation, and supply its molten steel ladle stopp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ckage. Pouring the empty package through the turret rotation. In the transport back to the molten steel to receive cros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of steel package rotary Taiwan's, mainly including the normal state of body and accident state, ladle rotary units drive program design rotary Taiwan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OK main parts of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and check; motor, speed reducer, motor, and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nd ladle lifting devices, locking device, weighing device, stamped with the device design, in addition, also describes some of the major parts specific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lubrication, operation approach. Key words:casting equipment; dishing ladle helicoid dado; drive scheme; helicoid dado configurable;maintain; operstion.

哈工大综合课程设计――双轴转台设计-图文(精)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双轴测试转台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108110班 设计者:崔晓蒙 学号:1110811005 指导教师:陈志刚 设计时间:2014年12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录

第1 章概述 (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3 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 1.4 转台课程设计的要求 (3 第2 章转台总体设计 (4 2.1 转台结构类型选择 (4 2.2 转台驱动元件选择 (8 2.3 转台测量元件选择 (9 第3 章转台机械结构设计 (10 3.1 轴系设计 (10 3.2 轴与框架的连接 (12 3.3 框架设计 (15 3.4 配重设计 (16 3.5 限位与锁紧装置设计 (17 第4 章转台驱动元件设计 (19 4.1 传动部件设计 (19 4.2 转动惯量计算 (19 4.3 电机力矩计算 (26

第5 章转台测量元件设计 (28 5.1 角度传感器设计 (28 5.2 角速度传感器设计 (31 5.3 限位开关设计 (32 5.4 走线与滑环 (33 第6 章转台装配工作图设计 (34 6.1 装配工作图绘制要求 (34 6.2 装配工作图尺寸标注 (34 6.3 装配工作图上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的编写 (34 第7 章转台零件工作图设计 (35 7.1 对零件工作图的绘制要求 (35 7.2 转台主要零件工作图 (35 第8 章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36 8.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 (36 8.2 设计计算说明书格式要求 (36 第9 章课程设计的总结和答辩 (39 参考文献 (4 第1章转台功能分析 1.1 功能分解

柴油机翻转台设计方案和计算选型

MAN48/56发动机翻转机总体设计方案一、确定柴油机理论重心: 见机体图B11.01203-2135,机体高度为1761,曲轴中心到机体底部尺寸为530,由于机体上面宽1217,底部宽1590,根据经验估计,机体重心位置应高于曲轴中心530、低于880.5,预计机体重心在高度530和880.5之间,设为为710,将高度710和机体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定为机体理论重心。 二、确定翻转扭距 当机体重心与回转盘的回转中心重合时,翻转机体所需的扭距最小。考虑到机体的理论重心与实际重心之间有误差,同时,机体安装上曲轴后重心会下移,假如机体的实际重心在我们定义的重心左右200内移动(左右200已经覆盖了机体中间的近1/4范围),按最大偏心200、机体和回转盘等运动件重36.5吨计算,翻转扭距为M=36500×9.8×0.20,M=71540N.M 三、确定回转盘外圆直径: 回转盘必须包容机体,通过作图,以机体高710为圆心,作一个可以包容机体的圆,其理论直径为2468.9,考虑到安装主、辅支撑梁,故将回转盘直径预定为2700左右。 我们将传动销外径取值为55,根据传动销直径计算链轮和传动销的节距为101.6,我们初步设定链轮的分度圆直径大致为470左右。经计算,最后核定链轮的齿数为15。查手册,15齿链轮的K值为4.8097。4.8097(K值)X101.6(节距)=488.70,因传动销的半径为

R27.5,链轮滚子的半径预设为R28.5。故链轮的分度圆直径取整数值488.7,齿顶圆直径为546。参照8B翻转台强度设计,链轮厚度为62。 参照8B翻转台设计,初步设定回转盘分度圆直径在2500左右。在节距不变的情况下,经计算回转盘孔数为80个。 通过计算:80(孔数)的K值为25.4714,KX101.6(节距)=2587.89,圆整为2588。再考虑回盘外壁厚,最终将回转盘直径定为2740。回转盘与链轮之间的传动比为:80/15=5.33 四、选择减速机和电机 为减小回转的速度(0.3-0.5转/分),电机选用6极电机970转/分,则减速机的减速比为970÷5.33÷(0.3-0.5转/分)=(606.6-363.98),查标准减速机取减速机减速比为500。考虑到安全系数1.25,减速机的输出扭距必须大于107310N.M÷5.33×1.25=16777.7N.M,电机的输出扭距为16777.7/500=33.6N.M,电机功率P=33.6×970÷9550=3.41KW,考虑到传动效率低,大约0.3,电机功率应不小于11.5KW。考虑到超重和过载保护,结合标准减速器参数,电机功率取15KW---20KW之间,电机选YEJ180L-6-15KW,转速970r/min,制动力矩260NM,减速机XWED118-493,额定输出扭距为19600NM。 五、支撑座受力夹角: 根据受力分析,设定夹角为90°。此时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分力相等,不易引起回转盘侧翻。 根据链轮与回转盘啮合时中心距(2587.89+488.7)/2=1538.3,计算两滚轮中心距为2175.5。

头尾架式翻转机设计

设计题目:头尾架式翻转机设计 专业: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绪论 第1章翻转机的性能和结构 1.1翻转设备 1.2翻转机的性能及对焊接产生的作用第2章方案设计 2.1焊接翻转机总体设计和适用范围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第3章电机和传动装置动力参数计算 3.1电动机的选择 3.2传动装置及其分配 3.3传动装置及其动力分配和参数 第4章零部件的设计校核与选用 4.1针轮减速机的作用 4.2机架的设计 4.3低速级轴的设计 4.4涡轮轴的设计 4.5走轮轴的设计 4.6键的作用 4.7齿轮的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架式翻转机就是在焊接设备在生产中与焊接工序相应合,方便于焊接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提高装配焊接质量,促使焊接生产过程加速进行的各种辅助装置和设备。焊接翻转机是焊接变位机械的一种,是将工件绕水平轴转动或倾斜,从而使之处于有利于装焊位置的焊件变位机械,主要用于梁、柱、框架等结构的焊接。焊接翻转机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头尾架式、框架式、转环式、链条式、推拉式等。焊接翻转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可实现360度回转。因此,焊接翻转机广泛应用于化工、铁路交通、冶金等工业部门的自动焊接系统。 头尾架式翻转机,结构形式与车床类似,其头架为驱动端,可单独使用,利用安装在头架卡盘上的夹具,可为短小的工件翻转变位。翻转机尾架可在轨道上行走,便于根据工件的长度来调节与头架的距离。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转机头架的机座、回转机构、工作台等的机械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针轮摆线减速机和电机的选型等。该翻转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焊件的适应性很强。 关键词:架式翻转机,头架,尾架

回转工作台的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回转工作台的设计过程。工作台是加工中心的重要部分。加工中心机床除了沿X、Y和Z三个坐标轴直线进给运动外,往往还带有绕X、Y和Z轴的圆周进给运动。一般圆周进给运动由回转工作台来实现。回转工作台是采用分度工作台的设计。工作台分度转位动作包括:工作台旋转,凸轮脱离啮合,完成分度前的准备工作;回转分度;凸轮重新啮合,完成定位夹紧共二个步骤。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电机、同步带和主要轴承的选择、同步带轮、凸轮和圆盘滚子的设计计算。设计过程中使用CAD技术进行设计。 关键词:工作台分度转位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绪论 (3) 1.1 回转工作台简介 (3) 1.1.1 通用转台 (3) 1.1.2 精密转台 (4) 1.2 工作台交换系统 (4)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 第二章传动部分设计 (5) 2.1电动机的选择 (5) 2.1.1选择电动机类型 (5) 2.1.2选择电动机功率 (5) 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6) 2.2 传动比的分配 (7) 2.3 V带设计步骤和方法计算 (7) 2.3.1 确定设计功率,选取V带类型 (7) 2.3.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7) 2.3.3验算带的速度 (8) 2.3.4 距确定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 (8) 2.3.5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9) 2.3.6计算V带的根数 (9) 2.3.7计算初拉力 (10) 2.3.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 (10) 2.4减速器的分析与选择 (12) 第三章工作台的设计 (13) 3.1圆柱凸轮的设计计算 (13) 3.1.1圆柱分度凸轮工作轮廓的设计计算 (13) 3.1.2圆柱分度凸轮轮廓曲面展开为平面矩形时的设计计算 (14) 3.1.3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 (16) 3.2滚子圆盘的设计选用 (16) 3.3工作台的设计 (16) 3.4轴的设计与计算 (17) 3.5主要轴承的选择 (18) 第四章其他元件的选择 (22) 4.1平键的选择 (22) 4.2润滑与密封 (22) 第五章设计总结 (23)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4)

3工位旋转工作台

内容摘要 三工位旋转工作台是在工作台三个不同工位分别同时完成上料、钻孔、卸料等工艺过程的工艺技术,工作台每旋转120度完成一个工位,循环运行。来实现工件的快速输送,钻孔,卸载的流水作业系统。在本设计中,工件的夹紧推进都是由液压系统构成。以液体为介质的液压具有无级调速和传动平稳的优点,通过与PLC的连接,顺利完成本设计的各项指定动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器控制已经逐步被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所代替。PLC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通用自动化控制装置,它的功能性强,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当代工业自动化主要支柱之一。 在PLC的支持下,怎样实现操作流程的自动化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于是在机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各种控制机制去简化工人操作以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等。 关键词:三工位旋转工作台;可编程控制器;提高效率;自动化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设计方案 (2) 2.1总体方案说明 (2) 2.1.1控制要求 (2) 2.1.2制定控制方案 (2) 2.2 控制方式选择 (2) 第3章P L C控制系统设计 (3) 3.1动作特性 (3) 3.2 液压控制部分设计 (4) 3.3 控制流程图 (4) 3.4 I/O地址分配表 (6) 3.5I/O接线图 (6) 3.6 梯形图 (9) 3.7 语句表 (13) 结论 (17) 设计总结 (18) 谢辞 (19) 参考文献 (20)

第1章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的方法和手段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各种先进技术被人们引入机械行业中来形成各种新兴学科,机电一体化就是其中一门。机电一体化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为主导、多种新兴技术与机械技术交叉、融合而成的综合性高技术,是机械与电子的有机结合产物。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逐步代替部分脑力劳动。机械一体化的机械加工比传统机械加工有很大的优越性。在本课题中,机电一体化的好处显得尤为突出。 三工位工作台旋转机床设备在机加工等自动化机床设备中得到广泛引用,通过控制工作台旋转,可以实现在加工过程中同时完成上料和卸料工作,并能实现流水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若在上料和卸料工位设计合适的机械手,则可实现无人上料和卸料工作。 PLC的处理器速度和功能在不断增加,已发展成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过程控制功能运动控制功能、数据处理功能、联网通信功能等的多功能控制器,加上它的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改变功能灵活易用、维护工作量小等优势,使PLC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获得广泛应用。 目前PLC已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编程、性能优越、可靠性能高、维修方便和使用方便的一系列优点。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来实现控制钻床三工位工作台旋转控制设计。 钻床加工三工位工作台是由送料、钻孔、卸载三部分组成。工作台每旋转120°完成一个工位,循环运行。来实现工件的快速送料、钻孔、卸载的流水作业系统。

电机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电机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 电机在现代工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被用于各种设 备和应用,包括机器人、汽车、电梯、风力涡轮机等。电机的精 确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以确保它们能达到最大的效益和最 佳的性能。本文将从电机结构设计和优化两个方面,介绍一些相 关内容。 电机结构设计 电机结构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电机的动力输出和效率,同时也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电机的外观设计和组件选择对 其性能有直接影响。电机结构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1. 绝缘问题 在电机设备中,绝缘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因为电机在运转时,可能因为绝缘出现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电击。为了 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电机的绝缘结构需要合理地设计。设计时需 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式,使电机的绝缘能够有效地工作。 2. 机壳

机壳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起到保护电 机内部组件的作用。机壳的材料和形状应该被设计成能够达到最 佳的保护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转时噪音的体积。 3. 轴承 电机的轴承是非常重要的组件之一,是电机之所以能够运转的 关键因素。在设计电机结构时,需要考虑轴承的选择和位置的设置,以保证电机的长时间运转。 4. 散热结构 电机在运转时,因为电能的转换会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机的性能下降,并严重影响电机的寿命。因此,设计一 个高效的散热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电机优化 电机的优化是指对电机性能的改进和提高。电机在动力输出和 效率方面都有可以优化的空间,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力输出 电机的动力输出可以通过增加电机的电能输入和输出功率、优 化电机控制电路、改变电机机械结构等等方式实现。通过对电机 结构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达到提高电机功率和效率的目的。 2. 效率

装配电机翻转工装的设计及应用

装配电机翻转工装的设计及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装配电机定子本体工装存在翻转困难的缺陷,所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为必须加强对装配电机翻转工装的研究,本文论述了装配微特电机翻转工装的设计和装配电机翻转工装操作过程,最后论述了装配电机翻转工装的应用。 标签:装配;电机;定子本体;翻转工装;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子本体装压工装已经无法满足电机翻转转配的需要。仅仅依靠人工进行翻转工装,不但会导致装配难度增大,还会导致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最终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在装配电机翻转工装工作中,必须设计一种符合现代电机机组翻转工装的需要,利用机械化代替人工翻转,不仅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1.装配电机翻转工装的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特电机机组翻转工装在经过多次的试验和研究之后,可以将装配电机翻转工装设计成为一具多用的形式,也就是在每一种电机的定子铁心长度和外圆尺寸确定之后,只需要投入与之对应的吊钩之后就能够对种类不同的电机定子本体的翻转进行实现,不仅能够减少工装成本、节约资金,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翻转工装主要包括翻转胎座筒、翻转胎支架、吊架、吊钩等部分的设计。如图1为电机翻转工装工作状态下的总装图。本翻转工装支架的内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分成几档设计,如45mm—75mm位一档、75mm—120mm为一档。只要是定子铁心外径属于支架内径范围的都可以通过对吊钩的厚度进行调节实现对定子本体的翻转。 1.1焊接主体支架设计 焊接主体支架是焊接的主要分布,主要是利用槽钢制作而成,通过焊接加工制造而成。在箱体内部设置传动结构,由蜗轮和蜗杆组成,从而进行传动工作。按照规定对蜗轮的轴心和蜗杆的轴心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通常两者之间的标准距离为100mm。蜗轮的经向变为系数为0,蜗轮和蜗杆的传动配合要求有自动锁定装置蜗轮首选材料是铝青铜,蜗杆建议采用40Cr的棒料。为了便于操作,可以在蜗杆的轴端设置操作手摇轮装置。图2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图。 1.2电机支撑体 电机支撑体重的偏心结构与蜗轮偏心距离大约控制在10cm左右,在电机装载之后,电机承载整体的中心水平方向应当与蜗轮轴保持一致,不仅能够简化运

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

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 1. 引言 电机试验台架是用于对电机进行各种性能试验和负载测试的设备。它可以模拟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情况,并测量和记录电机的性能参数,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最新技术的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 2.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电机试验台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支持不同类型的电机测试,包括直流电机、交流异 步电机等。 2.具备可靠且精确的负载控制系统,能够模拟不同负 载条件下的工作情况。 3.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和记录功能,能够准确测量和记 录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 4.具备可视化界面,方便操作和监控电机试验过程。

5.具备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和响应异常情况,保证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要求,我们设计了以下电机试验台架方案。 3. 设计方案 3.1 试验台架结构 电机试验台架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1.机架:采用坚固耐用的钢结构,以确保台架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2.负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负载控制器,能够 精确控制电机负载,并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负载情况。 3.传感器:安装在电机上,用于测量电机的各项性能 指标,如转速、扭矩、功率等。 4.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并 实时显示和记录电机的性能指标。

3.2 控制系统 电机试验台架的控制系统基于现代化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实现对电机试验过程的全面控制。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负载控制:通过调节电子负载控制器,精确控制电 机的负载,并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负载情况。 2.参数设定:在可视化界面上设置电机试验的参数, 如负载大小、持续时间等。 3.数据采集和显示: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传 感器测量到的数据,并在可视化界面上显示电机的性能指标。 4.安全保护:监测电机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高 温、过载等,及时停止试验并给出警报。 3.3 可视化界面 电机试验台架的可视化界面采用先进的人机界面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键盘进行操作。可视化界面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

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的目的和重要性。 电机试验台架是一种用于测试电机性能的设备。在电机制造和研发过程中,通过对电机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为电机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而电机试验台架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计的。 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电机制造和研发过程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确保电机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准确测试,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同时,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电机试验台架的安全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的要点和考虑因素,包括台架结构设计、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以指导电机试验台架的设计和建造。 该设计方案将采用简单而有效的策略,避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以保证可行性和实施性。

本文档详细说明了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需 要满足的技术和性能要求。以下是具体要求:电机试验台架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安全操作。 设计应考虑电机试验的各种参数和特性,包括功率、转速、负 载能力等。 试验台架需要具备适当的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电机的运行 状态和各种操作模式。 试验台架的性能要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比性。 设计应充分考虑试验台架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以方便后期 维护和更新。 考虑到试验所需的环境条件,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 防护措施。 以上是电机试验台架设计方案所需要满足的技术和性能要求, 设计团队应根据这些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本文档描述了电机试验台架的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支架、螺杆、夹具等部分的设计。

基于PLC的翻转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翻转机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张陈杨龙兴刘凯磊张卫平施晓芳 来源:《物联网技术》2019年第09期

摘要:文中给出一种用于自动冲压生产线五金板材翻转的设计方案,该翻转机主要由夹持和翻转两部分组成。夹持部分由伸缩气缸、上下盖板和定位块组成;翻转部分由步进电机、减速机、联轴器和夹持部分支架组成。控制系统硬件由三菱FX3U-64MT PLC、触摸屏 GOT1155、步进电机驱动器及若干检测开关构成,并且还具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控制模式。外部模式时,由外部控制器通过I/O信号控制翻转台动作;内部模式时,可通过按钮或物料检测开关来控制翻转台。验证结果表明每3 s可实现1个板材的翻转节拍。 关键词:翻转机;控制系统;外部控制器;步进电机;检测开关;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9)09-0-03 0 引言 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件进行翻转,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天车实现翻转,这种吊装式翻转方法对于粗糙的大型构件比较适用,而对于精度要求高、外形特殊的构件,常常需要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翻转机。在冲压场合中,工件冲压完成常需要将上下表面翻转,送入下一冲压工序进行冲压。传统冲压生产由人工手动翻转,但随着冲压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器人

辅助冲压自动生产线逐渐代替传统翻转方式。其中,有采用两个六自由度机器人,两者之间可直接交换翻转;对于采用五自由度非标机器人,则需借助临时承料台实现工件翻转和转移;对于采用四自由度非标机器人,可由两个非标机器人和一台翻转机配合完成。本文针对采用四自由度非标机器人的翻转机系统进行设计。 1 机械结构设计 1.1 翻转要求 首先由机器人将工件放置于翻转机的承料台上,翻转机感应到工件,然后进行翻转,这样就可实现被放置工件上下表面调换。要实现此要求,一般要求工件放置好后需要将工件夹紧,旋转机构将其翻转180°,夹紧机构松开。 1.2 结构设计 左右翻转机的机械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机构主要由工件夹持机构、翻转机构和支撑架三部分构成。其中,工件夹持机构主要由一个伸缩气缸、铝型材承料支架和多个定位块构成;翻转机构是由一台配减速器的步进电机、膜片式联轴器、轴承和转动支撑板组成,其固定于转动支撑板上,设计的减速器传动比为15∶1;支撑架主要由矩形的底箱和两根带上横杆的立柱构成,控制电箱放置于底箱内,三色报警指示灯固定于横杆上。 2 控制设计 翻转机整个动作顺序如下: (1)将物料放置到下盖板,由定位块定位,翻转台上盖板由气缸推动下移,使上下盖板闭合,实现夹紧工件; (2)翻转台顺时针翻转180°,翻转到位后翻转台上盖板上移,上下盖板打开实现物料上下表面的调换; (3)取走物料,完成一次翻转动作; (4)再次放入物料,气缸动作,上下盖板闭合; (5)翻转台逆时针翻转180°; (6)气缸动作,上下盖板打开。

汽车翻滚模拟台架设计与分析

汽车翻滚模拟台架设计与分析 蒋成约;胡晓燕;陈坤;张伟 【摘要】汽车翻滚及车内乘员响应越来越成为汽车碰撞安全研究中重要关注点.为更好地分析翻滚过程中乘员及约束系统的动态响应,采用 UG,Hypergraph,MATLAB等软件设计了模拟试验工况的汽车翻滚模拟台架,并与翻滚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标.论文对主要构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强度分析,然后给出了电机控制策略,并利用Simulink对翻滚模拟台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机构设计合理,相关参数达到了试验的基本要求.相关研究结果为实际翻滚台架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卷),期】2018(000)008 【总页数】4页(P129-132) 【关键词】理论计算;强度分析;仿真;控制策略 【作者】蒋成约;胡晓燕;陈坤;张伟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TH122

1 引言 汽车翻滚事故在所有道路事故中所占的比率相对较小,但翻滚事故所造成的死亡率却相当高[1]。国外对于车辆翻滚的研究较早,目前,汽车翻滚测试已经作为一项 安全标准加入到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和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汽车安全 测试项目中,现在全球能实现重复翻滚的翻滚碰撞试验,只有控制翻滚碰撞系统(CRIS)、乔丹翻滚系统(JRS)[2]和动态翻滚试验系统[3]。国内相关的研究起 步较晚,仍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的阶段,相应的文献资料较为缺乏,同时,车辆翻滚还未纳入行业标准及法规。目前,国内有部分单位在开展车辆翻滚相关的实验和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仿真上[3],而实际的翻滚台架试验却很少。因此,设 计一款满足实验要求并模拟试验数据的汽车翻滚模拟台架对开展相关的翻滚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拟合汽车翻滚时横向速度和角速度数据的汽车翻滚模拟台架,以供模拟基本的乘员姿态与评价乘员伤害等研究。 2 翻滚台架设计 设计过程按照FMVSS208法规要求,遵循理论计算、建立模型、方案对比与改进、仿真分析、数据对比、结果分析的设计思路。 2.1 模型建立与方案对比 模型建立采用UG8.0软件,设计了两种驱动方式的方案:电动式汽车翻滚台架, 液压式汽车翻滚台架。通过比较,电动式汽车翻滚台架,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控制汽车翻转的横向角速度和线速度,可以更好地模拟试验数据。其中电动式汽车翻滚台架有3种方案:齿轮传动式固定台架,平铺式滚动台架,悬置式滚动台架。相比齿轮传动式,悬置式滚动台架结构简单,且与平铺式滚动台架相比,悬置式将轨道悬置,节省了空间,故最终采用电机驱动的悬置式滚动台架设计。

发动机翻转实验台架毕业设计说明书主体部分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前进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以及WTO的加入,我们的汽车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也是汽车维修的主要部分。在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工艺中,必须用到的工装设备——发动机拆装台架。而我们的设计就是发动机拆装台架。 目前各汽车修理厂及学校实习所用发动机拆装试验台仍然是比较单一的类型,这些性能单一的试验台存在着费时、费力、效率低发动机支撑不稳定、拆装过程中观察发动机不便等问题。而多功能发动机试验台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集发动机拆装与冷磨实验与一体,并且可以移动,可使发动机翻转;并且占地面积小,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维修时间,还使学校实习学生便于观察发动机内部结构。解决了维修厂与学校实习拆装难的问题,以及发动机冷磨问题。 多功能发动机拆装试验台的设计的意义 在发动机经过长时间磨损后,就需要大修,然而就在大修过程中。发动机的拆装工作比较复杂,需要拆卸不同部位的零件,所以就需要翻转过不同的角度来拆卸,而且还可以在任意角度停止;这就需要一种工装设备来辅助完成,这种工装设备就是发动机拆装台架。在发动机拆装台架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个蜗轮蜗杆来实现翻转的,且该蜗轮蜗杆具有自锁功能,能使发动机旋转到任意角度都能停止。拆装台架安装有车轮,能使其自由移动;而且为了便于发动机冷磨,就需要一台电动机,使其可以进行发动机冷磨。这样就构成了集发动机拆装与冷磨实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汽车发动机拆装试验台。

第一章实验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 汽车发动机多功能拆装架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修理行业的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发动机拆装台架也是在不断的改进。由原来发动机无台架的修理到有台架的使用,从简单的台架到可翻转的台架,现在又制造出可翻转的多功能的发动机台架。作为修理设备,这种台架不只能将发动机进行翻转还能使发动机在翻转过程中停留在任意位置上,使发动机在拆装过程中方便很多,不仅给工人师傅节省很多时间。同时,也能解决那些平时不易拆装的问题。作为教学实验设备,它能使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同学们在拆装发动机时也更容易。 在修理中,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获取更多的利益,人们将会生产出更为先进的发动机拆装设备。 1.2实验台设计的目的 现代轿车其结构比较复杂。维修不便这样就对从事汽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来说,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重要的课题。在教学的环节中,必须加强其课堂教学、生产实践和实验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以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设计出的电器实验台做为实验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及汽车专业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纽带,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满足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及汽车故障诊断、维修能力。 1.3实验台设计的意义 1、先进的发动机多功能拆装架设计与制作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商品意识,很好的满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

大型翻转提升机构的结构设计

大型H钢翻转提升机构设计 摘要 我国现如今的工业水平不断地发展,H钢运用的领域越发广泛,在提升和翻转那些笨重、体积很大零件不能只靠人力去完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设计出一种设备来解决此问题。在设计的同时需要考虑到传动装置变松以及润滑等问题。 本文首先对翻转机提升类型从其特点进行分析到选择,选择出链式翻转机构和液压式提升装置,对H钢翻转工作进行分析,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元器件如轴,齿轮,皮带等,对部分件进行校核,为了元件相互协调配合,设备运行平稳。最后设计出液压与电气系统组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从上升正反翻转、制动、下降。 提升机构选择形式为液压式,优点是重量轻、容易实现调速、使用寿命长。缺点是油液对密封装置要求比较严苛容易泄露。翻转机构使用链式传动,优点是摩擦性好、成本低。缺点不耐冲击、质量大。 关键词 H钢;翻转机构;提升机构

Design of Large Scale H Steel Lifting Mechanism Abstract China is now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 steel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the field, lifting and turning of the heavy and large parts can not only rely on manpower to complet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we need to design a device to solve this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ose gear and lubrication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hoisting machine turn to choose from its features, choose a chain turnover mechanism and a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for H steel turning work analysis,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onents such as shaft, gear, belt and so on, to check the part, as the components of coordination, equipment running smoothly. Finally, the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system is combined to form a complete system of work, from rising, reverse, braking and descending. The selection of lifting mechanism is hydraulic, with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easy realization of speed contro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