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探测报告

管线探测报告
管线探测报告

城市管线探测技术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的目的,依据和要求

为了满足XX市XX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需要,加速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XX区城市管线普查工作,完整系统地查明城市管线现状,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管网资料,建立XX区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网数据整合和数据动态管理。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依据《XX市XX区城市管线普查探测工程合同书》及《XX市XX区管线普查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对II标段测区内的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不明管道管线进行普查工作,查明其在地表的平面位置、埋深、规格、走向、性质等属性。测量管线点的坐标及高程,加密等级导线网。编制计算机数据成果文件,编绘1:500综合管线图和1:500专业管线图,形成完整统一的管线探查资料和准确的空间位置数据,为建立XX区城市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

1.2测区地理位置、物理特征、施工环境

1.2.1测区地理位置

Ⅱ标段测区位于XX区中部偏东位置, 普查面积46.00平方公里,其四角坐标为:X:102250 Y:604000; X:102000 Y:612000; X:95000 Y:604000; X:98000 Y:612000。

测区位置示意图

1.2.2物理特征

XX中心城区为新建区,地表1—3米以回填粘土和碎石为主,介质虽不均匀,但磁性较弱,与管线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各种管类不同材质之间物性差异也较明显。管线埋深大多小于2米,1米左右见多。管线敷设比较规则,干扰较小,具备了良好的管线探测条件。钢、铜材质的管线信号特征清晰明显,铸铁次之,区内所涉及各类管线的材质可分为6个种类:钢、铸铁、砼、铜、光纤、塑(PE)。

1.2.3施工环境

测区内的主要道路有:XX县大道、贸城路、首南路、日丽路、惠风东路、天童路、前河路、学士路、嵩江路、堇山路、四明路、泰康路、钱湖路、创新路、宁横路、下应大道、学府路、金达路、诚信路等。其管线种类有给水、排水(雨水和污水)、液化气、电力、电信(网通、联通、移动、广电、铁通)、热力、石油等。管线现状调绘资料除测区边缘地带没有、其它路段较全,对本次管线普查探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根据探查表明:本区管线基本布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内。有些路段管线比较密集,其中给水、排水、电信、电力管线分布面较大。给水管线管径小于DN500mm材质多为铸铁,埋深1米左右。镇海炼化原水管管径1200mm材质为钢。XX市自来水总公司原水管管径为1600mm,材质为钢。排水埋设方式为管道,性质为雨污分流,污水管线靠泵站提升排流。电信管线以塑料管集束埋设方式居多,少部分为水泥管块。部分主干路段有多家电信管线平行较近或交叉。液化气管线比较少,其材质主要为塑料(PE)管。

测区内新建道路较多,而且十字路口多,但正在修建和待建路段不少,以至于断头路较多。车流量不大,通视条件较好。个别路段管线密集,上下重叠交叉,对探测有一定干扰。XX区内河流较多,有些路段雨水井积水较深,使确定流向及调查管径困难,污水管线较深最深可达8米以上,且为泵站定时抽排,井内积水大多时都较满,给探查和量测工作增加了难度。

1.3工期及工作量

1.3.1施工日期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九大队施工队伍于2006年6月23日进驻施工现场,6月26日开始进行仪器一致性测定及探测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工作。于9月10日结束并由省质检站验收通过试验区2 k㎡的试验探查工作,并相继转入对全区的探查工作。

并将测区划分为4片(不包括试验区)进行探查,将4片不同期提交监理检查验收。于2007年1月5日提交最后第四片探测成果交监理组检查。1月9日开始对监理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内业整理。2007年1月12日对权属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复核,补测工作。2007年1月提交成果资料。

1.3.2完成工作量

1.3.

2.1完成测量工作量

II标段全区共布设了14个导线网,14条附和导线和11条支导线。三级导线点469个,图根导线点25个,控制面积44平方公里,测量管线点38727个(不含试验区)。

1.3.

2.2完成物探工作量

探查管线种类: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广电、铁通、电信)、燃气、热力、工业等7种。探查管线点总数为38727个,其中明显管线点26127个,隐蔽管线点12600个,探查管线总长度876km,平均点密度为22.6m/点,探查面积44k㎡。编绘1:500数字化综合管线图556幅,1:500专业管线图1877幅,提供数据光盘1张。工作量见表(1.3.2.2)(不含试验区)

探查工作量统计表

表1.3.2.2

2技术标准

2.1作业的标准依据

2.1.1《XX市XX区城市管线普查探测工程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

2.1.2《XX市XX区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XX规程》)

2.1.3 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2.1.4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2.1.5《XX市XX区管线探测工程II标段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书》)2.1.6《XX市XX区管线普查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2.2坐标和高程的起算依据

施测前由XX区规划分局提供了控制点成果。均为一级GPS控制点,控制点成果为XX市独立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新)。

3.物探技术方法

3.1人员及设备

本次工程先后共有34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先后组成投入12个探测组,3个测量组,1个质检组,1个内业组。(见表3.1.1)

施工主要技术人员一览表

表3.1.1

施工中投入主要设备:(见表3.1.2)

工程投入主要仪器设备表

表3.1.2

投入本次工作的测量仪器属国家强制性检测设备,2台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于

2006年4月11日经北京精密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站及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检定,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详见XX区城市管线普查测量仪器检验报告)

3.2仪器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试验

根据《规程》要求,在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测区内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进行了探测方法试验,并对投入作业的探测仪器进行了一致性对比校验。通过校验,确定仪器一致性对比良好,性能稳定,校验结果达到《规程》要求,并投入本测区使用。

通过对不同管类,不同埋深,不同工作频率,不同收发距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区给水管线探测采用直接法,效果明显,精度高。电信线缆在多根条件下以夹钳法效果最好,感应法效果差。在单一线缆情况下,夹钳法和感应法均有良好效果。从试验结果看,各管线工作频率均以33KHZ为好。其信号稳定,抗干扰强,探测精度高。埋深测定以70%法效果好,与实际偏差不大,满足《规程》要求,数字式管线仪测深以直读为主。(详见方法试验报告)

3.3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3.3.1测量资料收集与利用

施测前由XX市XX区城市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XX区管线办”)提供的控制点成果,经实地勘察,大部分控制点保存完好,经检核平面精度满足本次管线探测工作需要,高程需重新做四等水准,方可作为起算数据。XX区管线办提供了测区1:500地形图,作为本区选点及施工草图。

3.3.2调绘图纸资料分析与利用

在施工前,由XX区管线办组织管线权属单位编绘了1:2000专业管线调绘图,该调绘资料能包括区内大部分管线,并示意性的反映了管线的现状。通过本区的实地探测工作证实,大部分调绘图中管线与实地准确位置有一定偏差,有的偏差较大,甚至错误,所以本测区探测工作中调绘资料只作为参考、示意,不作为确定管线点的依据。

3.4管线点编号及标注

3.4.1管线点编号

外业各类管线点的编号是由各管类代码及数码组成,各类管线点编号全区为唯一。例如:“JS410”,其中JS为给水代码,“4”为组别号,“10”顺序号为该给

水管线的外业编号,或“4JS10”,其中“4”为组别号,JS为给水代码,“10”顺序号为该给水管线的外业编号。外业探查成果现场记录于《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表中,各项内容实地填写,准确、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和伪造现象。各管类外业点号采用双代码,两测区接边处代码前加标段号。

图上各类管线点的编号为图上编号(内业编号),以1/500图幅为一单元进行编号。其组成方式为管线代码与流水号,其流水号为3位数,例:“JS110”、“YS003”等,图上管线点编号由内业完成,其编号顺序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先主干,后分支。

3.4.2管线点标注

各类管线的定位点,均以管(沟)道的几何中心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一井多盖或一井多阀按比例实测井框,井几何中心加测管线点,管线入井位置设管线点,记录井边点,井框用管类颜色。对电力井室大于1.5m×1.5m按比例测井框,要求与一井多盖相同。

各管线点间距在建筑密集区不大于75米,其它地段均小于100米,个别电信空管两井间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

探查确定的管线点在点位中心位置设标志。所设立的标志均保存期长,不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根据实地条件情况,在沥青地面钉钢钉、草地及非硬化地面钉木桩等做法,并用红油漆以点为中心画圈做醒目标记,在点位附近易长期保留的地方标注点号及拴点距,为后续工作和检查寻点提供了便利。

3.5明显管线点调查

对测区内规定探查范围所包括的各管类所有明显点都进行了调查。

对明显管线点量测的内容为:管线的埋深与管线的断面规格(管径)。排水管道及电力沟道的埋深,均量测管底、沟道底至地面垂直距离。给水、液化气、电信类管块管线埋深均量管顶或管块顶至地面垂直距离。埋深量测采用检验合格的钢卷尺和量杆读数至厘米。对地下管线的断面尺寸(宽×高)量测时,遇有不规则的电力、电信管块,断面尺寸按最大断面量取,断面尺寸包括所有的管孔。断面尺寸(管径)量测读数记录单位为毫米。

3.6隐蔽管线点探测技术方法

管线探测遵循的原则为: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有效、快速、复

杂条件下采用综合方法。

由于各类管线的材质不同,其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征各有差异。对各类地下管线探测时,则根据不同地电条件选择不同的仪器, 不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参数,达到精度要求。

本区给水、热力、电力多为金属管线,在探测过程中根据管线现状,环境不同,探测方法不同,达到最佳效果。

3.6.1金属管线探测

本区热力管线有直埋和架空两种,材质为钢,信号好,探测难度不大。给水管线多为金属管。但其中有部分球墨铸铁材质管线探测仪接收号较弱,在埋设较深和有干扰地段采用常规方法探测有一定难度。本区金属管线大部分采用英国雷迪管线探测仪和美国“探验者”G2型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有明显点出漏处,采用直接法对明显点两侧进行探测,否则用感应法探测。针对探测难度较大的特殊线段,对有条件的点采用了钎探和开挖验证。对适用于地质雷达的难点线段采用探地雷达法确定其点位和埋深。

(1)天童南路一给水管线为DN400球墨铸铁,其中一段受地下路灯线干扰影响,难以准确定位和定深,在先将路灯线精确定位后,于绿化地中避开路灯线旁侧连续多点钎探到该管线。

(2)金谷路上DN800给水为管球墨铸铁管材质,探测深度明显比两侧已知井偏深,后采用钎探方法确定了埋深。

(3)金达路、诚信路等路段,有的给水球墨铸铁材质管线用雷迪4000探测信号不清晰,异常中心峰值不明显,实测埋深偏深,后采用G2数字管线仪探测,经验证,平面位置和埋深与实际偏差不大,满足精度要求。个别有干扰的是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定深,与相临已知点对比误差不大。

3.6.2对线缆类管线的探测

对电力和电信线缆类管线探测时,尽量采用了夹钳法或有效可行的感应法。测区大部分位于新城区,十字路口较多,也是管线复杂的地方。对电信等线缆类管线探测时,分别施加信号于管块左右两侧电缆,然后分别定位、定深,并根据两端线缆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定深修正,取修正后的中间位置为定位点,取埋深中值为埋深值。对分支直埋管线采用夹钳或感应法追踪探测,分支去向不同的则进行分别追

踪探测。本区有些十字路口,一些通信类管线和电力管线都是从路的一边穿越到另一边,为确定管线的实际位置和埋深,有线缆的采用夹钳法,无线的采用管内穿金属线的方法,增测管线点。对于道路两侧的电信类无线空管,为确定避开其它窨井和障碍物的准确拐点,也采用穿线的方法,增测管线点。对单一光缆探测时,采用了数字G2型探测仪夹钳探测效果比较明显。

3.6.3严重干扰和复杂地段的探测

1)测区大部分位于新建城区,道路多、十字路口多,地下管线较密集,部分线段相互交叉、重叠时探测有一定干扰,尤其是主干道路交叉口地段比较复杂。探测时依据现场条件,管径大小及被探对象与周围介质的差异特征等特性,以及现有管线调绘资料,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外围到局部,从单一到复杂,多种方法综合探测。探测管线种类以排水、电信、电力、给水等为序。探查某种管线时留心观察与其它管线的相对位置和可利用信息。探测时尽量采用受外界干扰小的直接法,夹钳法。XX县大道南侧4条电信管线平行相距小于1米,还有交叉现象,干扰较大,探测时采用夹钳法从两侧已知井分别进行探测,并对同一井内管线分别施加信号于不同线缆上,以取得探测数据的统一,并改变工作频率,增大输出功率,增强信号较弱线缆的分辨率,最终分别确定出目标管线的平面位置和埋深。

2)测区内前河路与堇山路交口处,有几条给水管线交措重叠,由于后期地貌变化,覆盖土较厚,给水管线埋设较深,且有浅层电信电力等管线交织于此,探测此处给水管线难度较大,我们调集有技术经验作业人员,先把此处的电信、电力、石油等易探测的管线搞清,再避开其它几种管线,逐一对给水管线探测。探测时利用直连、感应、压线法、变换频率等手段,对不同点反复互换方向进行探测,将被探管线测定后,对给水管线穿电力井及穿电信井的怀疑点进行确认,即将探测仪接收机及发射机互换于井底反复探测,确定给水管线穿井底通过的可靠性,确认后又于电力及电信井底部钎探到该管线,从而准确、可信地确定了该处给水管线复杂的连接关系及复杂的管线现状。

3.6.4 非金属管线探测

非金属管线指水泥、塑料、陶瓷、玻璃钢等非金属材质为主的管线,其有的管壁中加有金属筋的砼管可有较弱的探测信号。其它非金属管线用普通管线探测仪无法探测。本测区内需探测的非金属管线主要有:给水砼管、、燃气塑料(PE)管、电力

电信无线缆非金属套管等。对上述非金属管线的探测方法,则根据管线的性质及材质,本测区分别采用了开挖、探地雷达、管内穿金属线示踪探测等方法。

1)由XX县大道延土桥路至诚信路DN200砼管,该管线局部有明显点及线段出露,过桥两侧及穿路管材为金属钢管可探测,大部分埋设于非硬化地带。探测该管线时,先将明显点及能探测的管线确定,再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逐步推进探测。由已知管线点量取至马路中线的距离,至下一需确定管线点位置按已知点与马路中线的距离初步定位,采取钎探和开挖的手段,将此管线逐点定位探出,探查结果显示该管线埋设较规律,大部分埋深小于1米。

2)XX县大道与下应北路交叉口DN300给水管线,该金属给水管线于该处一河道两侧探测信号终断,原判断为断点预留口,但此定论明显不合理且缺少依据,后经详细探测定位后,将终断点开挖验证,实际情况为断点由钢管变材质为塑料管。

3)本测区液化气管线大部是非金属管线,只有测区东部的东钱湖一号路的燃气管线为钢材质。其管径160以下居多,最大为300mm。采用探地雷达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埋深小于1米),依据权属单位的竣工资料,对过路加钢套管的线段用管线探测仪可加测管线点定位(泰康路与学士路交口,四明路与钱湖路交口,诚信路与下应北路交口处,启明路与金源路交口,嵩江路与大部分路交口均可测定,贸城中路和锦寓路交口,天童北路与贸城中路交口等)。对无法确认的路段,请权属单位技术人员到实地指认确定位置和埋深。为验证调绘资料和指认的准确性,选择了开挖验证,贸城路从钱湖路向东,调绘图与指认不一致,按实地指认的位置开挖2个点,都挖到了管线,证实指认比较准确。学府路北环路段按调绘图指示位置开挖两处,均见到了管线。首南路与文苑路交口西侧按指认垂直管线走向开挖了两处近两米长的深沟,均未见到管线,证实所指认的位置有误,并排除了一侧区域有此管线的可能性,后于其另一侧挖到此管线,管线位置与调绘图相吻合,证实调绘图准确。首南路与前河南路交口西侧过桥液化气管线调绘图和权属单位施工人员实地确认桥两侧都有90°转弯,开挖后却证实是直线。在嵩江路、天童南路从XX大道到新建外环,创业中心金达路、启明路等路段按调绘图所确定的位置,选择多处开挖点都挖到了管线,说明近几年新埋设的管线竣工资料比较准确。经实践检验证实调绘图和指认不能作为确定管线的可靠依据,只能作为参考。本区共探查液化气管线43km,对金属套管用管线探测仪定探测点79个,明显点192个,开挖有效点53个,

雷达探测剖面22个,合计346个点,对区内液化气管网位置基本形成了控制。

4)本测区内有部分电信电力管线为无线缆的通道空管,其材质大部分为塑料管或砼,对此类管线的探查中,两井之间有时超长,或有弯曲拐点,有的连线之间错误的显示贯穿其它管线井。针对此类情况,采用示踪法探测解决,即将有一定硬度的金属线顺被探管线的空管至需探测位置,可准确探测确定该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埋深。对有的埋深不大且井中积水较少的排水管线,此方法也很有效,本测区利用穿线示踪探测法解决了大量问题。

4. 测量技术方法

4.1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点布设主要是以XX市XX区城市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一级GPS 控制点为起算点。布设14个导线网、14条附合导线和11条支导线。

4.2控制点的选埋

控制点的布设是根据管线的走向进行布设,点位选在通视良好,便于保存且宜发展的地方。所有图根点标志采用3㎝长钢钉,标志点中心用红油漆描画8㎝×8cm 矩形方框做为醒目标志,并在附近易保留的地方标注该点编号及标注距离。在测区范围内布设三级导线点469个,图根点25个。

4.3导线点编号

导线点的编号是按罗马数字加阿拉伯数字组成,罗马数字在前阿拉伯数字随后的方法编制。如“III1”。代表三级1号点。

4.4 观测方法

4.4.1 图根导线平面测量

导线观测采用三联脚架法。角度观测、边长观测严格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中要求施测。

电磁波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表4.4.1)

注:N为测站数

《规范》规定,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4.4.2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距法,与导线测量同步施测。由全站仪观测直读平距和高差,观测方法严格按《城市测量规范》CJ J8-99中要求观测:

垂直角观测技术要求(表4.4.2)

4.5测量平差计算

导线网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程序进行整体平差,其平差结果满足导线精度要求,结果见下表:

(表4.5.1)

4.6管线点测量

对定位后的管线点,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定其三维坐标。测距边长不大于定向边长,水平角和垂直角各测半测回。直接观测的三维坐标值自动记录于全站仪中,然后将数据交与内业进行整理,最终形成管网数据。

4.7平面控制测量检查

平面控制测量的检查方法:

(1).一级GPS控制点在使用前进行固定角检核和边长检核。检核结果详见一

级GPS控制点检查记录表(附表1)。

(2).三级导线采取抽查一条附合导线的方法检查其相应的坐标。检查结果详

见三级导线检测精度统计表(附表2)。

4.8高程控制测量检查

高程控制测量的检查方法: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校核其高程值,检测结果见(附表2)

由(附表2)可知,其检查的边长及高程值的精度均满足《XX市XX区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各项精度均满足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和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所规定的精度要求,质量合格。

4.9管线测量检查

管线测量检查方法:采用同精度重复测量管线点的方法进行检查。

管线点检查精度统计表

(表4.9.1)

5.内业数据整理

5.1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建立

5.1.1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物探及测量外业结束后,获得的管线数据包括:表格记录调查的明显点数据;仪器探测的隐蔽点数据;一井多盖轮廓线定位点数据;沟道的定位点数据;架空的定位点数据;电子手簿记录的各点的坐标数据;依据外业绘制草图整理的连接关系填写表格。

5.1.2包含的数据项及规范要求

此次作业主要依据是《XX市XX区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根据规程内的要求确定作业方法及程序。作业中的技术要求依据《规程》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执行。

5.1.3数据录入及检查

使用计算机将数据输入并保存成Excel表格(*.xls格式),形成物探表及测量表,使用数据输入模块导入管线数据库(*.mdb格式),形成包含点线信息的数据库。

录入的内容,依照质量检查规定,进行自检和互检及项目检查。

在录入过程中,遵照《规程》附录I,附录J的管点管线成果表数据结构对数据项格式检查,以及进行缺漏和错误的检查纠正,然后将纠正后的最终结果保存入库。

数据的检查项目有:

○1数据完整性检查;

○2连接类型检查;

○3点特征、附属物一致性检查;

○4重线检查;

○5井属性(井盖规格、井盖材质)一致性检查;

○6隐蔽点属性(材质、规格、根数、孔数、埋深、埋设方式、埋设年代、所在道路、权属单位)一致性检查;

○7流向检查;

○8超长检查;

5.1.4数据库的建立

对于入库的数据,使用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检索、计算、提取,然后形成管点成果表、管线成果表,以及辅助线成果表、注记成果表、元数据成果表,形成《规程》附录I、J、K、L、M要求的各项内容及格式。

5.1.5数据库的检查及最终成果

对于库内的数据,使用数据检查模块进行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整改,并最终形成《规程》要求的数据库。

5.1.6工作环境

使用工具软件: Excel、MSACCESS电子表格,自己开发的数据库模块及VBA。

5.2管线图的编绘及提交成果格式

5.2.1管线图的编绘方法及过程

对管线图的编绘主要依据《规程》中6.1—6.7的要求实施。

(1)在数据库中,按照图幅对管线点从主干到分支,并且在测区内唯一识别进行

编号。

(2)由管线的分类确定管线代码,由特征点名称、附属设施、构筑物名称确定管

点编码,由管线类型确定线型;

(3)使用绘图模块提取数据库的点线信息,按照坐标将管线点绘制在AutoCAD的

模型空间上,用对应的连接关系绘制管线段;

(4)管线点的符号根据管点编码值插入规定的图块符号;

(5)管线段和管线点的分层根据管线类别将图形放入规定的层,并设定颜色、线

型;

(6)专业图中按规定提取管线点的图上编号及管线高程,标注在规定层内。按规

定提取管线线段的标注,标注在规定层内。

(7)综合图按规定绘制扯旗。

(8)裁剪分幅,叠加数字化地形图,并添加图廓整饰内容,保存文件(*.dwg格

式);

(9)AutoCAD图形中的管线点、管线段、管点标注、管线标注及辅助线的属性都

与数据库中的要求一致,保证了图库一致。

(10)综合地下管线图横断面的编绘按《规程》第六章的要求进行了绘制。

5.2.2使用工具

管线图的AutoCAD2004,自己开发的VBA绘图模块。

5.2.3成果格式

对所提交的管线图编绘成果内容及格式均按《规程》中6.8的规定要求实施。

5.2.4数据的检查

按照《规程》第六章的相关的规定,对图面进行检查,检查图形质量,对不合格项及内容进行纠正。通过作业组检查、工程项目检查,监理检查,形成最终结果。

5.3地下管线成果表的编制

5.3.1成果表的制做,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整理,按附录H的格式要求进行

制做,并按图幅分管类编制,打印装订成册,与其它成果一起提交。

6.问题及处理措施

6.1地形图

XX区原有1:500地形图,有些地方的图测的时间比较早与现状差别较大,工作中发现此类问题及时将情况报管线办做修测,提交正式成果时已采用新地形。测区东南部管线稀少只有电力架空线和原水管线,所提供的地形图是1:1000的,按1:500裁剪后有些图式修不过来,按此地形出成果图。

6.2管线权属单位认证

根据《规程》的要求,我测区所探测的各专业管线图由权属单位进行了检查认证,并对权属单为所提出的问题逐一实地进行了复核和补测。并按规定填写问题处理表交监理检查。

6.3给水管线的问题

①. 天童南路镇海炼化水和中航油管,图面检查时发现有几个点相距较近,与首南路上的管线相比有误差,实地重新探测时与原测基本吻合。分析原因中航油管比镇海炼化管偏浅0.4米,而且两管线相距较近,信号受中航油管影响,定位出现偏差,后采用美国新型“探验者”G2数字式管线探测仪定位,钎探定深,从而准确的确定了该管线的参数。

②.嵩江路有一条部分为水泥砼管材质的给管线,有的暗点可探测其平面位置,但深度不好确定,在人行便道和绿地中的点以采用钎探的方法确定了埋深,在沥青路面上的点采用探地雷达定深并与已知点相比较误差不大,满足精度要求。

③. 潘火水厂管线大部分是水泥管,而且管径较小DN150~DN200mm,一般埋在道路旁边的土地里,通过开挖和钎探确定位置和埋深,在硬化路面下的点通过已知点和采用探测仪测马鞍的方法确定位置和埋深。

6.4排水管线问题

1)钱湖南路南端一段污水管线其有大管径DN400流向小管径DN300之现象,经反复核实大管径向小管径流情况属实。有个别排水管线存在井内管底高程上游低,下游高的流向与高程不对应现象。

2)测区内有一部分排水井被覆盖掩埋,管线探查中大部分已用探寻仪将井盖寻到并被挖出来,但还有少数掩埋较深的井盖无法探到,因此,有个别排水管线缺少井。XX县大道从金达路往东到启明路,两侧雨水管线有一些井被埋在人行道砖下,无法打开。其井的位置根据已知井和雨水篦子的相对距离确定的,管底高程根据已知井推测。

3)嵩江路与前河路交口西侧污水管线穿前塘河,两侧倒虹井因绿化被埋,实地探测不到,其位置根据调绘资料实地量测确定。XX县大道医药专科学校前,污水管线过河两端的两个井被掩埋较深,无法找到,按调绘图量测实地定点确定。

6.5电信管线

对多根集束电信线缆采用夹钳法探测埋深,比实际埋深偏浅情况问题,探测时依据实际情况做了适当的修正,一般修正5cm。单根线缆不进行修正。本区均采用本做法。

6.6液化气管线

本测区液化气管线出地过桥架空及部分穿路套管为钢管外,大部分都是塑料管

(PE),而且管径较小居多,最大为300mm,采用探地雷达探测,对埋深较浅的管线有较明显效果,较深的液化气管线无明显效果。对于无法上雷达的难点,解决的办法就是依据权属单位的竣工资料(例如天童北路与贸城路交口南侧去华茂外国语学院的液化气塑料(PE)DN63mm管线因埋设时间较早,无相关准确资料,埋的比较深2米多,雷达探测无效果,此段管线以调绘图量测,实地定位确定),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开挖(共计80多处)。对过路加钢套管的或局部为金属管的用管线探测仪加测管线点。对竣工资料无法确认的路段,请权属单位技术人员到实地指认位置,再选择开挖或雷达探测加以解决。对过路顶管的管线依据权属单位实地确认位置和顶管竣工资料加测管线点,与实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今后施工开挖或顶管时应需与产权单位联系到现场核实,以保证其管线的安全。

6.7遗留问题

(1)本测区内因有多处未修通的半截路,使被探测管线随路而终断,造成图面上很多管线不合理断头,需待后期管线连通后将管线补测上。

(2)由于建筑施工等工地将路边管线所在地面占压,使被占压的管线无法进行探测,造成管线间断(例如四明路万达广场北侧因建筑施工有一条污水管线被占压,无法探测。四明路与钱湖路交口东侧过河,因施工一些临建房屋把电信井占压,无法探测),需被占压地面恢复后将管线补测齐。

(3)贸城路华茂外国语学院西侧液化气有一预留口无法探查。

(4)排水权属单位提出有的排水预留口未体现。因地面没有做井,又无法探测,固排水预留口暂无法确定。天童路与贸城路交口西侧台胞协会院内污水井实地找不到,无法与天童路污水管线连接。

(5)有一些管线在过河时是顶管,像镇海炼化水、中航油管过前塘河,液化气、电信管线过河,河中间的管线深度无法确定,在其河道施工中应引起注意,需与产权单位联系以确保其管线安全。

7.质量评定

7.1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工程质量并争创优质工程,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制度及防范措施是本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7.1.1加强学习教育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规范》等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质量规定和要求,增强质量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本工程的核心问题来抓,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7.1.2制定制度

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明确了各台组及个人的工作职责,对属于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一类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7.1.3落实检查

做好三级检查,把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确责任,层层把关,将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项目要求作业组据实向上级汇报工作和复查情况,不可将问题或暂没解决的问题隐瞒不报,质量检查人员要做到及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作业组提出整改指示,作业组不能只发现一点改一点、发现一处改一处,只等检查组来发现问题,要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再发生。

通过学习和落实制度、措施,各工序作业组员在施工中都能严格按有关的规定要求进行施工,采用方法适当、操作程序正确,消除了各道工序的质量隐患,使作业成果达到了相关要求。

7.2物探检查

7.2.1检查工作及检查量

实施三级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发现问题,并督办解决并复查。各作业组在完成分配的每一图幅后,先进行自检复查,在自检复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都处理完毕后,上报所完成的图幅,经主管安排再对其他台组已完图幅进行互检,并对所检查出的问题上报,经上级主管对问题调查核实后,再根据情况安排处理至解决。项目对台组自检、互检后的探查成果进行检查,取样中本着不漏组、不漏管类,均匀分布,随机抽样的原则。检查的内容包括:对明显点的深度量测及规格量测。对隐蔽点的平面定位及埋深进行重复探测,对定位怀疑点进行开挖验证。并对审检管线草图中发现的管线走向、连接线型、管线点位置等不合理处及疑点到实地检核。在项目质检人员对各作业台组的质量检查中,发现了探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1).明显点埋深超差,规格不符、排水流向不对等错误。

(2). 隐蔽点平面及深度超差、漏测及错测现象。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 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编号:ds- 工程负责: 工程审核: 工程审定: 上海汇源测绘院 资质证书:乙测资字 2010年01月27日 目录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 要基础资料。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 个基本内容。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 寻各种管线的埋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 点;地下管线测绘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进行测量,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古楼公路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特委托上海汇源测绘院进行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松江区泗泾镇古 楼公路,(从嘉松公路至沪松公路)。现场踏勘有上话井、电信 井、自来水井,电力入地、燃气井等。 我院自2010年01月2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8日内外业全部结束。共完成如下工作: 1、测区地形修补测两处,共93120平方米; 2、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36067平方 米。 二.作业依据 1、座标系统:上海城市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 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3、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Linux进程通信实验报告

Linux进程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了解对进程控制的系统调用方法。 2.通过进程通信设计达到了解UNIX或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编程,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设定程序名为pipe.c)。使 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线。而父进程从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 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要求父进程先接受子进程P1 发来的消息,然后再接受子进程P2发来的消息。 2.可选实验,编制一段程序,使其实现进程的软中断通信(设定程序名为 softint.c)。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 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父进程 接受这两个软中断的其中一个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 进程分别发送整数值为16和17的软中断信号,子进程获得对应软中 断信号后分别输出相应信息后终止。 三、实验环境 一台安装了Red Hat Linux 9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四、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 进入Linux操作系统,利用vi编辑器将程序源代码输入并保存好,然后 打开终端对程序进行编译运行。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基本实验 可选实验

七、源代码 Pipe.c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main(){ int i,j,fd[2]; char S[100]; pipe(fd); if(i=fork==0){ sprintf(S,"child process 1 is sending a message \n"); write(fd[1],S,50); sleep(3); return; } if(j=fork()==0){ sprintf(S,"child process 2 is sending a message \n"); write(fd[1],S,50); sleep(3); return;

逸出功的测定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在近代物理学中,光电效应在证实光的量子性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1905 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假说的基础上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约十年后密立根以精确的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而今光电效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技领域,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如:光电管、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实验目的】 1. 测定光电效应的基本特性曲线,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 学习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实验方法,并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 ZKY—GD1光电效应测试仪、汞灯及电源、滤色片(五个)、光阑(两个)、光电管、测试仪(含光电管和微电流放大器) 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1.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 用合适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 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公认值是=6.626。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约束,其余的能量则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方程: (1)式中,为入射光的频率,为电子的质量,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速 度,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 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2)代入(1)式,即有 (3)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则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因

水电安装实习报告

水电安装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主要建筑 物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等,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知识和现场操作技能。 实训流程 我们迎来了一周的水电安装实训.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对水管的切 割与用板牙对水管加工螺纹的初步尝试.之中我们开始进行一个小型的模版的安装,第二天我们开始进行卫生间整体安装,老师跟我么讲 在厨房、在卫生间等等地方都是水管的集中地。不管家里其他地方 装修怎么样,水管安装都必须引起重视,否则会带来很多后续问题,

我在书上找到一些管安装注意事项: 1、计算大概用量 安装水管前估计一下用量是多少再进行材料购买,以免材料买 多了或者少了,造成浪费或者缺乏材料影响安装进程。 2、使用新水管 如果是二手房或旧房改造,旧水管往往被损坏,不要犹豫心疼 果断换新的,水管装好后某些部位是不方便更换的,都换成新的以 策安全。 3、水管及配件检查 安装前要对水管及其各种配件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破损、渗漏 等问题,水管及配件的连接必须正确牢固,接好后进行测试没问题.后再进行安装。水管安装注意事项

4、水管走向 建议水管走顶最安全。主要是水路改造大部分走暗管,而水的 特性是水往低处流。如果管路走地下,一但发生漏水很难及时发现,只有水漫金山或者地板变形以及漏到楼下,才会发现漏水,且由于 水管暗埋很难查出漏水之处。这时巨大的损失更是无法挽回,甚至 严重的影响了友好的邻里关系;如果水管走顶部,可能水改时费用高些,但做为一项长远投资来看,是值得的。水管走顶,即使漏水, 也能够及时发现,便于检修,损失也较小。 5、安装后测试 安装后一定要进行增压测试。增压测试一般是在 1.5倍水压的 情况下进行,在测试中应没有漏水现象。在没有加压条件下的简单测

综合管线测量技术处理方案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 测量技术设计书 审核: 审查: 编写: 广东海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1) 2测绘原则 (1) 3测绘技术要求 (2) 3.1采用的技术依据 (2) 3.2综合管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2) 3.3测量基准 (3) 3.4综合管线测量的工作内容及基本程序 (3) 3.5控制测量 (3) 3.6 仪器检定 (5) 4作业方案 (5) 4.1作业流程 (5) 4.2外业数据的采集 (6) 4.3内业编辑成图 (8) 4.4检查与验收 (9) 4.5成果交接 (9) 5组织措施 (10) 6总结交流 (10) 7服务跟踪 (10)

1概述 顺德区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工作是依据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2010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的通知》(顺建发[2010]84号)的文件要求,在地块进行规划报建之前进行的,因此,该工作有时间紧的特性。 该项测绘的成果主要是用于地块前期规划报建时,为设计单位进行项目配套市政管线及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出具市政综合管线图提供依据,因此,重点建设工程现状地形、综合管线图测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工作,其技术上要认真细致,要廉洁自律,严禁测绘人员向甲方提出不正当要求。 因现状地形的测量属常规测绘工作,在本作业方案中不再对此部分做详细说明。2测绘原则 2.1控制网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测量需要,又要兼顾今后使用方便,因地制宜地选用布网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2.2 对于地物、地貌及明显管线点均应采用全站仪实测,各类管线的测量定位点均以管(沟)道中心线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为准。隐蔽地下管线应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等专门的设备进行探测。管线属性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实地调查。 2.3严格按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执行。 2.4在满足有关国家规范和顺德地方国土部门规定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测绘高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测绘效率和产品质量。 2.5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所用的各类仪器应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提交相应的仪器检定资料。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光电探测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08050341X 学号:28 姓名:宫鑫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实验原理: 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是一种均质的半导体光电器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电导率的变化只限于表面薄层,因此将掺杂的半导体薄膜沉积在绝缘体表面就制成了光敏电阻,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电阻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光敏电阻采用梳状结构是由于在间距很近的电阻之间有可能采用大的灵敏面积,提高灵敏度。 实验所需部件: 稳压电源、光敏电阻、负载电阻(选配单元)、电压表、 各种光源、遮光罩、激光器、光照度计(由用户选配) 实验步骤: 1、测试光敏电阻的暗电阻、亮电阻、光电阻 观察光敏电阻的结构,用遮光罩将光敏电阻完全掩 盖,用万用表测得的电阻值为暗电阻 R暗,移开遮光罩,在环境光照下测得的光敏电阻的 阻值为亮电阻,暗电阻与亮电阻之差为光电阻,光 电阻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在光电器件模板的试件插座上接入另一光敏电阻, 试作性能比较分析。 2、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3)接线,电源可从+2~+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 L,亮电流L亮=V亮/R 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分别测出两种光敏电阻的亮电流,并做性能比较。 图(2)几种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 3、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 按照图(3)分别测得偏压为2V、4V、6V、8V、10V、12V时的光电流,并尝试高照射光源的光强,测得给定偏压时光强度的提高与光电流增大的情况。将所测得的结果填入表格并作出V/I曲线。 注意事项: 实验时请注意不要超过光电阻的最大耗散功率P MAX, P MAX=LV。光源照射时灯胆及灯杯温度均很高,请勿用手触摸,以免烫伤。实验时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源的获取也可以采用在仪器上的光源灯泡前加装各色滤色片的办法,同时也须考虑到环境光照的影响。

实验二 液压阀拆装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 1.溢流阀 型号:Y型溢流阀(板式) 结构图见图1—4 图1-4 工作原理 溢流阀进口的压力油除经轴向孔a进入主阀芯的下端A 腔外,还经轴向小孔b进入主阀芯的上腔B,并经锥阀座上的小孔d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8上。当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预紧力和锥阀体自重时,锥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因阀体内部无油

液流动,主阀芯上下两腔液压力相等,主阀芯再主阀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主阀芯处于最下端),溢流阀不溢流。 2.减压阀 型号:J 型减压阀 结构图见图1---5 图1-5 工作原理 进口压力1p 经减压缝隙减压后,压力变为2p 经主阀芯的轴向小孔a 和b 进入主阀芯的底部和上端(弹簧侧)。再经过阀盖上的孔和先导阀阀座上的小孔C 作用在先导阀的锥阀体上。当出口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先导阀在调压弹簧的作用下关闭阀口,主阀芯上下腔的油压均等于出口压力,主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滑阀中间凸肩与阀体之间构成的减压阀阀口全开不起减压作用。 3.换向阀 型号:34E —25D 电磁阀 结构图见图1—6

图1-6 工作原理 利用阀芯和阀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油路的接通或断开,以满足液压回路的各种要求。电磁换向阀两端的电磁铁通过推杆来控制阀芯在阀体中的位置。 4.单向阀 型号:I—25型 结构图见图1—7 工作原理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 工程编号:ds-20100127 工程负责: 工程审核: 工程审定: 上海汇源测绘院 资质证书:乙测资字 2010年01月27日

目录 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3) 二.作业依据 (3) 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 (4) 四.控制测量 (5) 五.地形图修测 (5) 六.管线调查与探测 (6) 七.数字化综合地下管线图 (7) 八.遗留问题及说明 (8) 九.人员和设备 (10) 十、提交资料 (10)

古楼公路(嘉松公路—沪松公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 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 料。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个基本内容。 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寻各种管线的埋 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点;地下管线测绘 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 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古楼公路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特委托上海汇源测绘院进行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松江区泗泾镇古楼公 路,(从嘉松公路至沪松公路)。现场踏勘有上话井、电信井、自来 水井,电力入地、燃气井等。 我院自2010年01月2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8日内外业全部结束。共完成如下工作: 1、测区地形修补测两处,共93120平方米; 2、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36067平方米。二.作业依据 1、座标系统:上海城市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 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 3、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4、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光电探测实验报告

光电探测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10050341 学号:05 姓名:解娴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光敏电阻的器件的类型; 2.了解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3.测量不同偏置电压下的光敏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并作出V/A曲线。 二、实验原理 伏安特性显示出光敏电阻与外光电效应光电元件间的基本差别。这种差别是当增加电压时,光敏电阻的光电流没有饱和现象,因此,它的灵敏度正比于外加电压。 光敏电阻与外光电效应光电元件不同,具有非线性的光照特性。各种光敏电阻的非线性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 大多数场合证明,各种光敏电阻均存在着分析关系。这一关系为 式中,K为比例系数;是永远小于1的分数。 光电流的增长落后于光通量的增长,即当光通量增加时,光敏电阻的积分灵敏度下降。 这样的光照特性,使得解算许多要求光电流与光强间必需保持正比关系的问题时不能利用光敏电阻。 光照的非线性特性并不是一切光敏半导体都必有的。目前已有就像真空光电管—样,它的光电流随光通量线性增大的光敏电阻的实验室试样。光敏电阻的积分灵敏度非常大,最近研究出的硒—鎘光敏电阻达到12A/lm,这比普通锑、铯真空光电管的灵敏度高120,000倍。

三、实验步骤 1、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1接线,电源可从+2V~+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L,亮电流L亮=V亮/R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2、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即为伏安特性。按照图1接线,分别测得偏压为2V、4V、6V、8V、10V时的光电流,并尝试高照度光源的光强,测得给定偏压时光强度的提高与光电流增大的情况。将所测得的结果 填入表格并做出V/I曲线。 图1光敏电阻的测量电路 偏压2V4V6V8V10V12V 光电阻I 四、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光电流: E/V246810 U/V0.090.210.320.430.56 I/uA1427.54255.270.5 暗电流:0.5uA 实验数据处理: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报告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任务书 1实验目的: 过程装备拆装实验可完成在工厂现场无法进行的实践环节,是工厂现场实习的重要补充。学生通过对流体输送管路实训系统、各种泵、阀、压缩机、搅拌反应器、列管换热器及发动机等设备的拆装实践,对小型机器设备的测绘,可以使学生对过程设备的内部结构形式和功能加深了理解,使学生在初步接触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过程装备的生产程序有一个基本认识。通过拆装实验可提高学生对流体输送机械设备拆装能力、化工仪表的操作能力,强化动手操作技能训练、同时树立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从事过控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1. 流体输送管路拆装实训实验 (1)全面分析系统、辨别正误和迅速决策等能力,在实践中结合了识图能力、出具规范清单、 安全操作等各项理论功底的考察。 (2)配套流体输送机械、过程仪表和机械制图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如管件识辨、流量计安 装、检测、显示等。 (3)认识操作工具的准备:锤击工具(钳工铁锤、木锤等);螺纹松紧工具(螺丝刀、起子、扳手 等);测量工具(钢尺、软尺、水平尺等)。 (4)拆卸:按照先放水,管路先上后下、先仪表后阀门的顺序进行拆卸; (5)安装:按照先阀门后仪表、管路先下后上,再加水的顺序进行安装。 (6)识读工艺流程图:主要了解掌握物料介质的工艺流程、设备的数量、名称和设备位号,所 有管线的管段号、物料介质、管道规格、管道材料,管件、阀件及控制点(测压点、测温点、流量、分析点)的部位和名称及控制系统,与工艺设备有关的辅助物料水、气的使用情况。以便在管路安装和工艺操作实践中,做到心中有数。 (7)工艺流程图绘制:工艺流程图一般按工艺装置的主要工序为单元绘制,流程简单的可以画 一张总工艺流程图附在实验报告中。 (8)实验报告中说明工艺管道、阀门、仪表、调节控制阀及外围设备的衔接关系。 2 ?阀类拆装实验 (1)阀门是管路及热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阀门的结构和性能,正确识别

实验3.2无名管道通信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训教程实验报告 姓名王学杰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1362班 课程操作系统实验项目无名管道通信 【实验目的】 1了解管道通信机制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父子进程使用无名管道通信的方法 【实验要求】 编写程序实现多个进程基于无名管道进行通讯。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个无名管道,两个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输出一句话 【实验内容】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fd[2],p1,p2,i; char receive[50]; char send1[50]="My name is wangxuejie"; char send2[50]="My id is 1308610203";

pipe(fd); //建立一个无名管道 p1=fork(); if(p1==0) { lockf(fd[1],1,0); write(fd[1],send1,strlen(send1)); //子进程1写入 lockf(fd[1],0,0); sleep(1); } else { wait(0); read(fd[0],receive,50); printf("parent read from child1:%s\n",receive); p2=fork(); if(p2==0) { lockf(fd[1],1,0); write(fd[1],send2,strlen(send2)); //子进程2写入

管路拆装 实验报告

管路拆装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化工管路的构成和常用软件、阀门及作用。 2、认识常用工具并能正确使用。 3、掌握管路拆装的方法,进行管路拆装的基本技能训练。 4、测量所安装管路的尺寸,并能绘制简单的管路布置图。 5、按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二、实验原理 管路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将各种设备和车间之间连接起来以输送各种流体,管路对于化工厂的重要性正如血管对于人生命的重要性一样。 为了大量批量生产降低成本,使管子、管件和阀门之间具有互换性,减少库存,便于设计、制造和施工,所以管路采取标准化。公称直径和工程压力是两个最基本的技术标准。 管路由管子、管件、阀门等组成。管子之间、管子与管件、阀门之间的连接方式很多,常用的有焊接、阀门连接、螺纹连接、承插连接、和胀管连接等五种。本实验装置的管路主要采用螺纹贺法兰连接。 1、管路连接方式 (1)法兰连接有一对法兰、一个垫片、和若干螺栓、螺母所组成。法兰连接具有较好的强度和严密性,适用的尺寸范围广,可以拆卸。法兰连接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进行,首先将法兰装配或焊接在管端,然后将垫片置于法兰之间,最后用螺栓连接两个法 兰并把紧。法兰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两个对接法兰之间应相互平行。螺栓, 螺母应位于同一侧。拧紧法兰连接用螺栓应选用合适的扳手,分两次或三次对称成 十字行按十字形进行,不得一次拧紧。 (2)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广泛用于2in及以下的管路中,它是通过内外管螺纹拧在一起而实现连接。 为了增加螺纹连接的严密性,在连接之前应在带有外螺纹的管头或配件上缠以适量 麻丝。缠绕的方法是按逆螺纹方向缠4-5圈。麻丝如果缠的太少,所起作用小,如 果缠得多,就会被螺纹挤压出来,同样起不了大作用。连接时,将缠好麻丝的带外 螺纹的管头或管件,用手拧入带内螺纹的管件中约2-3扣,当用手拧不动时,再用 管钳拧转管子,直到拧紧为止。 (3)活接头 活接头是管路中常用的后连接部件,它也属于螺纹连接,一般在阀门附近均装有活 接头。活接头由公口,母口和套母三个单件组成。连接时套母要加在公口一端,并 使套母有内丝的一面想着母口,公口上应加垫或石棉绳,套母在锁紧前必须将公口 与母口正对平,否则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2、常用工具 (1)管子台虎钳:又称龙门钳,用于夹稳金属管材。 (2)管子钳:又称管钳,用来搬动金属管或其他圆柱形工件。 (3)活扳手:用于搬动螺栓,螺母等。 3、管路的布置(配管) 管路的布置随厂房、设备的布置而定,要正确的布置和安装管路,必须明确生产工艺的特点和操作条件的要求。由于化工产品品种繁多,操作条件不一,以及被输送物料性质的复杂性,对管路的布置和安装难于作出统一规定,但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管

XX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技术总结报告

XX 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总结 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

XX市地下管线探测 技术总结 编写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写者:XXX 审批单位: 审批者: X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1.1 工程目的 (4) 1.2 工程要求 (5) 1.3 投入技术力量 (6)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6) 第二章技术及精度要求 (10) 2.1 技术依据 (10) 2.2 技术要求 (10) 2.3 精度要求 (12) 2.4 调查区坐标系统及起算依据 (12) 2.5 成图规格 (13) 第三章地下管线探测 (13) 3.1 隐蔽地下管线探查应遵循的原则 (13) 3.2 仪器选择 (13) 3.3 探测工作的展开 (14) 3.4 金属与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14) 3.5 管线点编号及标注 (14) 3.6 探测技术 (15) 3.7 主要疑难管种与疑难地段的探测方法 (15) 第四章地下管线测量 (15) 4.1 一级GPS控制测量 (16) 4.2 高程控制测量 (18) 4.3 图根控制测量 (19) 4.4 管线点测量 (19) 第五章1:500带状地形图修补测 (20)

5.1 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地形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管线图的编辑绘制 (21) 6.1 基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管线图编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检查验收 (22) 7.1 全面贯彻质量保证体系 (22) 7.2 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22) 7.3 抽查比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管线成果质量检查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上交成果资料 . (24) 8.1 技术文件 (24) 8.2 控制测量 (25) 8.3 管线探测 (25) 附录A 地下管线的代号和颜色 (26) 附录B 地下管线探测安全保护规定 (2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目的 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随着XX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管网系统也越来越庞大。为了查明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XX市城建档案馆委托XXXXXXX对XX东路、XX改造区域周边道路、XX路3个作业区埋设于地下的各种管线进行探测。

进程的管道通信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第六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081姓名学号 实验 组 实验时间2010年11月17日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的管道通信实 验目的 1、了解什么是管道; 2、熟悉UNIX/LINUX支持的管道通信方式。 实 验要求 1、了解管道的概念和管道的类型; 2、熟悉UNIX/LINUX支持的管道通信方式。 实 验 原 理 在管道通信时系统会调用:pipe( )建立一无名管道;read( );write( ) 。 实 验 仪 器 PC机或工作站一台; RedHat9.0操作系统;

实验步骤一、什么是管道 UNIX系统在OS的发展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便是该系统首创了管道(pipe)。这也是UNIX系统的一大特色。 所谓管道,是指能够连接一个写进程和一个读进程的、并允许它们以生产者—消费者方式进行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又称为pipe文件。由写进程从管道的写入端(句柄1)将数据写入管道,而读进程则从管道的读出端(句柄0)读出数据。 句柄fd[0] 句柄fd[1] 读出端 写入端 二、管道的类型: 1、有名管道 一个可以在文件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具有路径名的文件。用系统调用mknod( )建立。它克服无名管道使用上的局限性,可让更多的进程也能利用管道进行通信。因而其它进程可以知道它的存在,并能利用路径名来访问该文件。对有名管道的访问方式与访问其他文件一样,需先用open( )打开。 2、无名管道 一个临时文件。利用pipe( )建立起来的无名文件(无路径名)。只用该系统调用所返回的文件描述符来标识该文件,故只有调用pipe( )的进程及其子孙进程才能识别此文件描述符,才能利用该文件(管道)进行通信。当这些进程不再使用此管道时,核心收回其索引结点。 二种管道的读写方式是相同的,本文只讲无名管道。 3、pipe文件的建立 分配磁盘和内存索引结点、为读进程分配文件表项、为写进程分配文件表项、分配用户文件描述符 4、读/写进程互斥 内核为地址设置一个读指针和一个写指针,按先进先出顺序读、写。 为使读、写进程互斥地访问pipe文件,需使各进程互斥地访问pipe文件索引结点中的直接地址项。因此,每次进程在访问pipe文件前,都需检查该索引文件是否已被上锁。若是,进程便睡眠等待,否则,将其上锁,进行读/写。操作结束后解锁,并唤醒因该索引结点上锁而睡眠的进程。 三、所涉及的系统调用 1、pipe( ) 建立一无名管道。 系统调用格式 pipe(filedes) 参数定义 int pipe(filedes); int filedes[2]; 其中,filedes[1]是写入端,filedes[0]是读出端。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 #inlcude #include 2、read( ) 系统调用格式

光电探测实验报告

* * 光电探测技术 实验报告

* * 班级:10050341 学号:05 姓名:解娴 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些常见的光敏电阻的器件的类型; 2.了解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3.测量不同偏置电压下的光敏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并作出V/A曲线。

二、实验原理 伏安特性显示出光敏电阻与外光电效应光电元件间的基本差别。这种差别是当增加电压时,光敏电阻的光电流没有饱和现象,因此,它的灵敏度正比于外加电压。 光敏电阻与外光电效应光电元件不同,具有非线性的光照特性。各种光敏电阻的非线性程度都是各不相同的。 大多数场合证明,各种光敏电阻均存在着分析关系。这一关系为 I kα =Φ Φ 式中,K为比例系数;是永远小于1的分数。 光电流的增长落后于光通量的增长,即当光通量增加时,光敏电阻的积分灵敏度下降。 这样的光照特性,使得解算许多要求光电流与光强间必需保持正比关系的问题时不能利用光敏电阻。 光照的非线性特性并不是一切光敏半导体都必有的。目前已有就像真空光电管—样,它的光电流随光通量线性增大的光敏电阻的实验室试样。光敏电阻的积分灵敏度非常大,最近研究出的硒—鎘光敏电阻达到12A/lm,这比普通锑、铯真空光电管的灵敏度高120,000倍。 三、实验步骤 1、光敏电阻的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按照图1接线,电源可从+2V~+8V间选用,分别在暗光和正常环境光照下测出输出电压V暗和V亮。则暗电流L暗=V暗/RL,亮电流L亮=V亮/RL,亮电流与暗电流之差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则灵敏度越高。 2、伏安特性 光敏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与光电流之间的关系即为伏安特性。按照图1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报告精编版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报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 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 2017年8月 *********** 管线竣工测量报告 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编写单位:************* 目录

1.工程概况 1.1.工程依据、目的和要求 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资料。**********于2015年埋设,为了查明该工程地下管线状况,实现管线信息数字化管理,*********受*********委托承担了该工程管线竣工测量工作。 1.2.测区地理位置 本项目作业区域位于********,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通视条件好;测区周围有**道等主干道路,交通方便,测量条件良好。 1.3.工期和工作量 *********于2017年7月28日进场并完成测量工作,经检查修改后,于2017年8月19日提交全部成果资料 本项目完成了238.18米的管线竣工测量工作。 2.技术措施 2.1.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建设部CJJ61—2003);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 005);

(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2.2.主要技术指标 坐标系统:*****市统一坐标系,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为大地高****m。 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比例尺:1:500。 成图方法:全野外数字化成图 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高程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临近控制点)。 2.3.坐标和高程起算点 本次管线采用****CORS网络进行测量。 2.4.人员及设备 台式电脑、平板电脑、GPS接收机、全站仪、绘图仪、交通工具、AutoCAD、CASS8.0及其他相关软硬件。作业中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均已经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本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有: 表2-1项目人员表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DOC)

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基于SystemView的仿真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目录 实验一、模拟调制系统设计分析 -------------------------3 一、实验内容-------------------------------------------3 二、实验要求-------------------------------------------3 三、实验原理-------------------------------------------3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4 五、实验心得------------------------------------------10 实验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设计分析------------11 一、实验内容------------------------------------------11 二、实验要求------------------------------------------11 三、实验原理------------------------------------------11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2 五、实验心得------------------------------------------16 实验三、数字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分析------------------17 一、实验内容------------------------------------------17 二、实验要求------------------------------------------17 三、实验原理------------------------------------------17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18 五、实验心得------------------------------------------27

光电探测器特性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1 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光谱响应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光谱响应的测试方法; 3. 熟悉热释电探测器和硅光电二极管的使用。 实验内容 1. 用热释电探测器测量钨丝灯的光谱特性曲线; 2. 用比较法测量硅光电二极管的光谱响应曲线。 实验原理 光谱响应度是光电探测器对单色入射辐射的响应能力。电压光谱响应度 ()v R λ定义为在波长为λ的单位入射辐射功率的照射下,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 电压,用公式表示,则为 () ()() v V R P λλλ= (1-1) 而光电探测器在波长为λ的单位入射辐射功率的作用下,其所输出的光电流叫做探测器的电流光谱响应度,用下式表示 () ()() i I R P λλλ= (1-2) 式中,()P λ为波长为λ时的入射光功率;()V λ为光电探测器在入射光功率 ()P λ作用下的输出信号电压;()I λ则为输出用电流表示的输出信号电流。为简 写起见,()v R λ和()i R λ均可以用()R λ表示。但在具体计算时应区分()v R λ和()i R λ,显然,二者具有不同的单位。 通常,测量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多用单色仪对辐射源的辐射功率进行分光来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色辐射,然后测量在各种波长的辐射照射下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V λ。然而由于实际光源的辐射功率是波长的函数,因此在相对测量中要确定单色辐射功率()P λ需要利用参考探测器(基准探测器)。即使用一个光

谱响应度为()f R λ的探测器为基准,用同一波长的单色辐射分别照射待测探测器和基准探测器。由参考探测器的电信号输出(例如为电压信号)()f V λ可得单色辐射功率()=()()f P V R λλλ,再通过(1-1)式计算即可得到待测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 本实验采用单色仪对钨丝灯辐射进行分光,得到单色光功率()P λ ,这里用响应度和波长无关的热释电探测器作参考探测器,测得()P λ入射时的输出电压为()f V λ。若用f R 表示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则显然有 ()()f f f V P R K λλ= (1-3) 这里f K 为热释电探测器前放和主放放大倍数的乘织,即总的放大倍数。在本实验中=100300f K ?,f R 为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实验中在所用的25Hz 调制频率下,=900/f R V W 。 然后在相同的光功率()P λ下,用硅光电二极管测量相应的单色光,得到输出电压()b V λ,从而得到光电二极管的光谱相应度 ()() ()()()b b f f f V K V R P V R K λλλλλ= = (1-4) 式中b K 为硅光电二极管测量时总的放大倍数,这里=150300b K ?。 实验仪器 单色仪、热释电探测器组件、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组件、选频放大器、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