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编程实践

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编程实践
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编程实践

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编程实践

1033002 班 1103300223 江莹

摘 要:基于《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中讲授的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课

程中所给出的例题利用Matlab 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通过此次编程实践,加深了自己对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认识了理解。

1.引言

不确定性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工程设计中的不确定性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人们认识最早、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是随机性,人们用概率的方法研究。结构可靠度方法则是结构可靠性设计方法中的重要一项。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从简单到复杂或精确程度的不同,先后提出的可靠度计算方法有MVFOSM (一次二阶矩法)、AFOSM (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RF 、MCS (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法)等方法。本文根据《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中讲授的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对课程中所给出的例题利用Matlab 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2.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当用概率描述结构的可靠性时,就需要根据结构中基本随机变形变量或综合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在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功能函数往往是由多个随机变量组成的非线性函数,而且这些随机变量并不都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因此不能直接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可靠指标,而需要作出某些近似简化后进行计算。下面本文将介绍分析结构可靠度的几种常用方法: 2.1.AFOSM 法(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

1974年Hasofer 和Lind 科学地对可靠指标进行了定义,引入了验算点的概念,使得一阶二次矩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分析中要迭代求解验算点,验算点是可靠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点,所以人们又将这种方法称为验算点法。

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形。、 2.1.1.功能函数为线性函数

01n

i i

i Z a a X ==+∑

式中:

01

,a a (i=0,1,2,…n)为常数。

为进一步在标准正太坐标系中研究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按下式将随机变量

(1,2,3,,)

i X i n =???变换为标准正态随机变量

(1,2,3,,)

i Y i n =???

(1,2,,)

i

i

i X i X

X Y i n μσ-=

=???

则结构功能函数可由

(1,2,3,,)

i Y i n =???表示为:

123001

1

1

(,,,,)()i i i i n n n

n i X X i i X i X i

i i i Z g Y Y Y Y a a Y a a a Y μσμσ====???=++=++∑∑∑

从而功能函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

01

221

i

i

n

Z i X

i n

Z i X i a a a μμσσ

===+=

∑∑

可靠度指标为:

01

221

i

i

n

i X i Z n

Z

i X i a a a μμβσσ

==+==

∑∑

由上式计算的可靠指标与结构失效概率的对应关系:

()p

f

β=Φ-

2.1.2.功能函数为非线性函数

为计算可靠指标,将非线性功能函数在验算点处泰勒级数展开,则结构功能函数的一次展开式为:

*****1

2

3

1

(,,,,)()n

n

P

i i i i

g Z g x x x x X x X =?=???+-?∑

则Z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分别近似表示为

*****1

2

3

1

2

1

(,,,,)()

'

(

)i i

n

Z n

P

X i i i n

Z P

X i i

g g x x x x x X g X μμσσ==?=???+-??=

?∑

由此可求得可靠指标:

*****

1

2

3

1

2

1

(,,,,)()

(

)i i

n

n

P X i i i

Z

n

Z

P

X i i

g g x x x x x X g

X μμβσσ==????+-?=

=??∑

2.2.RF 法

当随机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时,则需要将其进行当量正态化将随机变量i X 等效为正态随机变量'i X ,当量正态化的条件是,在验算点处使非正态随机变量i X 的概率分布函数值与当量正态随机变量'i X 的概率分布函数值相等,i X 的概率密度函数值与当量正态随机变

量'i X 的概率密度函数值相等,即

*'

**'

*'

**'

'

()()()

1

()(

)()

i i i i

i i i i

i

i X X i

X i X i

X X i X i X X x F x F x x f x f x μσμ?σσ-=Φ=-=

=

则:

*1*''

1*'*[()]{[()]}

()

i

i

i

i

i

i X i X i X

X i X X i x F x F x f x μσ?σ--=-ΦΦ=

当量正态化后:

*****1

2

3

'1

2

'1

'

'2

'1

*''(,,,,)()

()cos (1,2,3,,)(

)(1,2,3,,)

i i

i

i

i

j

i i i n

n

P

X i i i

Z

n

Z

P X i i

P

X

i

X X n

P

X j j

i X X X g g x x x x x X g

X

g X i n g X x i n μμβσσσαθσμασβ===????+-?=

=????==-

=?????=+=???∑

∑∑

上述三式构成非正态随机变量情况下可靠指标的迭代计算公式。

3.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理

结构设计首先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其次是保证结构的适用性、耐久性和偶然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为实现这些目的,就要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3.1结构可靠度校准

如果按照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表达式进行可靠度计算,按规范设计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可靠度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反映的是一种结构或一类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代表了设计规范的可靠水平,这一过程称为结构可靠度校准。 结构可靠度校准的步骤: (1).假设一个荷载效应比ρ; (2).确定构件抗力的特征值k R :

(1)k Gk R K S ρ=+

(3).确定基本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均值: ,,G G Q Q R R k S S Sk S S Qk R S S μλμλμλ=== 标准差: ,,G G G Q Q Q R R R S S S S S S σδμσδμσδμ===

(4). 确定极限状态方程:

0G Q R S S --=

(5).利用RF 法求解可靠度指标β;

(6).变化荷载效应比,计算不同可靠指标的均值

3.2分项系数的校准

如果给定了结构或构件的设计表达式且已知变量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即可求得按设计表达式设计的结构或构件的可靠指标,可靠指标至于作用效应标准值的比值有关,而与作用效应标准值本身的大小无关。这样可以通过先设定作用分项系数G γ、Q γ抗力分项系数

R γ和作用组合系数ψ,然后计算相应的可靠指标,并与目标可靠指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

一组使计算的可靠指标与目标可靠指标最接近的系数值,即确定的G γ、Q γ、R γ和ψ使下式最小

2

()i i T H w ββ=-∑

下面是用迭代算法求分项系数的过程:

(1)确定极限状态方程和设计方程的表达式。

①确定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和近似参数

②最多有两个未知的均值需要求解。一个是抗力的均值R μ,另一个是相应的荷载效

应均值i S μ,荷载效应比率用于建立荷载与抗力均值之间的联系

③第一次迭代,利用极限状态方程 获得两个未知变量均值的关系。 (2)利用上述均值获得初始的设计点*

i x 。

(3)对于非正态分布对应的设计点取值*

i x ,利用当量正态化公式确定等效的正态均值i e

X μ和正态标准差i e

X σ。

(4)计算n 个变量的方向余弦i α

*

*

2

1()i

i

X

P i

i n

X P

i i

g

X g X σασ=?-

?=??∑

(5)计算n 个变量设计点的坐标值*

i x

*[](1,2,3,,)i i i X i X x i n μαβσ=+=???

(6)通过求解极限状态方程确定两个未知均值新的关系

****123(,,,)0n g x x x x ???=

(7)重复3-6步直到{}i α收敛 (8)当收敛条件满足,计算分项系数

*/i

X i ri x X γ=

4.例题的程序运行结果展示

4.1Homework2.1的结果展示

The example 5.4

迭代次数 E *

I * W * β

1 2e7 8e-4 10

2 9.690e+06

5.680e-04 10.0256 2.5782 3 5.369e+06 5.754e-04 10.0512 3.2896 4 4.541e+06

6.702e-04 10.0534 3.2135 5 4.419e+06

7.050e-04 10.0462 3.1821 6 4.380e+06 7.119e-04 10.0440 3.1806 7 4.371e+06

7.134e-04

10.0436

3.1805

The problem 5.3

迭代次数

1 2 β 3.1537 3.1537 1α

-0.9997 -0.9997 2α

0.0232

0.0232

4.2.Homework2.2的结果展示

The example 3.5

迭代次数

R * Q * G * β

1 250 85

50 2 167.4692 116.6522 50.8169 3.9046 3 204.2590 153.5989 50.6601 3.4566 4 213.8648 163.4033 50.4615 3.3373 5 214.6858 164.2532 50.4326 3.3344 6 214.7308

164.3004 50.4304

3.3344

The example 5.9

迭代次数R*Q*β

1 200 100

2 123.0790 123.0790 4.3903

3 156.9136 156.9136 3.9476

4 167.5417 167.5417 3.7674

5 168.4619 168.4619 3.7633

6 168.499

7 168.4997 3.7633

The example 5.10

迭代次数R*Q*β

1 150 120

2 147.5024 139.3502 3.3600

3 147.5582 139.3925 3.3640

4 147.5574 139.3918 3.3640

The example 5.11

迭代次数Z*Fy*M*β

1 100 40 2000

2 93.9069 24.6440 2314.2419 4.4794

3 95.711

4 30.2853 2898.6496 4.3254

4 96.6872 32.5887 3150.9067 4.0376

5 96.8361 32.904

6 3186.3504 4.0223

6 96.8516 32.9273 3189.0605 4.0221

7 96.8529 32.9288 3189.2505 4.0221

The problem 5.4

迭代次数Y*X*β

1 12.5 24

2 9.4185 28.2554 2.3823

3 10.5011 31.5033 2.2468

4 10.7061 32.1183 2.2139

5 10.725

6 32.1769 2.2132

6 10.7272 32.1816 2.2132

4.3Homework2.3的结果展示

The example 5.11

p=3.0000e-005 β= 4.0128

f

The problem 5.4

p=0.0139 β=2.1996

f

4.4 Homework3的结果展示

The example 6.3

k R =225.4844 gk A =278.3758

The example 6.7

oR γ=1.2746 oQ γ=1.2478

5.结论与讨论

结构可靠度设计与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或精确程度的不同,先后提出的可靠度计算方法有MVFOSM 、AFOSM 、RF 、MCS 等方法。通过此次编程实践,加深了自己对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的认识了理解。

6.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张明著. 结构可靠度分析 — 方法与程序.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4. 李国强等编著.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5. 5. 贡金鑫,魏巍巍.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 Nowak, A. S., and K. R. Collins (2000). Reliability of Structures. McGraw-Hill, New York,

NY . 张川导读,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附录

附件1:Homework 2

%AFOSM homework 2_1_1 % limit state g=EI-310.5w

% E ,I and w are all normal variables

clear;clc

mu_w=10;deta_w=0.04;mu_E=2e7;deta_E=0.25;mu_I=8e-4;deta_I=1.5/8; sigma_E=mu_E*deta_E;sigma_I=mu_I*deta_I;sigma_w=mu_w*deta_w;

Estar=mu_E;Istar=mu_I;wstar=mu_w;

i=2;A(1:100,1:4)=zeros(1:100,1:4);A(1,4)=1; while abs(A(i,4)-A(i-1,4))>=1e-4

a_E=Istar*sigma_E; a_I=Estar*sigma_I; a_w=-310.5*sigma_w; sqrt1=sqrt(a_E^2+a_I^2+a_w^2);

beta=(Estar*Istar-310.5*wstar+Istar*(mu_E-Estar)+Estar*(mu_I-Istar)-310.5*(mu_w-wstar))/sqrt 1;

alpha_E=-a_E/sqrt1; alpha_I=-a_I/sqrt1;alpha_w=-a_w/sqrt1;

Estar=mu_E+alpha_E*beta*sigma_E; Istar=mu_I+alpha_I*beta*sigma_I; wstar=mu_w+alpha_w*beta*sigma_w;

c=[Estar Istar wstar beta]; A(i+1,1:4)=c;

i=i+1

end

s=xlswrite('2_1_1',A(2:i,:));

beta

Estar

Istar

wstar

*******************************************************************************

******************************************************************************* %RF 2_2_1

%limit state g=R-G-Q

%R lognorm G normal Q extrem I

clear;clc

mu_G=50;mu_Q=85;mu_R=250;sigma_G=2.5;sigma_Q=17;sigma_R=25;

Gstar=mu_G;Rstar=mu_R;Qstar=mu_Q;

i=2;A(1:100,1:4)=zeros(1:100,1:4);A(1,4)=1;

while abs(A(i,4)-A(i-1,4))>=1e-4

%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R=log(mu_R/sqrt(1+(sigma_R/mu_R)^2)); mu_R1=Rstar*(1-log(Rstar)+mu_lnR);

sigma_lnR=sqrt(log(1+(sigma_R/mu_R)^2)); sigma_R1=Rstar*sigma_lnR;

%Q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alpha=pi/(sqrt(6)*sigma_Q); u=mu_Q-0.5772/alpha;

F_Q=exp(-exp(-alpha*(Qstar-u)));f_Q=alpha*exp(-alpha*(Qstar-u)-exp(-alpha*(Qstar-u)));

sigma_Q1=normpdf(norminv(F_Q))/f_Q;

mu_Q1=Qstar-norminv(F_Q)*sigma_Q1;

%G服从正态分布

mu_G1=mu_G;sigma_G1=sigma_G;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R1-G1-Q1

beta=(Rstar-Gstar-Qstar+((mu_R1-Rstar)-(mu_G1-Gstar)-(mu_Q1-Qstar)))/sqrt(sigma_R1^2+sig

ma_G1^2+sigma_Q1^2);

alpha_R1=-sigma_R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alpha_G1=sigma_G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alpha_Q1=sigma_Q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Rstar=mu_R1+alpha_R1*sigma_R1*beta;

Qstar=mu_Q1+alpha_Q1*sigma_Q1*beta;

Gstar=mu_G1+alpha_G1*sigma_G1*beta;

c=[Rstar Qstar Gstar beta]; A(i+1,1:4)=c;

i=i+1;

end

s=xlswrite('2_2_1',A(2:i,:));

beta

Rstar

Gstar

Qstar

*******************************************************************************

%RF 2_2_21

%limit state g=R-Q

%R lognorm Q extrem I

clear;clc

mu_Q=100;mu_R=200;sigma_Q=12;sigma_R=20;

Rstar=mu_R;Qstar=mu_Q;

i=2;A(1:100,1:3)=zeros(1:100,1:3);A(1,3)=1;

while abs(A(i,3)-A(i-1,3))>=1e-4

%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R=log(mu_R/sqrt(1+(sigma_R/mu_R)^2)); mu_R1=Rstar*(1-log(Rstar)+mu_lnR);

sigma_lnR=sqrt(log(1+(sigma_R/mu_R)^2)); sigma_R1=Rstar*sigma_lnR;

%Q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alpha=pi/(sqrt(6)*sigma_Q); u=mu_Q-0.5772/alpha;

F_Q=exp(-exp(-alpha*(Qstar-u)));f_Q=alpha*exp(-alpha*(Qstar-u)-exp(-alpha*(Qstar-u)));

sigma_Q1=normpdf(norminv(F_Q))/f_Q;

mu_Q1=Qstar-norminv(F_Q)*sigma_Q1;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R1-Q1

beta=(Rstar-Qstar+((mu_R1-Rstar)-(mu_Q1-Qstar)))/sqrt(sigma_R1^2+sigma_Q1^2);

alpha_R1=-sigma_R1/sqrt(sigma_R1^2+sigma_Q1^2);

alpha_Q1=sigma_Q1/sqrt(sigma_R1^2+sigma_Q1^2);

Rstar=mu_R1+alpha_R1*sigma_R1*beta;

Qstar=mu_Q1+alpha_Q1*sigma_Q1*beta;

c=[Rstar Qstar beta]; A(i+1,1:3)=c;

i=i+1;

end

s=xlswrite('2_2_21',A(2:i,:));

Rstar

Qstar

beta

******************************************************************************* %RF 2_2_22

%limit state g=R-Q

%R lognorm Q normal

clear;clc

mu_R=input('mu_R=');deta_R=input('deta_R=');

mu_Q=input('mu_Q=');deta_Q=input('deta_Q=');

sigma_R=mu_R*deta_R;sigma_Q=mu_Q*deta_Q;

Rstar=mu_R;Qstar=mu_Q;

i=2;A(1:100,1:3)=zeros(1:100,1:3);A(1,3)=1;

while abs(A(i,3)-A(i-1,3))>=1e-4

%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R=log(mu_R/sqrt(1+(sigma_R/mu_R)^2)); mu_R1=Rstar*(1-log(Rstar)+mu_lnR);

sigma_lnR=sqrt(log(1+(sigma_R/mu_R)^2)); sigma_R1=Rstar*sigma_lnR;

%Q服从正态分布

mu_Q1=mu_Q;sigma_Q1=sigma_Q;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R1-Q1

beta=(Rstar-Qstar+((mu_R1-Rstar)-(mu_Q1-Qstar)))/sqrt(sigma_R1^2+sigma_Q1^2);

alpha_R1=-sigma_R1/sqrt(sigma_R1^2+sigma_Q1^2+sigma_Q1^2);

alpha_Q1=sigma_Q1/sqrt(sigma_R1^2+sigma_Q1^2+sigma_Q1^2);

Rstar=mu_R1+alpha_R1*sigma_R1*beta;

Qstar=mu_Q1+alpha_Q1*sigma_Q1*beta;

c=[Rstar Qstar beta]; A(i+1,1:3)=c;

i=i+1;

end

s=xlswrite('2_2_22',A(2:i,:));

beta

Rstar

Qstar

******************************************************************************* %RF 2_2_31

%g=Z*Fy-M

% Z are normal variables; Fy are lognormal variables; M are extrem type I variables

clear;clc

mu_Z=100; deta_Z=0.04;

mu_Fy=40;deta_Fy=0.1;

mu_M=2000;deta_M=0.1;

sigma_Z=mu_Z*deta_Z;sigma_Fy=mu_Fy*deta_Fy;sigma_M=mu_M*deta_M;

sigma_Z1=sigma_Z;sigma_Fy1=sigma_Fy;sigma_M1=sigma_M;

beta=0; alpha_Z1=0; alpha_Fy1=0; alpha_M1=0;

Zstar=mu_Z+alpha_Z1*beta*sigma_Z1;

Fystar=mu_Fy+alpha_Fy1*beta*sigma_Fy1;

Mstar=mu_M+alpha_M1*beta*sigma_M1;

i=2;A(1:100,1:4)=zeros(1:100,1:4);A(1,4)=1;

while abs(A(i,4)-A(i-1,4))>1e-4

%Z服从正态分布

mu_Z1=mu_Z;sigma_Z1=sigma_Z;

%Fy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Fy=log(mu_Fy/sqrt(1+(sigma_Fy/mu_Fy)^2));

mu_Fy1=Fystar*(1-log(Fystar)+mu_lnFy);

sigma_lnFy=sqrt(log(1+(sigma_Fy/mu_Fy)^2)); sigma_Fy1=Fystar*sigma_lnFy;

%M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alpha=pi/(sqrt(6)*sigma_M); u=mu_M-0.5772/alpha;

F_M=exp(-exp(-alpha*(Mstar-u)));f_M=alpha*exp(-alpha*(Mstar-u)-exp(-alpha*(Mstar-u)));

sigma_M1=normpdf(norminv(F_M))/f_M;

mu_M1=Mstar-norminv(F_M)*sigma_M1;

sqrt1=sqrt((Fystar*sigma_Z1)^2+(Zstar*sigma_Fy1)^2+sigma_M1^2);

alpha_Z1=-sigma_Z1*Fystar/sqrt1;

alpha_Fy1=-sigma_Fy1*Zstar/sqrt1;

alpha_M1=sigma_M1/sqrt1;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Z1*Fy1*M1

b=solve('(mu_Z1+alpha_Z1*x*sigma_Z1)*(mu_Fy1+alpha_Fy1*x*sigma_Fy1)-(mu_M1+alpha_ M1*x*sigma_M1)=0');

c=eval(b);

beta=c(1);

Zstar=mu_Z1+alpha_Z1*beta*sigma_Z1;

Fystar=mu_Fy1+alpha_Fy1*beta*sigma_Fy1;

Mstar=mu_M1+alpha_M1*beta*sigma_M1;

c=[Zstar Fystar Mstar beta]; A(i+1,1:4)=c;

i=i+1;

end

s=xlswrite('2_2_31',A(1:i,:));

beta

Zstar

Fystar

Mstar

******************************************************************************* %RF 2_2_32

%limit state g=3Y-X

%Y lognormal; X extrem type I

clear;clc

mu_Y=12.5;deta_Y=0.125;

mu_X=24;deta_X=0.15;

sigma_Y=mu_Y*deta_Y;sigma_X=mu_X*deta_X;

sigma_Y1=sigma_Y;sigma_X1=sigma_X;

beta=0; alpha_Y1=0; alpha_X1=0;

Ystar=mu_Y+alpha_Y1*beta*sigma_Y1;

Xstar=mu_X+alpha_X1*beta*sigma_X1;

i=2;A(1:100,1:3)=zeros(1:100,1:3);A(1,3)=1;

while abs(A(i,3)-A(i-1,3))>=1e-4

%Y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Y=log(mu_Y/sqrt(1+(sigma_Y/mu_Y)^2)); mu_Y1=Ystar*(1-log(Ystar)+mu_lnY);

sigma_lnY=sqrt(log(1+(sigma_Y/mu_Y)^2)); sigma_Y1=Ystar*sigma_lnY;

%X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alpha=pi/(sqrt(6)*sigma_X); u=mu_X-0.5772/alpha;

F_M=exp(-exp(-alpha*(Xstar-u)));f_M=alpha*exp(-alpha*(Xstar-u)-exp(-alpha*(Xstar-u)));

sigma_X1=normpdf(norminv(F_M))/f_M;

mu_M1=Xstar-norminv(F_M)*sigma_X1;

sqrt1=sqrt((3*sigma_Y1)^2+sigma_X1^2);

alpha_Y1=-sigma_Y1*3/sqrt1;

alpha_X1=sigma_X1/sqrt1;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3Y1-X1

b=solve('3*(mu_Y1+alpha_Y1*x*sigma_Y1)-(mu_M1+alpha_X1*x*sigma_X1)=0');

c=eval(b);

beta=c(1);

Ystar=mu_Y1+alpha_Y1*beta*sigma_Y1;

Xstar=mu_M1+alpha_X1*beta*sigma_X1;

c=[Ystar Xstar beta]; A(i+1,1:3)=c;

i=i+1;

end

s=xlswrite('2_2_32',A(1:i,:));

beta

Ystar

Xstar

******************************************************************************* %2_31

Monte Carlo Simulation

%judgement:Fy*Z-M<0 (limit state g=Fy*Z-M)

%Fy are lognormal variables Z are normal variables M are extreme i variables

clear;clc

mu_Fy=40;deta_Fy=0.1;sigma_Fy=mu_Fy*deta_Fy;

mu_lnFy=log(mu_Fy/(sqrt(1+deta_Fy^2))); sigma_lnFy=sqrt(log(1+deta_Fy^2));

mu_Z=100;deta_Z=0.04;sigma_Z=mu_Z*deta_Z;

mu_M=2000;deta_M=0.1;sigma_M=mu_M*deta_M;

alpha=pi/(sqrt(6)*sigma_M); u=mu_M-0.5772/alpha;

Fy=lognrnd(mu_lnFy,sigma_lnFy,10e5,1);

Z=normrnd(mu_Z,sigma_Z,10e5,1);

p=rand(10e5,1);

M=u-log(-log(p))/alpha;

a=find(Z.*Fy-M<=0);

N=length(a);

pf=N/10e5

beta=-norminv(pf)

******************************************************************************* %2_32

Monte Carlo Simulation homework 2_32

%judgement3Y-X<0 (limit state g=3Y-X)

%Y are lognormal variables X are extreme i variables

clear; clc;

mu_Y=12.5;deta_Y=0.125;

mu_X=24;deta_X=0.15;

sigma_Y=mu_Y*deta_Y;sigma_X=mu_X*deta_X;

alpha=pi/(sqrt(6)*sigma_X); u=mu_X-0.5772/alpha;

p=rand(10e5,1);

X=u-log(-log(p))/alpha;

mu_lnY=log(mu_Y/(sqrt(1+deta_Y^2))); sigma_lnY=sqrt(log(1+deta_Y^2));

Y=lognrnd(mu_lnY,sigma_lnY,10e5,1);

a=find(3*Y-X<=0);

N=length(a);

pf=N/10e5

beta=-norminv(pf)

*******************************************************************************

附录2 Homework 3

%homework 3_1

%reliability-based partial safety factor design

%R are lognorm variables Q are extreme I viariables G are normal variables

clear; clc;

mu_G=50;mu_Q=70;mu_R=120;sigma_G=3.5;sigma_Q=20;sigma_R=120*0.17;

Gstar1=mu_G;Rstar1=mu_R;Qstar1=mu_Q;Qstar=0;Rstar=0;Gstar=0;

beta=3.2;

while abs([Gstar,Qstar,Rstar]-[Gstar1,Qstar1,Rstar1])>=1e-3

Gstar=Gstar1;Qstar=Qstar1;Rstar=Rstar1;

%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mu_lnR=log(mu_R/sqrt(1+(sigma_R/mu_R)^2)); mu_R1=Rstar*(1-log(Rstar)+mu_lnR);

sigma_lnR=sqrt(log(1+(sigma_R/mu_R)^2)); sigma_R1=Rstar*sigma_lnR;

%Q服从极值Ⅰ型分布

alpha=pi/(sqrt(6)*sigma_Q); u=mu_Q-0.5772/alpha;

F_Q=exp(-exp(-alpha*(Qstar-u)));f_Q=alpha*exp(-alpha*(Qstar-u)-exp(-alpha*(Qstar-u)));

sigma_Q1=normpdf(norminv(F_Q))/f_Q;

mu_Q1=Qstar-norminv(F_Q)*sigma_Q1;

%G服从正态分布

mu_G1=mu_G;sigma_G1=sigma_G;

%正态化后极限状态方程变为g=R1-G1-Q1

alpha_R1=-sigma_R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alpha_G1=sigma_G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alpha_Q1=sigma_Q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Qstar1=mu_Q1+alpha_Q1*sigma_Q1*beta;

Gstar1=mu_G1+alpha_G1*sigma_G1*beta;

Rstar1=mu_R1+alpha_R1*sigma_R1*beta;

end

Rstar=Gstar+Qstar;

mu_lnR=log(mu_R/sqrt(1+(sigma_R/mu_R)^2)); mu_R1=Rstar*(1-log(Rstar)+mu_lnR);

sigma_lnR=sqrt(log(1+(sigma_R/mu_R)^2)); sigma_R1=Rstar*sigma_lnR;

alpha_R1=-sigma_R1/sqrt(sigma_R1^2+sigma_G1^2+sigma_Q1^2);

mu_R1=Rstar-sigma_R1*beta*alpha_R1;

mu_R=sqrt(1+(sigma_R/mu_R)^2)*exp(mu_R1/Rstar-1+log(Rstar));

R_K=mu_R/1.33

A_gK=R_K/((0.01/0.31*1/0.02+1)*0.31)

******************************************************************************* %RF3_2

%g=R-Q

%R、Q值未给出,不妨令R=Q=1

clear;clc

mu_Q=1;mu_R=1;deta_Q=0.12;deta_R=0.1; beta=3.0;

alpha_R=0;alpha_Q=0;alpha_R1=1;alpha_Q1=1;

while abs([alpha_R1 alpha_Q1]-[alpha_R alpha_Q])>=1e-3

alpha_R=alpha_R1;alpha_Q=alpha_Q1;

sigma_R=deta_R*mu_R;

sigma_Q=mu_Q*deta_Q;

alpha_R1=-sigma_R/sqrt(sigma_R^2+sigma_Q^2);

alpha_Q1=sigma_Q/sqrt(sigma_R^2+sigma_Q^2);

Qstar=mu_Q+alpha_Q1*sigma_Q*beta;

Rstar=mu_R+alpha_R1*sigma_R*beta;

mu_R=Qstar/Rstar*mu_Q;

end

Rstar;

Qstar;

gamma_0R=mu_R/Rstar

gamma_0Q=Qstar/mu_Q

浅谈可靠度理论

浅谈可靠度理论

浅谈可靠度理论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历来是工程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结构工程的建造耗资巨大,一旦失效不仅会造成结构本身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往往产生难以估量的次生灾害和附加损失。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形成始于人们对结构工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认识,人们开始较为集中的讨论结构安全度问题,将概率分析和概率设计的思想引入实际工程。如果一种理论分析的结果能指导工程实践,或者说能为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或社会效应,那么这种理论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靠性科学作为一门与应用紧密相连的基础学科,其生存的立足点就在于推广其应用于工程实际。 1.结构可靠度概述 1.1结构可靠度相关概念 结构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是指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在以上四项功能要求中,第1、4两项通常指结构的强度、稳定,即所谓的安全性;第2项是指结构的适用性;第3项是指结构的耐久性,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即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在工程上,一般所说的可靠度,指的就是结构可信赖或可信任的程度。工程结构中的可靠度可表示为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作用性能;在正常维修和保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撞击等)发生实际发生后,仍能保持所需的整体稳定性。度量结构可靠性的数量指标称为结构可靠度即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不确定性因素;荷载及结构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Unified standard for reliability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GB 50068-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1]230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68-2001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1.0.5,1.0.8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 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11月13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 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 68-84)共同修订而成的。 本次修订的内容有:

1.标准的适用范围:鉴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上有一定特殊性,从原标准要求的"应遵守"本标准,改为"宜遵守"本标准; 2.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92)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设计工作状况的规定,并明确了设计状况与极限状态的关系; 3.借鉴最新版国际标准ISO 2394:1998 《结构可靠度总原则》,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4.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中,对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增加了永久荷载效应为主时起控制作用的组合式; 5.对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以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等作了调整; 6.首次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可靠度做出了规定,这将促进房屋使用性能的改善和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 7.取消了原标准的附件。 本标准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寄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顺胡德炘史志华陶学康陈基发白生翔苑振芳戴国欣陈雪庭王永维钟亮戴国莹林忠民 1 总则 1.0.1 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

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1、研究产品的故障物理和故障模型 搜集、分析与掌握该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零件材料的老化、损伤和故障失效等(均为受许多复杂随机因素影响的随机过程)的有关数据及材料的初始性能(强度、冲击韧性等)对其平均值的偏离数据,揭示影响老化、损伤这一复杂物理化学过程最本质的因素,追寻故障的真正原因。研究以时间函数形式表达的材料老化、损伤的规律,从而较确切的估计产品在使用条件下的状态和寿命。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使故障(失效)机理模型化,建立计算用的可靠度模型或故障模型,为可靠性设计奠定物理数学基础,故障模型的建立,往往以可靠性试验结果为依据。 2、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及其等级 选取何种可靠性指标取决于产品的类型、设计要求以及习惯和方便性等。而产品可靠性指标的等级或量值,则应依据设计要求或已有的试验,使用和修理的统计数据、设计经验、产品的重要程度、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等来确定。例如,对于汽车,可选用可靠度、首次故障里程、平局故障间隔里程等作为可靠性指标,对于工程机械则常采用有效度。 3、合理分配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值

将确定的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量值合理分配给零部件,以确定每个零部件的可靠性指标值,后者与该零部件的功能、重要性、复杂程度、体积、重量、设计要求与经验、已有的可靠性数据及费用等有关,这些构成对可靠性指标值的约束条件。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将产品(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值分配给各个零部件,以求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各零部件可靠性指标值最合理的匹配。 4、以规定的可靠性指标值为依据对零件进行可靠性设计 即把规定的可靠性指标值直接设计到零件中去,使它们能够保证可靠性指标值的实现。

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与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8-11-06T16:15:05.4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寇晖[导读] 可靠度又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土木工程结构功能达到预期的概率。其计算要综合各方面地质环境和其他因素共同分析。寇晖身份证号:429001198xxxx44992 摘要:在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首要考虑的便是可靠度的问题,可靠度又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完成的土木工程结构功能达到预期的概率。其计算要综合各方面地质环境和其他因素共同分析。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样,故而影响其结构可靠性的因素也是千变万化,再加上受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气候变化或是自然灾害的随机影响,对土木工程结构预期功能的工作效率不能直接盖棺定论,只能以概率来表示其可能拥有的工作效率,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了土木工程的可靠性问题。 一、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概述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工程结构能够达到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用性。其中安全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施工环境下正常施工能给予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以及土木工程自身的抗灾害能力以及对高强度气候变化的耐受性两个方面,适用性则是指土木工程结构在完成后能达到预期功能,而耐久性是指在正常的后勤保障下能够正常使用的时间。简单来讲,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就是指在特定是时间与空间条件下,该土木工程结构完成后能够达到预期功能的概率。也就是说,可靠度问题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其主要表达的是对投入的预期收入的概率性评价。土木工程可靠度的计算需要综合原材料质量与数理、预期荷载、相关参数、函数的数理准确性等因素来共同考虑,在土木工程学界将这些因工程变化而变化的具有随机性的因素称为基本变量,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与改进中,对每一个基本变量学界经过大量的统计计算得出了一个恒定定的数理函数。 二、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的影响因素土木工程因需求而产生,其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雇主的需要,而后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现场的地质状况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各项影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雇主需要且具有相当可靠性的土木工程结构。(一)土木工程结构的随机性在实际工作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施工除了受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原材料以及包括道路、机电工程等基础设施的限制。材料强度是考察结构材料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性能指标,指当材料受力时,材料每单位面积抵挡破坏的能力。可靠性要求材料具备安全稳定的性能。例如,混凝土是经过水泥、石料和水混合搅拌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水泥的质量和强度等级和使用的水量与使用水泥的配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此外,对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和施工条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性能。每一次土木工程施工,哪怕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期进行的工程建设,由于施工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的安装等不确定因素,同样的操作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原材料中的石料、砖瓦,不必说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商的石料和砖瓦,即使是同一产地同一生产商生产的石料和砖瓦其检测出来的数据参数都有细微的差距。而其他的诸如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也是如此,这也就是原材料的随机性。(二)土木工程结构的模糊性模糊性,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事物是完全确定的,任何事物都必定有其或大或小的模糊的地方,可能是某个概率、也可能是包含的某些因素,或者是与另一类似物品的界别中的某些因素,这些都是模糊可能存在的地方。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包含着大量的相对确定的客观因素和不少的相对模糊的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例如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使用是否安全,人员操作是否完全符合安全保障需要,材料是否适用于该部分建设,这些都是存在一定模糊性的,也正是这些模糊的因素,使得整个土木工程结构也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影响着土木工程结构的可靠度。(三)土木工程结构的不完整性一项事物的功能不是该事物已经发生变完全产生的,就土木工程本身而言,其功能是随着结构的不断完善而出现的。这也就使得工作人员对其功能的评估由于结构的不完整而难以准确进行。而这种不完整性,也是影响着土木工程结构可靠性的一大重点。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这种不完整性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做出准确的功能评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很难采取最正确的应对方案。同时,由于自身的不完整,土木工程本身的功能也可能出现部分缺失,在面对诸如暴雨、强风甚至是地震等外来的具有破坏力的因素干扰时可能抵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设计,从而影响最终建成时的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的功能。 三、提高土木工程结构可靠性的建议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的存在,说明这其还无法达到完美或者接近完美的程度。那么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一定存在一些控制与改善的措施,从而提高可靠度或者使可靠度变得精准便于计算得失从而做出决策规避损失。(一)进行技术革新近几年,我国的建筑业仍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其未然如何难以确定,但就现阶段而言,随着各项建设的不但进行,我仍有非常多的土木工程在进行或者计划进行。但高速发展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高速发展也就意味着很多基础建设或者基础技术有可能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至少我国建筑业目前是如此。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以及原材料都有很多没有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地方,这也是当前我国急需改进的地方。也因此,此时的技术革新将带来更大的进步同时也能为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二)规范设计标准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却没有一套完整的经得起考验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规范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也为了使得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更加系统规范便于管理。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优秀标准制度,制定我国的设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我国土木工程设计行业的管理,从设计管理层面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结束语

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原理

玻璃幕墙是1985年以来开始在我国应用的建筑幕墙,它是在铝合金门窗的基础上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轻质建筑外围护结构。 我国2002年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及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三项国家标准。幕墒与门窗作为对建筑物理功能和人的安全使用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外围护结构与构件,必须按照这些标准及其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保证其足够的可靠度。 铝合金玻璃幕墙与门窗是世界上应用最为成熟和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框架建筑幕墒和门窗。我国《玻璃幕墒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目前正在进行修订,《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程》于2002年8月开始编制,尚未有建筑门窗工程设计规范。认真总结国内外技术与经验,对它们进行结构可靠度设计研究,正确编制我国的玻璃幕墒与门窗技术标准规范,以逐步建立起各种材料及型式的建筑幕墒与门窗结构可靠度设计、评估理论体系,对我国建筑幕墒与门窗工程实践和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与设计原理 1.结构的可靠性 建筑结构是组成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必须满足的基本功能要求是:(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如地震、火灾等)及发生后,仍能保

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2)适刚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结构的可靠性是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统称,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2.结构的可靠度 (1)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各种随机因素可归纳为二个均为随机变量的综合变量即结构的作用效应S和抗力R,结构的功能函数Z=g(R,5)=R-S也是随机变量。当Z>0时,结构处于可靠状态:当Z<0时,结构处于失效状态:当Z=R-S=0时。结构处于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要求为:R-S>=O,即结构的抗力要大于等于其作用效应。 (2)结构的概率可靠度 由于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各种因素中荷载与作用的效应是变化不定的,结构的抗力R也是不确定的(构件材料性能不确定性、几何参数不确定性、计算模式不确定性),因此结构设计所要求的Z=R-S>=0的可靠目标不可能绝对保证,只能在一定的概率意义下满足,即P(R>=S)=P,是结构的可靠概率。所以说,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而结构的失效概率Pf=1-PI。由于结构的失效概率一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通用的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 1.识别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在明确产品的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以前,首先要识别产品的任务剖面、寿命剖面和环境剖面。 (1)任务剖面“剖面”一词是英语profile的直译,其含义是对所发生的事件、过程、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的描述。显然,事件、状态、功能及所处环境都与时间有关,因此,这种描述事实上是一种时序的描述。 任务剖面的定义为:产品在完成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任务成功或致命故障的判断准则。 对于完成一种或多种任务的产品,均应制定一种或多种任务剖面。任务剖面一般应包括:1)产品的工作状态; 2)维修方案; 3)产品工作的时间与程序; 4)产品所处环境(外加有诱发的)时间与程序。 任务剖面在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它是设计人员能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的产品的最基本的信息。任务剖面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的基础上。 图1表示了一个典型的任务剖面。 (2)寿命剖面寿命剖面的定义为: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寿命剖面包括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说明产品在整个寿命期经历的事件,如:装卸、运输、储存、检修、维修、任务剖面等以及每个事件的持续时间、顺序、环境和工作方式。 寿命剖面同样是建立产品技术要求不可缺少的信息。 图2表示了寿命剖面所经历的事件。

(3)环境剖面环境剖面是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产品的使用或生存有影响的环境特性,如温度、湿度、压力、盐雾、辐射、砂尘以及振动冲击、噪声、电磁干扰等及其强度的时序说明。 产品的工作时间与程序所对应的环境时间与程序不尽相同。环境剖面也是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2.明确可靠性定性定量要求 明确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分析的最重要的依据。 可靠性要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定性要求,即用一种非量化的形式来设计、分析以评估和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第二类是定量要求,即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和相应的验证方法。 可靠性定性要求通常以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定性设计分析工作项目表达。常用的可靠性定性设计工作项目见表1。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第三章结构上的作用 第四章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第五章结构分析 第六章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第七章质量控制要求 附录一结构可靠指标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 附录二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举例 附录三永久作用标准值的确定原则 附录四可变作用标准值的确定原则 附录五可变作用准永久值和频遇值的确定原则附录六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统一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1.0.2 条本标准是制定房屋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应遵守的准则。在各类工程结构的统一标准中尚应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第1.0.3 条本标准适用于整个结构、组成整个结构的构件以及地基基础,适用于结构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 第1.0.4 条工程结构必须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一、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二、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三、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四、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第1.0.5 条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完成其预定功能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可靠度一般可用概率度量。 确定结构可靠度及其有关设计参数时,应结合结构使用期选定适当的设计基准期作为结构可靠度设计所依据的时间参数。 第1.0.6条工程结构设计宜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第1.0.7条工程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表1.0.7规定的安全等级。 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表1.0.7 注:对特殊结构,其安全等级可按具体情况确定。 第1.0.8条工程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 的安全等级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但不得低于三级。 第1.0.9条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构件,应规定相应的可靠度。 第1.0.10条工程结构应按其破坏前有无明显变形或其它预兆区别为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破坏类型。对脆性破坏的结构,其规定的可靠度应比延性破坏的结构适当提高。 第1.0.11条当有条件时,工程结构宜按结构体系进行可靠度设计。结构体系可靠度设计,应根据结构 破坏特点选定主要破坏模式,并通过结构选型或调正构件可靠度,提高整个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合理性。 第1.0.12条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应对结构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条件进行相应的控制。 应根据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相应的控制等级。对控制的具体要求,由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标准专门规定。 第二章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第2.0.1条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应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对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及限值。 第2.0.2条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 变形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等);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作业 学号:071130123 姓名:向正平一、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可靠度函数曲线 (1)程序语言 t=(0:0.01:20); Array m=[0.3,0.6,0.9]; linecolor=['r','b','y']; for i=1:length(m); f=m(i)*exp(-m(i)*t); F=1-exp(-m(i)*t); R=exp(-m(i)*t); color=linecolor(i); subplot(3,1,1); title('指数函数概率密度函数曲线'); plot(t,f,color); hold on subplot(3,1,2); title('指数函数分布函数函数曲线'); plot(t,F,color); hold on subplot(3,1,3); title('指数指数分布可靠度函数曲线 plot(t,R,color); hold on end (3)指数分布的分析 在可靠性理论中,指数分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布,适合于失效率为常数 的情况。指数分布不但在电子元器件偶然失效期普遍使用,而且在复杂系统和整 机方面以及机械技术的可靠性领域也得到使用。 有图像可以看出失效率函数密度f(t)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而失效率随 着时间的增加在不断的上升,可靠度也在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地下降,从图线的 颜色可以看出,随着m的增加失效率密度函数下降越快,而可靠度的随m的增加 而不断的增加,则失效率随m的增加减小越快。 在工程运用中,如果某零件符合指数分布,那么可以适当增加m的值,使零 件的可靠度会提升,增加可靠性。 二、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可靠性函数、失效率函数曲线 (1)程序语言 t=-10:0.01:10; m=[3,6,9]; n=[1,2,3]; linecolor=['r','b','y'];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4.6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结构可靠性设计概念 1.可靠性含义 可靠性是指一个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一个工业产品(包括像飞机这样的航空飞行器产品)由于内部元件中固有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产品构成的复杂程度使得对所执行规定功能的完成情况及其产品的失效时间(寿命)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可靠性的度量就具有明显的随机特征。一个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规定功能的概率就称为该产品的可靠度。作为飞机结构的可靠性问题,从定义上讲可以理解为:“结构在规定的使用载荷/环境作用下及规定的时间内,为防止各种失效或有碍正常工作功能的损伤,应保持其必要的强刚度、抗疲劳断裂以及耐久性能力。”可靠度则应是这种能力的概率度量,当然具体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例如,结构元件或结构系统的静强度可靠性是指结构元件或结构系统的强度大于工作应力的概率,结构安全寿命的可靠性是指结构的裂纹形成寿命小于使用寿命的概率;结构的损伤容限可靠性则一方面指结构剩余强度大于工作应力的概率,另一方面指结构在规定的未修使用期间内,裂纹扩展小于裂纹容限的概率.可靠性的概率度量除可靠度外,还可有其他的度量方法或指标,如结构的失效概率F(c),指结构在‘时刻之前破坏的概率;失效率^(().指在‘时刻以前未发生破坏的条件下,在‘时刻的条件破坏概率密度;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eanTimeToFailure),指从开始使用到发生故障的工作时间的期望值。除此而外,还有可靠性指标、可靠寿命、中位寿命,对可修复结构还有维修度与有效度等许多可靠性度量方法。 2..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设计一个具有规定可靠性水平的结构产品,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应当贯穿于产品的预研、分析、设计、制造、装配试验、使用和管理等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从研究及学科划分上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可靠性数学。主要研究可靠性的定量描述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是它的重要基础。 (2)可靠性物理。研究元件、系统失效的机理,物理成固和物理模型。不同研究对象的失效机理不同,因此不同学科领域内可靠性物理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也不同. (3)可靠性工程。它包含了产品的可靠性分析、预测与评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管理、可靠性生产、可靠性维修、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交换等.从产品的设计到产品退役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可包含于可靠性工程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可靠性设计仅是可靠性工程的其中一个环节,当然也是重要的环节,从内容上讲,它包括了结构可靠性分析、结构可靠性设计和结构可靠性试验三大部分。结构可靠性分析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搜集与结构有关的随机变量的观测或试验资料,并对这些资料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其分布概率及有关统计量,以作为可靠度和失效概率计算的依据。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摘要:目前,在结构工程领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处理结构设计和分析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因素,从而对结构的安全性做出科学的评估。近三十年来,结构可靠性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以概率论和统计学为数学工具,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它还发展了许多便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计算方法,为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关键词:疲劳失效、可靠度、可靠性指标 长期以来,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对结构的疲劳现象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供实际应用的疲劳设计与分析方法。通常,结构的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采用Miner 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和S—N 曲线来计算。近年来,更为先进的断裂力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了应用。目前,这两种方法已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疲劳设计与分析的两种相互补充的基本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以往都是在确定性的意义上使用的,在分析过程中,有关的参数都认为有确定的数值。而事实上,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是一个受到大量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现象,大多数的影响因素从本质上说是随机的。例如,海洋中的波浪无规则地运动,由此引起结构内的交变应力就是一个随机过程。一艘船或海洋平台,用确定性方法进行疲劳分析时,若有关参数都取均值,那么计算所得的疲劳寿命可能是规定的设计寿命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充分安全 的。但是,若考虑到各参赛的不确定性,在同样的条件下,疲劳寿命大于 设计寿命的概率却可能很低,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在结构可靠性理论中,各种影响结构安全的不确定因素都用随机变量或随机过程来描述;在充分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一个结构安全与否,用该结构在规定服务期内不发生破坏的概率来度量,这一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很显然,对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问题,用结构可靠度理论来加以研究是非常适当的,可以对结构在疲劳方面的安全性做出比用确定性方法更加合理的评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学到的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极限状态 在工程实际中,结构受载后的响应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安全性的要求、适应性的要求,或其他一些衡准。结构的极限状态定义为若超过此状态,结构就不能满足某一特定的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它与结构的安全性要求有关,如屈服、失稳、疲劳、断裂等引起的结构破坏的状态;另一类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它与结构的适应性要求有关,如过度的变形、过度的振动等导致结构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结构超过极限状态称为“失效”,因此极限状态又称为“失效模式” 失效概率和可靠度 结构可靠性分析的任务就是要计算在规定时间内结构超过极限状态的概率,这一概率成为“失效概率”。可把在规定时间内结构不达到极限状态的概率定义为结构的“可靠度”。若用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作者:————————————————————————————————日期: ?

众智软件 1 总则 1.0.1 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 1.0.3 制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及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建筑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 1.0.4 本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0.5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 1.0.6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 1.0.7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1.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的要求。

1.0.9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1.0.10 为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除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 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与维护进行相应的控制。对控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标准的专门规定。 1.0.11 当缺乏统计资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行。

可靠度理论及应用

建筑物改造可靠度分析及结构可靠度理论 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宏伟,吴胜兴, 唐业清,韩宁旭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学院李盼 1101625) 摘要:已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及加固技术是综合性较强的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与较宽知识面,研究难度较大。但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广泛的市场应 用前景和产业化转化途径。同时简要叙述了结构可靠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对目前可靠度研究中的抗力随时间变化的结构可靠度;腐蚀环境下结构的可靠度:已有结构的可靠度评估和最佳维修决策:结构动力可靠度方面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加以评述。提出了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已有建筑;可靠性鉴定;加固;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_;结构工程;可靠度;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对已有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改造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受欢迎的九大行业之一,受维修改造需求的驱动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已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本文在研究近十年来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多项工程鉴定加固工作实际,对已有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和加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理论探讨。研究主要内容有: 1、概括论述了国内外加固改造业的发展;简要介绍了结构可靠度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己有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和维修加固方法的发展;有针对性提出了现行建筑物鉴定、加固工作发展方向。 2、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结构可靠性理论基本知识及用一次二阶矩分析计算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方法;对已有建筑与拟建建筑的可靠性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已有结构的荷载、抗力问题;建立了已有建筑结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指标间对应关系,简要给出了己有结构可靠性判定的基本计算原则和方法。【1】 3、论述了已有建筑可靠性鉴定与拟建建筑设计区别,可靠性鉴定中结构力学分析和构件校核原则;系统介绍了现行国家可靠性鉴定标准中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2】;对现行鉴定体系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鉴定实例说明结构安全性鉴定程序及具体方法。 4、研究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将模糊评估方法引入结构可靠性分析领域,并建立了结构可靠性评价的多级评价模型i 【3,4】。通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构件在结构体系中的权重,建立了以结构构件权重系数评价结构安全性等级的评判模型。 5、综合分析已有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棍凝土结构加固为例,对加固结构中的新旧材料共同工作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型钢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的加固机理、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5】。并结合加固工程实例,对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及粘贴钢板加固法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 95 企业家天地 0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杨 敏 李玉荣 摘 要:随着可靠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本文介绍了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大跨度桥梁风振可靠度研究进展。 关键词:结构可靠度;桥梁工程;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T B1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 43-1027/F(2011)04-095-02 作 者:重庆市实力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重庆,401147 一、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是可靠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结构可靠度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计算结构的可靠度,首先要获得结构的功能函数,但是,在实际问题中,结构的功能函数可能是非线性函数,且大多数基本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的功能函数一般也不服从正态分布,因而不能通过概率直接积分计算结构的可靠度。这时需要进行结构可靠度的近似计算。近似概率法是计算可靠度的常用方法,它通常仅用各基本变量的平均值(一阶原点矩)和方差(二阶中心矩)来描述其统计特征,而且,当功能函数为非线性时,也都按线性化处理,故亦将其称为一次二阶矩法。该法可将一个复杂的多重积分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值计算问题,计算效率高。当然,这些计算方法都是针对功能函数具有明确表达式的情况。而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本身构造复杂,往往不能给出功能函数的明确表达式,若直接应用上述方法就会遇到困难。所以必须选取别的计算方法处理,如响应面法或随机有限元法。同时,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也使蒙特卡罗法得以在可靠度分析中发挥作用。 二、结构可靠度理论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现代桥梁向长、轻、柔方向发展,桥梁结构的可靠度分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与技术许可的情况下,对桥梁进行可靠度研究,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经济,桥梁的技术改造决策更加科学,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及改善其安全性能。因此,对桥梁结构进行可靠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规定,桥梁结构必须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缩钢筋网以外,还在连续段内布设预应力钢束。简支连续梁正弯矩区段及墩顶负弯矩区段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 类构件设计,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应力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要求。采用桥梁博士程序计算配筋,钢束布置为:边跨边梁、中梁跨中分别布置33,30根?j15.24钢绞线;中跨边梁、中梁跨中分别采用27,24根?j15.24钢绞线;现浇段负弯矩钢束:边梁均布25根?j15.24钢绞线;中梁均布21根?j15.24钢绞线。负弯矩预应力钢索由支点分别往前后延伸10m 和14m 。 四、变形计算与验算 (一)变形计算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 梁的变形包括短期荷载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其中,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采用规范规定的构件刚度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计算;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可按该荷载下的初始弹性挠度乘以[1+ (t, )]求得, (t, )为徐变系数。在张拉过程随时注意上拱度的变化,张拉时弹性上拱值与计算误差按 0.5cm 控制(表1),张拉后对锚具及时作临时防护处理。 注:表中括号外值对应于钢柬张拉完成时,括号内值对应于存梁一个月时。 (二)变形验算及预拱度设置 T 梁的预制要提早进行,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减轻桥梁建成后呈波浪形对车辆行驶的影响,要求存梁期按30d 控制;为防止预制梁与现浇桥面混凝土由于龄期的不同而产生过大的收缩差,预制梁与现浇桥面混凝土时间差控制在60d 之内。存梁期密切注意梁的累计上拱值,若超过规定值,应采取控制措施。根据计算,边板、中板在恒载与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挠度fg +y ,+f 汽>L/1600,均需设置预拱度。同时为保证现浇桥面板和沥青铺装层厚度,各预制T 梁的跨中设置在跨长范围内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的下预拱度(表2),预制梁纵向顶面线型与底面线型一致,以保证后期桥面混凝土现浇层的厚度。 参考文献: [1]JT J023 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2]JT J021 8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 (责任编辑:谢嵩)

宁波大学结构可靠性设计基础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规范中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5年 B 。25年 C .50年 D 。100年 2.对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5年 B 。25年 C .50年 D 。100年 3.对临时性结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A .5年 B 。25年 C .50年 D 。100年 4.我国现行建筑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 A .10年 B 。30年 C .50年 D 。100年 5. 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值的重现期为 A.30年 B.50年 C.100年 D.150年 6. 称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为 A. 结构设计基准期 B.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C. 结构使用年限 D. 结构全寿命 7.下面哪一个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A .结构构件抗力 B .荷载最大值 T Q C .功能函数Z D .永久荷载标准值 8.结构可靠性是指 A .安全性 B 。适用性 C .耐久性 D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 9.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描述结构的极限状态一般用 A .功能函数 B 。极限状态方程 C .可靠度 D 。失效概率 10.裂缝超标破坏属于哪个极限状态范畴. A .承载力极限状态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 稳定极限状态 D. 强度极限状态 11.规定时间规定条件预定功能相同时,可靠指标 越大,结构的可靠程度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12.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之和 A.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13.当功能函数服从哪一个分布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A .正态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极值分布 D .指数分布 14. 结构的失效概率 f P 与结构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

华中科技大学张耀庭-2013结构可靠度理论考试试题

《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试题 中心点法 1.如图所示圆截面直杆,承受拉力P=120KN,已知材料的强度设计值f y的均值卩fy=310MPa , 标准差(T fy=25MPa,杆直径d的均值d=30mm,标准差(T d=3mm,在功能函数为:1) Z=(d/4)r -F;2)Z訂-4F/二d2,在这两种情况下,试用中心点法求其可靠度指标和可靠度。 (5分) 2. 粒状土承受剪切应力T =52KPa,其剪切面法向应力w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lOOKPa , 标准差为20KPa,土的磨擦角u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35o,标准差为5o(=0.0873弧度)。w和u相互独立,极限状态方程为:Z=wtan u - T =0,用中心点法计算3值和失效概率P f。 (5分) 1 提示:(ta nx) =seCx = cos x 验算点法 3. 某钢梁承受确定性弯矩M =138kN.m , 抗弯截面模量 W _N(七=890 10“m3,=0.05),服从正态分布;钢材强度f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片=262MPa,勺=0.1),极限状态方程为Z = fW - M =0。试用中心点法和验算点法 求可靠指标1及梁的失效概率P f,并比较其计算结果。(10分) 4?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受压短柱的极限状态方程为Z=g(R,G,Q) = R-G-Q=0, 抗力R服从对数正态分布:.R=0.17 ;恒载G-N(J =53kN,J =3.71kN),服从正态分 布;活载Q服从极值I型分布,=70kN,二Q二20.31kN .试用JC法求当目标可靠指标 [:]=3.7时,构件截面的抗力平均值"R二? (20 分) ?HL Q (提示:[] z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众智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9e13484761.html, 1 总则 1.0.1 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 1.0.3 制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及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建筑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 1.0.4 本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0.5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 1.0.6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 1.0.7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1.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的要求。

1.0.9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1.0.10 为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除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与维护进行相应的控制。对控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标准的专门规定。 1.0.11 当缺乏统计资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行。

软件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软件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软件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软件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的原因?软件在使用中发生失效(不可靠会导致任务的失败,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应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失效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将引起失效的缺陷引入软件,为失效纠正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提供借鉴。 ?这些工作将会大大提高使用中软件的可靠 性,减少由于软件失效带来的各种损失。 Myers 设计原则 Myers 专家提出了在可靠性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控制程序的复杂程度

–使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具有最大的独立性 –使程序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 –当模块或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避免时,务必使其联系尽量简单, 以防止在模块和单元之间产生未知的边际效应 ?是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 软件可靠性设计 ?软件可靠性设计的实质是在常规的软件设计中,应用各种必须的 方法和技术,使程序设计在兼顾用户的各种需求时, 全面满足软件的可靠性要求。 ?软件的可靠性设计应和软件的常规设计紧密地结合,贯穿于常规 设计过程的始终。?这里所指的设计是广义的设计, 它包括了从需求分析开始, 直至实现的全过程。 软件可靠性设计的四种类型

软件避错设计 ?避错设计是使软件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不发生错误或少发生错误的一种设计方法。的设计原则是控制和减少程序的复杂性。 ?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软件可靠性设计的首要方法 ?各个阶段都要进行避错 ?从开发方法、工具等多处着手 –避免需求错误 ?深入研究用户的需求(用户申明的和未申明的 ?用户早期介入, 如采用原型技术 –选择好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包括分析、设计、实现 ?面向对象的方法:包括分析、设计、实现 ?基于部件的开发方法(COMPONENT BASED ?快速原型法 软件避错设计准则 ? (1模块化与模块独立 –假设函数C(X定义了问题X 的复杂性, 函数E(X定义了求解问题X 需要花费的工作量(按时间计,对于问题P1和问题P2, 如果C(P1>C(P2,则有 E(P1> E(P2。 –人类求解问题的实践同时又揭示了另一个有趣的性质:(P1+P2>C(P1 +C(P2 –由上面三个式子可得:E(P1+ P2> E(P1+E(P2?这个结论导致所谓的“分治法” ----将一个复杂问题分割成若干个可管理的小问题后更易于求解,模块化正是以此为据。 ?模块的独立程序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个标准分别称为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软件避错设计准则 ? (2抽象和逐步求精 –抽象是抽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 ?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