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_45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_45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_45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

合作新格局

近几年,“一带一路”的话题热度持续高涨,仅2018年互联网相关话题发文量高达3090万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最受关注热点事件之一。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与新加坡海峡等核心亚洲航道中,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同时也是贯穿亚欧非以及大洋洲的海上运输枢纽。“一带一路”战略下随着中新经贸合作的逐渐深入,我国与新加坡政府之间在科技环保、金融、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合作项目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因此,如何在新时期维持中新经济走廊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如何促进中新经济合作模式的优化升级,成为了深化与东南亚各国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与长期课题。研究中新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不仅弥补了中新经济关系的理论空白,也给予中南亚经济探究范畴加入新的思路。

一、中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

(一)中新贸易合作发展现状

从贸易总额来看,近十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货物贸易额呈现波动增长趋势。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将两国贸易合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除2016年以外,中新贸易总额在2014-2018年中都大约在八百亿美元。在贸易差额上,我国的贸易顺差地位显著,而且顺差的走向是波动递增的。尽管中新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两国贸易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国贸易地位不对称。我国和新加坡出口对于彼此的依附程度总体较低,而且我国出口对新加坡的依附度要超过新加坡出口对我国。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断加强与美国、欧盟等经济强国的贸易往来,在2010-2018年间,中国出口对新加坡一国的依赖度明显减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出之后才有所缓解,在近两年来趋于平稳。我国是新加坡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者,在2007-2018年双方的贸易总额在新贸易总额中所占据的比例平均在25%以上。从2013到2018年,我国一直都是新加坡的第一货物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第二大服务贸易合作者。虽然两国贸易总额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该指标仍然维持在2%左右,说明新加坡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中新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新双边贸易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初级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未分类商品所占比例较少。初级产品在全部贸易商品当中占据的比例出现平缓上涨的走向,在2014年达到30.22%(240.94亿美元)的高峰,近两年有所回落。比较中新贸易在初级产品上的进出口变化趋势,我国从新加坡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特别是食品和活畜类产品的进口自2014年得到了显著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类)在十二年间的占比平均7.05%,并呈现出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从2007年至2010年期间,此类产品的占比持续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发展持续踌躇不前。2011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体爆发,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得到了突出的进步,这一年也成为了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复苏的转折点,化学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出口量均稳步增长,但与其他类产品相比,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占比仍然太小。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类)所占比重在十年间不断下降,它在中新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平均占比高达60.42%。与新加坡相比,我国大量的廉

价劳动力赋予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极大的比较优势,在此类商品的贸易中,中国对新加坡的出口量远远大于中国从新加坡的进口量。未分类的产品(SITC9类)平均占比不大,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2012-2018年连续七年间比重均超过8%,以摄影设备、医疗器械为主。

(二)中新投资合作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对新加坡投资现状。根据新加坡国家统计局汇总的新加坡吸引外资数据,中国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总额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2007年的3.98亿美元到2018年的35.5亿美元,十二年间直接投资总额增长了8.92倍。中新自贸协定签订以来,我国对新加坡的投资规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2011-2018年期间,我国对新加坡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32.7亿、15.2亿、20.3亿、20.3亿、28.1亿、104.5亿、31.7亿、63.2、35.5亿美元,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在2015年增长幅度较大,投资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新加坡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体,主要经济功能是包括金融、管理、物流、人员流动和贸易等方面的区域枢纽,其经济发展重点在地区的发展引领。中新两国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中包括三个行业,即硬件设施、金融管理、人才培训和培养。受“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我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重点聚集在贸易、石油、航运以及电力等行业,近几年来在金融、管理和信息咨询方面的投资合作也开始起步。

其次,新加坡对中国投资现状。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年鉴汇总的我国利用外资数据,新方对我国直接投资总额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是我国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除了在2009年、2014年及2016年新加坡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总额有小幅度的回落,2010年至2013年间投资规模间歇性增长,分别达到54.3亿、61亿、63.1亿、72.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0.83%、12.34%、3.44%和14.58%。新方对我国的投资领域广泛,从早期的房地产开发和餐饮行业,近年来将投资重点逐渐向服务业、电力、海运及金融等领域。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兴起,新加坡对我国的投资区域也发生了改变,从我国的沿海领域逐步转向了西部及东北地区。再次,中新双边投资的特点。通过中新双方的投资规模比较可以看出,两国投资合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在利用外资的能力上差距很大。从两国利用外资规模比较来看,新加坡利用外资的总额是远大于中国的,并且在十年内飞速发展,迅速扩大与我国的差距。2014年新加坡利用外资总额约为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73倍。从两国双边投资的战略地位上看,新方对于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性是大于我国对新方的重要性的。报告期内,新对中的直接投资占中方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一直在3%-6%范围内小幅度波动,2010-2013年间此比重持续稳定增加,是新加坡对中国投资发展的增长阶段。而中对新的直接投资占新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一直较低,在2015年的高峰值达到5.46%。从2015年开始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地位一度下滑,直至2018年才有所回升。

二、中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探讨

(一)跨国区域合作模式的选择

1.自由贸易协定模式。2006年,我国与新加坡就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展开谈判,两年之后,也就是 2008年10月23日,两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订,自此以后两国作为合作伙伴深入开发市场。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中新自贸协定的全方位升级也在被打破, 2017年10月,在新加坡进行了第四轮的升级协商,双方在有关投资、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以及其他规则议题等方面进行协商,并

达成统一。

自从建立了中新自由贸易区,两国取消了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双方的市场结构从垄断慢慢的变成了完全竞争,其压力迅速增加,让双方企业加快创新研发的步伐,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进而达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形成更加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两国的双边投资也因为自贸协定的签订而得到显著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的工程承保业务逐年上升,在2018年的承包工程营业额达到了27.9亿美元;两国劳务合作也日益紧密,2018年末在新加坡的中国劳务人员达到9.7万人,占在外劳务总人数的3.86%。

2.跨国城市共建模式。1994年,在我国国务院核准后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地处苏州市吴中区,是我国与新加坡第一个政府合作项目,该合作区占地八十平方公里,管辖三个县,具有常住人口超过七十二万。通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期,截至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达到整个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各媒体将其描述为“十年再造一个新苏州”。该项目大获成功的关键在于双赢二字,新方充分发挥本国的资本及创新优势,利用当时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在资本中注入了新的力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中国获得了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共享,把握人才培养和吸引外资的机会,成功将园区建设成为闻名全国的创新综合试验区。苏州工业园的发展不仅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国内外都具有示范、领导和辐射的作用,随后和宿迁市合作创办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与老挝合作了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而且与印度、以色列等各国各地区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交流。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席卷各国,2008年,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生态城项目开发计划应运而生。天津生态城作为世界上首个由国家间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区,不仅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依靠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吸引力众多境外优质企业进行投资。中新天津生态城与吉宝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了中新合资公司,其注册资金为四十亿人民币,两方各占比五成。而且,中方投资公司与新加坡各优质企业一起成立了涉及生态城能源、建设、市政以及环保等四个领域的专业公司。中新生态城区具有地理优势,滨海新区中央大道,西、南方向和蓟运河相连,北部与津汉快速路相连,交通便捷,能源供应保护条件更好,可容纳40万居民,提供就业21万人,计划投资500亿,综合收益3000亿,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

3.跨国经济走廊开发模式。中国-新加坡的经济走廊的两个起始点在南宁和昆明两个城市,经过东南亚各国,连接到新加坡公路与铁路网,以物流、人流以及信息流和资金流当做发展基础,结合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双方做到优势互补,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发展成立了跨国陆路经济带,即南新经济走廊(南宁-新加坡)和昆新经济走廊(昆明-新加坡)。

截止到2012年,从南宁到新加坡的公路几乎全部投入使用,广西开通了南宁到友谊关的高速路,而且防城至东兴的高速路也投入施工,另外取得准许开通至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路线共计24条,其中有十条已经使用。目前南宁到新加坡经过越南的荣市、老挝的他曲以及泰国的那空拍农的公路全程在3600公里左右,相当部分是一级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南新沿海线铁路规划建设完毕之后全长共计5100公里,此铁路建成之后,北部和我国铁路网连接,南部和新加坡相接,将会成为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大陆桥。

根据《云南对接中国(昆明)新加坡经济走廊及沿线重点园区合作研究》的剖析,昆明-新加坡经济走廊途经各国园区高达上百个,而且云南园区也已进入建设中。得益于跨境园

区合作的蓬勃开展,经济走廊的沿线各国与地区的经贸水平都获得较大的提升。2015年,中国(昆明)新加坡经济走廊,包括沿线的东南亚五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云南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达44%,云南企业在上述五国中的实际投资在同期所有对外实际投资中的比重高达70%。

(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带一路”包括北线、南线以及中线,途经我国珲春、延吉、长春、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泉州等数个城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各沿线城市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更紧密,空间互动潜力更大。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以长春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和以乌鲁木齐、兰州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与新加坡的經济联系强度最弱,其次为以北京、郑州、连云港为代表的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这些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的北线及中线沿线,很难与新加坡直接产生空间上的交互共鸣。而泉州、福州、广州、海口以及北海五个城市在“一带一路”南线中处于核心地理位置,是连接东南亚与南亚之路的经济枢纽,它们与新加坡的经济联系强度远超过其他城市,其中,以广州的联系最为紧密。广州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其人均GDP在2012年便突破了10万元大关,近几年受“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影响,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在2018年时高达157668元。广州在珠江三角洲的北源地带,南部与粤港澳大湾相连,和新加坡的直线距离只有近2540公里,仰仗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为新加坡提供很大的经济合作舞台。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中新双边贸易与投资地位不对称,商品结构与投资范畴依然有完善的余地。在贸易合作方面,我国贸易发展水平与新加坡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新加坡与我国的贸易合作在新方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两国贸易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初级产品,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在投资合作上,新加坡吸引外资能力远超我国,新加坡是我国外资来源的重要伙伴国家。两国双边投资领域多集中于房地产、电力、海运等传统行业,在金融、人才培养、信息管理等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二,中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具有多样性与时代性的特点。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提出,两国合作模式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转型升级。自中新建交以来,两国先后实现了自由贸易协定模式、跨国城市共建模式和跨国经济走廊开发模式的合作。由最初以吸引外资、发展现代工业为目的的苏州工业园,到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天津生态园,再到大数据时代以互联互通为主题的重庆战略性项目,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以广州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与新加坡经济联系紧密,给予中新两国的深入合作带来新契机。泉州、福州、广州以及海口和北海五个城市作为“一带一路”的南线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领先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构建与新加坡的城市引力模型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空间互动潜力。

(二)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中新两国商品贸易构造的完善升级,将贸易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变成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另外我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性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削弱,改善两国贸易商品结构的问题迫在眉睫。只有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跨国流动,才能促进两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良性竞争,保持国内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次,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加强两国在硬件设施、金融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合作。新加坡是区域金融中心,对于跨国人才培养具有充分的经验,而且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等均具有专业的培养优质人才的人员和基础设施。在新时代的合作中,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加强与新加坡在金融管理、人員培训行业的合作,互惠共赢。

最后,确定中新跨国区域中的城市发展定位、重新组建空间构造,完善产业架构,深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与新加坡的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广州作为核心城市,协同带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全面发挥核心城市的影响作用和带头作用,推动资源、人员的跨国流动,形成开放型跨境经济带,进而达到由点至轴、从轴至面的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

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合作探析

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合作探析摘要: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结构均以工业制成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初级产品中除SITC3类商品外的产品贸易占比均较低。结合当前两国对外贸易合作的发展机遇分析,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和把握“南新”经济走廊建设机遇以扩大中新贸易规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贸易合作 一、引言 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在吉隆坡宣布成立,并为其设立了2025年发展路线图,标志着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描绘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发展蓝图。而新加坡在东盟十国中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金融发展或是社会建设方面都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是唯一的发达国家。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规模迅猛增长的态势下,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也发生显着变化。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近年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趋势,探寻两国未来合作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中国与新加坡对外贸易现状 为探究中国与新加坡对外贸易总额及其结构情况,本文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标准公布的商品分类标准对两国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国际贸易共分为10个行业类别,其中前五个部门为初级产品行业,后五个部门为工业制成品行业;根据产品要素禀赋的不同,初级产品行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中的SITC5和SITC7两个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其他工业制成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 (一)双边贸易关系深化,但贸易不平衡现象日趋扩大根据Win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呈递增趋势,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相比2005年增长了%,除2009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负增长之外,均保持正增长趋势,由此反映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2015年进、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70%和%。 分进出口结构来看,2005-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进、出口平均比重分别为%和%,进出口贸易以出口为主,中国对新加坡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其中,中国对新加坡进口总额增速不稳定,除2007年、2009年和2015年负增长之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与进出口总额相同,中国对新加坡出口总额除2009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负增长之外,2005-2015年整体呈增长趋势。

中国---新加坡经济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中国---新加坡经济合作发展的亮点、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阐述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发展的基础、现状和前景,从中国的利益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发展的优势和亮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础亮点问题对策 近几年中国新加坡双方已有较密切的交往,双方的友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方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除此之外,新加坡目前是我国在东南亚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这些为两国以后长期的合作、团结互助关系奠定了基础,是促成中新两国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关键。王勤通过对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中国加入WTO、以及积极参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新加坡积极调整对中国经贸战略,实施“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中国策略”。因此,可以预见:中新经贸关系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 一、中新合作的条件与基础 中国、新加坡的能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有一些有利因素做铺垫。首先中新良好的合作条件体现在:(1)相似的历史。东盟与中国近代以来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反帝、反殖的传统,这是双方增进理解的重要基础;(2)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这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往,特别是在抵制西方强加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上能找到共同点。(3)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这使双方能更便利地交往和合作。 再有,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时发表讲话表示,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和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同本地区国家政治上和谐共处,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互信协作,共建和平、和谐、繁荣的东亚。

小议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对双方经贸合作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5699410.html, 小议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对双方经贸合作的影响 作者:焦朝霞 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02期 [摘要]2009年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中新双方的贸易、投资、工程承 包和劳务合作以及旅游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使双方货物贸易不断增长,服务贸易进一步扩大,同时使得新加坡对我国投资规模、投资重点发生变化,也为我国企业进入新加坡提供了政策支撑,另外也有利于双方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24-02 自1990年建交以来,中新两国的经贸关系始终保持稳步上升、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中国是新加坡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外资来源国、第二大劳务市场。 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正式生效,内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合作。中新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中新双边关系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中新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双方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协定》实施一年的效果来看,其积极影响正逐步显现。 一、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1994年中新双边贸易额仅为50.50亿美元,2000年则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8.21亿美元。自2004年开始,中新双边贸易额连续突破200亿美元、3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大关,2008年更是达到524亿美元,提前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0年5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 (一)双边货物贸易不断增长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新加坡与中国政府网站比较(整合)

电子政务实验——新加坡与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比较 07小组报告1.新加波电子政务网站的发展 新加坡是一个小城市,已经走完办公自动化和政府协同办公的发展阶段,已经有了完备的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现在集中政府政务的电子化,新加坡网站的内容非常丰富。 而我国电子政务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大量问题,信息内容从总体上看结构不合理。实用性差、总量不足且内容陈化,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问过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12%,对电子政务满意度不足3%。政务在线办公服务仅为业务量的20%,应用跟不上极大影响了电子政务进一步快速发展。 新加坡政府网站功能及其强大,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曾在1999年被美国大宗服务管理部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综合服务网站。该网站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特色的为“电子公众中心eCitizen”。网站内容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设定,从而让使用者对整个政府的运作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新加坡网站开辟了三个主要入口: 企业入口:通过企业入口,可以进入4个快速连接。 公众入口:通过公众入口,可以快速查询经常使用的信息与服务。 外国人入口:为外国人提供一些帮助。 新加坡网站提供的公众服务,通过深入连接可以找到一些实际的信息,例如就业。报我国政府网站也提供了公众入口,企业入口,与外国人入口。提供的服务也算是比较多的,但是我觉得缺少对公众比较实际的服务,像公众入口,提供的便民服务都是一些对公民无实际意义的信息,缺少对公众衣食住行的关注,不贴近我们的生活,这样就缺少便民利民的实际意义了。 2.新加坡网站与我国中央政府网站的对比 2.1网页设计比较 1、从主色调方面 中央政府网站:主色为大红色,页面琳珊满目,华丽。冷暖色调搭配,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不过显得凌乱,甚至有点刺眼; 新加坡政府网站:浅色系颜色搭配,冷色调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2、从简洁度方面 中央政府网站:网站栏目设计普通复杂,频道和栏目之间往往从横交错、内容重叠,页面文字很多,但是服务内容较少。页面较长,文字太多,信息量过大,显得沉闷,缺乏生气。 新加坡政府网站:整洁、干净、主次分明,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各文种字和图片有效组合在一起; 3、从内容方面

《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合作伙伴》1

济南大学200 -200 学年学期考试试卷(卷) 课程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合作伙伴授课教师 考试时间考试班级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 ( 每题1分, 共10分) 1. 东盟秘书处设在。 A. 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 C.马来西亚 D.新加坡 2. 印度尼西亚卢比是。 A. 自由浮动货币 B.自由兑换货币 C. 钉住美元的货币 D.钉住一揽子国际货币的货币 3. 菲律宾国花为。 A. 栀子花 B.樱花 C.茉莉花 D.牡丹 4. 1999年10月,中新签署,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 A. 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 B. 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C. 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 D.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 5.东盟的观察国是。 A.巴布亚新几内亚 B.老挝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6.农们出版物《东盟常务委员会年度报告》,采用语言。 西班牙语 B. 英语 C. 菲律宾语 D. 不确定 7.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缩写为。 A.ASEAN B.ASAN C.APEC D.SEAN 8. 下列属于东盟的后经济开发型国家。 A. 新加坡 B. 越南 C. 泰国 D.印度尼西亚 9. RA的含义为。 A. 先锋地位 B. 投资税负抵减 C. 再投资抵减 D. 新兴工业地位 10.东盟各国中有星洲、星岛之称。A.文莱 B.泰国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二、多项选择 ( 每题2分, 共20分) 1. 东盟包括下列哪些国家? A. 新加坡 B. 泰国 C. 越南 D. 文莱 E.缅甸 2. 马来西亚投资于制造也的企业享有的主要奖励有哪些? A. 新兴工业地位 /先锋地位 B. 投资税负抵减 C. 再投资抵减 D. 都不是 3. 根据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 , 东盟 10 个成员国可分为哪两类? A. 新兴工业化国家 B. 准新兴工业化国家 C. 后经济开发型国家 D.发展中国家 4. 进出口商品包括哪几种? A.禁止出口商品 B.非限制性进出口商品 C.许可证项下的进出口商品 D. 自由进出口商品 5. 菲律宾投资优惠适用对象中设立的跨国企业有哪些? A.区域性营业总部 B.区域性物流中心 C.区域性销售总部 D. 区域性综合仓库 6. 东南亚国家联盟出版物有哪些? A. 《东盟2020年远景目标》 B. 《东盟通讯》 C. 《东盟常务委员会年度报告》 D. 《东盟会刊》 7. 东南亚国家联盟前身是哪些国家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A.新加坡 B. 菲律宾 C. 马来西亚 D. 泰国 8. 马来西亚投资于制造也的企业享有的主要奖励有哪些? A. 新兴工业地位 /先锋地位 B. 投资税负抵减 C. 再投资抵减 D. 都不是 9. 新加坡主要对外投资包括哪些? A. 金融 B. 制造业 C.渔业 D.服务业 10.越南的关税分为哪些类型? A. 特殊税率 B.一般税率 C. 共同有效关税(CEPT) D.最惠国税率 三、判断题 ( 每题1分, 共10分) 1.“10+3”的涵义是指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 东南亚与和尚交谈时,要保持低姿式。() 3. 东南亚后经济开发型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包括越南、新加坡、缅甸、老挝等。()

044-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

中国和新加坡境外工业园区比较及启示 中国与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相比,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缺乏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布局,政府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被动,对外投资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园区区位选择不平衡性凸显。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园区的产业配套服务,找准对外投资的优势产业定位,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手段为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产业转移与升级,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关键词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对外投资 中国和新加坡是亚洲的两个重要经济体,它们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外向型经济均在两国占有重要地位,国家战略均在两国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外投资领域,两国也都采取了建立境外园区的方式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然而,由于在国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新两国境外园区的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特点。通过比较研究两国境外园区在建设动机、开发模式、产业定位、区位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探寻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要素,为中国新时期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中新两国境外园区概述 (一)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在国家统筹指导下,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较为完整,辐射和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加工区、科技产业园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商务部分两批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在15个国家确定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目前已有部分投人运营。截至2010年9月底,19个合作区实施企业基础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6.7亿美元,人区企业投资约28.3亿美元;实际平整土地面积1745万平方米;12个合作区有企业入驻,人区企业数量达193家。中国政府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共赢合作,并从发展资金、授信、税收、审批、通关、安全、保险、培训等方面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 (二)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 为了充分利用活跃的亚太经济和周边国家潜力巨大的资源和市场,新加坡按照国家战略经济计划,凭借本国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由政府主导在关系友好的东道国选址建设海外工业园区。为了吸引新加坡企业及跨国公司入驻,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入驻园区的企业可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新加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印度等国家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有十余个。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的建设始终秉承相同的设计理念和组织方式,并积极引人新加坡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理念,从而在东道国园区内营造出类似新加坡的适宜外商投资的商业环境,增强东道国吸引外资的能力,因此颇受东道国欢迎。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源自政府出台的“区域化2000”计划(Regional2000 Progranune),以期为新加坡的持续发展拓展外部空间。新加坡政府机构和政联公司(Govem -ment-Linked companies)积极参与到海外工业园区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如经济发展局(EDB)、新加坡技术工业公司(即现在的胜科工业集团,SembCorpIndustries)和廊裕镇公司(JurongTown corporatinn)的分支机构(即现在的JTC Corporation)等。 二、中新两国境外园区差异分析 (一)母国经济地理条件不同 新加坡独特的地理条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向型经济特点为建立海外工业园区奠定了基础。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资源相对匾乏,土地面积仅710平方公里,但其扼守马

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合作探析

中国与新加坡贸易合作探析 摘要: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对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结构均以工业制成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初级产品中除SITC3类商品外的产品贸易占比均较低。结合当前两国对外贸易合作的发展机遇分析,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和把握“南新”经济走廊建设机遇以扩大中新贸易规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贸易合作 一、引言 2015年底,东盟共同体在吉隆坡宣布成立,并为其设立了2025年发展路线图,标志着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描绘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发展蓝图。而新加坡在东盟十国中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金融发展或是社会建设方面都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是唯一的发达国家。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规模迅猛增长的态势下,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也发生显著变化。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近年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趋势,探寻两国未来合作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中国与新加坡对外贸易现状 为探究中国与新加坡对外贸易总额及其结构情况,本文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标准公布的商品分类标准对两国对外贸易情况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国际贸易共分为10个行业类别,其中前五个部门为初级产品行业,后五个部门为工业制成品行业;根据产品要素禀赋的不同,初级产品行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中的SITC5和SITC7两个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其他工业制成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 (一)双边贸易关系深化,但贸易不平衡现象日趋扩大根据Wind数据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呈递增趋势,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807.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相比2005年增长了143.58%,除2009年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负增长之外,均保持正增长趋势,由此反映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2015年进、出口额分别为275.52亿美元和531.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70%和7.37%。 分进出口结构来看,2005-2015年中国与新加坡进、出口平均比重分别为40.03%和59.97%,进出口贸易以出口为主,中国对新加坡贸易顺差呈扩大趋势。其中,中国对新加坡进口总额增速不稳定,除2007年、2009年和2015年负增长之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与进出口总额相同,中

2019年新加坡进出口贸易(货物)及中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19年新加坡货物贸易 及 中新双边贸易和投资概况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新加坡货物贸易概况 (3) 二、2019年中新双边贸易概况 (4) 三、2010-2018年中新双边投资存量与流量统计 (5) 四、新加坡对外贸易年度和月度表(2001-2019) (5) 六、新加坡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2019) (6) 七、新加坡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2019) (7) 八、新加坡对主要区域组织出口额(2019) (7) 九、新加坡自主要区域组织进口额(2019) (8) 十、新加坡贸易差额主要来源(2019) (8) 十、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2019) (9) 十一、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2019) (10) 十二、新加坡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三、新加坡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类)(2019) (11) 十四、新加坡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2) 十五、新加坡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9) (13) 十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4) 十七、新加坡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2019) (15) 十八、新加坡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6) 十九、新加坡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9) (17) 二十、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2019) (17)

一、2019年新加坡货物贸易概况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9年新加坡货物进出口额为7494.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4.2%。其中,出口3904.2亿美元,下降5.2%;进口3590.6亿美元,下降3.1%。贸易顺差313.6亿美元,下降24.0%。 分国别(地区)看,2019年,新加坡对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出口额为516.3亿美元、443.8亿美元、411.7亿美元和332.3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2.4%、-8.7%、-8.3%和8.4%,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13.2%、11.4%、10.5%和8.5%;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的进口额为490.5亿美元、437.8亿美元、417.0亿美元和323.7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1.2%、4.5%、-2.6%和3.1%,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13.7%、12.2%、11.6%和9.0%。新加坡前五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荷兰,2019年顺差额为408.9亿美元、117.6亿美元、93.2亿美元、77.0亿美元和54.7亿美元。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中国台湾省、美国和法国,2019年逆差额为159.8亿美元、105.5亿美元和81.8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10.6%、-6.1%和16.3%。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额为1800.0亿美元、479.9亿美元和407.2亿美元,下降4.0%、11.4%和6.7%,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46.1%、12.3%和10.4%。机电产品中,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1206.9亿美元,下降6.3%;机械设备出口593.2亿美元,增长1.0%。机电产品和矿产品是新加坡的前两大类进口商品,2019年进口额为1564.6亿美元和759.8亿美元,机电产品增长1.2%,矿产品下降14.5%,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43.6%和21.2%。

中国与新加坡合同法之比较与借鉴

中国与新加坡合同法之比较与借鉴 引言 2009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额为478.6亿美元,较之两国1990年建交之初的28.3亿美元,20年增长了近16倍。2008年10月23日,中新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拓展了双边自由贸易关系与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2012年新加坡贸易总额为 9849 亿新元(约合 8020 亿美元)。除欧盟外,马来西亚、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是新加坡前三位贸易伙伴,其中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 1038 亿新元(约合 845 亿美元)随着中新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对两国中主要调整商品交换关系的合同法进行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和法律交流,也有助于寻找合同领域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案。从法律传统看,中国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而新加坡在传统上则属于英美法系。从社会制度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加坡则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新加坡和中国在法律传统和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着不同,所以尽管两国都属于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两国在法律制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合同法领域的差异更为明显。 合同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又称为缔约,是指各方当事人之间通过接触、磋商等方式进行意思表示以期达成一致协议而形成合意,由此来建立具体合同关系的过程。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新加坡合同法也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约与承诺的概念是分析当事人是否达成协议的起点。可见两国都把要约和对要约的承诺作为订立合同的两个重要步骤。市场经济国家的合同法中都有关于要约与承诺的规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而商品的价格不断变化是常有的事,价格的波动又往往容易引发合同纠纷,所以两国都很重视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合同订立过程中的要约与承诺行为。但是两国在合同订立的具体制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对要约的不同规定 我国合同法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必须是内容具体确定的,且要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新加坡合同法规定,要约即是要约人发出的一项允诺或其他形式的自愿意思表示,表明经受要约人无条件承诺某些确定的条款,要约人即受这些条款的约束。显然,两国对要约的定义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有关要约构成条件的规定也大体相同,都规定了要约人要有表示订立合同的意思;要约的内容要确定;要约要向受要约人发出。但两国在要约的撤回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约若无对价,则无约束力是英美法系长期存在的一种法律观念,新加坡合同法沿袭了此种对价原则,规定了要约在承诺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撤回,只要由要约人亲自或者通过其他可信的渠道向受要约人发出撤回通知。因为要约在受要约人做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并未得到任何交换利益,所以可以随时撤回要约。我国合同法虽然也规定了要约可以撤回,但同时亦规定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可见在要约的撤回问题上,新加坡秉承的对价理论使要约人拥有更大的权利,而我国合同法更偏重保护受要约人的权益。 在要约的撤销问题上,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经济利益与降低交易风险,大陆法系的态度是一般不允许撤销要约。我国合同法一方面既借鉴了大陆法系的做法,另一方面又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基本肯定要约可以撤销的同时,又专门列出了要约不得撤销的两种特殊情形:一是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而新加坡合同法没有关于要约是否可撤销的规定,不能不说是其立法上的一大漏洞。 (二)对承诺的不同规定 我国合同法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新加坡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

中国—新加坡贸易投资报告

中国—新加坡贸易投资报告 2013年9月

目录 前言:新加坡简介 1、新加坡人文和语言 (4) 2、新加坡劳动力状况 (8) 3、新加坡地理 (10) 4、新加坡经济贸易 (10)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1.劳动力与土地 (12) 2.税务体系和税收制度、投资法规及程序 (13) 3.金融制度 (28) 4.新加坡行业投资优惠政策 (33) 5.政府之重要经济措施及经济展望 (37) 6.新加坡汇率政策 (39) 新加坡市场环境分析及概况 1、2013年前 6个月新加坡对外贸易简况 (40) 2、2013年7月新加坡工业产业情况 (41) 3、2013年7月份新加坡制造业情况 (41) 4、2013年1-6月新加坡货物贸易及中新双边贸易概况 (42) 5、风险评估及竞争力排名 (43) 7、外商在当地经营状况及投资机会 (44) 8、中资企业新加坡投资 (47) 9、中资企业新加坡上市 (52) 10、中国企业新加坡投资经典案例 (55)

一、新加坡简介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 137公里,面积 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 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 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326万,华族人口约占 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 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忧外患。对此,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 20世纪 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 1965年后的 37年间(截止到 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 8%以上。2010年上半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8.1%,超过中国、印度以及巴西,成为全球经济最热国家。 在西方世界依然感受着经济危机的余震时,新加坡2010年的GDP将增长16.5%,远高于此前12%的预计。促使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政府放松了40多年的赌博禁令,分别在1月份和4月份开放了两家集旅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娱乐场。到6月份,这两家娱乐场已经盈利102亿美元(690亿元人民币),吸引了300多万名游客。此外,制药业在快速增长,全球金融机构也开始增加在新加坡的业务。 在国外市场需求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却运作自如,这为新加坡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支持。新加坡就业市场将至少为10万名外国工人提供工作。

新加坡对外贸易政策

新加坡对外贸易政策措施评析 引言 新加坡作为一个著名的自由港,是当今世界上贸易开放度最高的国家,其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其本国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因此新加坡的外贸依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外贸易就是新加坡的生命线。可以说,新加坡因为对外贸易而繁荣,对外贸易是新加坡整个国民经济的灵魂。因此下文将通过对新加坡外贸政策的研究,来揭示新加坡的强国之路,并讨论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他国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的新加坡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而长期存在。1819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之后,就利用其在东南亚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天然拥有的深水港,将其开辟成为一个自由港作为掠夺东南亚资源和倾销英国工业品的转口贸易商埠。因此,长期的转口贸易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自由贸易政策将成为新加坡的基本经济政策。在英帝国统治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转口贸易成为了新加坡经济的中心和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这为之后新加坡高度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5年新加坡独立,依旧推行贸易立国的策略,即利用其原有的东南亚商贸集散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虽然在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起初一段时间内,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的脱离和缺乏销售市场使得新加坡的转口贸易一度受到打击;但是新加坡政府迅速转变策略在吸收外资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制成品的出口,在度过危机的同时也成功的将转口贸易转型为工业制成品出口。从此,新加坡的对外贸易开始有了稳步的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直到今天,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工业,以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由于及时而准确的进行了工业升级,虽然同时期世界范围其他国家的外贸出口严重衰退,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911”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事件影响,新加坡的对外贸易依然保持着强势的发展劲头。分析历年数据可以知道,新加坡的平均每年的外贸总额都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多;2009年,新加坡的外贸总额接近本国GDP的近4倍。 二、新加坡对外贸易的主要政策措施介绍 新加坡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一方面受其历史因素影响,它本身自建埠以来一直就作为一个自由港进行经贸活动;另一方面由其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仅有682平方公里,且四面环海、地处两大洋的交通要塞、自然资源贫乏,作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岛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生存和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基本的外贸政策 关税。新加坡是自由港,因此大多数商品在进出口时关税为零;只有从社会、健康、环境的目的出发对极少数产品征收进口税,这只占全部商品细目的8%,例如烟草、酒类、石油和汽车家电等,以及那些并不迫切需要的食品,而其他的产品在进口的时候均免税进口;同时,新加坡允许那些没有商业价值即便不在新加坡销售或者出租的贸易样品免税进入。新加坡出口商品一律免税;而出口商所获收益不论其产品是全部出口或者部分出口,均可获得固定基数90%的豁免待遇;对于出口额达到一定限额的公司或者组织,均可申请减免出口收益税金。 进口政策。新加坡早在1984年就成为了WTO前身关贸总协定《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的缔约国,它承诺将进口许可证数目保持在最低限度,并且不把数量限制作为进口许可证的一部分,因此对大多数进口商品没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_45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 合作新格局 近几年,“一带一路”的话题热度持续高涨,仅2018年互联网相关话题发文量高达3090万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最受关注热点事件之一。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与新加坡海峡等核心亚洲航道中,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同时也是贯穿亚欧非以及大洋洲的海上运输枢纽。“一带一路”战略下随着中新经贸合作的逐渐深入,我国与新加坡政府之间在科技环保、金融、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合作项目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因此,如何在新时期维持中新经济走廊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如何促进中新经济合作模式的优化升级,成为了深化与东南亚各国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与长期课题。研究中新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不仅弥补了中新经济关系的理论空白,也给予中南亚经济探究范畴加入新的思路。 一、中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 (一)中新贸易合作发展现状 从贸易总额来看,近十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货物贸易额呈现波动增长趋势。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提出,将两国贸易合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除2016年以外,中新贸易总额在2014-2018年中都大约在八百亿美元。在贸易差额上,我国的贸易顺差地位显著,而且顺差的走向是波动递增的。尽管中新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两国贸易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国贸易地位不对称。我国和新加坡出口对于彼此的依附程度总体较低,而且我国出口对新加坡的依附度要超过新加坡出口对我国。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不断加强与美国、欧盟等经济强国的贸易往来,在2010-2018年间,中国出口对新加坡一国的依赖度明显减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出之后才有所缓解,在近两年来趋于平稳。我国是新加坡对外贸易的主要合作者,在2007-2018年双方的贸易总额在新贸易总额中所占据的比例平均在25%以上。从2013到2018年,我国一直都是新加坡的第一货物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第二大服务贸易合作者。虽然两国贸易总额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该指标仍然维持在2%左右,说明新加坡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中新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新双边贸易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初级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未分类商品所占比例较少。初级产品在全部贸易商品当中占据的比例出现平缓上涨的走向,在2014年达到30.22%(240.94亿美元)的高峰,近两年有所回落。比较中新贸易在初级产品上的进出口变化趋势,我国从新加坡的进口量大于出口量,特别是食品和活畜类产品的进口自2014年得到了显著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5和SITC7类)在十二年间的占比平均7.05%,并呈现出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从2007年至2010年期间,此类产品的占比持续下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发展持续踌躇不前。2011年,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体爆发,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得到了突出的进步,这一年也成为了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复苏的转折点,化学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出口量均稳步增长,但与其他类产品相比,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占比仍然太小。劳动密集型产品(SITC6和SITC8类)所占比重在十年间不断下降,它在中新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平均占比高达60.42%。与新加坡相比,我国大量的廉

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

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 摘要:自从20XX年底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拟建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区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自由贸易区理论,重点分析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贸易合作的影响。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投资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言: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国际经济逐渐趋向全球一体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也日益活跃起来。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建成。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拥有17亿人口、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贸易规模仅次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区,亦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其政治经济意义对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将是深远和积极的。 按照中国与东盟达成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主要包括中国与东盟实现零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加强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建设昆明—曼谷公路和昆明—新加坡泛亚铁路等方面的内容。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运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虽然有其基础和有利的现实条件,但也存在相当多的困难与挑战。 (一)区域内的不稳定因素 一旦贸易区形成,东盟国家将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例如经济一体化过程,将会连带出现政治、文化、宗教以及种族问题,由于东盟是一个多元化的区域,对各自文化、宗教和种族的保护,将迫使各国在讨论经济问题时,必须顾及彼此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建立地区经济联盟,甚至类似欧元一样的亚洲货币,会面临很大阻力。 (二)领导权问题 对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倡议,东盟国家作为既得利益者,大多希望保持“10+3”现有的模式,它们企图以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投资区(ATA)计划为基础吸收中、日、韩3国参加,最后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避免东盟的领导地位和

新加坡和中国电视广告的比较

市场情报和规划 推荐文章: 广告中的女性:新加坡和中国电视广告的比较Wai-sum Siu, Alan Kai-ming Au Wai-sum Si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rketi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Alan Kai-ming Au Lecturer,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Open Learning Institut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多年来,研究发现性别歧视常出现在电视广告里。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只研究了西方的电视广告,留下了另一个问题,在不同文化广告中关于不同性别角色的描绘,在新兴太平洋沿岸地区市场。Gilly在1988年进行了对之前研究的扩展来分析性别在广告中的影响和比较分析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电视广告发现的内容。结果表明,新加坡和中国都存在这一现象,但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这个讨论影响了西方的广告经理们。 简介 大量关于性别在电视广告中的问题已经成功支持了微分两性在电视广告中的争论,但大多数可用的资料都是关于北美的。 (Courtney and Whipple, 1974; Culley and Bennett, 1976; Dominick and Rauch, 1972; Hennessee and Nicholson, 1972; Knill et al., 1981; McArthur and Resko, 1975; Maracek et al., 1978; O'Don- nell and O'Donnell, 1978). 相比美国,数量有限的研究致力于找到在在英国(Harris and Stobart, 1986; Livingstone and Green, 1986; Manstead and McCulloch, 1981) ,澳大利亚和墨西哥(Gilly, 1988)电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性别在国际广告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广告中性别的感知。但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性别在广告中影响的研究在亚太地区进行。随着亚洲经济在世界市场的重要性增加,性别问题对跨文化广告的影响对希望在明天亚洲市场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的欧洲市场营销和广告高管变得特别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信息给欧洲市场营销和广告公司高管。 性别在广告中的角色

新加坡贸易模式

中国和新加坡 目标: 中新自贸协定将加强两国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系,并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期待通过深化经济一体化并加速经济发展与合作,加强和提高双方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惠及双方消费者和生产者;强调需要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增加经济和社会利益,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致力于便利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重申双方将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进行承诺的愿望;以及致力于推动和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实例研究:中新的产业内贸易 自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以来,伴随着两国的经济发展,双边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中新双边贸易强度不断增强,但指数不高,贸易合作前景广阔。相对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不如新加坡,新加坡在双边贸易中略占优势。中新双边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从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来看,中国与新加坡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矿产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三大类,这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有一定的关系。近十几年来跨国公司为了寻求生产的低成本,将产品的加工环节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的地区,他们在中国大量投资,特别是在机电产业。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公司内贸易也在不断扩大,而这些贸易的相当部分属于产业内贸易。 从中国与新加坡的贸易模式来看,两国在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上、化学工业品、矿产品等几类产品上,不仅产业内指数较高,而且占据了两国贸易额相当大的比例,这表明,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进行得。例如,新加坡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无线电话、电报、广播电视发送设备、摄像机及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二新加坡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集成电,充分体现出贸易的特点。这种贸易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加工贸易密不可分,从另外一面显示双方商品技术含量的上升,表明双方经贸的相关程度、发展后劲巨大。这些行业将是中国—新加坡扩大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所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由于关税的降低,便利了商品与要素在两个成员国之间的流动,基于规模经济的出现,使得某项产品或某项零配件集中到一个国家去生产。这样,即可提高效率,又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增加产品的种类,进而增加两国的社会福利。今后中国可与新加坡要扩大电器及其零件、机械及其零件、光学仪器等方面的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