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2018年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2018年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 )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C )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B )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D )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B )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A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D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B )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C )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 )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C )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B )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

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 )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

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

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

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 D

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

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

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

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

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 A )

A.朴素自然

B.旷达洒脱

C.绮丽繁缛

D.静谧朴实

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 A )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

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 D)

A.一为迁客去长沙

B.西望长安不见家

C.黄鹤楼上吹玉笛

D.江城五月落梅花

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 A ).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

B 时间顺序串接

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D 情节发展的节奏

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 C )

的女主人公形象。

A.泼辣大胆 B.温柔害羞

C 通情达理 D.哀怨痛苦

2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C )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2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B )

A.韩愈 B.白居易 C.欧阳修 D.晏殊

25.《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要人物是( C )

A.张巡,张籍,雷万春

B.李翰,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

26. 《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性的文学大师,他对古代的( A )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A散文 B叙 C赋 D传记

27.《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叙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唐朝( A )期间。

A安史之乱 B开元盛世 C贞观年间 D藩政割据

28.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B )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29.《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 C )

A.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B.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C.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D.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3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D )

A.《归园田居》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阁夜》

31.在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 D )

A.帘外潺潺雨B.危栏江山

C.春寒罗衾D.落花流水

3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C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晏殊

33.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B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叙事抒情

D.借典故抒情

3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B )

A、情场失意

B、羁旅之苦

C、亡国之痛

D、伤春惜时

3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A )

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36.《前赤壁赋》的文体是( C )

A.大赋 B.小赋 C.文赋 D.骈赋

37..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C )

A.时间的推移

B.想象的展开

C.感情的变化

D.事理的逻辑

38.“三苏”是( B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2019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必备知识点笔记

基本要点归类 2.作者归类 作者属于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3.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4.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望海潮”、“水调歌头”、“武陵春”、“水龙吟”、“沁园春”均为词牌名。

基本要点归类 1.作品作者 《沁园春。雪》: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迢迢牵牛星》:无名氏,选自《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东晋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著名诗人。 《出塞》(其一):王昌龄,盛唐诗人。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诗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盛唐诗人。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蜀相》:杜甫,盛唐伟大诗人,其诗称为“诗史”。 《枫桥夜泊》:张继,中唐诗人。 《游子吟》:孟郊,中唐诗人,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 《乌衣巷》: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中唐大诗人。 《江南春》: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夜雨寄北》:李商隐,晚唐杰出诗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时著名词人,后世称之为南唐后主。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 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 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 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 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 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

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 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 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 )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 )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 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31.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古诗十九首 32.《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编集的《文选》。 33.《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是:游子羁旅之情;思妇感伤之怀。 34.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使用了(比兴)手法,以鸟兽眷恋乡土的本性比拟怀恋故乡的感情。 36.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 37.“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语出: (南朝)江淹的《别赋》 38.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陶渊明。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兯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介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云、第六自然段。孟子兲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极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云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云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兲体提出,要给民以云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云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兴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云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共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巬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巭掌握了论辩的主

【2019资料整合】大学语文(全国)

知识点名称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 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 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 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 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散文常采用“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并以多种多样的比喻来 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孟子》共七篇(各分上下),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 共同编著的。 词语解释 ①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武器;走:跑,这里指逃跑。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仅,只;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天下,指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岁:归罪于年成不好;斯:这样。 ⑤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须发花白的人,颁,通“斑”; 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制止; 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从事,认真办好。 ⑧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凶:灾凶,此指饥荒。 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⑩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 ⑾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秋水★作者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庄子》共33篇。 谏逐客书★★作者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政治家。青年时代受学于荀子。现存李斯著作主要有《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等,均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李斯列传》。 过秦论★作者贾谊,洛阳人。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后人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贾谊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于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 “事信”“言文”。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 (与宋祁合撰)。本文是一篇史论。 主旨 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 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长积 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 重点句解 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要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要求注重小节,不 可偏爱;“满招损,谦受益”要求以谦戒满。论述“盛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作论据的历史人物是后唐庄宗。 词语解释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忧患勤劳。逸豫:逍遥游 乐,不能居安思危。②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本:推究 本源,名词作动词用。自:由于。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 之首。方:当……时。系:捆绑。④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 告庙。告:祷告。⑤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木匣,这里意 为用木匣装盛,名词作动词用。⑥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微小 事。⑦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尽。⑧方其系燕父子 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以组:用绳索。组:丝带,这里指绳索。⑨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 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着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宝黛吵架 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是清代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梦梦》的节选。 (选择、简析)(2)本文的精到,在于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妙。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生。 作者总结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 (选择、简析)(3)宝黛二人本来内心是相互爱恋的,但在封建大家庭中,自己的命运要由父母而不是自己做主,不能挑明,所认二人之间只能“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张道士给宝玉提亲之事引起了黛玉的疑虑,不宜明宝玉,只好用假情试探。宝玉则急着要表白,又因黛玉的讽刺而懊恼,于是误会产生了,二人吵了起来。这正是少男少女的扭曲心理。(选择、简答、简析)(4)《红楼梦》通常是以行为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极少运用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描写手法写人。本文是一处例外。作者描述了恋爱中的宝黛二人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

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作者总括得好:“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有口角之事。”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拔的正是这个道理。这种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而微妙的心理情态,如果作者不直接把它提示出来,读者就很能可能于无意中将它忽略了,而这或许正是曹雪芹一反常态,在这里采取直接心理描写方法的用心所在。 (选择、简析)(5)“两假相逢,终有一真”是作者在二人吵架刚开始时以叙述人的身份直接议论的,点明了二人吵架的原因和实质。“不是冤家不聚头”是贾母知道二人吵架后生气时讲的话,贾母是因为二人是表兄妹、二人之间关系很好而发的感慨,无意中隐含了夫妻吵架很正常的意味,让二人听后明白了吵架是多么不应该,内心无比悔恨,这正是歪打正着,说中了。“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是文章结尾,作者对二人当时心绪的概括,再一次点明二人相恋的实质。这三句话所处的位置不同,但对二人的关系和心态都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议论还预示了二人爱情的悲剧性,二人不能直接进行心理交流的爱情,在封建礼教统治的时代,必然是悲剧的结局。

自考大专大学语文复习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9)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A ?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2、《行路难》(其一)中,包含了伊尹故事的诗句是B B.忽复乘舟梦日边 3、《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B) B.长锸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C)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 5、《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C) C.相似性 6、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 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B.为国让贤 8、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A.韩愈 9、《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 D. “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D.爱情诗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B.侧面烘托 12、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C.起伏跌宕 13、《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 C.行为描写 14、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D)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15、《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B.小粉红花 16、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B) B.《香市》 17、《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B.颔联与颈联 18、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B.羁旅行役之苦 19、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B) B.过雁 20、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C) C.大革命高潮时 2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D)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 方法是(D) D.对比法 23、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标准是( C ) C.是否具有说服力 24、《香市》的主要特点是(C ) C. 即小见大 25、《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 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D ) D. 细节描写 26、《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要害转折句是(C ) 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27、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B ) B. 《湘夫人》 28、《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B ) B.坚贞 29、“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C ) C.移情于景 30、《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D ) D.芙蓉如面柳如眉 3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C )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2、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B ) B. 徐志摩《再别康桥》 33、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 ) A. 象征 34、《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属于(D ) ? D.心理描写 3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话的抒情方法属于( B ) B.移情于景 36、《宝黛吵架》与《红楼梦》其他章节的最大差别是( C ) C.采用了直接心理描写方法 37、在《秋水》中,作者在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河水与海景的作用是( B ) ? B.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38、下面属于史论的文章的是( C ) C.《五代史伶官传序》 39、在《吃饭》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 ) A.类比论证 40、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 D ) ?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41、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D ) D. 《早雁》 4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红衰翠减”的修辞手法是(C ) C. 借代 43、诗歌《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又到“白露未已”,这最能体现出( C ) ? C.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 44、《香市》中,重兴香市的发起人是( B ) B.镇上的小商人 45、施蛰存在《纪念傅雷》中认为对傅雷最好的纪念是( A ) A.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大学语文资料

成人教育考试及答案大学语文 1.(单选题)“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来源于( )(本题1.0分)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论贵粟疏》 D.《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A. 解析:无. 2.(单选题)在盛唐诗坛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本题1.0分)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杜甫 答案:D.

3.(单选题)小说《伤逝》是下面哪位作家的作品?( )(本题1.0分) A.沈从文 B.鲁迅 C.茅盾 D.钱钟书 答案:B. 解析:无. 4.(单选题)下形作家中,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是( )(本题1.0分) A.余华 B.陈忠实 C.莫言 D.贾平凹 答案:C.

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是外国文学作品的是( )(本题1.0分) A.《日出》 B.《纪念傅雷》 C.《听听冷雨那》 D.《最后一片叶子》 答案:D. 解析:无. 6.(单选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本题1.0分) A.比喻、夸张 B.比喻、借代 C.模拟、夸张 D.比拟、借代 答案:A.

7.(单选题)蒲松龄与下面哪位作家是同一时代( )(本题1.0分) A.施耐庵 B.罗贯中 C.曹雪芹 D.吴承恩 答案:C. 解析:无. 8.(单选题)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本题1.0分) A.李白《蜀道难》 B.《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C.杜甫《登高》 D.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 答案:C.

9.(单选题)唐代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本题1.0分)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解析:无. 10.(单选题)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本题1.0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答案:B.

【自考】04729 《大学语文》复习重点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 总复习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运用比喻:A“以战喻”、B“五十步笑百步”、C“非我也,兵也”;论证方法 都是:类比法。 3、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4、孟子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为论据,阐述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对比法。 二、《秋水》 1、庄子: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形式(《秋水》即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本文阐明的道理(主旨)是: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 观条件的制约,是十分有限的。 4、北海对河伯说:“尔将可与语大理(指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矣”。 5、庄子用“A礨空之在大泽;B 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马体”等阐述论点, 其修辞手法是:比喻;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6、出自《秋水》的成语:A望洋兴叹B井底之蛙C大方之家D贻笑大方。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 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核心词:天命与人事) 3、本文采用欲抑先扬表现手法,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法(盛:衰)。 4、出自本文的格言名句: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受益。 四、《论毅力》 1、梁启超:变法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学生,两人主张一致,号称“康梁”。 2、《论毅力》的成文时间(即背景)是:“百日维新”失败不久。 3、文中用:A“操舟”、B“为山”、C“平地”、D“掘井”作比喻,论证:毅力 的重要,运用的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法。 4、本文采用:A对比B层递C比喻的手法,阐明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 反是者败。” 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演讲词) 1、蔡元培:中国现代教育家;1917年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 容并包。 2、本文三大观点: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3、大学的宗旨: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北大学生的重任是: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4、敬爱师友要做到:A以诚相待、B敬礼有加、C开诚布公、D道义相勖(勉励)。 六、容忍与自由(议论文)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婴宁

自考专升本: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重点:婴宁 学习要点 (选择)(1)本文选自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属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选择、简答、简析)(2)本文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她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事。整篇小说几成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 (选择、简答、简析)(3)在小说中婴宁性格最终发生了很大变转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显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法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要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由这样一番洗礼。如果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情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也无法解散脱的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矛盾的困境。小说的主题思想就在于生动反映了这种人类的困境。 (选择、简答)(4)本小说结构线索,一条是明线,即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一条是暗线,即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两条线索、巧合、交叉,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是暗线。明线是暗线发展成果的展现,二者巧妙融合,从而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

(选择、简答)(5)鬼母形象具有整套体建构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都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而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这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抒。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须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就十分鲜明地彰显出小说披露人类困境的主题。这就是《婴宁》整体构思的奥妙所在。(选择、简答)(6)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达到妙合无痕的境地。婴宁的生父是人,生母是狐,长期由鬼母教养,一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乱山幽谷之中,正是这样的特定的环境,才养成了她纯真、痴憨而略带狡黠的天性。遇到了王子服,嫁到王子服家,进入了人类社会环境,不得不由自然人逐步转化为社会人。人类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婴宁不得不改掉爱笑的天性,变得稳重、复杂起来,但其善良的天性仍然保持着,这是合情合理的。 (选择、简答)(7)婴宁爱花,持梅花游玩初见王子服,执杏花与王子服复见,住地处处有花,嫁到王家仍爱花成癖,购花种花满园,争奇斗妍的百花始终陪衬在她周围,这有类比、象征之意,类比、象征婴宁美貌、善良的天性,更是对她音容笑貌、独特个性的有力烘托。花与笑的交相辉映,是这篇小说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

自考-大学语文-《自考通》归总 《寡人之于国也》 1.简述孟子这个人以及《孟子》的作者? 答: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本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3.加点字解释—— ①领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③直步百步耳直:只 ④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 ⑥王无罪岁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⑦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⑧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4.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反对霸政,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⑵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再施以礼仪道德教育 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答: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6.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 答:⑴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跟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⑶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 7.简述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⑵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9.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涂有饿莩”和用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是刀杀”都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10.本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无饥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排比。 11.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在说理上,先易后难,步步推进。 1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演绎法——“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没有实行王道。 《秋水》 1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 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14.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 ①秋水时至时:按季节 ②东面而望东:动词,向东;东面:面朝东

大学语文终极复习资料(一考试必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诗经》是我国中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 2.《诗经》收录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3.(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5.《史纪》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赞之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史纪》内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7.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后人辑有《陶渊明文集》。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9.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1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景《黄鹤楼》诗在艺术特色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2.李贺诗中带有明显的伤感情调和浓郁的死亡气氛。故有“(诗鬼)之称。

1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4.(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 。 16.《大观楼长联》共180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被誉为“ (天下第一长联)”。 17.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朦胧派诗人(北岛)。 18.《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19.(奥尼尔)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 。 20.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思想家诗(孟子)。 21.陶渊明卒后朋友私谥“ (靖节)”。 22.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2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写西南联大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跑警报》的是(汪曾祺)。 25.《丈夫》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 1. 朅:健壮英武的样子。 3. 茕茕:孤单茕独状。 5. 深辙:大车的车迹。 7. 款款:徐缓的样子。2. 杲杲:日光明亮的样子4. 援:取。 6. 俱:同来。 8. 千寻:形容铁链之长。

自考 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 (课程代码04729)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唐人语句中,用以抨击“套板反应”的是 A.蓝田日暖玉生烟 B.僧推月下门 C.烟光凝而暮山紫 D.惟陈言之务去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层递C.对偶 D.借代 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 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 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 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 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 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 4.下列《垓下之围》的人物语言中,表现项羽对自已失败原因至死不悟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我何面目见之 C.时不利兮骓不逝 D.是何楚入之多也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人物形象特点中,属于许远的是 A.嫉恶如仇 B.从容镇定 C.宽厚谦和 D.博闻强记 6.下列《种树郭橐驼传》语句中,用以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是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其莳也若子 C.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D.其置也若弃 7.下列作品中,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张中丞传后叙》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8.下列《前赤壁赋》语句中,表现了人生苦短感慨的是 A.寄蜉蝣于天地 B.渺沧海之一粟 C.挟飞仙以邀游 D.抱明月而长终 9.下列《西湖七月半》提到的事物中,指代古代士大夫的是 A.轻丝 B.弱管C.峨冠 D.竹肉

自考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笔记 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 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 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 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 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 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 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二课:《秋水》 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 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 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 连类而及,层见叠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从而将抽象的道理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 2、论证方法颇有特色。 (1)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自然地推到读者面前,令人信服。 (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 也。②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③春秋不变,水旱不知。④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⑤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 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和反诘句(①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 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②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 在大仓乎?③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 之在于马体乎?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运用,造成了文 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体现出庄子散文在语言方面的特色。 第三课:《五代史伶官传序》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